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人类出现后, 在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中, 运用自己的智
慧和劳动, 不断地改造自然, 创造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 同时,
又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和各种废弃物还给自然界, 使它们又
进入自然界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 其中, 有些成分会引
起环境质量的下降, 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从而产生
了环境问题 。
环境问题可以说自古就有。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
展,机器的广泛使用,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而工业生产排放出
的废弃物却进入环境。环境本身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但是当废
弃物产生量越来越大,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影响环境质量
,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
进。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
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
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
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
续发展。
环境污染往往是由局地向区域,再向全球逐步发展的。
20世纪 40到 50年代人们刚刚开始认识环境污染,首先发现
局地污染,然后发展到区域污染,到 20世纪 80到 90年代全
球环境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中
国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要比发达国家晚二十多年,也是经由
局地 → 区域 → 全球的过程。目前,各个国家除了密切关注
本国的环境问题之外,已经对区域和全球的环境问题给予
充分的关注。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
一。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本篇讨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主
要是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不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
与自然不相协调所致。
第四章 资源短缺
第一节 水资源
一, 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
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
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
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1997年 6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
二次全球环境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水资源的问题,并警造
:, 地区性的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
地球上水的总量并不小,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
系密切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 400km3左右,
仅占全球总水量的 0.3%,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
水。
陆地上淡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由于受气候和地理
条件的影响,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如埃及、沙特阿拉伯
等)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因此径流量很小,人均及单位
面积土地的淡水占有量都极少;相反,冰岛,厄瓜多尔,
印度尼西亚等国,以每公顷土地计的径流量比贫水国高出
1000倍以上。
1998年 3月 19— 21日,84个国家的部长级代表团和许多
非政府组织汇集法国巴黎,认真探讨了水资源与可持续发
展的关系。会议指出,对水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已经与可
利用的水资源储量不相符。世界水资源研究所认为,全世
界有 26个国家的 2.32亿人口已经面临缺水的威胁,另有 4
亿人口用水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速度,世界上有约
1/5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世界银行认为,占
世界 40%的 80多个国家在供应清洁水方面有困难。其他研
究单位的报告也不能令人乐观,他们预计,在 20~ 30a内,
淡水拥有量不足的人口数将达 15亿。
水的短缺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民赖以生
存的粮食的产量,还直接损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值得
提出的是,为争夺水资源,在一些地区还常会引发国际冲
突。如水资源匮乏就是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
重要根源。同一条河流的上游、下游国家常可能因为水量
或水质而发生争执。
中东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富裕的石油矿藏,但淡水资源
奇缺,从河流湖泊的分布看,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
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约旦、以色列等国基本
上没有大流量的江河湖泊。从地下水资源看,上述国家的
地下水均属不可再生型。从降雨分布看,中东阿拉伯地区
的年降雨量不足 160mm,其中 2/3地区的年降雨量在
100mm以下。不仅如此,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水源有 66%来
自邻国,很多国家的水资源受制于人。因此,埋下了国际
冲突的种子。
阿拉伯各国素以兄弟相称,但生命攸关的水资源之争
却会使他们反目成仇。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居
住着 8 800万人口,两河一直为各国共享。但自 1983年以
来,土耳其开始实施庞大的, 安拉托里亚水利综合工程,,
其主要工程内容为在截取两河源头地带的水源,修建集蓄
洪、航行、灌溉、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 22座水坝和 17座电
站。 1990年初,该工程的主要项目 —— 阿塔图克水库开始
截流储水,结果使下游水量因此减少 90%。为此,叙利亚、
伊拉克曾多次向土耳其提出强烈抗议。
阿拉伯河的主权问题,曾引发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间长
达 8a之久的战争;围绕约旦河水的分配问题,约旦贝都因
人对以色列人的仇恨与日俱增;在如何分配尼罗河水的问
题上,埃及与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之间也是争执不断;
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与水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以色列水
资源奇缺,境内无大河流,南部全是沙漠,持续大量移民
和经济的发展,使其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该国除了大力推
行节约用水和污水再生回用以外,也把希望寄托在从黎巴
嫩南部的哈斯巴尼河截取水源,以及利用分布于约旦河西
岸西部沿海地区和北部加利利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以色列
拒不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决议的真正
原因,就在于该处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人口一直以 3%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用水量也急剧增加,据估计,到 2010年,中东地区 22个国
家的人口将从现在的 2.2亿增加到 4.2亿,加上连年干旱,
用水不当和水质污染,该地区的水危机必将进一步加剧。
曾有专家发出预言:如果该地区国家近期不能共同找到妥
善的解决办法,中东地区的水战终将难免,该地区也将变
成一个干旱和饥饿的地区。
非洲是地球上另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在世界上严重
缺水的 26个国家中,有 11个都位于非洲。近 30年来,非洲
的人口增长率为 3%,而粮食增长率却只有 2%,水资源的
匮乏是粮食生产不能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到 2000年
,非洲北部的 5个地中海国家,即阿尔及利亚、埃及、利
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也将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
一样,面临缺水问题。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大,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
有量的 1/4,居世界第 110位。除了水资源不足外,中国水
资源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分布的趋
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相差十分悬殊。南方长江流域、珠江
