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代 汉 语 绪 论
第一节 “古代汉语”概念的廓清
什么叫“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即古代汉族人民所习用的语言。“古代”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五四运动以反帝反封建为目的,当时的仁人志士为了彻底击跨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遂发起了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内容的“白话文”运动,从而使“白话文”登上了大雅之堂,揭开了“现代汉语”的新篇章。
一般人一提到“古代汉语”,总是把它同文言文等同起来。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现代人心目中的“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形式。对于“古代汉语”而言,它的书面语就是文言,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叫文言文。古代汉语当然也包括口头语。在汉字产生以前,古代汉语只有口头语。文字产生后的好长一段时期,书面语与口头语一直是一致的。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载体)。从甲骨卜辞、金文《利簋》、《诗经》、《楚辞》、《论语》、《战国策》乃至《史记》,言文的分界并未十分明显。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些笔记体小说、乐府歌辞及一些文人的作品,如《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搜神记》等,唐代的《百喻经》、《颜氏家训》等都是记录口语的作品。这些作品标示了白话文的兴起即古代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分离。从此以后汉语便呈现出占统治地位的“文言”与不占统治地位的“白话”相互对立、平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说,“古代汉语”不仅包括书面语,还应包括口语;书面语不仅包括先秦以来的“文言”,还包括六朝以来的古代白话。
古代汉语大致分为:书面语、口语;书面语又分为:文言和古白话文。
文言:指先秦两汉典籍中的语言及唐宋以后文人仿古作品的语言。
古白话:指魏晋以后笔记小说、佛经译注、传奇、 变文、宋话本、元曲、明清小说戏剧中的语言。
二.“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
四个时期:
远古:殷商以前没有文字记载,从理论上讲汉语只以口语形式或至今尚未发现的文字形式存在并长期发展。时间: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到公元前17世纪。可以叫做无实证时期。
(附:五帝时期 约公元前26世纪初到前21世纪初。三皇时代无以考嵇。约在公元前31世纪初到前26世纪初)
上古: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3世纪 历经商、周、秦、汉。是古代汉语的成熟时期。
中古: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左右,历经六朝、隋、唐、宋、金。是古代汉语蜕变分化期。
近古:公元13世纪到20世纪初叶, 历经元、明、清。是古代汉语的停滞期和现代汉语孕育期。
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变化的结果,其直接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六朝时期的白话作品。明清小说、戏剧、四大名著等是现代汉语坚实的基础。现代汉语又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古代的、外国的和民间的语言养料来极大的丰富自己。就古代汉语而言,现代汉语深深地植根于古代汉语的丰厚土壤之中(不仅限于近代汉语),学习并继承古代汉语的凝练、精粹与极富表现力,是立体的和全方位的。
第二节“古代汉语”课及学习方法
一.“古代汉语”课的学习目的
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汉语的根,绵延数千年。其中蕴藏着我们汉语及汉族文化智慧方面的丰富宝藏。而现代汉语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要想真正地学好现代汉语就必须从古代汉语中汲取养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代汉语又是古代汉语的必然继承。任何一个想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汉民族语言的人,都应该认真的去学习古代汉语。在这里我特别倡导大家应该建立起“大汉语”观,而扬弃过去那种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严重对立的错误倾向。这种倾向给人们学习古代汉语制造了种种误区。(主要是欲割断汉语的历史)
学好古代汉语是继承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必要环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光芒万丈,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重要影响。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光荣和骄傲。学习和继承这份遗产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我们应该无条件的把祖先的这份优秀文化和传统智慧学到手,使它在我们的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古代汉语”课的定位
我们已知道,“古代汉语”是一个范围较大的概念。不论“文言”、“古白话”都不是一时一地的语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语言资料,在语言、语汇、语法方面必然有很大的差异。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些差异及其演变历史,这是汉语史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的“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课。主要学习对象是文言,与中学文言学习有联系。是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学习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词汇、语法是重点。目的是:(1)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意在批判地继承祖国古代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更深入地掌握祖国语言,加深语言文字修养。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3)为中学文言教学作准备。2000年新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与现代文比例各占50%,说明社会在重视古汉语方面已经达成共识。(4)为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
为了学好这门课,一定要注意方法上的问题。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兴趣。“热情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任何学习上的问题都会很好的得到解决。其次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所采用的教材(王力先生《古代汉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通论、文选、常用词。其中文选是基础的基础。同学们要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学好所讲的每一篇文章。然后与通论结合,从而逐步形成对古代汉语的系统性知识。第三,要尽量的积累文言词汇量,语言水平的高低更离不开词汇量。所以文选要有目地的背诵,常用词不但要记还要注意贯通,要有意识地去掌握一些词的词义系统。最后,作为未来的中学教师还要逐渐锻炼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三. 工具书、参考书
王力《古汉语常用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
张永言《简明古汉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杨伯竣《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
参考:
郭锡良《古代汉语》(1981年9月)
许嘉璐《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
程湘清、何乐士《实用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91年12月)
《中华活页文选》
《古文观止》
《古文鉴赏辞典》
四.作业:
1、课外阅读教材绪论部分
2、预习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第一课时
题解:《春秋》原文:“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郑伯,郑庄公。郑:春秋国名,姬姓,位于今河南新郑县。春秋时有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又有伯、仲、叔、季的长幼之序。这里的“伯 ”指爵位。克:战胜,打败。朱熹:克,胜也。(克服)段:公叔段,郑庄公之弟。共gōng 国名,位于今河南辉县。叔,弟也。鄢:位于今河南鄢陵县。
杜预《左传序》曰:“《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又“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相传为孔丘所作。《春秋》记事简短,不叙史实,故后世多有传者。“传”有似于今天的“演义”。
第一段:故事的开端,庄公与弟、母矛盾的产生。
初:《说文》:“ ,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引申为开端。(词语:起初 当初)。放在篇首表示追述,相当于“从前”、“(很早)以前”等。武姜:古代称呼女子有两种称法:未嫁之前只称父姓,或加排行,如孟姜女。出嫁以后在父姓后加“氏”,如姜氏。死后冠以夫姓,曰“武姜”。古代有“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身份。”之说。寤: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清代黄生《义府》:“杜云‘寐寤而庄公已生’此说非也。寤而已生,此正产之极易者,何必反惊而恶之?予谓‘寤’当与‘牾’通。牾,逆也。凡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逆生而产必难,故其母恶之。”(词语:牴牾 龃龉)。古人认为逆产不祥。 惊姜氏:惊,动词使动。比较:惊世骇俗/惊涛骇浪。 亟:qi屡次。 ji 迅速、急迫。 ,会意。人立于天地间须动手动口,劳碌不停。 巌邑: 巌、岩,异体字,险要。(本为陡峭的山崖)又指军事、战略要地。今广州有七星岩。
佗:从人驼东西。tuó是驮、驼的本字,通“他”。
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太’由‘大’而来。”“太”表尊敬,规格高。如:太子、太太、太守、泰山等。大夫:“大”读dà 、 dài。王力主张读dà《辞源》注为dài 。 太:大之极。大太为古今字。
本段句法:1、状语后置:郑武公娶于申 2、使动用法 :惊姜氏 3、兼语句:使(之)居之 4、双宾句:谓之京城大叔
(比较:面世/面试/面对)
第二段:兄弟矛盾的发展。(第2—4自然段)
城:从土成声,本为城墙。都城:国都的城墙。 [ 长城:英译Great wall(高大的墙)]
百雉: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墙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
堪:动词,经得住,受得了。
欲:及物动词,想要得到或希望发生某事。
焉:疑问代词,做状语时指处所,询问方法时表示“哪里就”,“怎么可以”,“如何竟”等意。
对:回答。有卑对尊的色彩。(词语:应对徐如,对答如流。)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强调式。“之”为助词。等于说:如何有过够?/哪里有个够?/有什么满足?等。厌:满足。“讨厌”、“厌倦”是引申。
不如早为之所:“为之所”是双宾语结构。等于说:“给他安置一个合适的地方”。
毙:伤、病而倒。引申为:失败,垮台。杜预注:毙,踣也。踣,倒。
贰:两属,即不忠。成语:三心二意/忠贞不二,引申为:背叛,如;贰臣。 鄙:边邑。后引申为见识浅,如:鄙人。又引申为品格低下,即卑鄙。
“若之何?”古汉语一种固定的说法,等于说“拿他怎么办?”
舆: ,象双手授之形。即“拱手(相)送给”之意。
及: ,像一只手在背后抓住。会意,赶上,到达,够得着。
暱:通“ ”《说文》:“ ,黏也”。
崩:《说文》:“山坏也”。崩塌,跨塌。
第二课时
第三段:(第5-6段)克段于鄢,高潮。
完:《说文》:“ ,全也 。”修理房屋。杜预注:“完城郭。”修缮、修葺。
聚: ,从 取声,积聚。 ,段注:积以物言,聚以人言。犹召集。
袭:不宣而战,偷偷进攻。 攻;有道打无道。 伐;有宣而战。又《左传·庄公29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袭:可做量词:一袭长衫。
夫人将启之。启之:为他开门。有人称这种现象为“为动用法”。
而誓之曰:誓之:对她发誓。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对动用法”
黄泉:杜预注:地下之泉。
第四段:结局 :母子和好
封人:杜预注,典封疆者。典:管理、主持之意。 患:《说文》:“ ,忧也。从心串guàn声。”发愁。
悔:自恨。 周人道德观念,不孝为大罪。“忤逆罪大,人所共诛”。因……而悔,因动。
羹:王力说:上古的‘羹’指一种带汁的肉,如同今天的红烧肉。中古以后转为以汤为主,似同于今天的杂酱。刘邦:吾翁即乃翁,若烹乃翁,幸分吾一杯羹”。
阙:通“掘”。
融融、洩洩;入、出,互文见义。
作业:
1、背诵全文
2、归纳课文里“及”、“请”、“焉”的不同用法。
3、结合课文学习认识下列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②双宾句③兼语句④状语后置句
⑤连谓句⑥使动用法⑦为动用法⑧对动用法
《齐桓公伐楚》
第一课时
解题: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侯爵,因用管仲为相,奉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所以很快在诸侯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可以“以诸侯之师侵蔡。”
第一段:主要写齐、楚之间首次外交接触。
师:《说文》:“二千五百人为师”。引申为军队。
寡人:古代国君的谦称。不穀、孤等均意为缺乏德能之人。
风马牛不相及:孔颖达:马牛牝牡相诱不相及。(牝pìn:牲畜雌性称牝。如牝鸡司晨)此言两地相距之远,无争杀的必要:连相互吸引的牛马都没来往。
虞:意料。 涉: ,涉足。
管仲:名夷吾,桓公时为齐相,极有治国方略,声望很高。后人借他的名编《管子》一书行世。
召shào康公:即召公。名奭shì,文王庶子,封于召(陕西岐山县),周成王时官太保。“康”是其谥号,有时也称召伯,意为诸侯之长。
太公:即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文王时为相,武王尊之为师尚父,为周定天下出了大力,封于营丘。
