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 毛 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阴道毛滴虫
利什曼原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简称 贾第虫
Giardia lamblia
贾第虫形态
? 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基
本时期
? 滋养体,9-21x5-15x2-4 μm
? 包囊,8-14x7-10 μm
贾第虫生活史
成熟包囊
(感染期)
滋养体 滋养体 包囊经口
二分裂增殖
十二指肠
(随粪便排
出体外,发
育至四核成
熟包囊)
寄生部位:
十二指肠、小肠上段、胆囊
以吸盘吸附在 肠粘膜 上
? 生活史特点
– 成熟的四核包囊是感染期
– 经口感染
– 滋养体寄生于人十二指肠、小肠上段、
胆囊
– 部分滋养体在结肠形成包囊,随粪便
排出体外
贾第虫生活史
贾第虫的致病
? 致病机制
– 虫体吸盘的机械刺激对肠粘膜的损伤
– 大量虫体寄生时,吸盘吸附的屏障作用影响脂肪等
物质的吸收
– 宿主的免疫状态对寄生虫致病的影响
? 临床类型
– 无症状带虫者
– 贾第虫性腹泻
– 胆囊炎
贾第虫感染的诊断、流行与防治
? 诊断
– 粪检包囊(碘染)、滋养体(生理盐水涂片)
– 十二指肠引流液涂片镜检,肠检胶囊法
? 流行特点与流行因素
– 国内平均感染率 2.57%,新疆 10.79%,西藏 8.83%,河
南 7.2%,儿童高于成人
– 流行因素同消化道传染病
? 防治
– 治疗药物:灭滴灵、丙硫咪唑
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
人体寄生的毛滴虫种类
? 寄生于人体的毛滴虫有 3种
– 阴道毛滴虫
– 口腔毛滴虫 (T.tenax)
– 人毛滴虫 (T.hominis)
? 共同特征
– 虫体呈梨形或卵圆形
– 有 3-5根前鞭毛,1根后鞭毛
– 有波动膜
– 轴柱 1根贯穿虫体
– 核 1个,位于虫体前端
三种毛滴虫的主要区别
阴道毛滴虫 口腔毛滴虫 人毛滴虫
寄生部位 阴道、尿道、前列腺 齿龈、牙周袋 肠道
波动膜 占虫体 1/3-1/2 与虫体等长 占长体 2/3-3/4
前鞭毛 4 根 4 根 3-5 根
后鞭毛 1 根,不游离 1 根,不游离 1 根,游离
核
染色质粒细,
核仁小或无
染色质粒多,
无核仁
无染色质粒,
核仁大而明显
阴道毛滴虫的形态
? 生活史中只有
滋养体一个时
期
? 滋养体
– 呈梨形或椭圆形,
30x10 –15 μm
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
? 宿主, 人
? 寄生部位, 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于女
性阴道后穹窿处
? 营养, 摄食宿主上皮细胞内糖原
? 繁殖方式, 二分裂法增殖
? 传播, 滋养体为感染阶段,通过直接或
间接接触传播
阴道毛滴虫的致病
? 致病力 与虫株毒力和宿主的生理状态有关
? 致病机制
– 与乳酸杆菌争夺糖原,破坏阴道的“自净作用”
– 致病细菌的协同作用
? 临床类型
– 滴虫性阴道炎
– 滴虫性尿道炎、膀胱炎
– 男性前列腺炎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诊断
? 阴道分泌物、前列腺液、尿液涂片镜检
– 悬滴法镜检
– 生理盐水涂片法镜检
– 涂片染色法(姬氏或瑞氏染色)镜检
? 培养法检查
– 采用肝浸汤培养基在 37℃ 下孵育 48h后查虫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流行
? 流行特点
– 以女性感染居多
– 性传播疾病
? 流行因素
– 传染源,男、女性感染者
– 传染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滋养体在外界有一定抵抗力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防治
? 改善共公卫生设施,净化公共浴厕
?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
?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减少传染源