流域、浙闽台诸河片和西南诸河四个流域片的耕地面积只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36.59%,但水资源占有量却占全国总
量的 81%,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 1.6倍,平均
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 2.2倍;而
北方的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四个流域片耕地很多,人口密
度也不低,但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总量的 19%,人均水
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 19%,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
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 15%。因此,我国北方不少
地区和城市缺水现象十分严重。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
量的年际、季际变化也很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全国大
部分地区在汛期四个月左右的径流量占据了全年降雨量的
60%~ 80%,集中程度超过欧美大陆,与印度相似。这就
导致了年内的分布不均,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
年的情形,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的短缺问题更
加严重。
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由于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绝大部分。
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为 0.481× 108hm2,约占全国耕地
面积的 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
的无灌溉耕地约占 72%。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缺水最多;西北地区缺水量也不少,而且区内大部分地区为黄土高
原,人烟稀少,改善灌溉系统的难度较大;宁夏、内蒙古
的沿黄灌区以及汉中盆地、河西走廊一带,则急需扩大灌
溉面积。
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城市缺水
在中国表现得十分尖锐。据统计,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
缺水城市巳达 300余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 114个。
表 4-1列出了全国重点城市水资源供需和缺水量的数据。
分区 2000 年供水量 2000 年需水量 2000 年缺水量
全国总计 2 0 8, 5 7 4 6 2, 2 8 2 5 3, 7 1
东北区 3 3, 1 9 6 9, 2 9 3 6, 1
华北区 5 2, 2 7 1 0 7, 2 3 5 4, 9 6
西北区 1 3, 5 6 3 2, 3 7 1 8, 8 1
西南区 1 7, 1 6 4 0, 4 2 2 3, 2 6
东南区 9 2, 3 9 2 1 2, 9 7 1 2 0, 5 8
资料来源:水利部文件水资( 1993) 479号
由表可见,缺水量并不完全决定于供水资源的丰歉程
度,而是与需水量和供水能力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发展
经济和建设城市时,必须对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进行周到的
规划,并对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建
设,以尽可能缓解城市的水危机。
还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在用水过程中的浪费也是造成
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
开源节流这两种战略中,节流比开源所需的资金一般要少
,而且通过节流,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污染,更
可切实保护水资源,可谓一举多得,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战略方针的。
干旱造成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也会使河流湖泊面
积缩小。中国自 1949年以来大力建设人工草场,但抵不过
草地退化面积的增加。全国沙漠面积已从 63.9万 km2增加
到 71.3万 km2,还有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 15.8万 km2。
此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水库及河道水面日益缩小,
甚至干涸,消亡而沦为沙漠。例如,新疆的罗布泊、台特
马湖已经干涸;内蒙古的居延海已濒临消亡。有的湖泊由
于湖水日少,矿化度日益提高,淡水湖竟逐步演变为咸水
湖,湖泊完全丧失了调蓄水量、改善湖泊小气候的功能,
相反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的影响。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有两个主要属性:面积和质
量。
众所周知,在全球 51000× 104km2总面积中,大陆和
岛屿占 14940× 104km2,占 29.2%,其中还包括南极大陆和
其他大陆上高山冰川所覆盖的土地。因此,全球无冰雪覆
盖的陆地面积仅为 13300× 104km2。
对于全世界居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颇为巨大的数字
。 1900年世界人口约为 16亿,平均每人占有的陆地面积约
为 10hm2,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 50亿,人均占有 3hm2,当
前世界人口约为 60亿,人均占有 2.5hm2。 这个数字从任何
意义上说都不能算小。
然而,考虑到土地的质量属性,则这些数字必须打一个
大大的折扣。所谓土地质量,从农业利用的角度来看,包
括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层厚薄、肥力高低、水源远近、潜
水埋深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这些属性对农业生产都
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还
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能和受地质地貌灾害(火山、
地震、滑坡等)、气象灾害(干旱、暴雨、大风等)威胁
的程度等。在土地质量诸要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即土地的通达性( accessibili-ty),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
点的远近,以及道路和交通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
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
考虑到上述因素,则陆地面积中大约有 20%处于极地和
高寒地区,20%属于干旱区,20%为陡坡地,还有 10%的
土地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以上 4项,共占陆地面
积的 70%,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地
理学家和生态学家称之为, 限制性环境, 。其余 30%土地
限制性较小,适宜于人类居住,称为, 适居地,,意为可
居住的土地,包括可耕地和住宅、工矿、交通、文教和军
事用地等。按人均 2.5hm2的 30%计算,人均占有 0.75hm2。
在适居地中,可耕地约占 60%~ 70%,折合人均面积为
0.45~ 0.53hm2。
二、世界耕地需求的未来趋势
耕地是土地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据世界粮农组织和美
国农业部 20世纪 70年代提供的数字,全世界可耕地总面积
为 29.5× 108hm2,其中最肥沃、通达性最好、最容易开垦
的已被耕种,面积为 15.4× 108hm2。 其余虽尚有开垦潜力
,但由于土壤肥力和通达性等质量因素的限制,必须有较
大投入。如采用灌溉、施肥和其他土壤改良措施,才能有
效利用。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土地资源不
足的问题。
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对人口的增长和世界土地资源的供求
进行了颇具代表性的预测(图 4-1)。其预测假定世界可
耕地面积为 29.5× 108hm2,每人平均所需可耕地面积为
0.4hm2,而且部分可耕地必须用于非农业用途。 1970年以
来,世界人口增长率由 2.1%降至 1.7%,人口倍增时间约
为 40年。
该曲线表明:直至 20世纪初,世界可耕地面积(图中
部的水平线表示)基本保持恒定。但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
增长,该水平线从 1900年以后开始缓缓下降,而且下降速
度愈来愈快。这表明 20世纪中非农用地的急剧增加,导致
可耕地面积减少。随着人口的增长,按现有生产水平世界
耕地面积需求(图下部曲线)将不断增长。虽然过去二三
百年来全球对耕地的需求增长速度较慢,在 1950年以后该
曲线已达到了, 起飞, 点,世界耕地的需要量急剧增加。
上述两个相反的趋势必然使两条曲线相交,届时世界可耕
地将全部开垦完毕。这个交点将出现在 2000年以前,人类
面临着土地匮乏的前景。
要使世界可耕地面积维持恒定,就意味着必须开垦条件
较差的处女地,以抵偿可耕地被占用作非农用地的损失,
使世界耕地面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图中右方的水平虚
线所示。这样,上升曲线与水平虚线的交点将延长至 2010
年前后。就是说,开垦处女地只能给人类赢得 10年左右的
时间。与此同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仍在继续,世界人均粮
田面积已从 1980年的 0.16hm2减少至 1990年的 0.14hm2,预
计到 2000年进一步减至 0.12hm2。
假如由于农用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投资大量增加,农民有
