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加热炉
7.1 连续式加热炉
推钢式连续加热炉
类型 环型炉
步进炉
炉膛空间形状
炉膛空间尺寸
炉型 燃烧器种类
燃烧器布置
排烟口布置
温度制度
加热制度
供热制度
炉型
适用范围
炉型形状
和温度制度
供热制度
说明
二段连续加热炉
单面加热:δ<100mm或l<1m
两面加热:δ>100mm或δ<100mm且产量高
加热段+预热段
Q1:Q2=
(30-50%):(70-50%)
遮蔽作用;
热气上升
三段连续加热炉
较大断面钢坯
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
Q0:Q1:Q2=
30:40:60
注意温差控制
多段连续加热炉
板坯
预热段+加热段1+加热段2+均热段
变化较大
出炉烟气温度高
顺流式连续加热炉
顺逆流式连续加热炉
带炉顶烧嘴的连续炉
影响炉温制度的因素:
燃料供入量B
燃料的发热量Q低
析热系数φ[φ=1-exp(-axb)] 外部传热
空气消耗系数n
影响因素: 炉气再循环倍率R
推钢速度v
钢的热物性λm,cm,αm
加热厚度S 内部传热
受热面Fm
一般分析: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BQ低↑ n↓(充分燃烧)φ↑ R适当 Tj ↑
推钢速度v↑Tj↓
注:Tj ↑≠v↑
稳态温度制度与变温制度(稳态与非稳态)
稳态温度制度 t炉=f(L) (稳态工况)
操作参数 改变 趋于稳定
物料
变温制度 t炉=f(L,τ) (非稳态工况)
注:①变温制度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有利于自动控制。
②研究路线:稳态温度制度 变温制度 实际工况
最佳炉温制度与加热炉生产计算机控制
满足轧机要求
加热炉生产计算机控制 最佳炉温制度 (一定的生产率)
热效率最高,燃耗最低
代替人工操作 优化数学模型 金属烧损最少
现场测试
经验模型
最优化模型 生产统计
优化数学模型
目标
最优化计算
约束条件 如:加热速度
最高表面温度
注:①离线模型 在线模型 修正的在线模型 控制模型
②满足轧机要求的控制模型在热工角度未必是“最优模型”。
炉内压力制度
炉内静压场的组成 由排烟系统形成的压力场
(影响炉膛压力线上下移动)
沿高度方向的几何压头形成的压力场
(影响炉膛压力沿高度的分布 t,H)
由炉内气体运动引起的压力场
(气体射流作用引起的压力变化
流速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
气体沿途摩擦损失)
对炉压的基本要求:沿炉长方向变化要小,保持零压线的位置
影响因素:燃烧器位置、安装角度、射流出口动能等
调节炉膛压力分布的一些办法:
调节燃烧器安装位置
防止下部烟气上浮
炉型曲线不易变化太大
注意侧烧嘴、端烧嘴的影响作用
调节炉膛压力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现场调节手段:烟道闸板升降
烟道闸板↑ 炉子抽力↑炉子压力水平↓火焰长度↑炉子高温区后移,废气出炉温度↑(抽力加大、吸入冷空气增多)
烟道闸板↓ 炉子抽力↓炉子压力水平↑火焰长度↓炉子高温区前移。若烟道闸板↓↓炉子压力水平↑↑燃烧过程↓炉温↓
注:改变端出料炉炉头吸冷风的技术措施
烧嘴角度调整法
反向烧嘴法
出料口火封法
支烟道法
端部空间减少法
出料方式改变法
炉膛尺寸(宽、长、高)的确定
宽B:
B=2l+3a
B=l+2a
注:B=4m >平顶吊挂结构
<拱顶结构
长L:
L:钢压长度m;G:炉子生产率kg/h;τ:金属加热时间h;b:每根料坯的宽度m;m:每根料坯的质量kg
炉子全长:L=Lxi+A (A=1.4-2.5)
注:①公式解析
②Lxi 太短 生产率或加热质量不能满足要求
太长 拱钢现象出现
(允许推钢比=Lxi/S=200-300)
③各段长度比例由计算或经验确定
③均热段实炉底段的作用:消除钢坯下表面滑动水管黑印
高H:
Hi=f(燃料种类,燃烧器布置,热负荷……)
经验确定
高度
一般范围(mm)
注意事项
煤燃料
重油
H1
1400-1900
烧嘴安装(上,下)
1000-1200
降低一些
H2
1600-2500
烧嘴安装(上,下)
H3
700-1200
H4
>H3
支柱、水管;减阻
H5
1500-1600
降速增压,防冒气
H6
1200-1500
供燃料量少,充满
H7
600-700
防拱钢
7.1.2 环型加热炉
加热对象:用推钢式连续加热炉难以加热的物料。
室状炉:机械化操作困难,产量低(车轮,轮箍坯,饼等异型料坯)
斜底炉:炉压难以控制(无缝钢管坯)
旋转
工作原理:
结构特点:按需要的速度正常旋转的环形炉底
回转装置
环形炉底 定心装置
水封
外侧墙 切向
烧嘴布置 位置 内侧墙 方向
炉顶 径向
热工特点
预热段的炉底温度高(有利于下部加热;防止升温过快)
可留有和控制料坯间距,有利于断面温度均匀化。
料坯在炉中的实际路程较长,加热均匀
炉子实际长度长,注意炉压控制。
炉底利用系数低。
炉子为实炉底。
7.1.3 步进炉
目的
要求较大产量时
①炉子能适应各种工况变化 要求加热时间变化时
待轧时
料坯厚度变化时
②对炉子长度和产量要求较大时
结构特点(炉底)
耐热钢步进梁及固定梁炉底
单面加热(步进床)
耐火材料覆盖步进梁炉底
双面加热 水冷步进梁炉底
步进机构
密封结构
进出料机构
热工特点
加热灵活性好
加热质量好
炉长无限制
易于操作和实现自动化
7.2均热炉
加热对象:钢锭
特点:钢锭大,热锭多,容量匹配,轧机满足
常规炉型 蓄热式均热炉
底部中心烧嘴均热炉
上部四角烧嘴均热炉
上部单侧烧嘴均热炉
加热制度
二期加热制度
三期加热制度
“逆L”加热制度
7.3室式锻造加热炉
连续式
锻造加热炉
室式
热工特点
燃烧系统
炉温:1250-1350℃
加热温度:1150-1280℃
断面温差:50-80℃
燃料:煤气。燃油,煤
使用评价:炉温,温控,过程稳定,污染
火焰和炉气组织原则:直接入炉,避开工件,循环良好,
炉温均匀, 调节方便,余热利用。
气流组织
烧嘴位置:侧墙
排烟口位置:炉门口顶部和两侧;必要时,后墙,侧墙
加热制度
恒定炉温加热制度 变炉温加热制度
尺寸较小 尺寸较大
使用 形状规则 形状不规则
范围 合金元素少 合金元素多
核心:热应力问题
热工指标
炉底面积(m2)
炉底强度(kg/m2.h)
其它说明
<1
350-450
热效率低 10%左右;
烟气出炉温度高>1000℃
等待加工时间多
1-3
300-400
>3
250-350
常用炉型
&燃油室式加热炉
&烧煤气的开隙式加热炉
&燃油双室锻造炉
&车底式加热炉
&拱顶供热的室状加热炉
&喷流式快速加热炉
&阶梯往复炉排锻造加热炉
氧化控制
加热方式
氧化率(%)
普通加热
1-3
少氧化加热
0.3-0.7
无氧化加热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