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感觉器官的感受装置称为感受器, 感受器能接受
体内, 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然后将刺激所引起的兴奋
转化为神经冲动, 通过传入神经到中枢, 建立机体与
内, 外环境之间的联系 。
一, 感受器根据分布和所接受的刺激来源分为三类:
1,外感受器: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 。 例如:触觉, 压
觉, 痛觉, 温觉, 味觉, 嗅觉, 光, 声等 。
2,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 心脏, 血管等器官, 接受
压力和化学刺激 。
3,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 腱, 关节, 内耳位觉等器
官, 接受运动器官所处状态和身体位置 。
本章只讲 视觉器官 —— 眼和 位听器官 ( 前庭蜗器
官 —— 耳 ) 。
第 二节 视觉器官 —— 眼
视觉器官能感受光的刺激, 经视神经传至脑中枢, 引起视觉 。
一, 形态与位置,眼可分为:
眼球,为主要视觉器官 。
辅助装置,眼睑, 泪器, 眼肌, 眼眶主要起保护和运动眼
球作用 。
( 一 ) 眼球:位于眼眶内, 略呈球形, 后端由视神经连于间脑
。 眼球由眼球壁和折光装置共同构成 。
1,眼球壁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纤维膜, 血管膜, 视网膜三层
构成 。
( 1) 纤维膜,最外层, 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构成, 具有保护和维
持眼球形状作用, 分两部分 。
角膜:占外膜的前 1/5,无色透明, 曲度较大, 角膜无血管, 感
觉神经未梢丰富 。 感觉灵敏 。
巩膜:占外膜后 4/5,白色不透明, 厚而坚韧, 有保护眼球内容
物作用 。
在角膜与巩膜交界处, 有巩膜静脉窦, 是眼房水回流的径路 。
( 2) 血管膜:
为眼球壁中层, 富含
血管和色素, 具有营
养眼内组织和吸收散
射光作用 。
由后向前依次分为:
脉络膜, 睫状体和虹膜
三部分 。
脉络膜,贴于巩膜内面,后壁有一呈青绿色带金属光泽的
三角形区域,称照膜。该区视网膜无色素,反光很强,有助于
动物在暗光下对外界感应。(猪无照膜)
睫状体, 呈环状,是血管膜中部增厚部分,位于巩膜和角
膜交界处内面,睫状体内形成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皱褶,称睫状
突,以睫状小带(呈细致的纤维状)或称睫状体悬韧带将晶状
体固定其上。睫状体外有睫状肌,副交感神经支配,可调节晶
状体曲度,便于看清不同物离物体。睫状体产生房水作用。
虹膜, 为血管膜最前部的环形薄膜, 透过角膜既可看到,
中央有一横椭园形瞳孔, ( 猪呈园形 ), 扩大呈园形, 牛, 羊
瞳孔的上下缘形成一些小颗粒 ——— 虹膜粒 ( 猪无 ) 。
虹膜内有色素细胞, 其颜色因家畜种类和品种不同而异, 兰
色或黄褐色或黑色, 若无色素细胞时, 呈红色 。
瞳孔内含有两种平滑肌纤维, 瞳孔括约肌环绕瞳孔周围, 受付
交感神经支配, 收缩时瞳孔缩小, 减少强光刺激 。 瞳孔开大肌
呈放射状, 伸向虹膜周边, 受交感神经支配和付交感神经支
配, 收缩时, 瞳孔开大 。
( 3) 视网膜:眼球壁最内层, 分虹膜部, 睫状体部和视部三
部分 。
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分别贴在虹膜和睫状体内面, 无感光
作用 。 称为视网膜盲部 。