可能使用更多的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灌溉设施,从而
使农业产量得以翻一番乃至翻两番,则土地匮乏出现的时
间又有可能后延,如图右方两条倾斜虚线所示。这两条虚
线表明,产量的每次翻番只能赢得 30~ 40年的时间,大体
与世界人口翻番同步。
然而,上述两点假定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难
以实现。首先,开垦处女地成本较高,经济上不甚可行。
其次,农业生产上有一条, 费用递增率,,即产量的每次
翻番都比上一次耗费高昂。人们对粮食增产还寄希望于扩
大灌溉面积和绿色革命等技术进步。固然,灌溉能大幅度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事实上,世界灌溉面积经历过从
1950年至 1970年的快速增长以后,从 1980年起增长正在减
缓,世界人均占有水浇地面积呈现负增长,以每 10年 8%
的速率减少。绿色革命在取得令人兴奋的初步成功以后,
并未能在彻底解决世界粮食供应方面取得更大的奇迹。
上述分析向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清晰的信息:人类将在
几十年内面临土地匮乏的问题。尽管对这一天到来的时间
仍有争论,但如果人类在控制人口增长和制止耕地损失两
方面缺乏有力的措施,则这一天的到来必定为时不远。
三、中国的耕地资源
中国的内陆土地面积为 960× 104km2,在世界上继俄罗
斯、加拿大之后居第三位。中国的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
世界总耕地的 7%。
(一)我国耕地的特点
1.人均耕地面积小
我国虽然耕地面积总数较大,但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相
对较小,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1/4。到 1995年,人均
耕地面积大于 0.13hm2的有省、自治区,主要集中于我国
的东北、西北地区,但这些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耕地生产
水平低。相对自然和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
津、湖南、浙江、广东和福建等人均耕地面积小于
0.07hm2,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和福建等
甚至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 0.05hm2的最低界限
。该组织认为低于此限,即使拥有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也
难以保障粮食自给。
2.分布不均匀
综合气候、生物、土壤、地形和水文等因素,我国耕地
大致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区、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半干旱
区、干旱内陆区和西部的青藏高原区。东南部湿润区和半
湿润季风区集中了全国耕地的 90%以上。
3.自然条件差
我国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其中高产稳产田占 1/3左右,低
产田也占 1/3。其中涝洼地有约 400× 104hm2,盐碱地有约
400× 104hm2,水土流失地 670× 104hm2。 而且耕地地力退
化迅速,加上由于污水灌溉和大面积施用农药等原因,耕
地受污染严重,加剧了耕地不足的局面。
(二)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
中国依靠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 22%的人口,
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成就。但另一方面,这一现实
也表明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耕地不足是中国资
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在第三章第三
节中已有阐述。
总之,中国单位面积耕地的人口压力巨大,目前已是世
界平均水平的 2.2倍。因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
据日本政府统计的数字,日本全国人口到1996年7
月为125449703,增长率0,21%,约占世界
总人口的2,26%,居世界第7位。但由于日本国土面
积小,人口密度高达第平方公里334人,加上多山脉、
河流、森林,所以若按农耕土地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可
耕地面积养活2200多人。
第三节 能 源
一, 能源的分类
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能源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分类,如一
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
可再生能源等等。通常,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
,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二次
能源是指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常规能源
是指当前被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新能源是指目前尚未被
广泛利用,而正在积极研究以便推广利用的一次能源;可
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的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
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
,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均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
,但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除化石燃料外,还有许多
可再生的非化石燃料能源,如核变能、太阳能、水能、地
热能、海洋能等。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
的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
,化石能源也是一种过去储存下来的太阳能。
二、世界能源消耗
当前世界能源消耗的特点如下:
(一)能源主要来自一次不可再生能源
20世纪 70年代和 80年代末以前,世界在一次能源消耗
结构中,石油的比例最大,占 40%以上;其次是煤,占 20
%以上;再次是天然气,占 10%以上。全世界目前已探明
的剩余可开采储量有限,石油尚可开采 40- 80年,煤炭可
开采 200- 300年,天然气可开采 40- 80年。
近年来一次能源消耗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由以石油
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耗,转变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并且
天然气的消耗比重明显上升。我国煤储量为世界第三,开
采量为世界第一,在能源结构中一直是以煤为主。
(二)能源消耗水平差异甚大
占世界 1/4的工业化国家,消耗世界能源的 3/4。其中,
占世界人口 5%的美国,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 25%。发展
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占世界人口 15%的印度,却只
消耗世界能源的 1.5%;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不到世界人
均能耗的 1/3。
(三)世界能耗在继续增长
虽然,自 1972年以来工业化国家的能耗强度(指能源消
耗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人口增长
和发展中国家能耗的需求,世界平均能耗强度仍在继续上
升。能源消耗指数从 1980到 1989年增长了 17.8%,达
103.3× 108t标准煤。
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能源的发展
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很快,保障了近 20年来罕见的经济快
速发展。 1996年中国一次能源总产量为 13.26× 108t标准煤
,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大国。其中煤炭产量高达
13.97× 108t,居世界第 1位;原油产量达到 1.57× 108t,为
世界第 5位;天然气产量为 201× 108m3,居世界第 20位;
水力发电和核电分别为 1880× 108kw·h和 142× 108kw·h,分
别居世界第 4位和第 18位。
1996年中国发电总量达到 10800× 108kw·h,已超过日本
,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电力生产大国。近年来,能
源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了明显的缓解。
(二)中国的能源问题
1.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
虽然中国的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目前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50%,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
均值的 10%。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耗能水平很低,1996年人均一次商品能源消耗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是工业发达国家的 1/5左右。
2.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煤炭资源的 64%集中在华北地区,水电资源约 70%
集中在西南地区,而能源消耗地则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
