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养管理指南
?
????优良的种猪是现代化和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也不能养好猪,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生产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耗料省、产仔率高、抗逆性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养猪饲养新观念
?
?
养猪饲养新观念
1.养猪应该通过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赚钱,而不是期望涨价;
2.养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省钱,应关注综合生产成本和最终的利润,而不是只注重兽药、饲料的表面价格;
3.全面做好各项记录,是了解您猪场运营状况好坏的最佳方式;
4.养猪更要注意细节,将小事一定要做好。养猪黄金原则:每天观察每圈的每头猪;
5.健康猪场的费用开支为:消毒药>预防药>治疗药,不健康猪场的费用开支为:治疗药>预防药>消毒药;
6.“信息”和饲料一样,是必须的生产要素。信息不灵,行情不清,犹如盲人骑马,风险很大;
7.影响养猪效益的六大因素是:品种、营养、防疫、环境、管理、市场;
8.病死猪永远都带不来效益,猪群保健预防比治疗更经济;
9.养猪要掌握:多(活产仔数多)、快(生长速度快)、好(健康状况好)、省(饲料报酬高、省饲料)、高(卖价高);
10.养猪的三个基本点: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提供新鲜、无霉变的饲料,提供干燥、温暖、无贼风的舒适环境;
11.生猪市场是有周期的,要了解和掌握它,以平常心面对市场变化,将养猪作为一个产业、一个事业去发展;
12.猪是我们赚钱的工具,我们要每时每刻善待它,否则它会糊弄你,给你带来麻烦;
13.不仅要关注烈性传染病,更要关注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喘气病,他们会偷走你很多钱;
14.在选择饲料上不要一味关注皮红不红毛亮不亮等表观性状,更重要应该关注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
选择良种
?
?
? 选择良种
优良的种猪是现代化和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也不能养好猪,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生产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耗料省、产仔率高、抗逆性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一、国外引进的优良猪种
1.长白猪(耳朵向前):
公猪:体长、后躯发育好,繁殖性能好(产仔数多,窝均10.9头),瘦肉率高(达64.5%),生长速度快(日增重平均1040克)。
母猪:达100公斤体重日龄138-143天,35-100公斤阶段日增重1094克,100公斤背膘厚15.0-15.9毫米,有效奶头数7对,饲料转化率2.32-2.49:1,母性好(年均提供断奶仔猪23.4头)。
长白猪既可作父本,也可作母本。
2.大白猪(大约克夏)(耳朵向上):
公猪:体质结实、后躯发育好,繁殖性能好(产仔数多,窝均10.42头),瘦肉率高(达64.7%),生长速度快(日增重平均1045克),母性好(年提供断奶仔猪22.7头),是万能猪种;
母猪:达100公斤体重日龄141-144天,35-100公斤阶段日增重1086克,100公斤背膘厚15.1-16.1毫米,有效奶头数6-7对,饲料转化率2.37-2.54:1,由于腮肉较多,容易影响瘦肉率。
大白猪既可作父本,也可作母本。
3.皮特兰猪
公猪:花毛色(黑白、灰白),体长,后躯发育特别丰满,瘦肉比例高达67.8%,生长速度快,5-100公斤阶段日增重900克,年提供断奶仔猪20.8头,是优秀的终端公猪;
母猪:达100公斤体重日龄152-158天,5-100公斤阶段日增重926克,100公斤背膘厚度8.6-8.7毫米,有效奶头数6-7对,饲料转化率2.57-2.76:1,眼肌面积,41平方厘米。
缺点:抗应激能力比较弱。
4.杜洛克猪
优秀的父本猪种,通常用于杜长大杂交体系中的终端父本,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杜洛克猪被毛棕红色,体质粗壮结实,后躯发育好,耳中等大小,且半垂半立。达100公斤体重日龄151-155天,35-100公斤阶段日增重950克,100千克体重时背膘厚度15.0-15.9毫米,胴体瘦肉率65.5%,饲料转化率2.6-2.8:1。
5.汉普夏猪
优秀的父本猪种,通常用于洋三元或洋四元杂交体系中的父本。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汉普夏猪被毛黑色,带有一条白色肩带,体质粗壮结实,后躯不长,头不大,耳小直立。汉普夏猪有突出的眼肌面积,通常在40余平方厘米,而且皮较薄。该猪种在美国和丹麦较多,其他国家较少,主要原因是汉普夏猪体躯较短,肉质不佳,容易出现酸猪肉。
汉普夏猪的生产性能和杜洛克猪差不多,通常都是肉用性能不错,繁殖性能较差,所以均用于杂交中的父本。
二、配套系
1.配套系定义
配套系是一个特定的繁育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纯种(系、群)繁育和杂交繁育两个环节;配套系有严密的代次结构体系,以确保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表达;配套系追求的目标是商品代肉猪体质外貌、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完美和良好整齐度。
由于配套系猪代表当前猪育种的基本方向,所以国外许多猪育种公司都进行配套系的选育。但所有的配套系猪无论如何命名,都离不开当今世界上所流行的五大猪种,只不过采用了不同的选育技术和不同的配套杂交方式。
2.我国主要的配套系
(1)PIC配套系
PIC配套系是利用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四大瘦肉型猪,导入中国太湖猪和英国维耳夫猪的高产仔基因,形成专门化品系后,进行最优化组合培育而成,其主要特点为:(1)初产活仔数平均为11.3-11.7头/胎,经产活仔数为12.4-12.6头/胎;(2)育肥期30-100公斤阶段,日增重900-1150克,出生到90公斤出栏平均为155天;(3)育肥期料肉比2.5-2.6:1;(4)商品代育肥猪90公斤屠宰率为73%-75%,胴体瘦肉率为65%-68%。
(2)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的中育配套系
本配套系是利用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四大瘦肉型猪,进行最优化组合培育而成。
(3)深圳农牧公司的深农配套系:杜长大体系,商品代生产性能,30-90公斤体重阶段日增重880克,背膘厚16.7毫米,饲料转化率2.5-2.6:1。
三、主要的瘦肉型杂交商品代猪种
1.外三元 三种国外瘦肉型猪种杂交而成,诸如“杜×长×大”或“杜×大×长”等杂交组合。该组合从遗传角度,充分利用了长白、大白和杜洛克各自的优点,避免了各自的缺点,实践证明是较好的三元杂交组合。但由于这种组合全部是外来品种,对营养、饲养、环境要求较高,适合于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猪场饲养,不太适合农村散养户。
2.内三元? 以本地血缘猪作母本,同外来瘦肉型猪作父本进行两次杂交,生产内三元杂交商品猪(例如:“杜×长×太湖”)。此种组合含有25%的本地猪种血液,对营养、饲养、环境要求不如纯外三元高,容易饲养,而且也能收到比养土杂猪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比较适合管理水平不是太高的小型猪场或农村个体养殖户。
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
?
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从配种计划到产仔哺乳,从育成到育肥出栏,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管理,因此饲养管理是搞好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关键和核心,经营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的成与败。
?
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1.抓五定
猪有好洁性、贪食性、懒动性,人懒猪更脏,猪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规范行为,饲养员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在喂料上做到四定:定时;定量,槽干食要饱,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定温,料和水冬春暖、夏秋凉;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过渡。
2.抓三改
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遗传潜能;改喂稀拌料为潮拌料,料水比为1:1~1.5:1(即手抓成团不流水,松手则散开),有利于提高猪采食量和咀嚼,但要注意潮拌料在夏天时间不能放得太长,否则易造成酸败;改喂大猪为适时出栏,一般地方杂交猪出栏体重为90-100公斤,三元杂交猪出栏体重100-120公斤,具体情况应根据市场而定。
3.抓“两分”
“分群管理,分栏饲养”,两分的原则是按性别、年龄、体重、强弱、采食快慢及生产用途合理安排;成年公猪、怀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宜单栏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可小群饲养,怀孕前、中期
?
的母猪宜2-3头一栏,仔猪和肉猪一栏不超过30头为宜,怀孕后期母猪宜在产前7-10天进产房,不宜过早。并群可采取“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方法,防止欺生互斗。
?
哺乳仔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
哺乳仔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目前存在问题:哺乳仔猪成活率低,腹泻较严重,断奶窝重不够,究其原因主要与营养和管理有关,其中饲养管理不当是根本性的原因。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完善,只能利用消化率非常高的营养物质;
2.初生仔猪皮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做好保温工作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3.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加上仔猪采食量低,因此日粮的营养水平要求较高;
4.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能通过吃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形成被动免疫,因此尽早吃足初乳是保证仔猪健康的前提。
(二)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及相应的对策
1.哺乳仔猪死亡原因构成
死因
比例(%)
死因
比例(%)
压死
44.8
下痢
3.8
弱死
23.6
关节炎
1.7
饿死
10.6
湿疹
1.2
畸型
3.8
流感
0.7
咬死
1.1
其它
5.7
外翻腿
3.0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仔猪压死、弱死、饿死的占整个死亡猪只的79%,死亡原因的根本是管理的疏忽和不当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出生后的饲养管理,提高饲养员的责任心,实行照顾分娩,是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2.哺乳仔猪死亡的时间分析
死亡时间
死亡率(%)
0天
24
1天
16
2天
13
3天
6
4天
7
5天
5
1周
76
2周
18
3周
6
哺乳仔猪在出生后第一周内死亡率达76%,而0-3天又占了一周死亡数的70%,因此在0-3天这一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降低死亡率。
3.仔猪初生重与死亡率、其后生长性能的关系
(1)仔猪初生重与死亡率的关系
体重kg
头数
占总产仔数(%)
死亡率(%)
<1.0
104
6.4
36.0
1.0-1.5
632
38.7
8.0
1.5-2.0
750
45.9
5.0
>2.0
147
9.0
0
总计
1633
100
(2)仔猪初生重对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初生重(Kg)
至90公斤体重的时间(天)
< 1.0
1.0-1.2
1.3-1.5
1.6-1.8
1.9-2.1
159.7
150.9
144.0
139.4
134.4
初生重越大,成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当初生重小于1公斤时,死亡率非常高,值得注意的是初生重太大又容易引起难产。
(3)提高仔猪初生重的措施
A.选择体型较大的种猪;
B.提高妊娠后期母猪的采食量,但不能增加得太多,否则会造成母猪过肥,引起流产、死胎、产仔数下降或胎儿过大难产、哺乳期采食量下降。
4.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的措施
(1)降低死胎
A、降低产房温度,使其在22℃以下;
B、做好产房通风,使舍内二氧化碳水平低于150毫克/千克;
C、防止引起繁殖性疾病的病毒病;
D、控制妊娠前期的能量摄入,防止母猪体况过肥;
E、使用催产素,缩短分娩时间;
F、保证母猪日粮的合理性,防止母猪生产体力不足。
(2)实行照顾分娩,防止冻死、压死、弱死、饿死等;
(3)提高仔猪初生重,单独饲养弱小仔猪;
(4)提高母猪泌乳量,防止仔猪饿死;
(5)为仔猪提供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安全生活区。
(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抓三食(乳食、开食、旺食),过三关(初生关、补料关、断奶关)。
1.抓好乳食,过好初生关
(1)实行照顾分娩,做好接生,防止仔猪被压死、冻死或因难产而死在腹中,降低仔猪死亡率;
(2)及时抢救“假死仔猪”,可进行人工呼吸或将“假死猪”浸泡在35-40℃温水中,头露出水面或用碘酊、酒精或氨水涂于仔猪鼻孔进行药物刺激;
(3)出生24小时内剪犬齿和尾巴,防止咬母猪乳头、咬尾和互相咬架,影响哺乳和猪的安全;
(4)固定乳头,尽早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较高的免疫球蛋白和镁盐,可使仔猪产生免疫抗体,排出胎粪,提高抗病力。一般在出生后2小时就要让每头仔猪都吃到足够的初乳(最晚不能超过24小时);仔猪有吃固定乳头的习性,为使窝仔猪均匀健壮,提高成活率,在出生后2-3天,要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5)加强保温,防冻防压。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4-10日龄为28-30℃,11-30日龄为26-28℃。一般采用红外线灯进行保温,防压措施主要是保持母猪安静,设护仔栏或护仔箱。
(6)防止病从口入? 仔猪出生3天内,每次吃奶前用0.01%的高猛酸钾温水溶液擦洗、按摩母猪的乳房,一则防止母猪乳房炎,二则预防仔猪黄、白痢。
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
(1)及时补铁,防贫血? 一般在仔猪出生3天内每头注射100-200毫克铁剂;对生长较快的仔猪,在断奶前应考虑第二次注射;
(2)及时补硒? 仔猪出生3天内和断奶时,分别给每头仔猪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1.0毫升,防止仔猪出现僵猪和断奶后患水肿病、白肌病;
(3)及时补水? 仔猪出生3-5日龄后就可在补饲间设饮水槽,补给清洁饮水,并稍加甜味剂,防止仔猪口渴时,没有清水,就喝脏水或尿,引起下痢;
(4)及时、及早补料? 补料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解除仔猪牙床发痒,降低断奶后吃料的应激。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料,方法是在干燥清洁的木板上撒少许乳猪颗粒料(例如大北农551等),让其强制吃料3-4天,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便可采用料槽。补料时,要尽量少添勤添,一般每天喂5-6次,防止饲料浪费;每天要把剩余部分舍弃,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
3.抓旺食,提高断奶窝重,过好断奶关
母猪泌乳在3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那时单靠母乳不能完全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而仔猪在补料10-15天后可完全采食乳猪料,因此必须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促使仔猪大量采食,从而弥补母乳的不足,促进仔猪快速生产,提高断奶窝重,降低断奶应激。
(1)选择营养浓度高且平衡、适口性和消化性好的乳猪饲料;
(2)少喂勤添,以适应肠胃功能,也能加大采食量;
(3)断奶时,避开疫苗注射、转群、阉割等应激因子,减少断奶应激;
(4)断奶前2-3天减少母猪饲喂量和饮水量,减少仔猪哺乳量,促使仔猪多采食,减少断奶应激,同时也可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
(四)提高仔猪断奶重
1.仔猪断奶重对猪各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
仔猪断奶体重严重影响育成猪及肥育猪的生长发育,实践证明仔猪断奶体重相差1公斤,出栏时间将相差7-10天,因此最大限度提高仔猪断奶体重是哺乳仔猪管理的重点。