– 治疗药物
? 甲硝咪唑(灭滴灵)内服、外用
? 1/100乳酸水或 1/5000高锰酸钾水外用
? 中药:荚竹桃叶、猪胆汁等
– 注意检查、治疗配偶
利什曼原虫
? 生物学地位
– 属动鞭纲动基体目 ( Kinetoplastida)、锥虫科
( Trypansomatidae)、利什曼属( Leishmania)
? 人体寄生的常见种类
– 杜氏利什曼原虫( L.donovani)——内脏型
– 热带利什曼原虫( L.tropica)——皮肤型
– 巴西利什曼原虫( L.brasiliensis)——皮肤粘膜型
–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L.mexicana)——颜面溃疡型
( Chicleer’s病 )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又称:黑热病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内脏巨噬 —单核细
胞系统
? 临床上引起
内脏利什曼病
( visceral leishmaniasis)
又称:黑热病 ( kala-azar)
杜氏利什曼原虫形态
? 无鞭毛体(利杜体)
? 前鞭毛体(鞭毛体)
amastigote,
Leishman-Donovan body,
L.D小体
promastigote
微鞭毛体
micromastigote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无鞭毛体 无鞭毛体
前鞭毛体 前鞭毛体
( 人、犬巨噬细胞 )
( 白蛉消化道 )
二分裂增殖
二分裂增殖
白
蛉
叮
咬
白
蛉
叮
咬
?感染阶段, 前鞭毛体 ; 感染方式, 随白蛉叮咬吸血而感染
?前鞭毛体进入巨噬细胞的过程
?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的机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 生活史特点
– 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及犬等哺乳动物的巨噬细
胞内
– 前鞭毛体寄生于媒介宿主 ——白蛉的消化道
内
– 前鞭毛体是感染阶段
– 经白蛉叮咬吸血而感染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
? 发病机制
– 由于无鞭毛体的大量繁殖,使大量巨噬细胞
遭到破坏,反应性幼稚巨噬细胞增生,由此
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 免疫抑制
? 超抗原负荷,导致免疫无反应性
? 寄生虫释放免疫抑制因子
? 封闭抗体学说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
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机理
? 长期不规则发热 (免疫抑制、反应性发热)
? 肝、脾、淋巴结肿大 (幼稚巨噬细胞增生)
? 贫血 (脾亢、免疫病理所致红细胞减少)
? 出血 (脾亢所致血小板减少)
? 全血细胞减少 (脾亢、免疫病理所致)
? 球 /白倒置 (幼稚浆细胞增生、肝生成白蛋白减少)
? 蛋白尿、血尿 (肾淀粉样变性)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
? 皮肤型黑热病
– 多发生于黑热病治疗后期或黑热病治愈后,
故又称“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
– 临床表现类型
? 结节型(瘤麻风型), 肉芽瘤性结节,不痛不痒
不溃烂,局部不麻木,结节内可找到无鞭毛体
? 丘疹、褪色斑型, 皮肤上出现暗红色含虫丘疹,
或大小不等的褪色斑疹
黑热病的诊断
? 病原学检查
– 组织穿刺涂片镜检无鞭毛体
? 骨髓穿刺, 安全、常用,检出率 85%
? 淋巴结穿刺, 常用于疗效考核
? 肝穿、脾穿, 检出率高,但危险性大
? 皮肤结节刮片,用于检查皮肤型黑热病
– 穿刺物培养, 常用 N.N.N培养基
? 免疫学检查, 用于疗效考核
黑热病的流行
? 世界三大流行区
– 中国、印度、地中海盆地
? 中国流行区的划分及流行现状
– 平原型, 人源型,病犬少见,媒介为家栖性中华
白蛉
– 山区丘陵型, 动物源型,多儿童感染,病犬多,野
