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笔记为本科生笔记,纪录日期较新,内容相比较多,可以和第一份笔记结合翻阅,相信大有裨益。由于复印件笔记潦草,有些字难以识别,所以可能有些错误,如有发现者,烦请转告他人。谢谢)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引言
对货币需求如何理解?
对通货紧缩如何理解?
没有贷款就没有存款的信用运行很难于货币运行分开
货币体系如何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货币传导机制在各国是不一样,不同的传导机制由不同的作用。——货币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必须拥有一定的债权和负担一定的债务。经济主体选择什么样的信用方式,会对货币机制产生影响。——信用方式
货币银行学与异国的经济学紧密联系。货币银行学必须与中国国情联系起来。货币银行学不能简单套在基础经济学上。——中国国情
每一笔资金的分配在不与物质实物形态结合的一刹那,很难判断他是积累还是消费。——积累和消费
从孤立行为来看,现金和存款的变化在只是银行体系负债结构 的变化,每一分现金和存款都被银行存款占用。银行体系的账户从表面上是永远平衡,看不出逆差的。货币银行学必须更多的从宏观角度来理解。不能用国家是否采纳某一政策来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正确。
第二章:货币及其制度
信用货币=银行券、存款和现金
那些是有限法偿,那些是无限法偿
本质:任何一个定义都不能揭示货币的全貌。
职能:人民币虽内无价值,但行使着价值尺度的职能(为什么?难题)
流通手段:货币与物对流(即时)。
支付手段:代表货币进行单方面运动(与信用关系密切)。如财政的上缴下拨,工资拨付。——任何一个时点上总有一定货币量在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黄金因为价值而流通。(马克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由此职能,纸币不行)
纸币—流通才有价值。
但是现实中纸币可以有价值。如压箱底、库存资金、存款。但这并不意味着是良好的贮藏手段,需要条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
悖论:储蓄存款可能稳定货币流通。因为经济不稳定,货币流通不稳定,货币就很难发挥贮藏手段职能。这一职能意味着货币退出流通进入静止状态。金属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对个人(持有者)和社会来说均静止。但现在货币退出流通或者存入量,对个人是静止的,但对社会不是。(有丁字账户解释)
作用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促退?中性?面纱论?第十一章。
第三章:信用
金融范畴的形成
是个现代范畴,货币与信用这两个范畴混合在一起,不可分割。这种状态称为金融。
古代:流通中货币,国家垄断铸造,货币独立于信用。
信用量很小:与货币间有联系(是表面联系,而不是实质联系),但相对影响很小,微不足道
货币的攻击不取决于信用的过账,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当时的信用规模小。
经济扩张的速度大于铸币开采的速度。
现代:银行建立,经济规模扩张使得货币供应不足成为一种经常现象,货币量不足的大量商品销售开始依靠商业信用的发展(银行贴现),起初为全额铸币。然后银行券逐渐可流通(范围,期限均长于商业票据,随时可流回银行,所以银行不敢发行太多)。发展至今,极为现金钞票。它表现签发之日起,即为债权债务关系(是发行银行对持有者的负债)。铸币很快被排挤掉。整个社会充斥着银行券(又称为现金)和存款。(因为大量负债可充当货币,根据格雷辛法则,铸币消失)此时信用和货币重合。独立于信用的货币制度不存在,信用扩张则货币扩展。
从银行表角度来观察: 资产(运用) 负债(来源)
贴现 现金
存款
银行前持有者,企业欠银行,抽象为财富的相欠。说明财富在生产中,流通中,银行通过货款或贴现财富让位于企业,现金和钞票是获取财富的凭证。
是否是资金来源,以状态来判断而不以能否使用来判断。现金虽然在手中,但只要没有处于这种状态,就是银行的资金来源。
现金和存款是银行资金运用的结果。信用的扩张来于货币的扩张。没有资金的运用就没有资金来源(从宏观角度)。
货币一身二位:1货币,2银行信用资金来源
没有贷款就没有存款,没有存款就没有现金:贷款决定存款(黄达)
资产 负债
贷款 100 现金 20
存款 80
从形式上看无限,从实质上看有限
银行资金来源增长可无限,想创造多少就有多少
界限就是生产。流通的增长,财富的增加,相对于他们,货币手段符合。若超越他们,也会创造些货币,但这些货币量为过多的货币量。这些资金来源为虚假性资金来源。物价水平可反应货币多少(不考虑其他因素)。虚假性资金来源既表现为现金也表现为存款,而主要表现为存款。驳斥:通胀就是钞票过多。
信用经济
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划分:简单商品经济——扩大商品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
从金融的角度,我们的经济已进入信用经济
信用经济的基本特点:
首先表现为信用关系无处不在
由于我们的个人或家庭由于负债较少,曾被西方国家认为我们信用是单一的。没有庞大的债权债务关系,经济是很难组织起来。只要理解货币无处不在,就能理解信用无处不在。因为货币就是信用货币。
经济中的三角债,绝大部分是正常的,还有部分是不正常的,若绝大部分是不正常的,经济早就崩溃了。
信用规模不断扩大,扩张将越来越快。
债权债务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实体经济的扩张速度。信用的扩张一个反映面就是货币的扩张。若货币扩张的速度两倍三倍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还会出现通货紧缩(?疑有误)信用规模的扩大是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债台高筑是信用经济的特点,大量的债台高筑是好的。但是国有企业的债台出外。因为他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产品滞销效益低下的企业是很难筑高他们债台的。
信用结构日趋复杂化
货币经济主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很多信用关系是虚拟的(如炒指数,很难看出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
信用关系的复杂化加大了它的脆弱性。从此意义上讲,金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国家安全问题。
拿着钞票表示你的财富已经出让,你只拥有债权凭证。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商品为背景所提供的信用,他是一种微观的融资活动。价值的运动与使用价值的运动脱节了。
局限性:1.数量规模上局限。2.方向上的局限
社会上的余缺仅靠商业信用来调剂,很难形成信用关系。
银行信用
突破商业信用的规模局限,因为以货币为形式的突破了商业使用方向上的局限。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是间接融资。
计划经济下,彻底取消了商业信用。因为商业信用的存在,会打乱国家对资金物资的分配。商业信用的停滞,为我们的恢复,重建商业信用行为造成了很大困难。这也是我国银行业务单一化的原因之一。如贴现业务未能大面积推开。这直接损害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操作。
实际上出银行信用外,我们基本上没有其他信用形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要大力发展信用形式多样化,但并不到脑银行信用的主导地位。有垄断就缺乏竞争。要提高融资效率就必须允许券商融资、保险融资的存在。但不动摇银行信用的主体地位。
国家信用:以有偿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的形式
财政分配是无偿的
国债弥补赤字的作用在削弱,二条街经济的功能变为第一位。
被动发债的观点统治倒90年代中期。
78年的洋跃进,导致我们经济过热,79年,80年,财政巨额赤字。从7年开始据外债。赤字导致我们必须停下来调整。81年开始举内债,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机动财力。82年开始向**同时举债,一半对公,一半对私。
我们原来认为财政赤字用发债来弥补。若国债可以流通,则为冻结住购买力。如财政发债,保持购买力。国债持有人转让,又形成购买力。即一笔国债,两笔购买力。但其实二级市场上的转让并不影响冻结资金的特点。实质上,只要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不增加不扭曲,是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由于这种促0哦无关丁,我们规定了国债不能流通,但不能流通的金融工具不是真正的金融工具。
80年代,银行负责资金供给,是为了“人为消失”财政赤字。我们的经济改革大多是行政方式的。
85年过大国债发行规模为60亿。修改《国库券条例》。国库券可以流通,企业可以用此进行抵押贷款,个人可以用来贴现。但我们本质上是不想让他流通,所以贴现率定得很高,当时国库券年利率7.2%,而贴现率12.98%。这个条例的不完善,导致国家信用一落千丈。国库券的不能流通,导致国库券贬值,在黑市流通。国家信用的朱爱,导致国库券的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再加上我国银行为国由银行,存款无风险,国库券流通性差,月利率不高,发不出去)
发债可以在正常收入以外进行补充开支,但补充开始不能维持多久。因为积累的结果,旧债会大量吃掉新债,还债高峰会到来。因此必须又回到考正常收入来开支的路上去。于是有些人提出停止发展国家信用,压缩开支来还债。
人大:人为以新债还旧债是可行的,旧债可以永远不还,或延后旧债的使用时间。有人认为这是国家信用的不信用——他错误理解了信用偿还性的含义。偿还性是针对个体而言,而旧债不用环视作为整体宏观上来讲的。
若总保持新债大过旧债,财政仍有正常收入之外的辅助收入进行开支。但能否总能以新债大于旧债来永远循环下去(若不发行新债,则只能用正常收入来还债,但这是行不通的)。理论界的研究是未来20—30年内中国是由这种能力的。用债务收入/GDP指标来衡量。从纵向横向来比我们的发债水平还是可以承受的。随着GDP增加,债务也必然增加。我们的发债水平没有超过经济和居民的承受能力。
西方的国债服务于什么?中国的国债服务于什么?