视部,贴在脉络膜内面, 具有感光作用, 活体上为透明而
带微红色 。 由一层色素细胞和三层神经细胞组成 。 神经感光细
胞有两种:
视锥细胞,对 强光和有色光敏感;
视杆细胞:对 弱光敏感, 死后视部易从脉络膜上剥离, 并
呈灰白色 。
在视网膜后部稍下方有一卵园形白点, 略凹, 称视神经乳
头或视神经盘, 为视网膜上神经纤维汇集处, 再穿过络膜和巩
膜, 形成视神经 。 乳头处无感光作用, 称 生理性盲点 。 动脉也
以此进入 。
在眼球后端视网膜中央区, 感光敏锐, 相当于人的 黄斑 (
视锥细胞多, 视杆细胞少 ) 。
2,折光装置:
包括:角膜, 眼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等, 其中无血管,
透明, 具有折光作用 。
( 1) 眼房与房水: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空隙为眼房, 被虹膜
分成前, 后两房, 经瞳孔相连 。 房水充满于眼房中, 具有折光
,维持眼内压, 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等作用 。
房水由睫状体产生, 由后房流向前房, 入巩膜静脉窦 。 若
房水回流受阻, 则眼内压升高 —— 青光眼 。
( 2) 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 呈双凸透镜状, 无色透明, 有
弹性, 以捷状小带连于睫状突上 。 晶状体凸度由睫状肌调节,
收缩时, 小带放松, 凸度增加, 便于观近物 。 反之则观远物 。
若晶状体浑浊, 光线透不过 —— 白内障 。
( 3) 玻璃体:无色透明胶冻状物, 外有一层薄膜, 填充于晶
体与视网膜之间, 对视网膜有支撑作用 。
( 二 ) 辅助器官,主要有眼睑, 泪器, 眼球肌, 眼眶等 。
1,眼睑:俗称, 眼皮, 。 分上, 下眼睑, 游离缘上有睫毛 。
外层
为皮肤, 内层为睑结膜, 并折转复盖于眼球前部成为球结膜,
折转处为结膜穹窿 。 睑结膜与球结膜之间空隙为结膜囊 。
正常结膜为淡红色 。
眼睑内有眼轮匝肌、上眼睑提肌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睑
板。起支架作用。睑板内含 有睑板腺,导管开口于睑缘,分泌
脂质润滑睑缘。位于眼内角的半月形结膜褶称第三眼睑或瞬膜
,内有一片软骨,轻压眼球,则被推出。
2,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 。
泪腺:位于眼球背外侧, 有几条或几十条导管, 开口于结
膜穹窿 。 泪腺分泌泪水, 有湿润和清洁眼球表面作用 。
泪道:泪水排出的管道, 包括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
泪小管:两条, 起于上下眼睑近内眼角处两个泪孔, 汇入
泪囊 。 猪无下泪孔和下泪管 。
泪囊:位于泪囊窝, 为鼻泪管上端膨大部 。 ( 猪无 )
鼻泪管:行于额窦和鼻腔背侧, 开口于鼻前庭 。
泪水经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鼻腔 蒸发 。
3,眼球肌,共有四条直肌, 两条斜肌, 一块退缩肌 。
直肌:上直肌, 下直肌, 内直肌, 外直肌
斜肌:上斜肌, 下斜肌
退缩肌:眼球退缩肌
眼球肌使眼球作上, 下, 内, 外, 外上, 外下等转动 。
4,眼眶与眶骨膜:
眶由额骨, 蝶骨, 泪骨, 颧骨等围成, 为骨性支架 。 眶内
有一园锥形纤维结缔组织囊, 称眶骨膜, 包围眼球和眼球肌 。
猪眶骨缘不完整, 由眶韧带填补 。
二, 视觉传导径:
光对视网膜刺激, 被神经细胞接受, 产生神经冲动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再分成两路:间脑外侧膝状体