九伯:九州之长。古时划分中国为九州。
实:语气副词。与下文“君其问诸水滨”的“其”字均表示命令或请求,是一种勿庸置疑的语气,相当于说“尽管”。
夹: ,大人腋小孩曰夹,会意。引申为左右扶助。
辅:面颊。辅弃相依(车为牙床骨),引申为帮助。
履:动词,用脚踩。杜预注所践履之界。义有引申,指边界,管辖的范围。祭: ,手持肉献于神灵,会意字。
缩:郑玄曰:“束茅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若神饮之,故为之缩。”征/徵 :“徵”为“收取”,“征”为远行。又指天子巡狩。征人即远方的游子。“南征 ”即南巡。
次:古代军队驻一夜曰舍;两夜曰信;三夜以上曰次。即“屯扎”。
第二课时
第二部分(第2—4段),写齐师伐楚,齐侯面对宁死不屈的屈完,只好与之结盟。耀武扬威以失败告终。(屈完态度强硬,柔中带刚,高超的语言技巧。)
如:到达。详见P47。
陈:古“ ”为姓,“ ”为陈列。后合为一,即“摆开阵势”。
惠:谦敬副词,恩德、恩赐、恩惠。
岂不穀是为?不榖,义为“不善”。古人谦虚,用以自称。疑问句的宾语前置,是,助词。
先君之好是继。宾语前置句,“是”为助词,有强调宾语的作用,并非复指代词。宾语是“先君之好”。
敝:《说文》:“ ,败衣也。”此为谦词,破败。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人重视祭祀社稷,各诸侯国都没有社稷坛,后成为国家的象征及代名词。
绥;《论语》:“升车必正立执绥。”周生烈曰:“正立执绥,所以为安。”绥,从系mì,妥声,缰绳也。引为安抚,词:绥靖。
屈完说辞分析:1.示弱 2.晓以利害:攻打郑国对秦无益反而有害。 3.离间:晋人无信而贪得无厌,将来必为秦患。
作业:
解释下列词语:
虞 与 实 征 徵 陈 阵
结合课文学习下列句式:
①介宾结构做状语 ②连动式
3.自学《宫之奇谏假道》
《 烛之武退秦师》
第一课时
背景知识:
晋献公宠骊姬,骊姬害申生、重耳。重耳出逃,先后到齐、卫、宋、郑诸国,除齐之外,众皆无礼。后重耳借助秦国之力回国而为晋文公,随即伐诸无礼。
第一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无礼于晋:指对重耳没有礼貌。状语后置。第一句整个原因状语后置。 军: ,外: ,念“包”。陈兵。安营扎寨 。
臣之壮也。“……之……也”为古汉语固定结构,表示时间,等于“在……时候”。
无能为也已:也已,语气词连用。语气的重点在最后一个词上。已,通“矣”。
第二段:晓以利害。
缒:《说文》:“以绳有所悬也。”
陪《说文》:“重土也。”犹“培”。与“倍”(益也)同源。
越国以鄙远:连谓式。“以”,连词。鄙,边境。此为动词,作为边境,即占领。名词意动。
僖公九年,晋惠公流亡秦国,至十五年始归,许焦、瑕而来给。
版: ,板 ,同源。设版即筑墙或设防。
肆:《说文》:“极陈也,从长、隶声。”引申为伸展、扩张。
阙:本指城门两边的高台,通“缺”,使动用法。等于说“挖墙角”。
第二课时
蹇叔哭师
将殡于曲沃:状语后置。
柩有声如牛:定语后置。
拜:古礼。双手合抱在胸前,头屈至手。
轶:超车,引申为经过。
掌:手掌,引申为掌握。
管:a.竹制乐器,六孔,象笛子。 b.古代城门的钥匙,形状很像这种乐器,称管,后称籥。
访:《说文》:“泛谋曰访。”咨询。
劳:《说文》:“劇也。”“用力者劳”。 勤:劳苦。
悖:背逆。
辞:杜预注:“不受其言”。
召:zhào以口为召,以手为招。 ,从口、刀声。
墓:上古墓而不坟。坟,大土堆,是墓的标志或防盗墓。
拱:杜预注:“合手,手指分开围圆之状”。孟子:拱把之桐……。
与:① yǔ介词 ② yú通“欤” ③ yù参预
辟、避同源。
崤山:函谷关之东,有路如槽,两山相嵌,沟深如海。
《晋灵公不君》
第一课时
第一段:灵公无道,士季谏之。
灵:谥法,无道曰灵。
君:《说文》:“ ,尊也。” ,治也,君,发令以治,君而不义曰无道。 厚敛以彫墙:敛,税也。以,连词。彫:从 ,周声。“ ”是花纹,刻画也。墙,从啬,qíang声,木板墙,犹今之屏风。
台(臺):观。古代建筑,“四方而高者也”。
胹:《说文》:“烂也。从月、而声。”用火炖。《方言》:“秦晋曰胹。如熟,如烂。”
蹯: ,兽蹄印,代“蹄”。
畚:《说文》:“蒲器也,可以盛粮“。即今之草筐。
之:在古代汉语中作人称代词时,一般是第三人称,但也有活用现象。
溜:霤,房檐水涡处。
鲜:xiān,本为一种鱼。《说文》:“鲜,鱼名,出貉国。从鱼,羴省声。”引申为鱼类,《老子》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后转为“鱻”xiān即,新鲜),借为“尟”xiǎn,少也。
衮:《说文》:“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常(裳),从衣 yǎn声”,天子的朝礼服。与“兖”同义,“上公亦得服衮”。代指天子和诸侯及其职分。
第二段:灵公与赵盾尖锐的矛盾。杀谏。
骤: ,马疾步也。段注:“今字‘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凡《左传》、《国语》言‘骤’都皆与‘屡’同义。”
患:《说文》:“忧也。”即忧患、发愁、担心。词语:心腹大患/患得患失。
贼:《说文》:“败也。 ,从戈,则声。”即破坏。段注:败者,毁也。引申为杀害。
盛:《说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从皿成声。”由chéng到shèng。满也。丰盛:多样多量。兴盛;人多财多。
朝:zhāo清晨;cháo,早上见。
假寐:郑玄:“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
主:所凭依。即依靠。
忠:《说文》:“ ,从心,中声,尽心曰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或尽心地做别人托付的事,要为人负责。忠是古代一种道德信条,中古后专指对上,即忠君。
信:《说文》:“诚也。”
触:《说文》:“牴dǐ也。从角,蜀声。”即使劲碰(用头),冲撞。后词义弱化为接触、触摸。
第二课时
第三段:
爵:酒器,象雀之形。
嗾:sǒu,《说文》:“使犬声。”《方言》:“秦晋之西鄙自冀陇而西使犬曰哨。”段注:“哨、嗾一声之转。”
獒:《说文》:“知人心可使者曰獒。”杜预:“獒,猛犬也。”《尔雅》:“犬四尺为獒。”
提弥明死之。死之:为之而死。为动用法。
趋:刘熙《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急趋曰走。”
第四段:插叙灵辄故事。(行文益密)赵盾逃国。
饿:挨饿。“饿”在古代词义较重,指严重饥饿,身体乃至生命受到威胁。
不食三日:三日为补语。
臣、宦:《说文》:“臣,象人弯腰为贵族行役也。”奴隶的一种,到贵族家里去服务曰宦。
为之箪食与肉。“为”,动词,提供。全句为双宾结构。箪:《说文》:“笥也。”形声字。装食物的竹器,有盖。圆曰箪,方曰笥。形状较小。
食:名词shí一切食品。 sì专指饭。 动词,shí吃, sì给…吃,使…吃。
橐:《说文》:“囊也。大曰囊。小曰橐”。行囊。
戟:《说文》:“有枝兵也”。
亡: ,逃也。“ ”古“隐”字。即藏起来。后引申为死。
第五段:写赵盾弑君。
桃园;灵公的苑囿。打猎的地方。
史: ,记也。 大史:官名,记录历史的官员。
书: ,从 聿 、者声,箸也。段注:著于竹帛谓之书。又“ 聿 ”yù古“ 筆(笔)”字。
第六段:孔子的评语
“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
《齐晋鞍之战》
第一课时
第一段:写齐侯骄横,遇到晋军顽强抵抗结果失败。
鞌、鞍异体。齐地名,在今济南附近。
父:fǔ同“甫”,古代贵男子的尊称。
御齐侯:与下文“御郤克”均为“为动”。译为:为…驾车。
翦灭:前,小篆作 ,古“翦”字。剪、翦同源。翦:鸟羽很齐。
朝食:从日出到隅中之间吃饭叫朝食。即“吃早饭”。成语“灭此朝食”。这句话表现了齐公骄傲自大与目空一切。另,晡(bū)食:指下午三点到五点(申时)吃的第二顿饭。成语:宵衣旰(gàn)食,形容起早贪黑。旰食,指夜餐。
不介马:介、甲同源, , ,此为动词,为动用法,给马穿上甲。驰之,使动。
屦:草鞋。汉代以后称履。(质地较好),有麻屦、草屦之分。刘备贩屦。
合:《说文》:“也。”“亼”古“集”字 。合口即闭口。引申为“接触”、“接火(即军队交战)”如:回合。始合,即刚一接战。
贯:穿也。古作“ ”,又作“ 串”。一串钱叫一吊,又叫一贯。又古读“串”如“贯”。《说文》:“贯,穿物持之也。从一横 ; ,象宝货之形。”此为“穿过”或“穿透”。
折: ,从斤断草。《说文》:“断也”。
朱: ,朱心木。深红色。殷:yān,赤黑色。朱骏声:“殷,烟之借也。”
险:《说文》:“阻难也”。地势不平,难以通过。名词,后引申为危险。此处用本义,即车无法通行之处。
识:《说文》:“知也”。即熟知。
殿:“镇”之借。古时音同zh→d,假借。
集:《小尔雅》:“集,成也。”《广雅》:“集,就也”。朱骏声:“集,就之借也。”集事即成就功业。
擐:huàn《说文》:“贯也”。二字同源同义,穿也,身穿。
勉:《说文》:“强也”。“勉强,自迫也。”王筠注:“谓力所不及而强行事也。” 左:本字“ ”,左手。后“ 、 、 、 ”皆为“帮助”
并:朱骏声:“相合为并”,归结,归并。
援:《说文》:“引也”。“拉也”即拿东西来用。 词:援引,攀援等。
逸:《说文》:“ ,失也。”段注:兔善逃,故从兔 。本义:逃走。引申为跑得很快。
绩:功业,成果。本为“绩麻”之“绩”意为“理”、“纠”。引申为“战绩”《左传·成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
周:名词动用,环绕。
第二课时
第二段:写晋司马韩厥中御追亡。有迷信色彩。
君子:a.统治者 b.有才德的人 c.妻子称呼丈夫 d.贵族男子的通称。此处为最后一种义。
越:① 超越 ② 朱骏声:“越,‘蹶’之借”。即“倒”,如一蹶不振。摔倒或受到挫折。
毙:《说文》:“顿仆也。”段注:“朝前倒,头朝下。”
寓:《说文》:“寄也”。 俛:《说文》:“頫,低头也。”
第三段:写齐侯的车子被韩厥追上。丑父假充齐侯,齐侯免于被俘虏。 郤克终于赦免丑父。
絓:《说文》:“茧子缫丝时挂丝。”通“挂”
轏:《说文》:“栈,棚也。从木,戔声。”“竹木之车曰轏。”
肱: ,上臂,引申为胳膊。
絷:段注:“马系也”即绊马索,误。当为“马缰”。
奉、捧为古今字,双手持。
璧:《说文》:“瑞玉环也。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yuán)”古人珍视玉,以为重礼。(肉,指璧的周围;好指中间的孔。 语出《尔雅》)
舆:从车, 声(zhòng), 音yù。有两个义项:①车厢 ② 众多
陷:深入。 不幸:不如意(愿)。
属:通“适”(从朱熹注),恰巧。
摄:代理。如:摄政王。
忝:tiǎn,从心、天声、辱也。得罪。
戮:lù虐杀。王筠:先辱而后杀也。
劝:《说文》:“勉也”。积极鼓励。
将为戮乎:被动句,“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
通论(一)文字
第一节 汉字的构造
一.文字(letters)和汉字(Chinese character)
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归纳为三: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表形文字是大多数语言的初始形式。它主要是表陈物体的形象,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表意文字是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来表达语意的。汉字、古埃及文、古巴比伦文即楔形文字都是属于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即字母文字。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文字都是表音文字。它是科学、省力的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音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汉语中就有许多同音词和同形词。
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可分为三类:
表意字:日、出、林等
表音字:自、我、西、南等
表音兼表意字:即占汉字总数80%以上的形声字,由于形声字所占比
例较大,根据量度质变的认识原则,我们称汉字是意音文字也不是不可以的。
二.汉字的起源
一般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宋代郑樵《六书证篇》:“书与画同出…,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清代孙诒让《名原》:“盖书契权舆本于图象。”
我国古代还流传着仓颉造字之说。《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许慎《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其实,仓颉造字之说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接受。《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ㄙ’,背‘ㄙ’谓之‘公’,公ㄙ之相背,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李斯《仓颉篇》:“仓颉作书。以教后诣。”王充《论衡、骨相篇》:“仓颉四目,为黄帝史。”宋代罗泌《路史》谓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另外,荀子、司马迁、班固等历代学者都相信仓颉作书之说。
对这一问题,近代学者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文字之生,必以寝渐,约定俗成,众所公认,然后解之而无阂。窃意邃古之初,已有文字,时代绵邈,屡经变更,壤地 离,复难齐一。至黄帝代炎,始一方夏,史官制定文字,如周之有史流,秦之有李斯。然则‘仓颉作书’云者,宜同县作城郭之何,非必前之所无,忽然创造,乃名为‘作也’。”
参考资料
①《庄子·祛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陵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蹄迒之痕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又“书者,如也。”段玉裁注:谓如其事物之状也。
第二节 汉字形体之流变
汉字的形体自汉字产生起一直都处于变化之中,就是在汉字形成体系后,也先后出现了九种字体。字体变化的实质是笔势(笔划的形态)和字形的变化。总的来说,汉字字体演进可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自商至秦,历经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五种字体;今文字阶段自汉至今,有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四种字体。
1.甲骨文: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汉字。又叫甲古卜辞或殷墟书契。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商都遗址)发现了距今3300年前殷王朝的历史档案。内容涉及祭祀、征伐、王事、天时、年成等。有字计4500个左右。用刀刻写,笔画瘦细,以方笔为主,棱角分明,粗细大小不一,有异体和合文现象。以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为主。(有少数形声字)
2.金文:又叫钟鼎文,是铸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钟鼎鬲簋盘)是两周时期的文字,约3500个。其字体特点是圆润肥厚。演变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但图画性仍很强。
3.六国古文:指战国时通行于东方六国的文字。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知识大爆炸”时期,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也从贵族、统治者的特权而走向民间,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所掌握。(文化下移)由于社会生活变化迅猛,各诸侯国分别用自己掌握的语言文字来反映。而“文字异形”即文字分化的情况也随之产生。但是作为中国文字的首次大分化、大发展的“六国古文”今天已无从考求其本来面目。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知道的仅仅是“孔子壁中书文也。”汉代人还把它附会为仓颉所造。