西方的财政如何运行?中国的财政如何运行?
中国财政相当大部分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而西方的财政主要是用于公共部门。非生产性部门开支。财政的挤出效应不一定是用于中国。如果我们坚持新债大于旧债的方针,必然会走向债台高筑的方向。但债台高筑是经济强盛,偿还能力的增强的表现。因为信用是双方的
信用是一个不断发新债,还旧债的过程
若美国在近10年内还完国债,则他的基础货币、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制度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我国的财政平衡并不代表停止国家信用,因为累计得旧债,要求发新债来偿还。国家最后的偿付为会以印刷钞票来解决,以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的方式解决。
前苏联正是利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举借外债发展起来的。这发展了前苏联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79年发外债的现象并不说明观念解放了。期间我们有一次提前还债的行为,说明了我们“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观念还为解放。提前还债的行为,使我们少借了很多低息、长期的贷款。这导致我们的债务结构极为不合理。短期债务占72%左右。直到94年后,我们的债务结构才好转。到97年为30%短期借款,70%长期借款。
美国在60年代由6000多吨黄金储备,中国仅有400多吨。中国怕外国人来接前来借钱而提前还债的举动是一种陈旧的信用理财观念。提前还债的举动使中国近十年来少得了许多篇以前,政府吸取了这种教训,才使我国现在有1500多亿的外汇储备。
中国从家庭代财政理财都有一个“怕漏富”的思想,这是于整个信用观念格格不入的。
80年代中国的黄金政策是失败的,没有实行“藏金于民”的政策。一个改革开放的国家“藏金于民”的政策是必然的趋势
许多人很奇怪,我国由1800多亿的外汇储备,为什么还要对外举债?我国的外汇储备多在国外投资。中国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才保证了我们对外借款的基础。国内借外债应该高出外汇储备的20-30%。有钱才能阶更多的前。一旦国外冻结我们的存款,我们借的外债就不还。
许多人害怕再出现60年代,苏联逼我们还债的现象。事实上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用经济已经深入人心。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时代,很难再发生60年代的情况。如果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债务重组获得成功,外债陆续得到偿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危机不是动则的制裁与威胁所能解决的。在今天,我们与美国的贸易已达到相当大的数额。你我融合的越深,别国越不可能以封锁和制裁来对付你。
1500亿外债绝大部分是企业借款,之所以加入国家外汇储备**是因为中国的企业部分为国有企业,一旦其不能偿还,必须由国家财政来偿还。如广信,是由国家外汇局批准的外债,必须由国家来还。
我们应该跟国际评级机构配合,我们应随潮流而走,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自己的独立自主
消费信用。早在20年前我们就采用了消费信用,但那次是权宜之计,这次**实行消费信用,也是权宜之计。过去我们反对消费性用,是因为他伴随着经济的过剩危机。但今天国外的消费信用并不一定伴随着过剩危机。今天的西方国家不是在过剩危机发展的消费信贷。因此,今天我们不应将其看作权宜之计。
为什么居民有着6万亿存款还要借款?房屋消费贷款是一种消费贷款,如果自己的钱另有高收益渠道,为何不可以又投资,又借钱用于房屋消费?
消费信贷也会有负面效应,他也会带来不良资产。
市场经济到底是市场份额的竞争,国外的银行不会将破产的家庭赶走,而是继续为他们理财。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常识:利息是所有收益的代表,可以将它看作利息、利润、股息。
马克思:利息是收益的一半形态
二、利率决定论
马克思人为决定利率的因素有两点。
实际利率理论
储蓄代表攻击,投资代表需求。供给与需求决定了利率。没有考虑货币的因素。储蓄用于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愿不愿以投资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只有资本的边际效率大于利率,资本家才愿意投资。投资与储蓄的均衡决定了利率
36年凯恩斯认为利率根本可不看实际要素,只看货币供求即可。后人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修正,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要看,即可贷资金论(新剑桥观点)。美国剑桥的观点即为IS-LM模型。
我国利率水平决定的因素
社会平均利润率
中国没有社会平均利润率,我们是变通德来制定。我们有意识的使某些资产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如工业产品),使某些产品的价格略低于其价值(如农副产品),因此很难产生平均利润率。且各行业之间和利润率高低悬殊不等。但由于计划性,资源也不可能在部门间转移。于是我们变通在改革开放初期按绝大多数企业能承受的水平,制定贷款利率,从而决定存款利率。
思考:平均利润率能否真的形成呢?