地区。因此,,北煤南运,,, 西煤东运,,, 西电东送
” 的不合理格局将长期存在,造成能源输送损失和过大的
输送建设投资。
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占有主要地位。煤炭在我
国目前一次能源中占 70%以上。全国直接燃烧煤炭占总煤
耗量的 84%,与世界能源构成相比,我国煤炭的比重比世
界平均水平高 1倍以上。
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
1985年工业部门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总能耗量的 59.89%
,商业和民用消费能源的比重为 23.8%,交通运输和农业
生产消费的能源比重较小,分别为 5%和 7%。与工业国家
相比,我国工业部门耗能比重很高,而交通运输和商业民
用的消耗较低。我国的能耗比例关系反映了我国工业生产
中的工艺设备落后,能源管理水平低。
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据农业部统计,中国农村生活用能的 2/3依靠薪材和秸秆
,煤炭供应不足,优质油、气能源的供应严重短缺。 1996
年全国 8亿多农村人口生活用煤炭仅 1× 108t。
四、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
水能开发利用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地震、上下游生态系统显著变化
、地区性疾病(如血吸虫病)蔓延、土壤盐碱化、野生动植物灭绝
、水质发生变化等;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能引起地面下沉,使地下水
或地表水受到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的污染,水质发生变化等
。在诸多的能源中以不可再生能源引起的环境影响最为严重和显著
,它们在开采、运输、加工、利用等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它们给环境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大气污染
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CO,SO2,NO2,尘及多种芳
烃化合物,已对一些国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不仅导致
对生态的破坏,而且损害人体健康。欧洲共同体每年由于大气污染
造成的材料破坏、农作物和森林以及人体健康损失费用每年超过
100亿美元。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 120亿元人民币。如
果考虑一次能源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则造成的损
失更为严重。
(二)增加了大气中 CO2的积累
大气中的 CO2按体积计算是每 100万大气单位中有 280个单位的
CO2。 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1980年已达到 340个单位,预计下世纪
中期至末期,其数量可达 360个数单位。如果大气中 CO2浓度增加 1
倍,由于其温室效应,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上升 1.5~ 3℃,极地温
度可能上升 6~ 8℃ 。这样的温度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 20~ 140cm,
将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三)酸雨
如同温室效应一样,酸雨也是一个全球的重大区域性问题。 SO2
,NOx等污染物通过大气传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改
变酸雨覆盖区的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改变湖泊
水库的酸度,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酸雨还导致地区气候改变,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四)核废料问题
发展核能技术,尽管在反应堆方面已有了安全保障,但在世界范
围内的民用核能计划的实施,已产生了上千吨的核废料。这些核废
料的最终处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数百万年里仍将保持有强的
放射性。
第四节 矿产资源
一, 矿产资源及其特点
矿产资源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
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
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资料与生产资
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 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
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
与其他的自然资源不同,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
1.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
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社会
相对于这样的地质过程而言,可以说是极为短暂的。因此
,矿产资源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有限的耗竭性自然资
源。
2.区域性分布不平衡
矿产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特点。例如,我国的煤矿
集中分布于北方,磷矿集中分布于南方;世界上的石油多
集中分布于海湾地区。矿产资源这种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决定了其成为一种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具有高度竞争性的
特殊资产。
3.动态性
矿产资源是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下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利用水平是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
发展而不断变化。甚至原来认为不是矿产资源的,现在却
可以作为矿产予以利用。
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对于一些已探明资源的供应前景,美国矿务局于 1979年
作过预测,其结果如图 4-2所示。该图右侧为预测寿命:
空白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固定在 1975年消费水平)
条件下的预期寿命,灰色框部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
命。左侧白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在消费量
恒定的条件下,这些资源的预期寿命为 20~ 300a不等;而
在指数增长的条件下,预期寿命只有 10~ 80a。
上述预测只是众多预测中的一种。这种以资源有限论为基
础的预测,常常被反对者指责为, 悲观主义, 。然而,严
峻的事实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供开采
的矿物资源确实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却仍然处在不断
增长之中。这一矛盾终将导致资源的耗竭,而且这种耗竭
的前景巳迫在眉睫。即使从人类文明史的时间尺度来看,
几百年也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几十亿年地质历史时期内
形成的矿物资源在几百年人类历史中耗竭,这是人类历史
上最大的悲剧。
三、中国的矿产资源
中国巳发现 168种矿产,其中巳探明储量的有 153种,大
致包括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稀有和稀土元素矿
产、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特种非金属矿
产及建材等。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一)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
界平均水平的 58%,居 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
后。
(二)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是贫富兼有,但富矿少,贫矿多,大多数
品位低,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的较少。加之开采中采
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
(三)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
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但矿产资源则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
地区。
(四)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我国已探明的 2万多个矿床,多为中小型矿床,大型矿
床只有 800多个,具有明显的大矿少、中小型矿多的特点
。我国可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仅占总储量的 7%,而美国
、澳大利亚则分别为 60%和 70%左右。
到目前为止,我国 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有相当部分
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到 2020年,资源保证程度就
更低,我国现已探明的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2000年可以
保证需求的有 29种,2010年将下降到 24种,而到 2020年则
仅有 6种。特别是绝对需求量大的石油、铁、铜、铝、硫
、磷等重要矿产,缺口大,进口量将达到( 2.5~ 3)