栖性中华白蛉为媒介
– 荒漠型, 传染源不清楚(野生动物源型?)媒介
为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
黑热病的防治
? 消灭传染源
– 捕杀病犬
– 及早治疗病人,葡萄糖酸锑纳(钾) 治愈率 97%,
对锑剂抗药者可选用戊脘脒等
? 消灭白蛉, 白蛉娇嫩,对化学药物敏感
? 我国很快消灭黑热病的原因
– 政府重视,群防群治
– 黑热病原虫的生活史研究的较早、较清楚
– 媒介白蛉的抵抗力较弱
– 有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 ——锑剂
动鞭纲:鞭毛虫
鞭毛 ——由基体发出
微管组成的轴丝,外
包一层虫体膜,伸出
虫体外
阴道毛滴虫
(染色)
阴道毛滴虫
(未染色)
(
染
色
)
阴
道
毛
滴
虫
滋
养
体
阴
道
毛
滴
虫
生
活
史
接触感染
感染阶段
寄生于泌尿生殖系统
扫描电镜下贾第虫滋养体
扫描电镜下贾第虫滋养体
姬氏染色滋养体
碘液染色滋养体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包囊)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碘液染色
蓝
氏
贾
第
鞭
毛
虫
包
囊
蓝
氏
贾
第
鞭
毛
虫
生
活
史
肠组织切片 (示贾第虫滋养体)
阴道毛滴虫(活动状态)
皮肤利什曼病
面部溃疡
东方疖
皮肤利什曼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骨髓涂片)
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脾组织内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体外培养)
黑热病患者
同
患
黑
热
病
一
家
五
个
儿
童
侏儒型黑热病
患者女,26岁,肝脾肿大,腹水,身高 120cm,体重 32kg,肝
季肋下 8cm,剑突下 12cm,脾大平脐,质硬。白细胞 2.2x109/L,
骨髓片查见利杜体
黑热病合并走马疳
皮肤型黑热病
皮肤型黑热病
皮肤型黑热病
黑热病患儿
在锑剂治疗
过程中皮肤
上出现的含
虫丘疹
蓝氏贾第鞭毛虫
阴道毛滴虫
利什曼原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简称 贾第虫
Giardia lamblia
贾第虫形态
? 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基
本时期
? 滋养体,9-21x5-15x2-4 μm
? 包囊,8-14x7-10 μm
贾第虫生活史
成熟包囊
(感染期)
滋养体 滋养体 包囊经口
二分裂增殖
十二指肠
(随粪便排
出体外,发
育至四核成
熟包囊)
寄生部位:
十二指肠、小肠上段、胆囊
以吸盘吸附在 肠粘膜 上
? 生活史特点
– 成熟的四核包囊是感染期
– 经口感染
– 滋养体寄生于人十二指肠、小肠上段、
胆囊
– 部分滋养体在结肠形成包囊,随粪便
排出体外
贾第虫生活史
贾第虫的致病
? 致病机制
– 虫体吸盘的机械刺激对肠粘膜的损伤
– 大量虫体寄生时,吸盘吸附的屏障作用影响脂肪等
物质的吸收
– 宿主的免疫状态对寄生虫致病的影响
? 临床类型
– 无症状带虫者
– 贾第虫性腹泻
– 胆囊炎
贾第虫感染的诊断、流行与防治
? 诊断
– 粪检包囊(碘染)、滋养体(生理盐水涂片)
– 十二指肠引流液涂片镜检,肠检胶囊法
? 流行特点与流行因素
– 国内平均感染率 2.57%,新疆 10.79%,西藏 8.83%,河
南 7.2%,儿童高于成人
– 流行因素同消化道传染病
? 防治
– 治疗药物:灭滴灵、丙硫咪唑
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
人体寄生的毛滴虫种类
? 寄生于人体的毛滴虫有 3种
– 阴道毛滴虫
– 口腔毛滴虫 (T.tenax)
– 人毛滴虫 (T.hominis)
? 共同特征
– 虫体呈梨形或卵圆形
– 有 3-5根前鞭毛,1根后鞭毛
– 有波动膜
– 轴柱 1根贯穿虫体
– 核 1个,位于虫体前端
三种毛滴虫的主要区别
阴道毛滴虫 口腔毛滴虫 人毛滴虫
寄生部位 阴道、尿道、前列腺 齿龈、牙周袋 肠道
波动膜 占虫体 1/3-1/2 与虫体等长 占长体 2/3-3/4
前鞭毛 4 根 4 根 3-5 根
