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记忆实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记忆研究中的变量;
2.掌握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3.掌握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
二、讲授内容:
(一)记忆研究的变量和材料
(二)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三)内隐记忆
(四)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
(五)记忆实验中的量表衰减效应
引言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在1885年发表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其后,记忆理论和研究方法即不断发展。
50年代出现的信息加工理论(或讯息处理论)把记忆看作是对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因而按储存的时间而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期间尽管研究者们使用的具体方法、材料、仪器和实验条件不相同,但这些研究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把记忆看作是人们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的外显恢复。
近些年来,一些新的观点对这个看法提出了挑战。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提出,不应把记忆看作单一的实体,而应把它看作是由不同的结构、系统或类型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性质不同的功能。他们提出了多重记忆结构这一术语。记忆的多重结构意味着记忆的不同类别或组合,它是指功能相互独立的过程所引发的性质不同的记忆效果。
主张存在多重记忆结构这一术语的根本原因在于愈来愈多的证据揭示,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这种记忆特点是人们并不是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是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上表现出来。
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的研究
(一)艾宾浩斯的研究
艾宾浩斯(1850~1909)与巴特利特(F. C. Bartlett,1886~1979)是记忆研究的两位先驱,虽然他们研究记忆的途径是对立的,但两人都对后来的记忆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85年,Ebbinghaus: On Memory: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32年,Bartlett: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6年,Miller: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Ebbinghaus受到Fechner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英国经验主义者所描述的联想过程。他在人为的实验室条件下产生联想,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记忆进行客观的测量,我们称之为新联想主义心理学。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
第一是无意义音节(nonsense syllables);
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savings method)法。
遗忘曲线(the forgetting curve)
评价:
Ebbinghaus的工作也受到一些责难和非议。
一种批评是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且各音节之间的难度也不一定相等。
另一种批评是关于他自己做被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产生前摄和倒摄抑制;他自己知道了每一个实验的目的,这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微妙的影响;以他自己一个人的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去,等等。
这些批评并不是全无道理,但Ebbinghaus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法,较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不仅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对印象深度和遗忘量也做到了数量化。
在高级心理过程只能作为思辨哲学研究的课题时,艾宾浩斯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工作中的缺点,如果和他的贡献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艾宾浩斯在小结他研究记忆的方法时写道:在研究心理过程时应用所谓自然科学的方法,遇到两种根本性的困难:
心理活动的经常变化和反复无定使之不能布置稳定的实验情境;
心理过程无法测量或计量。
(二)巴特利特的研究
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
