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章 遥 感的物理基础 ? 2.1 电磁波及其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 2.2 黑体辐射与实际物体辐射 ? 2.3 光色原理 ? 2.4 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记录的原理 § 2.1 电磁波及其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 2.1.1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 2.1.2电磁波在大气传输中的影响 ? 2.1.3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 2.1.4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及测量 2.1.1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2.1.1.1电磁波 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如声波、水波、地震波等。 机械波:振动的是弹性媒质中质点的位移矢量。 电磁波: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在空间的传播。 (振源发出的电磁振荡在空间的传播。) 电磁波的产生 :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 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使电磁 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谱满足: 2.1.1 电磁波的性质 1) 不需要传播介质 2) 横波 :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3) 波动性 : 电磁波传播到气体、液体、固体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 吸收、透射等现象 4) 粒子性 : 传播过程中,若碰到会发生散射现象,从而引起电磁 波的强度、方向等发生改变。 5) 叠加原理 : 两列以上的波在同一空间传播时,空间质点的振动 表现为各单列波质点振动的矢量合成。 6) 相干性和非相干性 7) 衍射和偏振 ( 遥感器的几何图象分辨率,波长越 长,偏振现象越显著,偏振摄影和雷达成像 ) 8)多谱勒效应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 2.1.1.2 电磁波谱 按照电磁波的波长(频率的大小)长短,依次排列制 成的图表,称为电磁波谱。 补充:长度单位换算 1 nm = 10 -3 μm = 10 -7 cm = 10 -9 m 1 μm = 10 -3 mm = 10 -4 cm = 10 -6 m 1 ? = 10 ×10 -10 m 2.1.1.2 电磁波谱( 2) 传播的方向性、穿透性、可见性、颜色不同。 共性 :传播速度相同 遵守相同的反射、折射、透射、吸收和散射定律 无线电波 :电磁振荡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等由分子、 原子、核子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能级跃迁。 紫外线 ( 0.01- 0.4微米),碳酸盐岩,油污 可见光 ( 0.4- 0.76微米),人眼、单色、全色 红外线 ( 0.76- 1000微米) 微波 ( 1- 1000毫米)。 4个优点。 一些电磁波的主要用途 Wavelength use Wavelength use g ray Mineral 1.55-1.75 μ m Water content in plant or soil X ray Medical 2.04-2.34 μ m Mineral, rock types ultraviolet(uV) Detecting oil spill 10.5-12.5 μ m Surface temperature 0.4-0.45 um Water depth, turbidity 3 cm - 15 cm Surface relief, soil moisture 0.7-1.1 μm Vegetation vigor 20 cm - 1 m Canopy penetration, woody biomass 电磁辐射源与电磁辐射的度量 辐射源 :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物体。任何物体都能 够吸收其他物体对它 的辐射,也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 人工辐射源 ——人为发射,如雷达(微波雷达辐射源,激光雷达辐射源) 太阳辐射 ——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的重要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 地球电磁辐射 ——远红外遥感的辐射源 辐射的量测( 1) 辐射能量( W) :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 J 辐射通量(Φ )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Φ =Dw/dt, 单位是 w 辐射通量密度( E)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E=d Φ /ds, 单位 : w/m 2 , S为面积 辐射的量测( 2) 辐照度( I) :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I=E=d Φ /ds, 单位 : w/m 2 , S为面积 辐射出射度( M ) :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 量, M=E=d Φ /ds, 单位 : w/m 2 , S为面积 辐射亮度( L) :面状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 单位立体角内辐射通量,即 )(Acosθ φ ? =L 2.1.2 电磁波在大气传输中的影响 电磁波在大气传输中的影响 大气组成成分 大气组成成分 均匀层 ,对太阳辐射 的相互作用是太阳能 衰减的主要原因。 