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5.1 概述
5.2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5.3 LC正弦振荡器
5.4 LC正弦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5.5 晶体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能自动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交流电能的电路。它与放大器的区别在于这种转换不需外部信号的控制。振荡器输出的信号频率、波形、幅度完全由电路自身的参数决定。
应用,通信电路中作载波,本振信号;信号源及无线电测量仪表中。
产生方式,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分类,频率,低频,高频,微波振荡器输出波形,正弦振荡器和非正弦振荡器要求,输出功率大,效率高,波形失真小,频率稳定度高
5.1 概述开关 K接在 1端,Uo=AUi。这时将开关迅速地转换到接于 2端,去掉外部输入,此时 Uf=UoF=UiAF
若 AF=1,则 Uf=Ui,没有输入也能维持输出,构成了振荡电路。
回归比,T= AF为反馈放大器的 环路增益。
T>1,增幅振荡; T<1,减幅振荡反馈式振荡器:
利用正反馈产生自激振荡
5.2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反馈式振荡器的方框图
A1
2Ui
F
K
U0
5.2.1 基本组成反馈系数:
Fjf eF
U
UF?||
0

开环增益:
Aj
i
eAUUA?||0
原始激励:电源接通瞬间,相当于接入脉冲跳变信号,此外,电路中还有噪声,它们包含有丰富地频率成分,但是幅度非常微弱。
对于某一频率 ωg的信号若满足:
T(ωg) >1,则每循环一次,幅度就增大一次,产生增幅振荡,如图所示。 增幅振荡 等幅振荡起振和稳幅过程
T>1 T=1
A
UiUiA0
U0
F1
Q T<1
减幅振荡
5.2.2 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一、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1、基本原理振荡幅度增大,稳幅电路使 T(ωg)
降低,最终使 T(ωg) =1,振荡器进入稳幅振荡状态。
ωg称为振荡频率,或叫作振荡器的工作频率
2、电路组成:
放大器 —完成能量转换选频网络 —完成频率选择及滤波反馈网络 —完成正反馈稳幅电路 —决定振荡的稳态振幅放大器选频网络反馈网络
2、平衡条件,T=1
振幅平衡条件,| T| =| A|?| F| =1
相位平衡条件,?T(?) =φA+φ F=2n? (n=0,1,2,3… )
相位平衡条件的含义 ----建立正反馈满足振荡平衡条件时,经过稳幅过程实现等幅输出。
1,起振条件,T>1
振幅起振条件,| T| =| A|?| F| >1
相位起振条件,?T(?) =φA+φ F=2n? (n=0,1,2,3… )
二、振荡条件
3,振荡稳定条件当振荡器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失去平衡后,
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或能够在原平衡状态附近重建平衡的,称为稳定的平衡。
稳定条件分为振幅稳定条件和相位稳定条件,
振幅稳定条件是指当外界因素造成振荡幅度变化后,振荡器能够自动恢复原来振荡幅度所需满足的条件。相位稳定条件是指相位平衡条件被破坏时,电路能够重新建立相位平衡的条件。相位稳定条件同时也是频率稳定条件,因为相位的变化必然引起频率的变化 。
0
iAUiU
T
综上所述振幅稳定条件:
图中 A,B均为平衡点,其中 A
点为稳定平衡点,当某中扰动使电路离开 A点( T≠1)时,电路会自动回到 A点; B点是非稳定平衡点,受到扰动时电路会停振(左移)或过渡到 A点(右移)。
上图的电路中起始扰动电压必须大于 UiB,称为硬激励;下图的电路开机即可振荡,称为软激励。振荡电路应避免硬激励状态。
AB
Ui
T
UiB UiA
1
硬激 励
T
1 A
UiUiA
软激 励
( 1)振幅稳定条件相位稳定条件,0)(?
A
T


负载回路 相频 特性,?增大,?T 减小相位条件的稳定是靠?增大,?T降低来 实现的回路 Q值越高稳定性越好
A
φT (ω)
0
A'
B ω
0
φT (ω)
( 2)相位稳定条件图中 A点为稳定平衡点,B点为非稳定平衡点。
互感耦合反馈式振荡电路利用互感耦合实现反馈振荡
5.3 LC正弦波振荡器改变同名端的位置,则反馈极性改变
CML
LC
g
)
1
0