2.提高仔猪断奶重的措施
(1)提高仔猪出生重;
(2)加强母猪哺乳期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量;
(3)采用高品质的哺乳仔猪料,提高哺乳仔猪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4)综合防治哺乳仔猪黄、白痢,降低发病率(见后面疾病防治)。
(五)哺乳仔猪营养
1.由于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因此能量应作为哺乳仔猪饲料的优先级考虑,不应只看重蛋白质,相反蛋白质含量越高,能量上不去,只有害而无利,这一点希望引起注意,一般哺乳仔猪料的消化能应在3300大卡/公斤以上;
2.由于哺乳仔猪消化道尚未成熟,供给易消化、生物学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例如:优质动物蛋白饲料、乳制品、血浆蛋白粉、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非常重要,植物性蛋白豆粕中含有某些抗原性的物质,损伤肠粘膜,易引起哺乳仔猪腹泻,应尽量减少豆粕使用量,一般日粮中不要超过25%;粗蛋白水平不必要求太高,一般以19%-20%为宜,赖氨酸在1.30%以上;
3.由于石粉酸结合能力较强,将中和胃内的酸,因此饲料中的钙含量不要太高,一般日粮含量在0.8%-0.85%就足够;
4.由于仔猪抗病力弱,因此在饲料中添加先进的抗菌药物和促生长剂,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5.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甜味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寡糖等,有助于改善仔猪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消化率和采食量。
断奶仔猪(保育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
断奶仔猪(保育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过好仔猪断奶关,降低断奶应激,控制腹泻,提高仔猪育成率和生长速度
目前存在问题:断奶后产生应激综合症,表现为仔猪腹泻,拒食,生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僵猪,甚至死亡。
断奶到60-75日龄的猪称为仔猪,又叫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断奶后一周内仔猪负增长的个体,要比日增重100-150克的个体延迟10-15天上市。
(一)早期隔离断奶(SEW)概念
所谓早期隔离断奶就是仔猪出生后2-3周、体重达到4.5公斤以上时,与母猪等其它所有猪完全隔离的一种断奶方式,它重心是断奶时间早,仔猪与其它猪隔离。目前这种方式广泛被国内外的养猪业所采用,其优点在于:
1.提高母猪繁殖率,增加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降低生产成本
断奶日龄
年产窝数
断奶时活仔数
56日龄仔猪数
0
3.00
31.5
28.3
2
2.95
27.1
25.7
7
2.85
24.5
24.0
21
2.50
20.3
19.9
35
2.30
18.4
18.0
2.切断母子间疾病的传播,降低仔猪发病机率,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性能;
由于仔猪通过母乳获得的免疫抗体在14日龄时达到最低,而此时仔猪的自身免疫还未健全,此时猪的抗病能力非常弱,极易通过母体感染疾病。所以传统3周龄以后断奶的仔猪,大部分呼吸道疾病已感染,严重地影响日后猪的生长。
有效排除疾病的断奶日龄
疾病/病原
日龄
疾病/病原
日龄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15
钩端螺旋体
10
肺炎支原体
10
猪霍乱杆菌
21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
10
传染性胃肠炎
21
博代杆菌
10-12
伪狂犬病(PRV)
21
多杀性巴氏杆菌
10-12
副猪嗜血杆菌
14
猪链球菌Ⅱ型
5
支气管败血杆菌
14
萎缩性鼻炎
10
病毒
21
3.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猪的生长性能,降低出栏时间
早期断奶猪与传统法断奶猪的生产性能比较
天数
传统法
早期断奶
改善(%)
体重(Kg)
ADG(g)
体重(Kg)
ADG(g)
7
21
35
49
2.38
5.24
8.95
14.06
161
190
220
261
2.50
5.89
11.14
18.84
173
215
279
356
9
12
25
34
4.提高分娩舍的利用率。
(二)断奶仔猪(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关键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决定肥育猪的上市时间,若要获得良好的断奶后生长性能,必须从营养、环境、疾病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偏重任何一方都不会获得理想效果。
1.采用高床限喂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采用地面平养分娩的猪场,最好采用逐渐断乳或分批断乳,一般5天内完成断乳工作。断乳后维持三不变,即:原饲料(哺乳仔猪料)喂养1-2周、原圈(将母猪赶走,留下仔猪)、原窝(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并圈、调群);实行三过渡:饲料、饲喂制度、操作制度逐渐过渡,减少断奶应激;
2.断奶后5-6天内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投喂饲料量总的原则是在不发生营养性腹泻的前提下,尽量让仔猪多采食。实践表明,断奶后第1周仔猪的采食量平均每天如能达到200克以上,仔猪就会有理想的增重;
3.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要定期消毒(每周2-3次),及时清理粪便、尿等污物;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适宜的环境温度为:断奶后1-2周,26-28℃;3-4周,24-26℃;5周后,应保持在20-22℃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为最佳;
4.昼夜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并在断奶后7-10 天内的饮水中加入新霉素、利高霉素、水溶性电解质等,促使仔猪采食和生长,防止仔猪喝脏水,引起腹泻;
5.将每窝的弱仔猪挑选出来进行单独饲养,提高保育猪的整齐度;
6.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7.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8.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
9.要特别防止水肿病,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肺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肠炎、败血症,链球菌引起的多发性浆膜炎、脑膜炎及关节炎以及断奶后多发性全身消瘦综合症(PWWS)。对于发病猪要隔离治疗,特别照管,连续治疗3-4天仍无明显效果者予以淘汰捕杀;
10.保持适宜密度,并群时夜并昼不并;要特别注意防止咬尾、咬耳等异食癖现象。
(三)断奶仔猪(保育猪)的营养
1.由于断奶仔猪(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仍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选用营养浓度、消化率都高的日粮,以适应其消化道的变化,促使仔猪快速生长,防止消化不良。
2.由于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仔猪日增重随能量摄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仔猪对蛋白质的需要也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有关,因此能量仍应作为断奶仔猪饲料的优先级考虑,而不应该过分强调蛋白质的功能。
3.断奶仔猪(保育猪)在整个生长阶段生理变化较大,各个阶段生理特点不一样,营养需求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潜能,应采用阶段日粮,最好分成三阶段。第一阶段:断奶到8-9公斤;第二阶段:8-9公斤到15-16公斤;第三阶段:15-16公斤到25-26公斤。第一阶段采用哺乳仔猪料,;第二阶段采用仔猪料,日粮仍需高营养浓度、高适口性、高消化率,消化能3300-3400千卡/公斤,粗蛋白18%-19%,赖氨酸1.20%以上;在原料选用上,可降低乳制品含量,增加豆粕等常规原料的用量,但仍要限制常规豆粕的大量使用,可以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替代;第三阶段,此时仔猪消化系统已日趋完备,消化能力较强,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粗蛋白质17%-18%,赖氨酸1.05%以上;原料选用上完全可以不用乳制品及动物蛋白(鱼粉等),而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来代替
生长肥育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
生长肥育猪(25或30公斤到出栏)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维持猪群良好的健康状况,达到最低的死淘率、良好的屠体品质、最佳的日增重和最低的增重成本。
目前存在问题:生长速度较慢,未能充分发挥现代猪种的生长遗传潜能,发病和死亡率较高,养殖效益不显著。
(一)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1.对外购仔猪育肥,要在无疫区选调品质优良的健康仔猪,仔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未去势的要去势;
2.生长肥育舍要彻底清扫、消毒和干燥后,方可转入保育猪;
3.保育猪转群时要合理分群,应尽量原窝或原群转入一栏,避免重组咬逗应激;
4.转群后,最少用5-7天时间训练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5.提供给猪只舒适的生长环境条件,密切注意圈内密度、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猪生长的影响;
6.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一般冬季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4倍,夏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水槽最好与料槽分开,自动饮水器要经常检查水的流速,防止水流不畅影响饮水;
7.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注射、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8.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9.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
10.控制慢性增生性肠炎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11.做好猪只转入转出、死亡、用料等记录,系统分析猪只饲养及经济效益状况;
12.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售。目前商品猪市售体重一般在90-120公斤。
(二)生长肥育猪的营养
生长肥育猪阶段消耗了其一生所需饲料的75%-80%,约占养猪总成本的50%-60%,因此这一阶段的饲料效率对养猪整体效益至关重要。
1.体重在60公斤以下的生长肥育猪,能量摄入量通常是增重和瘦肉生长的限制因素,我国的猪日粮能量普遍偏低,如在满足氨基酸需要、成本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能日粮,以便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实践证明,采用高能日粮,饲养周期可缩短20-25天。
2.由于品种不断改良,肉猪的蛋白质沉积能力大幅度提高,即使猪的体重在60公斤以上,只要日粮供给充足的能量和氨基酸,照样生长较多的瘦肉,因此为了提高胴体的质量必须提高日粮营养水平。
3.按不同品种、不同性别配制多阶段日粮,从而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生长潜能。一般应采用三阶段日粮,第一阶段:25或30到50公斤;第二阶段:50到80公斤;第三阶段:80公斤到出栏。但刚转入肥育舍时,仍要喂10-15天的保育猪料。饲喂次数上,前期日饲喂4次,中期喂3次,后期喂2-3次。饲喂潮拌料,有利于提高采食量。
4.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人工合成氨基酸以满足猪对氨基酸的需要,可以降低日粮中1%-2%的蛋白质而不影响增重,但必须实行多次饲喂或自由采食。
种公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
种公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成功培育种公猪,使其体格和肢蹄强健、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良好和性情温顺,能完成配种和受孕任务。
目前存在问题:品种不纯,疾病较多,肢蹄不强健,繁殖性能较弱,使用寿命短。
种公猪的好坏对整个猪群影响很大,俗话讲“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因此公猪的饲养对猪场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采用本交,每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配种任务,一年可繁殖仔猪400-600头;采用人工授精,每头公猪一年可繁殖仔猪万头以上。
(一)种公猪饲养管理
1.按种用要求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种公猪个体。一般要求公猪品种纯,睾丸大、两侧对称,乳头7对以上,体躯健壮而灵活,膘情中等,腹线平直而不下垂;
2.外购种公猪,要在无疫区的猪场选购,公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3.实行单圈饲养,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调教公猪定点排便,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
4.加强公猪运动,每天定时驱赶和逍遥运动1-2小时;
5.每天擦拭一次,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病,促进人猪亲和,切勿粗暴哄打,以免造成公猪反咬等抗性恶癖;利用公猪躺卧休息机会,从抚摸擦拭着手,利用刀具修整其各种不正蹄壳,减少蹄病发生;
6.配种前要先驱虫,再及时注射乙脑、细小病毒、猪瘟、链球菌等疫苗;
7.后备公猪要进行配种训练,初配时要进行人工辅助,防止猪跌倒或者体况差、体重小的母猪被公猪压伤;
8.初配青年公猪第一个月每周可配种 2-3次,幼龄公猪配种应每2-3天配一次,成年公猪每天宜配种一次,偶尔可以使用两次,5-7天休息一天;配种时间,夏季在一早一晚,冬季在温暖的时候,配种前后一小时不能喂饮,严禁配种后用凉水冲洗躯体;公猪发烧后,一个月内禁止使用;对于性欲较差的公猪,可肌注175微克氯前列烯醇,但在夏季不能使用;
9.不定期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评定精液质量,调整饲养管理,保持种公猪正常配种能力;
10.严格执行配种计划,做到不错配、不漏配,认真填写配种记录,严防近亲配种;
11.及时淘汰不能作种用的公猪。
(二)种公猪的营养
1.日粮应根据休闲期、配种期或常年配种的情况,并结合公猪的体况、精液品质,制定专用的公猪饲料配方,不能采用肥猪料饲喂公猪;
2.100公斤或180天后的青年公猪,实行限饲,日饲喂量3.0 公斤左右;成年公猪,日饲喂量2.5公斤左右。在配种旺季,每日增加饲料0.5公斤或在日粮中添加鸡蛋(每天1-2枚),以保持公猪旺盛的体力。夏季日喂3次,冬季日喂2次;季节性或常年配种利用强度大时,日粮中VE每千克含量不应少于25毫克,硒不能低于0.1毫克,并要注意生物素的添加;
3.为提高公猪性欲、射精量和精子活力,应喂给适量青绿饲料或青贮料。一般喂量应控制在占日粮构成的10%左右(按风干物质算),不能喂得太多,以免形成草腹。
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
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
目前存在问题:按肥育猪方法饲养,未能形成种用体况,导致发情延长或不发情,配种妊娠率低,哺乳期泌乳不足,仔猪发育不良,断奶后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繁殖力低,使用寿命短。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群的培育是为了获得健康体况的繁殖群体,饲养管理上应着重骨骼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保证其优良繁殖性能的充分发挥,延长繁殖寿命。
1.选拔合符品种特性和经济要求的后备母猪;
(1)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同胎至少有九头以上,仔猪初生重1.2-1.5公斤;
(2)足够有效的乳头数,后备母猪至少有六对充分发育良好、分布匀称的乳头,其中至少三对应在脐部以前。乳头不开孔或内翻的小母猪不保留;