他认为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活跃的过程(active processes),涉及意义的追求(effort after meaning),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的图式(schemas)。
他批评艾宾浩斯为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使记忆陷入一种人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意义。艾宾浩斯过于注意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被试的态度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Bartlett (1886.10.20 ——1969.9.30)
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推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被授予 “勋爵”,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人。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Bartlett认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地作用起来,而且将他们组织成为 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Bartlett的记忆过程中,图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记忆过程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改变事件的某些细节,使整个事件更符合已有的图式,意义更明确。
Bartlett认为人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事物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并不断地对已有的图式进行重建。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Bartlett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
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当时被如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记忆过程中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
1. 关于故事的研究
Bartlett从 “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 ”中选了一个叫做 “鬼魂的战争 ”(The War of the Ghosts)的故事。
2. 关于图画的实验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
(三)Ebbinghaus和Bartlett实验的比较(1)
他们都是经验主义的心理学家,都试图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不是思辨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规律;
但是Ebbinghaus是新联想主义的心理学家,而Bartlett是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记忆研究的变量和材料
(一)记忆实验的基本变量
1、自变量
刺激材料的性质;
刺激呈现的速度、间隔时间的长短;刺激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学习的遍数和时间等;
刺激作用的感觉通道或方式,实验的干扰条件;
实验研究要求回忆还是再认,或其他方式;
指导语;
2、因变量
传统记忆实验的因变量按照实验的内容和记忆过程的特点基本分成二大类:回忆类和再认类。
回忆实验要求被试全部或部分再现先前所接受的刺激材料;而在再认实验中,被试是面对再次呈现的刺激材料,进行有选择地同一再认。
这二类记忆实验在程序上、内容编排上、难易程度上都有差异。因此,记录因变量的方法各有特点。
一般来说,回忆类实验的反应量值比较直接。例如记忆广度量,取绝对量就可说明问题。再认类实验的因变量大多数需要经过运算,相对来说是间接获得的。例如“节省分数”、“再认分数”就是百分数。
回忆类实验
这类实验共有三种:系列回忆、自由回忆和对偶回忆。
系列回忆要求记录符合系列顺序的量值或错误量,通常还要根据因变量反映前后系列的回忆特征;
自由回忆不要求被试恪守刺激呈现的序列顺序,允许随意提取记忆项目。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只要在计量时注意各量值对应刺激项目(自变量)的关系,就可以比较深刻地揭示自由回忆的过程特征;
在对偶回忆程序中刺激是成对呈现的,如“苹果——茄子”成对,被试回忆时,主试者再现“苹果”一词,看被试者是否能回忆出“茄子”这个反应词。对偶回忆的计量工作既可以是记录一次再现能够回忆的绝对量,也可以是记录被试者达到全部准确回忆水平一共需要多少轮刺激的量。
再认类实验
这类实验有两种基本程序。
第一是“是/否”式的实验,这是一种“二择一”程序。被试者的任务是从混入一定比例无关刺激的材料中,分辨出先前学习过的有关刺激来,反应报告只有“是”“否”两种。
第二种是“迫选再认”程序,这是“多择一”程序。被试者必须在多个选择中作出一次反应,其猜中的概率小于“二择一”程序中的猜中概率。
3、控制变量
刺激材料、呈现方式、实验环境、仪器性能、间隔时间、计量精度、感觉通道、样本大小、被试者分布以及指导语等环节的编排准备,一般都要有效地防止干扰,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
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关于控制那些无从确切把握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包括被试的动机、态度、情绪等社会性的额外变量,以及机体内部的变量,如饥饿、病症、疲劳等。