回路的谐振频率振荡近似等于

5.3.1 互感耦合振荡器发射极调谐
R1
R2 R
e Ce
Cb
C L
UCCM
集电极调谐
M
Cb
R2
R1
CL
Cc
Re
UCC
M
R2
UCC
C L
Re Ce
R1
基极调谐
Cb
根据 LC回路与三极管不同电极的连接方式分为集电极调谐型、发射极调谐型和基极调谐型电路,如图所示三种电路相比较,集电极调谐型电路在高频输出方面比其它两种电路稳定,而且输出幅度大,谐波成分小。而基极调谐型电路的振荡频率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仍能保持振荡幅度平稳。
互感耦合振荡器一般工作于工作频率不太高的中、短波波段。
5.3.2 三端式振荡器一、三端式振荡器构成原则:
构成原则,射同它反,即与发射极相连的两电抗 X1、
X2性质相同; X3与 X1,X2的电抗性质相反。
若为场效应管,则管脚对应关系为,b e c?g s d
X1,X2,X3组成谐振回路谐振时,X1+X2+X3=0
回路电流处处相同= I
∴ 构成正反馈,X1,X2为 同性质电抗
1
2
1
20
1
2
32
2
0
)(
X
X
A
X
X
U
U
AF
X
X
XX
X
U
U
F
f
f



X1X2
X3
uf u0
I
ui
两种典型的三端式振荡器的简化电路:
左图,电容三端式电路,又称为 考毕兹电路,它的反馈电压取自 C1和 C2组成的分压器;
右图,电感三端式电路,又称为 哈特莱电路,它的反馈电压取自 L1和 L2组成的分压器。
X1X2
X3
uf u0
I
ui
X1X2
X3
uf u0
I
ui
二,电容三端式振荡器
R1,R2,Re 为 直流偏置电阻;振荡产生后作为自偏压电阻,稳幅作用。
Lc高频扼流圈,防止电源旁路
Ce旁路电容,Cb隔直流电容
L,C1,C2 构成谐振回路,决定振荡频率:
1
21
0
)
11
(
1


CC
C
LC
g
Cb
R2
R1
Re
Ce C1
C2
L
LC
UCC
Rb包含在 gie中; yfe=gm
忽略晶体管内部反馈,yre=0
Cie,Coe 包含在 C1,C2;
gL'是集电极等效负载 ;
Zce为三极管 c,e端的等效阻抗;
12'
0
2
1
)(



ieLoece
ce
cem
i
o
f
gFggR
Z
Zg
U
U
A
C
C
U
U
F
为纯电阻,即谐振时
12'?

F
gFgg
g
AFT
ieLoe
m
振幅起振条件为:
Rb
C1
C2 L
Rie C1
C2
L
gie goe gL'
gie
Ui
Uf
U0gmUi
Zce拆环等效电路拆环:将闭合反馈环路的输入端断开,
考虑到输入回路对输出回路的影响,
在输出端加入 gie。
一般取,F=0.1~ 0.5,起振时 T=3~ 5
电容三端式振荡器的特点:
优点,输出波形较好,工作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其反馈支路采用了电容元件,高频时电抗小,
能较好的滤除高次谐波。若直接采用极间电容代替回路电容,工作频率可以提高很多。
缺点,频率不易调整,因为改变回路电容会同时改变反馈系数,甚至可能造成回路停振。
三,电感三端式振荡器紧耦合时,反馈系数为线圈匝数比
ML
ML
U
U
F
F
gFgg
g
FZgT
LC
f
ieLoe
m
cem



1
2
0
2'
211
2MLLL,
1
=其中回归比其中?
L1L2
C
u0u
i
C
L2
L1gie
goe gL'
gie
Ui
Uf
U0gmUi
Zce拆环等效电路通过改变回路电容调整频率时,基本不影响 F;但产生信号的频率较低;由于反馈电压取自 L2,使输出含有较大的谐波电压。
两种振荡器的比较电容三点式 电感三点式改变 C1,C2比值来改变 F
能够振荡的最高频率较高:
极间电容与 C1,C2并联。
输出电压波形好:
c,e间接 C2,高次谐波阻抗小,谐波电压小。
改变抽头位置来改变 F
能够振荡的最高频率较低:
极间电容与 L1,L2并联,高频时会改变电抗性质。
输出电压波形差:
c,e间接 L2,高次谐波阻抗大,
谐波电压大。
5.3.3 两种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引入,晶体管各个电极与电抗元件并联,极间电容对振荡器的影响很大,为提高频率稳定性,要尽量减小晶体管与回路的耦合。
一、克拉泼振荡器 晶体管以部分接入方式与回路连接
3
1
321
0
)
111
(
1
C
CCC
C
LC
g