× 108t,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人类出现后, 在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中, 运用自己的智
慧和劳动, 不断地改造自然, 创造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 同时,
又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和各种废弃物还给自然界, 使它们又
进入自然界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 其中, 有些成分会引
起环境质量的下降, 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从而产生
了环境问题 。
环境问题可以说自古就有。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
展,机器的广泛使用,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而工业生产排放出
的废弃物却进入环境。环境本身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但是当废
弃物产生量越来越大,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影响环境质量
,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
进。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
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
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
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
续发展。
环境污染往往是由局地向区域,再向全球逐步发展的。
20世纪 40到 50年代人们刚刚开始认识环境污染,首先发现
局地污染,然后发展到区域污染,到 20世纪 80到 90年代全
球环境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中
国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要比发达国家晚二十多年,也是经由
局地 → 区域 → 全球的过程。目前,各个国家除了密切关注
本国的环境问题之外,已经对区域和全球的环境问题给予
充分的关注。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
一。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本篇讨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主
要是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不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
与自然不相协调所致。
第四章 资源短缺
第一节 水资源
一, 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
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
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
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1997年 6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
二次全球环境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水资源的问题,并警造
:, 地区性的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
地球上水的总量并不小,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
系密切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 400km3左右,
仅占全球总水量的 0.3%,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
水。
陆地上淡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由于受气候和地理
条件的影响,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如埃及、沙特阿拉伯
等)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因此径流量很小,人均及单位
面积土地的淡水占有量都极少;相反,冰岛,厄瓜多尔,
印度尼西亚等国,以每公顷土地计的径流量比贫水国高出
1000倍以上。
1998年 3月 19— 21日,84个国家的部长级代表团和许多
非政府组织汇集法国巴黎,认真探讨了水资源与可持续发
展的关系。会议指出,对水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已经与可
利用的水资源储量不相符。世界水资源研究所认为,全世
界有 26个国家的 2.32亿人口已经面临缺水的威胁,另有 4
亿人口用水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速度,世界上有约
1/5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世界银行认为,占
世界 40%的 80多个国家在供应清洁水方面有困难。其他研
究单位的报告也不能令人乐观,他们预计,在 20~ 30a内,
淡水拥有量不足的人口数将达 15亿。
水的短缺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民赖以生
存的粮食的产量,还直接损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值得
提出的是,为争夺水资源,在一些地区还常会引发国际冲
突。如水资源匮乏就是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
重要根源。同一条河流的上游、下游国家常可能因为水量
或水质而发生争执。
中东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富裕的石油矿藏,但淡水资源
奇缺,从河流湖泊的分布看,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
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约旦、以色列等国基本
上没有大流量的江河湖泊。从地下水资源看,上述国家的
地下水均属不可再生型。从降雨分布看,中东阿拉伯地区
的年降雨量不足 160mm,其中 2/3地区的年降雨量在
100mm以下。不仅如此,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水源有 66%来
自邻国,很多国家的水资源受制于人。因此,埋下了国际
冲突的种子。
阿拉伯各国素以兄弟相称,但生命攸关的水资源之争
却会使他们反目成仇。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居
住着 8 800万人口,两河一直为各国共享。但自 1983年以
来,土耳其开始实施庞大的, 安拉托里亚水利综合工程,,
其主要工程内容为在截取两河源头地带的水源,修建集蓄
洪、航行、灌溉、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 22座水坝和 17座电
站。 1990年初,该工程的主要项目 —— 阿塔图克水库开始
截流储水,结果使下游水量因此减少 90%。为此,叙利亚、
伊拉克曾多次向土耳其提出强烈抗议。
阿拉伯河的主权问题,曾引发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间长
达 8a之久的战争;围绕约旦河水的分配问题,约旦贝都因
人对以色列人的仇恨与日俱增;在如何分配尼罗河水的问
题上,埃及与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之间也是争执不断;
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与水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以色列水
资源奇缺,境内无大河流,南部全是沙漠,持续大量移民
和经济的发展,使其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该国除了大力推
行节约用水和污水再生回用以外,也把希望寄托在从黎巴
嫩南部的哈斯巴尼河截取水源,以及利用分布于约旦河西
岸西部沿海地区和北部加利利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以色列
拒不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决议的真正
原因,就在于该处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人口一直以 3%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用水量也急剧增加,据估计,到 2010年,中东地区 22个国
家的人口将从现在的 2.2亿增加到 4.2亿,加上连年干旱,
用水不当和水质污染,该地区的水危机必将进一步加剧。
曾有专家发出预言:如果该地区国家近期不能共同找到妥
善的解决办法,中东地区的水战终将难免,该地区也将变
成一个干旱和饥饿的地区。
非洲是地球上另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在世界上严重
缺水的 26个国家中,有 11个都位于非洲。近 30年来,非洲
的人口增长率为 3%,而粮食增长率却只有 2%,水资源的
匮乏是粮食生产不能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到 2000年
,非洲北部的 5个地中海国家,即阿尔及利亚、埃及、利
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也将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
一样,面临缺水问题。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大,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
有量的 1/4,居世界第 110位。除了水资源不足外,中国水
资源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分布的趋
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相差十分悬殊。南方长江流域、珠江
