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遗传变异的机理 II
重组
第一节 一般同源重组
同源 DNA序列之间的重组称为
一般重组。重组的过程要经历
一个 DNA断裂和重接的过程。
一, 重组的 Holliday模型
11-18
二, 重组过程中的酶
一般性重组中涉及到三个重组基因的作用:
recA,recB,recC。 另外还要单链结合蛋白 SSB
的作用 。
由 recB,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复合体使
DNA双链的一条链打开缺口, 并使螺旋部分松
开 。 SSB结合到单链区使之稳定, recA的蛋白也
能结合到单链上, 引导双链形成, 使原双链中
相应的单链被置换 。 交叉的移动由 ATP水解来推
动 。 切口由连接酶封口 。
Homologous
DNA
Strand
nicking
exchange
Ligate
nicked
strands
go
on
Cross strand
exchange
structure
重组过程的步骤和酶, (a) 一对 同源双链; (b)由 recB,C
核酸酶在第一对 DNA双链的一条链打开缺口,并使螺旋部
分松开。 SSB结合到单链区使之稳定,recA的蛋白也能结合
到单链上,引导双链形成,使原双链中相应的单链被置换;
(c)另一对 DNA双链的一条链打开缺口并与 第一对 DNA双链
的一条链配对; (d) 切口由连接酶封口; (e) 开始 180o旋转的
结构
(a) (b) (c) (d) (e)
第二节 专一性重组
? 专一性重组指只发生在
特定位置上的重组。
一, 噬菌体的整合作用
λ噬菌体的整合和切割酶能专一性地识别
λDNA和 E.coli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 使 λ与宿主
染色体之间发生重组
λ整合切割酶特异切割 POP’和 BOB’后, 能
在 O区产生一个粘性末端, 在 λ整合酶的作用和
宿主整合因子的参与下, λDNA整合进 E.coli的
染色体中, 为专一性重组 。
BOP,POB,gal
整合和切割酶 λ整合酶,宿主整合因子
λ
BOB,
gal bio
POP,
POP,
λ
Packaging Injection
E.coli DNA attB
attP
E.coli 重组位点
λ重组位点
λDNA
λ整合和切割酶
λ噬菌体
的整合作用
G C T T T T T T A T A C T A A
C G A AA AA A T A T GA T T
P
B
P,
B,
Att的核心区 O
λ整合切割酶特异切割 POP’和 BOB’后,
能在 O区产生一个粘性末端,在 λ整合酶
的作用和宿主整合因子的参与下 λDNA整
合进 E.coli的染色体中
λ整合切割酶
λ整合切割酶
二, 对基因表达具调控作用的重组
利用位置特异性重组控制基因表达:沙门氏
菌的相转变:表面鞭毛有 H1和 H2型 。
由于反向重复区的重组会导致插入序列的
翻转 。 翻转重组的过程大约 1次 /1000次分裂 。
由此造成 H2和 H1基因交替表达, 使 H1和 H2两
种表面鞭毛相转变的频率很高 。
P
IR(L) IR(R)
hin H2 rH1
H2 鞭毛 H1阻遏物
P
H1
HIN H2 rH1
P
P
hin H2 rH1
HIN
蛋白
H1
H1 鞭毛
P
反向重复区的
重组会导致插
入序列的翻转
由此造成 H2
和 H1基因交
替表达。
三, 一般重组与专一性重组的区别
插入式重组,λ噬菌体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和沙门氏菌控制
鞭毛形态的正反方向插入重组涉及遗传因子的加入 。
替换式重组,一般性重组中两个染色体交换了一部分 。
区别,
1,DNA同源部位的大小,λDNA和 E.coli DNA只有附着点 alt
的核心区 O是同源的, 而在一般重组中, 两个染色体是同源的
2,重组部位的大小,一般重组中, 虽然整个染色体同源,
但实际重组部位可大可小, 而特异重组中, 同源部位虽很小,
但重组一律包括整个 λDNA。
第十八章
遗传变异机理 III
转位因子
上世纪三十年代,
玉米遗传学家
Barbara McClintock
在研究中发现了 玉
米籽粒色斑 不稳定
遗传的现象,可能
是一种可转移的遗
传因子。
1948年 McClintock首先确认 和提出了 转座子的
概念,这一重大发现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70
年代后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不断发现有转位因
子,
McClintock(
1902-1992),
1944:美国国
家科学院院士
1945:美国
遗传学会主席
1983,Nobel
Prize, 35年后
将 转位因子的重
大发现归功于她
转位因子的概念,
?转位因子:调控因子, 跳跃基因, 徘徊基因,
运动基因, 转座子等 。 ( transposable elements)
?能从同一染色体的一个位置上转到另一
位置上, 也能转到不同的染色体上 。 转位
后会使那个位置附近的基因活性和结构发
生变化 。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转位因子
一, 插入序列 Insertion sequence( IS)
是一段 DNA,当 IS出现在一个
基因的中间时会打乱编码顺序或
