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城市植物
§ 6-2 城市园林绿地
§ 6-3 城市绿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 6-1 城市植物
城市植被 ( urban vegetation),城市里覆盖着的生
活植物, 包括城市的公园, 校园, 广场, 球场, 医
院, 街道, 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地森林, 灌
丛, 绿篱, 花坛, 树木, 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 。
人类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一方面破坏或据弃了许
多原有的自然植被和土生植物, 另一方面又引进了
许多外来植物和建造了许多新的植被类群
§ 6-1 城市植物
城市植被属于以人工为主的特殊植被类群
我国许多城市植被覆盖率不到 20%,
城市建设部制定的覆盖率指标使:到 2000年不应少
于 30%, 到 2010年不应少于 35% 。
§ 6-1 城市植物
城市绿色植物组成:
① 城郊农田 ;提供必要的副食品和其他资源
② 园林绿地:消纳, 吸收, 净化城市废弃物, 供给
新鲜空气, 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
§ 6-1 城市植物
一, 城市植被的特征
1,植被生境的特化
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城市环境, 也该变了城市植
被的生境
地质-铺装了地面;
地貌-改变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气候 ― 污染的大气, 水文等
一、城市植被的特征
2,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
原生植被较少;人类引进的或伴人植物比例明显增
加 。
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注意对物种的选择,最大程
度地保留和选择反映地方特色地树种是城市生态学
工作者关心地问题,亦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标志之一。
一、城市植被的特征
3,植被格局的园林化
4,结构的单一化
广州 人工栽培的单优种群,结构简单,以单层乔木为
主,少数可见乔、灌两层,极少数为乔、灌、草三层。
植被生态环境功能衰退,严重影响了生物物种栖息与繁
衍
5,演替偏途化
植被的演替都是在人为干预下的,按人的绿化政策发展
的偏途途径
二、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1,城市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小气候环境, 年平均气温高于郊区, 日差小于郊区, 温
度和风速小于郊区, 总的说利于植物生长, 但气温日差小,
不利于植物体内养分积累, 果实不如郊区
城市楼房向阳侧, 日照充足, 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 北
侧则不同
城市中由于建筑密度, 地面铺装和绿化程度不同, 形成不
同类型小气候, 高层建筑 几栋楼房间形成风洞, 且平均
相对湿度比市区及郊区高, 利于植物在干旱期保持水份
二、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2,城市土壤
各种建设活动和居民生活, 生产活动改变了城市土壤的物理,
化学性质, 不利用植物生长
地面施工的影响:施工中, 砖瓦, 石块, 灰渣等侵入土壤,
使土壤变松, 增加了通气性, 但保水保肥能力下降
地下施工的影响
3,植物病虫害
§ 6-2 城市园林绿地
一, 城市绿地的功能
提供娱乐, 游览, 文化, 休息, 科普, 疗养等场
防御风沙, 洪涝, 改善气候, 调节气温, 增加湿度,
平衡碳-氧, 减弱温湿效应, 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
二、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公共绿地
居住地绿地
单位附属绿地
防护绿地
风景林绿地
生产绿地
三、城市绿化植物
1,绿化植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根据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符合植物地理分布的规律性,
尽可能选择哪些适应性强, 抗性强, 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
作为城市的主干树种;
选择树形美观, 符合绿化功能要求, 栽培管理容易,
不妨碍环境卫生, 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注意速生树与慢长树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
三、城市绿化植物
2,城市绿化植物的配置
根据绿化的功能和各种绿地的需要以及绿化树木
的生态习性与作用, 制定植物树种的比例和配制
方式 。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具体条件, 制定城市各类
绿地的用地指标, 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地的用的范