按照不太高,又不太低的大多数企业能承受的水平来制定利率的正确数目保持利差。
92年我国利率水平12%,而事后计算出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仅为4%。你如何理解由于利润率过高而导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不能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与我们的会计制度混为一谈。马克思人为利息是利润的分割,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但现行的会计制度,利息不走利润而走成本。现代会计是按西方经济学来操作的。由于经济学四为一体观点(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管理才能—利润构成成本),与马克思认为C、V是成本,M是利润的观点是不同的。这样即使利率100%、200%也是订入成本的。96年以来的7次下调利率,某种3程度上是受为企业减轻负担这种思想的指导。
虽然在决定利率要素要考虑供求关系,但利率仍是官定。如果完全按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必然不能引导资金的流向。因为一些企业的微观效益不好,宏观效益,社会效益却很好。若完全按照市场来决定利率,但资金由于这些企业的微观效益不好会流出这些企业。
我国曾放开同业拆借市场,但不成功。因为1、除银行外,金融机构被排除在外2、银行都慎贷,又存有大量超额储备金,都愿拆出,不愿拆入,于是有行无市。我们主张开放民间借贷市场,最近由开放外汇贷款利率,淡淡多数利率仍是官定的。局部的资金供求关系形成的利率,不能代表全国的资金供求状况。
最近我们才批准了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和一些证券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但也不能完全反映金融同业大市场的供求关系。国债招标也不是完全公开招标。目前只允许40多家一级自营商进入。其反映的信号也很难说是确切的。
国家经济政策要求
基准利率一定要体现国家政策的取向。40年代以来,利率的信号作用格外强。我国利率的种类、情况都体现了国家经济政策的要求
通货膨胀
名义利率是执行利率,实际利率是一种测算和参考。
96年以来利率下调,一个最重要的变量就是物价水平。
沈:利率上调或下调都有空间
证券市场状况
我们每次萧条利率的目的之一,就是刺激储蓄分流,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国际市场利率水平
不管外贸企业如何亏损,要从国外借款,必须考虑国际市场利率。要考虑国际市场率来制定国内利用外汇资金的利率水平。现在,我们制定国内利率水平,我们必须考虑国际市场利率。98年本、外币市场利率的差距加大,导致了大量的骗、逃汇现象。
美国上调六次,欧上调7次,而我们下调7次,虽然有经济周期的问题,但差距过大会影响我们对外汇的利用。于是我们根据美国利率的上调,外汇利率也上调,但形成了外汇利率和本币利率的差距,导致了骗逃汇现象。国际市场利率更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中国,而取决于国外
第五章 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
由三大特性(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可组成千千万万不同的金融工具
广义: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
狭义:公开的金融市场。供求双方透明度很高,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在竞争中,资源的配置能达到最有状态。我们一般讲的金融市场就是狭义的金融市场。(非公开的金融市场,如银行的存贷市场)
二、 信用是资金余缺双方调剂。问题是这种融通活动杰不借助媒介体。不借助的为直接融资,借助的为间接融资。现代融资绝大多数要借助中介,直接融资也有中介,于是按有无中介来来划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不太严谨,因为要考察中介到底是什么。我们称券商为直接融资的中介,而不称其为金融媒介体。他们提供场所,牵线搭桥。金融媒介体则经营资产负债业务,要与余方和缺方形成资产负债关系。存款利差为利润来源,而非收取佣金。
间接融资提供我们经济生活中的所有和几乎所有货币量。
商业信用受制于其地域,因而这种简单的直接融资被间接融资取代。融资的效率得以提高。70年代证券化趋势的出现,突破了地域限制,今天整个国际市场上证券化趋势是一个潮流。证券具有流动性的优势使余缺者可随时套进套出。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发展资本市场,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将使信用方式多样化,但我们今天间接信用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今天去许多人误解了融资证券化的意义。融资证券化是不是等于融资直接化。
你认为直接融资会取代间接融资吗?不能。因为货币使银行创造的。一个企业发行的债券很难作为货币使用。当我们说证券化石,不只是直接融资证券化,还有间接融资证券化,银行也在发行股票、债券、CDs、票据来融资。贷款证券化是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表现。今天的货币都是间接融资主体的负债,没有银行这种间接融资主体,就没有货币,货币的发展史就是货币的集中发行史。总有一个单位发行一种公认的清算手段,没有哪个企业发行的票据、债券、股票能成为清算手段。间接融资可以孤立存在,而直接融资不可以孤立存在。货币创造的源头在中央银行,因此直接融资取代间接融资是不可能的。
三、证券市场
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权融资市场占金融市场融资的大部分,股权融资只是以小部分。但人们已提到金融市场就想起股市,我们不同于外国先债市后股市,我们是先股市后债市。债市仅是国债市场,公司债和短期公司债特别少,甚至没有。为什么我们选择先股市,后债市?发行股票不用还本付息,这与信用初级阶段向适应。我们国有企业大多数没有还本付息的能力。若先债市,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必然引起信用关系的紊乱,于是我们走先股市的道路。股市先发展。但是债市迟迟不起是值得疑问的。好企业是有能力发债的,但是如果能轻易地从银行借款,而银行贷款成本又小于发行债券,因此企业更愿意向银行借款,因此债市的滞后是必然的。我们股市有许多毛病,但采取没有毛病的方法能走得动吗?如我们的国企股票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造成了国有股流通困难,但是开始时只准发行公众股,那么我们没有几个企业能够符合标准,仅由几家企业能上市。若仅允许几个好企业能上市,会造成几个问题1)、公司量不足2)、起跑点不一样,当初占垄断地位,得到国家补贴的企业肯定好,但他是以国家为后盾,本身的起点是不公平的。
国有股因不因该流通?国家作为最大股东,不应该参与市场竞争。如果由国家来操纵股市,则中国的股市没有希望。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投机市场、欺诈市场。最后我们认为投机、欺诈是由于散户太多,缺乏机构投资者。但事实上机构投资者才是真正的投机者。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并非是真正的理财专家,西方的投资者是因为太忙,所以才委托他人理财。西方去多人撞得头破血流,才走到基金里面,培养出一批理财专家,而中国的股民还未受到什么大打击,没有委托理财专家的需求。只有供给没有需求的机构投资者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专业银行(政策性、商业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用公司、财务公司、农村基金会)、外资金融机构
各国都不能说存款货币银行是商业银行。
美欧叫投资银行,英国叫商人银行,日本叫证券公司
中农工建我们原来叫专业银行,实际上是商业银行的职能,因此要将其归入存款货币银行
中国今天的金融机构绝大多数是国有的,是垄断控制的格局。无论是国有的、股份的、民营的、独资的,都是国家任命经理,因此窗口指导十分有效。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类型
职能分工型
全能型
原来的商业银行主要以短期资金为来源,为此为了牟利它必然从事高风险业务。1929—1933年以前银行都是混业经营。我们从马克思观点认为是经济危机引发金融危机,是由于生产结构的失调导致产品滞销还不了款,引起银行经济危机。而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由于银行挤兑,存款货币一夜之间消失,生产产品卖不出去,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危机的引发是由于筹集短期资金的银行,将资金投到证券、房地产等长期项目中,引发了金融危机。因此西方国家实行分业。要求商业银行重新退回为企业提供短期商业贷款。(但60年代以后,银行一短期资金为主要来源的局面有所转变)国家只有商业银行才能吸收短期存款,而非银行金融机构职能吸收定期存款。从而剥夺了他们创造货币的功能,因为他们不能吸收活期存款,没有办理转账结算的功能。
是否混业经营是发展的终极阶段?沈:否,不能保证50年以后不会有分业,很多人认为中94年分业,是走美国走过的弯路。沈: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可从四个方面看:
1)、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未建立起来,金融运行的微观基础远不及 30年代好。中国企业信用级别极低,其发行的证券能否作为银行混业经营的基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不解决,“管理科学”难以实现。即使前三这实现,管理科学也不是容易实现的。西方国家也有大量企业倒闭