流域、浙闽台诸河片和西南诸河四个流域片的耕地面积只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36.59%,但水资源占有量却占全国总
量的 81%,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 1.6倍,平均
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 2.2倍;而
北方的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四个流域片耕地很多,人口密
度也不低,但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总量的 19%,人均水
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 19%,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
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 15%。因此,我国北方不少
地区和城市缺水现象十分严重。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
量的年际、季际变化也很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全国大
部分地区在汛期四个月左右的径流量占据了全年降雨量的
60%~ 80%,集中程度超过欧美大陆,与印度相似。这就
导致了年内的分布不均,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
年的情形,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的短缺问题更
加严重。
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由于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绝大部分。
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为 0.481× 108hm2,约占全国耕地
面积的 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
的无灌溉耕地约占 72%。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缺水最多;西北地区缺水量也不少,而且区内大部分地区为黄土高
原,人烟稀少,改善灌溉系统的难度较大;宁夏、内蒙古
的沿黄灌区以及汉中盆地、河西走廊一带,则急需扩大灌
溉面积。
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城市缺水
在中国表现得十分尖锐。据统计,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
缺水城市巳达 300余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 114个。
表 4-1列出了全国重点城市水资源供需和缺水量的数据。
分区 2000 年供水量 2000 年需水量 2000 年缺水量
全国总计 2 0 8, 5 7 4 6 2, 2 8 2 5 3, 7 1
东北区 3 3, 1 9 6 9, 2 9 3 6, 1
华北区 5 2, 2 7 1 0 7, 2 3 5 4, 9 6
西北区 1 3, 5 6 3 2, 3 7 1 8, 8 1
西南区 1 7, 1 6 4 0, 4 2 2 3, 2 6
东南区 9 2, 3 9 2 1 2, 9 7 1 2 0, 5 8
资料来源:水利部文件水资( 1993) 479号
由表可见,缺水量并不完全决定于供水资源的丰歉程
度,而是与需水量和供水能力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发展
经济和建设城市时,必须对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进行周到的
规划,并对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建
设,以尽可能缓解城市的水危机。
还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在用水过程中的浪费也是造成
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
开源节流这两种战略中,节流比开源所需的资金一般要少
,而且通过节流,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污染,更
可切实保护水资源,可谓一举多得,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战略方针的。
干旱造成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也会使河流湖泊面
积缩小。中国自 1949年以来大力建设人工草场,但抵不过
草地退化面积的增加。全国沙漠面积已从 63.9万 km2增加
到 71.3万 km2,还有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 15.8万 km2。
此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水库及河道水面日益缩小,
甚至干涸,消亡而沦为沙漠。例如,新疆的罗布泊、台特
马湖已经干涸;内蒙古的居延海已濒临消亡。有的湖泊由
于湖水日少,矿化度日益提高,淡水湖竟逐步演变为咸水
湖,湖泊完全丧失了调蓄水量、改善湖泊小气候的功能,
相反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的影响。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有两个主要属性:面积和质
量。
众所周知,在全球 51000× 104km2总面积中,大陆和
岛屿占 14940× 104km2,占 29.2%,其中还包括南极大陆和
其他大陆上高山冰川所覆盖的土地。因此,全球无冰雪覆
盖的陆地面积仅为 13300× 104km2。
对于全世界居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颇为巨大的数字
。 1900年世界人口约为 16亿,平均每人占有的陆地面积约
为 10hm2,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 50亿,人均占有 3hm2,当
前世界人口约为 60亿,人均占有 2.5hm2。 这个数字从任何
意义上说都不能算小。
然而,考虑到土地的质量属性,则这些数字必须打一个
大大的折扣。所谓土地质量,从农业利用的角度来看,包
括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层厚薄、肥力高低、水源远近、潜
水埋深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这些属性对农业生产都
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还
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能和受地质地貌灾害(火山、
地震、滑坡等)、气象灾害(干旱、暴雨、大风等)威胁
的程度等。在土地质量诸要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即土地的通达性( accessibili-ty),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
点的远近,以及道路和交通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
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
考虑到上述因素,则陆地面积中大约有 20%处于极地和
高寒地区,20%属于干旱区,20%为陡坡地,还有 10%的
土地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以上 4项,共占陆地面
积的 70%,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地
理学家和生态学家称之为, 限制性环境, 。其余 30%土地
限制性较小,适宜于人类居住,称为, 适居地,,意为可
居住的土地,包括可耕地和住宅、工矿、交通、文教和军
事用地等。按人均 2.5hm2的 30%计算,人均占有 0.75hm2。
在适居地中,可耕地约占 60%~ 70%,折合人均面积为
0.45~ 0.53hm2。
二、世界耕地需求的未来趋势
耕地是土地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据世界粮农组织和美
国农业部 20世纪 70年代提供的数字,全世界可耕地总面积
为 29.5× 108hm2,其中最肥沃、通达性最好、最容易开垦
的已被耕种,面积为 15.4× 108hm2。 其余虽尚有开垦潜力
,但由于土壤肥力和通达性等质量因素的限制,必须有较
大投入。如采用灌溉、施肥和其他土壤改良措施,才能有
效利用。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土地资源不
足的问题。
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对人口的增长和世界土地资源的供求
进行了颇具代表性的预测(图 4-1)。其预测假定世界可
耕地面积为 29.5× 108hm2,每人平均所需可耕地面积为
0.4hm2,而且部分可耕地必须用于非农业用途。 1970年以
来,世界人口增长率由 2.1%降至 1.7%,人口倍增时间约
为 40年。
该曲线表明:直至 20世纪初,世界可耕地面积(图中
部的水平线表示)基本保持恒定。但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
增长,该水平线从 1900年以后开始缓缓下降,而且下降速
度愈来愈快。这表明 20世纪中非农用地的急剧增加,导致
可耕地面积减少。随着人口的增长,按现有生产水平世界
耕地面积需求(图下部曲线)将不断增长。虽然过去二三
百年来全球对耕地的需求增长速度较慢,在 1950年以后该
曲线已达到了, 起飞, 点,世界耕地的需要量急剧增加。
上述两个相反的趋势必然使两条曲线相交,届时世界可耕
地将全部开垦完毕。这个交点将出现在 2000年以前,人类
面临着土地匮乏的前景。
要使世界可耕地面积维持恒定,就意味着必须开垦条件
较差的处女地,以抵偿可耕地被占用作非农用地的损失,
使世界耕地面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图中右方的水平虚
线所示。这样,上升曲线与水平虚线的交点将延长至 2010
年前后。就是说,开垦处女地只能给人类赢得 10年左右的
时间。与此同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仍在继续,世界人均粮
田面积已从 1980年的 0.16hm2减少至 1990年的 0.14hm2,预
计到 2000年进一步减至 0.12hm2。
假如由于农用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投资大量增加,农民有
