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分析题
1.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来确定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结果见下表:
年龄
解诀问题的能力(百分数)
直觉行动水平
具体形象水平
语词水平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55.0
85.0
87.5
96.3
17.5
53.8
56.4
72.0
0
0
15.0
22.0
请根据表中数据作一发展曲线图并展开分析,说明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2.有人要了解手动作的稳定性是否受情绪的影响,他让青年组在兴奋状态测定,平均得10分,让老年组在安静中测定,平均得9分。经过统计检验,两组手稳定性得分差异不显著,因此他下结论说:手动作稳定性不受情绪的影响。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3.在颜色-距离错觉(也叫冷暖错觉)实验中,给被试一个固定的颜色刺激,要求被试把另一个调整颜色刺激移动到和固定颜色刺激看起来在同一平面的距离上。如果固定颜色刺激为暖色,调整颜色刺激为冷色,那么调整后就离被试更近。如果固定颜色刺激为冷色,调整颜色刺激为暖色,那么调整后就离被试更远。从而证实颜色-距离错觉的存在。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各是什么?
3.该实验中如何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4.从实验设计来看,该实验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是: (多选)
A 单因素实验设计 B 多因素实验设计
C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D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E 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F 完全随机多因素实验设计
G 被试内设计 H 被试间设计
I 随机化区组设计 J 所罗门四组设计
K 拉丁方设计 L 正交实验设计
5.对实验所得数据,应采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统计?统计结果用以说明什么?
4.学习走迷津实验
(1)让被试戴上遮眼罩,用小棒走迷津(实验前不让被试看迷津,也不能用手触摸迷津)。告诉被试:“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尽快地学会用小棒走迷津。中间不要停顿,要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思维,争取早些学会。”主试把小棒放在迷津的入口处,然后让被试用优势手拿住小棒,手臂悬空。
(2)被试手持小棒静候,在每次开始前2秒钟,发出“预备”口令,再说“开始”时,被试才用小棒走动。在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主试开动秒表记时。
(3)被试在走迷津的过程中,凡进入盲巷一次就算出错一次,主试记下错误次数。
(4)当被试的小棒走入迷津终点,主试立刻说“到了”,同时停下秒表,记录下一遍迷津所用的时间(秒)。再做下一次的准备工作。
(5)学习遍数因被试而异,均以连续三次不出错为学会的标准。
(6)若被试在学习途中感到疲劳,可在某次到终点后休息几分钟。
问题:
1、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学习走迷津的规律,那么它的自变量、因变量、额外相关变量分别是什么?实验中对额外相关变量是如何加以控制的?你认为实验中还要控制的因素有哪些?
2、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被试学习走迷津的差异,那么它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每个自变量你认为可以设几个水平,分别是什么?
5.数量估量法是制作心理量表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曾受到批评。有人认为被试给出的数目字更多地反映他的数字习惯,而不是反映他的真实感觉(即被试习惯于按某种比例对刺激进行估量,而不管自己的真实感觉是什么样的)。为了答复这类批评,有位同学提出了用不用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来进行实验。下面是他的实验报告,请根据他的实验目的,从仪器材料的选择、被试的选择和处理、对额外相关变量的控制、指导语、结论等方面评价他的实验的优劣。
1、实验目的:证明数量估量法反映的是被试的真实感觉。
2、实验假设:如果数量估量法实验中被试给出的数目字反映的是他的真实感觉,那么用不同感觉道交叉匹配其感觉,所得结果应符合stevens定律。
3、实验方法
(1)器材:发声器一台(型号、生产日期略),握力器一台(型号、生产日期略)
(2)被试:将朋友王××作为被试
(3)施测程序:
①首先告诉被试:你听到一个声音后,用你的手捏握力器。握的大小要与你听到的声音的强度相匹配。
②然后呈现频率为1000HZ的8种声音强度:40、50、60、70、80、90、100、110分贝,将这8 种声音依次呈现给被试。每种声音呈现两次,连续做16次,结束实验。
4、实验结果(见下表)
声音强度(分贝)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握力大小(公斤) 5 8 6 9 15 30 25 50
声音实际强度和握力大小之间并不完全匹配,实验结果不符合stevens定律。
5、结论
本实验用不同感觉交叉匹配的方法对刺激的强度进行数字的估量,所得结果不符合stevens的幂定律。可见数量估量反映的更多的是被试的数字习惯而非其真实感觉,数量估量法不是测量心理物理量的好方法。
6.记忆研究中吸引了众多注意力的课题是通道差异问题。通过眼睛或通过耳朵呈现的材料,哪一个的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呢?或者它们之间没有差异?还是同时向耳朵和眼睛呈现信息的记忆效果比只向其中的一个呈现信息的记忆效果要好一些?斯卡巴勒(1972)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他的实验中,向所有被试呈现36个辅音三字组,每组的呈现时间都是0.7秒钟。被试分为三组。一组被试只看三字组(单一的视觉条件),一组仅是听三字组(单一的听觉条件),第三组则既看又听三字组(视觉+听觉)。通过用速视器或录音机来呈现三字组而对呈现时间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在三字组呈现一秒钟后,被试将听到一个三位数,当然,要求被试立即回忆的条件(零秒间隔时间的条件)除外。在每种条件下的被试都要求在保持间隔时间是0、3、6、9、12或18秒的情况下记住这些字母组。一旦三位数呈现,就要求被试以向后减三的形式倒数数字。在保持时间的末尾,两盏绿灯亮,被试开始回忆刚才呈现的字母组。实验结果如下图。该结果能否说明通过听觉通道呈现的材料要比通过视觉通道呈现的材料遗忘得更多?试说明原因。
7. 下面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中用的材料是 16 个中英文单词,其中,中、英文单词各半,代表有生命的东西与无生命的东西的单词各半,单词的颜色红、蓝各半。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要求他们对书写单词的颜色尽快做口头报告:红或蓝;第二组要求他们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的语种尽快做口头报告:中或英;第三组要求他们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是代表有生命的东西还是无生命的东西尽快做口头报告:死或活。当被试对最后一个刺激反应完毕,即进行单词的再认和再现,要求当对一个单词的意义、语种和颜色三个方面全对时,才算达到正确的标准。实验结果如下:
?
颜色组
语种组
意义组
回忆
0.09
0.11
0.23
再认
0.26
0.36
0.38
请对如下问题进行回答:( 1 )该实验采用的是组间设计还是组内设计?为什么? ( 2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 3 )该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8. 有研究者要考察人们对不同品牌的可乐饮料的辨别能力。实验雇用了79名被试,是年龄在18-37岁之间在读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首先让被试填一张问卷以了解他们买可乐的习惯和所偏爱的牌子。然后在实验室内向被试呈现可乐饮料,保持实验室内灯光昏暗以消除可能发生的视觉暗示。被试要辨别三种可乐:可口可乐、百氏可乐和王室王冠可乐。三种可乐两两配对,共组成6对(其中3对是同一牌子的可乐),每次呈现给被试1对。量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分别盛有两盎司温度约5摄氏度的可乐,摆在被试面前,一左一右。要求被试自由选择先喝哪杯饮料,然后告诉主试分别是三种饮料中的哪一种,主试记录被试判断正确与否。品尝完1对后,要求被试用清水漱口,再品尝另一对。请分析该实验中额外变量控制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