后鞭毛 1 根,不游离 1 根,不游离 1 根,游离
核
染色质粒细,
核仁小或无
染色质粒多,
无核仁
无染色质粒,
核仁大而明显
阴道毛滴虫的形态
? 生活史中只有
滋养体一个时
期
? 滋养体
– 呈梨形或椭圆形,
30x10 –15 μm
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
? 宿主, 人
? 寄生部位, 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于女
性阴道后穹窿处
? 营养, 摄食宿主上皮细胞内糖原
? 繁殖方式, 二分裂法增殖
? 传播, 滋养体为感染阶段,通过直接或
间接接触传播
阴道毛滴虫的致病
? 致病力 与虫株毒力和宿主的生理状态有关
? 致病机制
– 与乳酸杆菌争夺糖原,破坏阴道的“自净作用”
– 致病细菌的协同作用
? 临床类型
– 滴虫性阴道炎
– 滴虫性尿道炎、膀胱炎
– 男性前列腺炎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诊断
? 阴道分泌物、前列腺液、尿液涂片镜检
– 悬滴法镜检
– 生理盐水涂片法镜检
– 涂片染色法(姬氏或瑞氏染色)镜检
? 培养法检查
– 采用肝浸汤培养基在 37℃ 下孵育 48h后查虫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流行
? 流行特点
– 以女性感染居多
– 性传播疾病
? 流行因素
– 传染源,男、女性感染者
– 传染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滋养体在外界有一定抵抗力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防治
? 改善共公卫生设施,净化公共浴厕
?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
?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减少传染源
– 治疗药物
? 甲硝咪唑(灭滴灵)内服、外用
? 1/100乳酸水或 1/5000高锰酸钾水外用
? 中药:荚竹桃叶、猪胆汁等
– 注意检查、治疗配偶
利什曼原虫
? 生物学地位
– 属动鞭纲动基体目 ( Kinetoplastida)、锥虫科
( Trypansomatidae)、利什曼属( Leishmania)
? 人体寄生的常见种类
– 杜氏利什曼原虫( L.donovani)——内脏型
– 热带利什曼原虫( L.tropica)——皮肤型
– 巴西利什曼原虫( L.brasiliensis)——皮肤粘膜型
–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L.mexicana)——颜面溃疡型
( Chicleer’s病 )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又称:黑热病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内脏巨噬 —单核细
胞系统
? 临床上引起
内脏利什曼病
( visceral leishmaniasis)
又称:黑热病 ( kala-azar)
杜氏利什曼原虫形态
? 无鞭毛体(利杜体)
? 前鞭毛体(鞭毛体)
amastigote,
Leishman-Donovan body,
L.D小体
promastigote
微鞭毛体
micromastigote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无鞭毛体 无鞭毛体
前鞭毛体 前鞭毛体
( 人、犬巨噬细胞 )
( 白蛉消化道 )
二分裂增殖
二分裂增殖
白
蛉
叮
咬
白
蛉
叮
咬
?感染阶段, 前鞭毛体 ; 感染方式, 随白蛉叮咬吸血而感染
?前鞭毛体进入巨噬细胞的过程
?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的机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 生活史特点
– 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及犬等哺乳动物的巨噬细
胞内
– 前鞭毛体寄生于媒介宿主 ——白蛉的消化道
内
– 前鞭毛体是感染阶段