围, 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 作为指
导城市各项绿地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考虑因素:
城市性质, 规模, 自然条件, 城市环境污染状况,
城市工业用地, 居住区规划, 道路系统等各方面因
素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城市绿地定额指标:
※ 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和城市环境质量的一
个重要指标, 以:城市绿化覆盖率, 建筑绿
化用的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人均绿地面
积来衡量 。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 绿地定额指标的确定:
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城市气候条件
城市其他自然条件 城市用地布局情况 城市历史
使大气中碳氧保持平衡
要满足游览休息需要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3,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均匀分布, 联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点, 线, 面
相结合, 以面为主, 点线穿插, 以小为主, 中小结
合
因地制宜, 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
布局形式:块状, 环状, 放射状, 放射环状, 网状,
稧状, 带状, 指状
§ 6-3 城市绿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是显著
的, 也是城市植被的主要功能之一 。
包括:降温增湿, 调节环境条件, 吸收有毒
气体, 滞留烟尘净化空气, 降低环境噪音和
杀菌等
一、城市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
1,城市绿化调节小气候效应,使局地气温降
低 1-3℃, 最大可降 7.6℃ ;增加相对湿度 3-12
%, 最大可增加 33% 。
l 遮阳荫蔽作用
l 绿地的蒸腾作用
2、城市绿化树木降温增湿效能测算
2、城市绿化树木降温增湿效能测算
二、城市绿化的碳氧平衡效应
二氧化碳上升趋势显而易见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氧气 。
植被的面积不同, 植被组成和结构不同, 碳氧平衡
效益功能差异较大 。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减少粉尘污染
l 降低风速, 使大颗粒灰尘下降;
l 树叶表面多绒毛, 且能分泌粘性油脂, 吸附大量
飘尘
据研究表明, 吸滞粉尘能力强
的城市绿化树种
在中国 北部地区 有:刺槐, 沙枣,
国槐, 家榆, 核桃, 侧柏, 圆柏,
梧桐等,
在 中部地区 有:家榆, 朴树, 梧桐,
泡桐, 女贞, 荷花玉兰, 臭椿, 龙
拍, 圆柏, 橄树, 刺槐, 桑树, 夹
竹桃, 丝棉木,
南部地区 有树, 桑树, 黄槐, 小叶
榕:夹竹桃等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2,降低有毒气体浓度及有毒气体对植物的危害
对二氧化硫的净化, 最好的树种有:樟树, 桃花心
木, 小叶榕, 变叶木和大红花等
与叶片年龄, 生长季节, 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
接触污染时间以及其他环境因素, 如温度, 湿度等
有关 。
如果进入植物体 (叶子组织 )中的有毒物质浓度过大,超过植物体本身的自
净范围,也会对植物产生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 0,3ppm时,植物就出现
伤害症状。
氯气及氯化氢毒性较大,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
0.03ppm。
以氟化物为主的复合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比前两种
有害气体严重得多 。 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 剧毒类
的大气污染物, 它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 30— 300倍 。
光化学烟雾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3,杀菌作用
l 植物吸滞粉尘, 减少细菌载体;
l 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 这是一种由芽, 叶和花所分泌的
挥发性物质, 能杀死细菌, 真菌与原生动物 。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4,指示和监测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l 某些对有毒性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称为 指示植物
或 监测植物 。