(3)体型良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臀部削尖或站立艰难的小母猪寿命短,不要利用;
(4)身体健康,本身及同胎无遗传缺陷(如疝、锁肛等);
(5)外生殖器发育良好,180日龄左右能准时第一次发情;
(6)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
(7)无特定病原病,如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等;
2.外购后备母猪,要在无疫区的种猪场选购,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45-60天,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3.小群饲养,每圈3-5头(最多不超过10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0.66平方米,以保证其肢体正常发育;
4.必须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而不能喂生长肥育猪料。90公斤或180日龄前实行自由采食,90公斤或180天后至配种实行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日饲喂2.5公斤左右,分2-3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让骨骼、性器官充分发育,目的是达到不肥不瘦(八成膘)的种用体况;
5.配种前2周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3.0-3.5公斤;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2.5公斤左右,这样既可以增加排卵,也可避免影响受精卵着床;
6.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从而增强体质,促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保证肢蹄健壮;
7.按驱虫和免疫程序,进行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
8.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栏舍内清洁、干燥,冬暖夏凉;
9.配种前一段时期按摩乳房,刷拭体躯,建立人猪感情,使母猪性情温顺,好配种,生猪后好带仔;
10.为保证后备母猪适时发情,可采用调圈、合圈、成年公猪刺激的方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对于接近或接触公猪3-4周后,仍未发情的后备猪,要采取强刺激,如将3-5头难配母猪集中到一个留有明显气味的公猪栏内,饥饿24小时、互相打架或每天赶进一头公猪与之追逐爬跨(有人看护)刺激母猪发情,必要时可用中药或激素刺激;若连续3个情期都不发情则淘汰;
11.在配种前后一段时间喂给优质青绿饲料或青贮料,可促进发情和排卵。一般按风干物质算,可喂给其日粮构成的20%-25%。
(二)发情与配种
1.后备母猪初配条件:年龄7.5个月以上,体重100公斤以上,背膘厚(P2)18-20毫米,第二或第三情期;
2.细致观察母猪发情,适时配种,不漏配。配种的有效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2-36小时之间,第一次配种应在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 12-16小时完成,过12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配种。一般采取早上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于当天下午配种一次,次日早上再配一次;下午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于次日早上配种一次,次日下午再配一次。母猪配种后如果两个情期观察未见发情表现,则可初步判定母猪受胎;
3.严格按照配种计划进行配种,防止乱配,配种后立即记录清楚;
4.有条件可采用人工授精,能降低饲养成本,改进配种水平,提高繁殖成绩。
(三)后备母猪的营养
1.后备母猪每日消化能摄入量不少于35兆焦(或8361千卡)、赖氨酸日需要量19-21克,其次还要充分满足钙、有效磷和维生素的需要,使骨骼系统和生殖系统得到充分的发育,防止肢蹄病和繁殖障碍症。日粮营养水平一般为:粗蛋白15%-16%,消化能3050-3150千卡/公斤,赖氨酸0.70%-0.85%,钙0.80%-0.90%,总磷0.6%-0.7%。
2.在考虑营养需要时,应让后备母猪有一定的体脂贮备,从而提高繁殖力,延长繁殖寿命。
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
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提高排卵数,确保妊娠成功,保证母猪产出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的仔猪,产后母猪能顺利泌乳。关键措施是限制好采食量,使母猪达到标准体况。
目前存在问题:过肥或过瘦,导致母猪产后泌乳不足,仔猪出生体重小、发育不良、下痢频繁、哺乳期仔猪成活率低、断奶体重小、断奶后母猪发情率低,影响下一胎配种和妊娠,饲养成本加大。
(一)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配种后尽快将群饲改为个体饲养(妊娠前期可采用3-5头的小群饲养,后期单栏饲养),在适温的情况下保持安静,使子宫能有效地埋植更多的受精卵。此时期的母猪应尽量少受应激的刺激,特别是要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及粗暴对待母猪,不得大声吆喝,不得饲喂霉败、冰冻的饲料,以防止死胎和流产;
2.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3.调教定点排便,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做好夏防暑冬保暖工作,使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严禁舍内高温、潮湿、结冰、打滑,防止流产;
4.妊娠一个月后,应让母猪充分运动,妊娠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停止运动,防止便秘,有力于产仔;
5.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并全群消毒,禁止使用容易引起流产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等);严防高烧,造成流产;
6.母猪在产前7-10天转入产房适应环境,同时注意乳房、腿、阴户部分的刷洗,保持圈舍及猪体的清洁卫生;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
1.妊娠初期(配种后4周内),胚胎几乎不需额外的营养,此时若母猪采食量大,将会增加胚胎死亡,所以此阶段应限制采食,一般日饲喂量为1.5-2.0公斤,对体况特别差的断奶母猪可以多喂一些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
2.妊娠中期(配种后4 周至产前4周),这一阶段根据母猪体况限制饲喂量,日喂1.8-2.2公斤,以保持母猪的膘情在3.5-4.0分,同时饲粮应适当提高粗纤维的水平,增加饱感,防止便秘。要严防日粮采食过多,导致母猪肥胖。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
3.妊娠后期(产前4周至产仔),仔猪初生重的60%-70%都是在这一阶段快速生长的,因此对产前4周的妊娠母猪应加强营养,促进胎儿快速生长,并为产乳作一些储备。一般在这一阶段就可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日饲喂量为2.5-3.0公斤,但在产前5-7天要逐渐减量,特别是肥胖的母猪在产前7天就要减料,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3100-3200千卡/公斤,粗蛋白16%-17%;赖氨酸在0.8%以上;
优质青绿和青贮饲料特别适合于饲喂妊娠母猪,既有利于维持旺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又有利于提高产仔数和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所以有条件的猪场每天可适当加喂青饲料。
?
哺乳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确保母猪在该阶段有较多的泌乳,较少的体损失,饲养出大量、健康、体重大的仔猪,断奶后80%的母猪能在7日内发情配种及妊娠。
目前存在问题: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产乳不足,体损失严重,断奶后不发情,断奶仔猪体重普遍偏低。
(一)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产前7天母猪进入分娩舍,保持产房干燥、清洁卫生,并逐渐减少饲喂量,对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
2.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防止产期疾病;在高温季节,产前一周要给母猪肌注鱼肝油--抗生素合剂,以防止高温综合症;
3.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细心照顾,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干燥、冬暖夏凉,严防产房高温,若有难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使用剂量每次为10-20单位,若30分钟后还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母猪产后最好做子宫清洗及注射前列腺素(在最后产仔36-48小时一次性肌肉注射PGF2α2毫升),以帮助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也有力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
4.母猪产仔当天不喂饲料,仅喂麸皮食盐水或麸皮电解质水,1周内喂量逐渐增加,待喂量正常时要最大限度增加母猪采食量;饲喂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在泌乳期还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
5.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6.母猪断奶前2-3天减少饲喂量,断奶当天少喂或不喂,并适当减少饮水量,待断奶后2-3天乳房出现皱纹,方能增大饲料喂量,开始催情饲养,这样可避免断奶后母猪发生乳房炎。
(二)哺乳母猪的营养
1.哺乳母猪营养的核心便是竭尽全力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而每日所需采食量可由以下公式估算:
哺乳母猪日采食量=自身日需要饲料2公斤+每带一头仔猪另外需要饲料量0.4-0.5公斤。
母猪若能采食接近计算公式的采食量,体损失将会狠少,否则将会大量动用体储备而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性能,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2.哺乳母猪的日粮配制应分为初产母猪日粮和经产母猪日粮,初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6%-17%,消化能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9%以上,钙0.85%-0.90%,总磷0.6%以上;经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6%以上,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85%以上,钙0.85%-0.90%,总磷0.6%以上;
3.如果仔猪吃母乳拉稀,母猪可能患有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可采用我公司的“呼立消”系列产品进行阶段饲喂。
空怀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
空怀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断奶后5-7天内,母猪能发情并配上种。
目前存在问题:断奶后不发情或异常发情的母猪较多,配种率低,母猪的利用率低。
(一)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1.将断奶的母猪小群饲养(一般每圈3-5头),有利于母猪的发情和配种,尤其是初产母猪,效果更好;
2.断奶2-3天后,实行短期优饲,每日饲喂3-4公斤,有利于母猪恢复体况和促进母猪的发情和排卵;对于初产母猪,还要在断奶后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1500单位进行药物催情,以解决初产后发情延迟和二胎产仔少;
3.做好母猪发情观察和发情鉴定,并适时做好配种;
4.断奶后对于乏情、异常发情和反复发情的母猪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可采用公猪诱情、应激法刺激发情和药物催情((1)给不发情的母猪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1500IU,发情后配合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1000IU;(2)用乙烯雌酚按每头2毫升的剂量给不发情母猪注射,并在配种前注射促排卵3号(LRH-A3))的方法促使母猪发情、排卵并受孕)若这些措施都不能使母猪发情配种,要尽快淘汰。
(二)空怀母猪的营养
空怀母猪应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一般饲喂哺乳母猪日粮。
树立正确的防治观念
?
?
树立正确的防治观念
1.必须树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预防最便宜的观念,因为预防是主动的,治疗是被动的,一旦猪得病既花费大量的药钱,增加饲养成本,又造成猪生长停滞,影响生产性能,所以要想养好猪,预防是关键;
2.严格防疫制度,严格消毒,限制出入,控制病原;
3.准确判断病因,对症下药,否则将造成既花钱又无效;
4.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要轮换用药,否则将造成药物残留,疗效欠佳;
5.要正确使用药物剂量,不能任意加大使用量,否则可能将会造成中毒;
6.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不要多种药物同时使用;
7.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有一定的用药疗程,不能一种药用一两天没有效果,就赶快换药。
?
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
?
?
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2.7-15日龄:气喘病弱毒苗,肺内接种;
3.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4.20日龄:肌注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5.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6.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7.30日龄:仔猪水肿苗;
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2.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一次;
4.配种前1个月接种一次伪狂犬病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三年后可不注;
3.每年春天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
4.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建议使用辉瑞、英特威公司苗);
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
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11.产前13天,肌注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一次,三年后可不注;
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
4.春、秋各肌注一次猪伪狂犬病疫苗;
(五)其它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
常发区:? 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一次;
????????? 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非常发区:常规灭活苗,每年9、12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一次;
????????? 高效灭活苗,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一次。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6-8周龄一次,2周后再加免一次;
3.猪链球菌病,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一次,仔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或出生后24小时首免,断奶后2周2免。
备注:上述免疫程序仅供参考,每个猪场应根据各自的场情、曾发生疾病的种类和性质、猪只抗体高低制定自己的防疫程序,重点防疫多发、危害严重的疾病,对未发生或危害较轻的疾病可酌情免疫。
?