可能使用更多的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灌溉设施,从而
使农业产量得以翻一番乃至翻两番,则土地匮乏出现的时
间又有可能后延,如图右方两条倾斜虚线所示。这两条虚
线表明,产量的每次翻番只能赢得 30~ 40年的时间,大体
与世界人口翻番同步。
然而,上述两点假定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难
以实现。首先,开垦处女地成本较高,经济上不甚可行。
其次,农业生产上有一条, 费用递增率,,即产量的每次
翻番都比上一次耗费高昂。人们对粮食增产还寄希望于扩
大灌溉面积和绿色革命等技术进步。固然,灌溉能大幅度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事实上,世界灌溉面积经历过从
1950年至 1970年的快速增长以后,从 1980年起增长正在减
缓,世界人均占有水浇地面积呈现负增长,以每 10年 8%
的速率减少。绿色革命在取得令人兴奋的初步成功以后,
并未能在彻底解决世界粮食供应方面取得更大的奇迹。
上述分析向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清晰的信息:人类将在
几十年内面临土地匮乏的问题。尽管对这一天到来的时间
仍有争论,但如果人类在控制人口增长和制止耕地损失两
方面缺乏有力的措施,则这一天的到来必定为时不远。
三、中国的耕地资源
中国的内陆土地面积为 960× 104km2,在世界上继俄罗
斯、加拿大之后居第三位。中国的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
世界总耕地的 7%。
(一)我国耕地的特点
1.人均耕地面积小
我国虽然耕地面积总数较大,但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相
对较小,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1/4。到 1995年,人均
耕地面积大于 0.13hm2的有省、自治区,主要集中于我国
的东北、西北地区,但这些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耕地生产
水平低。相对自然和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
津、湖南、浙江、广东和福建等人均耕地面积小于
0.07hm2,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和福建等
甚至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 0.05hm2的最低界限
。该组织认为低于此限,即使拥有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也
难以保障粮食自给。
2.分布不均匀
综合气候、生物、土壤、地形和水文等因素,我国耕地
大致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区、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半干旱
区、干旱内陆区和西部的青藏高原区。东南部湿润区和半
湿润季风区集中了全国耕地的 90%以上。
3.自然条件差
我国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其中高产稳产田占 1/3左右,低
产田也占 1/3。其中涝洼地有约 400× 104hm2,盐碱地有约
400× 104hm2,水土流失地 670× 104hm2。 而且耕地地力退
化迅速,加上由于污水灌溉和大面积施用农药等原因,耕
地受污染严重,加剧了耕地不足的局面。
(二)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
中国依靠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 22%的人口,
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成就。但另一方面,这一现实
也表明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耕地不足是中国资
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在第三章第三
节中已有阐述。
总之,中国单位面积耕地的人口压力巨大,目前已是世
界平均水平的 2.2倍。因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
据日本政府统计的数字,日本全国人口到1996年7
月为125449703,增长率0,21%,约占世界
总人口的2,26%,居世界第7位。但由于日本国土面
积小,人口密度高达第平方公里334人,加上多山脉、
河流、森林,所以若按农耕土地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可
耕地面积养活2200多人。
第三节 能 源
一, 能源的分类
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能源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分类,如一
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
可再生能源等等。通常,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
,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二次
能源是指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常规能源
是指当前被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新能源是指目前尚未被
广泛利用,而正在积极研究以便推广利用的一次能源;可
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的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
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
,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均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
,但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除化石燃料外,还有许多
可再生的非化石燃料能源,如核变能、太阳能、水能、地
热能、海洋能等。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
的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
,化石能源也是一种过去储存下来的太阳能。
二、世界能源消耗
当前世界能源消耗的特点如下:
(一)能源主要来自一次不可再生能源
20世纪 70年代和 80年代末以前,世界在一次能源消耗
结构中,石油的比例最大,占 40%以上;其次是煤,占 20
%以上;再次是天然气,占 10%以上。全世界目前已探明
的剩余可开采储量有限,石油尚可开采 40- 80年,煤炭可
开采 200- 300年,天然气可开采 40- 80年。
近年来一次能源消耗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由以石油
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耗,转变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并且
天然气的消耗比重明显上升。我国煤储量为世界第三,开
采量为世界第一,在能源结构中一直是以煤为主。
(二)能源消耗水平差异甚大
占世界 1/4的工业化国家,消耗世界能源的 3/4。其中,
占世界人口 5%的美国,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 25%。发展
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占世界人口 15%的印度,却只
消耗世界能源的 1.5%;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不到世界人
均能耗的 1/3。
(三)世界能耗在继续增长
虽然,自 1972年以来工业化国家的能耗强度(指能源消
耗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人口增长
和发展中国家能耗的需求,世界平均能耗强度仍在继续上
升。能源消耗指数从 1980到 1989年增长了 17.8%,达
103.3× 108t标准煤。
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能源的发展
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很快,保障了近 20年来罕见的经济快
速发展。 1996年中国一次能源总产量为 13.26× 108t标准煤
,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大国。其中煤炭产量高达
13.97× 108t,居世界第 1位;原油产量达到 1.57× 108t,为
世界第 5位;天然气产量为 201× 108m3,居世界第 20位;
水力发电和核电分别为 1880× 108kw·h和 142× 108kw·h,分
别居世界第 4位和第 18位。
1996年中国发电总量达到 10800× 108kw·h,已超过日本
,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电力生产大国。近年来,能
源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了明显的缓解。
(二)中国的能源问题
1.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
虽然中国的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目前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50%,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
均值的 10%。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耗能水平很低,1996年人均一次商品能源消耗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是工业发达国家的 1/5左右。
2.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煤炭资源的 64%集中在华北地区,水电资源约 70%
集中在西南地区,而能源消耗地则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
地区。因此,,北煤南运,,, 西煤东运,,, 西电东送
