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节 施工方案的选择一、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二、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的确定第二节 施工进度,施工准备和资源供应计划一、施工进度二、施工准备三、资源供应计划第三节 施工平面图一、设计内容二、设计依据三、设计原则四、设计步骤第四节 工程实例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方案部署三、施工准备四、工程质量安全消防保障措施五、劳动组织与人力配备六、主要施工机具与用电量第十五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简介单位工程是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它一般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但有独立设计,具备独立施工的条件。如一座桥、一条隧道、一段公路、一个车间、一个办公楼、住宅、水塔、烟囱等。
单位工程施工设计一般情况有两种,一是属于群体工程中的一部分,如:工业项目中的一个车间、一个烟囱等,另一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工程,如:一个新建的生产车间,一栋民用住宅楼,一座桥梁。所以应根据不同的单位工程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进行单位工程施工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设计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其特点;施工方案的选样;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保证质量、安全、节约和冬雨季施工的组织措施;资源供应计划;技术经济指标等。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对其工程概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它是施工方案选择、编制进度计划、设计施工平面图的前提。如建筑、结构特点;建设地点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施工环境条件等。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概括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其对具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的不同进行。主要依据是:
(1)建设单位的意图和要求,设计单位的要求;
(2)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要求;
(3)资源配置情况;
(4)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象资料;
(5)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要求。
总之,单位工程施工设计应体现出施工的特点,简明扼要,便于选择施工方案,有利于组织资源供应和技术配备,使其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第一节 施工方案的选择一、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由于土木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地区性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相组合的施工工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施工方法在前面有关章节里已做了介绍,这里,仅就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叙述如下:
(一)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应着重研究那些影响施工全局的重要分部工程,对于按常规做法和工人熟练的分项工程,则不必详细拟定。需着重研究的有:
1.工程最大、工期长的分部工程。
2.施工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
3.不熟悉的特殊结构工程或特殊专业工程。
例如,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垂直运输设备选择;公路建设中的隧道开挖;桥梁建设的构件运输和吊装;深基础的开挖和降低地下水方案;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预制,运输和吊装;大型设备基础施工等都应详细拟定施工方案,必要时还要编制分部工程施工设计。对于常规施工和工人熟悉的分部工程(如砖墙砌筑和一般装饰工程)就无须详细拟定,只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
(二)选择施工方法和机械时,应首选主导工程所需要的,并注重主导机械和辅助机械的配套问题。例如在结构安装工程中,起重机作为主导机械,在保证其连续工作,使其充分发挥机械效率的前提下,再选择一些与之配套的其它运输机械。如在挖土工程中,挖土机应作为主导机械使用,保证挖土机连续工作,再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汽车等运输工具。
(三)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需考虑技术经济指标,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管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应为首选。一般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应重点考虑。
1.工期工期的长短决定经济效益,因此,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时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应尽量缩短工期。
2.劳动消耗量劳动消耗量反映了施工机械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水平。是生产效率的重要体现,施工方法与施工机械选择的合理,其效率就可以充分发挥,从而减少劳动消耗量。
3.成本费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的高低,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是选择施工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的确定
(一)确定施工流向施工流向是解决单个工程在空间上的合理施工顺序问题。对于生产厂房可按其车间、工段等确定出在平面上的施工流向;对于多层房屋,除确定每层的施工流向外,还需确定其竖向施工流向。
确定施工流向的主要因素有:
1.生产工艺流程,往往是确定施工流向的关键因素,因此首先应从影响其它工段试车投产的工段先施工。
2.建设单位对生产和使用的要求,是确定施工流向的基本因素,应考虑建设单位对生产和使用急需的工段先施工。
3.从施工技术考虑,应对技术复杂、工程量大、工期长的区段先行施工。
4.根据施工条件,现场环境情况,对条件具备的(如:材料、图纸、设备供应等)先行施工。
5.从沉降等因素考虑,应先高后低,先深后浅进行施工,如:楼的高低、厂房的高低跨、基础的深浅等。
(二)确定施工顺序一般工程的施工顺序,可归纳如下:“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结构,后围护装饰”;“先土建后设备安装”。但应指出,由于影响施工顺序的因素很多,所以上述施工顺序只是一般情况下,并非永远不变。
施工顺序的确定,可以解决各工种之间在时间上的搭接,可以充分利用施工空间,可以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可以缩短工期,减少成本。
下面就有关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分析:
1.地下工程的施工顺序:
地下工程一般指设计标高(±0.00)以下的所有工程,这些工程的施工,应先考虑地下障碍物,洞穴,软土地基的处理等,然后再按流水作业完成其施工任务。在一般的多层砖混结构中,地下工程的施工顺序也比较简单,挖土——垫层——基础——回填,若有地下室的建筑,还要做防水工程,关键是施工顺序要紧凑,前后工序搭接合理。在工业建筑、桥梁等施工中,由混凝土基础需要养护,故应考虑其所需要的技术停歇时间,当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折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在此期间,为尽快回填土创造条件。如果采用的是桩基,为了缩短工期,可以在准备阶段提前打桩,其打桩、挖土和基础工程可以分别组织施工。
地下工程的施工要注意深浅基础的先后顺序,注意结构基础与设备基础的先后顺序,注意排水问题。
2.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比较复杂,其主要内容包括:搭脚手架、安装垂直、水平运输机械、墙体、砌筑、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浇筑混凝土工程、门窗安装、栏杆安装、构件吊装等。在一般多层砖混结构中,墙体砌筑、安装楼板应为主导工程,其它工程应与主导工程紧密配合,合理搭接。在工业建筑、高层框架结构以及桥梁结构中,柱、梁、板施工应为主导工程,且应考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楼梯、围护结构等工程应尽量穿插进行不占绝对工期。
3.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装饰工程包括吊顶、抹灰、油漆、喷浆等,此项工程可以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进行,也可以安排在主体工程进行之中,一般情况下,主体工程完成后,有一定的沉降时间,做好屋面和桥面防水后,可防止雨水渗漏,能保证装饰工程质量,有利于安全,其缺点是工期长。另外,安排在主体施工之中,与之交叉进行,可以缩短工期,其缺点是工序交叉多,需采取安全措施。
第二节 施工进度,施工准备和资源供应计划一、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是在拟定的施工方案基础上,确定单位工程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以及相互衔接穿插配合关系。同时,它是编制季、月计划的基础,是确定劳动力和物资资源需要量的依据。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主要有:①经过审批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结构施工图、设备布置图及有关文件;②规定的工期;③施工组织总设计对工程的要求;④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⑤施工条件(包括人工、机械、材料等配备、场地条件等)。
施工进度计划可用横道图和网络图二种方法表示,网络计划在第十四章已经讨论,这里只介绍横道图施工进度表的编制方法。
多年来,由于横道图的编制比较简单,使用直观,因此,我国施工单位大多习惯于横道图表示施工进度计划,用它来控制进度,作为组织施工的依据之一。但是,当工程项目分项较多时,工序搭接和工种搭配关系较复杂时,横道图表难以充分暴露矛盾,尤其是在执行计划过程中,某个项目由于某种原因提前或拖后了工期,对其它项目所产生的影响难以分清,对及时抓主要矛盾,充分组织生产产生不利因素。而因网络图则可以克服其缺点。
(一)确定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确定取决于客观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顺序把拟建单位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结合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劳动组织等因素,确定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所需要的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也要根据客观需要。对于较大型的单位工程,由于施工期长,内容多,往往先编制粗线条的控制进度,以控制各分部工程的工期,而在各分部工程施工前再编制该分部工程的施工设计以指导施工。对于一般的单位工程,可以一次编制出能满足指导施工的进度表。如:在装配式单层厂房的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中,只列出土方工程、基础工程、预制工程、安装工程……等各分部工程项目。编制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时,项目可分得细一些,如构件预制工程可分为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
施工进度表只列在现场施工的项目,不包括在生产基地生产的构件及其运输工作。
在划分工程项目时,要密切结合选择的施工方案。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同,会影响工程项目内容、数量及内容的确定,也会影响施工顺序的安排。如:采用开敞式方案的土方开挖,厂房和设备应分别列出。又如结构安装,采用分件安装法,应按构件来确定,若采用综合安装法,应按施工单元来确定,两者在工程项目名称、数量、内容及安装顺序上是不一样的。为简化图表,对于一些辅助性施工过程可进行合并。例如基础工程中的防潮层项目可以合并在砌基础项目里。又如门、窗、楼梯、栏杆等油漆项目可以合并为一。
施工进度计划表中还应列出主要的施工准备工作,水、暖、电、卫生设备安装等专业工程也应列出,以表示它们和土建工程施工配合关系。但只列出项目名称,不必再细分,而由各专业队单独安排各自的施工进度计划。
(二)计算工程量和资源需要量工程量计算应按施工图,施工方案和劳动定额手册进行。如已编制施工预算,可直接引用其工程量数据。若施工预算中某些项目所采用的定额和项目划分与施工进度计划有出入,但出入不大时,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作某些必要的变更、调整、补充。工程量的计算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结合相应的定额手册确定工程量的计算单位;
(2)结合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的要求计算工程量;
(3)结合施工组织要求计算工程量;
(4)结合进度计划的编制需要计算工程量。
定额手册一般分别列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前者表示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量(工日或台班),后者表示每个劳动量的生产合格产品数量,两者互为倒数。例如浇筑梁混凝土的产量定额为0.9524m2/工日,相应时间定额为1/0.9524=1.05工日/平方米。
各施工过程的劳动量P可用下式计算。
P=Q/S工日(或台班) (1)
或 P=Q·R,工日(或台班)(2)
式中 P——需要的劳动量(工日);
Q——工程量(m3、m2、t等);
S——采用的产量定额(m3、m2、t……/工日或台班);
R——采用的时间定额R=1/S(工日或台班/m3、m2、t……)。
对于一些新技术和特殊施工方法,定额尚未列入定额手册,此时,其定额可参考类似项目的定额与有关实验资料确定。
水、暖、电以及设备安装等由专业部门进行工程量计算,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不计算其劳动量,仅安排与土建工程配合的进度。
对于合并项目,可按下面原则处理:
1.合并前后的劳动总量不变。
2.当计算单位相同时,可将合并项目的工程量叠加(如顶棚和墙的抹灰)用15式计算名义的时间定额。
Ri=ΣPi/ΣQi (3)
3.当计算单位不同时,可选一个适当的项目为代表,计算出名义定额。(如现浇混凝土工程,可选用混凝土为代表,名义定额是表示每立方米混凝土成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包括钢筋绑扎和模板拆装等)。
(4)
(5)
式中
——综合产量定额;
Qi——合并前各分项工程量;
Ri——合并前各分项的时间定额。
(三)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期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期方法一般有两种:
1.根据实际投入的施工劳动力确定。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i——完成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工日);
Pi——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数(台班)或劳动量(工日);
n——每班安排在某分部分项工程上施工机械台数或劳动人数;
b——每天工作班数。
2.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i——完成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工日);
Pi——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数(台班)或劳动量(工日);
n——每班安排在某分部分项工程上施工机械台数或劳动人数;
b——每天工作班数。
2.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可按下式计算
(四)编制施工进度表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确定之后,可开始设计施工进度计划表。
编制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力求同一性质的分项工程连续进行,而非同一性质的分项工程相互搭接进行。
在拟定施工方案时,首先应对主要分部工程内的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及其分段流水问题作出考虑,而后再把各分部分项工程适当衔接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将其它有关施工过程合理穿插与搭接,便可以编制出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表的初始方案。即先主导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后安排其余分部工程各自的进度,然后再将各分部工程搭接,使其相互联系。例如:民用住宅工程主要施工过程有砌墙、绑扎圈梁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吊装楼板,其中砌墙应为主导工程,应首先考虑安排施工进度,而其它分部分项工程与之有效搭接,至于拆模板、勾墙缝、室内装修等可以穿插进行。
施工进度表的初始方案编出之后,需进行若干次的平衡调整工作,直至达到符合要求,比较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调整施工进度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因素:
(1)整体进度是否满足工期要求;
(2)各施工过程之间的相互衔接穿插是否符合施工工艺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3)各主要资源的需求关系是否与供给相协调;
(4)劳动力的安排是否均衡。
一般施工进度表调整平衡的方法是:
(1)将某些分部工程衔接插入时间适当提前或后延;
(2)适当增加资源投入;
(3)调整作业时间,必要时组织多班作业。
通过调整,可使劳动力、材料等需要量较为均衡,主要施工机械的利用较为合理。这样可以避免短期的人力,物力过于集中。
应当指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土木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受到周围客观条件影响的因素很多(如:作业空间的限制,均衡作业的效益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施工企业应着眼于本企业内部全部工程规范的均衡施工问题,以便充分利用本企业的生产能力,主要资源得以均衡连续的大流水作业。
在执行施工进度计划时应注意到,计划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故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施工动态,经常检查、调整计划。
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任务,实现施工进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施工人员在开工前,根据施工任务、开工日期、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的需要,应做为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的主要内容有:
1.熟悉与会审施工图纸。
为了正确地组织施工,做到目的明确,应认真地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着重分析:
(1)拟建工程在总平面图上的坐标位置的正确性;
(2)基础设计与实际地质条件的一致性;
(3)建筑、结构和设备安装图纸上的几何尺寸、标高等相互关系是否吻合;
(4)设计是否符合当地施工条件和施工能力;
(5)设计中所需的材料资源是否可以解决;
(6)施工机械、技术水平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
(7)对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2.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
3.组织劳动队伍。
4.进行计划与技术交底。
5.物资资源准备。
6.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主要有:
(1)清除障碍物;
(2)做好三通一平(道路、水、电畅通、场地平整);
(3)核对勘察资料,了解地下情况;
(4)做好施工场地围护,保护周围环境;
(5)组织材料进场,按计划堆放;
(6)施工机械进场;
(7)搭设暂设工程(如工棚、材料库、休息室、食堂等);
(8)测量放线;
(9)预订后续材料、设备等。
三、资源供应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可以编制相应的资源供应计划,提供有关职能部门按计划要求组织运输、加工、定货、调配和供应等工作。以保证施工按计划,正常地进行。
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用于调配劳动力,安排生活福利设施。劳动力的需要量是根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所列各施工过程每天所需人工数之和。各施工过程劳动力进场时间和用量的多少,应根据计划和现场条件而定。
2.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材料需要量计划,主要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堆场面积、组织运输之用,以满足施工组织计划中各施工过程所需的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是将施工进度表中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进场量等并考虑各种材料的贮备和消耗情况进行计算汇总,确定每天(或月、旬)所需的材料数量。