2)、从80年代起,我们就提倡要把中国的银行建成真正的银行。但20年来我们银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是我们《商业银行法》提出的口号,98年以后又加上“自求平衡”一条。但实际上80年但以后,我们的银行从来没有自求平衡过。我们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是在发现金融秩序混乱的基础上才提出的。国有银行是一个垄断性企业,如果他不能“自主经营”,是很南“自负盈亏”的。
3)、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是投机、欺诈为主。这种证券业、证券市场的不成属性,不允许我们商业银行进入
企业不成熟,银行不成熟,证券市场不成熟给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30年代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并不是由于以上三点的不成熟所造成的。
4)、宏观监管极不完善。西方国家之所以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主要是由于认为混也难以监管。美国80年代已出现了混业现象,但仍不从法律上否定分业经营。直到1999年《现代金融服务法案》才正式取消了分业经营,其主要的理由是有了监管的能力。美国没有紧跟日、德进行混业,而是迟了20年。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不要慌慌张张也跟着实行混业。我们有些人认为美国走了一个混业—分业—混业的弯路美国从来都认为66年的分也是美国金融体制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要思考有没有条件实行混业,我们的银行没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银行的资金放开投入证券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弊端?92、93年的大量投机炒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30年代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为短期,将其投入长期市场,会出现不匹配的现象会引起风险,因此分业经营。
中国的分业,不再是一个长短期分离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分离的问题。金田不再强调长短期,不再是重复30年代的分业。
分业管理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货币市场,证监会监管资本市场,保监会监管保险市场。是否会出现管理摩擦,管理空白。三者若没有一个统一性管理,能否相互协调?因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本身没有鸿沟,人为用管理来划分是错误的。如果人人都想管有利可图的地方,不相关无利可图的地方,这样就走向了监管的反面。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有由中国人民银行总牵头,保监会和证监会都不听。有人说三者之上有一个金工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可是金工委并非一个日常管理机构,且能投入入监管的力量有限。最近由出台,三方形成一个协商制度,轮流坐庄。
加入WTO会给银行分业经营带来压力,但同应有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外国是全能银行,进入中国也得更具国民待遇实行分业。
有人说既然混业是大势所趋,今天如何锻炼能力。有人说我们可以钻法律的漏洞,我们也提供了承销国债,代理咨询业务,企业并购的资金融通。其实30年代西方并未限制这些,限制的只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至于代理咨询等业务并不是投资银行独有。且分业经营只在国内,在国外可实行混业。国外的混也并不代表国内有混业趋势。但证券中股票承销从来不准商业银行介入。沈:只要上面说的三项(承销国债,代理咨询业务,企业并购的资金融通)一天不成熟,就一天不能混业。如果仓促地混业,我们很难和国外银行竞争。相反加入WTO,我们法律的分业规定是对外资银行的第一条限制。
1997年年中以后,股市低迷,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觉得没有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不活跃,减少了暴利机会,于是我们大声呼吁实行混业。实际上,如果没有分业限制了商业银行进入证券业、信托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很难发展起来的。美99年放开实行混业后,最欢呼的是商业银行。中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顾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主张混业。加入WTO后,最反对的也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混业,国有银行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易如反掌,资产管理公司正在为混业做准备。
中小金融机构,很多没有清偿能力,纷纷落马。与其让外资银行兼并,还不如让国有银行兼并。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其实也没有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在西方国家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企常有倒闭,而因西方有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其倒闭不会引起社会动荡。我们中小金融机构的败德行为,使存款大量涌入国有商业银行。我们已有人提出要为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而我们是否要为国有行建立存款包下制度?我们国有银行是否有偿付危机?我们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是应该改造国有银行?
沈:从来不认为混业趋势,是金融业发展的总趋势。
二、商业银行业务
负债业务:资本金、存款、借款
1)、资本金:银行的资本不同于企业,少得可怜。按《巴塞尔协议》为风险资产的8%左右,而实际上占总资产的3%左右。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8%,则资本金占总资产金为2%多一点。资本金尽管很少,但是他是平衡银行信贷收支的基础。当然不能亏得太多,否则资不抵债,是不行的(对国外银行而言,中国不是这样)。
中国的银行大多卫国由银行,其资本金由国家财政支付。国家发行2700亿国债补充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而实际上是银行用超额准备金购买了30年其不可转让的国债,只是账面转移。财政没有能力给银行补充资本金,又不能来靠作帐,因此不得不靠股份制,吸收资本金。财政当年拨给银行的资本金早被财政投掷吃光了(信贷资金财政化)。国有银行的包袱很沉重,但不能过快解决银行的包袱,国有银行不能破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能渐进改革。
2)、存款:
活期存款:指支票存款,千万要与活期储蓄存款分开。随时可用于购买和支付。
定期存款:企事业单位的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居民的存款。和定期存款都不是现实货币,是准货币。
货币与准货币流动性上有微小差异。货币可随时购买和支付,尊货币不是这样。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要购买,必须先转化为现金和活期存款。这个转化过程大大降低了准货币的流动性。。信用卡存款是划在活期存款范围内的。但中国个人用活期存款购买的人很少。活期存款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持有。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占总存款的大部分,各国都一样。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比重越来越大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为地向是储蓄分流,不会阻止储蓄存款的增长。储蓄分流是增量分流,而不是存量分流。
活期存款使货币,从而商业银行很重要。因为他创造了活期存款这种货币。
日、美分也是就规定商业银行以外的几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办理转账结算、清算业务,只有商业银行可以。虽然目前,西方国家已放弃,货币创造不再是商业银行的特权。中国仍是严格规定只由银行有办理转让、吸收活期存款。
由于中国没有专业银行,因此储蓄存款就都在商业银行内部。因此中国的存款大部分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而我们新兴商业银行只用有少量储蓄存款(去年统计,交行占1.5%,新兴商业银行全加起来只有1.3%),这说明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集中在国有银行。原先市政府扶持,但现在不是这样简单。中小金融机构曾经一度拥有储蓄存款,但由于自身经营混乱,使存款大量流入国有银行。
风险资产分类:
国债 0% 若银行将资金运用于国债,不需要资本金
信用贷款 50% 若银行将资金运用于国债,需要8%资本金
在正常情况下,8%的资本充足率是足够的,在特殊情况下,20%也不够,一挤兑银行必垮。
借款:银行主动负债(同业拆借、向央行借款、发行债券、CDs)
同业拆借:是银行不用将资金 用于一级准备金形式。
向央行借款:是最终贷款者。央行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央行是先有贷款后有存款。
沈:你如何看待负债结构多样化?