利用紫花苜蓿, 菠菜, 胡萝卜, 地衣监测 SO2
郁金香, 杏, 葡萄, 大蒜监测 氟化氢,
早熟禾, 矮牵牛, 烟草, 美洲五针松监测光化学烟雾, 棉
花监测乙烯, 向日葵监测氨, 烟草, 牡丹, 番茄监测臭氧,
落叶松, 油松监侧 氯和氯化氢
l 植物叶片对有毒气体反应特别敏感, 所以用叶片
伤斑的面积来指示大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4,指示和监测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不足之处,
同一植物的不同个体,对同一污染物的抗性和适
应能力,不可能完全相同;
不同污染物引起的症状,虽然可以区别,但也由
不少共同之处,不少污染物引起的伤害症状,常和
其它因素所引起的伤害症状有着某些显著的一致性
增加了植物监测的复杂性。
四、减弱噪声作用
1,减弱噪声的机理简述
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 单株或稀疏的植物
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很小, 但当形成郁闭的树木或
绿篱时, 则犹如一道隔声板, 可以有效反射声波 。
当然反射系数仍然比较小, 有相当部分能量透射到
另一侧 。 同时, 绿化带有一定的声吸收, 对降低噪
音有一定的效果 。,
a,树木枝密叶稠,它的枝叶具有轻、柔、软的特点
b,树木的枝叶纵横交锗、方向不一,声波遇到这种不规则
的表面后,就会产生乱反射,使声波化整为零,越来越小。
树干是一个圆形的粗糙表面,声波遇到这种表而后,一部分
被吸收了,一部分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这也减弱了声波的
强度。
c,树木的枝叶轻软,在风吹下经常摆动,摆动的枝叶对声
波有着扰乱和消散作用。
d,结构复杂的绿化实体是一个群体结构,株较多,层次复
杂,当声波进入这种结构后,往往要经过一个吸收、反射一
再吸收、再反射,这样地多次反复,以使声波的能量逐渐消
失。
e,草坪的声衰减也主要是由于草的声吸收作用
2,减弱噪声作用
郁闭度 0.6- 0.7,高 9-10米, 宽 30米的林带可减少
噪声 7分贝;
高大稠密的宽林带可降低噪音 5~ 8分贝, 乔木, 灌
木, 草地相结合的绿地, 平均可降低噪音 5分贝, 高
者可降低噪音 8~ 12分贝;
草坪的减弱噪声作用也比较明显 。
2,减弱噪声作用
在热带, 亚热带地区, 最好种植常绿树种, 而树叶
密集, 树皮粗糙, 叶形较小且表面较为粗糙的树种,
是隔音效果较好的植物;
多层复合结构的绿化实体比少层复合结构或单优结
构的绿化实体的声衰减效果好;
在重噪声周围配置绿化实体时, 应提倡梅花点型种
树, 不适宜井字型种树, 如建防护林的话, 防护林
不能离声源太远, 并且林带尽可能地宽 。
§ 6-4 城市自然保护
一, 城市自然保护的兴起
§ 6-4 城市自然保护
二, 城市自然保护的含义和特点
1,城市自然保护实质是调节人类行为的重要方面;
2,城市自然保护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持续发展的
问题;
特点:与传统自然保护不同
传统自然保护,强调自然性, 多样性, 稀缺性和规模, 不强
调稀有物种, 濒危物种
城市自然保护,面积不大, 侧重对当地居民的价值和利益的
考虑, 不强调稀有种, 濒危物种
二、城市自然保护的含义和特点
3,城市自然保护的目的,是确保地方政府在制
定规划时给予自然历史价值以应有的重视,防止有
价值的地点向不利方向发展,把城市建设对自然生
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1,建设生境也是城市自然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调查内容,
典型生境类型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生物
对城市, 城区或地方具有重点性的地点
生物走廊, 连结生物生境的穿城绿色走廊
城市边缘的乡村保护区
城市中保存的空地
校园, 机关单位中的自然区域
三、城市自然保护的调查、评价和规划
广州国土规划
到 2010年拟建立 16个自然保护区
白云山风景保护区
海珠区新滘果树林保护区
罗岗果树林与文物古迹保护区
金鸡窿人工林生态保护区
芳村葵蓬洲人工生态花果林保护区域
城市生态建设
生态目标,以将广州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适宜人居住的、
山水型生态城市为目标。
生态布局与结构,以, 山、城、田、海, 为生态结构的战略
选择;通过构筑区域的, 一环两楔,,建立市域的, 三纵四
横,,打通都会区的, 生态廊道,,建立城市多层次、多功
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
生态政策区划,在对广州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
分析的基础上,将广州市域划分为三类地区,即生态保护区、
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协调区,生态保护区 属绝对保护、禁止开
发建设的地区; 生态控制区 属以生态自然保护为主导,可以
适度地、有选择地进行建设的地区; 生态协调区 属适于进行
建设,但必须重视与生态协调的地区。
城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如何理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大气
环境有何影响?