?
猪场寄生虫控制程序
?
?
猪场寄生虫控制程序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驱虫程序为:
1.育肥猪60-70日龄驱一次,60公斤体重前后驱一次;
2.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驱一次;规模猪场在后备母猪入种群前2周驱一次;
3.怀孕母猪在产前15天左右驱虫;
4.公猪每年至少驱二次;
5.新购种猪,用驱虫药治疗二次(间隔14天)后,至少隔离饲养30天后才能和其它猪只并群饲养。
大北农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的驱虫药--净乐芬以及驱虫利,使用效果非常好,能驱除多种体内、外寄生虫。
?
猪预防性用药
?
?
猪预防性用药:
常用药物:沙星类、庆大、青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痢菌净、土霉素、氟哌酸、强力霉素、微生态制剂;
驱虫药物:敌百虫、左旋咪唑、芬苯哒唑、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大北农的净乐芬和驱虫利等。
(一)初生仔猪(0-6日龄):目的预防母源性感染(如脐带、产道、哺乳等感染),主要对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推荐药物有:
1.恩诺沙星、洛美沙星及环丙沙星注射液,2.5-5.0ml/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2-3天,若为长效制剂,只需注射1次;
2.肠菌虫星(复方硫酸庆大霉素),饮水或灌服;
3.氨苄青霉素20毫克/公斤体重,肌注1-3次;若为长效制剂,只需注射1次;
4.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如赐美健、促菌生、乳酶生等;
5.2-3日龄补铁、补硒。
(二)7-10日龄,目的是控制仔猪开食时发生感染,推荐药物有:
1.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肌注:5毫克/公斤体重,连续注射3天;饮水:每公斤水加50毫克;拌料:每公斤饲料加100毫克;
2.痢菌净,每公斤饲料添加150毫克,母仔共喂3天。
(三)15-40日龄,预防气喘病和大肠杆菌病等,可选:
1.土霉素碱粉每公斤饲料添加150-300毫克,拌喂1-2周;
2.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肌注5毫克;
3.沙星类拌料、饮水、肌注;
4.痢菌净,每公斤饲料拌50-100毫克;
5.带猪消毒。
(四)35日龄,主要预防断奶应激和寄生虫病,可选:
1.土霉素碱粉、痢菌净、氟哌酸,每公斤饲料拌100毫克,并添加赐美健;
2.选用伊维菌素、大北农的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可采用内服或肌注;
3.断奶前1天及断奶后5天,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4.带猪消毒。
(五)70日龄,预防喘气病、大肠杆菌病和寄生虫,可选:
1.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每公斤饲料拌50-100毫克;
2.选用伊维菌素、大北农的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可采用内服或肌注;
3.带猪消毒。
(六)育肥或后备猪
目的是预防寄生虫和促进生长,如促生长剂,自配料可添加阿散酸50-100ppm,或添加喹乙醇50ppm(35公斤以前)等;驱虫用药,方法同上。
(七)成年猪(公、母猪)
1.后备、空怀猪和种公猪,每年驱虫一次;
2.预防气喘病等,可在分娩前15天到分娩后40天,土霉素拌饲300ppm;或使用大北农的“呼立消”进行阶段饲喂;
3.预防子宫炎,可在分娩当天肌注青霉素1-2万单位/公斤体重,链霉素100毫克/公斤体重,或肌注氨苄青霉素20毫克/公斤体重,或肌注庆大霉素2-4毫克/公斤体重。
?
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
?
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1.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对细菌、病毒、寄生虫卵都有杀灭作用,常用2%-3%的热水溶液消毒猪舍、饲槽、运输用具及车辆等,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对人的皮肤、铝制品、油漆物品、棉毛织品等产品的损害;
2.生石灰:一般加水配成10%-20%石灰乳液,粉刷猪舍的墙壁,寒冷地区常撒在地面或猪舍出入口作消毒用;
3.来苏儿:1%-2%水溶液消毒器械,5%水溶液消毒污物和猪舍环境,加入10%食盐可增强消毒作用;
4.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含甲醛40%的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常用于圈舍的熏蒸消毒;
5.过氧乙酸(过醋酸):市售商品为15%-20%溶液,有效期6个月,应现用现配。0.3%-0.5%溶液可用于猪舍、食槽、墙壁、通道和车辆喷雾消毒,0.1%可用于带猪消毒;
6.次氯酸钠:含有效氯量14%,常用0.3%浓度作猪舍和各种器具表面消毒,也可用于带猪消毒,常用浓度0.05%-0.2%;
7.百毒杀、1210:均为季铵盐类,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常用量为0.1%,带猪消毒常用量为0.03%,饮水消毒可用0.01%剂量;
8.漂白粉:0.03%水溶液用于饮水消毒,5%混悬液可杀死细菌、病毒;
9.威力碘:1:200-400倍稀释后用于饮水及饮水工具的消毒;1:100倍稀释后用于饲养用具、孵化器及出雏器的消毒;1:60-100倍稀释后用于猪舍带猪喷雾消毒;
10.高锰酸钾:0.05%-0.1%溶液用于饮水消毒;2%-5%水溶液用于浸泡、洗刷饮水器及饲料桶等;与甲醛配合,用于猪舍、孵化室、种蛋库的空气熏蒸消毒;
11.新洁而灭:0.1%溶液用于手和手术部消毒,0.05%溶液治疗创伤或粘膜炎症,禁忌与肥皂、碘酊、高锰酸钾、升汞等合用;
12.酒精、碘酒、紫药水及红汞水等,可用于个别猪局部创伤消毒;
13.菌毒敌(毒菌净、农乐):本品为复合酚,含酚41%-49%、醋酸22-26%,主要用于圈舍、排泄物的消毒。通常施药1次,药效可维持7天,喷洒浓度为0.35%-1.0%;
14.农福:超级浓缩广谱杀病毒消毒剂,适用于所有动物种类,尤其对烈性传染病有特效,不同用途其稀释比例不一样。农福是由英国安德国际有限公司生产,北京大北农动物保健品公司全国总经销。
?
常见猪病的控制与治疗(1)
?
?
常见猪病控制和治疗
发生猪病后要及时确诊,并迅速隔离和消毒。对危害性大的疫病如口蹄疫等,应采取封锁、扑杀并紧急疫苗接种;对病猪要合理治疗,死淘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 猪瘟
病原是猪瘟病毒,有高度传染性。
症状:
急性败血型:体温升高至40.5-42℃,且稽留不退,精神沉郁、不吃食、不饮水,怕冷,眼结膜潮红,粪便干而臭,3-4天后转为腹泻。口粘膜和眼结膜有小出血点,耳尖、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斑和紫斑,体表淋巴结肿大,少数猪高烧,出现神经症状,病程为1-3周,病的后期常继发细菌感染,特别以肺炎和坏死性肠炎为多见。
慢性温和型(非典型):主发生长猪,潜伏期长,病猪体温时升时降,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猪的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经常发生坏死,病程较长,可超过1个月。
防治: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猪瘟,发病后主要控制继发感染。
1.对病猪和可疑病猪应立即隔离或扑杀,尽早注射抗猪瘟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康复后再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对同群猪要固定专人就地观察和护理,严禁扩散或转移;
2.对假定健康猪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
3.采用大剂量猪瘟疫苗(10-20头份或更大剂量)对可疑病猪接种,有一定疗效;
4.对猪舍环境及用具进行紧急消毒,消毒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草木灰水或漂白粉液。
(二)猪伪狂犬病
由疱诊病毒引起,流行于冬季,主要侵害5-20日龄的仔猪。
症状:新生仔猪,可在产后2-3日龄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出现颤抖、运动失调、下痢、呕吐。后期表现为前肢张开或四肢强直,后躯发软、麻痹、呈犬座姿势。经两天后倒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4月龄以上猪,体温可升高至41-42℃,呼吸加快,呈腹式呼吸,流鼻涕、咳嗽、精神不好。带仔母猪感染,发病突然,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大减,时有呕吐,间有运动不调。怀孕母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
防治:本病为病毒病,无特效药,主要是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发病后采取的措施为:
1.对病猪及抗体阳性猪及时扑杀、销毁和消毒;
2.为保护小猪,发病场可在紧急情况下给仔猪注射本场大猪痊愈血清;
3.对健康猪群紧急接种疫苗。
(三)猪丹毒
由猪丹毒杆菌引起,俗称“打火印”,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上的生长猪。
症状:
急性:初期发烧(42-43℃),不吃,共济失调,结膜充血,皮肤发红或出现红斑,指压退色(充血),后期转为淤血、出血,指压不退色。
亚急性型(疹块型):发热症状明显,体温升高到41-42℃,1-2天后,全身外侧皮肤上出现方形或菱形疹块,开始为鲜红色斑,逐渐凸起有手感,呈暗红色,直到疹块皮肤坏死如“皮革”样,进而出现脱落。
慢性型,病猪生长缓慢,四肢关节肿大、跛行,少数猪背、躯干部皮肤大片坏死,呈黑色硬痂。
防治:
1.对病猪首选药物为青霉素3万单位/公斤体重,日2次,肌注;也可选用其它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2.对可疑感染猪也可注射青霉素;
3.全群可服用土霉素、强力霉素或环丙沙星;
4.疫情稳定后再进行免疫接种;
5.注意环境及用具消毒。
(四)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兰耳病PRRS)
病原是单股RNA病毒,是一种带荚膜的球形动脉病毒,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途径,其中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
症状:妊娠母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咳嗽,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等,部分母猪产后无乳,胎衣停滞。仔猪,体温可升到40℃以上,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前期腹泻,逐渐消瘦,后期脱水便秘,被毛粗乱,后肢常呈交叉状站立不稳,耳尖发绀变兰,漫及全耳,腹部、大腿内侧皮下充血,呈深红色,直至体温下降,衰竭死亡;病变最常见的是心包积黄色液体,心包膜可见小出血点,肾周围脂肪、皮下、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防治:
1.注意引种安全,不从疫区购猪;
2.无特效药物,如发病只能用氯霉素、四环素、安苄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地塞米松等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疗程4-6天,以减少死亡;也可配合中药治疗,配方为:党参 40g,白芍 40g,赤芍 40g,茯苓 40g,车前草 40g,矮茶 40g,木槿皮 40g,山渣 30g,硼砂 30g,马鞭草 30g,青蒿 25g,杏仁 20g,甘草 20g,水煎服,一日两次,连服3剂;
3.加强饲养管理,给临产母猪饲喂阿司匹林,可减轻发热,减少流产。对病猪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高能量饲料,尤其注重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的补充;
4.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产房要彻底消毒,同时必须注意保暖和干燥;
5.确保仔猪吃足初乳,尽量减少因断尾、断牙、阉割、离乳等因素的刺激。
(五)猪水肿病
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分泌的VT细胞毒素所致,多发于生长快、发育好的断奶仔猪。
症状:主要以水肿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突然发病,眼睛红,死亡快且死亡率高,有的病猪口吐白沫,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盲目前进或转圈。病猪眼睑、齿龈、颈部、结膜、头皮、股前皮下高度水肿,积留清亮无色胶冻样液体。导致该病的主要诱因是饲养环境的突然改变,如断乳方法不当、采食过多、饲料营养不平衡、某些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E、硒)等;此外被细菌感染了的饲料、饮水可通过消化道感染而令仔猪患病。带菌母猪和患病仔猪是主要传染源。
防治:本病无特效药,只能预防为主,对症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仔猪断奶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式,应逐渐过渡,使仔猪慢慢适应;搞好环境卫生,避免受寒;
2.对断乳仔猪喂给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特别要注意VE和硒的添加,蛋白质不宜过高,采食量要逐渐增加;在饲料中可添加痢特灵或土霉素进行提前预防;
3.对水肿病的治疗原则是脱敏、强心、抑菌、利尿、消肿。脱敏可用氢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利尿用速尿(呋喃苯氨酸)或双氢克尿塞,抗菌首选磺胺类药,其次可选用链霉素、沙星类、氯霉素、土霉素、痢菌净、庆大霉素等,同时选用葡萄糖、安钠加、维生素制剂、硒等,具体措施:
(1)发病后立即停喂高蛋白饲料,包括未发病仔猪,并将其隔离;