3.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和安排的施工进度来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进场时间。施工机械需要量是把单位工程施工进度中的每一个施工过程,每天所需的机械类型、数量和施工日期进行汇总。对于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应该考虑设备安装和调试所需的时间。
第三节 施工平面图一、设计内容
施工平面图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工地范围内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地下的一切房屋、构筑物、管线设施及其它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2.测量放线的标桩和水准点,地形等高线和土方取弃场地。
3.移动式起重机械的开行路线及固定式垂直运输装置的位置。
4.为施工服务的各项暂设工程的位置,包括:
(1)工地内各种运输的道路以及外围运输道路情况;
(2)各种加工用的工棚、材料堆场、仓库和加工设备等(如: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钻、现场构件制做等);
(3)大型堆料场(如:砂子、石子、水泥、砖等);
(4)装配式构件堆放场地;
(5)行政管理和生活用的房屋;
(6)水、暖、电管线线路;
(7)安全及防火设施。
二、设计依据
布置施工平面图、首先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对原始资料进行详细地分析,确保施工平面图的设计与现场相一致,尤其是地下设施资料要进行认真地了解。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1.施工现场的自然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
(1)自然条件资料包括:气象、地形、地质、水文等。主要用于排水、易燃易爆有毒品的布置以及冬雨季施工安排;
(2)技术经济条件包括:交通运输、水电源、当地材料供应、构配件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生产生活基地状况等主要用于三通一平的布置。
2.工程设计施工图工程设计施工图是设计施工平面图的主要依据。
(1)建筑总平面图中一切地上、地下拟建和已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是确定临时房屋和其它设施位置的依据,也是修建工地内运输道路和解决排水问题的依据;
(2)管道布置图中已有和拟建的管道位置,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依据,如已有管线是否影响施工,是否需要利用或拆除;临时性建筑应避免建在拟建管道上面等;
(3)拟建工程的其它施工图资料。
3.施工方面的资料
(1)施工方案可确定起重机械和其它施工机具位置及场地规划;
(2)施工进度计划可了解各施工过程情况,对分阶段布置施工现场有重要作用;
(3)资源需求计划可确定堆场和仓库面积及位置;
(4)施工预算可确定现场施工机械的数量以及加工场的规模;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施的利用可减少重复建设。
三、设计原则
根据工程规模和现场条件,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布置方案是很不相同的,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场地布置要紧凑,施工占用场地要尽量小,以不占或少占农田为原则。
2.最大限度地缩小场地内运输量,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大宗材料和构件应就近堆放;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各种材料应按计划分批进场,充分利用场地。
3.最大限度地减少暂设工程的费用,尽可能利用已有或拟建工程。如利用原有水、电管线、道路、原有房屋等,为施工服务;利用可拆装式活动房屋,利用当地市政设施等。
4.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要满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防火要求。对于易燃、易爆、有毒设施,要注意布置在下风向,保持安全距离;对于电缆等架设要有一定高度;注意布置消防设施。
四、设计步骤
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单位施工图平面设计。
1.确定垂直运输设备位置垂直运输设备(如:井架、门架、桅杆、塔吊等)的位置受工作面的限制,也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故应首先考虑设计一个合理的位置,它的设置直接影响仓库、堆场、绞拌站、水、电、道路等的设置。
布置垂直运输设备时,主要根据机械性能,建筑物面积大小、形状、施工段划分情况、材料供应和已有运输道路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讲,多层房屋施工中,多采用轻型塔吊,塔吊应按房屋,长边开行,塔吊的工作半径应能控制工作面,尽量减少死角。而当多台塔吊工作时,应防止发生塔吊起重臂碰撞事故。材料和构件应布置在塔吊的半径以内。(图示)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自升式和爬升式塔吊,这类塔吊可以随工程进展而不断自行接高塔身或沿主体结构爬升。由于这类塔吊是固定的,所以具有较大工作半径(30m~60m)。在这类建筑的施工中,往往还配备若干台固定式升降机(或户外电梯)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作为塔吊的辅助设备,在装饰工程插入施工时,作为主要运输设备,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塔吊可提前拆除转移到其它工程。高层建筑施工平面图。(图示)
有时在一般多层房屋施工时,布置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门架、井架、桅杆等)。此时,当建筑物高度相同时,布置在施工段的分界线附近;当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布置在高低分界线处,若有可能,应尽量布置在有窗口处,以避免砌墙留槎和减少井架拆除后的修补工作。固定式起重设备中卷扬机的位置不应距起重机过近,以便司机的视线能看到整个升降过程。固定式升降机没有工作半径,只能完成垂直运输,所以布置升降机时应尽量使水平运输距离最小。
2.确定大宗材料堆场、仓库、搅拌站位置仓库、材料堆场和搅拌站的位置应在起重机半径范围内或尽量靠近使用地点,并且要运输、装卸方便。
材料堆场、仓库、搅拌站的位置一般取决于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
当采用塔式起重机时
(1)砂、石、水泥等一般堆放在搅拌站附近,搅拌站出料口一般设在起重机半径内。
(2)钢筋、构件等大宗材料应堆放在起重半径内。
(3)对于一些少量的,轻型材料可堆放稍远一些,以不影响施工为宜。
当采用固定式门架等垂直运输设备时,其材料堆场、仓库以及搅拌站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垂直运输设备布置,减少二次搬运。
当采用轻型塔吊时,材料堆场,搅拌站应设在塔吊运行的线路附近,且在塔吊臂的有效范围之内。
应当注意,材料、构件的堆放应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让材料分批进场,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少占施工工地面积。
3.确定运输道路施工运输道路可利用拟建工程的路基,以减少投资。现场道路要保证行驶畅通,保证运输工具有回转的可能,一般道路设成环行,单行路宽3.5米,双行路宽不小于6米。
4.布置行政管理和生活用的临时房屋一般工程管理和生活用设施主要有办公室、休息室、加工用房、库房、工人宿舍等,这些临时性设施的布置应考虑。
(1)使用方便,不妨碍施工。
(2)附合防火要求。
(3)尽量利用已有拟建工程或原有房屋、减少投资。
5.布置水电管网水电管网的布置应尽量利用拟建工程和市政设施,管线总长度力求最短。
施工用水应根据生产和生活要求设置管径、龙头的多少。
消防用水应绝对保证,消防栓距建筑物不应小于5米,也不应大于25米,距离道路边缘不应大于2米。
防洪排水问题应提前考虑,为了地面水、地下水的排除,应修通永久性下水道,结合现场地形在拟建建筑物四周设置排水沟渠。
施工中的临时供电问题,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考虑选用变压器,单位工程是其中之一。变压器站周围应设防护栏,确保安全第一。塔吊工作区和交通频繁的道路的电缆应埋在地下。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生产过程,各种机械、材料、构件随差工程的进展不断进场,消耗,施工平面图在各施工阶段会有很大变化,故对于大型工程项目,由于工期长,变化大,就需要按不同施工阶段设计若干施工平面图,以便把不同施工阶段内工地的合理布置具体反映出来,但应注意,对于整个施工阶段都使用的道路、水、电线路等一般不轻易变动,以节约费用。对于一般工程,只需要对主体、结构阶段设计施工平面图,同时考虑其它施工阶段的要求。对大型复杂工程的施工平面图,应考虑各专业施工单位的相互配合,合理划分施工场地,统筹规划施工平面图,使各专业各行其所,以满足所有专业施工的要求。
第四节 工程实例一、工程概况
某医院主楼工程,位于市中心,场地周围为医院原有建筑和居民区,建筑面积9300m2,其中地下一层1200m2,地上7层(局部8层)8100m2。(图示)
(一)工程特点该工程平面为“├”形,位于路边的门诊楼为6层,楼长51.24m、宽12.3m、高度21.5m。内侧病房楼为7层,楼长43m、宽12.1m、高度25.2m。中间电梯间和水房间及屋顶出口楼梯共8层,总高度29.15m。
本工程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墙柱现浇,梁板预制加现浇叠合层,按8度抗震设防。地下室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筏片基础。
围护结构和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2.5水泥砂浆砌筑。
装修:室内墙面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加钢丝网抹灰;顶棚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入口处门厅柱、墙采用大理石镶嵌,外檐为水刷石墙面,楼面采用预制磨石,屋顶防水采用油毡五层做法。
该工程位于市区中心,周围居民房密集,现场可利用空地面积小,施工不便,现场不能进行预制构件生产,需要从加工厂运来,场内道路狭窄,需合理安排。
施工期从3月1日至转年11月30日,共21个月。
现场附近有市政给排水设施、电源及场外道路,可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期间所需劳动力亦能满足要求。
(二)地质资料自然地面以下1.5m深为表层亚粘土,地下1.5~2.5m深为房渣土,2.5~3.7m深为亚粘性变质炉灰土,3.7~4.5m深为第四纪冲击中轻亚粘土,4.5m深以下为中重亚粘土,局部为轻重亚粘土。
钻探10m未见地下水和上层滞水。
设计基础坐落在中轻亚粘土层上,地基承载力[f]=180kPa,上部变质土需全部挖出。
地下室建筑面积1200m2,槽底标高-5.07m,挖出的土需运走。
拟建主楼地下没有水、电管线等,可直接开挖。
二、施工方案部署
根据先市政后建筑,先地下后地上,先主楼后附属,先外檐后内檐的建设程序安排施工。
(一)主楼结构工程工期控制本工程现浇混凝土数量较大,钢筋现场绑扎与支拆模板数量也相应增加,若使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大体相等又能保持均衡生产,应采取连续流水分段施工的原则。该工程划分分段流水,门诊楼分3段,病房楼分2段,具体R-L轴为第Ⅰ段,R-F轴为第Ⅱ段,1-5轴为第Ⅲ段,6-14轴为第Ⅳ段,15-18轴为第Ⅴ段。
(图示)
为避开雨期,上半年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地下室工程。主楼主体结构安排在冬季之前完工。转年进行装修工程。详见施工进度表。
(二)基础与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施工基础放线→土方→铺垫层→地下室外防水→钢筋、模板→浇筑混凝土(按规定提取试件)→养护→验收
2.主体结构放线→校正墙柱钢筋→吊入预制钢管扣件平台架子并焊接钢筋(按规定提取试件)→绑扎墙、柱钢筋(办理隐检手续)→焊接定位钢筋,下柱墙内预埋件→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拆模强度)→拆墙柱模板→焊接梁底支架→吊装预制梁→焊接梁、柱接头钢筋(进行隐检)→支梁、柱节点板板→绑扎节点钢筋(进行隐检)→安装预制板→支板缝与现浇横梁模板→绑扎板缝、横梁和叠合层钢筋→铺设专业管线、下预埋件→浇柱梁柱接头混凝土→浇筑板缝、横梁、叠合层混凝土→养护三、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1.场地平整基础和地下室结构要在雨季前完成。在此之前,组织好挖土,运输机械,调配好土方,做好回填土、平整场地工作,主体结构开工前,做到场地三通一平。
2.现场铺设临时环行路由于本工程场地狭窄,拟铺设单行汽车环行道路,单向行使,路宽为4m。路基采用素土夯实;150mm厚三七灰土;路面采用70mm厚C10混凝土,分块打抹。
3.场区排水由东向西排水,排至主干道,场区内沿环行路设置排水沟,里高外低,自然流出。
4.暂设工程由于现场场地小,故利用原有办公楼一层作为办公用房,场地内在主楼周围只设材料堆放场,且根据使用情况,随用随运,不堆放太多材料,以节约场地面积,在临街处塔建少量工棚,作为临时加工用。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图示)
6.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二)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与技术
1.地下室工程
(1)土方工程:挖土前在门诊楼北侧山墙外和病房楼东侧山墙外打灌注桩,进行护坡,以保障原有楼房的安全。因地下水位较低,且不在雨季施工,故挖土方时不考虑排水措施。
(2)模板工程:采用组合式小模板拼装,另活方便。(图示)
(3)垂直运输:选用Q4-10自升式塔式起重型,并铺设轨道。塔高42.5m,塔起重臂长40m,最大起重3t。
(4)水平运输:外部运输用汽车,场内地面用小翻斗车和双轮手推车,楼面依靠塔吊。西南死角部位采用汽车吊。
2.钢筋工程
(1)钢筋绑扎顺序:
1)Ф16mm以上的钢筋进行焊接,取样试拉;
2)绑扎墙、柱钢筋;
3)绑扎梁、柱接头钢筋和山墙轴线上现浇梁的钢筋;
4)绑扎现浇横梁、叠合层和板缝钢筋。
(2)钢筋的定位:
1)柱子的上、下端分别焊接定位钢筋,以保证柱子钢筋位置准确;
2)抗震墙的钢筋间距用钢筋卡子固定;
3)按规范要求,绑扎完钢筋后,在下面垫水泥砂浆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3)钢筋的准备:
绑钢筋前,应根据图纸要求,核对配料单,检查已加工的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
3.模板工程抗震墙、柱子和山墙部位现浇梁以及电梯井道,一律采用组合式小模板,采用预先组拼一次支模的安装方法施工。现浇楼梯、牛腿和板缝一律使用木模板。
(1)墙柱支模
1)柱子断面有450×400mm和300×300mm两种断面;抗震墙和电梯井道墙梁均为160mm;现浇梁主要分布在山墙和外部楼梯部位,分别为联系梁和承重梁,断面尺寸不一。为加快进度,根据以上固定尺寸,事先将小钢模拼装成“L”和“—”字形,以便吊装。柱模板高度到梁底,墙模板高度到板底。
2)为确保柱子不发生位移,变形,模板的固定至关重要,固设3道支撑分别位于柱子的1/3高度,2/3高度和柱子顶处,支撑与拉结杆的楼板夹角控制在50~70°之间,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柱子模板的变化,随时进行校正。
3)抗震纵墙开间较大,每面设4道支撑,横墙每面设3道支撑,穿墙螺栓均加硬质塑料套管,其长度为墙的厚度。穿墙螺栓间距不大小1m。竖向立带用方楞钢或方楞木(不小于10×10cm),以便于和斜撑联结。
(2)梁、柱接头模板:梁柱接头处支模,采用角钢卡紧的办法,并使用刨光木模板。
(3)板缝现浇梁的模板采用木模,底板应凹进1cm,拆模后与楼板抹平。支撑可用可调钢支柱或10×10cm方木,组成稳定排架。
(4)现浇楼梯支撑采用木模板,板厚不小于2.5cm,用10×10cm方木支撑,支柱间距不大于1m。
(5)拆模
1)柱子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方可拆模。
2)现浇梁与板缝混凝土,因跨度不大,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拆模。
3)梁、柱接头处的混凝土标号较高,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即可拆模。
4)楼梯,牛腿,雨罩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才允许拆模。
4.混凝土工程
(1)浇筑
1)浇筑混凝土时先墙柱,后梁、柱接头,最后横梁和板缝以及叠合层。
2)墙柱浇筑由于模板的封闭,只能从上口浇筑,故应分层浇筑,每层厚不大于50cm。
3)严格控制柱,墙顶部标高。
(2)振捣
1)墙、柱分层浇筑时应保证振捣密实,均匀。
2)梁、柱接点处钢筋密集,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强振捣或延长振捣时间。
3)预制板上的叠合层混凝土较薄,为防止空鼓,基底必须清理干净,浇筑前浇水湿润,并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3)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设专人浇水,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准。
2)普通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昼夜,矿渣水泥拌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昼夜。
3)混凝土试块以每一流水段制做同一标号试件4块。其中一组是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一组是7d强度试块,一组是28d强度试块,一组为后备试块。
5.吊装工程
1)预制梁吊装至柱顶后,应在梁端和跨中用方木或钢柱支顶和拉结,使预制梁保持稳定。例安装梁时在靠近柱子处支一道双支柱,双支柱顶在L100×10mm角钢柱箍上,柱箍用Φ16mm螺栓紧套在柱子上,然后将预制梁按尺寸中心线安装到上面。(图示)
(2)墙体强度达5MPa以上后,方可进行预制板吊装,此时,预制梁应支顶牢固。楼板吊装应先中间,而后对称向两边扣板,以利于消除安装误差和利于预制边梁的稳定。
(3)安装梁、板之前,应在墙、柱上口抹M10水泥砂浆找平,以保证梁底和板底的平整度符合质量标准。
6.装饰工程
(1)装修顺序:采用先外檐后内檐,自上而下进行。
(2)装修具备的条件
1)上、下水管道、暖气、电气设备应在室内大面积抹灰之前安装完毕。
2)轻钢龙骨吊顶封板之前,必须把敷设在里面的电线管铺完并办理验收手续,顶部灯位留置应由电工配合完成。
3)室内抹灰之前,应完成结构验收。
4)装修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房间按竣工标准做出样板(包括各专业),经有关人员鉴定后,方可全面施工。
(3)内檐装修的关键项目必须提前插入,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水电专业在墙内走的管道等。
(4)外檐如刷石和干粘石使用的材料,应使用同一产地的材料,并一次供齐。施工中严格按比例设专人拌合,以保证颜色均匀一致,美观。
四、工程质量安全消防保障措施
(一)质量措施
1.按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优质工程标准组织施工,按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优质工程质量标准检查和评定工程质量;施工操作按照工艺标准执行。
2.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隐检等工作,未验收的项目不得进行下一道工作。每次检查均有记录。
3.施工前,应进行认真的书面交底,严格按图纸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审报,经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核定后再处理。
4.执行三检制和合格证制度,严把进料关,不合格的材料和半成品不得使用。
5.严格试样管理,按规定取样选试。
6.及时填写各项工程验收报表,施工日志,收集技术资料,保存原始资料。
7.具体措施:
(1)放线准确,减少误差,控制标高,每层测定;
(2)梁柱钢筋接头焊接,绑扎钢筋保证接头位置和搭接长度符合要求;
(3)模板使用前必须涂刷隔离剂,拆模后必须清理干净;
(4)模板拼接严密,防止漏浆;墙柱模板确保竖向垂直,有偏差立即纠正;
(5)混凝土严格配比,加强养护,建立岗位责任制;
(6)构件安装要注意构件质量,不得有断裂变形现象,预制楼板剔凿孔洞,不得伤钢筋;
(7)装饰工程注意抹灰粘接牢固,刷涂料要考虑工序之间的干燥时间;
(8)雨季、冬季施工要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正常施工。
(二)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有安全交底,每周进行安全教育。
2.楼层进出口处,必须搭设4m×3m的防护棚,楼层内孔洞需盖严,电梯井道内搭设安全网,电梯井门口应封闭。
3.工人进工地必须带定全帽,各工种工人须经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施工作业。
4.脚手架使用前应组织有关人员验收,任何架子未经许可,不准拆改或移动。
5.各种电器、机械,非专业人员不准动用、拆改,确保持证上岗,杜绝机械带病运转。
6.运用电焊机,事先必须办理用火申请手续,经消防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电焊机周围应清理易燃物,应设防雨罩,应有专人看管,施工后应做防火检查。
五、劳动组织与人力配备
在结构施工阶段,由于钢筋、模板和混凝土数量大,任务比较饱满,故三大工种采取专业队的劳动组织形式进行分段流水作业,以充分提高工时利用率。
结构施工所需主要工种人数,根据流水段的项量和劳动定额确定(下表)。
装修阶段的主要工程量是木装修(包括吊顶)和抹灰,根据经验应组织4~5组木工(100人)和5~6组抹灰工(120人),穿插进行施工。
结构工程所需工种人数及其工作内容
工种种别
人数
担负的主要工作内容
钢 筋 工
9
墙柱梁板缝叠合层钢筋绑扎与校正等
埋弧焊工
4
大直径钢筋(一般Φ16mm以上)现场竖向焊接等
木 工
26
现场所有钢、木模板支拆清理等
混凝土工
12
所有现浇混凝土的灌筑振捣等工作
吊 装 工
6
预制构件的吊装,材料与脚手架木垂直运输等
架 子 工
7
建筑物内外脚手架子搭设与拆除等
电 焊 工
6
梁柱接头钢筋焊接与预埋件焊接
瓦 工
20
围护墙砌筑等
清 理 工
2
现浇构件剔凿及楼层杂物清理等
放 线 工
2
工程抄平放线
机 工
6
负责搅拌混凝土,砂浆和中小机械维修等
合 计
100
结构单方用工=100×20÷1250=1.6工/m2
六、主要施工机具与用电量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用电量(kW)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用电量(kW)
QT4-10塔吊
台
1
78
套 管 机
台
2
10
压力埋弧焊机
台
1
130
砂 轮 机
台
2
3
400L搅拌机
台
1
11
外用施工电梯
部
1
10
电 焊 机
台
3
63(kVA)
其 他
项
1
20
插入振捣器
台
4
8.8
混凝土吊车
个
2
平板振捣器
台
2
3
小翻斗车
辆
4
电 锯
台
1
7.5
双轮手推车
辆
12
电 刨
台
1
7.5
小型空压机
台
2
蛙式打夯机
台
2
6
思考题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3.确定施工方案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内容?