§ 6-2 城市园林绿地
§ 6-3 城市绿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 6-1 城市植物
城市植被 ( urban vegetation),城市里覆盖着的生
活植物, 包括城市的公园, 校园, 广场, 球场, 医
院, 街道, 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地森林, 灌
丛, 绿篱, 花坛, 树木, 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 。
人类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一方面破坏或据弃了许
多原有的自然植被和土生植物, 另一方面又引进了
许多外来植物和建造了许多新的植被类群
§ 6-1 城市植物
城市植被属于以人工为主的特殊植被类群
我国许多城市植被覆盖率不到 20%,
城市建设部制定的覆盖率指标使:到 2000年不应少
于 30%, 到 2010年不应少于 35% 。
§ 6-1 城市植物
城市绿色植物组成:
① 城郊农田 ;提供必要的副食品和其他资源
② 园林绿地:消纳, 吸收, 净化城市废弃物, 供给
新鲜空气, 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
§ 6-1 城市植物
一, 城市植被的特征
1,植被生境的特化
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城市环境, 也该变了城市植
被的生境
地质-铺装了地面;
地貌-改变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气候 ― 污染的大气, 水文等
一、城市植被的特征
2,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
原生植被较少;人类引进的或伴人植物比例明显增
加 。
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注意对物种的选择,最大程
度地保留和选择反映地方特色地树种是城市生态学
工作者关心地问题,亦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标志之一。
一、城市植被的特征
3,植被格局的园林化
4,结构的单一化
广州 人工栽培的单优种群,结构简单,以单层乔木为
主,少数可见乔、灌两层,极少数为乔、灌、草三层。
植被生态环境功能衰退,严重影响了生物物种栖息与繁
衍
5,演替偏途化
植被的演替都是在人为干预下的,按人的绿化政策发展
的偏途途径
二、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1,城市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小气候环境, 年平均气温高于郊区, 日差小于郊区, 温
度和风速小于郊区, 总的说利于植物生长, 但气温日差小,
不利于植物体内养分积累, 果实不如郊区
城市楼房向阳侧, 日照充足, 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 北
侧则不同
城市中由于建筑密度, 地面铺装和绿化程度不同, 形成不
同类型小气候, 高层建筑 几栋楼房间形成风洞, 且平均
相对湿度比市区及郊区高, 利于植物在干旱期保持水份
二、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2,城市土壤
各种建设活动和居民生活, 生产活动改变了城市土壤的物理,
化学性质, 不利用植物生长
地面施工的影响:施工中, 砖瓦, 石块, 灰渣等侵入土壤,
使土壤变松, 增加了通气性, 但保水保肥能力下降
地下施工的影响
3,植物病虫害
§ 6-2 城市园林绿地
一, 城市绿地的功能
提供娱乐, 游览, 文化, 休息, 科普, 疗养等场
防御风沙, 洪涝, 改善气候, 调节气温, 增加湿度,
平衡碳-氧, 减弱温湿效应, 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
二、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公共绿地
居住地绿地
单位附属绿地
防护绿地
风景林绿地
生产绿地
三、城市绿化植物
1,绿化植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根据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符合植物地理分布的规律性,
尽可能选择哪些适应性强, 抗性强, 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
作为城市的主干树种;
选择树形美观, 符合绿化功能要求, 栽培管理容易,
不妨碍环境卫生, 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注意速生树与慢长树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
三、城市绿化植物
2,城市绿化植物的配置
根据绿化的功能和各种绿地的需要以及绿化树木
的生态习性与作用, 制定植物树种的比例和配制
方式 。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具体条件, 制定城市各类
绿地的用地指标, 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地的用的范
围, 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 作为指