(2)10%磺胺嘧碇钠注射液10-20毫升、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天,或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红霉素(5-10毫克/公斤)、链霉素(500毫克/头)、庆大霉素、氟哌酸任选一种肌肉注射,一天两次,连用2-3天;
(3)50%葡萄糖液20-40毫升,强力水肿灵10毫升,VB1 2毫升,肌苷2毫升,20%安钠加2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
(4)20%甘露醇(或山梨醇)100-200毫升静脉输液;
(5)维生素C注射液15毫升、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5毫升(含亚硒酸钠5毫克、维生素E250国际单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30毫升,每日2次,3天一个疗程。神经症状严重时可注射盐酸氯丙嗪等镇静剂;
(6)在仔猪有食欲后可喂给青饲料、稀饭等,并将碳酸氢钠片拌入食物中自食。
(六)仔猪黄痢与白痢
仔猪黄、白痢内因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天气突变、环境阴冷潮湿、脏、仔猪喝尿喝脏水等是外因,外因是仔猪黄、白痢的诱发因素。
症状:黄痢多发于1周以内的哺乳仔猪,2-3天便发病,3-7天内猛烈腹泻,粪便外观可见黄白色水样气泡、恶臭,仔猪精神不振、消瘦、脱水、畏寒。7天后排出浆状、糊状、乳白色或灰白色粘性、腥臭而稀薄的粪便,称为白痢。患白痢的病猪被毛粗糙无光,行动缓慢,发育迟滞,易继发肺炎,病程一周左右,死亡率极高。
防治:仔猪黄白痢均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在防治上可采取共同的措施。由于大肠杆菌菌株变异比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抗药性,有时用抗菌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方能凑效。
预防:
(1)加强对猪舍、栏舍、场地、饲料、饮水、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特别注意产房用具和母猪乳头、胸部、腹部、阴部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并做好仔猪的保暖防寒防潮工作;
(2)给母猪在临产前2-3周注射大肠杆菌性腹泻三价苗或MM-3基因工程苗;规模化猪场使用本场病料制作的自家苗,效果更佳;
(3)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吃上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饲料,提高初生仔猪的抗病力;
(4)仔猪出生后要尽早吃足初乳,并适时补充铁质和微量元素硒;生后12小时内给仔猪口服抗菌素,之后每12小时服用1次,连用3天;
(5)用微生态制剂如赐美健等预防仔猪下痢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6)采用全进全出和早期隔离断奶饲养管理模式,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1.药物预防:
A.母猪产前7-10天口服中药方剂:党参50克、黄连45克、黄芩45克、黄柏45克、马齿苋40克、栀子40克、大青叶30克、银花30克、甘草25克,以扫胎毒;
B.母猪产前产后3-5 天,每日土霉素拌料喂服,或饲料中添加氟哌酸100ppm;
C.母猪产后注射一针: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单位,可预防子宫炎,也可预防乳房炎、仔猪腹泻;
D.在哺乳仔猪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例如硫酸抗敌素等;
2.药物治疗:
由于大肠杆菌容易产生抗药性,用药治疗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择对本场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治疗。
黄痢:可用黄连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壮观霉素、新霉素、青链霉素、喹诺酮类,照说明口服或肌注,一窝内一头拉黄痢,全窝治疗。
白痢:可用庆大霉素+阿托品肌注,痢菌净或氟哌酸+VB2口服,也可用强力霉素、氯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药物,按照说明进行口服或肌注治疗。
在治疗的同时要进行补液,补液方案为:10%安钠咖5ml,2.5%维生素B1 3ml,10%维生素C 5ml,1%硫酸阿托品2ml,5%葡萄糖100ml,生理盐水85ml,用上述混合液加温至39℃腹腔注入,每头仔猪每日用5ml,每天1-2次。
对发病窝中所有仔猪不论大小一律口服0.1%亚硒酸钠1ml。
及时扑杀无治疗价值的仔猪,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
常见猪病的控制与治疗(2)
?
?
(七)传染性胃肠炎(TGE)
由冠状病毒引起,大猪无死亡,一周内的仔猪感染此病后死亡率在50%-100%。流行于深秋至早春,呈爆发流行。
症状:仔猪,潜伏期2-4天,病初体温升高不易发觉,短暂呕吐,继而出现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常混有未消化的乳凝块。食欲降低,少吃或不吃,极度口渴,嗜水,病猪迅速脱水,体重下降。育肥猪和公母猪,食欲不振,有时呕吐,水样腹泻,并混有气泡,哺乳母猪还表现为乳汁减少或停止泌乳。通过解剖,病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小肠内充满白色泡沫状液体及气体,偶尔夹杂凝乳块。
防治:
1.做好综合性疫病防治工作,引进猪只,隔离观察2周,方能并群。怀孕母猪产前3-4周注射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进行预防;
2.病猪可暂时停喂饲料,但需充分供给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1000毫升水中加入葡萄糖20克,小苏打2.5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另加维生素C 2克)或电解多维。对病猪也可腹腔注射水分、电解质及维生素;
3.运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在全场猪只的饲料中均加药;
4.加强管理,注意防寒保暖和消毒;
5.鸡新城疫Ⅰ系苗10-100倍稀释,对病猪后海穴(交巢穴)注射1-5毫升/头,据称有防治效果。
(八)猪流行性腹泻(冬痢)
本病由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寒冷冬季,传播迅速,短期内全场流行,4-5周后自然平息,次年又复发。此病与传染性胃肠炎症状类似,防治方法也相同。
(九)仔猪红痢
该病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出血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性中毒症,特点是便血和迅速死亡,且传染各类猪群。
症状:仔猪红痢发病极快,发生在初生3 日龄内的乳猪,突发,体温升高到40-40.5℃,不吃奶,精神不振,被毛无光,腹泻,排红色粘液状粪便,行走不稳,发抖,摇头抽搐,24小时内即可死亡。经解剖,腹腔内有多量红色液体,空肠段肠壁全部呈红色。
防治:
1.引进猪种时,一定要从无传染源的地区购进,避免引进病原;
2.加强对猪舍、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特别注意产房用具和母猪乳头的消毒;
3.确定本场有传染源时,可给怀孕母猪注射红痢氢氧化铝疫苗,产前1个月肌注5毫升/头,产前15天再注射10毫升/头,以后各胎次仅在产前15天注射3-5毫升;
4.对发病猪群可制备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立即给新生仔猪肌肉注射。同时运用抗生素治疗,例如:给病猪灌服青霉素100IU/公斤体重,或甲硝基咪唑;对新生仔猪,在哺乳前服青霉素,或沙星类,或赐美健,或口服敌菌净片,1片/头,每天2次。
(十)猪痢疾(猪血痢)
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致病,表现为血痢、黑痢。一般感染7天以上猪只,2-3周龄最易感。
症状:潜伏期10-14天,病始发烧,精神欠佳、厌食,腹泻开始为黄色或黄灰色软粪,最后拉水样便。有的病猪拉出灰褐色粪便。病情严重时,排出红色糊状粪便,含有大量粘液、血液和脓性物,夹有血斑,恶臭,形似豆腐渣的稀粥状,进而变黑,似高铜中毒粪便,病猪常拱背排便。剖解,大肠卡他性、出血性肠炎,结肠和盲肠粘膜肿胀,肠内容物较稀,并混有粘液或血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帐。
防治:
1.坚持自繁自养,千万不要到疫区引猪。引进种猪要隔离一个月以上,确属健康,方能合群;
2.做好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对猪舍、饲槽和用具要经常消毒,尽量减少和防止一切应激因素的影响;
3.发病场及时隔离病猪,并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全群预防投药;
(1)痢菌净,剂量3毫克/公斤体重,连服3天,停药7天后再服3天,或用注射液,也用3天,配合VB2治疗效果更佳;预防量50克/吨饲料;
(2)痢特灵300克/吨饲料,连用14天,预防量100克/吨饲料;
(3)四环素100-200克/吨饲料,喂3-5天;
(4)二甲硝基咪唑,治疗250克/吨饲料,预防量100克/吨饲料;
(5)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等均有一定疗效;
4.种猪感染此病后,绝不可再作种用。
(十一)仔猪副伤寒(猪沙门氏杆菌病)
本病由沙门氏杆菌引起,各龄猪均易感染,主发2-4月龄猪群。
症状:慢性为主要病型,急性型发生于断奶仔猪。
急性型(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食欲不振,鼻端干燥,有时呕吐,眼结膜潮红,有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粪恶臭带血,病猪常由于腹痛而弓背尖叫,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病期1-4天,死亡率较高。
慢性型(肠型):体温升高,40.5-41.5℃,以后发热幅度不定。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周期性便秘和腹泻,排出粥样或水样粪便,粪便臭,混有血和粘液,腹部和四肢皮肤有痘样湿疹,下痢猪脱水且渴欲增加,有的猪发生肺炎,表现咳嗽、呼吸加速、流鼻液,病期2-3周衰竭而死。
病变:急性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的变化,尸体有出血斑点,皮肤呈淡兰紫色,形似猪瘟,尤以鼻、尾、耳部明显,耳的浅表可能发生坏死;慢性的典型病变是结肠和盲肠的增厚、坏死、溃疡和糜烂,使盲肠表面覆盖着一层“麸皮样”坏死。
防治:
1.增强仔猪抗病力,尽早让仔猪吃足初乳;
2.仔猪断奶后,免疫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肌注口服均可,免疫期9 个月;
3.发病猪要及时隔离,并及早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复方新诺明、氟哌酸、黄连素、硫酸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再配合VB2使用,疗效更佳。使用方法:
A.氯霉素:口服50-100毫克/公斤体重、天,肌注30-50毫升/公斤体重、天,疗程4-6天;
B.卡那霉素:肌注 10-20毫克/公斤体重、天;
C.痢特灵:口服20-40毫克/公斤体重,日2次,3-5天后,剂量减半,再服用3-5日;
4.病死猪要深埋,不可食用,以免发生中毒,对尚未发病猪要进行抗菌素药物预防。
(十二)猪流感
本病由猪流感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的特点是传播快,但康复也快。
症状:潜伏期2-3天,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1℃,不食,精神沉郁,畏寒,打战,呼吸加快,咳嗽,眼和鼻有粘液性液体流出,眼结膜发红。钻窝不起,选暖和地方躺卧。剖解,可见鼻、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状粘液。
防治:流感病毒引起,无特效疗法。
1.保持猪舍清洁,防寒保暖,定期驱虫,减少应激,尤其在阴雨潮湿、气候急剧变化的季节,要加强饲养管理;
2.发病后,舍内可用食醋熏蒸消毒和保温;
3.运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例如:土霉素、泰乐菌素、青链霉素、环丙沙星、安钠加、地塞米松、复方氨基比林、庆大霉素、病毒灵等,配合VB1、VAD3效果更佳;
4.也可用中药治疗,如:菊花 30克,金银花 30克,板兰根 30克,防风 20克,薄荷 20克,连翘 20克,甘草 15克,水煎饮服。
(十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
症状:发病初期表现打喷嚏、吸气困难和发鼾声,鼻孔排出水样透明或粘液性鼻漏或混有血液,随着病程延长,鼻筒向一侧歪斜,鼻腔中常见有大量粘液或脓属干酪样渗出物。
防治:
1.加强综合防疫制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尤其是猪舍的通风,改善猪的生产发育环境,防止病猪入场;
2.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母猪在分娩前40天和25天分别接种1次;仔猪出生后2周接种1次,30日龄再接种1次;
3.对病猪要隔离、消毒,并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磺胺二甲基嘧啶、金霉素、复方新诺明、泰乐菌素、氯霉素、恩诺沙星、链霉素、四环素等,哺乳仔猪用卡那霉素滴鼻效果也较佳。
(十四)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本病是由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器官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肺炎和胸膜炎,多发于2-5月龄猪。
症状:最急性病猪可突然死亡,体温升高到42℃以上,食欲不振,鼻唇干,精神沉郁,停食,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腹式呼吸严重,关节肿胀、跛行,耳朵、头、腹、股部皮肤紫绀色,有出血点,有时可见从口、鼻流出白色带血泡沫状液体。耐过猪可见被毛粗乱,咳嗽,呼吸困难,生长缓慢或停滞。剖解,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