– 经白蛉叮咬吸血而感染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
? 发病机制
– 由于无鞭毛体的大量繁殖,使大量巨噬细胞
遭到破坏,反应性幼稚巨噬细胞增生,由此
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 免疫抑制
? 超抗原负荷,导致免疫无反应性
? 寄生虫释放免疫抑制因子
? 封闭抗体学说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
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机理
? 长期不规则发热 (免疫抑制、反应性发热)
? 肝、脾、淋巴结肿大 (幼稚巨噬细胞增生)
? 贫血 (脾亢、免疫病理所致红细胞减少)
? 出血 (脾亢所致血小板减少)
? 全血细胞减少 (脾亢、免疫病理所致)
? 球 /白倒置 (幼稚浆细胞增生、肝生成白蛋白减少)
? 蛋白尿、血尿 (肾淀粉样变性)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
? 皮肤型黑热病
– 多发生于黑热病治疗后期或黑热病治愈后,
故又称“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
– 临床表现类型
? 结节型(瘤麻风型), 肉芽瘤性结节,不痛不痒
不溃烂,局部不麻木,结节内可找到无鞭毛体
? 丘疹、褪色斑型, 皮肤上出现暗红色含虫丘疹,
或大小不等的褪色斑疹
黑热病的诊断
? 病原学检查
– 组织穿刺涂片镜检无鞭毛体
? 骨髓穿刺, 安全、常用,检出率 85%
? 淋巴结穿刺, 常用于疗效考核
? 肝穿、脾穿, 检出率高,但危险性大
? 皮肤结节刮片,用于检查皮肤型黑热病
– 穿刺物培养, 常用 N.N.N培养基
? 免疫学检查, 用于疗效考核
黑热病的流行
? 世界三大流行区
– 中国、印度、地中海盆地
? 中国流行区的划分及流行现状
– 平原型, 人源型,病犬少见,媒介为家栖性中华
白蛉
– 山区丘陵型, 动物源型,多儿童感染,病犬多,野
栖性中华白蛉为媒介
– 荒漠型, 传染源不清楚(野生动物源型?)媒介
为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
黑热病的防治
? 消灭传染源
– 捕杀病犬
– 及早治疗病人,葡萄糖酸锑纳(钾) 治愈率 97%,
对锑剂抗药者可选用戊脘脒等
? 消灭白蛉, 白蛉娇嫩,对化学药物敏感
? 我国很快消灭黑热病的原因
– 政府重视,群防群治
– 黑热病原虫的生活史研究的较早、较清楚
– 媒介白蛉的抵抗力较弱
– 有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 ——锑剂
动鞭纲:鞭毛虫
鞭毛 ——由基体发出
微管组成的轴丝,外
包一层虫体膜,伸出
虫体外
阴道毛滴虫
(染色)
阴道毛滴虫
(未染色)
(
染
色
)
阴
道
毛
滴
虫
滋
养
体
阴
道
毛
滴
虫
生
活
史
接触感染
感染阶段
寄生于泌尿生殖系统
扫描电镜下贾第虫滋养体
扫描电镜下贾第虫滋养体
姬氏染色滋养体
碘液染色滋养体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包囊)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碘液染色
蓝
氏
贾
第
鞭
毛
虫
包
囊
蓝
氏
贾
第
鞭
毛
虫
生
活
史
肠组织切片 (示贾第虫滋养体)
阴道毛滴虫(活动状态)
皮肤利什曼病
面部溃疡
东方疖
皮肤利什曼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骨髓涂片)
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脾组织内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体外培养)
黑热病患者
同
患
黑
热
病
一
家
五
个
儿
童
侏儒型黑热病
患者女,26岁,肝脾肿大,腹水,身高 120cm,体重 32kg,肝
季肋下 8cm,剑突下 12cm,脾大平脐,质硬。白细胞 2.2x109/L,
骨髓片查见利杜体
黑热病合并走马疳
皮肤型黑热病
皮肤型黑热病
皮肤型黑热病
黑热病患儿
在锑剂治疗
过程中皮肤
上出现的含
虫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