4.大篆:即籀书。《汉书·艺文志》、《说文解字》均认其为“周太宣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史籀篇》)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汉字。唐初在陕西宝鸡发现了“石鼓文”(十面石鼓),唐兰认为是战国初期秦灵公时的文字。宋代还发现了三种“诅楚文”。这三种文体大致相同,属于大篆。是春秋到战国初期的秦国文字。特点:讲究匀称规矩。笔法端正凝重,字形结构繁复,线条流畅。(周代常用)
5.小篆:又叫秦篆。《说文·叙》:“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是中国文字史上第一次规范和简化汉字。小篆的笔画均匀,形体固定,异体字减少,没有合体字。《说文解字》收9353字。
6.隶书:隶书分古隶和今隶。古隶指秦隶,今隶指汉隶。《说文·叙》认为“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汉书·艺文志》认为“起于官狱多事,苟趣省易,施以徒隶也。”隶书使汉字成为方块字,奠定了汉字形体的基础。汉字自此走向了今文字阶段。(隶变:分水岭)
7.楷书:又叫正书、真书。“楷”为“法式”意,即“规范”或“样板”。楷书始于汉末,行于魏晋。特点:横平竖直,结构方整简易。(长方形)
8.草书:分两类。一为隶草,又叫章草,是汉隶的草化,东汉章帝刘煊特准推广,世称章草。二是今草,又称狂草,乃楷书草化。唐张旭、怀素的作品为后世所推重。
9.行书:楷书太规正,书写费时;草书又太疏略,常人不能识认。东汉末年开始在民间流行行书。行书取行云流水之意。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为行书的典范。
汉字形体演化的特点:
1.与书写工具的变化直接相关。
2.演变过程漫长、复杂。演变趋势:趋简。表现书写定型化、形体笔画化、结构单一化。
3.方便使用和美观为标准。
第三节:六书
六书是战国末至汉代时人们归纳出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后代关于“六书”的争议颇多,有次序名目之争,有体、用之争。清代戴震倡“四体二用”之说,认为前四种为造字之法,后二种为用字之法。这一学说在目前学术界有一定的市场,但关于“六书”的争议还在继续。
1.象形:用描摹实物形体或某物某一特征的方法来造字,就是象形。《说文·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例如:山、水、火、人、禾、瓜、羊、鸟、鱼、马、目、果等
2.指事:在象形基础上加上一点或一画以标明意之所在的方法。《说文·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例如:刃、末、本、朱、亦、甘、寸、天、一、二、三、等
3.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新义的造字法。《说文·叙》“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
会意又分为:
异文会意:男、见、囚、祭、寒、及、兵、戒、伐、取、逐、即、事、戊、步、莫、朝、夹、休、牧等
同文会意:林、森、从、众、吕、品、毳、虫、聂、鲜、孱、淼、土、鑫、炎、等
对文会意:北、舛、步、门等
4.形声:用表义、表音两部分符号共同构成一个新字的方法。表义偏旁叫形符或义符,表音偏旁叫音符或声符。《说文·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是一种十分能产的造字法,《说文解字》中共收字9353字,其中形声字占80%(约7697字)。
根据形符、声符的位置,形声字又可分为:
①左形右声:江河鞭桃论炉梧桐快慢棋经
②左声右形:鸠锦期放故鸽胡颈
③上形下声:花草室篇窝琵琶管露雾藻
④上声下形:婆娑架想忘唇案臂悠基
⑤外形内声:街闺固圆国裹
⑥外声内形:问闻闽衡凤风瓣辩
⑦形符在一角:修倏(攸声) 毂榖彀(殼声) 栽裁载(烖声) 颖颍 (顷声) 佞(仁声) 務(敄声) 赖(剌声) 疆(彊声) 雜(集声)
形声字的形符对于理解字义很有作用,形符标志着一个大的意义范畴。如:“ ”大多与水有关:
江:长江,河:黄河,洪:大水,涓:小水,滴:水点, 冽:水清,渊:回水,浦:水边,读:水沟,津:渡口, 潦:雨水,汤:热水,漾:水面微动,滓:水中沉淀物。
“斤”(斧头)多与砍伐、劈有关:
斯:劈木, 所:伐木声, 新:砍柴, 戕:方孔斧。
“山”多与峰、崇高之义有关,如:
岸:水边高起之地, 岬:两山之间, 岑:山小而高,嵬:山高貌, 崇:高山, 峤:尖峭的高山, 峥:高峻的山, 巅:山顶, 巍:高大貌 峦:小而锐峭的山。
形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字的本义。如;“页”指人的头颅,即凡以“页”为偏旁的字,多与头部有关。如:“颜”《说文解字》:“眉目之间也。”即额头。《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龙颜”即前额似龙。“题”本义为“额”。《楚辞·招魂》:“雕题黑齿”。“雕题”即额上头有花纹。“领”:本为“脖子”,如“引领而望”。 有的字隶变后从形符已经很难识别其本义,若借助“小篆”,便一看而知。如:“阜”(卩在左), ,本义为土山,故“阳”:山南,“阴”:山北,“陬”:山脚。
省形与省声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将声符或形符省掉了一部分,《说文解字》作“~省声”或“从~省”,如:
炊:爨也,从火,吹省声。 齋:戒絜也,从示,齊省声。
疫:民皆疾也,从 ,役省声。
耆:从老省,旨声。 瓤:从瓠省,票声。 屐:从履省,支声。
会意兼形声,《说文解字》作“~亦声”。如:汲:《说文解字》:“引水也,从及水,及亦声。”婢:《说文》:“女之卑者也,从女卑,卑亦声。”娶:《说文》:“娶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苷:甘草也,从艸、甘,甘亦声。段注:此以形声包会意。茁:“草初生出地貌,从艸,出声。”段注:言会意以包形声也。
5.转注:凡意义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同一语根的字为转注字。《说文·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老、考是也。”转注字是一群同义词。转注字的特点是:字首的意义等于转注字的意义。如:
①老、考、耆、耄 ②舟、船、舸 ③至、到、臻
转注造字的条件:①必须部首相同 ②必须是同义相注
转注字与形声字的区别:都有形符和声符,但形符有别——转注字的形符与转注字的意义相同,而形声字的形符只表示字义的种类和范畴。
6.假借:《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朱骏声换为“朋、来”)陆宗达:“词义发展了,不另造新词新字,而是给旧词旧字增加新义。这在训诂学上说,叫做引申义,以造字法而言,则谓之假借。”
两种情况:(一)本无其字的假借:
西:鸟在巢上,象形。鸟巢→西方
耳:主听者也,象形。名词→语气词
汝:水出宏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水名→人称代词
而:“须也,象形”。胡须→连词,人称代词
(二)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古书中的同音替代。如:畔:田界→叛离 得:得到→德
信:诚实→伸展 归:女子出嫁→馈赠→回家
第四节 古今字 繁简字 异体字
一.古今字:同一个词先后用不同的字表示,从而形成古今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读经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而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如:
其箕 景影 反返 说悦 贾价 求裘 知智 耆嗜 县悬
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字义的引申
支:《说文》:“去竹之枝也。”引申为四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三岁四支不能自用”。《荀子·儒效》:“行礼要节而安之,若生四枝。”
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引申为“散”,《吕氏春秋·决胜》:“民解落。”高诱注:“解,散也。故又为“心意离散”,《汉书·陈余传》“恐天下解也。”后造“懈”字,《诗·大雅·丞民》“夙夜匪解”。
字的假借
要腰 辟避 其箕 展辗 奉捧 采彩 莫暮 弟悌 然燃 匡筐 舍拾 女汝
古今字的特点:今字使用后,古子未废,两体并行,各有分工,但今字读音有时与古字不同以示区别。意义相同,字形和字音有一定联系。
二.异体字:一个字的书写变形。
① 都是形声字,形符不同:睹覩 嘆歎 鷄雞 貓猫 暖煖
②都是形声字,声符不同:綫線 俛俯 蚓螾 碍礙
③声符、形符位置不同:群羣 裙帬 鄰隣 綿緜 稿稾 略畧
④一个是形声另一个是非形声字:岳嶽 岩巌 泪涙 杰傑
类似异体字的非异体字:
赞(赞助)/讚(赞扬) 悽(悲伤)/凄(凄凉)
游(游泳)/ 遊(游玩) 育(生育)/毓(培养)
异体字而非古今字:
罪辠 奔犇 塊凷
异体字的特点:只有形体不同,音义皆相同。
三.繁简字:同一个字有不同的写法,有的笔画多,有的笔画少。多的叫繁体字,少的叫简体字。繁简字本是一种历史现象。现在专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简化汉字方案后所形成的繁体和简体。如
瀋沈 衝冲 盤盘 戰战 聲声 寶(寳)宝 匯(滙彙彚)汇
第二单元
《冯谖克孟尝君》
第一课时
《战国策》及本文语言特点: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凡33篇。西汉刘向(编者)《战国策叙录》:“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立策谋,宜为战国策。”策,即策略,计谋,记载了战国策士们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卓越智慧,是策士言行录。《战国策》文字雄肆豪放,语言形象鲜明,状摹物志,铺张扬厉,善用夸张,比喻,排比等手法,人物形象生动如生,故事情节完整,行文缜密,还保存了大量的成语及寓言故事,这一切都使得它成为后世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
本文运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冯谖在孟尝君家中所做的看似平常却颇具深意的几件事。用衬托的手法充分表现了冯谖的深谋远虑。文章行文细密,不枝不蔓,详略得当。学习时应细加体会。
第一段讲析: 大意:冯谖告寄。
齐人有冯谖者:定语后置句。有一个名叫冯谖的齐国人。或译: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
贫乏:同义词连用。贫,从分,贝,即经济紧缺。行而无资曰乏,居而无食曰困。穷( ),迫也,身体弓曲穴中。
属:通“嘱”,告托。今义“求助”。
寄、寓:音近义通。
诺:《说文》:“应也”。为应答之声。
第二段讲析: 大意:冯谖弹铗而歌。
左右以君贱之也:左右( ):本指左手、右手,后引申指方位。这里指孟尝身边的亲信、助手。以君贱之:兼语句;认为孟尝君轻视他。贱之,形容词意动,以之为贱。
食以草具:状语后置句,即以草具食(之)。译为:“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食:音sì,后作“饲”,食、饲为古今字;食(之),使之食;名词使动。草:《说文》:“ 艸,杆也。”引申为粗糙。具:《说文》:“ ,供置也。”把器皿托来,即准备酒席。具、备同义。王力解为“设食”(参见教材P145)
有顷,顷之,顷刻,俄顷:皆时不久也。
弹:《说文》:“行丸也”。引申为用手指击。
来:当为衬字。(语缀助词,了。)
比门下之客:比, ,摆在一起,引申为较量,又引申为“齐”,即“和……一样”,如“比肩”。
为之驾:双宾句,给他车。
揭:《说文》:“高举也”。(揭竿而起)
亲:《说文》:“至也”。段玉裁注:情义肯到曰至。(词语:亲近)亲,本指双亲。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兼语句中套双宾结构。给,音jǐ,提供,使…充足。如:供给、补足、自给、给养等
第二课时
第三段讲析:(3—5)大意:薛地收债。
谁习计会:习,熟习。(引申义)计:《说文》:“会也,算也。”会:《说文》:“合也,从亼、曾省,曾,益也。”段注:“凡曰会计者,谓合计之也。三合而增之。会意。”计,算帐。又引申为打算、盘算、计谋等。
责:《说文》:“ ,从贝、朿声。”责、债为古今字。
负: ,受贷不偿。引申为亏待,对不起。
约:《说文》:“缠束也。从系勺也。”
券:《说文》:“契也。”“契,刻也”。栔,刻木成纹,会意。
衣冠:古代贵族戴冠,庶民戴巾。《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又叫弱冠)此为名词动用,读去声,穿戴齐整。(词语:衣冠禽兽)
窃:卑词也,私自、私下。引申为“偷偷地”,又引申为“偷窃”。
实:《说文》:“ ,富也,从宀,贯。”“贯”为货物。段注:以货物充于室下,是为“实”。
下陈:陈列礼品(战利品)的地方。古代把战争中俘虏来的妇女养在王宫。
区区:朱骏声:“重言形况字,小也。”
因而贾利之:靠看对民的剥削使自己得利。贾:gǔ藏货待卖叫贾,古代有“坐贾行商”之说。词语:待价而沽。
休、 、从人依木,息止也。引申为“停止”,此处可译为“歇息”。
第四段讲析:凿三窟
期jī:《说文》“ 稘( ),复其时也,从禾其声。”段注:言匝也。(匝、周、圈义同)旧谷没,新谷生。(即一茬)
就:旧《辞海》:“凡近而有所止有所接(达到)皆曰就。”三个基本义:a.接近,如:避重就轻;b.到达,如:就职、就业、就餐、就医、就寝、就义、就坐;c.完成,如:功成名就(根义:接近,附在…上)
携:《说文》:“提也。”段注:“携则相并,提则有高下。”
顾:《说文》:“顾,环视也。”
狡:《说文》:“少犬也。”引申为动作快。
使:①叫,让;②大使,大臣; ③使唤,派遣; ④连词,假使。
聘:《说文》:“访也 ”。有目的拜见某人。引申为“请”。(请:①请求允许; ② 要求)
诫:与“戒”同源(古今字)。 戒,警戒。诫,提醒。
币:《说文》:“帛也。从巾,敝声。”上古贵族见面时的礼品,即成捆的丝织品。(束帛)如:纳币。引申为钱币。重币即重礼。
显: ,《说文》:“头明饰也。”引申为“明”,指突出、重要。
固:《说文》:“四塞也,从口wéi,古声。”段注:四塞者无下漏也。
谄谀:谄,巴结;谀,奉承,恭维,如:谀词。
《赵威后问齐使》(自学)
问:问候,慰问,探问。
岁: ,从步、戌声。指木星。木星的轨道叫黄道。每年运行一个星次,十二年为一周。借以表示“年”,引申为年龄,年景(收成)。年: ,从禾千声,本为收成。
恙:《说文》:“ ,忧也,从心羊声。”无恙:不用担心。后引申为“病”的雅称。
耶:疑问语气不强,说话人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尚无把握,可译为“吧”。
尊:大酒杯(樽)。古代贵族好酒,饮酒要先敬长者饮大杯,故有“尊长”一词。
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仕之人。处chǔ,居也。
养:《说文》“ ,供养也,从食羊声”。
业:动词,做官,建立功名。
哀:《说文》:“ ,闵也,从口衣声。”怜悯,同情。闵: 吊者在门也。从门文声。
恤:《说文》:“ ,从心血声。忧也。”即:忧虑、顾惜、救济。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振:《说文》:“举救之也,从手辰声。”即伸以援手救助。(词语:假以援手)引申为救济,后起字“赈”。
困:《说文》:“ ,故庐也,从木在口中。”“木”指桑树,井田制五亩一家,种田植树只限在五亩内,引申为限制,如:困于山林。
穷: ,身体之与洞穴中,无路可走也。后引申为缺吃少穿。
息:《说文》:“ ,喘也。”一呼一吸曰一息。即气息,引申为叹气(如:长太息);又引申为休息、歇息,即喘口气;又引申为增长、消长(消息:情况变化);又引申为嗣息、子息(由增加、繁殖而来)又引申为利息。
婴儿子:姑娘,女儿。古代女、儿ní双声。“儿”也指女儿。今南方方言有“妮”字。
辙、撤为古今字。撤,取掉、除去。
环: ,耳环。
瑱:tiàn,悬玉为瑱,以塞耳。后成为纯粹的装饰品。
出:《说文》:“ ,进也,象草木益兹上达也。”引申为产生、发展、达到。
于:於、乌之古字。(於戏=乌呼)