导城市各项绿地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考虑因素:
城市性质, 规模, 自然条件, 城市环境污染状况,
城市工业用地, 居住区规划, 道路系统等各方面因
素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城市绿地定额指标:
※ 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和城市环境质量的一
个重要指标, 以:城市绿化覆盖率, 建筑绿
化用的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人均绿地面
积来衡量 。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 绿地定额指标的确定:
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城市气候条件
城市其他自然条件 城市用地布局情况 城市历史
使大气中碳氧保持平衡
要满足游览休息需要
四、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3,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均匀分布, 联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点, 线, 面
相结合, 以面为主, 点线穿插, 以小为主, 中小结
合
因地制宜, 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
布局形式:块状, 环状, 放射状, 放射环状, 网状,
稧状, 带状, 指状
§ 6-3 城市绿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是显著
的, 也是城市植被的主要功能之一 。
包括:降温增湿, 调节环境条件, 吸收有毒
气体, 滞留烟尘净化空气, 降低环境噪音和
杀菌等
一、城市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
1,城市绿化调节小气候效应,使局地气温降
低 1-3℃, 最大可降 7.6℃ ;增加相对湿度 3-12
%, 最大可增加 33% 。
l 遮阳荫蔽作用
l 绿地的蒸腾作用
2、城市绿化树木降温增湿效能测算
2、城市绿化树木降温增湿效能测算
二、城市绿化的碳氧平衡效应
二氧化碳上升趋势显而易见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氧气 。
植被的面积不同, 植被组成和结构不同, 碳氧平衡
效益功能差异较大 。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减少粉尘污染
l 降低风速, 使大颗粒灰尘下降;
l 树叶表面多绒毛, 且能分泌粘性油脂, 吸附大量
飘尘
据研究表明, 吸滞粉尘能力强
的城市绿化树种
在中国 北部地区 有:刺槐, 沙枣,
国槐, 家榆, 核桃, 侧柏, 圆柏,
梧桐等,
在 中部地区 有:家榆, 朴树, 梧桐,
泡桐, 女贞, 荷花玉兰, 臭椿, 龙
拍, 圆柏, 橄树, 刺槐, 桑树, 夹
竹桃, 丝棉木,
南部地区 有树, 桑树, 黄槐, 小叶
榕:夹竹桃等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2,降低有毒气体浓度及有毒气体对植物的危害
对二氧化硫的净化, 最好的树种有:樟树, 桃花心
木, 小叶榕, 变叶木和大红花等
与叶片年龄, 生长季节, 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
接触污染时间以及其他环境因素, 如温度, 湿度等
有关 。
如果进入植物体 (叶子组织 )中的有毒物质浓度过大,超过植物体本身的自
净范围,也会对植物产生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 0,3ppm时,植物就出现
伤害症状。
氯气及氯化氢毒性较大,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
0.03ppm。
以氟化物为主的复合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比前两种
有害气体严重得多 。 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 剧毒类
的大气污染物, 它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 30— 300倍 。
光化学烟雾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3,杀菌作用
l 植物吸滞粉尘, 减少细菌载体;
l 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 这是一种由芽, 叶和花所分泌的
挥发性物质, 能杀死细菌, 真菌与原生动物 。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4,指示和监测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l 某些对有毒性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称为 指示植物
或 监测植物 。
利用紫花苜蓿, 菠菜, 胡萝卜, 地衣监测 SO2
郁金香, 杏, 葡萄, 大蒜监测 氟化氢,
早熟禾, 矮牵牛, 烟草, 美洲五针松监测光化学烟雾, 棉
