第十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
因此,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一 ﹑ 经济增长的含义和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 ﹑ 资金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社会物质产品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持续增加。
(二)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
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优点:
1.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
2.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是按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
不包含中间产品的价值,不存在价值重复计算问题,从而比较真实的反映一国的经济增长状况。
3.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与国际计算的习惯相符合,有利于做国际间经济增长速度的比较。
二 ﹑ 实现经济的持续 ﹑ 快速 ﹑ 健康增长
(一)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必要性
1.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必要性
(1)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 2)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是更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达到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 3)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根本条件。
2.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要从实际出发
那些条件好的地区,应当先行一步,不要受到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束缚,在保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更高的发展速度。
(二)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三)经济的均衡增长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2.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一 ﹑ 经济发展及其道路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发展的含义要比经济增长的含义广泛得多,它不仅包含经济数量的增加,而且还包含随着经济数量增加而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 ﹑ 文化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深刻变化。
(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工业化 —— 技术结构和制度结构全面转变的过程。
2.工业化 —— 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1.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工业化道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业化道路。
二 ﹑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动
(一)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1.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在 100~300美元之间时,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是缓慢的。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入 300~2000美元之间的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出加速变化的趋势。
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2000美元以上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而趋于平稳,而产业结构呈现加速变动的趋势。
(二)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在农业还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实行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提前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部门。因此,
在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性质。这种特点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三)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 200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 400美元上升到 1000
美元,经济发展速度为年平均增长 9%左右。
这一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将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
第二阶段,从 2000年到 2050年,这期间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 1000美元上升到 3500美元,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
这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