钝化基因表达 。 有些 IS因子具有
转录转译的终止信号 。
1,IS因子引起的极性突变
IS因子最早在 E.coli的 半乳糖操纵子 (galactose
operon)中发现, 它涉及半乳糖代谢中的三个
基因,
K T E
P
K T E 转录
半乳糖激酶
gal genes
mRNA
转移酶 异构酶 启动基因
最早在有激酶缺陷的 E.coli突变体中发现有 IS因
子, 而且在 gal半乳糖操纵子的各个部位都有发生,
( 1) 在任何一个激酶缺陷的突变体中, 其突
变位置可以位于 K中, 或位于 T或 E中, 能抑
制激酶基因表达的 T基因突变不会抑制 E的表
达 。 各个突变只能影响到同一操纵子中转
录下游其它结构基因的表达而不影响其
上游基因的表达 —— 极性突变
( 2) 上述突变体能自发回复为野生型 ( 说明
突变不是由缺失引起 ) ;任何诱变剂不能提
高回复为野生型的频率,
说明不是由缺失, 无义突变, 移码
突变或点突变造成, 实验证明是由
IS因子引起的 。
2,IS因子的物理证据
?λdgal, λ缺陷性半乳糖转导噬菌体
λ噬菌体能经常插入到 E.coli 染色体的 gal操纵子旁,
除了产生正常的 λ外, 有时产生有缺陷的 λ颗粒 λdgal,
在这种颗粒上 λ原有的某些基因已掉在宿主染色体上
,但却带有 gal区段 ( λdefective galactose)
用同样方法得到, * λdgal— —— 带有 gal极性突变
的 λ缺陷性半乳糖转导噬菌体 。
证据,
( 1) 将 λdgal+和 λdgal— 的 DNA作氯化铯离心后证明 dgal— 的
DNA比 dgal+的 DNA长 。 是由于插入了一大段 DNA引起的 。 在
一个既定位置上的一种插入往往是突然出现的, 是运动着的,
只有当 IS最终位于一个异常位置时, 如在结构基因内部, 才引
起突变 。
( 2) 分子杂交图,
IS 800nts
λdgal—
λdgal+
3,IS的方向:其插入的方向可以有变化
λdgal+DNA两条链的碱基的组成不同, 会有不同的密度, 可以
分离开 。 来自两个独立的 IS插入突变的 λdgal— 的 DNA经变性分
离后, 两条相同密度的链之间能形成一种异质双链 DNA。
双链 DNA
单链区 单链区
单链区
单链区
由插入序列引起的两个突变的 λdgal—, 其相应
的链可形成异质双链 DNA
异质双链 DNA结构的解释模型
Mutant 1
??
?,?,
H
L
Mutant 2
?,?,
??
H
L
H
H
??
?,?,
结论,IS序列以相反
的方向插入在两个突
变体中 。
二,转座子 ( Transposon)
五十 年代在日本的医院中发现了细菌性痢疾的病原
菌, 它们对许多抗生素具有抗性, 还能转移到其他敏
感痢疾菌中 。 对医学是可怕的, 对遗传学研究是有意
义的, 发现是由抗性质粒引起的 。
转座子是一类具有抗性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它的
抗性基因两侧具有 IS因子,便于识别和转移。转座子
包括转座子基因和两侧的 IS因子。
转座子结构示意图
A BC X Y Z C,B,A,
A,B,C,X,Y,Z,C B A
转座子基因 IS IS
转座子 (a)
C
A B
C,
B,A,
Y
X Z
IR=2?IS
(b)
变性 前的
双链形式,
插入序列
的方向相

变性后经
链内退火
形成的棒
糖结构
第二节 真核生物的转位因子
五十年代, Mc Clintock在研究玉米时发现了转位因子
1,Ds因子:解离因子, 能在玉米基因组
内移动, 它的存在会使染色体上该位置发
生断裂的机会增加, 并由此改变邻近基因
的表达 。 当 Ds因子插入到玉米颗粒色素基
因 C的近旁或中间时, 就不能形成色素,
当 Ds转位离开后, C基因所受的抑制作用
会解除, 玉米又出现色素 。
c sh bz wx Ds+
Ds
Recessive phenotypes appear
C
Sh
Bz
Wx
Ds位置
Ds+ (缺少 Ds因子)
染色体发生断裂
断裂发生后,另一同源染色
体上的隐性基因表达,不能
形成色素
2,Ds因子不稳定, 它受另一调控因子 Ac的影响
?Ac存在,能解除 Ds对色素基因 C
的抑制作用,使 C基因表达, 颗粒出现
色素斑点 ;
?Ac激活因子丢失,Ds趋于稳定,
抑制了 C基因的表达, 玉米颗粒呈无

C Sh Ac
Ds Ac
Ac
(a)
(b)
(c)
(d)
玉米调控因子的作用模式,
(a) Ac激活因子的位置不稳定, 在无 Ds转位因子时, C基因不受抑制, 颗
粒呈深色 。
(b) 当 Ds因子插入 C基因时, C的色素表型受到抑制 。
(c) 每当 Ds转位后, C基因又可表达, 颗粒出现斑点 。
(d) 无 Ac激活因子时, Ds能稳定插入到 C基因中, 使颗粒为无色 。
由于 Ds和 Ac两因子频繁转位, 使玉米颗粒上出现散在斑点 。
Corn kernel showing spot of colored aleurone
produced by genetic trasposition involving the Ac-
Ds system
A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 of an Ac element with
three Ds elements,all of which have been isolated
and sequenced,
转座位酶基因
谢 谢
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