索:绳子。 :入家搜也,求也。后合为一字。
交: ,像人两条腿交错之形。(索交:结交)
家:大夫的领地。是私有制下重要的社会、政治单元。后引申为某一领域的代表,如;行家、专家、作家。
《江乙对荆宣王》
荆:《说文》:“ ,楚木也,从艸刑声。”“楚: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疋,疏的本字)段注:荆楚异名同实。
畏:害怕。王力说:“威、畏同源,有威则可畏。”
楚国三姓:昭、屈、景。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
对:应也。回答 求: ,裘,假借字。
带:《说文》:“ ,绅也。卅声从重巾。”穿,束。引申为带动、带领、携带等。
地方:土地方圆。“方”为方圆,即周长。书注[12]有误。
然: ,“燃”之本字,借为“对”。
专:《说文》:“ ,壹也”。专一、一律、一概。
嘱、属同源,托付。
作业:注意归纳‘之“字不同的用法。
《庄辛说楚襄王》
第一课时
首段写初谏未果。
州:古国名,在今湖北洪湖市,偃姓国,春秋时为楚所灭。夏:汉口。
从:zòng,跟随。辇从:名词作状语。淫:《说文》:“久雨曰淫。”过分
侈:《说文》:“奢也。“放肆,不加约束。悖:惑乱。糊涂。
祅:《说文》作“ ”,形声字;《辞海》作“妖”,异于常物而害人者曰妖;蝗虫等生害曰孽;下民造反曰乱;鬼神作乱曰祟。祅祥;不祥之兆。祅:凶兆。(祥:预兆,兆头。瑞:吉兆)
淹:《广韵》:“久留也。”沉溺。
二段写去楚之赵。
去:《说文》:“ ,从大(人) qū声,到某地去,离开。
举:攻克。见P512。a.举起,举荐,推举,举动; b.攻下
c.全,如:举国上下;
徵:《说文》:“召也”。招募,如:征兵。
昔: ,(会意)古人称洪水时代曰昔。上为洪水滔天,下为舟。
特:止,只。
三段写:二次进谏,层层类比。
独:语气副词,表反诘,难道。
翔: ,回飞也,盘旋。
仰:《说文》:“举首也”。卬, 古“仰”字,后起字“昂”。
虻:① méng牛虻 ② máng小蚊子,“此虫小于蚊也”。 :从 亡声。
仞:《说文》:“ ,伸臂一寻八尺。”
黄雀:雄的腰黄褐色,雌的首灰褐色。
因是以:王引之《经传释词》:“因,犹也,亦声之转也。”“因是,犹是也;已,语终词也。”“今本改为‘以’,则义不可通矣。”《说文》“ ,用也,后分化为 , 。
噣:zhòu(咮)《说文》:“喙也。”即鸟嘴,用为动词。
栖:《说文》:“鸟宿也。” 鼓:振动, 。
奋:《说文》“ ,翚huī也,大飞也。从 suì,从鸟在田上。”会意。
摄:《说文》:“引持也。”
招:射之的也。(的:靶牌,如:有的放矢)
倏:犬走急也。
黄鹄:天鹅,身长三尺,嘴上有黄瘤,故称。鸿鹄,言其大也。
淹:浸入水也,引申为休息。
沼:zhǎo《说文》:“池也。”即大水塘。
啮:《说文》“囓,噬也。”刘熙《释名》:“鸟曰喙,兽曰啮。”
翮hé:羽茎也。
磻bō:《说文》:“以石著弋缴也。”同“碆”,是一种石制的箭。庐:又作“玈”,黑色的弓。
矰:《说文》:“弋射矢也。”带线的短箭。缴zhuó:系在箭上的生丝线。
:利刀也。从刀监jiàn声。
陂:《说文》:“阪也。”陡峭的斜坡。
府:藏财物的地方。(天府之国:天上的粮仓)
填:《说文》:“塞也,从土真声。”引申为”满”,即布满。
塞:动词读sè,名词读sài。古有九塞:方城山、崤山、平清关(即黾塞)……。
颜:眉目之间。从页(xiè)彦声。后广指脸面。如:红颜色:气色,表情,颜色,即脸色。
作:发生变化。词语:日出而作/狂风大作。
身体:身: ,躯干;体:四肢。如:四体不勤。有时也包括头颅,如:五体投地。
战:①打仗 ②害怕 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潭。慄:①恐惧 ②寒冷
与、举( 、 )同源,攻克。
刘向《新序》:“乃封庄辛为成陵君,而用计焉,与举淮北之地。”
通论(二)词汇
第一节 汉字与词
一.概念的廓清
传统语文学讲字,现代语言学讲词。古代汉语中“词”是“言词”、“虚词”、“曲词”、“歌词”、的意义。现代汉语中“词”对译英语的word,其实是表音文字系统的语言中的概念即音义结合体。汉语不直接表音,人们首先接触的是一个个的“字”。汉字虽说也是书写符号,但它综合形、义、音诸因素,具有可视、可感、可听的特点。在中学西化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字”与“词”并不能简单地对应,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关系。即:
表音符号:指连绵词的组成部件,如:徘、窈
1.字: 词素:如:寡+人=寡人(成词语素)
词:单音词。如:马、牛、羊等
2.复音词则由两个(以上的)字构成
也就是说,一个汉字有时与一个词相对应,有时与一个词素相对应。
古汉语多用“辞”表示语句或语词。如:言辞、辞令、修辞。所以关于语言的辞典叫《辞源》、《辞海》。现代汉语改称“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
二. 字义与词义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所以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但一个字又往往不只是一个词。如:“之”就是三个同形词:
①动词“之”:前往,到达。《战国策·楚策》:“庄辛去之赵”。
②代词“之”:这个,他。《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③助词“之”:的。《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词义与字义也并非等同。以“写”为例,古义为“照着画”,引申义为“描写”,又引申为“抄写”。这是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从字义的角度来看,“写”的本义为“倾泻”,《礼记·曲礼上》:“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照看画”则为其假借义。本义与假借义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词多义的关系,而是两个同音词之间的关系。古代汉语不仅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还存在一字多词的问题。
三.古汉语的词汇
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词为主。上古汉语的单音词与复音词的比例是3∶1。汉语的词汇有双音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始于上古,盛于近古。
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为主的原因:
书写困难。所以尚俭之风自古而然。
书面语与口语分离。书面语是古代汉语的正宗,为社会所推崇,且代代相传。书面语是可视语言,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由于政治、社会或民族心理等诸多原因而缺少发展的机制。宋元以后逐步演化为僵化的语言形式。口语虽说一直都在顽强地影响书面语,但一直没有获得正统地位。
四.单音词的特点
1.多义性
古汉语单音词的词义系统一般都比较庞大。词义系统包括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如:
族:①家族。如:《左传·僖5》:“宫之奇以其族行。”
②种族,种类。如:《淮南子·俶真》:“万物百族。”
③灭族,族诛。如:《史记·项羽本纪》:“毋忘言,族矣。”
但“族”的本义是“众矢聚集”即“簇”。借为“家族”,而后才引申出“种族”、“灭族”等义。
2.灵活性
古汉语单音词意义上的灵活性是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即使在具体的语境中古汉语单音词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法家严而少思”。这个“严”字到底作何理解呢?《辞源》(修订本)“严”字条有九个义项,其中常用的有“严厉”、“严格”、“严明”、“严酷”、“严正”等,经过一番考察比较后,才确定“严明”较合司马迁本意。古汉语词义的这种灵活性给我们阅读古书造成很大困难。几千年来历代儒家皓首穷经,为了某一个词的理解反复求证,各执一端,争议不已,成为智力的消耗。
3.词义关系的复杂性
①词义发展横纵交错
如:长:长短→长久→生长
经常 成长
↓ ↓
擅长 年长
↓
长辈→长者→官长
②泛指与特指有别
如:“寝”和“卧”泛指无别,特指则“寝”指躺在床上睡觉。“卧”指伏在几上打盹。又如:“唯”和“诺”,泛指为“应答”。特指则“唯”语气平缓恭敬。“诺”语气急促轻率。故《礼记·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再如:“禾”,《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禾,泛指谷物。《诗·豳风·七月》:“禾麻菽麦。”则特指粟(小米)。
③有的单音词在特殊语境中有特殊含义
如:《孟子·梁惠王上》“深有饿莩而不知发”。这里的“发”义为开仓济民。这种意义多为修辞义,不稳定。
第二节 复音词
古汉语复音词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上古已有的,一部分是词汇发展中不断产生的。由单音词演变为复音词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尚书·尧典》有“明明扬侧陋“的句子,《史记·五帝本纪》译为 :“悉举贵戚,疏远隐匿者。”明扬→贵戚,侧→疏远,陋→隐匿者,这是复音词取代单音词的例子。越是古代的文献,单音词就越多,当然也越难懂。《左传》比《尚书》好懂,《史记》又比《左传》平易一些。与先秦相比,两汉书面语中的复音词要多好些。
一.复音词的形成:
1.不断吸收口语成分,是古汉语复音词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论语》中复音词较多是因为它是当时口语的忠实记录。
修辞手法的运用促使了复音词的发展
如:比喻——鱼肉、城府
借代——布衣
割裂——而立、天命、不惑、古稀
用典——渔利(渔人得利)捉刀(代笔人,替身。语见《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二.复音词的分类
(一)复合词:
1.并列复合词:由同义、近义、反义等两个并列的语素构成。如:师旅封疆 亲戚 道路 国家 朋友 春秋 干戈 消息 出入等。
偏义复词在结构上属于并列复合词。
2.主从复音词:
①偏正类:黄泉 大夫 中原 寡人 先进 不榖 布衣 天子 长跪 不佞
②动宾类:将军 伏尸 用事 稽首 逃命 执事 行人 尽心 食言 用命
(二)派生词:由一个实词加前缀或后缀组成。如:
有汉 畴昔 式微 喟然 率尔 倏忽 燕尔 欣然
(三)联绵词:单纯复音词,不能拆分。以形容词为主,也有极少数名词。
a.根据用法:
描绘形貌:窈窕 参差 觳觫 烂漫 阑干 胡卢
描绘动作:辗转 踟躇 容与 荒唐 惆怅 望洋 磊落
拟音:觱发 呕哑 窸窣
b.根据读音:
双音连绵词:参差 匍匐 犹豫 憔悴 仓促 踌躇 容与 栗烈
叠韵连绵词:逍遥 窈窕 殷勤 崔嵬 须臾 鸳鸯
(四)重言词
a.描形:
夭夭(少壮蘩盛貌)灼灼(花盛貌)殷殷(忧愁貌)苍苍(茂盛貌) 充充(悲伤貌)劳劳(惆怅若失貌)
b.摹态:
迟迟(彷徨不进)靡靡(缓慢的样子)刁刁(摇动的样子) 冉冉(渐进的样子)
c.拟音:关关(鸟和鸣之声)喓喓(虫鸣声)坎坎(伐木声)
喈喈(鸡叫声)交交(鸟叫声)丁丁(伐木声)
d.三字格: 光秃秃 醉兀兀 乱纷纷 密匝匝 闹哄哄 文绉绉 明晃晃 喜滋滋 暖融融 美甘甘 欣欣然
e.四字格:唯唯诺诺 斤斤计较 滔滔不绝 文质彬彬 忧心忡忡
第三节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本义
指词的本初之义。汉字是形、义、音的结合体。一般说来,词义与字义是统一的。一个字初造时的意义就是它的本义。从理论上讲,每一个词都有一个本义,但有的词在发展过程中本义已经消失,而另外的意义(如假借义)取代的本义成为其源头。这个源头被称为原始义。如:
权:《说文》:“ ,黄华木…一曰反常。”本义“黄花木”已死去。而“秤锤”的意义则成为其本义,并由此派生出“衡量”,(《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权力”,(《战国策·齐策》:“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权变”,(《三国志·魏书·太祖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变通”、“灵活性”,(《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二.识别词的本义的方法
1.通过分析字形(小篆形体)来判别本义。这就是要求掌握“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可直接识别,形声字要据其音符(形声偏旁)来判断。所以还必须了解汉字偏旁的表意作用及范围。
2.通过古书用例进行归纳分析或查字典。《说文解字》是一部因形以求本义的字典,可以基本满足人们了解汉字本义的要求。
三.词的引申义
引申即延伸和发展。一个词由于受外部因素(主要指社会心理因素)和语言内部的影响而在原有的意义的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意义,就是引申义。词义引申的方式有三种:
1.递进式:又叫连锁式,是以本义为起点向纵深发展。前一个义项与后一个义项之间具有承接关系。公式:本义→甲义→乙义→丙义→…。如:
责:债务→索取(责问)→要求(责成)→指摘(责备、责怪)
2.并列式:以本义为起点,平行的发展出一些新义。意义之间关系平等。(又叫辐射式radiation)
3.混合式:既有递进式又有并列式:如:
四.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
1.具象与抽象的关系(扩大)
如:
唱:带头唱→歌唱
嘴:鸟嘴→鸟、兽、人的嘴
洗:洗脚→一切的洗
雄:雄鸟→雄性
强;弓有力→有力
水:河流→ 河流中的水→一切液体
河:黄河→一切河流
2.转化(转移)
如:
竟:乐曲尽→边境(亡不越竟)
题:额头→标题(雕题黑齿)
狱:诉讼→监牢(何以速我狱)
川:河流→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地(川流不息)
树:种植→树木(十年树木)木:树木→木材
汤:热水→菜、饭汤(以汤沃之)(金城汤池)
涕:眼泪→鼻涕(痛苦流涕)
走:跑→步行(飞鹰走狗)
3.缩小
如:金:金、银…五金→黄金
谷:稻、麦…五谷→谷子
臭:气味→臭味
吃:吃喝→吃
第四节 词义演变和发展
一.词义演变的原因
1.社会变革促使词义发展
词义是表现概念的,概念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人们对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观评价。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增加,旧事物、旧概念的不断消亡,词义也必然随之而变化。如:“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最初指“猪圈”。后来逐渐演变为“人的居所”。私有制确立后,“家”的意义又进一步的发展,一门一户的家,也指卿大夫统治的大“家”。《论语、季氏》:“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家”指卿大夫的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家”不仅有政治色彩,还具有学术色彩。各家学术林立,儒家、道家、兵家、农家、杂家,“家”又具有了“学术派别”的词义。
又如双音词“百姓”。原指“百官”,属于统治阶级中上层。《左传、隐8》“天子建 ,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在上古典籍中,凡称“百姓”,多指百官。后来贵族苗裔多论为平民,而善遍大众也渐渐取及享有姓氏的权利,“百姓”的含义也降为“平民”或“普通平众”了。
词义的引申多半与社会原因直接相关。
2.词义演变又受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
⑴假借:上古汉语中因假借引起的词义变化是较普遍的一个现象。假借的原因是字不够用。和引申一样,假借也是产生多义词的主要原因。如:“长”:本来的“长发”的“长”假借为“长大”、“生长”的“长”;“西”,本义为“鸟在巢上”,借为“西方”的“西”;“其”本为“箕”,假借为代词,“耳”本为耳朵,假借作语气词等等。
