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试验方案实施与数据采集技术
第一节 试验方案实施
一、试验地的选择(见上一章)
二,试验地的区划和标记
主要注意在进行试验地区化时要根据试验地面积、小区
大小、非试验条件差异状况、重复区、保护行等合理规划。
小区标记一般采用用罗马数字标明重复区(区组),下
角标处理代号,例如 Ⅰ 2,Ⅳ 5等 。
试验地规划完成后,应按准确的比例绘制一张田间区划
平面图。图上除标明区组(或重复区)和小区的编号外,还
应标出小区的面积、株(畦)数、行株距、行(畦)的方向、
主要生产设施的位臵和名称以及试验区的总面积等。
三、试材的准备与栽种
试验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两大类。在田间试
验中,生物材料主要指作物的种子、秧苗、苗木、成年植株
或其上的部分器官。非生物材料则主要指农药、肥料、生长
调节剂和其他试验用品。
一种试材当其作为处理的手段时,应着重要求其纯正、
准确,以确保处理本身的典型性。而当其作为非处理因子时,
则应着重要求其均匀、一致,以贯彻, 单一差异原则,,增
强处理间的可比性,从而降低试验误差。这是准备试材和应
用试材时所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四、试验地管理
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措施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
正确性。对田间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是作为试验条件的措施
应合理安排,无论是新品种还是新技术原则上均设有对照,
对照一般应当达到当地丰产的先进水平。否则,就不能正
确反映新品种或新技术在今后推广时所能达到的增产效果。
二是除了试验设计所规定的处理间差异外,其他栽培管理
措施应力求数量和质量的一致,一般管理措施,同一试验,
至少是同一重复应在当天完成,时时应注意“唯一差异”
原则的应用。
五、档案记录
田间档案是指按一定格式对田间的基本情况、生长发
育动态、生产管理情况、以及当地的气象条件等进行系统
记载,并把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类管理,长期保存,以供
科研总结分析和指导生产。 它是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增产
或减产的原因、解决生产问题、夺取高产、优质和高效益
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田间试验中不可缺少的资料。
记录的内容,应根据试验目的要求和不同类型的试验
园来确定。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掌握必要的关键项目进行
系统的观察记载,要用统一的记载标准,有专人负责,及
时、准确地记载,掌握全面而可靠的资料。 一般内容有:
( 1) 试验目的要求和各种处理项目的详细内容,并绘制田
间种植设计图和田间排列设计图,注明处理和重复。( 2)
基本资料(包括试验园基本情况、植物、栽培技术等)。
( 3)植物生长发育动态记载。( 4)田间管理情况。( 5)
年终总结,(6)气象条件 。
六、田间试验的收获
园艺植物田间试验通常以产量为主要试验指标。因此,
收获与计产是田间试验实施过程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
项田间作业。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收获物,因而各有不同的
收获计产方法。其要点是,
( 1)核实小区计产面积或株数:收获前应掌握小区实有
的计产面积或株数,以便合理地进行收获和计产。必须指出:
当扣除的面积或株数 占小区计产面积或株数的 25%以上时,
则此小区应从试验中删除(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或作为缺
区对待(设区组的试验设计)。小区实有计产面积或株数的
计算公式如下,
小区实有计产面积( m2)=小区面积( m2)-保护行
面积( m2)- 各项应扣除面积( m2)
小区实有计产株数=小区株数-保护行株数-各项应扣除

( 2)采收, 按收获物的商品成熟度要求,一次或分批适期
采收;每次采收都应以小区(或单株)为单位;按收获物的
商品等级分项称重登记,计产部分的收获应在田间随收、随
分极、随称量登记,收获完一个小区(或单株)再收获
另一个小区(或单株);每个小区(或单株)在每次收获
后均应设一标记,以免发生差错。一个区组收获完再收获
另一区组,不要交叉进行;全试验区的一次收获,最好在
当天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同一区组各小区的一次
收获必须在当天同时完成,以减少试验误差。
第二节 取样技术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中,除了小区试验某些观察项目,
如小区单株产量、生长量等,需要对小区内全部植株调查,
试验中许多其他项目,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只
是从试验小区中抽取部分植株或器官组成样本,用样本的
观察值作整个小区的估计值。用样本的观察值去估算总体,
而样本的观察值与总体的真值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称为
取样误差。当取样误差很小时,则样本的观察值才能代表
总体( 注意这个总体是指小区的全部个体,把它看成是一
个有限总体,而不是统计推断中指的总体 )的真值,否则,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可靠性很小。取样误差关系到试验结果
的正确性,为了使试验有正确的结论,必须降低取样误差,
因此需要研究影响误差的取样技术。
一、取样方法和标准
(一)顺序取样
也称机械取样或等距取样。按照某种规定的顺序,抽
取一定数量的取样单位组成样本。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
且取样单位分布比较均匀,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但当总
体内存在周期性变异时,很可能得到一个偏差较大的样本,
产生系统误差。从生物统计的观点看,顺序取样所得到的
数据不可能正确估计取样误差,所以常和随机取样结合使
用。
(二)、典型取样
根据试验或调查的某种要求,从总体中有意识、有
目的地选取一定数量的典型植株或试验材料构成样本。典型
取样不符合随机原则,所以也常常和随机取样结合使用。
(三),随机取样
1.简单随机取样 总体的所有个体都有同等被抽取样本的
机会。步骤是:先将总体的各个个体统一编号,然后随机抽
取所需观察的单位在总体较小,而变异又不大的情况下,应
用效果比较好。如果总体表现明显的部分间差异,会因取样
单位集中在总体的某一部分,而降低精确性。它的特点与田
间设计中完全随机设计相同。
2,分层随机取样 依总体内材料的差异情况分成不同的
区层,这些区层的面积或株数可以相等或不相等。分区层唯
一标准,是要求每区层内的试验材料尽量取得均匀同质。然
后按所分区层大小,按比例地从中抽取取样个体组成样本。
它的特点与设计中随机区组设计相同。
3,整群随机取样 有的试验性质要求了解群体的影响
(如进行病虫害调查),需要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
群,所以可以采用此法。步骤是先将取样总体划分成面积等
同的若干单位群并给单位群编号,然后根据取样数量随机抽
取若干单位群,单位群内所有个体构成样本,对其进行观察
测定。
整群随机取样和分层随机取样的操作步骤正相反,前
者是先取部分单位群,然后对单位群内全部个体进行测定;
而后者则是先取全部区层,然后对各区层内的部分个体进行
测定。使用时,若是总体内的变异主要来自于地段之间(地
段较大),则可以考虑用分层随机取样法;若是总体内的变
异主要来自于取样个体之间或地段之间(地段较小)则可以
考虑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