一般商业银行发行债券和CDs,主要目的是用于投资。而以上二者是为保持流动性。
中国的同业拆借曾经很混乱,但今天已在规范。但中国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违法行为,是违法的,但是合理的。中国法律规定同业拆借不能用存款。西方同业拆借都是短期资金,而中国同业拆借的大都是长期资金。拆出方希望几年后收回,拆入方也不是为了平衡头寸,而是为了逐利。原来中国实行贷款规模控制,银行虽有存款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也不能随便贷款。出现了有存款无指标,有指标无存款的现象。于是需要拆借资金。规模控制是扭曲的行为,使得商业银行产生违法欣慰。我国商业银行即使有了三个百分点的利差,也难以盈利,因此光靠将款项存在央行是不可能维持开支的,违法操作行为就成为必然。由于政策性银行用向央行借款来发放贷款,造成央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不稳定性。我国现在国有银行仍占央行贷款的大部分,国有银行很难自求资金平衡。
中国的主动负债规模不是很大。也是许多国家指着我们的银行负债单调的原因。90年代以前,我国国有银行没有主动负债。90年代以后才有。主动负债要依靠金融市场为背景。
50—60年代出现了脱煤现象,许多人直接到证券市场融资
公开市场操作是灵活的调节方式。但西方国家曾经经过了高通货、高赤字阶段,为他们形成了庞大的国债市场,坏事变好事。比如说美国的逆差是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国规定利率上限,使资金大量流入证券市场。于是银行发行了CDs,不转让时有收益,转让时有流动性。以后又发行金融债券,主动产生负债。银行因管制陷入困境,使其创新。因此分业是创新的源头,而先有写文章说混业可促进创新是错的
中国的负债结构一直是单调机构,主动式的负债不足。反映了我们银行是处于垄断地位,若存款源源不断的流入银行,他有什么动力来发CDs?只能说负债多样化西方银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只有激烈竞争条件下,才能使银行负债结构多样化。我们也曾为了多样化而多样化,这从经济上和规律上是不可行的。如我们也学习西方发行CDs,可是这个市场都未形成。我们的银行都不太愿意吸收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而愿吸收活期存款,因为成本低。有的银行拒绝吸收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但国有银行不能拒绝吸收储蓄存款。银行放着低成本的储蓄存款不要,而发行CDs是违背经济规律的。而且我国CD根本没有形成可转让的市场,而且西方CDs都由工商企业持有,而中国都为居民持有。若要兑现到银行兑现,于一般的定期存款没有差别,但成本高得多。而且西方CDs最低为十万美元,而我国八十年代的CDs仅为500元,得不偿失。一段时期由于储蓄定期存款都涌入国有银行,他不能拒绝,就以降低效率,人浮于事来对待存款。一个银行若存款能贷出,则银行能获利。由于国有银行体制的扭曲,贷款不能盈利,所以不愿要存款。国有新兴银行原来不开展本可开展的稳定存款来源,直到现在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菜饭先存款流动性过强,缺乏稳定性。四大国有银行由于不能开展此种业务,至今人们还愿意并能将储蓄存款出入四大国有银行。现在新兴商业银行有反过来说是四大国有银行造成的。这说明过去五年,中国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我们商业银行都明白活期存款派不上大用场,实际上是指准了活期存款当定期存款存入部分,他们到处去挖掘这种所谓的活期存款,最后亏的是国家。
沈:并不是说中国银行必须走西方金融脱媒阶段,才能多样化。这取决于竞争的加剧,取决于银行作为市场主体的决策。如果国有银行仍占垄断地位,他没有必要采取这种办法。
许多人认为应将国有银行分解,再由自己在市场上自由合并,形成巨无霸,沈认为这种做法得不偿失。我们为什么要破坏国有银行在人们心中的信誉。在强强联合,兼并联合的大潮中,我们为什么要分解我们已有的大银行。我们不必认为肢解其为小银行。打破垄断只能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树立他们的对立面,培育新兴商业银行,引进外资银行。
频繁周转的活期存款的最低余款不低于存款的20%,是银行的长期资金来源。银行贷款的最低余额也会占用银行的长期资金来源。
资产业务:准备金(一级)、贴现、贷款、投资
1)、贴现
在以真实票据理论为前提下,银行贷款的回流很有保证。当时银行贷快债银行资产的40%左右。
一般我们所说的企业短期债券市场就是票据市场。在现实中真实票据羽绒同票据根本分布出来。原来的商业票据都有商品交易为背景,现在多为融资目的发行。现在银行家对“真实票据原则”不那么重视了。
中国自从有了商业银行信用,才逐步出现了票据贴现业务,但规模不大。就其原因是由于计划体制下对商业信用的限制。我国企业从银行得到的信用贷款大多不不还,更不用说贴现票据的偿还。西方国家贴现的保证度高于信用贷款,在我国根本不存在。商业信用的恢复要花上成倍的代价和时间才能完成。运用贴现来使银行业务多样化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再贴现政策的运用也受到局限性。
货币创造是先有贷款才有存款,先有资产再有负债。贴现直接创造了存款
2)、贷款
一般来讲收益较多,风险较高。每一个银行尽管贷款风险高,但为了搞好与客户的关系,资金多用于贷款。
贷款按有无抵押品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
在西方发达国家抵押贷款业务是上升的,但信用贷款仍占一定的比重。西方出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西方贷款多样化,金融工具发展的结果。
中国银行中,贷款几乎是100%的资产运用形式,改革20年来,我们要大力发展抵押贷款,但信用贷款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贷款占银行资产比重大,信用贷款占贷款比重大,就能让我们明白我们不量贷款形成的原因。我国信用贷款的高比重,于我国原来“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有关,全社会的融资都从银行贷款取得,所有的风险都集中于银行。
我们现在发展多种信用形式他们都融合到银行的货币创造中,能分散货币信用机制的风险,但若各种信用形式都不信用,则货币信用机制的风险并不能减少。
发展抵押贷款面临挑战
人员素质问题。发放抵押贷款首先得知道抵押品的性能。我们发放的抵押贷款损失很多,其中的原因就由我们的职员的素质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的性能价格比。90年代我们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开始引入大量理工人才,但大都浮在总行,很少下放到基层单位。没有基本的知识很难正确的估计抵押品的价值。
仓容的限制。发放抵押贷款的银行只有大银行,在大城市拥有大的仓库。我们因哈格利润几乎都被财政拿走,根本没有资金来建设自己的仓库。我们的做法就是就地封存,大量的抵押多为多头抵押。中国的抵押发展到最后都不敢贷了。但中共今天的发展状况来看,很难有这种仓容。在西方作抵押的都是适销对路,抢手的资产,但中国抵押双方是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若将其有用的物资抵押封存,则宏观效益受损。虽然保持了银行一时的安全,但我们不同于西方。西方的银行可企业都是四有的,而我们银行和企业都是国家所有,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国有企业有的一开始拨足了资本金,可否用国家这个大股东来调拨资产是值得研究的。比如在一个时点上我们大量的有用财产被动借,则对社会就业、生产会受极大影响。在西方财产是私有的,他们仅靠税收法律来为企业发展服务,而中国是靠税收、法律一级国有资参来解决问题。因此国有资产的冻结会对社会的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3)、投资
西方国家银行都有投资,即使分业经营也只是对股票投资有规定。西方国家银行认为投资业务好与贷款业务,他不用面对特定的客户。而贷款则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投资业务在公开市场上操作能够客观的进行业务操作,能更理智。他一般占西方银行业务的25左右。并形成银行的二级准备金,能在市场上随时变现。
中国投资业务比重不大,其发展不快。
受制于分业经营体制,不允许银行持有股票,但我们说分业经营是必要的,因此这种制约是可忍受的。
国有银行与政府和央行的关系,我们只有国债可以投资,因为中国债券市场极不发达,企业债券几乎等于0。我们商业银行是国有的,不是想投就能投,一般四大银行为国家进行承购包销业务,必须是居民不要才能买入。2700亿特种国债,30年不流通的国有银行必须买,因此国有银行持有的都是非亿元投资,而且由于信用形式不发达,没有可供投资的金融工具。原来我们以商业贷款理论作为指导,而要以可转化理论作为指导必须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后来出现的预期收入理论,实质上是鼓励住房抵押贷款。理论上的多样化导致了业务的多样化。
真实票据原则是在西方重现商业信用的条件下受到重视。而我国虽没有商业信用,但仍强调贷款要投于适销的产品的生产上,就是强调了商业贷款理论。只要坚持物资保证的原则。市场就能均衡不会出现有货币无商品的现象,但商业贷快理论正在过时,我们始终要引入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来指导我们新兴业务的开发。若死抱着商业贷款理论作为唯一准绳,不利于我们业务的多样化。当然对于短期贷款,这个原则仍是重要的。因为三种理论的继起,并非消灭原来的理论。
贷款投放出去引出物资,留下货币。生产出来后,又留下产品取走货币。维持流通领域的平衡。孤立的看是固定资产投资,留下货币很难短期内回流物资,他已与扰乱货币机制的平衡,所有长期贷款他都是向流通中注入过多的货币量。推而广之,一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也意味着向流通中注入过多货币量。
三、存款货币创造