4.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5.单位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作日如何计算?劳动定额的取定要考虑哪些问题?
6.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内容有哪些?
7.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步骤有哪些?
第十六章、施工组织总设计第一节 施工部署和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一、明确施工任务分工和组织安排二、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三、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的拟定四、确定工程开展程序一、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二、资源需要量计划第三节 暂设工程第二节 施工总进度计划一、工地加工厂组织二、工地仓库组织三、工地运输组织四、办公生活福利设施组织五、工地供水组织六、工地临时供电组织第四节 施工总平面图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内容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三、施工总平面设计所依据的资料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五、施工总平面图的科学管理第十六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内容摘要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为对象,根据初步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图纸以及其它有关资料,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进行编制,用以指导整个工程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工程概况和特点分析
(1)工程项目、工程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总工期、分期分批投入使用的项目和工期、总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主要工种工程量、设备安装、总投资、建筑安装工作量、工厂区和生活区工作量、生产流程和工艺特点、建筑结构类型、新技术、新材料的复杂程度和应用情况。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如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物质供应、人力资源、水电供应等。
(3)上级对施工企业的要求。
2.施工部署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3.施工总进度计划。
4.施工资源需要量计划。
5.施工总平面图和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施工部署和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施工部署是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它主要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施工部署的内容和侧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明确施工任务分工和组织安排
施工部属应首先明确施工项目的管理机构、体制,划分各参与施工单位的任务,明确各承包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施工现场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能部门,确定综合的和专业的施工队伍,划分施工阶段,确定各单位分期分批的主攻项目和穿插项目。
二、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阶段,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和物资供应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有:
(1)安排好场内外运输,施工用主干道、水、电来源及其引入方案。
(2)安排好场地平整方案和全场性的排水、防洪。
(3)安排好生产、生活基地。在充分掌握该地区情况和施工单位情况的基础上,规划混凝土构件预制,钢、木结构制品及其它构配件的加工、仓库及职工生活设施等。
(4)安排好各种材料的库房、堆场用地和材料货源供应及运输。
(5)安排好冬雨季施工的准备。
(6)安排好场区内的宣传标志,为测量放线做准备。
三、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的拟定
施工组织总设计中要对一些主要工程项目和特殊的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预以拟定。这些项目通常是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在整个建设项目中起关键作用的单位工程项目以及影响全局的特殊分项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了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和现场的合理布置。其内容应包括:
(1)施工方法,要求兼顾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2)工程量,对资源的合理安排。
(3)施工工艺流程,要求兼顾各工种各施工段的合理搭接。
(4)施工机械设备,能使主导机械满足工程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使各大型机械在各工程上进行综合流水作业,减少装、拆、运的次数,对辅助配套机械的性能,应与主导机械相适应。
其中,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设备应重点组织安排。
四、确定工程开展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程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实行分期分批建设。这样,既可以使每一具体项目迅速建成,尽早投入使用,又可在全局上取得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以减少暂设工程数量,降低工程成本,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投资的效果。
一般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如:冶金联合企业、化工联合企业等)都应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这些项目的每一个车间不是孤立的,它们分别组成若干个生产系统,在建造时,需要分几期施工,各期工程包括哪些项目,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建设部门要求、工程规模大小和施工难易程度、资金状况、技术资源情况等确定。同一期工程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保证各生产系统能够按期投入生产。例某大型发电厂工程,由于技术、资金、原料供应等原因,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安装两台20万千瓦国产汽轮机组和各种与之相适应的辅助生产、交通、生活福利设施。建成后投入使用,两年之后再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安装一台60万千瓦国产汽轮机组,最终形成1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2.各类项目的施工应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确保工程项目按期投产。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的项目是:
(1)按生产工艺要求,须先期投入生产或起主导作用的工程项目;
(2)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需要工期长的项目;
(3)运输系统、动力系统。如厂内外道路、铁路和变电站;
(4)供施工使用的工程项目。如各种加工厂、搅拌站等附属企业和其它为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
(5)生产上优先使用的机修、车库、办公及家属宿舍等生活设施。
3.一般工程项目均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进行安排。如地下管线和筑路的程序,应先铺管线,后筑路。
4.应考虑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如:大规模土方和深基础土方施工一般要避开雨季,寒冷地区应尽量使房屋在入冬前封闭;而在冬季转入室内作业和设备安装。
一、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如下:
(一)计算工程项目及全工地性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总进度计划主要起控制总工期的作用,因此在列工程项目一览表时,项目划分不宜过细。通常按分期分批投产顺序和工程开展顺序列出工程项目,并突出每个交工系统中的主要工程项目。一些附属项目及一些临时设施可以合并列出。
根据批准的总承建工程项目一览表,按工程开展程序和单位工程计算主要实物工程量。此时计算工程量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施工方案和主要的施工、运输机械;初步规划主要施工过程和流水施工;估算各项目的完成时间;计算劳动力及技术物资的需要量。因此,工程量只需粗略地计算即可。
计算工程量,可按初步(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并根据各种定额手册进行计算。常用的定额、资料有:
(1)万元、十万元投资工程量、劳动力及材料消耗扩大指标。这种定额规定了某一种结构类型建筑,每万元或十万元投资中劳动力消耗数量、主要材料消耗量。根据图纸中的结构类型,即可估算出拟建工程分项需要的劳动力和主要材料消耗量。
(2)概算指标和扩大结构定额。这两种定额都是预计定额的进一步扩大(概算指标是以建筑物的每100m3体积为单位;扩大结构定额是以每100m2建筑面积为单位)。
查定额时,分别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跨度、高度分类,查出这种建筑物按拟定单位所需的劳动力和各项主要材料消耗量,从而推出拟计算项目所需要的劳动力和材料的消耗量。
(3)已建房屋,构筑物的资料。在缺少定额手册的情况下,可采用已建类似工程实际材料、劳动力消耗量,按比例估算。但是,由于和拟建工程完全相同的已建工程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在利用已建工程的资料时,一般都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除建设项目本身外,还必须计算主要的全工地性工程的工程量,例如铁路及道路长度、地下管线长度、场地平整面积。这些数据可以从建筑总平面图上求得。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工程量填入统一的工程量汇总表。
(二)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影响单位工程施工期限的因素很多,如: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建筑类型、结构特征、施工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劳动力和材料供应情况、现场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由于施工条件的不同,各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条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工期的长短。此外,也可参考有关的工期定额来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
(三)确定各单位工程的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在确定了施工期限、施工程序和各系统的控制期限后,就需要对每一个单位工程的开工、竣工时间进行具体确定。通常通过对各单位工程的工期进行分析之后,应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开工、竣工时间以及相互搭接关系。
1.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在同一时期进行的项目不宜过多,以避免人力、物力的分散。
2.满足连续性、均衡性施工的要求。尽量使劳动力和技术物资消耗量在施工全程上均衡,以避免出现使用高峰或低谷;组织好大流水作业,尽量保证各施工段能同时进行作业,达到施工的连续性,以避免施工段的闲置。为实现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需留出一些后备项目,如宿舍、附属或辅助项目、临时设施等,作为调节项目,穿插在主要项目的流水中。
3.综合安排,一条龙施工。做到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试生产三者在时间上的综合安排,每个项目和整个建设项目的安排上合理化,争取一条龙施工,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4.分期分批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在工厂第一期工程投产的同时,安排好第二期以及后期工程的施工,在有限条件下,保证第一期工程早投产,促进后期工程的施工进度。
5.认真考虑施工总平面图的空间关系建设项目的各单位工程的分布,一般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为了节省用地,布置比较紧凑,从而也导致了施工场地狭小,使场内运输、材料堆放、设备拼装、机械布置等产生困难。故应考虑施工总平面的空间关系,对相邻工程的开工时间和施工顺序进行调整,以免互相干扰。
6.认真考虑各种条件限制在考虑各单位工程开工、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时,还应考虑现场条件、施工力量、物资供应、机械化程度以及设计单位提供图纸等资料的时间、投资等情况,同时还应考虑季节、环境的影响。总之,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各单位工程的开工时间和施工顺序进行合理调整。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施工总进度计划可以用横道图表达,也可以用网络图表达。由于施工总进度计划只起控制作用,因此不必搞得过细,计划搞的过细不利于调整。目前,表格形式并不统一,项目和进度的划分也不一,一般常用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总进度计划完成后,把各项工程的工作量加在一起,即可确定某时间建设项目总工作量的大小,工作量大的高峰期,资源需求就多,可根据情况,调整一些单位工程的施工速度或开工、竣工时间,以避免高峰时的资源紧张,也保证整个工程建设时期工作量达到均衡。
二、资源需要量计划
总进度计划编制好以后,就可以编制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一)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是规划临时建筑和组织劳动力进场的依据。编制时根据各单位工程分工种工程量,查预算定额或有关资料即可求出各单位工程重要工种的劳动力需要量。将各单位工程所需的主要劳动力汇总,即可得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填入指定的劳动力需要量表。
(二)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根据工种工程量汇总表和总进度计划的要求,查概算指标即可得出各单位工程所需的物资需要量,从而编制出物资需要量计划。
(三)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机械的需要量,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案和工程量,套用机械产量定额,即可得到主要机械需要量,辅助机械可根据安装工程概算指标求得,从而编制出机械需要量计划。
一、工地加工厂组织
加工厂组织主要是确定其建筑面积和结构型式。根据建设项目对某种产品的加工量来确定加工厂的类型、规模。
(一)加工厂的类型和结构工地加工厂类型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模板加工车间、细木加工车间、钢筋加工厂、金属结构构件加工厂和机械修理厂等。对于公路、桥梁路面工程还需有沥青混凝土加工厂。
工地加工厂的结构形式,应根据使用情况和当地条件而定,一般使用期限较短者,可采用简易结构,使用期限长的,宜采用砖石结构、砖木结构等坚固耐久性结构形式或采用拆装式活动房屋。
(二)加工厂面积确定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厂、锯木车间、模板加工车间、细木加工车间、钢筋加工车间等建筑面积可用下式确定:
建筑面积确定
式中 F——所需建筑面积(m2);
Q——加工总量(m3,kg…);
K——不均衡系数取1.3~1.5;
T——加工总时间(月);
S——每平方米场地月平均产量;
a——场地或建筑面积利用系数;取0.6~0.7。
混凝土搅拌站面积确定
F=N×A
式中 F——所需建筑面积(m2);
N——搅拌机台数(台);
A——每台搅拌机所需面积(m2)。
搅拌机台数确定
式中 Q——混凝土需要总量(m3);
K——不均衡系数,取1.5;
T——混凝土工程施工总工期(工日);
R——混凝土搅拌机台班产量。
二、工地仓库组织
(一)仓库的类型和结构
1.建筑工程所用仓库按其用途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转运仓库:设在火车站、码头附近用来转运货物。
(2)中心仓库:用以储存整个工程项目工地、地域性施工企业所需的材料。
(3)现场仓库(包括堆场):专为某项工程服务的仓库,一般建在现场。
(4)加工厂仓库:用以某加工厂储存原材料、已加的半成品、构件等。
2.工地仓库的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1)露天仓库:用于堆放不因自然条件而受影响的材料。如:砂、石、混凝土构件等。
(2)库房,用以堆放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而发生性能、质量变化的物品。如:金属材料、水泥、贵重的建筑材料、五金材料、易燃、易碎品等。
(二)工地物资储备量的确定工地材料储备一方面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连续性,另一方面要避免材料的大量积压,以免造成仓库面积过大,增加投资。储存量的大小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场地小,运输方便的可少储存,对于运输不便的,受季节影响的材料可多储存。
对经常或连续使用的材料,如:砖、瓦、砂、石、水泥、钢材等可按储备期计算:
式中 P——材料的储备量(m3或kg);
Tc——储备期定额(天)(附表);
Qi——材料、半成品等总需要量;
T——有关项目施工总工作日;
Kj——材料使用不均衡系数(附表)。
(三)确定仓库面积仓库面积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F——仓库总面积(m2);
P——仓库材料储备量;
q——每平方米仓库面积能存放的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数量;
K——仓库面积利用系数(考虑人行道和车道所占面积)(附表)。
在设计仓库时,除确定仓库总面积外,还要正确地决定仓库的平面尺寸(长和宽)。仓库的长度应满足装卸货物的需要,即必须保证一定长度的装卸前线。一般装卸前线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L——装卸前线长度(m);
l——运输工具长度(m);
n——同时卸货的运输工具数;
a——相邻两个运输工具的间距。
a的取值为:火车运输时a=1m
汽车运输时
三、工地运输组织
(一)工地运输组织的方式及特点
1.运输方式一般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特种运输等。根据运输量大小、运货距离、货物性质、现有运输条件、装卸费用等各方的因素选择运输方式。
2.运输特点:
(1)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距长、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优点,但投资大、筑路难度大,因此只有在具有永久性铁路沿线才可考虑此种方式。