(二)记忆研究的材料
记忆实验选用的材料是相当广泛的。一般说来,凡是人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但是实际上由于实验室的条件限制和为了进行实验的方便,在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一般要符合以下标准:
选用记忆材料的标准
材料对每个被试者来说,在熟悉程度上应是相等的。这样才能保证所有被试者从同一基线开始学习,测出的效果才能归之于实验条件的作用。
材料在数量上或意义上可以分为相等的单位。这样既便于记分,又便于对实验结果作数量化的分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倘若以掌握全部材料所需要的时间或尝试的次数作为记分标准的话,就无需把材料分成相等的单位。
材料应为被试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会和掌握的。若一次使用的材料过多、费时过长,势必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同时让被试这么长时间留在实验室中也是不可能的。
根据上述标准,在记忆实验中可选用的材料还是很多的。这些材料概括起来有二大类:言语材料和非言语材料。言语材料又可分为无意义的和有意义的两类。
1、无意义材料
无意义音节是言语材料中的一种,言语材料是指音节、字母、单词、句子、诗歌、散文和数字等。其中音节、字母和某种条件下的数字都属于无意义的言语材料。在这些无意义的言语材料中,无意义音节被使用得较多。
2、有意义材料
有意义的记忆研究材料的内容和种类十分广泛,可以是句子、诗歌、散文、词汇到图形、音乐等。
由于使用有意义材料会使反应变量变得错综复杂,研究者需要采用更多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例如,将有意义材料分解成容易归类的或便于定量的子单位,这些子单位可以是“意群”、“韵律”、“音节”、“词性”、“长度”等等。
亨德森(Henderson,1903)成功地选择一段能分成差不多相等的意义单位的材料。
巴特利特(Bartlett,1932)认为一般的记忆实验由于采用无意义刺激材料,对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意义。
事实上,一个人总有很大的潜力从材料中得出符合个人偏好的意义,剥夺这种机会就很难看到被试者如何把材料加以组织和吸收。
奥尔伯特和普斯特曼的一项研究结果与巴特利特的假说基本吻合。他们有意编造几个战时的谣言故事,并使这些故事相当自由地发展起来,然后注意它们在传播中的变化。结果证明,在传播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加上了一些他们自己在知觉和回忆中的错误,而这种变化与传说中的人对所在地区的恐惧和愿望相一致。
其他刺激材料
其他刺激材料,如图形材料,设计时要考虑“复杂性”、“抽象性”和“相似性”这三个因素。
前人的经验表明:被试者面对要求其学习、记忆的图形刺激所做的“意义搜索”过程,要比我们通常认为的“留下感觉印象”的过程复杂得多。由于这个原因,实验者为了取得有效的结论,选择刺激材料的任务就显得很艰巨。
哈纳瓦尔特采用形状基本保持一致的刺激材料,研究被试者根据模画和记忆所画的图画,揭示出知觉和画图的综合作用常常是记忆错误的原因。
尽管现在关于图形记忆的研究很多,发展水平也大有提高,可是如何控制诸如知觉、动作之类的因素对记忆过程的影响问题仍然需要从材料的“复杂性”、“抽象性”和“相似性”入手。
除了“图片材料”外,其他比较特殊并具有典型性的材料还有许多,如听觉记忆材料、嗅觉记忆材料、动作记忆材料。一般说来,这些材料的设计思想都没有超出上述材料的范围,研究者只要把握住如何使材料更加适宜研究目的就可以了。
在人类记忆研究实验中,上述言语和非言语材料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人的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是与第一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即使在学习和记忆的一些非言语材料中,也离不开言语的活动。
例如,在迷宫的学习活动中,被试者的整个操作过程显然主要依靠触觉和动觉,但是也伴随有言语的活动,常常是用言语来支配和调解自己的动作。因此,在使用非言语材料进行实验时,应考虑到言语活动的因素,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二、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一)回忆法
回忆法是研究记忆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当原来的识记材料不在面前时,要求被试者再现出原来识记材料的方法,故而也称再现法(或复现法)。回忆法又可分为三种主要形式:
1、系列回忆法
系列回忆法(或依序回忆法)是后人对艾宾浩斯以及早期关于回忆研究程序的概括,这种方法的主旨是要测量被试者达到某种记忆标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学习遍数,所以又称为学习时间(遍数)法 。
系列回忆法的基本程序
实验者根据材料特点先确定“熟练的标准”,要求被试者背诵实验材料,直到符合标准为止。为了达到所订“标准”,被试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者经过多次“尝试”,实验者再根据时间或遍数确定被试者的回忆水平。
2、对偶回忆法
对偶回忆法又可称为成对联合法(或联对法),是由卡尔金斯于19世纪末提出。
对偶回忆法实验一般有两种程序,一是预期法,二是检验法。
(1)预期法
预期法(anticipative method)的程序分成两步:第一步先单独显示刺激项目,要被试者努力预想对应的反应项目;第二步将刺激项目和反应项目成对呈现。刺激材料全部呈现完毕后,实验者改变顺序做第二轮。每出现一次刺激项目就要求被试者尝试报告反应项目,不管被试者能不能报告,间隔一过就同时呈现刺激项目和相对应的反应项目作为强化或反强化,如此,一轮一轮做到被试全部记住为止。
(2)检验法