假设:1、超额准备金全部贷款 2、不提现金,不从银行提现,所有结算全部转账核算。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转账权,因此没有创造货币的功能。
银行 存款 法定准备金(10%) 贷款
A 10000(原始存款) 1000 9000
B 9000 (派生存款) 900 8100
C 8100 810 7290
………………………………………
总计 100000 10000 90000
100000是存量而非流量,使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而非周转额。原始存款最终都转化为法定准备金
转变的只是派生存款。每个银行都有一笔累积的存款,若全社会只有一个银行,则它在取得10000原始存款时即可贷方9000贷款。因为准备金不会流出该银行。因此在“大一统”银行体制下,没有转账派生的必要,只需一次即可。派生存款必用,因为他是贷款产生的,贷出款项的目的就是要用,贷款引出的存款一定是活期存款(是货币而非准货币,定期存款)。原始存款不可能用,它只是在银行间搬家
⊿D=⊿R*1/r K=⊿D/⊿R=1/r
我们一致认为派生存款现象是西方才存在的现象,认为他就是通货膨胀,这是错误的。因为现实中的存款很难分辨出那部分是原始存款,那部分是派生的。只要有中央银行体制,就有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正常的,他并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款因。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制约着派生倍数,但e’,c’也制约着派生倍数的大小
⊿R=⊿D*K+⊿D*e’+ ⊿D*c’= ⊿D(r+e’+ c’)
K=1/(r+e’+ c’)
扩张倍数会大大下降,而且银行想贷款还不一定是贷得出的。因为货币创造不一定是银行的事,还受许多因素的见解影响。如我国97年以来我们许多好企业不找银行贷款,或银行找不到好项目,货币创造机制受到影响。
若参考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t. rt<rd TD/D—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重
⊿R=⊿D*rd+⊿D*e’+ ⊿D*c’+ ⊿D*rt*TD/D
K=1/(rd + TD/D* rt + e’+ c’)
任何一笔贷款首先引申的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使从活期存款中分化出来的。K始终是活期存款的扩张倍数,定期存款的分裂制约着活期存款的创造。TD/D的取值一般在200%以上
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更加速推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动一个百分点,意味着成百上千万资金的运动。所以这个手段很少用。央行用另一种方法,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商业银行只要拿到基础货币,就能倍数扩张存款货币。
这里引入货币乘数m=Ms/B=(C+D)/(C+R)=(C/D+1)/(C/D+R/D)
C/D:通货存款比 R/D:储蓄存款比
一国的Ms取决于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C/D取决于个人和企业行为。R/D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B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
外生变量认为:虽然各个经济主体共同决定Ms,但有轻有重。中央银行在决定Ms中占关键性。Ms,C,R由央行决定。D有多大也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和结算方式影响,后者也是由央行决定的。
内生变量者认为:央行不能左右B的数量,弗里德曼认为央行能控制B,在现实中央行难以控制,因为个人企业由多种金融资产可供选择,他们的行为很难确定。
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如何指导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商业贷款理论如何指导我们发展贴现业务,可以理解为如何指导商业银行进入证券市场?
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一、特征和职能P227
特征:
央行产生的第一天就具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点,但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盈利。因为他发行钞票,但他只与商业银行、政府打交道,不于个人、企业直接有业务关系。
西方央行对准备金不付息,对结算业务不收费。西方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付息,对转账业务收费。
中国央行对准备金付息,对结算业务收费。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付息,对转账业务不收费。
央行的利润上缴财政
马克思:银行是特殊的企业,而央行不是企业,是管理当局机构,有人称央行为货币当局。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于个人、企业无业务关系,与商业银行、政府机构打交道。商行是一个中介,央行的政策通过商行来传达。
央行市银行的银行,但要是银行就要有“存贷汇”业务,为商业银行办理“存贷汇”业务的式样行——自然央行会产生盈利效果。
经济管理机构一般通过规范、法规来管理,而央行是特殊的通过业务办理进行管理,自然产生利润。
我国84年建立央行体制(二级银行体制),创建初是使央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后来有行为扭曲。央行在各地设了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下又设实体,从而盈利。由于央行的利润都被财政拿走,员工工资低,福利差,因此央行想增加盈利,行为产生扭曲,分支机构由100-200家扩张到2500家。86年底,然后设实体。90年代开始发现这种不合理性。98年开始主动下手整顿,取消一级分行,设为9大区分设分支机构,设两个办事处:北京、重庆。但分支机构仍有2000多家。我们现在实行脱钩。
美联储人员很少,但我们不一定要照搬,认为我们也要减到那么少的人数。
权力:下放 各行其是,不利于统一政策
不下放 政策是否能执行下去,地方不商洽,情况很复杂。
大区分行的改革不是很好,各省实际仍有很大权力,并非有这一形式的改革,这种管理就能规范。
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如何执行?有什么条件?法制观念?
我国1994年虽严格禁止财政透支,但距离央行独立性是货币政策仍很远。
中国人民银行一直缺乏独立性,不单只是割断赤字和透支就能做到的,西方国家90年代纷纷割断赤字和透支的联系,但这只是独立性的一个标志。这在我国并不是最重要的标志。我国的宏观管理部门都缺乏严重的独立性,该管的没有管,不该管的管了。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1、国务院,中央政府。这里大区分行,就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统一执行,但做的仍不够。
2、国务院的分部门,如财政部、计委、经贸部
3、国有银行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倒逼央行,扰乱货币政策的顺利执行。
货币政策在三方干扰之下,大打折扣。
与是很多人提出制度建设的问题。但是立法制度制定出来,能否真正的贯彻执行?现实是不能完全执行。(涉及Ms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有人认为要是央行有权威,必须使人行从属于人民代表大会,找到一个靠山。这是Ms外生性的表现。这种提法是无道理的(?)。最终《人民银行法》出台,人行仍属于政府。在中国人民银行从属于人大会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并非是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人认为从属于人代会汇避免政府目标多元化的弊端,这是无道理的。因为我们的人代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会不考虑政府的多元化目标。
我们是个人制的社会,中国特别强调树立权威,并将其用于人行改革,安了个大 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要立法,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采用树立权威的方法,也是我们落后国情的表现。我们借鉴西方的制度,可是他们是以法治为基础的。引入我国效果并不是预期的那样。更重要的是我国处于一个人制到法制的过渡阶段。
我们转轨的成本非常大,需要财政付出最大的代价。财政将证实有赤字,并不单是银行及财政的问题。
中央银行是借助市场,开展业务来执行货币政策。他是一种盈利性业务(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与其他管理部门采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是不同的。他是靠市场,因此违背市场规律是使央行难以自主,独立实行货币政策,各国的央行有属于国有。央行是代表国家,从属国家的政策,而并非单为商业银行服务的。
职能:
终贷款人是银行的银行的问题之一
保证银行不倒闭。银行的倒闭会消失掉一大部分货币量,且会引起连锁反应,形成金融恐慌。
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主要是针对银行临时的资金周转不灵。并非不让该破产的银行不破产。现在西方银行很少运用最后贷款人的功能,因为33年后,西方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取代最后贷款人的功能。