(2)汽车运输机动性大、操作灵活、行使速度快、适合各类道路和各种货物,可直接运到使用地点,但汽车运量小,一般对于运量不大,货物分散,无铁路的地区,地形复杂的地区适于此种方式。
(3)水路运输比较经济,但需要在码头上有转运仓库,一般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水运,可节约运输成本。
(4)特种运输一般运距较短,运量大的采用马车运输,可节约成本,此种运输对道路要求不定,且灵活性大是一种特殊的可选择性运输方式。
(二)确定运输量工程项目所需的所有材料、设备及其它物资,均需要从工地以外的地方运来,其运输总量应按工程的实际需要量来确定,同时还应考虑每日工程项目对物资的需求确定单日的最大运量。
其日货运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日货运量(t·km);
Qi——各种货物的需要总量;
Li——各种货物从发货地到储存地的距离(km);
T——工程项目施工总工日;
K——运输工作不均衡系数;
铁路运输取1.5,汽车运输取1.2。
(三)确定运输方式
工地的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特种运输等。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应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运量的大小,运距的长短,货物的性质,路况及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等,另外,还应考虑经济条件,如:装卸、运输费用。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应尽量利用已有的永久性道路(水路、铁路、公路),通过经济分析、比较,确定一种或几种联合的运输方式。
当货运量大,可以使用拟建项目的标准轨铁路,且距国家铁路较近时。宜铁路运输;当地势复杂,且附近又没有铁路时,考虑汽车运输;货运量不大,运距较近时,宜采用汽车运输或特种运输;有水运条件的可采用水运。
(四)确定运输工具数量运输方式确定后,就可以计算运输工具的数量。每一个工作班所需的运输工具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 n——每一个工作班所需运输工具数;
c——运输台班的生产率;
b——每日的工作班次;
K1——运输工具使用不均衡系数,火车可取1.0,汽车取1.2~1.6,马车取2,拖拉机取1.55。
四、办公、生活福利设施组织
在工程项目建设时,必须考虑施工人员的办公、生活福利用房及车库、仓库、加工、修理车间等设施的建设。这些临时性建筑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必须组织好。
(一)办公及福利设施的类型
1.行政管理类。包括:办公室、传达室、车库、仓库、加工车间、修理车间等。
2.生活福利类。包括:宿舍、医务室、浴室、招待所、图书室、娱乐室等。
(二)工地人员的分类
1.直接参与施工生产的工人。包括:建筑安装工人、装卸、运输工人等。
2.辅助施工生产的工人。包括:机修工人、仓库管理人员、临时加工厂工人、动力设施管理工人等。
3.行政、技术管理人员。
4.生活服务人员。包括:食堂、图书、商店、医务……等。
5.家属。
(三)办公及福利设施的规划与实施工程项目建设中,办公及福利设施的规划应根据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用人情况来确定。
1.确定人员数量。
(1)一般情况下,直接生产工人(基本工人)数用下式计算
式中 n——直接生产的基本工人数;
T——工程项目年(季)度所需总工作日;
t——年(季)度有效工作日;
K2——年(季)度施工不均衡系数,取1.1~1.2。
(2)非生产人员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附表)
(3)家属视工地情况而定,工期短,距离近的家属少安排些,工期长,距离远的家属多安排些。
2.确定办公及福利设施的建筑面积当工地人员确定后,可按实际人数确定建筑面积。
s=N×P
式中 S——建筑面积(m2);
N——人数;
P——建筑面积指标。(附表)
五、工地供水组织
工地供水主要有三种类型有: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工地供水的主要内容有:决定用水量、选择水源、设计配水管网。
(一)确定用水量
1.生产用水,包括:工程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
(1)施工工程用水量
式中 q1——施工工程用水量(L/S);
K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1——施工用水定额(附表);
T1——年(季)度有效工作日(天);
b——每天工作班数(次);
K2——用水不均衡系数(附表)。
(2)施工机械用水量
式中 q2——施工机械用水量(L/S);
K1——未预见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2——同种机械台数(台);
N2——用水定额(附表);
K3——用水不均衡系数(附表)。
2.生活用水量包括:现场生活用水,生活区生活用水。
(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式中 q3——生活用水量(L/S);
P1——高峰人数(人);
N3——生活用水定额,视当地气候、工种而定;
N4——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附表);
b——每天工作班数(次)。
(2)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式中 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居民人数(人);
N4——生活用水定额(附表);
K5——用水不均衡系数(附表)。
3.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q5包括:居民生活区消防用水和施工现场消防用水,应根据工程项目大小及居住人数的多少来确定。( 附表 )
4.总用水量由于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不同时使用,在日常只有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故总用水量不能简单地几项相加,而应考虑有效组合,既满足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又有消防储备。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组合。
(1)当 时取
(2)当 时取
(3)当工地面积小于5公顷,并且 时,取
(二)水源选择和确定供水系统
1.水源选择工程项目工地临时供水水源,有供水管道供水和天然水源供水两种方式。最好方式是采用附近居民区现有的供水管道供水,只有当工地附近没有现成的供水管道或现成的给水管道无法使用以及供水量难以满足施工要求时,才使用天然水源供水(如:江、河、湖、井等)。
选择水源应考虑的因素:
(1)水量充足、可靠,能满足最大需求量要求;
(2)能满足生活饮用水、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
(3)取水、输水、净水设施安全、可靠;
(4)施工、运转、管理和维护方便。
2.确定供水系统供水系统由取水设施、净水设施、储水构筑物、输水管道、配水管道等组成。通常情况下,综合工程项目的首建工程应是永久性供水系统,只有在工程项目的工期紧迫时,才修建临时供水系统,如果已有供水系统,可以直接从供水源接输水管道。
(1)确定取水设施取水设施一般由取水口、进水管和水泵组成。取水口距河底(或井底)一般不小于0.25~0.9m,在冰层下部边缘的距离不小于0.25m。给水工程一般使用离心泵、隔膜泵和活塞泵三种。所用的水泵应具有足够的抽水能力和扬程。
(2)确定贮水构筑物贮水构筑物一般有水池、水塔和水箱。在临时供水时,如:水泵不能连续供水,需设置贮水构筑物。其容量以每小时消防用水决定,但不得少于10~20m3。
贮水构筑物的高度应根据供水范围、供水对象位置及水塔本身位置来确定。
(3)确定供水管径
式中 D——配水管内径;
Q——用水量(L/S);
v——管网中水流速度(m/s)(附表)。
临时水管经济流速表 表16-14
根据已确定的管径和水压的大小,可选择配水管,一般干管为钢管或铸铁管,支管为钢管。
六、工地临时供电组织
工地临时供电组织包括:计算用电量,选择电源,确定变压器,布置配电线路和决定导线截面面积。
(一)工地总用电量计算施工现场用电一般可分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类。在计算用电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全工地动力用电功率。
(2)全工地照明用电功率。
(3)施工高峰用电量。
总用电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VA);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在施工现场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K1、K2、K3、K4——需要系数(附表)。
其它机械动力设备以及工具用电可参考有关定额。
由于照明用电量远小于动力用电量,故当单班施工时,其用电总量可以不考虑照明用电。
(二)选择电源选择电源应考虑的几种方案:
1.完全由工地附近的电力系统供电。
2.工地附近的电力系统能供给一部分,工地需增设临时电站补充不足部分。
3.工地属于新开发地区,附近没有供电系统,电力则应由工地自备临时供电。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供电方案。一般情况下是将工地附近的高压电网,引入工地的变压器进行调配。其变压器功率可由计算所得,
式中 P——变压器的功率(KVA);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
——各施工区的最大计算负荷(KW);
——功率因数根据计算结果,从产品目录中选取略大于该结果的变压器。 v
(三)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的自身强度必须能防止受拉或机械性损伤而折断,导线还必须耐受因电流通过而产生的温升,导线还应使得电压损失在允许范围之内,这样,导线才能正常传输电流,保证各方用电的需要。
选择导线应考虑:
(1)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在各种敷设方式下,应按其强度需要,保证必须的最小截面,以防拉、折而断。可根据有关资料进行选择。
(2)按允许电压降选择导线满足所需要的允许电压,其本身引起的电压降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导线承受负荷电流长时间通过所引起的温升,其自身电阻越小越好,使电流通畅,温度则会降低,因此,导线的截面是关键因素,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S——导线截面面积(mm2);
P——负荷电功率或线路输送的电功率(KW);
L——输送电线路的距离(m);
c——系数,视导线材料,送电电压及调配方式而定;
ε——容许的相对电压降(即线路的电压损失%)。
其中:照明电路中容许电压降不应超过2.5~5%;
电动机电压降不应超过±5%,临时供电可到±8%。
以上三个条件选择的导线,取截面面积最大的作为现场使用的导线,通常导线的选取先根据计算负荷电流的大小来确定,而后根据其机械强度和允许电压损失值进行复核。
(3)负荷电流的计算
1)三相四线制线路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2)二线制线路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I——电流值(A);
P——功率(W);
v——电压(V);
——功率因素。
导线制造厂家根据导线的容许温升,制定了各类导线在不同敷设条件下的持续容许电流值,在选择导线时,导线中的电流不得超过此值,参见有关资料。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的建筑总平面图上一切地上、地下的已有和拟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二)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道路;
(2)加工厂及有关施工机械的位置;
(3)各种材料仓库、堆场及取土弃土位置;
(4)办公、宿舍、文化福利设施等建筑的位置;
(5)水源、电源、变压器、临时给水排水管线、通讯设施、供电线路及动力设施位置;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是平面紧凑合理,方便施工流程,运输方便通畅,降低临建费用,便于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安全可靠。
1.平面紧凑合理是指少占农田、减少施工用地,充分调配各方面的布置位置,使其合理有序。
2.方便施工、流程是指施工区域的划分应尽量减少各工种之间的相互干扰,充分调配人力、物力和场地,保持施工均衡、连续、有序。
3.运输方便畅通是指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水平运输,垂直运输畅通无阻,保证不间断施工。
4.降低临建费用是指充分利用现有建筑,作为办公,生活福利等用房,尽量少建临时性设施。
5.便于生产生活是尽量为生产工人提供方便的生产生活条件。
6.保护生态环境是指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保护,如能保留的树木应保护,对文物及有价值的物品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周围的水源不应造成污染,垃圾、废土、废料不随便乱堆乱放等,做到文明施工。
7.保证安全可靠是指安全防火、安全施工。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所依据的资料
1.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设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的和拟建的各种地上,地下设施及位置图。
2.建设地区资料:包括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当地的资源供应状况和运输条件等。
3.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现场。
4.物资需求资料:包括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等物资的需要量表,以规划现场内部的运输线路和材料堆场等位置。
5.各构件加工厂、仓库、临时性建筑的位置和尺寸。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首先应解决大宗材料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如铁路运输需将铁轨引入工地,水路运输需考虑增设码头、仓储和转运问题,公路运输需考虑运输路线的布置问题等等。
(一)场外交通的引入
1.铁路运输一般大型工业企业都设有永久性铁路专用线,通常将其提前修建,以便为工程项目施工服务。由于铁路的引入,将严重影响场内施工的运输和安全,因此,一般将铁路先引入到工地两侧,当整个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工程可分为若干个独立施工区域时,才可以把铁路引到工地中心区。此时铁路对每个独立的施工区都不应有干扰,位于各施工区的外侧。
2.水路运输当大量物资由水路运输时,就应充分利用原有码头的吞吐能力。当原有码头能力不足时,应考虑增设码头,其码头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且宽度应大于2.5m,一般用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一般码头距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有一定距离,故应考虑码头建仓储库房以及从码头运往工地的运输问题。
3.公路运输当大量物资由公路运进现场时,由于公路布置较灵活,一般将仓库、加工厂等生产性临时设施布置在最方便,最经济合理的地方,而后再布置通向场外的公路线。
(二)仓库与材料堆场的布置仓库和堆场的布置应考虑下列因素。
1.尽量利用永久性仓库,节约成本。
2.仓库和堆场位置距使用地尽量接近,减少二次搬运。
3.当有铁路时,尽量布置在铁路线旁边,并且留够装卸前线,而且应设在靠工地一侧,避免内部运输跨越铁路。
4.根据材料用途设置仓库和堆场。
(1)砂、石、水泥等在搅拌站附近;
(2)钢筋、木材、金属结构等在加工厂附近;
(3)油库、氧气库等布置在僻静、安全处;
(4)设备尤其是苯重设备应尽量在车间附近;
(5)砖、瓦和预制构件等直接使用材料应布置在施工现场。吊车半径范围之内。
(三)加工厂布置加工厂一般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构件预制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金属结构加工厂等。布置这些加工厂时主要考虑来料加工和成品、半成品运往需要地点的总运输费用最小,且加工厂的生产和工程项目施工互不干扰。
1.搅拌站布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集中,分散、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方式布置。当现浇混凝土量大时,宜在工地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当运输条件好时,以采用集中搅拌最有利;当运输条件较差时,则宜采用分散搅拌。
2.预制构件加工厂布置。一般建在空闲地带,既能安全生产,又不影响现场施工。
3.钢筋加工厂。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集中或分散布置。对于冷加工、对焊、点焊的钢筋网等宜集中布置,设置中心加工厂,其位置应靠近构件加工厂;对于小型加工件,利用简单机具即可加工的钢筋,可在靠近使用地分散设置加工棚。
4.木材加工厂。根据木材加工的性质,加工的数量,采用集中或分散布置。一般原木加工批量生产的产品等加工量大的应集中布置在铁路、公路附近,简单的小型加工件可分散布置在施工现场设几个临时加工棚。
5.金属结构、焊接、机修等车间的布置,应尽量集中布置在一起,由于相互之间生产上联系密切。
(四)内部运输道路布置根据各加工厂、仓库及各施工对象的相对位置,对货物周转运行图进行反复研究,区分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进行道路的整体规划,以保证运输畅通,车辆行使安全,造价低。在内部运输道路布置时应考虑:
1.尽量利用拟建的永久性道路。将它们提前修建,或先修路基,铺设简易路面,项目完成后再铺路面。
2.保证运输畅通。道路应设两个以上的进出口,避免与铁路交叉,一般厂内主干道应设成环形,其主干道应为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m,次要道路为单车道,宽度不小于3m。
3.合理规划拟建道路与地下管网的施工顺序。在修建拟建永久性道路时,应考虑路下的地下管网,避免将来重复开挖,尽量做到一次性到位,节约投资。
(五)临时性房屋布置临时性房屋一般有:办公室、汽车库、职工休息室、开水房、浴室、食堂、商店、俱乐部等。布置时应考虑:
1.全工地性管理用房(办公室、门卫等)应设在工地入口处。
2.工人生活福利设施(商店、俱乐部、浴室等)应设在工人较集中的地方。
3.食堂可布置在工地内部或工地与生活区之间。
4.职工住房应布置在工地以外的生活区,一般距工地500~1000m为宜。
(六)临时水电管网的布置临时性水电管网布置时,尽量利用可用的水源、电源。一般排水干管和输电线沿主干道布置;水池、水塔等储水设施应设在地势较高处;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电入口处;消防站应布置在工地出入口附近,消火栓沿道路布置;过冬的管网要采取保温措施。
综上所述,外部交通、仓库、加工厂、内部道路、临时房屋、水电管网等布置应系统考虑,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当确定之后采用标准图绘制在总平面图上。
五、施工总平面图的科学管理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完成之后,就应认真贯彻其设计意图,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现场对总平面图的科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难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建立统一的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制度。划分总平面图的使用管理范围,做到责任到人,严格控制材料、构件、机具等物资占用的位置、时间和面积,不准乱堆乱放。
2.对水源、电源、交通等公共项目实行统一管理。不得随意挖路断道,不得擅自拆迁建筑物和水电线路,当工程需要断水、断电、断路时要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着手进行。
3.对施工总平面布置实行动态管理。在布置中,由于特殊情况或事先未预到的情况需要变更原方案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统一协调,修正其不合理的地方。总进度计划
4.做好现场的清理和维护工作,经常性检修各种临时性设施,明确负责部门和人员。
思考题
1.试述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的程序及依据。
2.施工部署包括哪些内容?