防治:
1.加强综合防疫制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尤其是猪舍的通风,改善猪的生长环境,防止病猪入场;
2.对病猪要隔离、消毒,并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预防可用SMZ(复方新诺明)400ppm、TMP(甲氧卞氨嘧啶)400ppm和土霉素600ppm拌料;治疗药物可用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甲砜霉素、土霉素、泰乐菌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交替使用,配合营养药物效果更佳。地塞米松、安乃近、咖啡因、安基比林用于退热、提神,但至多用1-2次,防止体温下降,否则更为危险。
(十五)猪肺疫(锁喉风)
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咽喉炎和呼吸困难。
症状:
急性型:表现为全身性出血和败血症,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 ℃,烦躁不安,张口呼吸,不食,作犬坐姿势,咽喉部和颈下部红、肿、热、痛而坚硬,流口水、鼻液多粘稠且出带血泡沫,眼、口腔粘膜、鼻盘、颈、胸腹下部皮肤呈紫绀色,皮肤上有红斑,先便秘后腹泻,死亡率可达100%。剖解,咽喉粘膜及周围皮下组织炎性水肿,气管、支气管粘膜肿胀,管腔内有泡沫状液体。
慢性型:体温升高不超过41℃,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涕,2-3周后少数病猪可以不治自愈。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条件,增强猪只抵抗力;
2.预防接种疫苗,可供选用的有猪肺疫弱毒苗、二联苗和三联苗;
3.发病后应立即采用隔离、消毒和药物治疗措施;
A.病猪及可疑猪,可选用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喹诺酮类药物肌注3-5天,并配合VB2、高免血清联合治疗;
B.发病群可用甲砜霉素100-300ppm、土霉素300-500ppm拌料,或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50-100ppm饮水;
4.对未出现症状的猪或疫情过后进行猪肺疫疫苗注射。
(十六)猪喘气病(猪地方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本病由猪肺炎霉形体(支原体)引起,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喘。
症状:急性表现为呼吸困难,象拉风箱,呈腹式呼吸,吸气时腹壁呈波浪式抖动,趴地喘气,发出喘鸣声。慢性表现为弓背干咳,早、晚或气候突变时咳嗽更明显,病猪消瘦,毛焦,生长十分缓慢。剖解,肺部显著膨大,水肿和气肿,若并发其它细菌感染,可出现胸膜炎、肺脓肿及坏死性肺炎。
防治:
1.控制环境温度、空气质量,降低饲养密度,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大单元采用全进全出制度;
2.采用大北农“呼立消”预混料进行综合防治;
3.采用疫苗进行免疫,保护率能达到80%以上;
4.药物治疗,可选用泰妙菌素(支原净)、泰乐菌素、利高霉素,并与硫酸粘杆菌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土霉素联合使用。目前使用较好的药物配伍是:泰妙菌素100ppm+金霉素300ppm或泰妙菌素100ppm+强力霉素100ppm进行拌料饲喂。
(十七)猪弓形虫病
本病是由一种名叫龚地弓形虫病的原虫引起。
症状:发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多数病猪便秘,粪便干硬,表面有粘液。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耳部、下腹部皮肤发绀,少数病猪有呕吐现象,妊娠母猪感染可发生死胎、流产。剖解,胸、腹腔积液,呈黄色透明样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和粘液充塞,肺高度膨隆。脾、肝稍肿大,色暗红,有白色坏死点,膀胱偶见出血点。
防治:
1.加强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卫生,严格防止鼠类及其排泄物对饲料及饮水污染;
2.流产胎儿及其排出物,要严格处理,防止被猫、狗等动物偷食;
3.磺胺药物为特效药,一般抗生素效果不佳;
(1)磺胺嘧碇(SD)+乙胺嘧碇,前者按70毫克/公斤体重,后者按6毫克/公斤体重,内服,每天两次,首次倍量,连用3-5天;
(2)增效磺胺-5-甲氧嘧碇(内含10%磺胺-5-甲氧嘧碇和2%三甲氧苄氨嘧碇);按10公斤体重肌注不超过2毫升,每天1次,连用3-5天;
(3)磺胺-6-甲氧嘧碇(SMM),按60毫克/公斤体重,配成10%注射液肌注,每天1次,连用3-5天;或者按内服首次量0.05-0.1克/公斤体重,维持量0.025-0.05克/公斤体重,每天2次,连用3-5天;或者SMM加DVD(敌菌净)增效剂,按5:1混合,口服混合物60毫克/公斤体重。
(十八)猪细小病毒病
本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症,多发于头胎母猪,夏季尤为明显,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引起死亡为特征。
症状:产活仔率低,木乃伊、死胎多。妊娠早期感染,胎儿死亡后很快被母体吸收,此时母猪反复发情,屡配不孕。中期感染,胎儿死亡后形成木乃伊。妊娠70天左右感染,常发生流产。70天以后感染,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且外观正常,但由于体内病毒的存在,可长期带毒。死产的胎儿可见皮下组织水肿,各器官充血、出血、水肿、变性和坏死,体腔大量积液、脑出血和水肿。
防治:
1.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后备公母猪在配种前注射细小病毒疫苗。在没有疫苗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接触感染办法,让后备母猪与带毒老母猪关在一栏饲养,获得免疫力;
2.对超期未产的母猪要进行激素催产,方法:肌注脑垂体后叶素20-30单位或雌二醇5-10毫克;
3.将流产或死产胎儿烧毁或深埋。
(十九)猪布氏杆菌病
本病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
症状:突出的症状是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第4-12周,阴道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妊娠母猪产死胎,产后胎衣不下,下痢,乳房肿胀。有的发生阴道炎、子宫炎,导致不孕。有的公、母猪表现后躯或一侧后躯跛行、瘫痪或关节炎,公猪睾丸萎缩。
防治: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最好作血检,若是阳性,坚决淘汰。对阴性猪也要隔离30-60天,用布氏杆菌病二号冻干苗饮服两次,其结果全部为阴性时,方可认为无布氏杆菌病。
(二十)猪乙型脑炎
本病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是人畜共患病,多数认为是由蚊虫传播病毒引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夏末秋初多发。
症状:妊娠母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临近产期早产的胎儿,虽是活的,但因极度衰弱而死亡;按预产期分娩的仔猪中,既有死胎和木乃伊,也有活的正常仔猪,但生后不久便出现全身痉挛抽搐,口吐白沫,倒地不起,很快死亡。母猪产前的症状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好卧嗜睡,渴欲增加,尿黄粪干,产后有的胎衣不下,从阴道流出红白粘液。剖解,死胎皮下呈弥漫性水肿,全身肌肉如“熟肉”,胸腹腔积液,肾与心外膜出血尤为明显。
防治:
1.对该病的防治,要定期驱蚊、虱等体外昆虫和寄生虫,切断传播媒介;
2.母猪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3.将流产或死产胎儿烧毁或深埋。
常见猪病的控制与治疗(3)
?
?
(二十一)口蹄疫
本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以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传播快,人畜共患。
症状:哺乳仔猪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但不出现水泡;成年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初期体温升高到40-41℃,不食,跛行,蹄冠、蹄叉、踵部皮肤温热红肿,水泡爆出,水泡液为淡黄色透明液,因出血而染红,水泡由小变大,最后破裂,出血成烂斑,严重时蹄壳脱落,个别烂斑也可在一周后痊愈,也易继发化脓性和腐烂性炎症。少数病猪口鼻也发生水泡。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场清洁卫生,严格做好消毒和预防接种疫苗工作。目前预防口蹄疫比较好的消毒剂是英国安德公司生产由大北农公司总经销的“农福”超浓缩病毒消毒剂;疫苗方面,多采用猪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亚脂)灭活油佐剂苗,接种一次免疫保护期可达6个月;
2.对可疑病猪要隔离,并采取紧急防治措施;
(1)对40日龄以上的生长猪和种猪要紧急接种疫苗;
(2)注射VE、亚硒酸钠注射液,注射量为:小猪1毫升,中猪2毫升,大猪3毫升,种猪5-8毫升,从而提高猪的免疫能力;
(3)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提高猪的抗病力;
(4)对哺乳仔猪还可腹腔注射VC,提高抗应激能力;同时还要注射治疗心肌炎的药物,防止心脏衰竭而死亡;
3.一旦发生疫情,立即组织封锁、隔离、消毒、扑杀,并上报有关部门。
(二十二)猪链球菌病
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其临床常见的有败血症型、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节脓肿)型、关节炎型和脑膜脑炎型。
症状:病猪体温升高到41-43℃,呼吸困难,便秘,腹、肢部皮肤变紫兰色,少数病猪几小时内死亡。大多数病猪精神不振、低头沉郁,有的猪关节肿胀、跛行、卧地不起、眼结膜潮红、流泪或鼻涕,呼吸急促,耳、颈、腹下和四肢皮肤大范围呈紫兰色,病期1-2天,体温下降到35-36℃,鼻孔流出带血泡沫,有的行走不协调、磨牙空嚼、后肢瘫痪、全身痉挛、迅速死亡。个别病猪后期成为慢性带菌病猪,关节肿大、关节囊发炎,站立困难,体温时有升高,最后消瘦,衰竭死亡。
防治:
1.春、秋两季或根据产仔情况及时进行猪链球菌疫苗免疫接种,肌注1毫升/头,接种前、后10天内最好不用抗菌药物;
2.作好猪舍、环境及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消除外伤引起的感染因素;
3.发病时及时用药物治疗,常选用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二甲基嘧碇钠注射液、病毒灵等药物,并配合VB1进行治疗;
4.必要时,用猪链球菌病冻干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二十三)猪李氏杆菌病
本病是由一种无荚膜、无芽胞的革兰氏阳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猪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的特征。
症状:多数病猪(特别是仔猪)呈败血症病状,体温升高到42℃,精神沉郁、厌食、呼吸急促,头、耳、腹部皮肤发绀。步态异常,后肢叉开坐地呈观星姿态,或转圈不停、痉挛、后肢逐渐麻痹,倒地后四肢划动,2-4天内死亡,怀孕母猪引起流产。
防治:
1.加强营养,搞好环境卫生,使猪群保持高水平的抗感染能力;
2.及时隔离病猪,加强猪舍及环境的消毒,并对症治疗;
(1)硫酸链霉素或硫酸双氢链霉素10毫克/公斤体重·次,肌注2次/日,连用3-5天;
(2)氨苄青霉素4-15毫克/公斤体重·次,加上庆大霉素1-2毫克/公斤体重·次,肌注2次/日,连用3天;
(3)增效磺胺嘧碇钠注射液(每支10毫升含SD钠1克、TMP 0.2克)0.05-0.1毫升/公斤体重·次,肌注,1-2次/日,连用3-5天。
(二十四)猪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仔猪、生长猪,传染源是蚊、虫、鼠等。多数是隐性感染,少数呈急性,表现为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水肿、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
症状:慢性水肿型多见,突出的症状是头部皮下水肿十分严重、明显,俗称“大头瘟”;急性黄疸型少见,多发生在中、大猪,主要表现为病猪体温时高时低,精神不振,眼结膜黄染,血红蛋白尿或血尿,鼻干裂,粪干成粒。母畜流产,有木乃伊,有的哺乳母猪无乳或乳腺炎。
防治:
1.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注意灭鼠、卫生、消毒等工作,在疫区必要时可用单价或多价弱毒菌苗预防接种;
2.发现可疑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并注意消毒和清理污染物;
3.猪群中发现病猪后,要全群投土霉素0.75-1.5克/公斤饲料,连喂7天。对病猪首选药为链霉素、青霉素,连用3-5天。
(二十五)仔猪先天性震颤(跳跳或抖抖病)
本病病原是先天性震颤病毒,此病引起出生后不久的仔猪出现局部或全身肌肉阵发性挛缩。
症状:仔猪出生后,安静时正常,一动往往在头部、四肢和尾部表现持续性的震颤,或为有节奏的阵发性的痉挛,全身抖动,行动困难,无法吃奶。若护理得好,一周后,震颤可逐渐减轻或消失而存活。
防治:
1.这种乳猪疾病一般较少见,且一头母猪最多发生一胎,第二胎再不发生;
2.对病仔猪加强护理,保持猪舍温暖、干燥、清洁,人工辅助哺乳可使大多数病仔猪痊愈。
(二十六)猪水泡病
本病是由猪水泡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表现为在蹄、鼻、口腔粘膜和母猪的乳头周围出现水泡。
症状:只是猪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潮湿天气、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更易感染。表现为病初体温升高到40-42℃,在蹄冠、蹄叉、蹄踵出现水泡,经1-2天破溃,露出红色的破溃面,跛行。若有细菌感染,局部化脓严重的可使蹄壳脱落,病猪趴卧。另外,约有5%-10%的病猪的鼻盘、口腔粘膜、齿龈有水泡和溃疡,部分母猪乳房有水泡出现。本病一般经10-15天多趋自愈恢复。