在我国商业银行大量向央行借款,国有商业银行是很难实现“自主平衡”的,因此我们最后贷款人功能并非是为了解决临时性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于西方大不同]。主要是借来盈利。虽然我们已经提出了央行的贷款要用于周转不灵,但仍主要是借给商业银行盈利。因此我们最后贷款人功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最后贷款人。
存款保证金制度在西方起到一定的效果,并不断运行。但中国应不应该建立这种制度?有人提出建立存款保险金制度,能减轻央行最后贷款人的压力,但我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最后贷款人,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与切断央行最后贷款人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不是一回事。我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是由国家出面建立,最后还是由国家兜着,其实并没有改变。于是有人提出为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沈:我们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不抵债是由央行来解决的,因此但靠存款保险制度的保费,并不能承担中小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问题。而且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会使中小金融机构行为严重异化,更趋于高风险的业务。中国的中小金融机构,一经设立就存在道德败坏德行为,因此现阶段最重要是整顿金融体系,树立信用观念。
为国家融资,是国家的银行的问题之一。
央行对财政的信用支持有两种形式:透支或贷款,购买国债(为了增强央行的独立地位)。
1994年我们规定财政不能向央行透支或借款,但只要央行持有国债,就为财政融资。因此割断央行与财政透支或贷款的关系,并不就是割断了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现金流通,是发行的银行的问题
没有存款,是没有现金的发行的。没有市场为现金提存的要求,是不会有现金的发行的。
我们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现金都规定了一定的现金持有量,这是客户的观点,即只将现金看做货币量
很难统计现金流通速度。一般以现金归行速度代替现金流通速度但在大量使用现金的社会如中国现在的现金流通速度与归行速度存在很大差异
(现金发行速度=归行现金/发行在外现金(存)量)
中国货币流通的特点:
①现金存量极大部分由城乡居民持有,少部分为企事业持有个人手中的现金绝大部分在农村,小部分在城镇。原因是我们的现金管理和制度,且银行服务难于涉及到农村各地。农村市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市场,当然开发农村市场要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②季节性特点 上半年回笼为主,下半年投放为主(净值)。净投资即发行。市场m年复一年的增长就是货币年复一年的发行。中国现金投放的季节性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有关。上半年回笼主要是因为春节,上半年回笼不好,下半年的投放就很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中国现金的季节性投放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中国原是一级银行制,贷款是存款的130%很正常,不能单用二级银行制的75%来套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向央行大量借款,只能维持资金平衡的。
央行先有资产才有负债先有资金运用才有资金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有很大的能力。P233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以政府债券和财政拨款为主要,负债方流通中通货占主要(98%以上)中国资产方贴现及放款占大比重(95%)。这与中国将基于货币投放与政府性贷款密切相关,这是非常危险的。孤立的看在中国外汇黄金储备很多,收购外汇黄金储备投放货币,而外汇黄金一经收回,不向流通中投入物资,会使货币相对扩张。从整体上看并非如此只要外币存款,固定投资,投放的货币形成某一个稳定的货币沉淀。只要社会中长期存在稳定的一部分不用于购买的货币如定期存款。就能为外汇存款固定投资提供资金来源。因此在各国都有一个投资规模与国力的问题。投资规模过大即就是没有足够的长期资金与之匹配,因而会引起货币膨胀。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理论模式
马克思: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需要量=价格水平×待实现的商品数量/单位法币的流通速度(存量方程式)
马还有一个扩展公式考虑了赊购与赊销的问题
此公式是在金属本位制下形成的,马克思还提出纸币本位下的流通公式,他认为纸币是金币的符号。会引起通货膨胀。马克思的这个论断隐含了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必定最终成为必要的货币量。因马认为纸币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过多的纸币进入流通会被物价的上涨吃掉,使纸币最终成为必要的m量。马认为再多的纸币进入流通都会被吸收,即一个物价上涨的过程。
我们许多人认为紧缩银根是收回流通中的货币。这是错的。因为物价上涨后,立即成为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是不能收回的。因为物价能上涨,但是不能掉下去的。物价的持续下降将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每年货币供给量都增长,增幅大小都会使通货紧缩发生。经济的增长都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一定涨幅的。为何经济增长要伴随π>0,这始终是个迷。马的这个模型是由劳动价值作为出发点的,而费雪方程式与他相对。
传统货币数量论
费雪方程式 mv=pt,p=mv/t m-货币存量 m*v—货币流量 v,t可视为常数
与马克思不同,马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货币需要量,而费雪却认为货币数量决定商品的价格。马的解释是商品有价值,商品带着价值进入流通,货币有价值二者对比决定所需货币量,而费雪却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进入流通与商品对应才有价值,币值取决于货币数量,币值的决定即商品价格的决定。因此货币数量论与马的劳动价值论针锋相对,他强调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
货币数量论的观点是只研究货币与p的关系,他们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对实际经济无影响,只是货币价格说。到凯恩斯才建立了货币经济论,结束了二分法的研究。
剑桥方程式md=kpy
剑桥不仅着眼于货币的交易功能,更注重货币作为财富的功能(贮藏手段)一个人全年平均以货币形式贮存财富。这是一个存量方程式,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货币需要量。
流动性偏好论:(凯恩斯)
L=L1(y)+L2(r)
交易、预防 投机
每个微观主体的利率水平与预期不一样,必然产生货币的投机需求。
交易需求也于r有关,平方根法则
只有收入水平到了一定层次才会有投机需求,不能反过来说是金融市场不发达,造成金融资产单调。50年代我们收入水平低,老百姓手中的现金除了交易需求外,很少能留下来作投机需求。
利率高或低于人们心中的水平,人们会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而非绝对非此即彼的选择(托宾),这点弥补了凯恩斯理论的不足。
替代效应:r高 md下降 债券需求 下降
收入效应:r高 收入上升 md上升 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替代效应占主要地位。
现代货币数量论
md/p=f(y,w;rm,rb,re,1/p,dp/dt)
规模变量 机会成本变量
人们持有货币量是按其长期平均收入水平来决定的。弗里德曼认为m长期只影响p,在短期对经济有影响,所以才有现代货币的货币传导机制。旧的货币论无传导机制,因为他们认为货币是面纱。
弗认为y稳定,而它又是决定md的主要因素,所以md是稳定的,才有货币供给的“单一规则”。
货币需求是以收入为前提的,并不是主观的愿望。人力财富多会有md,非人力财富多会有较小的md。
机会成本变量表明货币是有收益的,表明这里讨论的是更高层次的md。这里md与其资产的收益是负相关的。弗认为机会成本变量在决定md上微不足道,这与凯恩斯理论截然不同,凯恩斯认为利率是易变的,因此md是不稳定的,货币流通是多变的。Freidnan的实证研究,md的收入弹性为1.8,利率弹性为-0.15。
二.中国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测算货币需求量说的都是增量,因为进入流通的货币都是货币必要量。但现实中p,q,v都是很难测算,特别是v
在计划经济时代,1.8是正确的,我们可测出gdp的增,再乘以8,用贷款数求出即可。但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使1.8不再科学。
研究货币需求理论可以从微观角度,但货币供给必须从宏观角度入手。倒推的经验做法依然是正确的,事实上我们一直致力于重新总结过渡时期的经验数据
m’=y’+p’-v’