3.试述施工的作用、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4.试分析施工总进度计划与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益的关系。
5.如何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各种资源供应计划?
6.暂设工程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组织?
7.设计施工总平面图时应具备哪些资料?考虑哪些因素?
8.试述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10.评价施工组织总设计有哪些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工程施工设计一般情况有两种,一是属于群体工程中的一部分,如:工业项目中的一个车间、一个烟囱等,另一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工程,如:一个新建的生产车间,一栋民用住宅楼,一座桥梁。所以应根据不同的单位工程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进行单位工程施工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设计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其特点;施工方案的选样;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保证质量、安全、节约和冬雨季施工的组织措施;资源供应计划;技术经济指标等。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对其工程概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它是施工方案选择、编制进度计划、设计施工平面图的前提。如建筑、结构特点;建设地点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施工环境条件等。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概括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其对具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的不同进行。主要依据是:
(1)建设单位的意图和要求,设计单位的要求;
(2)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要求;
(3)资源配置情况;
(4)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象资料;
(5)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要求。
总之,单位工程施工设计应体现出施工的特点,简明扼要,便于选择施工方案,有利于组织资源供应和技术配备,使其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第一节 施工方案的选择一、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由于土木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地区性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相组合的施工工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施工方法在前面有关章节里已做了介绍,这里,仅就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叙述如下:
(一)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应着重研究那些影响施工全局的重要分部工程,对于按常规做法和工人熟练的分项工程,则不必详细拟定。需着重研究的有:
1.工程最大、工期长的分部工程。
2.施工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
3.不熟悉的特殊结构工程或特殊专业工程。
例如,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垂直运输设备选择;公路建设中的隧道开挖;桥梁建设的构件运输和吊装;深基础的开挖和降低地下水方案;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预制,运输和吊装;大型设备基础施工等都应详细拟定施工方案,必要时还要编制分部工程施工设计。对于常规施工和工人熟悉的分部工程(如砖墙砌筑和一般装饰工程)就无须详细拟定,只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
(二)选择施工方法和机械时,应首选主导工程所需要的,并注重主导机械和辅助机械的配套问题。例如在结构安装工程中,起重机作为主导机械,在保证其连续工作,使其充分发挥机械效率的前提下,再选择一些与之配套的其它运输机械。如在挖土工程中,挖土机应作为主导机械使用,保证挖土机连续工作,再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汽车等运输工具。
(三)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需考虑技术经济指标,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管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应为首选。一般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应重点考虑。
1.工期工期的长短决定经济效益,因此,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时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应尽量缩短工期。
2.劳动消耗量劳动消耗量反映了施工机械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水平。是生产效率的重要体现,施工方法与施工机械选择的合理,其效率就可以充分发挥,从而减少劳动消耗量。
3.成本费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的高低,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是选择施工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的确定
(一)确定施工流向施工流向是解决单个工程在空间上的合理施工顺序问题。对于生产厂房可按其车间、工段等确定出在平面上的施工流向;对于多层房屋,除确定每层的施工流向外,还需确定其竖向施工流向。
确定施工流向的主要因素有:
1.生产工艺流程,往往是确定施工流向的关键因素,因此首先应从影响其它工段试车投产的工段先施工。
2.建设单位对生产和使用的要求,是确定施工流向的基本因素,应考虑建设单位对生产和使用急需的工段先施工。
3.从施工技术考虑,应对技术复杂、工程量大、工期长的区段先行施工。
4.根据施工条件,现场环境情况,对条件具备的(如:材料、图纸、设备供应等)先行施工。
5.从沉降等因素考虑,应先高后低,先深后浅进行施工,如:楼的高低、厂房的高低跨、基础的深浅等。
(二)确定施工顺序一般工程的施工顺序,可归纳如下:“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结构,后围护装饰”;“先土建后设备安装”。但应指出,由于影响施工顺序的因素很多,所以上述施工顺序只是一般情况下,并非永远不变。
施工顺序的确定,可以解决各工种之间在时间上的搭接,可以充分利用施工空间,可以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可以缩短工期,减少成本。
下面就有关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分析:
1.地下工程的施工顺序:
地下工程一般指设计标高(±0.00)以下的所有工程,这些工程的施工,应先考虑地下障碍物,洞穴,软土地基的处理等,然后再按流水作业完成其施工任务。在一般的多层砖混结构中,地下工程的施工顺序也比较简单,挖土——垫层——基础——回填,若有地下室的建筑,还要做防水工程,关键是施工顺序要紧凑,前后工序搭接合理。在工业建筑、桥梁等施工中,由混凝土基础需要养护,故应考虑其所需要的技术停歇时间,当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折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在此期间,为尽快回填土创造条件。如果采用的是桩基,为了缩短工期,可以在准备阶段提前打桩,其打桩、挖土和基础工程可以分别组织施工。
地下工程的施工要注意深浅基础的先后顺序,注意结构基础与设备基础的先后顺序,注意排水问题。
2.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比较复杂,其主要内容包括:搭脚手架、安装垂直、水平运输机械、墙体、砌筑、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浇筑混凝土工程、门窗安装、栏杆安装、构件吊装等。在一般多层砖混结构中,墙体砌筑、安装楼板应为主导工程,其它工程应与主导工程紧密配合,合理搭接。在工业建筑、高层框架结构以及桥梁结构中,柱、梁、板施工应为主导工程,且应考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楼梯、围护结构等工程应尽量穿插进行不占绝对工期。
3.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装饰工程包括吊顶、抹灰、油漆、喷浆等,此项工程可以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进行,也可以安排在主体工程进行之中,一般情况下,主体工程完成后,有一定的沉降时间,做好屋面和桥面防水后,可防止雨水渗漏,能保证装饰工程质量,有利于安全,其缺点是工期长。另外,安排在主体施工之中,与之交叉进行,可以缩短工期,其缺点是工序交叉多,需采取安全措施。
第二节 施工进度,施工准备和资源供应计划一、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是在拟定的施工方案基础上,确定单位工程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以及相互衔接穿插配合关系。同时,它是编制季、月计划的基础,是确定劳动力和物资资源需要量的依据。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主要有:①经过审批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结构施工图、设备布置图及有关文件;②规定的工期;③施工组织总设计对工程的要求;④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⑤施工条件(包括人工、机械、材料等配备、场地条件等)。
施工进度计划可用横道图和网络图二种方法表示,网络计划在第十四章已经讨论,这里只介绍横道图施工进度表的编制方法。
多年来,由于横道图的编制比较简单,使用直观,因此,我国施工单位大多习惯于横道图表示施工进度计划,用它来控制进度,作为组织施工的依据之一。但是,当工程项目分项较多时,工序搭接和工种搭配关系较复杂时,横道图表难以充分暴露矛盾,尤其是在执行计划过程中,某个项目由于某种原因提前或拖后了工期,对其它项目所产生的影响难以分清,对及时抓主要矛盾,充分组织生产产生不利因素。而因网络图则可以克服其缺点。
(一)确定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确定取决于客观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顺序把拟建单位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结合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劳动组织等因素,确定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所需要的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也要根据客观需要。对于较大型的单位工程,由于施工期长,内容多,往往先编制粗线条的控制进度,以控制各分部工程的工期,而在各分部工程施工前再编制该分部工程的施工设计以指导施工。对于一般的单位工程,可以一次编制出能满足指导施工的进度表。如:在装配式单层厂房的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中,只列出土方工程、基础工程、预制工程、安装工程……等各分部工程项目。编制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时,项目可分得细一些,如构件预制工程可分为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
施工进度表只列在现场施工的项目,不包括在生产基地生产的构件及其运输工作。
在划分工程项目时,要密切结合选择的施工方案。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同,会影响工程项目内容、数量及内容的确定,也会影响施工顺序的安排。如:采用开敞式方案的土方开挖,厂房和设备应分别列出。又如结构安装,采用分件安装法,应按构件来确定,若采用综合安装法,应按施工单元来确定,两者在工程项目名称、数量、内容及安装顺序上是不一样的。为简化图表,对于一些辅助性施工过程可进行合并。例如基础工程中的防潮层项目可以合并在砌基础项目里。又如门、窗、楼梯、栏杆等油漆项目可以合并为一。
施工进度计划表中还应列出主要的施工准备工作,水、暖、电、卫生设备安装等专业工程也应列出,以表示它们和土建工程施工配合关系。但只列出项目名称,不必再细分,而由各专业队单独安排各自的施工进度计划。
(二)计算工程量和资源需要量工程量计算应按施工图,施工方案和劳动定额手册进行。如已编制施工预算,可直接引用其工程量数据。若施工预算中某些项目所采用的定额和项目划分与施工进度计划有出入,但出入不大时,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作某些必要的变更、调整、补充。工程量的计算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结合相应的定额手册确定工程量的计算单位;
(2)结合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的要求计算工程量;
(3)结合施工组织要求计算工程量;
(4)结合进度计划的编制需要计算工程量。
定额手册一般分别列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前者表示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量(工日或台班),后者表示每个劳动量的生产合格产品数量,两者互为倒数。例如浇筑梁混凝土的产量定额为0.9524m2/工日,相应时间定额为1/0.9524=1.05工日/平方米。
各施工过程的劳动量P可用下式计算。
P=Q/S工日(或台班) (1)
或 P=Q·R,工日(或台班)(2)
式中 P——需要的劳动量(工日);
Q——工程量(m3、m2、t等);
S——采用的产量定额(m3、m2、t……/工日或台班);
R——采用的时间定额R=1/S(工日或台班/m3、m2、t……)。
对于一些新技术和特殊施工方法,定额尚未列入定额手册,此时,其定额可参考类似项目的定额与有关实验资料确定。
水、暖、电以及设备安装等由专业部门进行工程量计算,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不计算其劳动量,仅安排与土建工程配合的进度。
对于合并项目,可按下面原则处理:
1.合并前后的劳动总量不变。
2.当计算单位相同时,可将合并项目的工程量叠加(如顶棚和墙的抹灰)用15式计算名义的时间定额。
Ri=ΣPi/ΣQi (3)
3.当计算单位不同时,可选一个适当的项目为代表,计算出名义定额。(如现浇混凝土工程,可选用混凝土为代表,名义定额是表示每立方米混凝土成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包括钢筋绑扎和模板拆装等)。
(4)
(5)
式中
——综合产量定额;
Qi——合并前各分项工程量;
Ri——合并前各分项的时间定额。
(三)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期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期方法一般有两种:
1.根据实际投入的施工劳动力确定。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i——完成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工日);
Pi——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数(台班)或劳动量(工日);
n——每班安排在某分部分项工程上施工机械台数或劳动人数;
b——每天工作班数。
2.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i——完成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工日);
Pi——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数(台班)或劳动量(工日);
n——每班安排在某分部分项工程上施工机械台数或劳动人数;
b——每天工作班数。
2.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可按下式计算
(四)编制施工进度表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确定之后,可开始设计施工进度计划表。
编制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力求同一性质的分项工程连续进行,而非同一性质的分项工程相互搭接进行。
在拟定施工方案时,首先应对主要分部工程内的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及其分段流水问题作出考虑,而后再把各分部分项工程适当衔接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将其它有关施工过程合理穿插与搭接,便可以编制出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表的初始方案。即先主导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后安排其余分部工程各自的进度,然后再将各分部工程搭接,使其相互联系。例如:民用住宅工程主要施工过程有砌墙、绑扎圈梁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吊装楼板,其中砌墙应为主导工程,应首先考虑安排施工进度,而其它分部分项工程与之有效搭接,至于拆模板、勾墙缝、室内装修等可以穿插进行。
施工进度表的初始方案编出之后,需进行若干次的平衡调整工作,直至达到符合要求,比较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调整施工进度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因素:
(1)整体进度是否满足工期要求;
(2)各施工过程之间的相互衔接穿插是否符合施工工艺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3)各主要资源的需求关系是否与供给相协调;
(4)劳动力的安排是否均衡。
一般施工进度表调整平衡的方法是:
(1)将某些分部工程衔接插入时间适当提前或后延;
(2)适当增加资源投入;
(3)调整作业时间,必要时组织多班作业。
通过调整,可使劳动力、材料等需要量较为均衡,主要施工机械的利用较为合理。这样可以避免短期的人力,物力过于集中。
应当指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土木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受到周围客观条件影响的因素很多(如:作业空间的限制,均衡作业的效益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施工企业应着眼于本企业内部全部工程规范的均衡施工问题,以便充分利用本企业的生产能力,主要资源得以均衡连续的大流水作业。
在执行施工进度计划时应注意到,计划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故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施工动态,经常检查、调整计划。
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任务,实现施工进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施工人员在开工前,根据施工任务、开工日期、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的需要,应做为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的主要内容有:
1.熟悉与会审施工图纸。
为了正确地组织施工,做到目的明确,应认真地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着重分析:
(1)拟建工程在总平面图上的坐标位置的正确性;
(2)基础设计与实际地质条件的一致性;
(3)建筑、结构和设备安装图纸上的几何尺寸、标高等相互关系是否吻合;
(4)设计是否符合当地施工条件和施工能力;
(5)设计中所需的材料资源是否可以解决;
(6)施工机械、技术水平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
(7)对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2.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
3.组织劳动队伍。
4.进行计划与技术交底。
5.物资资源准备。
6.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主要有:
(1)清除障碍物;
(2)做好三通一平(道路、水、电畅通、场地平整);
(3)核对勘察资料,了解地下情况;
(4)做好施工场地围护,保护周围环境;
(5)组织材料进场,按计划堆放;
(6)施工机械进场;
(7)搭设暂设工程(如工棚、材料库、休息室、食堂等);
(8)测量放线;
(9)预订后续材料、设备等。
三、资源供应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可以编制相应的资源供应计划,提供有关职能部门按计划要求组织运输、加工、定货、调配和供应等工作。以保证施工按计划,正常地进行。
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用于调配劳动力,安排生活福利设施。劳动力的需要量是根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所列各施工过程每天所需人工数之和。各施工过程劳动力进场时间和用量的多少,应根据计划和现场条件而定。
2.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材料需要量计划,主要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堆场面积、组织运输之用,以满足施工组织计划中各施工过程所需的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是将施工进度表中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进场量等并考虑各种材料的贮备和消耗情况进行计算汇总,确定每天(或月、旬)所需的材料数量。