防治:
1.严禁从疫区调入猪只和猪肉产品;
2.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1)猪水泡肾传代细胞弱毒苗,对大小猪均可在股部深部肌肉注射2毫升,注苗后3-5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该苗也可在发病疫区进行紧急接种,可迅速控制疫情;
(2)猪水泡细胞毒结晶紫疫苗,对健康断奶猪、育肥猪均可肌注2毫升,免疫期可达9个月;
3.对病猪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大多可自愈。
(二十七)猪痘
本病是由猪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4-6周龄乳猪及断奶仔猪。
症状:病猪体温升高,精神和食欲不振,鼻粘膜和眼结膜潮红、肿胀、有粘性分泌物。在鼻镜、眼皮、下腹、股内侧等皮肤上有很多红斑,在红斑中间再发生丘疹,2-3天后转变为水泡,然后变成脓泡,最后变成棕黄色结痂。
防治:
1.搞好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工作,消灭猪血虱和蚊蝇;
2.患部可选用1%龙胆紫溶液、5%碘甘油、5%碘酊涂抹,有些还需要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
(二十八)猪附红细胞体病
由立克次氏体--猪附红细胞体引起,表现为急性黄疸性贫血。
症状:典型急性感染的母猪,常厌食1-3天,体温在40-41℃左右,偶尔引起母猪乳房和外阴水肿,哺乳母猪乳汁减少或缺少母性。仔猪和生长猪表现为高热,体温在40.5-42℃,呼吸困难,黄疸,尿黄,贫血,腹下、耳根、尾根等处出现小点出血,继而进一步扩大,最后连成一片,使皮肤脱落,并造成其它细菌继发感染,死亡率较高。
防治:
1.控制该病的关键在于驱除猪体的疥螨、血虱等体外寄生虫以及苍蝇、蚊虫等飞虫;
2.药物治疗:土霉素和有机砷制剂联合使用有较好的效果;另外贝尼尔(血虫净)、喹诺酮类药物对治疗该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3.对已发生此病的仔猪还要注意补铁和防止继发感染,一般采取仔猪肌注右旋糖苷铁2毫升预防贫血。
(二十九)猪球虫病
本病是由猪的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发于温暖潮湿季节的哺乳仔猪。
症状:食欲不振,腹泻、消瘦,一般持续4-6天,粪便呈液状或糊状,呈黄白色,偶尔可见血便,重病可因脱水而死亡。
防治:
1.清除环境中的球虫卵囊和避免卵囊污染猪舍是防治本病的关键。一般采用消毒法杀灭卵囊,例如选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熏蒸法消毒或过氧乙酸喷雾法,加热火焰法消毒效果较好;
2.母猪在分娩前1周和产后的哺乳期给予氨丙啉,剂量为25-65毫克/公斤体重,拌料或混饮喂服,连用3-5天,也可按此剂量给病仔猪防治。
(三十)猪疥癣
本病是由猪疥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阴湿寒冷的冬春季。
症状:患猪局部发痒,到处不断蹭痒或磨擦,患部皮屑和被毛脱落,皮肤潮红,可见有渗出液结成的痂皮。严重的皮肤出现皱褶或龟裂,食欲不振,逐渐消瘦。
防治:
1.定期驱虫,及时隔离治疗病猪,用5%热火碱水消毒圈舍;
2.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纯品)0.3毫克/公斤体重,一次皮下注射。隔7-10天后重复一次。
3.0.005%倍特(溴氰菊酯)溶液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一次;
4.0.05%双甲脒(特敌克)溶液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1次;
5.0.5%螨净(嘧碇基硫代磷酸盐)乳剂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1次;
6.1%敌百虫水溶液,洗擦患部,或喷淋。7-10天重复1次;
7.烟叶或烟梗1份,加水20份,浸泡24小时,在煮1小时后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1次。
常见猪病的控制与治疗(4)
?
?
(二十一)口蹄疫
本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以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传播快,人畜共患。
症状:哺乳仔猪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但不出现水泡;成年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初期体温升高到40-41℃,不食,跛行,蹄冠、蹄叉、踵部皮肤温热红肿,水泡爆出,水泡液为淡黄色透明液,因出血而染红,水泡由小变大,最后破裂,出血成烂斑,严重时蹄壳脱落,个别烂斑也可在一周后痊愈,也易继发化脓性和腐烂性炎症。少数病猪口鼻也发生水泡。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场清洁卫生,严格做好消毒和预防接种疫苗工作。目前预防口蹄疫比较好的消毒剂是英国安德公司生产由大北农公司总经销的“农福”超浓缩病毒消毒剂;疫苗方面,多采用猪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亚脂)灭活油佐剂苗,接种一次免疫保护期可达6个月;
2.对可疑病猪要隔离,并采取紧急防治措施;
(1)对40日龄以上的生长猪和种猪要紧急接种疫苗;
(2)注射VE、亚硒酸钠注射液,注射量为:小猪1毫升,中猪2毫升,大猪3毫升,种猪5-8毫升,从而提高猪的免疫能力;
(3)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提高猪的抗病力;
(4)对哺乳仔猪还可腹腔注射VC,提高抗应激能力;同时还要注射治疗心肌炎的药物,防止心脏衰竭而死亡;
3.一旦发生疫情,立即组织封锁、隔离、消毒、扑杀,并上报有关部门。
(二十二)猪链球菌病
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其临床常见的有败血症型、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节脓肿)型、关节炎型和脑膜脑炎型。
症状:病猪体温升高到41-43℃,呼吸困难,便秘,腹、肢部皮肤变紫兰色,少数病猪几小时内死亡。大多数病猪精神不振、低头沉郁,有的猪关节肿胀、跛行、卧地不起、眼结膜潮红、流泪或鼻涕,呼吸急促,耳、颈、腹下和四肢皮肤大范围呈紫兰色,病期1-2天,体温下降到35-36℃,鼻孔流出带血泡沫,有的行走不协调、磨牙空嚼、后肢瘫痪、全身痉挛、迅速死亡。个别病猪后期成为慢性带菌病猪,关节肿大、关节囊发炎,站立困难,体温时有升高,最后消瘦,衰竭死亡。
防治:
1.春、秋两季或根据产仔情况及时进行猪链球菌疫苗免疫接种,肌注1毫升/头,接种前、后10天内最好不用抗菌药物;
2.作好猪舍、环境及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消除外伤引起的感染因素;
3.发病时及时用药物治疗,常选用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二甲基嘧碇钠注射液、病毒灵等药物,并配合VB1进行治疗;
4.必要时,用猪链球菌病冻干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二十三)猪李氏杆菌病
本病是由一种无荚膜、无芽胞的革兰氏阳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猪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的特征。
症状:多数病猪(特别是仔猪)呈败血症病状,体温升高到42℃,精神沉郁、厌食、呼吸急促,头、耳、腹部皮肤发绀。步态异常,后肢叉开坐地呈观星姿态,或转圈不停、痉挛、后肢逐渐麻痹,倒地后四肢划动,2-4天内死亡,怀孕母猪引起流产。
防治:
1.加强营养,搞好环境卫生,使猪群保持高水平的抗感染能力;
2.及时隔离病猪,加强猪舍及环境的消毒,并对症治疗;
(1)硫酸链霉素或硫酸双氢链霉素10毫克/公斤体重·次,肌注2次/日,连用3-5天;
(2)氨苄青霉素4-15毫克/公斤体重·次,加上庆大霉素1-2毫克/公斤体重·次,肌注2次/日,连用3天;
(3)增效磺胺嘧碇钠注射液(每支10毫升含SD钠1克、TMP 0.2克)0.05-0.1毫升/公斤体重·次,肌注,1-2次/日,连用3-5天。
(二十四)猪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仔猪、生长猪,传染源是蚊、虫、鼠等。多数是隐性感染,少数呈急性,表现为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水肿、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
症状:慢性水肿型多见,突出的症状是头部皮下水肿十分严重、明显,俗称“大头瘟”;急性黄疸型少见,多发生在中、大猪,主要表现为病猪体温时高时低,精神不振,眼结膜黄染,血红蛋白尿或血尿,鼻干裂,粪干成粒。母畜流产,有木乃伊,有的哺乳母猪无乳或乳腺炎。
防治:
1.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注意灭鼠、卫生、消毒等工作,在疫区必要时可用单价或多价弱毒菌苗预防接种;
2.发现可疑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并注意消毒和清理污染物;
3.猪群中发现病猪后,要全群投土霉素0.75-1.5克/公斤饲料,连喂7天。对病猪首选药为链霉素、青霉素,连用3-5天。
(二十五)仔猪先天性震颤(跳跳或抖抖病)
本病病原是先天性震颤病毒,此病引起出生后不久的仔猪出现局部或全身肌肉阵发性挛缩。
症状:仔猪出生后,安静时正常,一动往往在头部、四肢和尾部表现持续性的震颤,或为有节奏的阵发性的痉挛,全身抖动,行动困难,无法吃奶。若护理得好,一周后,震颤可逐渐减轻或消失而存活。
防治:
1.这种乳猪疾病一般较少见,且一头母猪最多发生一胎,第二胎再不发生;
2.对病仔猪加强护理,保持猪舍温暖、干燥、清洁,人工辅助哺乳可使大多数病仔猪痊愈。
(二十六)猪水泡病
本病是由猪水泡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表现为在蹄、鼻、口腔粘膜和母猪的乳头周围出现水泡。
症状:只是猪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潮湿天气、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更易感染。表现为病初体温升高到40-42℃,在蹄冠、蹄叉、蹄踵出现水泡,经1-2天破溃,露出红色的破溃面,跛行。若有细菌感染,局部化脓严重的可使蹄壳脱落,病猪趴卧。另外,约有5%-10%的病猪的鼻盘、口腔粘膜、齿龈有水泡和溃疡,部分母猪乳房有水泡出现。本病一般经10-15天多趋自愈恢复。
防治:
1.严禁从疫区调入猪只和猪肉产品;
2.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1)猪水泡肾传代细胞弱毒苗,对大小猪均可在股部深部肌肉注射2毫升,注苗后3-5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该苗也可在发病疫区进行紧急接种,可迅速控制疫情;
(2)猪水泡细胞毒结晶紫疫苗,对健康断奶猪、育肥猪均可肌注2毫升,免疫期可达9个月;
3.对病猪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大多可自愈。
(二十七)猪痘
本病是由猪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4-6周龄乳猪及断奶仔猪。
症状:病猪体温升高,精神和食欲不振,鼻粘膜和眼结膜潮红、肿胀、有粘性分泌物。在鼻镜、眼皮、下腹、股内侧等皮肤上有很多红斑,在红斑中间再发生丘疹,2-3天后转变为水泡,然后变成脓泡,最后变成棕黄色结痂。
防治:
1.搞好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工作,消灭猪血虱和蚊蝇;
2.患部可选用1%龙胆紫溶液、5%碘甘油、5%碘酊涂抹,有些还需要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
(二十八)猪附红细胞体病
由立克次氏体--猪附红细胞体引起,表现为急性黄疸性贫血。
症状:典型急性感染的母猪,常厌食1-3天,体温在40-41℃左右,偶尔引起母猪乳房和外阴水肿,哺乳母猪乳汁减少或缺少母性。仔猪和生长猪表现为高热,体温在40.5-42℃,呼吸困难,黄疸,尿黄,贫血,腹下、耳根、尾根等处出现小点出血,继而进一步扩大,最后连成一片,使皮肤脱落,并造成其它细菌继发感染,死亡率较高。
防治:
1.控制该病的关键在于驱除猪体的疥螨、血虱等体外寄生虫以及苍蝇、蚊虫等飞虫;
2.药物治疗:土霉素和有机砷制剂联合使用有较好的效果;另外贝尼尔(血虫净)、喹诺酮类药物对治疗该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3.对已发生此病的仔猪还要注意补铁和防止继发感染,一般采取仔猪肌注右旋糖苷铁2毫升预防贫血。
(二十九)猪球虫病
本病是由猪的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发于温暖潮湿季节的哺乳仔猪。
症状:食欲不振,腹泻、消瘦,一般持续4-6天,粪便呈液状或糊状,呈黄白色,偶尔可见血便,重病可因脱水而死亡。
防治:
1.清除环境中的球虫卵囊和避免卵囊污染猪舍是防治本病的关键。一般采用消毒法杀灭卵囊,例如选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熏蒸法消毒或过氧乙酸喷雾法,加热火焰法消毒效果较好;
2.母猪在分娩前1周和产后的哺乳期给予氨丙啉,剂量为25-65毫克/公斤体重,拌料或混饮喂服,连用3-5天,也可按此剂量给病仔猪防治。
(三十)猪疥癣
本病是由猪疥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阴湿寒冷的冬春季。
症状:患猪局部发痒,到处不断蹭痒或磨擦,患部皮屑和被毛脱落,皮肤潮红,可见有渗出液结成的痂皮。严重的皮肤出现皱褶或龟裂,食欲不振,逐渐消瘦。
防治:
1.定期驱虫,及时隔离治疗病猪,用5%热火碱水消毒圈舍;
2.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纯品)0.3毫克/公斤体重,一次皮下注射。隔7-10天后重复一次。
3.0.005%倍特(溴氰菊酯)溶液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一次;
4.0.05%双甲脒(特敌克)溶液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1次;
5.0.5%螨净(嘧碇基硫代磷酸盐)乳剂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1次;
6.1%敌百虫水溶液,洗擦患部,或喷淋。7-10天重复1次;
7.烟叶或烟梗1份,加水20份,浸泡24小时,在煮1小时后涂擦患部,7-10天后再重复1次。
常见猪病的控制与治疗(5)
?