m=py/v LnM=Lnp+Lny-Lnv dm/m=dp/p+dy/y-dv/v
m’=y’+p’但按此模型推算出的m’必然会引起通货紧缩。最近我们的货币投放增速实质是二倍甚至三倍以上。最近2年我们一直在15%左右,与8%有巨大差额。于是人们提出有一个超额货币供给问题,超额货币供给哪去了?我们m’的大幅度上升,预计会发生大幅度的通涨,但实际上没有。于是有人考虑有一个货币流通速度的问题,但将其加入,仍有超额货币供给。
有人还认为将p’归在m’中,会助长通货膨胀,自此有人觉得应该将p剔除,95,96年许多人认为应将p’加进来,但限制它。
解释超额货币供给可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货币化进程 增加了md,但只能解释1-2个百分点
金融商品对货币的需求要不要考虑
地下经济对货币的需求
货币流速的减缓
统计过程偏差
货币供给是名义货币供给 若ms上涨使p上涨,而使ms都成为货币必要量,则p水平只能上涨而不能下降。Ms要考虑p上涨来定,否则商品不能实现销售。因此货币供给增长率等于物价上涨率,并不等于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名义货币需求,不能只考虑实际货币需求。
对于md,从微观角度还必须考虑资产选择问题,储备分流问题。来源于经济的增长,金融资产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动机发生了变化。这使我们产生对货币客观需要量的反思:
1,货币需要量会由于微观主体的不同选择而发生变化
2,货币当局对货币客观需要量的测算也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带有主观臆断,因此我们要将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不能将货币需要量考虑为一个确定的量,而是一个区间。货币需要量不再是我们过去所想的一个客观量,而要给他留有波动的区间。货币需要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货币流通的紊乱。随着经济的不断扩张,货币需要的弹性越来越大,不会轻易影响货币物价水平。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
我们常将现金作为货币供给的口径,是错误的。货币流通是一国经济的反映。将现金代替ms的错误我们屡次出现。1. 80年代末期,严重通涨,然后开始紧缩,一直到89年秋季,实际上经济出现疲软,但我们认为现金量还是多,继续收紧,更引发了经济疲软,国家在这个时期遭到致命打击。经济在低谷徘徊了好几年,90,91年虽然投入了启动资金但未启动起来。我们总是用行政手段来紧缩银根,经济机制被伤害了,着路太硬,经济难以恢复.2.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此种方式使经济复苏,下半年经济全面过热,但我们观察现金来看,现金并不多,仍继续放松,使93年经济十分热。3.下半年现金迅速从存款中分出来,使94年通涨被推倒历史最高点,于是84年又开始紧缩,屡次造成政策错误。4.96年开始软着陆。95、96年紧缩,到96年实现软着路。但97年出现了通货紧缩,因此我们反思软着陆到底软不软。有学者提出“相对通胀,事业对于中国更为重要”。但中央的货币政策转化为单一的货币政策遭到批评。97年的通缩才让人们反思对于中国到底什么最重要。96年四季度批发价指数大幅回落,但未受到中央重视。物价回落表明库存积压开始出现,不重视转账表现的批发价格指数,而只看以现金表现的零售价格和消费价格指数,又发生了偏差。与西方不同,西方的消费、零售多用非现金方式,因此西方主要观察零售消费价格指数,而我国使用现金较多,单看现金流通反映了零售和消费价格指数,又会发生判断的偏差,导致我们继续适度从紧。96年下调利率,但我们的利率不是市场利率,我们实行紧缩财政政策,但财政赤字一直在增大,宣传的双紧于实际很难符合,由于政策手段的扭曲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用广义的货币来观察货币流通,必须对货币分层次。我们划分为:
m0――现金
m1――m0+存款 (狭义货币量)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广义货币量)
第二层次比第一层次更活跃,支票比现金的周转还快。我们将现金单独划出来调节,但不能因此将现金作为ms的全部。
M2不包括财政金库存款
M1于我们的信贷规模基本吻合
现金、活期存款于定期之间的变动也十分频繁,因此考察m1这个层次很难得出什么结论。而广义的m2无论其内部如何变化,其m2都是十分稳定的。易使货币当局准确观察自己的ms,虽然货币更可能与股票债券及其它金融资产发生变动,但m2相对于m还是更加稳定的。
二.财政赤字的弥补与货币供给关系
企业,央行,商业,个人的行为都影响ms
央行――基础货币 个人―――通货存款比
企业――生产规模 商行―――准备存款比
弗里德曼认为央行对基础货币的决定,又能影响c/d,r/d。因此m1是由外生的央行决定的。
托宾认为ms是内定的,1、央行难以影响个人企业行为2、货币仅是金融资产的一种
ms是否可控,关系到ms是否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弗认为货币政策是以ms为中介的传导机制,而凯恩斯学派却认为是以利率为中介的传导机制
1、财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财政以收抵支,现代货币流通是从属于信用制度的。当有节余时借出,当有赤字还有借入并花掉。
先支后出,会导致财政的赤字,但这是暂时的。各国一般采用透支,后来采用发行短期国债来解决。但若赤字发生在年底,则为真正的赤字。(虽然第二年可能会收上。)
1,我们总认为,财政有赤字,必然会导致通涨,94年以前有人认为财政透支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这是不对的。2,94年以后,我们改用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于是有人认为用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必然隔断他于通涨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是错的,这是两个极端都是错误的。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1、动用结余 我们很少有结余,即使有也会在下半年预算中用掉,因为我们国家急需资金。原来我们实行“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方针,形成了滚存结余。滚存结余不利于国家调节经济。当时的央行也是一般商业银行,财政的结余成为财政的定期存款,相当于对央行的资本金。企业从央行就得了长期贷款。50年代中期财政有赤字,就用结余来弥补,结余拨下给机关,团体,学校。储备企业将储备物资卖给机关,团体,学校,企业在将所得货款还给央行,货币退出流通。财政结余的动用是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同时减少,大量减少了物资的正常储备。于是57年以后我们开始实行“三平”的综合平衡(财政,信贷,物资)。从5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一直形成了财政结余不能用的观点,但这种观点走向了极端。但到80年代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我们不得不动用财政结余。于是我们重新考虑财政结余能不能用?结论是可以用,但有条件:物质丰富,与银行协商,各物资供大于求,动用了结余未见得就会导致通涨。
2、透支或借款 凭空投放货币,极易导致通货膨胀。但也不一定。如果透支额度不大,经济生活富有弹性,物质充裕,透支不一定会导致通涨。每年央行都会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扩大ms,在基础货币扩张的范围内透支,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在中国借款于透支是等同的,其实是不同的,借款是主动的,透支是被动的。财政向央打报告借款,央行若可压下其他的md(外款占款等),可挪出一部分资金借于财政弥补赤字。但在中国央行在借款上没有主动性,即是在其他方面的md压不下来,还必须拿出款项借给财政,这与透支并不两样。央行只有靠信用膨胀能够弥补财政赤字,因此中国靠借款弥补赤字极易导致通货膨胀。
3、发行国债,不能说国债的发行与货币流通割断关系,就说国债发行就能隔断财政赤字与通涨的关系。(1)若用m1来购买国债则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因为m1本就是现实购买力,发行国债只是购买力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2)若以m2-m1的准货币来认购,很显然m2不变,m1扩张了,居民将定期存款给财政,财政将货币拨给企事业单位,形成了活期存款和现金,这必然会对市场造成新的压力。因为物资财务是不会随着金融资产形式的转变而变化的,更多的货币追逐不变的财富,必然会造成通涨压力。因为不是现实购买力的定期存款转化成了现实的购买力的活期存款。以m1来购买国债也值得考虑,若用于购买国债的沉淀的m1,但会使非现实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而且现金回流银行会造成货币的数倍扩张。其实企业发行债券,股票增长激活货币,m2不变,m1扩张,因此储蓄分流并不是一块大蛋糕如何分摊的问题,这只是理论分析,现实中伴随着m1的扩张,m2也在一年一度的扩张,原来我们每年m2的增幅都大于m1的增幅。(3)若国债是由央行购买,意味着央行投机基础货币,从而引起货币供给量倍数增长。从此意义上说央行的购买国债于透支没有区别。只要购买的量不超过正常的基币扩张量,就不会导致通涨,但若购买量超过了基币应该的增长范围,极易导致通涨。为什么各国在推动中央银行独立进程中,都强调用购买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 因为央行在购买国债中拥有很大的自由,央行不购买国债也不影响弥补赤字,国债可由其他主体购买,而(后缺,可参见另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