3.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和安排的施工进度来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进场时间。施工机械需要量是把单位工程施工进度中的每一个施工过程,每天所需的机械类型、数量和施工日期进行汇总。对于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应该考虑设备安装和调试所需的时间。
第三节 施工平面图一、设计内容
施工平面图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工地范围内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地下的一切房屋、构筑物、管线设施及其它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2.测量放线的标桩和水准点,地形等高线和土方取弃场地。
3.移动式起重机械的开行路线及固定式垂直运输装置的位置。
4.为施工服务的各项暂设工程的位置,包括:
(1)工地内各种运输的道路以及外围运输道路情况;
(2)各种加工用的工棚、材料堆场、仓库和加工设备等(如: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钻、现场构件制做等);
(3)大型堆料场(如:砂子、石子、水泥、砖等);
(4)装配式构件堆放场地;
(5)行政管理和生活用的房屋;
(6)水、暖、电管线线路;
(7)安全及防火设施。
二、设计依据
布置施工平面图、首先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对原始资料进行详细地分析,确保施工平面图的设计与现场相一致,尤其是地下设施资料要进行认真地了解。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1.施工现场的自然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
(1)自然条件资料包括:气象、地形、地质、水文等。主要用于排水、易燃易爆有毒品的布置以及冬雨季施工安排;
(2)技术经济条件包括:交通运输、水电源、当地材料供应、构配件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生产生活基地状况等主要用于三通一平的布置。
2.工程设计施工图工程设计施工图是设计施工平面图的主要依据。
(1)建筑总平面图中一切地上、地下拟建和已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是确定临时房屋和其它设施位置的依据,也是修建工地内运输道路和解决排水问题的依据;
(2)管道布置图中已有和拟建的管道位置,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依据,如已有管线是否影响施工,是否需要利用或拆除;临时性建筑应避免建在拟建管道上面等;
(3)拟建工程的其它施工图资料。
3.施工方面的资料
(1)施工方案可确定起重机械和其它施工机具位置及场地规划;
(2)施工进度计划可了解各施工过程情况,对分阶段布置施工现场有重要作用;
(3)资源需求计划可确定堆场和仓库面积及位置;
(4)施工预算可确定现场施工机械的数量以及加工场的规模;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施的利用可减少重复建设。
三、设计原则
根据工程规模和现场条件,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布置方案是很不相同的,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场地布置要紧凑,施工占用场地要尽量小,以不占或少占农田为原则。
2.最大限度地缩小场地内运输量,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大宗材料和构件应就近堆放;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各种材料应按计划分批进场,充分利用场地。
3.最大限度地减少暂设工程的费用,尽可能利用已有或拟建工程。如利用原有水、电管线、道路、原有房屋等,为施工服务;利用可拆装式活动房屋,利用当地市政设施等。
4.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要满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防火要求。对于易燃、易爆、有毒设施,要注意布置在下风向,保持安全距离;对于电缆等架设要有一定高度;注意布置消防设施。
四、设计步骤
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单位施工图平面设计。
1.确定垂直运输设备位置垂直运输设备(如:井架、门架、桅杆、塔吊等)的位置受工作面的限制,也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故应首先考虑设计一个合理的位置,它的设置直接影响仓库、堆场、绞拌站、水、电、道路等的设置。
布置垂直运输设备时,主要根据机械性能,建筑物面积大小、形状、施工段划分情况、材料供应和已有运输道路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讲,多层房屋施工中,多采用轻型塔吊,塔吊应按房屋,长边开行,塔吊的工作半径应能控制工作面,尽量减少死角。而当多台塔吊工作时,应防止发生塔吊起重臂碰撞事故。材料和构件应布置在塔吊的半径以内。(图示)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自升式和爬升式塔吊,这类塔吊可以随工程进展而不断自行接高塔身或沿主体结构爬升。由于这类塔吊是固定的,所以具有较大工作半径(30m~60m)。在这类建筑的施工中,往往还配备若干台固定式升降机(或户外电梯)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作为塔吊的辅助设备,在装饰工程插入施工时,作为主要运输设备,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塔吊可提前拆除转移到其它工程。高层建筑施工平面图。(图示)
有时在一般多层房屋施工时,布置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门架、井架、桅杆等)。此时,当建筑物高度相同时,布置在施工段的分界线附近;当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布置在高低分界线处,若有可能,应尽量布置在有窗口处,以避免砌墙留槎和减少井架拆除后的修补工作。固定式起重设备中卷扬机的位置不应距起重机过近,以便司机的视线能看到整个升降过程。固定式升降机没有工作半径,只能完成垂直运输,所以布置升降机时应尽量使水平运输距离最小。
2.确定大宗材料堆场、仓库、搅拌站位置仓库、材料堆场和搅拌站的位置应在起重机半径范围内或尽量靠近使用地点,并且要运输、装卸方便。
材料堆场、仓库、搅拌站的位置一般取决于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
当采用塔式起重机时
(1)砂、石、水泥等一般堆放在搅拌站附近,搅拌站出料口一般设在起重机半径内。
(2)钢筋、构件等大宗材料应堆放在起重半径内。
(3)对于一些少量的,轻型材料可堆放稍远一些,以不影响施工为宜。
当采用固定式门架等垂直运输设备时,其材料堆场、仓库以及搅拌站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垂直运输设备布置,减少二次搬运。
当采用轻型塔吊时,材料堆场,搅拌站应设在塔吊运行的线路附近,且在塔吊臂的有效范围之内。
应当注意,材料、构件的堆放应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让材料分批进场,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少占施工工地面积。
3.确定运输道路施工运输道路可利用拟建工程的路基,以减少投资。现场道路要保证行驶畅通,保证运输工具有回转的可能,一般道路设成环行,单行路宽3.5米,双行路宽不小于6米。
4.布置行政管理和生活用的临时房屋一般工程管理和生活用设施主要有办公室、休息室、加工用房、库房、工人宿舍等,这些临时性设施的布置应考虑。
(1)使用方便,不妨碍施工。
(2)附合防火要求。
(3)尽量利用已有拟建工程或原有房屋、减少投资。
5.布置水电管网水电管网的布置应尽量利用拟建工程和市政设施,管线总长度力求最短。
施工用水应根据生产和生活要求设置管径、龙头的多少。
消防用水应绝对保证,消防栓距建筑物不应小于5米,也不应大于25米,距离道路边缘不应大于2米。
防洪排水问题应提前考虑,为了地面水、地下水的排除,应修通永久性下水道,结合现场地形在拟建建筑物四周设置排水沟渠。
施工中的临时供电问题,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考虑选用变压器,单位工程是其中之一。变压器站周围应设防护栏,确保安全第一。塔吊工作区和交通频繁的道路的电缆应埋在地下。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生产过程,各种机械、材料、构件随差工程的进展不断进场,消耗,施工平面图在各施工阶段会有很大变化,故对于大型工程项目,由于工期长,变化大,就需要按不同施工阶段设计若干施工平面图,以便把不同施工阶段内工地的合理布置具体反映出来,但应注意,对于整个施工阶段都使用的道路、水、电线路等一般不轻易变动,以节约费用。对于一般工程,只需要对主体、结构阶段设计施工平面图,同时考虑其它施工阶段的要求。对大型复杂工程的施工平面图,应考虑各专业施工单位的相互配合,合理划分施工场地,统筹规划施工平面图,使各专业各行其所,以满足所有专业施工的要求。
第四节 工程实例一、工程概况
某医院主楼工程,位于市中心,场地周围为医院原有建筑和居民区,建筑面积9300m2,其中地下一层1200m2,地上7层(局部8层)8100m2。(图示)
(一)工程特点该工程平面为“├”形,位于路边的门诊楼为6层,楼长51.24m、宽12.3m、高度21.5m。内侧病房楼为7层,楼长43m、宽12.1m、高度25.2m。中间电梯间和水房间及屋顶出口楼梯共8层,总高度29.15m。
本工程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墙柱现浇,梁板预制加现浇叠合层,按8度抗震设防。地下室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筏片基础。
围护结构和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2.5水泥砂浆砌筑。
装修:室内墙面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加钢丝网抹灰;顶棚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入口处门厅柱、墙采用大理石镶嵌,外檐为水刷石墙面,楼面采用预制磨石,屋顶防水采用油毡五层做法。
该工程位于市区中心,周围居民房密集,现场可利用空地面积小,施工不便,现场不能进行预制构件生产,需要从加工厂运来,场内道路狭窄,需合理安排。
施工期从3月1日至转年11月30日,共21个月。
现场附近有市政给排水设施、电源及场外道路,可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期间所需劳动力亦能满足要求。
(二)地质资料自然地面以下1.5m深为表层亚粘土,地下1.5~2.5m深为房渣土,2.5~3.7m深为亚粘性变质炉灰土,3.7~4.5m深为第四纪冲击中轻亚粘土,4.5m深以下为中重亚粘土,局部为轻重亚粘土。
钻探10m未见地下水和上层滞水。
设计基础坐落在中轻亚粘土层上,地基承载力[f]=180kPa,上部变质土需全部挖出。
地下室建筑面积1200m2,槽底标高-5.07m,挖出的土需运走。
拟建主楼地下没有水、电管线等,可直接开挖。
二、施工方案部署
根据先市政后建筑,先地下后地上,先主楼后附属,先外檐后内檐的建设程序安排施工。
(一)主楼结构工程工期控制本工程现浇混凝土数量较大,钢筋现场绑扎与支拆模板数量也相应增加,若使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大体相等又能保持均衡生产,应采取连续流水分段施工的原则。该工程划分分段流水,门诊楼分3段,病房楼分2段,具体R-L轴为第Ⅰ段,R-F轴为第Ⅱ段,1-5轴为第Ⅲ段,6-14轴为第Ⅳ段,15-18轴为第Ⅴ段。
(图示)
为避开雨期,上半年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地下室工程。主楼主体结构安排在冬季之前完工。转年进行装修工程。详见施工进度表。
(二)基础与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施工基础放线→土方→铺垫层→地下室外防水→钢筋、模板→浇筑混凝土(按规定提取试件)→养护→验收
2.主体结构放线→校正墙柱钢筋→吊入预制钢管扣件平台架子并焊接钢筋(按规定提取试件)→绑扎墙、柱钢筋(办理隐检手续)→焊接定位钢筋,下柱墙内预埋件→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拆模强度)→拆墙柱模板→焊接梁底支架→吊装预制梁→焊接梁、柱接头钢筋(进行隐检)→支梁、柱节点板板→绑扎节点钢筋(进行隐检)→安装预制板→支板缝与现浇横梁模板→绑扎板缝、横梁和叠合层钢筋→铺设专业管线、下预埋件→浇柱梁柱接头混凝土→浇筑板缝、横梁、叠合层混凝土→养护三、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1.场地平整基础和地下室结构要在雨季前完成。在此之前,组织好挖土,运输机械,调配好土方,做好回填土、平整场地工作,主体结构开工前,做到场地三通一平。
2.现场铺设临时环行路由于本工程场地狭窄,拟铺设单行汽车环行道路,单向行使,路宽为4m。路基采用素土夯实;150mm厚三七灰土;路面采用70mm厚C10混凝土,分块打抹。
3.场区排水由东向西排水,排至主干道,场区内沿环行路设置排水沟,里高外低,自然流出。
4.暂设工程由于现场场地小,故利用原有办公楼一层作为办公用房,场地内在主楼周围只设材料堆放场,且根据使用情况,随用随运,不堆放太多材料,以节约场地面积,在临街处塔建少量工棚,作为临时加工用。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图示)
6.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二)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与技术
1.地下室工程
(1)土方工程:挖土前在门诊楼北侧山墙外和病房楼东侧山墙外打灌注桩,进行护坡,以保障原有楼房的安全。因地下水位较低,且不在雨季施工,故挖土方时不考虑排水措施。
(2)模板工程:采用组合式小模板拼装,另活方便。(图示)
(3)垂直运输:选用Q4-10自升式塔式起重型,并铺设轨道。塔高42.5m,塔起重臂长40m,最大起重3t。
(4)水平运输:外部运输用汽车,场内地面用小翻斗车和双轮手推车,楼面依靠塔吊。西南死角部位采用汽车吊。
2.钢筋工程
(1)钢筋绑扎顺序:
1)Ф16mm以上的钢筋进行焊接,取样试拉;
2)绑扎墙、柱钢筋;
3)绑扎梁、柱接头钢筋和山墙轴线上现浇梁的钢筋;
4)绑扎现浇横梁、叠合层和板缝钢筋。
(2)钢筋的定位:
1)柱子的上、下端分别焊接定位钢筋,以保证柱子钢筋位置准确;
2)抗震墙的钢筋间距用钢筋卡子固定;
3)按规范要求,绑扎完钢筋后,在下面垫水泥砂浆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3)钢筋的准备:
绑钢筋前,应根据图纸要求,核对配料单,检查已加工的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
3.模板工程抗震墙、柱子和山墙部位现浇梁以及电梯井道,一律采用组合式小模板,采用预先组拼一次支模的安装方法施工。现浇楼梯、牛腿和板缝一律使用木模板。
(1)墙柱支模
1)柱子断面有450×400mm和300×300mm两种断面;抗震墙和电梯井道墙梁均为160mm;现浇梁主要分布在山墙和外部楼梯部位,分别为联系梁和承重梁,断面尺寸不一。为加快进度,根据以上固定尺寸,事先将小钢模拼装成“L”和“—”字形,以便吊装。柱模板高度到梁底,墙模板高度到板底。
2)为确保柱子不发生位移,变形,模板的固定至关重要,固设3道支撑分别位于柱子的1/3高度,2/3高度和柱子顶处,支撑与拉结杆的楼板夹角控制在50~70°之间,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柱子模板的变化,随时进行校正。
3)抗震纵墙开间较大,每面设4道支撑,横墙每面设3道支撑,穿墙螺栓均加硬质塑料套管,其长度为墙的厚度。穿墙螺栓间距不大小1m。竖向立带用方楞钢或方楞木(不小于10×10cm),以便于和斜撑联结。
(2)梁、柱接头模板:梁柱接头处支模,采用角钢卡紧的办法,并使用刨光木模板。
(3)板缝现浇梁的模板采用木模,底板应凹进1cm,拆模后与楼板抹平。支撑可用可调钢支柱或10×10cm方木,组成稳定排架。
(4)现浇楼梯支撑采用木模板,板厚不小于2.5cm,用10×10cm方木支撑,支柱间距不大于1m。
(5)拆模
1)柱子抗震墙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方可拆模。
2)现浇梁与板缝混凝土,因跨度不大,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拆模。
3)梁、柱接头处的混凝土标号较高,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即可拆模。
4)楼梯,牛腿,雨罩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才允许拆模。
4.混凝土工程
(1)浇筑
1)浇筑混凝土时先墙柱,后梁、柱接头,最后横梁和板缝以及叠合层。
2)墙柱浇筑由于模板的封闭,只能从上口浇筑,故应分层浇筑,每层厚不大于50cm。
3)严格控制柱,墙顶部标高。
(2)振捣
1)墙、柱分层浇筑时应保证振捣密实,均匀。
2)梁、柱接点处钢筋密集,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强振捣或延长振捣时间。
3)预制板上的叠合层混凝土较薄,为防止空鼓,基底必须清理干净,浇筑前浇水湿润,并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3)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设专人浇水,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准。
2)普通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昼夜,矿渣水泥拌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昼夜。
3)混凝土试块以每一流水段制做同一标号试件4块。其中一组是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一组是7d强度试块,一组是28d强度试块,一组为后备试块。
5.吊装工程
1)预制梁吊装至柱顶后,应在梁端和跨中用方木或钢柱支顶和拉结,使预制梁保持稳定。例安装梁时在靠近柱子处支一道双支柱,双支柱顶在L100×10mm角钢柱箍上,柱箍用Φ16mm螺栓紧套在柱子上,然后将预制梁按尺寸中心线安装到上面。(图示)
(2)墙体强度达5MPa以上后,方可进行预制板吊装,此时,预制梁应支顶牢固。楼板吊装应先中间,而后对称向两边扣板,以利于消除安装误差和利于预制边梁的稳定。
(3)安装梁、板之前,应在墙、柱上口抹M10水泥砂浆找平,以保证梁底和板底的平整度符合质量标准。
6.装饰工程
(1)装修顺序:采用先外檐后内檐,自上而下进行。
(2)装修具备的条件
1)上、下水管道、暖气、电气设备应在室内大面积抹灰之前安装完毕。
2)轻钢龙骨吊顶封板之前,必须把敷设在里面的电线管铺完并办理验收手续,顶部灯位留置应由电工配合完成。
3)室内抹灰之前,应完成结构验收。
4)装修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房间按竣工标准做出样板(包括各专业),经有关人员鉴定后,方可全面施工。
(3)内檐装修的关键项目必须提前插入,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外围护墙和内隔墙,水电专业在墙内走的管道等。
(4)外檐如刷石和干粘石使用的材料,应使用同一产地的材料,并一次供齐。施工中严格按比例设专人拌合,以保证颜色均匀一致,美观。
四、工程质量安全消防保障措施
(一)质量措施
1.按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优质工程标准组织施工,按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优质工程质量标准检查和评定工程质量;施工操作按照工艺标准执行。
2.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隐检等工作,未验收的项目不得进行下一道工作。每次检查均有记录。
3.施工前,应进行认真的书面交底,严格按图纸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审报,经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核定后再处理。
4.执行三检制和合格证制度,严把进料关,不合格的材料和半成品不得使用。
5.严格试样管理,按规定取样选试。
6.及时填写各项工程验收报表,施工日志,收集技术资料,保存原始资料。
7.具体措施:
(1)放线准确,减少误差,控制标高,每层测定;
(2)梁柱钢筋接头焊接,绑扎钢筋保证接头位置和搭接长度符合要求;
(3)模板使用前必须涂刷隔离剂,拆模后必须清理干净;
(4)模板拼接严密,防止漏浆;墙柱模板确保竖向垂直,有偏差立即纠正;
(5)混凝土严格配比,加强养护,建立岗位责任制;
(6)构件安装要注意构件质量,不得有断裂变形现象,预制楼板剔凿孔洞,不得伤钢筋;
(7)装饰工程注意抹灰粘接牢固,刷涂料要考虑工序之间的干燥时间;
(8)雨季、冬季施工要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正常施工。
(二)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有安全交底,每周进行安全教育。
2.楼层进出口处,必须搭设4m×3m的防护棚,楼层内孔洞需盖严,电梯井道内搭设安全网,电梯井门口应封闭。
3.工人进工地必须带定全帽,各工种工人须经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施工作业。
4.脚手架使用前应组织有关人员验收,任何架子未经许可,不准拆改或移动。
5.各种电器、机械,非专业人员不准动用、拆改,确保持证上岗,杜绝机械带病运转。
6.运用电焊机,事先必须办理用火申请手续,经消防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电焊机周围应清理易燃物,应设防雨罩,应有专人看管,施工后应做防火检查。
五、劳动组织与人力配备
在结构施工阶段,由于钢筋、模板和混凝土数量大,任务比较饱满,故三大工种采取专业队的劳动组织形式进行分段流水作业,以充分提高工时利用率。
结构施工所需主要工种人数,根据流水段的项量和劳动定额确定(下表)。
装修阶段的主要工程量是木装修(包括吊顶)和抹灰,根据经验应组织4~5组木工(100人)和5~6组抹灰工(120人),穿插进行施工。
结构工程所需工种人数及其工作内容
工种种别
人数
担负的主要工作内容
钢 筋 工
9
墙柱梁板缝叠合层钢筋绑扎与校正等
埋弧焊工
4
大直径钢筋(一般Φ16mm以上)现场竖向焊接等
木 工
26
现场所有钢、木模板支拆清理等
混凝土工
12
所有现浇混凝土的灌筑振捣等工作
吊 装 工
6
预制构件的吊装,材料与脚手架木垂直运输等
架 子 工
7
建筑物内外脚手架子搭设与拆除等
电 焊 工
6
梁柱接头钢筋焊接与预埋件焊接
瓦 工
20
围护墙砌筑等
清 理 工
2
现浇构件剔凿及楼层杂物清理等
放 线 工
2
工程抄平放线
机 工
6
负责搅拌混凝土,砂浆和中小机械维修等
合 计
100
结构单方用工=100×20÷1250=1.6工/m2
六、主要施工机具与用电量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用电量(kW)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用电量(kW)
QT4-10塔吊
台
1
78
套 管 机
台
2
10
压力埋弧焊机
台
1
130
砂 轮 机
台
2
3
400L搅拌机
台
1
11
外用施工电梯
部
1
10
电 焊 机
台
3
63(kVA)
其 他
项
1
20
插入振捣器
台
4
8.8
混凝土吊车
个
2
平板振捣器
台
2
3
小翻斗车
辆
4
电 锯
台
1
7.5
双轮手推车
辆
12
电 刨
台
1
7.5
小型空压机
台
2
蛙式打夯机
台
2
6
思考题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3.确定施工方案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内容?