” 的不合理格局将长期存在,造成能源输送损失和过大的
输送建设投资。
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占有主要地位。煤炭在我
国目前一次能源中占 70%以上。全国直接燃烧煤炭占总煤
耗量的 84%,与世界能源构成相比,我国煤炭的比重比世
界平均水平高 1倍以上。
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
1985年工业部门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总能耗量的 59.89%
,商业和民用消费能源的比重为 23.8%,交通运输和农业
生产消费的能源比重较小,分别为 5%和 7%。与工业国家
相比,我国工业部门耗能比重很高,而交通运输和商业民
用的消耗较低。我国的能耗比例关系反映了我国工业生产
中的工艺设备落后,能源管理水平低。
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据农业部统计,中国农村生活用能的 2/3依靠薪材和秸秆
,煤炭供应不足,优质油、气能源的供应严重短缺。 1996
年全国 8亿多农村人口生活用煤炭仅 1× 108t。
四、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
水能开发利用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地震、上下游生态系统显著变化
、地区性疾病(如血吸虫病)蔓延、土壤盐碱化、野生动植物灭绝
、水质发生变化等;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能引起地面下沉,使地下水
或地表水受到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的污染,水质发生变化等
。在诸多的能源中以不可再生能源引起的环境影响最为严重和显著
,它们在开采、运输、加工、利用等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它们给环境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大气污染
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CO,SO2,NO2,尘及多种芳
烃化合物,已对一些国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不仅导致
对生态的破坏,而且损害人体健康。欧洲共同体每年由于大气污染
造成的材料破坏、农作物和森林以及人体健康损失费用每年超过
100亿美元。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 120亿元人民币。如
果考虑一次能源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则造成的损
失更为严重。
(二)增加了大气中 CO2的积累
大气中的 CO2按体积计算是每 100万大气单位中有 280个单位的
CO2。 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1980年已达到 340个单位,预计下世纪
中期至末期,其数量可达 360个数单位。如果大气中 CO2浓度增加 1
倍,由于其温室效应,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上升 1.5~ 3℃,极地温
度可能上升 6~ 8℃ 。这样的温度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 20~ 140cm,
将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三)酸雨
如同温室效应一样,酸雨也是一个全球的重大区域性问题。 SO2
,NOx等污染物通过大气传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改
变酸雨覆盖区的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改变湖泊
水库的酸度,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酸雨还导致地区气候改变,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四)核废料问题
发展核能技术,尽管在反应堆方面已有了安全保障,但在世界范
围内的民用核能计划的实施,已产生了上千吨的核废料。这些核废
料的最终处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数百万年里仍将保持有强的
放射性。
第四节 矿产资源
一, 矿产资源及其特点
矿产资源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
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
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资料与生产资
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 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
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
与其他的自然资源不同,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
1.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
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社会
相对于这样的地质过程而言,可以说是极为短暂的。因此
,矿产资源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有限的耗竭性自然资
源。
2.区域性分布不平衡
矿产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特点。例如,我国的煤矿
集中分布于北方,磷矿集中分布于南方;世界上的石油多
集中分布于海湾地区。矿产资源这种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决定了其成为一种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具有高度竞争性的
特殊资产。
3.动态性
矿产资源是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下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利用水平是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
发展而不断变化。甚至原来认为不是矿产资源的,现在却
可以作为矿产予以利用。
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对于一些已探明资源的供应前景,美国矿务局于 1979年
作过预测,其结果如图 4-2所示。该图右侧为预测寿命:
空白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固定在 1975年消费水平)
条件下的预期寿命,灰色框部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
命。左侧白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在消费量
恒定的条件下,这些资源的预期寿命为 20~ 300a不等;而
在指数增长的条件下,预期寿命只有 10~ 80a。
上述预测只是众多预测中的一种。这种以资源有限论为基
础的预测,常常被反对者指责为, 悲观主义, 。然而,严
峻的事实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供开采
的矿物资源确实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却仍然处在不断
增长之中。这一矛盾终将导致资源的耗竭,而且这种耗竭
的前景巳迫在眉睫。即使从人类文明史的时间尺度来看,
几百年也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几十亿年地质历史时期内
形成的矿物资源在几百年人类历史中耗竭,这是人类历史
上最大的悲剧。
三、中国的矿产资源
中国巳发现 168种矿产,其中巳探明储量的有 153种,大
致包括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稀有和稀土元素矿
产、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特种非金属矿
产及建材等。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一)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
界平均水平的 58%,居 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
后。
(二)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是贫富兼有,但富矿少,贫矿多,大多数
品位低,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的较少。加之开采中采
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
(三)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
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但矿产资源则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
地区。
(四)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我国已探明的 2万多个矿床,多为中小型矿床,大型矿
床只有 800多个,具有明显的大矿少、中小型矿多的特点
。我国可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仅占总储量的 7%,而美国
、澳大利亚则分别为 60%和 70%左右。
到目前为止,我国 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有相当部分
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到 2020年,资源保证程度就
更低,我国现已探明的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2000年可以
保证需求的有 29种,2010年将下降到 24种,而到 2020年则
仅有 6种。特别是绝对需求量大的石油、铁、铜、铝、硫
、磷等重要矿产,缺口大,进口量将达到( 2.5~ 3)
× 108t,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