?
(三十一)乏情
乏情俗称不发情,是指青年母猪6-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天后仍不发情。
防治:
1.加强管理,注重种猪营养,防止种猪过肥或过瘦,维持良好体况;
2.对青年母猪初情期延迟,采用转移到其它的圈舍或地方,增加与公猪的接触,并喂些青绿饲料。还可一次皮下或肌注孕马血液(怀孕40-80天马的血)10-20毫升或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生物制剂400-600单位,诱导发情和排卵。另外也可静脉或肌肉注射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500单位;
3.对断奶母猪皮下或肌肉注射孕马血清或全血15-25 毫升,或者肌注PMSG制剂1000-1500单位1-2次。另外,也可静脉或肌肉注射HCG500-1000单位,间隔1-2天重复1次;
4.静脉或肌肉注射FSH(促卵泡激素)100-300单位,隔日1次,一般3-4次,不但能促进母猪发情和排卵,而且有提高受胎率、产仔率的作用;
(三十二)流产
引起母猪流产的病因较多且复杂,最常见的是传染性的(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乙型脑炎、猪瘟等),引起群发性流产,其次是寄生虫性病(弓形体病等)、霉菌毒素、营养性、中毒性、有害环境以及机械性损伤等。
防治:
1.对猪群定期监测传染性病流产和寄生虫性病流产,以便及时进行疫苗的防疫注射和掌握注苗后的保护率情况;
2.猪舍夏天要通风、干燥,防止高温高湿;冬天要保温防寒;
3.由于种猪对霉菌毒素比较敏感,严禁饲喂霉变和有毒的饲料。建议在种猪饲料中添加脱霉素(霉菌毒素吸附剂);
4.对有流产先兆的母猪,先用黄体酮注射液15-25毫克一次肌注保胎,若保胎无效的可选用苯甲酸雌二醇3-10毫克或已烯雌酚3-10毫克肌注,以促其流出,防死胎停滞。
(三十三)难产
母猪难产发生率比其它家畜低,其难产有产力微弱、产道狭窄、胎儿异常三类。
防治:
1.若产力微弱可选用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10-20单位,每小时肌注1次,一般应用1-3次即可。要防止大剂量应用,尤其子宫颈口未开放时禁止应用。
2.向产道内灌注大量润滑剂,便于矫正和拉出胎儿。矫正异常胎势时,要在母猪阵缩的间歇期将胎儿推回子宫,以利操作。胎儿过大,可徒手拉或用产科绳套往后拉出。
3.延误助产、畸形胎过大,又不能碎胎的情况下,应及时采用剖腹手术。
(三十四)产后缺乳
本病又叫子宫炎--乳房炎--缺奶综合征。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过早配种,头胎母猪乳房发育不良;妊娠期运动不足,妊娠中、后期营养不足,母体较瘦弱;母猪精料过量,过于肥胖;猪舍卫生差,管理不当,造成乳房炎;酷热、高寒、高湿、应激造成。
防治:
1.科学饲养好妊娠母猪,防止过瘦或过肥,尤其要防治便秘和产后不食;
(1)妊娠母猪饲喂全价饲料,一般在怀孕初、中期喂日粮1.8-2.2公斤,后期(产前一个月)喂2.5-3.0公斤,并喂给适量青绿饲料;对过肥胖母猪,产前2-3周减少精料给量,若大便不畅还可喂硫酸镁20-40克和大黄苏打片20片缓泻;对膘情差的母猪,一定要在怀孕中、后期加强营养,促膘保健康;
(2)清洗、消毒母猪和产房,母猪进入产房后,每天减少0.5公斤日粮,临产当天不喂精料,只喂适量麸皮盐水。产后及时消毒母猪,并按摩乳房,把每个乳头的第一、二把奶挤掉。产后第1-2天,可饮适量麸皮汤(加食盐),每天喂3-5次,防止过食,多喂青绿饲料,第三天起逐渐增加配合饲料至5-7公斤。若有炎症,则要对症治疗,确保泌乳系统正常;
2.搞好母猪分娩接产消毒工作,环境要安静,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用以预防乳房炎;
3.产前1个月和产后当日,给母猪各肌注1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毫升含亚硒酸钠1毫克,维生素E50单位)10毫升;
4.对少乳者用催乳灵10片内服,连用3-5天;
5.在母猪产仔期间或产后,可皮下或肌注垂体后叶素或催乳素10-30单位,用药15分钟后,再把隔离的乳猪放回来,让乳猪吃奶。此药可每小时注射1次,一般3-5次即可见效;
6.青年母猪产仔后异常兴奋,也可引起缺乳或无乳,需要肌注安痛定注射液10-20毫升,或安奶近10毫升;
7.将胎衣、死产仔洗净,加水、盐适量煮熟,分数次拌料内服;
8.口服取乳方。
(1)王不留行65克,天花粉55克,漏芦50克,僵蚕40克,猪蹄两对,熬汤喂服;
(2)王不留行30克,通草30克,山甲珠20克,白术20克,黄芪20克,党参20克,当归20克,共研成末拌料喂;
(3)黄芪40克,党参40克,王不留行40克,冬葵子40克,蒲公英30克,路路通20克,扁豆20克,此方产前15-20天煎熬口服。
(三十五)产后瘫痪
本病是母猪产后数小时至5天内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表现为病猪站立困难,后躯摇摆,肌肉有疼痛敏感反应,食欲减退,大便干燥,缺奶或无奶。
防治:
1.妊娠母猪应喂全价饲料,尤其是怀孕后期必须供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防治便秘,多喂些青绿饲料,或每天拌料内服硫酸镁或硫酸钠30-100克;
3.静脉注射10%氯化钙30-5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100-150毫升;
4.肌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4-8毫升,隔天1次,连用10-15次;
5.选用乳酸钙或石粉10-15克,拌料内服,每天1次,连用1周。
(三十六)仔猪低血糖症
本病是新生仔猪由于血糖(正常值为90毫克/100毫升)低于正常值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营养代谢疾病。主要是由母猪妊娠后期营养水平不足而造成胎儿发育受阻所致。仔猪生后表现体弱、无力吮奶,毛色发暗,四肢绵软无力,卧地不起,有时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四肢伸直呈游泳样运动,口吐白沫,体温下降到35℃左右造成死亡。
防治:
1.科学饲养怀孕后期母猪,保证其全价日粮,临产前对乳房进行消毒和按摩,使母猪在产后有大量的奶水;
2.保护乳仔猪不受寒冷,尤其对3日龄以内的乳猪及病猪更为重要;
3.治疗以补充糖为主,辅以可的松制剂,促进糖原异生;
(1)腹腔注射5%-20%葡萄糖液10-20毫升,每隔4-6小时一次,连用几天,仔猪能哺乳或吃食人工配料为止;
(2)口服50%葡萄糖水15毫升,每天3-6次;
(3)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1-3毫克放入葡萄糖注射液内,腹腔注射;也可肌注,每天1-3次,4天为一疗程。
以上治疗期间,可辅以口服补液盐内服,以及其它对症治疗。
(三十七)仔猪白肌病
本病是仔猪以骨骼肌和心肌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以20日龄到3月龄的仔猪发病为多见,多于3-4 月份发病。可能主要是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所致。
症状:(1)运动机能障碍,表现为喜卧、起立困难、跛行、四肢麻痹;(2)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不匀;(3)消化机能紊乱,腹泻,粪便水样恶臭;(4)贫血,黄染,生长缓慢,严重的有渗出性素质。
防治:
1.给妊娠母猪合理搭配饲料,尤其要适量添加硒和VE,也要给哺乳母猪适量添加;
2.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毫升含亚硒酸钠1毫克、维生素E50国际单位)5-10毫升,给妊娠母猪于临产前1个月肌注1次,必要时隔半个月再肌注1次;
3.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2毫升,给病仔猪深部肌肉注射有明显疗效。
(三十八)异食癖
本病是由营养代谢病、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表现为咬耳朵、尾巴,舔食墙壁,啃食槽、泥土、尿碱或有咸味的异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日粮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微量元素或配合不当;(2)猪舍饲养密度大,湿度过大,温度过高,空气中二氧化碳、氨气量过大,又不通风,或新合群猪打斗等;(3)继发于内外寄生虫,或消化不良;(4)猪群内有亚临床症状的猪产生异味,猪的嗅觉非常敏感,会群起攻击有异味的猪。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猪舍过热、湿度大、密度高等不利因素的应激;
2.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并可喂给青绿饲料,防止营养缺乏;
3.若发生异食癖现象,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控制;
(1)及时将咬架群内的进攻者或受伤者挑出,另圈饲养;
(2)在咬架群内喷洒来苏尔,让其分辩不出其它猪的异味;
(3)用50度的白酒喷到猪的口、鼻上,一天上午1次,下午2次,连喷两天,对控制咬尾有作用;
(4)在猪身上涂抹黄油苦参擦剂。配方:黄油(机动轴承润滑油)1公斤+苦参100克混匀,苦参有杀虫、杀真菌、止痒功效;黄油不好吃,在同群咬猪和被咬猪耳边缘、耳尖部和尾部抹此剂,可制止咬架、咬耳、咬尾。
(5)嗜好咬尾、耳的猪,注射氯丙嗪0.05克/公斤体重,或服适量安眠酮、安定等药物,用以镇静;
(6)在舍内悬挂铁链、胶皮管供猪戏咬,调节神经兴奋度和注意力。
(三十九)猪慢性胃肠卡他
病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有时异食,重者呕吐、咬尾、打斗,被毛粗糙,先便秘后下痢,粘膜苍白或呈黄色,病程长短不一。
治疗:
1.洗胃:用人工盐或硫酸钠(镁)30-80克,鱼石脂2-5克,食油100毫升,清水适量;
2.助消化:乳酶生、酵母、大黄苏打片或龙胆各8克,加碳酸氢钠16克,共分四包,每次1包喂猪;
3.消炎:用庆大霉素1-1.5毫克/公斤体重肌注,或磺胺脒0.1-0.2克/公斤体重,日喂3次用量;
4.平胃散:苍术15克,厚朴15克,陈皮15克,焦三仙45克,干姜5克,甘草10克,灌服。
(四十)黄曲霉毒素中毒
本病是猪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所引起的以损害肝脏为主要特征的中毒症。
症状:急性多发于2-4月龄的仔猪,未出现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亚急性和慢性,食欲减退,粪便干燥呈球状,表面附有粘液与血液,被毛粗糙,皮肤苍白,生长发育缓慢,消瘦,眼睑肿胀。
防治:
1.主要在于预防,在饲料原粮或饲料中加入防霉剂,根本措施在于不喂发霉饲料;
2.饲料若有发霉现象,在饲料中加入脱霉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缓解毒素的毒害作用。
(四十一)赤霉菌毒素中毒
本病是由于猪吃食赤霉病的小麦或玉米所致。
症状:
1.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中毒,小母猪呈现发情症状,乳腺增大,阴户红肿;成年母猪不孕,胎儿干尸化,胎儿被吸收和流产;公猪睾丸萎缩,性欲减退,呈现雌性化。
2.T-2(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毒素中毒,大多呈现拒食和呕吐,急性的有腹泻等出血性胃肠炎症状;慢性的有生长发育迟缓,消化不良和再生不全性贫血等症状,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率降低,有的发生流产、早产或产死胎。有的病猪伤口流血不止,凝血时间延长。
防治:
基本上同黄曲霉毒素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