4.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5.单位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作日如何计算?劳动定额的取定要考虑哪些问题?
6.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内容有哪些?
7.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步骤有哪些?
第十六章、施工组织总设计第一节 施工部署和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一、明确施工任务分工和组织安排二、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三、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的拟定四、确定工程开展程序一、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二、资源需要量计划第三节 暂设工程第二节 施工总进度计划一、工地加工厂组织二、工地仓库组织三、工地运输组织四、办公生活福利设施组织五、工地供水组织六、工地临时供电组织第四节 施工总平面图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内容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三、施工总平面设计所依据的资料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五、施工总平面图的科学管理第十六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内容摘要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为对象,根据初步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图纸以及其它有关资料,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进行编制,用以指导整个工程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工程概况和特点分析
(1)工程项目、工程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总工期、分期分批投入使用的项目和工期、总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主要工种工程量、设备安装、总投资、建筑安装工作量、工厂区和生活区工作量、生产流程和工艺特点、建筑结构类型、新技术、新材料的复杂程度和应用情况。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如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物质供应、人力资源、水电供应等。
(3)上级对施工企业的要求。
2.施工部署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3.施工总进度计划。
4.施工资源需要量计划。
5.施工总平面图和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施工部署和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施工部署是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它主要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施工部署的内容和侧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明确施工任务分工和组织安排
施工部属应首先明确施工项目的管理机构、体制,划分各参与施工单位的任务,明确各承包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施工现场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能部门,确定综合的和专业的施工队伍,划分施工阶段,确定各单位分期分批的主攻项目和穿插项目。
二、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阶段,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和物资供应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有:
(1)安排好场内外运输,施工用主干道、水、电来源及其引入方案。
(2)安排好场地平整方案和全场性的排水、防洪。
(3)安排好生产、生活基地。在充分掌握该地区情况和施工单位情况的基础上,规划混凝土构件预制,钢、木结构制品及其它构配件的加工、仓库及职工生活设施等。
(4)安排好各种材料的库房、堆场用地和材料货源供应及运输。
(5)安排好冬雨季施工的准备。
(6)安排好场区内的宣传标志,为测量放线做准备。
三、主要项目施工方案的拟定
施工组织总设计中要对一些主要工程项目和特殊的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预以拟定。这些项目通常是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在整个建设项目中起关键作用的单位工程项目以及影响全局的特殊分项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了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和现场的合理布置。其内容应包括:
(1)施工方法,要求兼顾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2)工程量,对资源的合理安排。
(3)施工工艺流程,要求兼顾各工种各施工段的合理搭接。
(4)施工机械设备,能使主导机械满足工程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使各大型机械在各工程上进行综合流水作业,减少装、拆、运的次数,对辅助配套机械的性能,应与主导机械相适应。
其中,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设备应重点组织安排。
四、确定工程开展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程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实行分期分批建设。这样,既可以使每一具体项目迅速建成,尽早投入使用,又可在全局上取得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以减少暂设工程数量,降低工程成本,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投资的效果。
一般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如:冶金联合企业、化工联合企业等)都应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这些项目的每一个车间不是孤立的,它们分别组成若干个生产系统,在建造时,需要分几期施工,各期工程包括哪些项目,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建设部门要求、工程规模大小和施工难易程度、资金状况、技术资源情况等确定。同一期工程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保证各生产系统能够按期投入生产。例某大型发电厂工程,由于技术、资金、原料供应等原因,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安装两台20万千瓦国产汽轮机组和各种与之相适应的辅助生产、交通、生活福利设施。建成后投入使用,两年之后再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安装一台60万千瓦国产汽轮机组,最终形成1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2.各类项目的施工应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确保工程项目按期投产。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的项目是:
(1)按生产工艺要求,须先期投入生产或起主导作用的工程项目;
(2)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需要工期长的项目;
(3)运输系统、动力系统。如厂内外道路、铁路和变电站;
(4)供施工使用的工程项目。如各种加工厂、搅拌站等附属企业和其它为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
(5)生产上优先使用的机修、车库、办公及家属宿舍等生活设施。
3.一般工程项目均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进行安排。如地下管线和筑路的程序,应先铺管线,后筑路。
4.应考虑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如:大规模土方和深基础土方施工一般要避开雨季,寒冷地区应尽量使房屋在入冬前封闭;而在冬季转入室内作业和设备安装。
一、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如下:
(一)计算工程项目及全工地性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总进度计划主要起控制总工期的作用,因此在列工程项目一览表时,项目划分不宜过细。通常按分期分批投产顺序和工程开展顺序列出工程项目,并突出每个交工系统中的主要工程项目。一些附属项目及一些临时设施可以合并列出。
根据批准的总承建工程项目一览表,按工程开展程序和单位工程计算主要实物工程量。此时计算工程量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施工方案和主要的施工、运输机械;初步规划主要施工过程和流水施工;估算各项目的完成时间;计算劳动力及技术物资的需要量。因此,工程量只需粗略地计算即可。
计算工程量,可按初步(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并根据各种定额手册进行计算。常用的定额、资料有:
(1)万元、十万元投资工程量、劳动力及材料消耗扩大指标。这种定额规定了某一种结构类型建筑,每万元或十万元投资中劳动力消耗数量、主要材料消耗量。根据图纸中的结构类型,即可估算出拟建工程分项需要的劳动力和主要材料消耗量。
(2)概算指标和扩大结构定额。这两种定额都是预计定额的进一步扩大(概算指标是以建筑物的每100m3体积为单位;扩大结构定额是以每100m2建筑面积为单位)。
查定额时,分别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跨度、高度分类,查出这种建筑物按拟定单位所需的劳动力和各项主要材料消耗量,从而推出拟计算项目所需要的劳动力和材料的消耗量。
(3)已建房屋,构筑物的资料。在缺少定额手册的情况下,可采用已建类似工程实际材料、劳动力消耗量,按比例估算。但是,由于和拟建工程完全相同的已建工程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在利用已建工程的资料时,一般都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除建设项目本身外,还必须计算主要的全工地性工程的工程量,例如铁路及道路长度、地下管线长度、场地平整面积。这些数据可以从建筑总平面图上求得。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工程量填入统一的工程量汇总表。
(二)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影响单位工程施工期限的因素很多,如: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建筑类型、结构特征、施工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劳动力和材料供应情况、现场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由于施工条件的不同,各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条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工期的长短。此外,也可参考有关的工期定额来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
(三)确定各单位工程的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在确定了施工期限、施工程序和各系统的控制期限后,就需要对每一个单位工程的开工、竣工时间进行具体确定。通常通过对各单位工程的工期进行分析之后,应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开工、竣工时间以及相互搭接关系。
1.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在同一时期进行的项目不宜过多,以避免人力、物力的分散。
2.满足连续性、均衡性施工的要求。尽量使劳动力和技术物资消耗量在施工全程上均衡,以避免出现使用高峰或低谷;组织好大流水作业,尽量保证各施工段能同时进行作业,达到施工的连续性,以避免施工段的闲置。为实现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需留出一些后备项目,如宿舍、附属或辅助项目、临时设施等,作为调节项目,穿插在主要项目的流水中。
3.综合安排,一条龙施工。做到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试生产三者在时间上的综合安排,每个项目和整个建设项目的安排上合理化,争取一条龙施工,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4.分期分批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在工厂第一期工程投产的同时,安排好第二期以及后期工程的施工,在有限条件下,保证第一期工程早投产,促进后期工程的施工进度。
5.认真考虑施工总平面图的空间关系建设项目的各单位工程的分布,一般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为了节省用地,布置比较紧凑,从而也导致了施工场地狭小,使场内运输、材料堆放、设备拼装、机械布置等产生困难。故应考虑施工总平面的空间关系,对相邻工程的开工时间和施工顺序进行调整,以免互相干扰。
6.认真考虑各种条件限制在考虑各单位工程开工、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时,还应考虑现场条件、施工力量、物资供应、机械化程度以及设计单位提供图纸等资料的时间、投资等情况,同时还应考虑季节、环境的影响。总之,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各单位工程的开工时间和施工顺序进行合理调整。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施工总进度计划可以用横道图表达,也可以用网络图表达。由于施工总进度计划只起控制作用,因此不必搞得过细,计划搞的过细不利于调整。目前,表格形式并不统一,项目和进度的划分也不一,一般常用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总进度计划完成后,把各项工程的工作量加在一起,即可确定某时间建设项目总工作量的大小,工作量大的高峰期,资源需求就多,可根据情况,调整一些单位工程的施工速度或开工、竣工时间,以避免高峰时的资源紧张,也保证整个工程建设时期工作量达到均衡。
二、资源需要量计划
总进度计划编制好以后,就可以编制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一)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是规划临时建筑和组织劳动力进场的依据。编制时根据各单位工程分工种工程量,查预算定额或有关资料即可求出各单位工程重要工种的劳动力需要量。将各单位工程所需的主要劳动力汇总,即可得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填入指定的劳动力需要量表。
(二)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根据工种工程量汇总表和总进度计划的要求,查概算指标即可得出各单位工程所需的物资需要量,从而编制出物资需要量计划。
(三)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机械的需要量,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案和工程量,套用机械产量定额,即可得到主要机械需要量,辅助机械可根据安装工程概算指标求得,从而编制出机械需要量计划。
一、工地加工厂组织
加工厂组织主要是确定其建筑面积和结构型式。根据建设项目对某种产品的加工量来确定加工厂的类型、规模。
(一)加工厂的类型和结构工地加工厂类型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模板加工车间、细木加工车间、钢筋加工厂、金属结构构件加工厂和机械修理厂等。对于公路、桥梁路面工程还需有沥青混凝土加工厂。
工地加工厂的结构形式,应根据使用情况和当地条件而定,一般使用期限较短者,可采用简易结构,使用期限长的,宜采用砖石结构、砖木结构等坚固耐久性结构形式或采用拆装式活动房屋。
(二)加工厂面积确定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厂、锯木车间、模板加工车间、细木加工车间、钢筋加工车间等建筑面积可用下式确定:
建筑面积确定
式中 F——所需建筑面积(m2);
Q——加工总量(m3,kg…);
K——不均衡系数取1.3~1.5;
T——加工总时间(月);
S——每平方米场地月平均产量;
a——场地或建筑面积利用系数;取0.6~0.7。
混凝土搅拌站面积确定
F=N×A
式中 F——所需建筑面积(m2);
N——搅拌机台数(台);
A——每台搅拌机所需面积(m2)。
搅拌机台数确定
式中 Q——混凝土需要总量(m3);
K——不均衡系数,取1.5;
T——混凝土工程施工总工期(工日);
R——混凝土搅拌机台班产量。
二、工地仓库组织
(一)仓库的类型和结构
1.建筑工程所用仓库按其用途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转运仓库:设在火车站、码头附近用来转运货物。
(2)中心仓库:用以储存整个工程项目工地、地域性施工企业所需的材料。
(3)现场仓库(包括堆场):专为某项工程服务的仓库,一般建在现场。
(4)加工厂仓库:用以某加工厂储存原材料、已加的半成品、构件等。
2.工地仓库的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1)露天仓库:用于堆放不因自然条件而受影响的材料。如:砂、石、混凝土构件等。
(2)库房,用以堆放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而发生性能、质量变化的物品。如:金属材料、水泥、贵重的建筑材料、五金材料、易燃、易碎品等。
(二)工地物资储备量的确定工地材料储备一方面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连续性,另一方面要避免材料的大量积压,以免造成仓库面积过大,增加投资。储存量的大小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场地小,运输方便的可少储存,对于运输不便的,受季节影响的材料可多储存。
对经常或连续使用的材料,如:砖、瓦、砂、石、水泥、钢材等可按储备期计算:
式中 P——材料的储备量(m3或kg);
Tc——储备期定额(天)(附表);
Qi——材料、半成品等总需要量;
T——有关项目施工总工作日;
Kj——材料使用不均衡系数(附表)。
(三)确定仓库面积仓库面积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F——仓库总面积(m2);
P——仓库材料储备量;
q——每平方米仓库面积能存放的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数量;
K——仓库面积利用系数(考虑人行道和车道所占面积)(附表)。
在设计仓库时,除确定仓库总面积外,还要正确地决定仓库的平面尺寸(长和宽)。仓库的长度应满足装卸货物的需要,即必须保证一定长度的装卸前线。一般装卸前线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L——装卸前线长度(m);
l——运输工具长度(m);
n——同时卸货的运输工具数;
a——相邻两个运输工具的间距。
a的取值为:火车运输时a=1m
汽车运输时
三、工地运输组织
(一)工地运输组织的方式及特点
1.运输方式一般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特种运输等。根据运输量大小、运货距离、货物性质、现有运输条件、装卸费用等各方的因素选择运输方式。
2.运输特点:
(1)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距长、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优点,但投资大、筑路难度大,因此只有在具有永久性铁路沿线才可考虑此种方式。
(2)汽车运输机动性大、操作灵活、行使速度快、适合各类道路和各种货物,可直接运到使用地点,但汽车运量小,一般对于运量不大,货物分散,无铁路的地区,地形复杂的地区适于此种方式。
(3)水路运输比较经济,但需要在码头上有转运仓库,一般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水运,可节约运输成本。
(4)特种运输一般运距较短,运量大的采用马车运输,可节约成本,此种运输对道路要求不定,且灵活性大是一种特殊的可选择性运输方式。