⑵虚化:语言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汉语也不例外。由于表达的需要,原来一些表达具象意义的词逐渐获及了抽象意义;而一些实词也渐渐虚化成为虚词。如:“要”,本为“腰”的本字,具体指人体的一个部位。后引申为“要害”、“要塞”、“要挟”、“要求”、“需要”,越到后来意义越抽象,直至虚化为“要么…要么…”(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又如“相”,本来是“看”(《说文》:“省察也。”)的意思,也就是“相亲”、“相中”的“相”,后来逐渐衍译出“彼此交互”的意思,即如“相亲相爱”、“相见”之“相”。再如“生”,本义是“初生”,对植物叫“生长”,对于人叫生育。引申的情况如下图: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差异很小
如:“购”,古义是“重金收买”或“悬赏”。《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新唐书·褚遂良传》:“帝方博购王羲之故贴。”今义为“买入”。差别不大。
差别很大但有联系:
如:“狱”,古义为“诉讼之事”,犹今之“官司”。《诗经·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汉代以后转为“监狱”。“诉讼”与“坐牢”有关。又如“齿”,本义为“门牙”,后泛指牙齿。因牙齿与人的年岁有关,故有“年岁”之义,交友叫序齿(结为兄弟),晚年叫暮齿。这都是古义,今义只用“牙齿”义。
今义是古义的一部分:
如:“爱”,古义有二:①喜欢,如:“爱共叔段”。②吝惜、舍不得。《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左传·昭20》:“臣不敢爱死。”今义只有“喜欢、喜爱”之义。
第五节 同义词
古代汉语同义词数量多,运用范围广。这是古汉语词汇的一大特色。
同义词指那些意义相等、相近或同中有异的词。张永言的定义:“同义词就是语音不同、具有一个或几个类似意义的词。这些意义表现同一个概念,但在补充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以及用法(包括跟其它词的搭配关系)上则可能有些不同。”(《词汇学简论》)
一.同义词的形成及其不同情形
1.由词义的引申而形成的同义词
如:徐/慢。 徐:慢走;慢:怠慢、轻慢、傲慢。后来“慢”引申为“缓慢”。二字才成同义。如《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前赤壁赋》:“清风徐来”这是本义与引申义相同。
又如:屦/履。屦:麻鞋或草鞋。《左传·成2》:“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履:实践、踏地。《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踏也。履行:实践、实行。履历:经历,走过的路(人生之路)。后“履”引申为鞋。《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这是引申义与本义同。
再如:年/岁/兹。年:谷物成熟。《说文、禾部》:年,谷熟也。从禾、千声( )。岁:木星。“年”由“谷熟”引申为收获一纪的时间;岁星运行一个星次所用的时间也是一年。以此而成同义。“兹”:草木繁茂。由于草木一岁一枯荣,故也与“年”、“岁”成同义关系。这均属引申义相同。
2.由不同方言来源而形成的同义词
如:舟/船。《方言·卷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3.由社会心理因素而形成的同意替代关系
如:死/崩/甍/卒/不禄……
二.同义词的差异
1.词义差别
⑴概念不同:牙/齿:《说文·牙部》:“牙,壮齿也。”段注: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左传·僖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⑵意义深浅程度不同:饥/饿,《正字通》:“饿,甚于饥。”《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2.语用差别
告/诰:《广韵》:“告上曰告,发下曰诰。”
之/适/往:三个词都有“到、去”的意义。但“之”、“适”之后有宾语。《孟子·尽心下》:“孟子之滕。”《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比乐土。”“往”的后面没宾语(处所)
耻/辱:两字互训。但“耻”常作意动用法,《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辱”多为使动用法,《论语·子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感情色彩的差异
唯/诺:应答之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缓应曰诺,急应曰唯”。 《礼记·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唯”语含恭敬、遵从。
三.同义词的辨析
本义、引申义的比较
变/化:《周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疏:“变谓后来改前,以渐移改谓之变也;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即“变”为渐变或物理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讲究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化”为突变或化学变化,是本质的改变和革命性跃迁。
朋/友:《周礼·地官·大司徒》:“联朋友。”郑玄注:“同师曰朋,同志为友。”“朋”许慎以为古“凤”字,“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王国维以为是两块玉。引申为“成群结队”或“拉帮结火”。“友”,两手相交,引申为“结纳”、“拉拢”、“友好”、“互助”、“团结”等
语境的比较
言/语:《左传·成2》:“岂敢言病?吾子忍之。”又《左传·隐1》:“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诗经·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即“言”为“讲”、“说”。“语”是交谈。
追/逐:《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记·管晏列传》:“吾常三仕三见逐于君。”二字都有“追赶”义,但“追”含有“追回”、“挽回”之义,如“追求”。“逐”含有“驱散”、“赶走”之义。
反义词的比较
刚/强:《说文·刀部》:“刚,强断也。”段注:“强者,弓有力也,有力而断之也。”这一对同义词要区别不太容易,那么我们去找它们各自的反义词进行比较。“刚”的反义词是“柔”,“强”的反义词是“弱”,“柔”是“有韧性”或“有弹性”,《说文解字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由此反证“刚”义为“硬而脆。”“弱”即软弱无力,则“强”即为“有力”。成语:刚直不阿
四.同义词连用
1.连用以强势或协节律
例如:①《左传·隐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②《左传·宣2》:“不忘恭敬,民亡主也。”
③《左传·隐元》:“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④《左传·僖32》:“将有西师过轶我。”
⑤《左传·成2》:“余姑翦灭此以朝食。”
⑥《左传·成13》:“尽力莫如敦笃。”
2.对用成“互文”
例如:①《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②《左传·隐1》:“大遂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遂之外其乐也洩洩。”
第三单元
《论语》《礼记》
(一) 学而
⑴子:儒家典籍《论语》中单称“子”。一般专指孔子。有尊敬之义。犹如今天的“先生”、“老师”。
曰:《说文》:“ ,词也,从口 ,象口气出也。”
时:以时、按时。
习:《说文》:“ ,数飞也,从羽白(自)声。”(自:鼻也。有两种写法: 、 、白:古作 )习者,反复也,引申为反复练习、钻研,又引申为熟习、通晓(“谁习计会”),又引申为习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说yuè:1.说怿;2.谈说。说(悦)在心,乐主发散在外。
朋:古凤( )字。友: ,象两手协同劳作之形。同门曰朋,同志为友。
“有朋自远方来”:存现句,兼语式。
“不亦……乎”:古汉语一种委婉的反问式。
愠yùn:恼火、生闷气。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朱熹: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
本则意旨:为学的三种境界:1.勤学不辍,持之以恒;2.互相切磋,取长补短;3.潜心学业,苦练内功。
⑵《论语》对曾参、有若二人称“子”,后人研究,《论语》出于曾、有二人之门徒手中。
日:每天、天天。古汉语中的时间名词如“年”、“岁”、“月”、“时”、“日”等作状语时常含有“每一”的之义。
省:看也。引申为看望(省亲),又引申为检查(反省)。
身:自称代词,自己,自身。
忠:尽心曰忠。(由衷:……)竭诚。
信: ,诚也。老实,诚实。
交: ,象人两腿相错,引申为来往,接纳。
⑶君子:这里指追求学问的人。
无:通“毋”。 居:处也。
敏:疾也。勤快,效率高。 慎:谨也。
就:接近 → 走向 → 完成 → 已经 → 将要
也:表肯定语气。 已:报告一种新情况。同“矣”。
(二)为政
篇首:子曰:“为政以德,譬如百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⑴孔子说:复习旧知识,(研究历史)并有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⑵孔子说: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知识就不会融会贯通而成为自己的东西,就会感到茫然;反之,只一味地思考而不注意学习别人也会走进死胡同。
罔:无知貌,茫然。(注意:冈岡/罔)
殆:疑惑不解。
⑶由,子路。又叫仲由,子由,季路等,孔子的学生,好学习,但又性鄙好勇,强不知以为知。由:从田中延伸出的路。引申为走。如必由之路,自由等。 诲:晓教也。
译:孔子说:仲由啊,教给你的知识你都知道吧?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啊。这才是明智的态度啊。
朱熹评:无自欺之蔽。古代“知”、“智”同源同形,意义自然紧密相关。“知”是“懂得、明了、明白”,“智”是“明白、聪明。”孔子这样讲,是告诫子路切莫做强不知以为知的糊涂事。
⑷孔子说:“一个人要是不诚实,那他还怎么做人啊!假如马车没有輗,牛车没有軏,它靠什么前进呢?”
清戴震说:“舟辕所以引车,必施輗軏然后行。信之在人,亦交接相待之关键,故孔子以輗軏喻信。”
诚信为立身之本。
(三)里仁
篇首: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邻也。仁,厚也。劳而得食,相安互助。《里仁》篇讲人的品德修养。
⑴孔子说:早上听到了道,即使晚上就死去也值。
道:达到某种道德或思想标准的途径或方法。
⑵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学说你们要把它联系起来完整的理解啊!”曾子说:“好!”孔子出来了,学生们问道:“说的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理论归结起来就是做事认真和宽谅别人。”
唯:默契其指(朱熹语)。是心领神会后的表示。
忠:尽心力而为,是认真严谨的人生态度;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理解和宽容。朱熹:尽心之为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词也。
⑶孔子说:对待君子须让他们懂得礼义,对待小人须让他们知道利害。
喻:明白、使明白。词语:晓喻、晓以利害、喻世明言。
⑷孔子说:“见到有修养有能力的人就要想到向他看齐;见到不道德不长进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朱熹:见人之善恶不同无不反诸身者,则不徒羡人而甘自弃,不徒责人而忘自责矣。
(四)公冶长
公冶长:孔子弟子,复姓公治,传说他懂鸟语,很有才干。
⑴宰予:字子我。孔子学生善言语但说的多干的少,有时言不符实。
朱熹:宰予为人,能言而性不逮。
雕:彫,刻画。
杇:wū《说文》:“所以涂也。秦谓之杇,关东谓之槾(màn)。”本为粉刷墙壁的工具,木制。此用为动词。
诛:责备。词语:口诛笔伐。
听:听话,听从,听任。
⑵子贡:孔子高足。姓端木,名赐。有口才,能预事,善货殖,家累千金,历相鲁卫。
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孔子回答说:“他聪明灵活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惜向地位低的人求教。故而被谥为‘文’”。
⑶季文子,名行父,鲁大夫。谥法:经天纬地曰文。季孙,鲁世臣,行事尽心竭力,以俭朴自持,但世故太深,一生谨慎犹过,谋而少断,三思而后行。三,多用为虚数;再:两次,第二。斯:这就。
朱熹: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⑷颜渊,名回,字子渊,孔子弟子。 ,回水也, ,水向中心流也。二字同义,即旋涡。 :皮衣。 :破衣。敝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憾:恨。心有所失。伐:伐人者有功,引申为夸耀。
(五)雍也
雍,即冉雍,孔门弟子。以德行著。篇首: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词语:雍容华贵。
⑴鲁哀公问:“您的弟子中哪一个最好学?”孔子答道:“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转移怒气,不重复犯错,不幸早早就去世了。现在则没有了,没听说谁好学。
⑵孔子说:“颜回很贤德啊!一篮子干粮,一瓢凉水,身处偏僻小巷,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并没有就此改变他的志趣。真贤德啊!颜回。
巷:xiàng,里中道。颜回安贫乐道,孔子称之。
⑶冉求:孔子弟子,字子有,性谦退,有才艺。
冉求说:“不是我不赞同老师的学说,是我学力不够呀!”孔子说:“学力不够的人是在半道上停下来的,而你是固步自封不肯进步。
画:划分界限。成语:画地为牢。 朱熹:力不足者,欲进而来能;画者,能进而不欲。孔子批评冉求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放弃努力,甘居下游。
(六)述而
述而篇为夫子自道。篇首: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⑴孔子说:默记许多知识,学习永不知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呢?
默:《说文》:“犬暂逐人也。”段注:假借为人静穆之称。
⑵孔子说:“对自己的品性不加修养,对于学问不去探讨,听到好事不能去做,错误、缺点不能得到纠正,这四点是我忧虑的事。
⑶孔子说:“吃粗粮,喝生水,头枕胳膊睡觉,乐趣就在其中。不通过正当途径却升官发财,这对我就像浮云一样飘渺。
⑷叶公向子路了解孔子。子路没能回答他。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学习勤奋,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就会忘了吃饭,以至乐此不疲忘了烦恼,不知不觉就要进入老年’之类的话。”
朱熹: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岁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
(七)泰伯
泰:通“太”。泰伯,周太王长子,文王伯父。其弟季历,季历子昌,即是文王。泰伯发现泰王偏爱昌,即逃往南方,自号为吴,成为吴国的始祖。季历无奈继位。篇首: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不)德而称之。”
⑴曾子说:“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责任重大,道路漫长。把推行仁政作为自己的责任,还不够重大吗?终身为此奋斗,至死不渝还不够漫长吗?”