大 气 分 层 结 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 e x E E 0 0σ τ τ ? == 其中, :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与太阳高度角有关 :衰减因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和散射率,是电磁波波长 (频率)的函数。 γασ +=0 x γα, 0σ 太阳辐射衰减的原因: 散射 吸收 反射 太阳辐射衰减的原因: 反射 吸收 透射 遥感器接受的电磁辐射 遥感器接受的电磁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直接辐射: 太阳辐射经大气衰减后到达地面的部分。 天空辐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散射后辐射到地面的部分。 遥感器就受到的太阳辐射 B Bs: 太阳辐射经地面目标反射后到达遥感器的辐射能。 B A : 太阳辐射经大气散射到遥感器的辐射能。 ABBsB += 忽略 … 3.4.1 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中气体分子的 散射和大气中固体、微粒、液体的散射。 Scattering: The redirection of EM energy by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air. 散射: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子(分子、尘埃、烟尘、水滴等直径 不同的粒子)引起电磁波能量方向的改变。 散射的类型 dp << λ Rayleigh scattering Sr 瑞利散射 dp =λ Mie scattering Sm 米氏散射 dp >> λ Non-selective scattering Sn 非选择性散射 1 瑞利( Rayleigh)散 射 质点的直径 d << λ(电磁波波长)时,一般认为(d < λ/10) λ λγ 4 )( 1 ∝ 大气中的气体分子 ; 晴朗的天空为蓝色; 出现蓝色蒙雾, 紫外区不适于进行遥感 2 米氏散射 质点直径和电磁波波长差不多时( d λ) ≈ λ λγ 2 )( 1 ∝ 主要是大其中的气溶胶引起的散射。 云、雾等的悬浮粒 子的直径和 0.76- 15 μm之间的红外线波长差不多,需要 注意。 3 无选择性散射 当质点直径大于电磁波波长时( d >λ) , 散射率与波长没 有关系 1)( =λγ 人看到的云和雾是白色的,就是非选择性散射的结果 散射类型 引起的颗粒种类 颗粒大小 (与 λ比较 ) 与波长的关系 (正比 ) 瑞利 气体分子 《 0.1 λ -4 米氏 气溶胶(烟、霾) 0.1-10 λ 0 ~λ -4 非选择 尘埃、雾、云 >10 λ 0 各种散射及其与波长的关系 3.4.2 吸收作用 大气吸收电磁辐射的主要物质是:水、二氧化碳和臭氧。 水:分为气态水和液态水 水汽吸 收电 磁辐 射的波段范围较宽,从可见光、红外直 至微波,都有水汽的吸收带。 液态水的吸收更强,主要在长波方向。 二氧化碳 主要在红外区。 1.35- 2.85μm 之间有 3个弱吸收带 , 2.7, 4.3, 14.5 μm 为强吸收带。 臭氧 紫外线 其它吸收电磁波的物质 氧气 主要吸收波长小于 0.2μm的, 尘埃 吸收作用很少。 3.4.3 反射作用 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大的尘埃。 云量越多、云层越 厚, 反射越强。 100%, 大气吸收 15%, 散射和反射 42%,其余 43 %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又一说: 100%, 大气吸收 17%, 散射22%,反射 30%,其余 31%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太阳辐射经大气衰减图 Wavelengths that we can use most effectively 3.5 大气窗口 大气窗口 :电磁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吸收和散射很小, 透射率很高的波段。 要获得地面的信息,必须在大气窗口中选择遥感波段。 大气窗口解释 1) 0.3- 1.3μm: 包括全部 可见光 ( 95%),部分紫外光 ( 70%),部分 近红外光 ( 80%)。 摄影和扫描成像的方式在白 天感 测和 记录 目标 电磁 波辐 射信息。 2) 1.5- 2.8μm: 近红外窗口, 60%- 95%,扫描成像, 白天记录 3) 3.5- 5.5μm: 中红外窗口, 60%- 70%,白天夜间, 扫描成像记录 4) 8- 14 μm: 远红外窗口,超过 80%,夜间,扫描 记录 5) 1.4- 300mm: 微波窗口, 白天夜间,扫描记录。 2.1.3 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 地物的发射波谱 ? 地物的透射波谱 ? 地物的反射波谱 1 地物发射光谱 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的发射光 谱。地物发射率的不同是红外遥感技术的重要依据。 2 地物的透射光谱 透明物体:具有透射一定波长电磁波能力的物体。 透射率(τ λ) : 入射光透过物体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 之比。 举例: 1)水体在蓝绿波段,混水 1-2米,一般水体 10-20米。 2)微波对地物具有明显的透射能力,由入射波的 波长决定。 