检验法(test method)程序不同于预期法的地方是,被试者先学习材料的所有刺激和对应的反应项目。检验一般不规定速度,允许有足够的时间让被试者回忆,但具体操作时实验者仍可限定时间,比如 30秒。检验程序也是一轮一轮地进行的,一被试者全部通过为终结,而每实验一轮要改变呈现顺序。根据这样的安排,检验阶段的刺激出示顺序必须不同于预期程序。
3、自由回忆法
自由回忆法对所回忆的资料在顺序上不加限制。
自由回忆法的程序比较简单,然而一旦有了比较适宜的控制程序,用它进行研究的自由度就会很大。经过若干年的研究,人们普遍认识到自由回忆也遵循某些规律。被试者无顺序回忆实际上表现出三条规律:
自由回忆规律
自由回忆法能体现系列材料效应: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
自由回忆的顺序表现出一定的结构;
自由回忆并没有耗尽全部有关记忆。
(二)再认法
再认法是检查记忆保持量的方法,它是把识记过的材料(亦称旧材料)和未识记过的材料(亦称新材料)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者把两种材料区分开来。
计算方法:
当“有关刺激数≠无关刺激数”时
当“有关刺激数=无关刺激数”时
(三)再学法
再学法也称节省法。此法是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
(四)重建法
重建法(或重构法)。它的程序简单地说就是请被试者复现刺激项目的次序或排列。
重建法的实验程序一般都分两步:第一步,先由实验者向被试者呈现有一定次序或位置的刺激系列;第二步,将原刺激系列打乱后,交给被试,要求按照刺激呈现的次序或位置复原。
实验者要做的工作中最主要的也许是如何记分。通常用的指标是以重建顺序的错误数或正确数衡量回忆水平 。
实验中达到正确顺序的最大量是:
(单个系列的项目数-1)×系列数=正确顺序数
由于一系列中可能发生的最大错误数与最大正确数相同,即:
(五)部分报告法
部分报告法的刺激呈现与全部报告法相同。斯珀灵的研究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 3×4的矩阵,刺激以50毫秒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例如音调:高音——第一行;中音——第二行;低音——第三行)报告相应的刺激行项目。根据被试者报告的准确率很容易计算出被试者的记忆量。
(六)记忆广度法
记忆广度法乃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创用的,它是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法稍加改动形成的。
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若干项目的刺激材料,各项目分别有3到12个左右的数字符号。
实验时,主试者口述或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某个刺激项目,刺激消失即请被试者按照同样的次序说出刺激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根据被试者的反应,度量他能正确记忆多少项目。刺激内容可以是数字、符号、单词等等。
为了避免误差,研究者一般得准备多套等价的材料,每个刺激只对被试者使用一次。
(七)分散注意法
分散注意法程序的关键是在记忆的保持阶段。为防止被试者利用刺激间隙进行重复练习,必须把他的注意从记忆的材料上转移开来。
三、内隐记忆
近十年来,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理论和大量实验研究已开始集中于一个共同的题目上。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者们主张的一个共同点是认为存在着“多重记忆结构”。
导致人们主张存在着多重记忆结构的根本原因在于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有意识的外显恢复——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其根本特征是被试者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者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故这种记忆也被称作无意识记忆(或潜意识记忆)或无察觉记忆。
(一)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
自20世纪初50年代以来,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概括起来,内隐记忆主要来自五个不同但又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再学时的节省,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无意识学习,启动效应以及健忘症病人的残余学习。
1、再学时的节省
斯莱梅卡等人认为,可以把再学时的节省当作内隐记忆的指标,再学一个先前学过的词表并不依赖于先前学习片断的外显记忆,外显记忆在这里是指能完全再认或回忆学习过的材料。而对那些不能再认和回忆的材料,由于曾经学习过,再学时就会缩短时间——表现为节省,这就可以认为是内隐记忆的作用。
纳尔逊(Nelson,1978)发现,既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的项目也表现出节省。
2、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
实验证明,不能被有意识地知觉到,因而也不能被外显地记住的刺激,能够对不需要有意识地恢复阈下刺激的任务行为成绩发生影响。
威尔逊和扎琼给被试者呈现几何图形,由于呈现时间仅1毫秒,因此,被试者无法有意识地知觉到这些图形。由强迫再认作指标的外显记忆仅在随机水平上,然而,当给被试者呈现两个图形——其一是呈现过的,另一是新出现的——并要求他们选择较喜欢的一个图形时,却表现出明显的内隐记忆,被试者明显地偏向喜欢已呈现过的那个图形。
3、无意识学习