(八)子罕
篇首: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⑴孔子在一条河的岸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息。”
⑵孔子说:“可以撤换三军的统帅,但不能撤换一个人的志向。”
⑶孔子说:“天冷了,才知道松柏是不会凋谢的。”
朱熹: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成语: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患难见真情/真金不怕火炼
(九)乡党
乡党:老家,父兄宗族所在地也。篇首: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马棚着火了。孔子从朝堂回来后,问道:“烧伤人了吗?”没问马。
(十)微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亡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⑴齐人送来了女子歌舞队,季桓子接受了,鲁定公三天不上朝,孔子就辞官离开了鲁国。
⑵楚国的狂人接舆念念有词地从孔子面前走过:“凤凰啊凤凰,为什么品行这样低下啊,过去(的错误)难以挽回,将来还要重新打算。算了吧,现在从事政治的都很危险。”孔子下了车想和他说话。但他快步走开了,没能说上话。
⑶长沮和桀溺一起耕地。孔子打那儿经过时派子路向他俩打听渡口。
长沮问:“那个驾着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问:“是鲁国的孔丘吗?”答:“是的。”长沮说:“他是知道渡口的。”
子路又向桀溺打听。桀溺问:“你是谁?”子路回答:“我是仲由。”又问:“是孔丘的学生吗?”回答说:“是的。”桀溺说:“就象洪水泛滥,天下全是这样,谁能改变这种局面啊!你与其跟随避人的老师,不如跟随避世的老师呢!说完后继续埋头种田。
子路回来后,把经过告诉老师。孔子愣了一会儿,说道:“鸟兽人是不能跟他同居的,我们不和人群住在一起还能和谁在一起呢?要是天下太平,我就不会来改变了。”
⑷子路跟孔子外出却落在后边。碰到一位老人,用手杖挑着锄。
子路问道:“您见到老师了吗?”老人说:“有四肢不劳动,连五谷都分不清,谁是老师?”说完把手杖插在地里低头锄草。
子路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人当晚留下子路住下,还杀了鸡,蒸黄米饭招待子路,并让他的两个儿子和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继续赶路。赶上孔子后,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孔子说:“这是位隐士。”让子路回去拜访他。子路去了后老人却出门了。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长辈与小辈之间的礼节不能放弃,国君和臣民之间的义务,为什么却要放弃呢?只想着自身的清白却不顾君臣大义!读书人去做官,是尽自己的一份义务啊。理想的社会秩序难以实现,我们是知道的。
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
檀弓:古人名,注重礼。
苛:《说文》“ ,小草也。”引申为细碎、严酷
山侧:山脚。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妇人哭于墓者,定语后置句。传统语文学称之为“大名冠小名”。而,连词。全句为现存句。
式而听之:式,通“轼”。如用动词,凭轼,关切貌。而,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其中前一个动词有状语的作用。
使子路问之,省略主语的兼语式。问,探问,表示关切,抚慰。(问:询问,问候,质疑。)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壹: 刘淇《助字辩略》注:“诚也,实也,诚非虚假。故训为决定之辞也。”的确。“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舅:丈夫的父亲。即公公。段玉裁曰:凡同姓可称父,异姓不可称父,故舅之也。今俗人言舅父者,非也。异姓可称舅,故妇称夫之父曰舅,男子称妻之舅曰外舅。
死于虎:于,介词,介对象(被动句的施事),猛于虎:于,介词,介对象表比较。
吾夫又死焉: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兼“于之“,变文避复。
何为不去也,何为=为何,疑问句的宾语前置。
本篇记孔子的言论、杂事。全篇记述为主(包含一个对比)通过对比从反面阐发了“仁政“的思想。
练习:翻译下列各句,注意“者“的意义:
①蝮板者,善负小虫也。
②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
③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
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⑤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
⑧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⑨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大 同《礼记·礼运》
礼运:指古代的典章制度的变迁。郑玄注: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及阴阳转旋之道。即三皇五帝的更替与客观事物的运动。
大同:郑注:同,犹和也,平也。和,谐也;平,正也。即和谐平正,是古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首段:写仲尼与于蜡宾
蜡:zhà肉蛆。后有“ ”字,表祭祀,如:《蜡辞》郑众注:谓十二月大祭万物也。宾:陪祭者 与yù,通“预”。参加。与于蜡宾:状语后置。
出游于观之上:动补结构。相同的例子又如: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君子何叹?(疑) / 丘未之逮也。(否) 宾语前置
大道:天道也,三皇五帝创造的准则。儒家崇尚代圣贤立言,但不排除托古言志,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的因素。
而有志焉:心里向往;志,存于内心。而,连词,表转折。焉:于之。
第二段:阐述“大同”的社会理想
公: ,背私谓之公。厶、私为古今字。
天下为公:尧、舜时代禅位授圣,社会和合。
大道之行也:“也”,表时间及叙述语气,等于“在…的时候。”
讲信修睦:睦:《说文》:“敬和也。”讲求诚实信任,增进和谐谦恭。
亲其亲,子其子,名词意动,可译“尊养”和“爱护”。所终、所用、所长、所养。《助字辩略》:“所,处所也,借为语助。然凡云所,皆有所在,虽不为义,要自与而以之属别。”意即指人、地、事要根据具体所指而定。参见王力本P363
贷恶……句,复句,意谓人皆出于公心而不藏私。
是故……句,谓社会安定,没有战争与犯罪,人民不必相互提防。
孔子“大同”社会:人人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大家互相关心、互相信任,扶老助残;社会上没有战争和犯罪,也没有私有观念。
第三段:叙述小康
“大同”得不到,故不得已而求其次
天下为家:即家天下,与“禅位授圣”相比较。
各亲其亲……,指私有制下的社会伦理与经济关系。
大人世及以为礼,……三句,介宾结构里宾语前置。
世: 三十年为一世,又为一代。古代父子相继为世,兄死弟继为及。
纪: ,理丝也。引申为纲纪,喻之为政,张之为纲,理之为纪。
以正君臣,以下七句,介宾结构的宾语省略。习惯省正、笃、睦、和,形容词使动用法。
贤:形容词意动。重用、推重。
用,由也,介词。
选:1、选拔,含被动意,如:首选 2、突出、杰出。
谨:勤也。本义为谨慎,谨于,即勤于,今之致力于,港台叫勤力于。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以”后省略了“之”,即指“礼”。著,使动用法,译为“显示”,考,成全。
著有过:指出过错。
刑仁讲让:刑,刊也。(不刑之词)制定;讲,提倡。用仁爱忍让教化人民。
示民有常:两种解释①指统治者教化人民的政策要始终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或朝令夕改。②统治者用仁义仁智信这些规范来教育人民。
如有……下三句:意谓统治者讲求仁爱礼仪,并形成制度,使社会共同遵守,这便是小康社会。
评:孔子对尧舜以来至周朝的社会文明非常赞赏。他曾说:“郁郁手文哉,吾从周。”他教自己的学生学习周礼。所以他把尧舜以后诸王即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时代作为自己心目中现实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礼”、“义”成为立国之本,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是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仁义礼智信(勇)是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他的这些思想无疑是先进的,成为我国秦汉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三纲五常”成了封建制度的象征。
通论(三)
语法(一)句法
第一节 古汉语基本句式
古汉语句子一般依语气分为四大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一.陈述句:又叫叙述句或直陈句。其特点是:表达一种判断,描写一种性格或情状,叙述一个动作或变化,一般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语气舒缓。
有的陈述句不用语气词,如:
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左传·隐1》)
⑵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论语·雍也》)
⑶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⑷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史记·高祖本纪》)
多数陈述句后都有表示陈述语气的虚词。如:也,矣,耳(尔),而已,焉,者等。
也
表判断语气
⑴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⑵计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韩非子·存韩》)
表陈述语气
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⑵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而观其辟丸也。
⑶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表列举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礼记·中庸》)
表诠释
⑴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阿房宫赋》)
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矣
“也”与“矣”的区别:两者都大量出现在陈述句中,“也”多用于叙述静态事物或表判断;“矣”则多用于动态叙述,表示已经或将要怎样。可译为“了”、“呢”等。例如:
⑴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传》)
⑵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左传·僖28》)
⑶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搞矣。(《孟子·公孙丑上》)
⑷呜呼!“我之怀矣,自治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2)
耳(尔)、而已
含有“不过如此”、“没有别的”等语义,口气坚定绝决。如:
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⑵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战国策·齐策》)
⑶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二.疑问句
包括询问句、反诘句、测度问句三类。
㈠询问句:又分特指句、是非问、选择问三种
1.特指问:即有疑问代词及疑问语气词(乎,诸,者,也,焉等),可以用以问人,问物,问原因,问地点等。
⑴问人: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畴等。例如:
①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雍也》)
③孟子者何也?(《谷梁传·哀12》)
④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尚书·尧典》)
⑵问物: 疑问代词:何、曷、安、奚等。例如:
①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
②泰山其颓废,则吾将安仰?(《礼记·檀公上》)
⑶问处所: 何、安、焉、奚、恶乎等。例如:
①曰:“牛何之?”对曰:“将以釁钟。”(《孟子·梁惠王上》)
②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③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④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
⑤恶乎淫?淫于蔡。(《公羊传·桓16》)
⑷问原因: 疑问代词:何、盍、奚、胡、何以、何故、何也、何者、曷为等。例如:
①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②胡瞻而庭有县貆兮?(《诗经·伐檀》)
③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
④不然,藉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
⑸问程度、方式等: 疑问代词:何如、若何、奈何、如…何、若…何、奈…何等。例如:
①吾闻北方之谓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②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4》)
③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④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是非问: 用“是”、“否”来回答的问句。语气词有:乎、与(欤)、耶、也等。例如: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列子·汤问》)
②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④“然则舜伪喜者与?”曰:“否”。(《孟子·万章上》)
3.选择问: 标志有三:一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抑(意)、将、且、宁为(为是、为当);二是语气词:乎、与、邪、也;三是句首有语气副词:其、岂。例如:
①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③其真无马乎?其真不知马也?(韩愈《杂说》)
④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㈡反诘句
形式标志:一是句末语气词:乎、哉、与;二是谓语中心词前有表示反诘语气的副词:岂、宁、其、庸、独、安、非、讵、不、不亦、无乃等。反诘句的语气有强有弱。例如:
①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左传·宣公2年》)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④王独不见夫蜻蛉乎?(《战国策·楚策》)
⑤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国亡诗》)
⑥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杜甫《新婚别》)
㈢测度问句
标志:一是表示测度语气的副词或副词词组:其、殆、庶几、得无、得微、得非、将无;二是句末有语气词:乎、欤、邪等。几个测度问句也可能会并列表示对几种可能性的推测。例如:
①王送知罃曰:“子其愿我乎?”(《左传·成3》)
②胜好勇而阴求死士,殆有私乎?(《史记·伍子胥列传》)
③“日食饮得无少哀乎?”曰:“恃鬻耳。”(《战国策·赵策》)
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孟子·梁惠王上》)
三.祈使句
表示请求、命令、劝说或禁止的句子叫祈使句。常出现在对话中,句子较短。语气有的决绝,有的委婉。
标志:一是语气副词:其、实、尚、惟、必、宜、幸、姑等;二是助词或动词:可、愿、乞、勉等;三是语气词:哉、也、矣等;四是否定副词:勿、弗、无(毋)、莫等。例如:
①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②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
③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齐桓公伐楚》)
④惟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⑤飞谓云曰:“贼屡败,必还攻颖昌,汝宜速援王贵。”(《宋史·岳飞传》)
⑥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史记·魏公子列传》)
四.感叹句:表示喜、怒、哀、忧、好、恶等情感的句子。
标志:一是语气词:乎、哉、欤、矣、夫;二是程度副词:诚、何、何其、一何、若是;三是句首有感叹词:呜呼(於戏、乌)、嗟、嗟乎(夫)、吁、噫、嘻;四是语序变换。例如:
①有是哉,子之迂也!(《论语·子路》)
②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③嘻!技矣灵怪已哉!(《核舟记》)
④上有弦歌曲,音响一何悲!(《古诗十九首》)
⑤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哉!(《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⑥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二节 被动句
在叙述句中,谓语所表示的动作由主语发出,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由主语承受,这种句子叫被动句。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试比较:
⑴宰予昼寝。(《论语·述而》)
⑵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2》)
⑶ 隙克伤于矢。(《左传·成2》)
例⑴为主动陈述句,例⑵是意念被动句,例⑶为常见的有形式的被动句 。
无形式的被动句只能依据语义加以判定,一般不太容易意会到,例如:
⑷故不能推车而及。(被追上)
⑸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被堵塞)
⑹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被囚禁,遭厄运,被流放)
下面我们主要讲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一.“于”字句:动+于+名。
⑴故内欺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⑵隐公慈而杀于弟。(《汉书·诸葛丰传》)
“于”字有时可以省去:
⑶(大木)不夭斧斤,物无害者。(《庄子·逍遥游》)其实“于”字本身是介词(可译为“被”)。并不表示被动,只是引入施动者从而构成被动的语境。如:
⑷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⑸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后汉书·项藉传》)
两例中的“治于人”,“制于人”,今言“受制于人”。这更能说明被动句的被动,意味是由动词 传达出的。有些被动句,“于”字并不引入施事,而是引入动作行为的处所。如:
⑹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庄子·山木》)
⑺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
二.“为”字句
1.“为”+V
⑴父母宗族,皆为戮设。(《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⑵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宜。(《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2.“为”+N+V
⑶适为虞人逐。(《中山狼传》)
⑷卒为天下笑。(《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3.“为”+N+“所”+V
⑸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⑹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汉书·张蹇传》)
4.“为”+“所”+V(N宾语省略)
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5.“为”+V+“于”+N
⑻胥之父兄为戮于越。(《史记·吴太伯世家》)
三.“见”字句
1.“见”+Vt
⑴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⑵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2.“见”+Vt+“于”+N
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百川灌河》)
⑷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韩愈《进学解》)
四.“被”字句
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⑵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动词“被”是“蒙受”、“覆盖”的意思,例如:
⑶光被四表。(《尚书·尧典》)
⑷秦王复荆轲,被八创。(《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被”+N+V(+N2)
⑸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⑹弥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3.“被”+N+“所”+V
(7)晋惠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礼记·坊记》孔《疏》)
⑻…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
4.“被”+“所”+V
⑼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三国演义》94回)
五.“受”字句
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⑵直道受黜。(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⑶晁错受戮。(李陵《答苏武书》)
第三节 古汉语特殊语序
一.谓语前置(倒装句)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中,例如:
⑴有是哉,子之迂也!(《论语·卫君待子而为政》)
⑵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⑶勉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⑷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二.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例如:
⑴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⑵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疾病》)
⑶“牛何之?”曰:“将以 钟。”(《孟子·梁惠王上》)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多前置。例如:
⑷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不患人…》)
⑸谏之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⑹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15》)
⑺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子路…侍坐》)
⑻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⑼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3.有结构助词“之”、“是”、“焉”、“之为”的宾语前置:
⑽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⑾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⑿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4》)
⒀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14》)
⒁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1》)
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例如:
⒂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4》)
⒃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司马迁《报任安书》)
⒄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
⒅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礼记·礼运》)
三.定语后置
⑴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杂说四》)
⑶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⑷吏二缚一人旨王。(《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⑸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齐策》)
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前赤壁赋》)
四.双宾语
1.一般双宾语:动词多表示给予、告诉等义。例如:
⑴公赐之食。(《左传·隐1》)
⑵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后稷教民稼穑。(《孟子·许行》)
⑹此所谓“藉寇兵而齎盗粮”也。(李斯《谏逐客书》)
2.使动双宾语:动词对远宾语是一般用法,对近宾语是使动用法。例如:
⑴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隐1》)
⑵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⑶今驱民而归之农。(贾谊《论积贮疏》)
3.为动双宾语:对近宾语而言,动词是为动用法。例如 :
⑴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14》)
⑵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论积贮疏》)
⑶…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张溥《五人墓碑记》)
⑷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1》
4.对动双宾语:对间接宾语而言,动词是对动用法。
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⑵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5.双宾语中的近宾语常会被前置。例如:
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下)
⑵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庄子·齐物论)
⑶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
五.状语后置
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桓公杀公子纠》)
⑵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⑶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下面的例子有人称为补语,其实也是状语后置。例如:
⑷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
⑸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⑺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
⑻而大声发[于水上]。(苏轼《石钟山记》)
⑼又有若老人坷且笑于山谷中者。(苏轼《石钟山记》)
补语:①至于廪延
②开罪于先生
③降大任于是人也
④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第四节 省略句
省略是汉语一个重要的特征。西方语言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古代汉语则各种方法进行成分省略,这一传统被现代汉语口语继承了下来。不认识省略句有时就无法准确理解句意。
一.省略的方式
1.承上省 例如:
大叔完聚,( )缮甲兵,( )具卒乘,( )将袭郑。
2.蒙下省 例如:
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 )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3.习惯省:不依赖上下文,说话听话双方都清楚。例如:
无庸,将自及(于难)。
二.成分的省略
1.主语的省略(最为常见且情况复杂)
⑴无主语:因习惯而不出现主语的句子。一般多表示规律性或哲理性、自然现象、存现句以及假设等语义。例如:
①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1》)<格言>
②春,不雨;夏六月,雨。(《左传·僖3》)<气候>
③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礼记·檀公下》)<存现句>
④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社矣。(《论语·宪问》)
⑵情境省 例如:
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宪问》)
②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 )食舍肉。公问之,( )对曰:…。
⑶语境省
①射其左,( )越于车下;射其右,( )毙于车中。(《左传·成2》)
②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左传·定4》)
③公患之,使锄鲵贼之。( )晨往,则寝门辟矣。(《左传·宣2》)
2.谓语的省略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 )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君若以德绥诸侯,其谁敢不服?君若以力( ),楚国方城以为城,……。(《左传·僖4》)
3.宾语、兼语、介词宾语的省略
公曰:“尔有母遗,医我独无( )!”(《左传·隐1》)
故有得神以兴,亦有( )以亡。(《左传·庄32》)
请京,使( )居之。(《隐公元年》)
寡人有弟,不能合协,而使( )糊其口于四方。(《隐11》)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庄公10》)
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 )入白之。(《史记·滑稽列传》)
旦日食士卒,为(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4.副词或助词的省略
①吴始伐楚,( )伐巢,( )伐徐。(《左传·成7》)
5.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词和其他成分的省略:
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 )五( )之一,小 ( )九( )之一。
②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 ),( )中( )当其下( ),( )下( )当其上大夫。(《左传·成公三年》)
第四单元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讲析1—4段
梁惠王:姓魏名莹。因魏国都城在大梁,所以称梁惠王。谥法:柔质慈民曰惠。
之,在主、 介之间,表示话未说完。(王力)
焉耳矣:焉,“于之”;耳、矣,语气词;耳,肯定语气;矣,陈述语气,报告一种新情况。
凶:《说文》:恶也。凶,井上打叉表示危险,会意字。段注:吉之反。此处意为“饥荒”,与“丰”相反。
察:《说文》: ,覆审也。观察、考察。
加:副词,更加。(民丁稀少。故来远人也)
首段:写梁王问政。
填:鼓音也。
直:副词,只,仅。(与“但”、“特”、“惟”义同)
二段(2—3自然段):以战设喻,引而不发。答中有问,循循善诱。
无:通“毋”,不要。
胜:shēng,尽也,副词。
数:1.shù,名词,数目; 2.shǔ, 动词 数不胜数;3.shuò,副词,屡次,《礼记·祭义》:“祭不欲数,数则烦。”4.cù ,形容词,“罟不入污池。”
罟gǔ: ,纲也。
洿池:池塘。《说文》:“洿,浊水不流也。”
斧斤:为古今字。斤: ,伐木之斧。斧,砍器也。
材:段注:可用之木也。《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养生丧死:生得其养,死得其所。使动。
憾 :恨也。恨,心有所失。
王道:孟子政治思想的中心。大意:统治者要“以德服人”,使人民“中心悦而诚服,”使“天下归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战国时人民的愿望。
三段:假设推理,描述“王道之始”的蓝图。
第二学时
谨:勤也。犹今之“加强”、“重视”、“致力”等。
庠序:学校。殷曰序,周曰庠。
申:朱熹:“重也”。反复叮咛。
孝悌:尊老爱幼。“孝悌之木,仁之本也。”
负:背也。戴:顶也。指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不合孔子“老有所养”(见《礼记·大同》篇)的思想。
黎:黔。《说文》:“黔,黎也。”古代称百姓为黎民,秦时称黔首。
四段:因果论证,进一步论证“王道”的统治思想。
检:通“敛”,收实。
塗:涂、塗为古今字。道泥也。例如:“曳尾于塗中。”
发: 《说文》:射发也。引申为打开仓门放粮。 毛发。简化字将两字归并。
刺: ,从刀。
罪: ,鱼网。“罪”的本字是 ( ),秦始皇以其似皇( )而用“罪”。罪岁:名词作动。
赵岐:王之政由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于五十步笑百步耳?
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的基本思想,即行“仁政”,与“霸道”相对立,兼含反战。
文章逻辑顺序如下:
一问一答(引子)→以战设喻(答中有问,反客为主之法,又不知不觉表露了“反战”的态度)→循循善诱:1.假设论证“王道之始”,即行仁政,相当于今之物质文明建设。2.礼乐教化,又抓精神文明建设→回到现实,呼应篇首。略加针砭,指出梁王弊政之症结。
文王之囿
囿yòu:《说文》“所以养禽兽曰囿,从口有声。”
传zhuàn: 动词时作“记载”讲,名词时指记述史实的史书,如:《春秋三传》。
若是其大乎?若,象;其,之。(杨伯竣说)其,副词,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或对某事进行推测。译:如果象这样该不是太大了吗?
刍:《说文》: 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
荛:《说文》:草薪也,从艸尧声。
雉: ,从隹zhuī矢声。野鸡。隹:短尾鸟。雠chóu, 雥zá, 集(雧)。
禁:古礼俗,入国问其禁,入境问其俗。动词作禁止,名词作禁令或法律。
敢:助动词。有时也作谦敬副词,朱熹:犹自言冒昧也。如:“敢问何谓也?”
郊关:《说文》:“距国百里为郊。”关,设在郊外,收税之用。
麋:鹿属,米声。中国特产,俗名四不像。(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
如;依也,照也。如同。
阱:《说文》:“陷也。从阜井,井亦声。”师古曰:“阱,穿地以陷兽也。”与“井”同源,古今字。“阱”又作“ ”。
赵歧:设陷阱者,不过丈尺之间耳,今王陷阱乃方四十里,民言其大,不亦宜乎。
本章表现了孟子“君为轻”的思想。
所谓故国者
故国:历史悠久的国家,谓统治长久及国力鼎盛。近于后所言“世家”。
乔木:高大的树木。特指宗庙周围的树木(具有象征性或纪念性的树木)。乔《说文》: 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王力:乔、高 、骄三字同源。非谓有乔木之谓也。第一个“谓”怀疑为传抄之误。
“之”助词。将“有乔木”宾语前置。
世臣:亲臣。朱熹:累臣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亲臣:君所亲信之臣,与君同休戚者也。)
亡: 。从人从 。“ ”古“隐”字。逃亡,消失。不知其亡,即“不知其所亡。”
首段提出“世臣”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借以暗示选用人才应十分慎重。
卑:《说文》:贱也,从 甲。( ,左也),古人贱左。
尊:《说文》: 或从寸,饮酒时先长者,故以尊(樽)为尊。 ,酒器也。后起“樽”、“罇”。
逾:《说文》:“越也。”从足,俞声。
国人:国都的居民。对国事有批评权,可以赶走恶君。战时参战,是王军的主力。
乡愿:同俗而为众所悦者。朱熹注:恶直丑正,实繁有徒,防其朋党,以毁忠臣。
二段顺接上文,表明自己的选材原则。
朱熹: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本章表述“进贤”、“爱民”(倾听群众意见、又做调查研究)等思想。
攘 鸡
攘: 《说文》:推也。 ,攘也,双手捉。
什一:农业税,田赋。税率是十分之一,故曰:什一。
关市之征:指商业税。关,关卡,关税;市:市场,经营税。
去:动词,使动。
兹:年。《说文》 ,草木多益。草木一岁一兹,故又借作“岁”意。
轻:减少、降低。形容词做动(使动)。“轻生”为意动。“轻视”形容词作状语。
首段;戴盈之言免税从缓,意当徐徐免之。
日:每天,名词状语。
斯:《说文》:析也,从斤其声。劈木也。《诗》曰:“斧以斯之。”
后虚化:
①这样,这,近指代词。如:逝者如斯夫!