3 地物的反射光谱 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情况: 反射、吸收、透射,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 λτλαλρλ EEEEs ++= 1)()()( =++ λτλαλρ ◆ 能量被反射、吸收和透射的比例会随地物类 型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即便是同一地物类型,反射、吸收和透射能量 的比例也会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 物体反射分类 判断物体光滑或粗糙程度的瑞利准则: θ λ cos8 ≤h 根据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反射分为: 1)镜面反射 2)漫反射(朗伯反射) 3)有向反射 4)混合反射 反射分类图示 (a) 镜面反射 (b) 漫反射(朗伯反射) (c) 有向反射 (d) 混合反射 1) 镜面反射 2) 朗伯反射 朗伯定律 :漫反射的反射辐射亮度(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 内的辐射通量)和观察方向与表面法线夹角的余弦成正比。 θθ cos0BB = 航天遥感中,地球表面相对于遥感器的高度,近似视为朗伯面。 3) 有向反射 有向反射 比较复杂,反射率是入射角、反射角、入 射方位角、反射方位角的函数。 )( )( ),,,( sZsEs iZiM isZiZs ? ?ρ ??ρ = 4) 混合反射 一部分镜面反射,一部分朗伯反射。 有向反射和混合反射与电磁波的入射方向和观察方向 有关,在航空遥感中具有重要意义。 ? 反射率的概念:   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占总入射能量的 百分比 ? 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是指地物的反射 率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通常 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 λ,纵坐标表示反射率ρ。 4.3.2 常见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 1) 白橡树不同生长期的反射光谱曲线 2) 不同健康状态松树的反射光谱曲线 3) 不同植被的反射光谱曲线 土壤、植被和水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 (Lillesand and Kiefer, 1994) ? 2.2.1黑体辐射 ? 2.2.2实际物体的辐射 ? 2.2.3太阳辐射 ? 2.2.4地物的辐射光谱特性 2.2.1 黑体辐射 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 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反射率和透射率都等于 0。 吸收系数 α ( λ ,T)=100% 反射系数 ρ ( λ ,T)=0% 黑体是一种理想的吸收体,自然界没有真正的黑体。 黑色的烟煤 α ( λ ,T)=99% 人工制造的接近黑体的吸收体 n ? ? ? ? ? ? 100 5 n次反射后出射光线几乎等于 0 2.2.1.2 黑体辐射的定律 普朗克公式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 2.2.1 普朗克公式 描述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波长分布的关系。 )1( 2 ),( 5 ? = kThc 2 b e c h TM λ λ π λ h: 普朗克常数 6.6260755*10 -34 W·s 2 k : 玻尔兹曼常数, k=1.380658*10 -23 W·s·K -1 c: 光速 ; λ : 波长(μ m) ; T: 绝对温度( K) 变化特点: (1) 辐射通量密度 随波长连续变化, 只有一个最大值; (2) 温度越高,辐 射通量密度越大, 不同温度的曲线不 相交; (3) 随温度升高, 辐射最大值向短波 方向移动。 图示普朗克公式 黑体辐射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对普朗克定律在全波段内积分,得到斯蒂芬-玻尔 兹曼定律。 辐射通量密度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加,与温 度的 4次方成正比。 T M 4 σ= σ : 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 5.6697+- 0.00297)× 10 - 2 Wcm -2 K -4 = 5.6697+- 0.00297)× 10 -8 W m -2 K -4 红外装置测试温度的理论根据。 维恩位移定律 bT =?maxλ b : 常数, 2897.8+- 0.4 μ m· K 高温物体发射较短的电磁波,低温物体发射较长的电磁波。 常温(如人体 300K左右,发射电磁波的峰值波长 9.66μ m ) 针对要探测的目标,选择最佳的遥感波段和传感器。 2.2.2实际物体的辐射 对于一般物体而言,需要引入发射率(热辐射率、比 辐射率),表明物体的发射本领。 ),( ),( ),( TM TM T b λ λ λε = 非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同一温度下黑体辐射通量密度的比值。 发射率与物质种类、表面状态、温度等有关,还与波长有关。按 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辐射源可以分为: 1)黑体 2)灰体 3)选择性辐射体 一般辐射体和发射率 基尔霍夫定律 给定温度下,任何地物的辐射通量密度 M与吸收率 α之比是常数,即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通量 密度。 ),( ),( ),( TM TM T b λ λ λα = αε = 发射率等于吸收率。好的吸收体也是好 的发射体,如果不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 也不发射该波长的电磁波。 2.3 光色原理 ? 光和颜色 ? 颜色的度量 ? 色彩合成 ? 加色法与减色法   1 三原色与加色法   2 色度图   3  减色法 ? 原理 ? 减法三原色   ? 黑白影象成像的原理  感光→显影→定影→负片→曝光→显影 →定影→正片   ? 彩色影像片生成原理 ? 红外彩色像片的感色关系 真彩色合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