内束 大脑皮层枕叶 中脑四迭体前丘 脑干
眼球肌运动核和脊髓颈胸部灰质腹柱运动神经元, 完成对光的
反射运动 。
此外, 前丘与中脑内的交感神经中枢相联系, 由此发出付交感
受神经, 由第三对脑神经出脑分布于眼球, 司理眼球瞳孔括约
肌和睫状肌 。
第 三节 前庭耳蜗器官 —— 耳
耳是听觉和位觉器官, 包括外耳, 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 外
耳是收集声波部分, 中耳是传导声波部分, 内耳是听觉和位觉
所在部位 。
一, 外耳:
外耳 包括耳廓, 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 。
( 一 ) 耳廓:其大小, 厚度, 方位因不同品种, 不同种类而异
,有的垂直, 有的倾斜, 有的下垂 。
耳廓呈园筒状, 上端较大, 下端较少 。 耳廓以软骨为支架
,外复皮肤, 皮下组织少, 皮肤与软骨紧密连接, 被毛少, 皮
脂腺丰富 。 耳廓基部附有许多小的耳肌, 转动灵活 。
( 二 ) 外耳道:从耳廓基部到鼓膜的一条管道, 分外侧软骨管
和内侧骨管, 内衬皮肤, 皮肤内含有皮脂腺和盯或耳蜡 。
( 三 ) 鼓膜:为一片园形半透明薄膜, 坚韧而具有弹性, 位于
外耳道底部, 作为外耳和中耳的分界 。
二, 中耳,
包括鼓室和听小骨以及咽鼓管三部分 。
( 一 ) 鼓室:为颞骨鼓泡内的一个腔, 外侧以鼓膜与外耳道隔
开, 内侧壁为内耳外界 。 腔内衬有粘膜 。 内侧壁上有两个孔:
前庭窗,又称卵园窗 。 呈卵园形, 被镫骨和环状韧带封闭 。
蜗窗,又称园窗 。 呈园形, 被薄膜封闭 ( 第二鼓膜 ) 。
2,听小骨,有三块, 从外向内依次为锤骨, 砧骨和镫骨, 以
关节相连成骨链 。 锤骨柄连于鼓膜, 镫骨底连于前庭窗 。 声波
对鼓膜的振动, 借听小骨经前庭窗传到内耳 。
3,咽鼓管:又称耳咽管 。 为一衬有粘膜的软骨管, 从鼓室前
下壁到咽侧壁 。 平衡鼓膜内外压 。
三, 内耳:
内耳位于颞骨的骨质内, 形态结构复杂, 故称迷路, 它是
由一个弯曲而复杂的骨质空腔 —— 骨迷路 和套在骨质空腔内的
膜质管道 —— 膜迷路 构成 。
膜迷路 内充满着内淋巴, 在膜迷路和骨迷路之间充满着外淋
巴 。
( 一 ) 骨迷路,包括前庭, 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
1,前庭是骨迷路的扩大部分, 前庭的外侧壁与中耳鼓室相邻
,壁上有前庭窗和蜗窗 。 前庭窗内侧壁有一内耳道 。
2,半规管,有三枚, 位于前庭后上方, 是三个半环形并相互
垂直小管, 半规管的一端膨大呈壶腹 。
3,耳蜗 位于前庭的前外侧,似蜗壳。由蜗螺旋管环绕蜗轴卷
曲形成, 卷曲圈数为:牛羊 3圈半, 猪 4圈, 马 2圈半 。 自蜗轴
发出一薄的骨性螺旋板伸入螺旋管内, 其游离缘与膜性螺旋板
相接, 将蜗管分为上下两部, 上部为前庭阶, 通前庭窗, 下部
为鼓阶, 通蜗窗, 二阶在蜗顶部以蜗孔相通 。
( 二 ) 膜迷路,
位于骨迷路内, 形态与骨迷路相似, 包括椭圆囊, 球囊,
膜半规管, 蜗管等 。
椭圆囊和球囊均在前庭内, 椭圆囊与膜半规管相通, 球囊
以连合管与蜗管相连, 两囊间借椭圆球囊管相连, 并延长为内
淋巴管 。
椭圆囊, 球囊, 膜壶腹壁上均有一增厚部分, 分别称椭圆
囊斑, 球囊斑, 壶腹嵴, 都为位觉感受器 。 当体位发生改变时
,内淋巴流动, 刺激感受器, 经前庭神经传入脑, 引起系列反
射动作, 借以调节姿势和维持平衡 。
蜗管位于耳蜗内, 蜗管内有一螺旋形耳蜗管或螺旋器或 C
氏器, 为听觉感受器 。
四,听觉传导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