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法正林学说
第三节 完全调整林
第四节 回归自然林业
第一章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经营模式
第五节 森林分类经营
第六节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第七节 检查法
在社会主义林业条件下,基于扩大再生产的原
则,林木培育(森林更新与抚育)和森林利用(木
材、竹材、林产品和其他多种有益效益)在数量与
质量、时间与空间上的永续。其中,林木培育是实
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 我国森林永续利用是基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
基础上, 不断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人
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不是永远保持平衡不
动;
★ 永续利用的内容:时间与空间, 数量与质量,
培育与利用, 产品与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 强调林木培育是实现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
提。
森林永续利用的内涵
森林永续利用思想的发展
★ 森林永续利用思想的雏形阶段
永续利用思想最早出现在 我国春秋战国 时期。
,荀子》提出:, 渐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
不童,而百姓有余材 。,
,孟子》中有,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也, 的名句,
后魏贾思勰( 405- 456),著书《齐民要术》,
提到:“陶朱公术曰,种柳千树则足材,十年以后
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两百树,五年一周 。”
★ 木材永续利用的阶段
1795年哈尔蒂希 ( G.L.Haring) 发表了森林永续利用思
想的论述,, 森林经营管理应该有这样调节的森林采伐量,
以至世世代代从森林得到好处, 至少有我们这一代这样多 。,
1826年德国洪德思哈根提出了法正林, 这一针对同龄林
经营的永续利用理论的出现与完善, 标志着在作业级 ( 经营
类型 ) 水平上木材永续利用思想的成熟 。
1886年德国林学家盖耶尔提出了异龄林经营的, 恒续林,
思想以及, 接近自然的林业, 理论 。
法国林学家顾尔诺和瑞士林学家毕奥莱提出了异龄林经
营的检查法 。
★ 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阶段
从 19世纪中后期开始, 批评单纯木材生产的呼声
日益高涨, 尤其是在欧洲林业发达国家的国有林中 。
哈根 ( Hargen) 曾提出:国有林有对公众利益服
务的义务, 其森林经营必须兼顾持久地满足木材生
产, 其他林产品及服务的需要 。 这是森林多种效益
永续理论的早期思想 。
此外, 盖耶尔 ( Gayer), 恩特雷斯 ( Endres),
蒂特利希 ( Dieterich), 柯斯特勒尔 ( Kostler) 等
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
③ 从 19世纪中期至 20世纪 80年代, 永续利用由单纯的
木材生产发展为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 。 永续利用
的多种效益概括起来包括 3个方面, 即森林的经济效
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① 从人类最早的含有永续经营思想雏形阶段到 18世
纪中期, 是永续利用的第一阶段 。 林业人的永续思想
开始产生, 并不断地加强, 但没有完整的思想和理论 。
森林永续利用 3个阶段 主要特征,
② 第 2阶段从 18世纪中期到 19世纪中期, 永续利用的
思想, 理论和经营方法逐步完善, 形成完整的体系,
但主要是木材的永续利用 。
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
★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从国家建
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出发,必须要实现森林的永
续利用;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提出必须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需要林业持久的生产,
不断的提供木材和其他多种效益。
峨嵋冷杉林
水杉林
马尾松林
云南松林
紫果云杉林
★ 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实现永续作业也是客观必然的;
⑴ 从林业本身的特点看, 林业生产周期长, 产品不能短时产