(二)确定运输量工程项目所需的所有材料、设备及其它物资,均需要从工地以外的地方运来,其运输总量应按工程的实际需要量来确定,同时还应考虑每日工程项目对物资的需求确定单日的最大运量。
其日货运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日货运量(t·km);
Qi——各种货物的需要总量;
Li——各种货物从发货地到储存地的距离(km);
T——工程项目施工总工日;
K——运输工作不均衡系数;
铁路运输取1.5,汽车运输取1.2。
(三)确定运输方式
工地的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特种运输等。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应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运量的大小,运距的长短,货物的性质,路况及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等,另外,还应考虑经济条件,如:装卸、运输费用。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应尽量利用已有的永久性道路(水路、铁路、公路),通过经济分析、比较,确定一种或几种联合的运输方式。
当货运量大,可以使用拟建项目的标准轨铁路,且距国家铁路较近时。宜铁路运输;当地势复杂,且附近又没有铁路时,考虑汽车运输;货运量不大,运距较近时,宜采用汽车运输或特种运输;有水运条件的可采用水运。
(四)确定运输工具数量运输方式确定后,就可以计算运输工具的数量。每一个工作班所需的运输工具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 n——每一个工作班所需运输工具数;
c——运输台班的生产率;
b——每日的工作班次;
K1——运输工具使用不均衡系数,火车可取1.0,汽车取1.2~1.6,马车取2,拖拉机取1.55。
四、办公、生活福利设施组织
在工程项目建设时,必须考虑施工人员的办公、生活福利用房及车库、仓库、加工、修理车间等设施的建设。这些临时性建筑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必须组织好。
(一)办公及福利设施的类型
1.行政管理类。包括:办公室、传达室、车库、仓库、加工车间、修理车间等。
2.生活福利类。包括:宿舍、医务室、浴室、招待所、图书室、娱乐室等。
(二)工地人员的分类
1.直接参与施工生产的工人。包括:建筑安装工人、装卸、运输工人等。
2.辅助施工生产的工人。包括:机修工人、仓库管理人员、临时加工厂工人、动力设施管理工人等。
3.行政、技术管理人员。
4.生活服务人员。包括:食堂、图书、商店、医务……等。
5.家属。
(三)办公及福利设施的规划与实施工程项目建设中,办公及福利设施的规划应根据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用人情况来确定。
1.确定人员数量。
(1)一般情况下,直接生产工人(基本工人)数用下式计算
式中 n——直接生产的基本工人数;
T——工程项目年(季)度所需总工作日;
t——年(季)度有效工作日;
K2——年(季)度施工不均衡系数,取1.1~1.2。
(2)非生产人员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附表)
(3)家属视工地情况而定,工期短,距离近的家属少安排些,工期长,距离远的家属多安排些。
2.确定办公及福利设施的建筑面积当工地人员确定后,可按实际人数确定建筑面积。
s=N×P
式中 S——建筑面积(m2);
N——人数;
P——建筑面积指标。(附表)
五、工地供水组织
工地供水主要有三种类型有: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工地供水的主要内容有:决定用水量、选择水源、设计配水管网。
(一)确定用水量
1.生产用水,包括:工程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
(1)施工工程用水量
式中 q1——施工工程用水量(L/S);
K1——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1——施工用水定额(附表);
T1——年(季)度有效工作日(天);
b——每天工作班数(次);
K2——用水不均衡系数(附表)。
(2)施工机械用水量
式中 q2——施工机械用水量(L/S);
K1——未预见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2——同种机械台数(台);
N2——用水定额(附表);
K3——用水不均衡系数(附表)。
2.生活用水量包括:现场生活用水,生活区生活用水。
(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式中 q3——生活用水量(L/S);
P1——高峰人数(人);
N3——生活用水定额,视当地气候、工种而定;
N4——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附表);
b——每天工作班数(次)。
(2)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式中 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居民人数(人);
N4——生活用水定额(附表);
K5——用水不均衡系数(附表)。
3.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q5包括:居民生活区消防用水和施工现场消防用水,应根据工程项目大小及居住人数的多少来确定。( 附表 )
4.总用水量由于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不同时使用,在日常只有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故总用水量不能简单地几项相加,而应考虑有效组合,既满足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又有消防储备。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组合。
(1)当 时取
(2)当 时取
(3)当工地面积小于5公顷,并且 时,取
(二)水源选择和确定供水系统
1.水源选择工程项目工地临时供水水源,有供水管道供水和天然水源供水两种方式。最好方式是采用附近居民区现有的供水管道供水,只有当工地附近没有现成的供水管道或现成的给水管道无法使用以及供水量难以满足施工要求时,才使用天然水源供水(如:江、河、湖、井等)。
选择水源应考虑的因素:
(1)水量充足、可靠,能满足最大需求量要求;
(2)能满足生活饮用水、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
(3)取水、输水、净水设施安全、可靠;
(4)施工、运转、管理和维护方便。
2.确定供水系统供水系统由取水设施、净水设施、储水构筑物、输水管道、配水管道等组成。通常情况下,综合工程项目的首建工程应是永久性供水系统,只有在工程项目的工期紧迫时,才修建临时供水系统,如果已有供水系统,可以直接从供水源接输水管道。
(1)确定取水设施取水设施一般由取水口、进水管和水泵组成。取水口距河底(或井底)一般不小于0.25~0.9m,在冰层下部边缘的距离不小于0.25m。给水工程一般使用离心泵、隔膜泵和活塞泵三种。所用的水泵应具有足够的抽水能力和扬程。
(2)确定贮水构筑物贮水构筑物一般有水池、水塔和水箱。在临时供水时,如:水泵不能连续供水,需设置贮水构筑物。其容量以每小时消防用水决定,但不得少于10~20m3。
贮水构筑物的高度应根据供水范围、供水对象位置及水塔本身位置来确定。
(3)确定供水管径
式中 D——配水管内径;
Q——用水量(L/S);
v——管网中水流速度(m/s)(附表)。
临时水管经济流速表 表16-14
根据已确定的管径和水压的大小,可选择配水管,一般干管为钢管或铸铁管,支管为钢管。
六、工地临时供电组织
工地临时供电组织包括:计算用电量,选择电源,确定变压器,布置配电线路和决定导线截面面积。
(一)工地总用电量计算施工现场用电一般可分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类。在计算用电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全工地动力用电功率。
(2)全工地照明用电功率。
(3)施工高峰用电量。
总用电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VA);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在施工现场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K1、K2、K3、K4——需要系数(附表)。
其它机械动力设备以及工具用电可参考有关定额。
由于照明用电量远小于动力用电量,故当单班施工时,其用电总量可以不考虑照明用电。
(二)选择电源选择电源应考虑的几种方案:
1.完全由工地附近的电力系统供电。
2.工地附近的电力系统能供给一部分,工地需增设临时电站补充不足部分。
3.工地属于新开发地区,附近没有供电系统,电力则应由工地自备临时供电。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供电方案。一般情况下是将工地附近的高压电网,引入工地的变压器进行调配。其变压器功率可由计算所得,
式中 P——变压器的功率(KVA);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
——各施工区的最大计算负荷(KW);
——功率因数根据计算结果,从产品目录中选取略大于该结果的变压器。 v
(三)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的自身强度必须能防止受拉或机械性损伤而折断,导线还必须耐受因电流通过而产生的温升,导线还应使得电压损失在允许范围之内,这样,导线才能正常传输电流,保证各方用电的需要。
选择导线应考虑:
(1)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在各种敷设方式下,应按其强度需要,保证必须的最小截面,以防拉、折而断。可根据有关资料进行选择。
(2)按允许电压降选择导线满足所需要的允许电压,其本身引起的电压降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导线承受负荷电流长时间通过所引起的温升,其自身电阻越小越好,使电流通畅,温度则会降低,因此,导线的截面是关键因素,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S——导线截面面积(mm2);
P——负荷电功率或线路输送的电功率(KW);
L——输送电线路的距离(m);
c——系数,视导线材料,送电电压及调配方式而定;
ε——容许的相对电压降(即线路的电压损失%)。
其中:照明电路中容许电压降不应超过2.5~5%;
电动机电压降不应超过±5%,临时供电可到±8%。
以上三个条件选择的导线,取截面面积最大的作为现场使用的导线,通常导线的选取先根据计算负荷电流的大小来确定,而后根据其机械强度和允许电压损失值进行复核。
(3)负荷电流的计算
1)三相四线制线路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2)二线制线路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I——电流值(A);
P——功率(W);
v——电压(V);
——功率因素。
导线制造厂家根据导线的容许温升,制定了各类导线在不同敷设条件下的持续容许电流值,在选择导线时,导线中的电流不得超过此值,参见有关资料。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的建筑总平面图上一切地上、地下的已有和拟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二)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道路;
(2)加工厂及有关施工机械的位置;
(3)各种材料仓库、堆场及取土弃土位置;
(4)办公、宿舍、文化福利设施等建筑的位置;
(5)水源、电源、变压器、临时给水排水管线、通讯设施、供电线路及动力设施位置;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是平面紧凑合理,方便施工流程,运输方便通畅,降低临建费用,便于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安全可靠。
1.平面紧凑合理是指少占农田、减少施工用地,充分调配各方面的布置位置,使其合理有序。
2.方便施工、流程是指施工区域的划分应尽量减少各工种之间的相互干扰,充分调配人力、物力和场地,保持施工均衡、连续、有序。
3.运输方便畅通是指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水平运输,垂直运输畅通无阻,保证不间断施工。
4.降低临建费用是指充分利用现有建筑,作为办公,生活福利等用房,尽量少建临时性设施。
5.便于生产生活是尽量为生产工人提供方便的生产生活条件。
6.保护生态环境是指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保护,如能保留的树木应保护,对文物及有价值的物品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周围的水源不应造成污染,垃圾、废土、废料不随便乱堆乱放等,做到文明施工。
7.保证安全可靠是指安全防火、安全施工。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所依据的资料
1.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设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的和拟建的各种地上,地下设施及位置图。
2.建设地区资料:包括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当地的资源供应状况和运输条件等。
3.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现场。
4.物资需求资料:包括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等物资的需要量表,以规划现场内部的运输线路和材料堆场等位置。
5.各构件加工厂、仓库、临时性建筑的位置和尺寸。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首先应解决大宗材料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如铁路运输需将铁轨引入工地,水路运输需考虑增设码头、仓储和转运问题,公路运输需考虑运输路线的布置问题等等。
(一)场外交通的引入
1.铁路运输一般大型工业企业都设有永久性铁路专用线,通常将其提前修建,以便为工程项目施工服务。由于铁路的引入,将严重影响场内施工的运输和安全,因此,一般将铁路先引入到工地两侧,当整个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工程可分为若干个独立施工区域时,才可以把铁路引到工地中心区。此时铁路对每个独立的施工区都不应有干扰,位于各施工区的外侧。
2.水路运输当大量物资由水路运输时,就应充分利用原有码头的吞吐能力。当原有码头能力不足时,应考虑增设码头,其码头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且宽度应大于2.5m,一般用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一般码头距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有一定距离,故应考虑码头建仓储库房以及从码头运往工地的运输问题。
3.公路运输当大量物资由公路运进现场时,由于公路布置较灵活,一般将仓库、加工厂等生产性临时设施布置在最方便,最经济合理的地方,而后再布置通向场外的公路线。
(二)仓库与材料堆场的布置仓库和堆场的布置应考虑下列因素。
1.尽量利用永久性仓库,节约成本。
2.仓库和堆场位置距使用地尽量接近,减少二次搬运。
3.当有铁路时,尽量布置在铁路线旁边,并且留够装卸前线,而且应设在靠工地一侧,避免内部运输跨越铁路。
4.根据材料用途设置仓库和堆场。
(1)砂、石、水泥等在搅拌站附近;
(2)钢筋、木材、金属结构等在加工厂附近;
(3)油库、氧气库等布置在僻静、安全处;
(4)设备尤其是苯重设备应尽量在车间附近;
(5)砖、瓦和预制构件等直接使用材料应布置在施工现场。吊车半径范围之内。
(三)加工厂布置加工厂一般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构件预制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金属结构加工厂等。布置这些加工厂时主要考虑来料加工和成品、半成品运往需要地点的总运输费用最小,且加工厂的生产和工程项目施工互不干扰。
1.搅拌站布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集中,分散、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方式布置。当现浇混凝土量大时,宜在工地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当运输条件好时,以采用集中搅拌最有利;当运输条件较差时,则宜采用分散搅拌。
2.预制构件加工厂布置。一般建在空闲地带,既能安全生产,又不影响现场施工。
3.钢筋加工厂。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集中或分散布置。对于冷加工、对焊、点焊的钢筋网等宜集中布置,设置中心加工厂,其位置应靠近构件加工厂;对于小型加工件,利用简单机具即可加工的钢筋,可在靠近使用地分散设置加工棚。
4.木材加工厂。根据木材加工的性质,加工的数量,采用集中或分散布置。一般原木加工批量生产的产品等加工量大的应集中布置在铁路、公路附近,简单的小型加工件可分散布置在施工现场设几个临时加工棚。
5.金属结构、焊接、机修等车间的布置,应尽量集中布置在一起,由于相互之间生产上联系密切。
(四)内部运输道路布置根据各加工厂、仓库及各施工对象的相对位置,对货物周转运行图进行反复研究,区分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进行道路的整体规划,以保证运输畅通,车辆行使安全,造价低。在内部运输道路布置时应考虑:
1.尽量利用拟建的永久性道路。将它们提前修建,或先修路基,铺设简易路面,项目完成后再铺路面。
2.保证运输畅通。道路应设两个以上的进出口,避免与铁路交叉,一般厂内主干道应设成环形,其主干道应为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m,次要道路为单车道,宽度不小于3m。
3.合理规划拟建道路与地下管网的施工顺序。在修建拟建永久性道路时,应考虑路下的地下管网,避免将来重复开挖,尽量做到一次性到位,节约投资。
(五)临时性房屋布置临时性房屋一般有:办公室、汽车库、职工休息室、开水房、浴室、食堂、商店、俱乐部等。布置时应考虑:
1.全工地性管理用房(办公室、门卫等)应设在工地入口处。
2.工人生活福利设施(商店、俱乐部、浴室等)应设在工人较集中的地方。
3.食堂可布置在工地内部或工地与生活区之间。
4.职工住房应布置在工地以外的生活区,一般距工地500~1000m为宜。
(六)临时水电管网的布置临时性水电管网布置时,尽量利用可用的水源、电源。一般排水干管和输电线沿主干道布置;水池、水塔等储水设施应设在地势较高处;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电入口处;消防站应布置在工地出入口附近,消火栓沿道路布置;过冬的管网要采取保温措施。
综上所述,外部交通、仓库、加工厂、内部道路、临时房屋、水电管网等布置应系统考虑,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当确定之后采用标准图绘制在总平面图上。
五、施工总平面图的科学管理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完成之后,就应认真贯彻其设计意图,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现场对总平面图的科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难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建立统一的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制度。划分总平面图的使用管理范围,做到责任到人,严格控制材料、构件、机具等物资占用的位置、时间和面积,不准乱堆乱放。
2.对水源、电源、交通等公共项目实行统一管理。不得随意挖路断道,不得擅自拆迁建筑物和水电线路,当工程需要断水、断电、断路时要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着手进行。
3.对施工总平面布置实行动态管理。在布置中,由于特殊情况或事先未预到的情况需要变更原方案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统一协调,修正其不合理的地方。总进度计划
4.做好现场的清理和维护工作,经常性检修各种临时性设施,明确负责部门和人员。
思考题
1.试述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的程序及依据。
2.施工部署包括哪些内容?
3.试述施工的作用、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4.试分析施工总进度计划与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益的关系。
5.如何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各种资源供应计划?
6.暂设工程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组织?
7.设计施工总平面图时应具备哪些资料?考虑哪些因素?
8.试述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10.评价施工组织总设计有哪些技术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