C3小,C主要由 C3决定,
C3小,频率可调范围小。
321
1
111
1
1
CCC
Cn

C1
C2
C3
LR
1
R2 Re L
RC
UCC
C1
C2
C3
Cb
Cb
R1
R2
Re
L
RC
UCC
C1
C2
C4
C3
二、西勒振荡器振荡频率主要 C4由决定,可调范围大。
C4的变化对三极管对回路接入系数 n1和 F都不改变,展宽了工作频带,常用于频率可调的振荡器。
接入系数与克拉泼电路相同
34
23
13
CC
CC
CC



44
1
321
0
)
111
(
1
CC
CCC
C
LC
g



RL
+UCC
Rb Rb
Cb
Cc2 C L
Cc1
C1
C2
L
ui
u0
uf
-UBB
I0
VT1 VT2
5.3.4 其它 LC振荡器简介一、差分对振荡器
21
21
1
1
CC
CC
L
g

二、集成 LC振荡器
VT14
VT1
VT2VT3
VT4
VT5
VT6
VT7VT8
VT9
VT10
VT11
VT12
VT13
VD2
VD1
L
C
Cb
UCC
输出
14 1
3
5812107
下图是 CE1648单片集成振荡器的内部电路。
由 VT10~VT14组成直流馈电电路;
VT7,VT8,VT9
及外接的 LC并联回路构成差分振荡器; VT4,VT5
组成共射 —共基放大器,对 VT8的集电极输出电压进行放大,VT2、
VT3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最后经射随器 VT1输出。
VT6组成直流负反馈电路,当 VT8输出电压增大时,VT6
集电极直流电压减小,使差分振荡器恒流源 I0减小,跨导
gm减小,限制输出电压的增大,提高输出振幅的稳定性。
振荡器的工作频率:
)(
1
1 i
g CCL
Ci是 CE1648第 10,12脚间的输入电容,典型值为 6pF。当
fg=100MHz时,C1取值为 1~7pF,L1取值约 0.22?H;当
fg=10MHz时,C1取值为 15~150pF,L1取值约 2.72?H。
外部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91011121314
+5V
+9V
L
C 0.1?
0.1?
输出
CE1468
5.4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0
01
0
01
f
ff
f
f
fff

设实际工作频率为 f1,标称频率为 f0
绝对频率偏差:
相对频率偏差:
频率稳定度,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即时间间隔)(0
0
f
ff
频率稳定度是振荡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频率稳定,
频率稳定是指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振荡器的实际工作频率与标称频率间的偏差尽可能小。
5.4.1 频率稳定度的概念对频率稳定度的要求视用途而异,一般的短波、超短波发射机的相对频稳度为 10-4~10-5
数量级;电视发射机为 10-7数量级;卫星通信发射机为 10-9~10-11数量级。普通信号发生器为
10-4~10-5数量级,高精度信号发生器为 10-7~10-9
数量级。用于国家时间标准的频率源,要求在
10-12数量级。
5.4.2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其中,φ fe是 BJT正向传输导纳 Yfe(ω)的相移,
φ F是反馈系数 F(ω)的相移
C1
C2
LRb
Rie
U0
Uf
电容三端式振荡器交流通路
Ui
决定,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相位平衡条件 0)(
T
以图所示电容三端式振荡电路为例来分析频率稳定程度与元件参数的关系。
由电路可得到:
凡能引起 φz,φfe和 φF变化的因素都会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
FfeZFAT )()()(
因为在谐振频率附近,φfe 和 φF随 ω的变化远小于 Φz (ω)的变化,
在分析时将 φF +φfe近似为一个常数,这样相位条件就变为:
0)( fZ
-?f
Z(?)
0
g?
已知 LC并联谐振回路的等效阻抗的幅角 φ z(ω)为:
代入相位平衡条件式,得
0
0 )(2)(
ge
Z
Qa r c t ga r c t g
)(2 00 f
e
g tgQ?

φ z(ω) 与- φ f的交点就是 相位平衡点,交点处对应的频率就是 振荡频率 ωg。
外界因素通过改变 ω0,Qe和 φ f来影响 ωg。其变化用全微分表示:
f
fe
ef
ee
f
e
L
g
f
f
g
g
Q
Qtg
QQ
tg
Q
Q
g