出, 中断木材生产, 必须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新供应木材,
所以林业生产周期性, 使实现永续利用成为必然性 。
⑵ 从生态平衡的观点看,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大
最重要的一个系统, 森林资源的多少是影响大自然生态平衡
的重要因素, 森林只有在较长时期保持, 维护, 才能使区域
生态平衡得到维持, 要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就要不断地发
展森林数量, 质量, 这样才能实行永续作业, 永续利用才能
达到 。
★ 按照林业经营规律的要求, 林业生产企业要
求有一定的稳定性, 绝不能把森林当成孤立
的, 采掘, 工业 。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林地条件
林木条件
林地数量
树种
森林经营水平
林道网的建设
林分结构与年龄
林分蓄积量与生长量
林地质量
林地区划
经济、社会、文化条件
政策法规
★ 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加速商品林基地以及
生态林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后续资源;
★ 实现以场定居,以场轮伐的原则,建立、调整,
改善最适宜永续利用的理想的森林结构,才能使
永续利用有了物质基础和场所;
★ 坚持合理采伐,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采伐;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途径
★ 采取积极的营林措施,不断提高林木的生长量;
★ 提高长期规划设计质量,发挥经营方案的作用,
集约经营,努力管理和经营好现有森林。不断提
高林业劳动生长率;
★ 林业方针、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法正林的概念
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学说
法正林 (Normal forest)就是具备法正状态的森
林, 即具备能够实现严格永久平衡利用状态的森林,
这种森林称严正的保续作业, 也就是每一年有均等
数量的木材收获, 平衡的, 固定的收获量 。
法正林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法正龄级分配
( normal distribution of age class)
法正林分排列
( normal arrangement of stands)
法正生长量
( normal increment)
法正蓄积量
( normal growing stock)
皆伐乔林作业的法正状态
1.法正龄级分配
全林从一年生起到轮伐期 U年生为止, 具备各
个龄阶 (age graduation) 的林分, 而且各龄阶面积
相同, 即各龄阶面积之和等于轮伐期的面积 ( 即
经营单位内某一经营类型的总面积 ) 。 这种分配
的龄阶叫做法正龄阶分配 。
2.法正林分排列
在经营单位内的各个龄级林分在地域
上要按照林学技术的要求进行排列, 要有
利于保护存留林分, 有利于更新, 有利于
采伐运输 。
3.法正生长量
在经营单位内, 与树种, 龄级, 地位级
相适应的最大生长量, 叫做法正生长量 。 即
林分要有完满的 ( non-taperness) 疏密度, 才
能导致最大的生长量, 各个龄级的生长量之
和即为全林的 法正生长量 。
4.法正蓄积量
在经营单位内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蓄积量, 叫
做 法正蓄积量, 法正蓄积量等于各龄阶蓄积量的合
计, 也就是各龄阶林分法正生长量所形成的林分蓄
积量的合计, 这种法正蓄积量随树种, 作业法, 轮
伐期, 地位级, 经营措施不同而不一样,
计算方法有两种,
法正收获表法 Vsu= n(mn+m2n+......+mu/2)
伐期平均生长量法 Vn=Vsu=(Va+Vs)/2=(u× uZ)/2
法正林学说的评价
优 点
◆ 法正林学说是用生长量来控制采伐量, 这一
理论和原则是正确的, 是法正林学说理论的
核心, 实践证明, 它是合理的, 正确的, 具
有现实意义;
◆ 法正龄级分配对实现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和作用, 它是达到法正生长量, 法正蓄
积量、法正林分排列的基础条件。
◆ 法正林反映了采育结合、合理经营的观点。
◆ 法正林分排列是构成法正状态的四个条件之
一, 从林学的角度看, 有利于保护, 更新
和运输, 这实际也与采育观点相结合的 。 对
于环境保护和国土保安具有重要意义 。
法正林学说的评价
缺 点
◆ 法正林强行定型化,模式化;
◆ 法正林只是从森林的内部条件出发考虑木
材的永续利用, 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
◆ 法正林是从现有同龄林组织经营出发,对
如何发挥林地的自然生产力注意不够;
◆ 法正林主要针对有林地, 即现有林经营管
理和永续利用问题, 对大面积宜林荒山荒地的
林业规划以及更大地区, 林区的规划, 其理论