雷伯等人关于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的一系列实验中,呈现根据不同人工语法规则产生的字母串,被试者分别在内隐指导条件或外显指导条件下学习这些字母串,然后再给被试者一些未学过的,根据相同规则产生的字母串,让其识别这些字母串是否符合语法规则,他们的研究证明,即使在不能有意识地、外显地知道这些规则时,被试者还是能够学会确定符合语法的字母串,在语法规则较为复杂时,记忆性的内隐学习比规则发现性的外显学习更有效。
4、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启动效应一般又可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二种。
重复启动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呈现的启动刺激。
在启动研究中,最常应用的测验方法有字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根或词段完词 。
词汇确定测验
在词汇确定测验中,要求被试者说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由某一字母串在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作出词的决定所用的时滞减少来反映启动。
词的确认测验
在词的确认测验中,给被试者短暂呈现某一刺激,然后要求他们确认它,通过与新项目的比较,由被试者对新呈现项目确认精度的提高或确定新近呈现项目所需呈现时间的下降来反映启动。
完词测验
在完词测验中,给予被试者一个词根(例如 tab___, table)或词段(例如__ss__ss__,assassin),要求他们用想到的第一个合适的词来完成它。由对在先前学习词表上的词的使用的增加来反映启动。
5、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
有关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研究可分为两大类:技能学习和重复启动。
其中,技能学习的研究是由米尔纳和科金等开始的。他们发现,健忘症病人虽不能外显地记得他曾完成过某一任务,但能获得诸如追赶旋转体和镜形跟踪等运动技能。健全的运动技能学习和大致正常的知觉和认知技能在其他健忘症病人身上也得到了证明。
健忘症病人的启动效应研究是由沃林顿和韦斯克朗茨的一系列重要实验开始的。
他们发现,虽然健忘症病人的自由回忆和再认测验成绩遭受很大破坏,但当用词根或词段作为线索时,他们能表现出对一系列熟悉词的正常的保持。
但随后使用词段线索的研究发现,病人的成绩有时受到破坏。现已清楚,当使用词段或其他线索时病人是否表现出正常的保持取决于测验的内隐和外显性质,当给予被试外显指导时,其成绩就会受到破坏,而当给予被试内隐指令时,病人就表现出与正常被试同样数量的启动。上述观点已由大量实验所证实。
(二)内隐记忆现象的理论解释
1、什么是内隐记忆
(1)从现象上看,内隐记忆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而存贮在大脑中的信息却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的现象。这就反映出了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其特征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2)从研究模式看,内隐记忆是启动效应的一种,这在内隐记忆与启动效应的关系中已有论述。
(3)从测量上看,内隐记忆是另一类记忆任务,这类任务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而是要求被试去完成某项操作,在被试的操作中反映出其所学内容的作用。这也是一类测量方法,即间接测验,或可称为内隐记忆测验,也有人称之为不自觉记忆测验。在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研究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是相分离的两种测量结果。
(4)在心理学研究理论上看,研究者在对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深人研究后,提出一种理论假设——多重记忆说,推测记忆系统可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这两个在机能上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这就可以认为内隐记忆是通过间接测量和推理得出的,是一种假设的记忆系统的名称。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学习加工的水平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
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
两种记忆保持的时间不同;
格拉夫和沙克特的研究表明,某些干扰因素可以显著影响外显记忆,而对内隐的单词补全的启动效应则没有影响。
3、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多重记忆系统说
加工说
四、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
心理学家为了研究复杂的心理现象,曾经用过形形色色的测量方法,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直接测量,另一种是间接测量。
传统的记忆测量,主要有再认和回忆两种。
近十年来,认知心理学家们正采用间接测量方法来研究记忆。与传统方法不同,补笔或词干补笔在指导语方面不要求被试专注于眼前的任务,也不是被试关于过去发生的某次事件的具体知识,而是被试的一些永久性的不依赖于时间、地点的知识。这样,根据指导语与测量的知识的不同,把词干补全等这类方法称为间接测量方法。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还有知觉辨认法。
(一)经典的测验方法
罗迪格等人归纳了13种内隐记忆测验的类型,包括:残画辨认,词干补笔,残词补全,词汇决定,词的确认,知觉辨认,同音词拼写,相关信息的自由联想,新联系的完词,偏好判断,条件作用,习惯化,单词提取,人脸辨识等。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词干补笔和知觉辨认二大类。