2
0
2
0
0
0
0
c o s22
)
2
1(
从公式可以看出,增大 Qe和减小 φf,可以减弱 Δω0、
Δ Qe和 Δ φf造成的频率偏移。
- φ f
Z(?)
ω
(a)?0变化的影响
0
0+0
g?g+g
Z(?)
- φ f
0
g?g+g
Qe
Qe+?Q
(b) Qe变化的影响
ω
- φf
Z(?)
0
g?g+g
(c)?f变化的影响
- φf+?φf
ω
右图形象的表示了
ω0,Qe和
φf分别变化时 ωg相应的变化过程。
5.4.3 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二、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一、减小外界因素的变化采用恒温槽减小温度变化的影响;采用屏蔽措施减小磁场变化的影响;加入减振装置减小机械振动的影响;采用隔离电路减小负载变化的影响等 。
选用参数高度稳定的 L,C元件,如用石英晶体替代谐振回路的 L,或者采用温度补偿来减小温度变化对元件带来的影响。
已知:
LC
1
0
与谐振回路元件参数 L,C的关系为:
0
,则
0
00
0 )(2
1
C
C
L
LC
CLL



三、减小晶体管对振荡频率的影响采用加大回路总电容的方法可以减小极间电容的相对影响,但是大电容会使频率调谐范围变窄,使振荡变弱;
减弱三极管与回路之间的耦合,也就是将三极管以部分接入方式接入回路,也可以减小极间电容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通过稳定晶体管的工作点可以减小 gm的变化,从而减小 φf
的变化,也能够稳定振荡频率等方法。
5.5 晶体振荡器优点,频率稳定度高。
缺点,单频工作 ——标称频率。
串联谐振频率:
并联谐振频率:
qq CLqs
1
0
0
0
110 CCs
L
q
qCC
qCC


)1( 00 CCq q (Cq<<C0)
q?0
X
0
感性容性容性
C0 Cq1
Lq1
Rq1
iu ~
+
-
JT
5.5.1 石英晶体谐振特性并联型晶体振荡器,含有石英晶体的电容三端式振荡器,
也称为皮尔斯振荡器,如图所示 。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在晶体的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频率之间,晶体等效为一个非线性 电感 。
5.5.2 晶体振荡器
R1 Rc
R2
C1
C2
JT
RL
Cc
UCC
Cb
(a) 皮尔斯振荡器
Re
Re
C1
C2
RL
L
(b) 等效交流通路一、并联型晶体振荡器密勒振荡器:
属于电感三端式电路。 晶体和 L1C1回路均等效为电感,因此要求振荡器工作频率?g低于 L1C1回路的固有谐振频率?01。输出波形较好,但有载 Qe值低,与皮尔斯振荡器相比,频率稳定度较低,为了减少三极管输入电阻对石英晶体的影响,可以采用场效应管代替三极管构成振荡电路。
R1
R2 JT Re
Ce
L1 C1
UCC
(a) 密勒振荡器
C2
L1
C1
C2
JT
(b) 等效交流通路
4.7?H
200pF
3~10PF20PF
5MHZ
UCC
0,01
0,120
330pF
20K
5.6K
uo 4.7?H
330pF
200pF
3~10pF
20pF
5MHz
15MHz
UCC
C1
6.6?H L
1
220pF
430pF
20pF
3~15pF
6.6?H
430pF
220pF
3~15pF
20pF
泛音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电路通过晶体形成正反馈,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等于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即?o≈?s,晶体等效为选频开关(一小电阻或近似短路线)。晶体工作于 fs附近,呈现低阻抗,这时反馈最强且不带来附加相移,因此在这个频率上产生振荡。
二、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12V
0.01?F 0.03?F
C1 C2
C3
R1
Rc
L
Re
CbR2 JT
图所示电路,是一个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在谐振回路与三极管之间的反馈支路中接入了一个具有选频能力的晶体。 L,C1、
C2,C3组成并联谐振回路,
振荡频率调谐在串联谐振频率处,石英谐振器阻抗最小为,相移为 0,形成正反馈,满足振幅和相位条件,产生振荡。
+24V
2.4k
2k
1.5k 2k
3.9k
4.3k
2.4k
680
JT100pF
10?
10?
0.04?
10?
20?F 20?F
L
下图是某通信机用的 9kHz串联晶体振荡器。 9kHz石英谐振器串接在两级放大器的反馈支路上,只有在晶体和负载电容 CL所决定的串联谐振频率上,正反馈最强,才产生振荡。
第一级放大器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利用它的选频作用,输出端可以得到波形较好的正弦波。
三、集成晶体振荡器下图是用 E1648组成的 100MHz晶体振荡器,晶体标称频率为 100MHz,LC回路应调谐于晶体标称频率处,不过回路谐振频率与标称频率偏差 10%时仍能工作,但频率稳定度会受影响。实测此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为 10-5,输出电压峰 —峰值不小于 750mV。
0.22? 3300p
2-10p 0.1?
JT
+5V
输出
3300p
1k 1k
0.1?
47p
86?
10? 0.1?
100MHz
1 2 3 4 5 6 7
891011121314
5.6 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在实际振荡电路中,由于各种原因,还可能产生一些特殊的振荡现象。如寄生振荡,间歇振荡,频率占据,频率拖曳等。这些振荡现象一般应尽量避免,但有时也可以利用间歇振荡和频率占据现象来实现某些功能。
5.6.1 寄生振荡寄生振荡是指某些特定频率上,由电路中某些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构成的闭合环路,满足振荡条件而产生的自激振荡,一般是叠加在正常振荡的波形上,引起振荡波形的畸变。
低频寄生振荡 ——由电路中的电感量较大的高频扼流圈、
电容量较大的隔直流电容或旁路电容所引起。
超高频寄生振荡 ——分布参数(如引线电感、管子极间电容)所引起。
Rb
Cb
Ce
Re
LC
UBB UCC
Uf
Ub
U0
(a)
t1
t2
UB
B
ub
t
t
(b)
5.6.2 间歇振荡如果振荡电路中某些元件参数选择不当,就会产生间歇振荡,
这时输出电压的波形如下图 (b)所示。
电源接通后,振荡建立速度快,振荡电压迅速增加,管子进入非线性区域,实现稳幅,振荡很容易趋于稳定
(图 b的 t1~t2时间段内)。如果在 t2时刻,UBB继续变负,
振荡幅度会有所减小,A也随之下降,造成环路增益小于 1,
若在此期间偏压不能迅速建立,则振荡迅速衰减到零,
停振,直到偏压又增加到起振时的电压,开始新一轮振荡。
为防止间歇振荡的产生,偏置电压的变化速度必须跟上振荡振幅的变化速度。为此,可以通过增大回路的值来减小振荡振幅的变化速度,同时要减小偏置电路中 Cb、
Ce取值来加快偏压建立的瞬态过程。
R1
R2
Cb
CeRe
LC
UCC
Us
f1?f2?f3?f4
f ’1=f1
|fs – f ’1|
f
|fs – f1|45?
5.6.3 频率占据若从外部引入一个频率为的信号,当接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时,振荡器受外加信号的影响,会向 fs附近变化,甚至就等于 fs,产生强迫同步。
发生频率占据的 fs范围称为占据频带,用 Δf表示:
Δf=Δf3-Δf2
实际中,外来信号往往来自周围的干扰或邻近的其它信号,当发生频率占据时,整个系统的工作都受到影响,可以采取措施切断或减弱振荡器与外来信号之间的耦合,以防止产生频率占据。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频率占据现象实现注入同步,对振荡器进行强制的频率和相位的同步,或者实现同步分频,即对振荡频率的某次谐波进行强制同步。
R1
R2
Cb
CeRe
L1C1
UCC
L2
C2
1
02
01
01?M?N