花监测乙烯, 向日葵监测氨, 烟草, 牡丹, 番茄监测臭氧,
落叶松, 油松监侧 氯和氯化氢
l 植物叶片对有毒气体反应特别敏感, 所以用叶片
伤斑的面积来指示大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
三、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4,指示和监测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不足之处,
同一植物的不同个体,对同一污染物的抗性和适
应能力,不可能完全相同;
不同污染物引起的症状,虽然可以区别,但也由
不少共同之处,不少污染物引起的伤害症状,常和
其它因素所引起的伤害症状有着某些显著的一致性
增加了植物监测的复杂性。
四、减弱噪声作用
1,减弱噪声的机理简述
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 单株或稀疏的植物
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很小, 但当形成郁闭的树木或
绿篱时, 则犹如一道隔声板, 可以有效反射声波 。
当然反射系数仍然比较小, 有相当部分能量透射到
另一侧 。 同时, 绿化带有一定的声吸收, 对降低噪
音有一定的效果 。,
a,树木枝密叶稠,它的枝叶具有轻、柔、软的特点
b,树木的枝叶纵横交锗、方向不一,声波遇到这种不规则
的表面后,就会产生乱反射,使声波化整为零,越来越小。
树干是一个圆形的粗糙表面,声波遇到这种表而后,一部分
被吸收了,一部分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这也减弱了声波的
强度。
c,树木的枝叶轻软,在风吹下经常摆动,摆动的枝叶对声
波有着扰乱和消散作用。
d,结构复杂的绿化实体是一个群体结构,株较多,层次复
杂,当声波进入这种结构后,往往要经过一个吸收、反射一
再吸收、再反射,这样地多次反复,以使声波的能量逐渐消
失。
e,草坪的声衰减也主要是由于草的声吸收作用
2,减弱噪声作用
郁闭度 0.6- 0.7,高 9-10米, 宽 30米的林带可减少
噪声 7分贝;
高大稠密的宽林带可降低噪音 5~ 8分贝, 乔木, 灌
木, 草地相结合的绿地, 平均可降低噪音 5分贝, 高
者可降低噪音 8~ 12分贝;
草坪的减弱噪声作用也比较明显 。
2,减弱噪声作用
在热带, 亚热带地区, 最好种植常绿树种, 而树叶
密集, 树皮粗糙, 叶形较小且表面较为粗糙的树种,
是隔音效果较好的植物;
多层复合结构的绿化实体比少层复合结构或单优结
构的绿化实体的声衰减效果好;
在重噪声周围配置绿化实体时, 应提倡梅花点型种
树, 不适宜井字型种树, 如建防护林的话, 防护林
不能离声源太远, 并且林带尽可能地宽 。
§ 6-4 城市自然保护
一, 城市自然保护的兴起
§ 6-4 城市自然保护
二, 城市自然保护的含义和特点
1,城市自然保护实质是调节人类行为的重要方面;
2,城市自然保护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持续发展的
问题;
特点:与传统自然保护不同
传统自然保护,强调自然性, 多样性, 稀缺性和规模, 不强
调稀有物种, 濒危物种
城市自然保护,面积不大, 侧重对当地居民的价值和利益的
考虑, 不强调稀有种, 濒危物种
二、城市自然保护的含义和特点
3,城市自然保护的目的,是确保地方政府在制
定规划时给予自然历史价值以应有的重视,防止有
价值的地点向不利方向发展,把城市建设对自然生
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1,建设生境也是城市自然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调查内容,
典型生境类型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生物
对城市, 城区或地方具有重点性的地点
生物走廊, 连结生物生境的穿城绿色走廊
城市边缘的乡村保护区
城市中保存的空地
校园, 机关单位中的自然区域
三、城市自然保护的调查、评价和规划
广州国土规划
到 2010年拟建立 16个自然保护区
白云山风景保护区
海珠区新滘果树林保护区
罗岗果树林与文物古迹保护区
金鸡窿人工林生态保护区
芳村葵蓬洲人工生态花果林保护区域
城市生态建设
生态目标,以将广州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适宜人居住的、
山水型生态城市为目标。
生态布局与结构,以, 山、城、田、海, 为生态结构的战略
选择;通过构筑区域的, 一环两楔,,建立市域的, 三纵四
横,,打通都会区的, 生态廊道,,建立城市多层次、多功
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
生态政策区划,在对广州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
分析的基础上,将广州市域划分为三类地区,即生态保护区、
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协调区,生态保护区 属绝对保护、禁止开
发建设的地区; 生态控制区 属以生态自然保护为主导,可以
适度地、有选择地进行建设的地区; 生态协调区 属适于进行
建设,但必须重视与生态协调的地区。
城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如何理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大气
环境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