1、词干补笔
词干补笔是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三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二或三个字母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例如? jui__填成 juice;
补笔的另一种形式是残词补全,是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缺一些字母的缺笔字填上适当的字母成为有意义的单字(如a__a__in填成assassin,__ys__ry填成mystery等等)。
虽然词干补全测量的是一些永久性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的提取也依赖于实验中发生的事件。
2、知觉辨认
知觉辨认乃是在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他在速示条件下(30毫秒)辨认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通常的结果是,学过的单字辨认率显著高于未学过的。
在词汇决策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系列单字,然后要求他对呈现的单字与无意义的字母串作出判断。通常反应时间是因变量(或依变项)。
模糊字辨认
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呈现的单字的字母不大清楚,要求被试辨认是什么字。将单字模糊呈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是利用幻灯机投射焦距变化,焦点未集中时,屏幕上的投射是模糊不清的,由此造成模糊字。
(二)非语词信息的内隐测验
1、熟悉的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
2、新异的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
1、熟悉的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
这种类型的内隐记忆研究中,首先呈现图片或线条画给被试,这些图片或线条画都是熟悉的三维物体的二维特征。或者是有生命,如狗和牛;或是无生命的,如桌子或汽车。内隐测验时,要求被试识别知觉上已不完全的刺激,比如不完全的残图或简短呈现的物体的图片等非言语项目。为了考察图片和词之间的转换问题,测验时还辅以呈现残词或快速呈现的单词等言语项目。下面举残图范式来说明。
残图范式
实验时最初呈现的是最不完全的形式,接下来逐渐呈现稍微完好一点的图片,直到被试能够识别。在1小时或2周间隔后,呈现新、旧残图,结果表明:年龄越小的儿童比年龄大的和成年人在达到识别时,需要更多的尝试,启动效应用第二次呈现的识别成绩与第一次呈现的识别成绩的比例来表示。比例分析表明存在显著的启动效应,重要的是,在启动效应的大小上没有年龄效应。
2、新异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
点完成测验
物体决定任务
点完成测验
在对严重健忘症病人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目标材料是3×3点阵中5点的空间排列,它是由4条绒线连接组成的特殊因素。
在给健忘症病人和一组控制被试呈现一系列这种点阵之后,用“点完成”测验来评估启动效应,在这个测验中呈现的是未被连接的5个点,要求被试用直线连接这5个点组成任意图形,每个图形都有许多可能的连法,主要是看被试是否倾向于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他们曾经学过的图形。
结果健忘症病人组和控制组都有启动效应,并且还观察到启动效应和外显记忆的分离,在要求被试外显地记忆前后启动过的点阵的再认测验中,健忘症病人的图形启动效应却未受损坏。
物体决定任务
目标材料是新异的不熟悉的三维物体的两维图像。其中一半描绘的是结构上可能的物体,它们的表面和边界连接起来可以以三维形式存在。另一半图像与此相反,代表的是不可能的物体,它们的表面边界或轮廓违反常规,使得它们不可能以三维形式存在。
在物体决定测验中,给被试快速呈现(100毫秒)可能和不可能图形,要求被试决定每个物体结构上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一半的被测物体是事先已学习过的,另一半是新的,主要的问题是新异物体的启动效应是否能观察到,亦即对可能与不可能物体的学习接触是否会提高判断正确率,用传统的直接测量方法之一(再认测量)评估外显记忆。
(三)内隐学习的测验方法
内隐记忆侧重于知识的提取,内隐记忆测验指向的都是记忆的提取过程。指导语也是测验开始前给出的。
内隐学习则不同,虽然有人认为内隐学习是内隐研究领域之一,但内隐学习范式与内隐记忆范式是有差别的,内隐学习更着重于知识的获得和编码,其指导语针对的是被试的学习方式,
因此,内隐学习的测验方法与外显测验基本上是相同的,两类学习的差别只是在于被试以何种策略去编码知识。
关于内隐学习特征的实验
学习阶段要求外显与内隐被试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寻找相片分类的规律。此实验选取二个维度:一个为正侧维度,定义为具有显著特征的维度,被试很容易通过观察相片的排列找出该维度的规则;另一个是容貌维度,定义为具有非显著性质特征的维度,极少有被试发现该维度及其规则。
具体做法
选取50张人物相片,根据明显的和不明显的两个维度把相片分成4类,每类相片有4张,练习和测验相片由共同的底层规则支配,在学习时,要求外显被试努力寻找相片分类的规则,对内隐被试只要求他(她)们把相片正确归类。两类被试进行相同的测验,要求被试对每张(共16张)相片作4次回答。第一判断选择的组号表示非常确信相片属于哪一类,第二判断表示如果第一判断失误,该相片还可能属于哪一类,第三、四判断依此类推。
结果
经过相同的测验后,不同的学习方式(内隐和外显)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差别,结果出现了内隐学习效应,并且发现了内隐知识和内隐学习的高选择力,高潜力和高密度贮存三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