5.6.4 频率拖曳在以耦合振荡回路作选频网络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所谓的频率拖曳现象:当变化一个回路(如次级回路)
的谐振频率时,振荡频率会产生非单值的变化,即有频率突跳的现象。
当双调谐回路处于过耦合状态,谐振曲线为双峰,
初级回路谐振阻抗的幅角将有三个零点,即对应有三个谐振频率,?Ⅰ,?Ⅱ,?Ⅲ,
这三个频率与初次级的谐振频率?01,?02有关,也和耦合系数有关。曲线图显示了振荡频率随次级回路谐振频率
02变化的曲线,也称为拖曳环。振荡频率与初级回路谐振频率?01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曲线,图中的,?Ⅱ 是两个可能的振荡频率,但不会产生两个频率的同时振荡。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几种常用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要点如下:
( 1)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和反馈网络和稳幅电路四个环节构成,必须满足起振、平衡、稳定三个条件,每个条件都包含振幅和相位两个方面的要求。
( 2) LC正弦波振荡器的主要形式是三端式振荡器,构成原则是“射同它异”,分为电容三端式和电感三端式两种基本类型。主要内容包括振荡频率估算、起振条件分析,以及两种电路特点的比较。克拉泼振荡器和西勒振荡器是两种改进型电容三端式电路。
( 3)频率稳定度是振荡器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通过减小外界因素变化、提高回路标准性和减小三极管极间电容影响等方法可以提高频率稳定度。
( 4)晶体振荡器分为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类。并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在电路中等效为电感元件;串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在电路中起短路线作用。晶体振荡器由于回路元件标准性很高,所以频率稳定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