本身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 法正林只着重用材林, 对防护林, 风景林
等环境保护性质的森林如何发挥森林多种效益
的问题没能得到解决, 不符合现代, 全面, 合
理, 永续的发挥森林多种效益, 的要求 。
完全调整林 是森林通过若干次调整以后,
形成理想的森林结构, 建立起既符合自然规律
又符合永续利用结构空间秩序与时间秩序的标
准林 。 完全调整林根据年龄划分为 同龄林 与 异
林龄 完全调整林两种类型 。
第三节 完全调整林
完全调整林应具备的条件
森林每年或定期收获蓄积、大小和质量大体相
等。
各个直径级或龄级的林木保持适当的比例,能够
每年或定期取得数量大致相等,达到期望大小的收获
量。
完全调整林与法正林的比较
★ 各龄级面积相等,并不因时间而改变,这是法正林
的主要条件。但是完全调整林各龄级希望尽量相等,
但不必完全相等。
★ 法正林要求法正生长量,但完全调整林不强调法正
生长量,只提在相应条件下的生长量,可小于法正生
长量,生长量的大小取决于经营水平。
★ 法正林要求法正蓄积量,而完全调整林不要求法正
蓄积量。完全调整林的蓄积量水平决定于经营水平,
可小于或大于法正蓄积量,但往往不是最大的。
★ 法正林条件下其蓄积、年伐量是最大的,而完全调
整林的年伐量往往不是最大的,只希望在一定的采伐
水平上龄级结构保持不变,能够永续利用的森林。
★ 法正林是一个极限概念,它的疏密度最大,同时只
适用于同龄林、皆伐作业,而完全调整林可以是同龄
林,也可以是异龄林。
第四节 回归自然林业
★ 近自然林业的起源
, 近自然林业, 起源于德国 。 1898 年盖耶尔
(Gayer)第一个提出了, 接近自然林业, 的理论, 他
要求按照永恒互栖的生命因子的必然结果来建设多
样化的森林生态系统 。 此后, 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
内, 因为人工林结构不稳定和地力衰退的问题始终
缠绕着中欧各国, 所以,, 近自然林业, 一直是林
业理论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
★ 近自然林业的概念
, 近自然林业, 可表达为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
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
是兼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保护的一种经营模式 。
★ 近自然林业的涵义
● 其经营的目标林为:混交林 — 异龄林 — 复层林,
手段是应用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法 。
●, 近自然林业, 并不是回归到天然的森林类型,
而是尽可能使林分的建立, 抚育以及采伐的方式
同潜在的天然森林植被的自然关系相接近 。 要使
林分能进行接近自然生态的自发生产, 以达到森
林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 并在人工辅助下使天然
物种得到复苏, 最大限度地维护地球上最大的生
物基因库 — 森林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 近自然林业, 经营思想是对前人盲目营造人
工林的质疑和进行反思后的觉悟 。 在水土大量流
失, 环境严重污染, 生态日益失衡的今天, 人们
对违反森林发展规律, 片面追求木材生产目标而
引起的恶果提出了警告 。 如奥托所说:, 不能再
容许林业工作者单一地以生产木材为目标来经营
森林, 而应该水续保证森林的一切功能, 。
★ 近自然林业的经营方法
, 近自然林业, 的经营方法是:尽量利用
和促进森林的天然更新, 从幼林开始就选择目
的树, 整个经营过程只对选定的目的树进行单
株抚育, 内容包括目的树种周围的除草, 割灌,
疏伐和对目的树的修, 整枝 。
★ 近自然林业的特点
◆ 能有效地保护森林的自然生长能力;
◆ 能充分发挥森林的抗性;
◆ 能增强森林的生态作用;
◆ 通过森林的立体经营,能获得更高的木材收获
及多样性产品;
◆ 能有效地提高森林蓄积;
◆ 能降低森林经营的成本。
第五节 森林分类经营
★ 森林分类经营的背景
国外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大体可以分为四派:经
济派, 生态派, 协同派, 专业化派 。
在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态势下, 传
统林业路子越走越窄, 林业如何走出困境, 摆脱传
统林业的束缚, 我国林业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思考,
提出了走森林分类经营的道路 。
★ 森林分类经营的意义
◆ 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
◆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自身特点的要求
◆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需求
★ 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基础
◆ 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原则主要满足:经济效益、
社会责任、生态系统的完整、生物伦理。
◆ 森林经营目标
21世纪 的森林经营目标要求:森林生态系统的
健康, 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最大, 森林游憩等社会
效益最大, 林产品等经济效益最大 。
分类经营的理论基础之一是 主导利用论 。
◆ 森林分类经营的理念
森林分类经营的理念主要有:分类经营,
永续经营, 协调经营, 生态系统经营, 多种
经营模式 。
★ 森林分类经营的概念及涵义
分类经营可理解为:慎重的区划森林资源, 协
调相关效益间的不同 利用, 减少其利用间的矛盾与
冲突, 达到各功能间的互补与优化 。
涵义,
分类经营是以林种经营目标为依据的组织经营模
式, 便于目标管理 。
经营主体的分类 。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的分类 。
经营制度, 经营模式的分类 。
★ 森林分类经营的依据
◆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 林业本身的基本经济属性
第六节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提出
★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
★ 从概念到实践
◆ 生态问题的出现
◆ 相关法规的出台及实施
◆ 生态系统经营概念的提出
★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提出
★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
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管理 模式, 是指,
在不同等级生态水平上巧妙, 综合地应用生态知
识, 以生产期望的资源价值, 产品, 服务和状态,
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把国家森林和
牧地建设为多样的, 健康的, 有生产力和可持续的
生态系统, 以协调人民的需要和环境价值 。
★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内涵
◆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以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
为重点 。
◆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森林经营中的作用
◆ 以社会需要为基础, 根据政策, 法规等制定经
营目标
◆ 超越传统的时空尺度和专业分工,实行综合资
源经营
◆ 适应性经营
★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实践例
◆ 俄勒冈州 西部 Coast山脉生态系统经营
◆ 北卡罗来 纳州的 BigCreek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示范项目
◆ 我国于 1996年 批准了第一个关于森林生态系
统经营研究的项目 —— 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可
持续经营方法的研究 。
第七节 检查法
检查法 (Control method)的特点是提出一个
具体的森林经营方法 。 通过定期重复调查来
检查森林构造, 蓄积和生长量的变化 。 检查
法是一种集约经营的方法, 它的基本想法和
方法论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
同龄林 的合
理森林结构
各径级株数分布合理
各个龄级林分面积相等
各林分龄级大小应与蓄积大小成正比
异龄林 的合
理森林结构
合理的径级株数分布
合理的蓄积分布
全龄林
龄级与径级成正比
株数与径级分布要合理
径级大小与蓄积成正比
( J型曲线)
林分按径级大小要划分为三
个级别,大、中、小,蓄积比:
3:5:2
检查法的要点
◆ 定期用同一标准, 同一方法测定异龄林分
的生长量, 以生长量为标准控制择伐量 。 通过
定期择伐, 进而调节林分内株数, 按一定的模
型来控制径级分布的比例 。
检查法的经营原则
为了在时间上、空间上,在每一林分中获得持
续生产,毕奥莱确定的检查法森林经营原则是,
①尽可能多的持续生产;
②用尽可能少的资料进行生产;
③尽可能生产最好的材种。
检查法与龄级法的比较
顺序
项 目
检查法
龄级法
1
森林经营措施设计单位 经营小班 经营类型 ( 作业级 )
2
计算采伐量的方法 按小班连年生长量 按龄级平均生长量
3
采伐方式 集约择法 伐区式皆伐
4
采伐的木材产品种类 以大径材为主 大, 中, 小径材
5
经营措施成本 两者相等 两者相等
6
每立方米成本 稍高 稍低
7
管理费用 稍高 稍低
8
土地利用程度 完全 不完全
9
每公顷森林经理成本 高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