②连词,就,则。
二段:孟子用讲故事的形式(寓言)来谏止戴盈之。
弈 秋
无或:毋惑。二字皆通假。惑:《说文》:“乱也,从心或声。”想不通。乎,于。
生:《说文》:“ ,植物出于土也。”生长,成活。
暴:《说文》: 晞也,会意,把米拿到太阳下去晒。读bào,写 (夲tāo):力量大,速度快。如:暴风骤雨,残暴,暴烈等。至唐楷书合而为一。
寒:《说文》: 。会意,冻也,从人在 下,以 (莽)荐覆之,下有 (冰)。使动。
罕:《说文》: ,一种网,通“尟”(鲜)xiǎn古音hǎn。
萌:《说文》:草木芽也,指好的苗头。如……何,等于无可奈何。这几句劝齐王要亲君子远小人,为善要坚持不懈。
弈:《说文》: ,从 ,亦声,围棋也。
数:技术。通假。
博:另一种棋。《说文》:“六畴十二棋也。”
专:《说文》:“ ,壹也。”动词,使动。
致:极也(朱子),用尽。使……至。
至:心思。
通;动,四通八达,通达也。
为听:“为”是古代用途很广的动词,有助动词的作用,相当于今人喜用的“进行”,表示一种动作被施行了。
鸿鹄:朱熹注: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鹄:《说文》:“黄鹄也,从鸟告声。”鸿:《说文》:“鹄也,从鸟江声。”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今谓天鹅。
援:用手拿。援引。取过来。
人君之心,惟在所养,君子养之以善则智,小人养之以恶则愚,然贤人易疏,小人易亲。是以寡不能胜众,正不能胜邪。自古国家治日常少,乱日常多,盖以此也。
本章大意;人的智力差别是不大的,大的是毅力。智力差一点不要紧,只要有毅力,刻苦用功,就能赶上智力高的人。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姚姓。世谓唐尧,虞舜。
发:本义为“矢射也”,即发射;引申为“发迹”、“被起用”等。
畎:quán,田中沟。亩:田垄也。又说,垄上曰亩,下曰畎,引申为田亩,又引申为量词,一亩等于60平方丈。
虞舜是个农夫,很孝顺,民咸仰慕之。有才干,故尧拔擢他任摄政45年,除四根,禅位为虞舜;18年后南巡,死于苍梧之野。
傅说:傅岩板筑者,殷高宗(武丁)梦而召之为相。作《兑命》三篇。
胶鬲gé:鱼盐贩子,周文王举他给纣。士:狱官。
孙叔敖:楚人,性恭俭,隐居海滨,楚庄王举以为相。
百里奚:虞人。五羖(gǔ,公羊)大夫,秦穆公用五只公羊(一说是五张公羊皮)换回,任用为相。
市:等于奴隶市场。
苦:黄连。此用为动词,使…痛苦。
劳:用力甚。饿:长期吃不饱。
空:通“困”。居而无食曰困,行而无资曰乏。
动心忍性:动,忍,是使动用法。即使心惊,使性坚。忍,通“韧”。
征于色:征,表现。表现在脸上,指愁眉苦脸。
发于色:发,传送。通过声音传达出来,指哀声叹气。
拂bì:通“弼”《说文》辅也。弼,校弓之器。
通论(四) 语法(二) 词法
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词类与实词
一.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即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划分出来的。古代汉语词类共14类:㈠动词,㈡名词(包括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㈢形容词,㈣数词,㈤量词, 以上实词。㈥代词,㈦副词,㈧助动词,㈨介词,㈩连词,(十一)助词,(十二)语气词,(十三)感叹词,(十四)不定数词
二.古汉语实词的特点
㈠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动词按性质可分为五类:
1.行为动词:“走”、“食”、“卧”、“坐”、“饮”、“立”、“言”、“告”、“会”、“战”等。这类动词数量最多,出现频率高,常带直、间接宾语。
2.心理动词:指“爱”、“幸”、“宠”、“恐”、“惧”、“恶”、“憎”、“恨”、“度”、“思”、“以为”等表意志或心理活动的词。
3.存现动词:指“有”、“无”、“在”等表示存在、有无的动词。
4.系动词:“是”、“为”、“乃”等。
5.比况动词:“犹”、“若”、“如”、“譬如”等。
语法特点:
1.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一样,古代汉语动词多可受助动词和副词的修饰。否定形式是动词前加否定词。
2.一般可在前加“所”组成名词性短语。
3.可单独表示被动义。
4.古代汉语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似乎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都可带宾语。动词与宾语的关系除支配关系外,还有使动、因动、为动、对动等。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使动)
②夫人将启之。(为动)
③邴夏御齐侯。(为动)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为动)(《史记·陈涉世家》)
⑤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对动)
⑥而良人……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对动)(《齐人有一妻一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前(因动)、后(使动)
⑧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姓,秦则无礼。((因动)《殽之战》)
5.古代汉语两个动词常常连用构成连动句。连动句一般表示两个动词的动作一前一后发生,有时前一个动词具有状语的作用。(王力先生称之为“动词作状语”)例如:
公入而赋:“……”。(《郑伯克段于鄢》)
与屈完乘而观之。(《齐桓公伐楚》)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泳而归。(《论语·先进》)
大王来何操?(《史记·鸿门宴》)
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箕踞以骂。(《战国策·燕策三》)
㈡名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名称的词。包括普通名词(人、友、书、室),抽象名词(仁、义、道),时间名词(古、今、日、夜),处所名词,方位名词等。
语法特点:
1.常做主语、宾语和定语;
2.前面可加指示代词(是人,此地…)、数词(一牛,一人)、名词(布衣,君命)、形容词(强秦,善人)以及前缀(有夏,阿姊)等;
3.名词可以作状语,从不同角度修饰动词:
⑴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上)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兵法·谋攻》)
词语:狼顾,兔脱,蛇行,鸟瞰,雀跃,蜂拥,鱼贯,蝉联,蚕食,瓜分,风行,流行,雷动。
④成语:虎视眈眈,狼吞虎咽,狼奔豕突,猱进鸷击,风起云涌,风驰电掣,土崩瓦解,鳞次栉比,星罗棋布,三足鼎立
⑵表示动作的工具,例如: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②黔无驴,有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黔之驴》)
③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
④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⑤词语:言传身教,刀耕火种,锦衣玉食,钟鸣鼎食
⑶表示动作的方式和依据,例如:
①群臣史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史记·刺客列传》)
③词语 :草创,身体力行
⑷表示动作者的态度,例如:
①吾当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②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史记·高祖本纪》)
③词语:奴役,利用,力争
⑸表示动作的方位、处所,例如: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比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史记·儒林列传》)
③渭河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海外北经》)
④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⑤词语:面试,道听途说
⑹表示动作的时间,例如:
①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②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④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⑤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左传·成2》)
⑥今有人时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滕文公下》)
⑦词语:朝令夕改,日新月异
4.名词充当谓语动词
⑴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至我,…。(《史记·项羽本纪》)
③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④词语:汗马功劳,利国利民
⑵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⑤词语:幕天席地
⑶在助动词之后,用如动词: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③狼不敢前。(蒲松龄《狼》)
⑷在副词之后,用如动词:
①晋灵公不君。(《左传·宣2》)
②范增数目项目,……。(《史记·项羽本纪》)
③秦师遂东。(《左传·僖32》)
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⑤词语:不期而遇,不毛之地,不时之需,不速之客,不情之请,不逞之徒,不法之徒,不二法门,不一而足,不义之财,不翼而飞,不名一文,不可救药,行为不轨,措施不力,人所不齿
⑸在“而”字前后,用如动词:
①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②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③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⑹其它情况下的活用(动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③余病矣。(《左传·成2》)
④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梦溪笔谈·采草药》)
⑤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
⑥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⑦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⑧三周华不注。(《左传·成2》)
5.名词连用:
(1)偏义复词 例如: 是非,动静,好歹,利害,园圃,休浸,缓急,得失,兄弟,安危,父兄。详见P90。
(2)同义词连用(逻辑周遍) 例如:乡党,稻梁,犬马,珍宝,人民,君臣,风雨,金玉。
㈢形容词:表示事物性状的词。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有时也做主、宾、补。还可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前可以加助词:“思”、“有”、“其”、“斯”等组成重言词。例如:“北风其凉”,“思皇多士”。形容词后可加助词:“然”、“若”、“尔”、“如”、“乎”、“焉”等表示状态。(宾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1.形容词做谓语,主要出现在描写句和比较句中。
⑴描写句,例如: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战国策·齐策》)。
②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⑵比较句:分等比、差比和极比,例如:
Ⅰ)等比:同、齐、夷、侪、异等。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②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Ⅱ)差比;大、强、弱、富、少、贤、长、众、甚、远、近、险、猛、暴、轻、重、冷、暖、深、浅、高、低…等。
①与人善言,暖于帛锦;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②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③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公下》)
Ⅲ)极比:
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2》)
②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报任安书》)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⑴形容词使动用法,较多见:
①诸侯恐惧,今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策四》)
④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大同》)
⑤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滕文公下》)
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②以贤勇知。(《礼记·大同》)
③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汉书·食货志上》)
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⑥词语:急人所难,不远千里
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②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③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④词语:强心,尽心,安心,宽心,顺心,亏心,强国,安民,富民,平天下,穷凶极恶,穷兵黩武,强身健体,丰衣足食,息事宁人,洁身自好,壮大力量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
③三仁去殷墟,二老归而周炽。(《汉书·扬雄传》)
㈣数词: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的词。有基数、序数、倍数、分数、约数、虚数、问数七种。
语法特点:1.用名词之前直接修饰。2.有时也放在名词之后,构成定语后置。例如:
①文车二驷,服剑一 。(《战国策·齐策》)
②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李斯《谏逐客书》)
③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春秋》)
1.基数:表示基本数目的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
⑴在整倍数与余数之间加“有”或“又”。
⑵在“十”、“百”、“千”、“万”等倍数前的“一”常省去。
⑶成双成对用“两”;两次用“再”。
⑷“壹”、“贰”、“参”有时被借来表示数目。
2.序数:表示次序的词。
⑴用基数直接表示次序或用天干、地支表示。
⑵用“首”、“上”、“次”、“末”、“其次”、“次者”等表示。
3.倍数;表倍量关系。“倍”、“蓰”、“什”、“佰”…等。
4.分数:参国之一,什一,成
5.约数:表示不确定数目。
⑴基数词前加“可”、“盖”、“无虑”例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⑵基数词前加“余”、“奇”、“许”、“所”等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西门豹治邺》)
6.虚数:不定数。可以表示数目极多:“三”、“九”、“十二”、“百”、“千”、“万”、“万千”等;也可表示数目很少:“半”、“一二”、“二三”等。
7.问数:询问事物数量,如“几”、“几许”、“几何”等。
㈤量词
古代汉语的数词可直接用于名词之前,因而上古汉语的量词并不发达。只有表示度量衡的量词,如:丈、尺寸、石、箪、钓、里等。而“匹”、“张”、“个”、“头”等表示物量和动量的量词出现较晚,约在汉魏六朝时期。例如: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伐檀》)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谴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冯谖客孟尝君》)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已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注意:年、月、日等量词单用(前面无数词),表示“每”的意思。例如:
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量词重复亦表示“每一”之意。例如:
头头是道/斤斤计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第二节 古代汉语虚词
古代汉语的虚词共九类:代词、副词、助动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感叹词和不定数词。
代词
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
㈠人称代词 包括: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余、予、联、昂、台、孤、身、某、愚、仆、鄙人、俺、咱、酒家、老身等。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而、乃、若、尔等 、君、公、足下、陛下等
3.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彼、厥、渠、伊等
4.自称代词:己、身等
略举数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人涉昂否,昂须我友。(《诗·邶风·匏有苦叶》)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苏询《六国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三国志·张飞传》)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六国论》)
㈡指示代词 包括;
1.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尔、该。例如: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舞于庭》)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在川上曰》)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李白《送友人》)
之子于归,宜其世家。(《诗经·周南·桃夭》)
物皆然,心为甚。(《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2.远指代词:彼、夫其。例如: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
读其书未毕,齐军弩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无定代词:或、有、某、莫、无。如:
其民有智有愚。(《列子·周穆王》)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兄。(《左传·晋灵公不君》)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自相矛盾》)
4.旁指代词:他、她、它
它邑唯命。(《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巧言》)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
久旱逢干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宋·洪迈《容斋随笔·得意失意诗》)
5.遂指代词:每、各。
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子入太庙》)
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颜渊季路侍》)
6.具有指代作用的“者”和“所”,例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在川上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楚狂接舆…》
之子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苛政猛于虎》)
许君焦瑕,朝济而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庖丁解牛》)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是吾剑之所以坠。(《吕氏春秋·察今》)
㈢,疑问代词:谁、孰、何、焉、恶、安、胡、曷、奚等。
二、副词
副词多在谓语之前,作状语,也可在谓语之后作补语。例如: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㈠程度副词:最、极、至、绝、大、太、殊、特、尤、良、甚、颇、孔,(以上表极度)少、略、稍、微,(以上轻度)愈、加、弥、兹、益,(以上表程度增加)。例如: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触》)
少益耆食,和于身。(《战国策·触》)
邻国之民不加少,…?(《孟子·寡人之于…》)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㈡范围副词:皆、悉、咸、尽、毕、俱、举、既、率、并、共、凡(以上总括)但、止、特、直、唯(惟)、独、徒、第(弟)、仅,(以上限制)共、同等。例如: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六国互丧,率赂秦也?(苏询《六国论》)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㈢时间副词:
1、时态副词:已、既、业、向(表已经),尝、曾(表曾经),素(表一直),已而、既而(表随后),正、方、适、会(表正当、恰当),将、行、且、垂(表即将)终、竟、卒(表终于)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鸿门宴》)
既而悔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马中锡《中山狼传》)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2、状态副词:暴、卒、(表突然),立、即、遽、起亟、疾、(表急速),缓、徐、渐、寝(表逐渐)暂、且、姑、聊(表暂且)例如:
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鸿门宴》)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左传·鞍之战》)
3、承接、连续、频度副词:乃、即、遂、辄(表承接),俄、旋、寻(表连续)数shuo、亟、屡(表频繁)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韩愈《进学解》)
亟请于武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㈣否定副词:不、弗、毋、未、非、微、否等。例如: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曹刿论战》)
祝曰:“必勿使反。”(《战国策·触》)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殽之战》)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晋灵公不君》)
㈤情态副词:固、故、间、微等。例如: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史记、鸿门宴》)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㈥己称副词:自、亲、身、躬等,例如: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身体力行:语出朱熹《论语集注》《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朱熹: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身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氓》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㈦互称副词:相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智章《回乡偶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书》)
㈧语气副词:岂、宁、讵、庸、独、(表反诘),殆、其、盖、(表猜测),反、顾、(表转折),诚、信、果、必、(表肯定),乃、即、则、(表判断),其、实、(表祈使),幸、幸而、(表侥幸)。
㈨谦敬副词:窃、敢、忝、猥、伏、(表自谦),敬、请、谨、幸、惠、辱、(表敬)例如:
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冒昧)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前出师表》)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请您允许我)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
原大王幸听臣等。(《史记·孝文本纪》)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三、助动词
指在句中用动词之前表示能愿的动词。例如:得、敢、须、欲、可、足、肯、克、堪、忍、应、愿等。例如: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介先有嬴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四、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表示与动词谓语有关的时间、对象、处所、工具、方式、条件、原因、目的等的虚词叫介词。
介时间:自、由、当、方、泊、逮、临、于、至、在、终、随、先、后、迄(讫)等
介对象:于、为、与、共、因、凭、向、对等
介处所:于、诸、向、缘、溯、在、从、当等
介工具、方式、条件:以、因等
介原因、目的:为、以、于、乎、坐等
例如: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列子、汤问》)(介时间)
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介地点)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王勃《滕王阁序》)临(介时间),于(介地点),于(介对象,被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介对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介时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详向若而叹,……(《庄子·秋水》)(介对象)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古诗源·木兰辞》)(介处所、工具)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介依据)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介条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介原因)
始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介目的)
连词
连接句子中的并列成分或复句的虚词叫连词。根据所连接内容前后的关系可分为并列、顺承、转折、因果、让步、假设等几类。
1、并列关系连词:与、及、暨、而、以、且、共、和等例如: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子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辛弃疾《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2、承接关系连词:而、以、则、即、又、于是(乎)、而后、然后、然则等。
许君焦暇,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厚敛以雕墙。(《左传·晋灵公不君》)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3、转折关系连词:而、然、则、且、但、至于、然而、然则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三国志·魏志·方技传》)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选择关系连词:抑、意、其、且、与(其)、…宁…、与其…不如…、宁为…不为…。例如: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5、因果关系连词:故、以、则、而、是故、是以、以故、由是等,(译为:就、于是、因此等)例如: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记·太宗贞观2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其言而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
6、让步关系连词:虽、纵、则、就、即(使、便、令)等例如: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②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史记·项羽本纪》)
7、假设、条件关系连词:如、若、苟、使、设、微、设使、向使等,例如: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当神速。(《梦溪笔谈·技艺》)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齐晋鞍之战》)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注意:1、有些常用虚词是介词是连词判别不易,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这两个例子里的“以”一般作连词讲,但有的也可当作介宾结构(宾语前置)中的介词讲。
落霞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若潜师以来…
原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齐桓晋文之事》)
2、连词可以连接主语。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以连接宾语,例如: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但在上古汉语中则多连接谓语,构成连谓结构。例如:
与屈完乘而观之。
夫子式而听之。
使妇人载以过朝。
3、连接状语与谓语动词。例如:席地而坐,竭泽而渔,伺机而动,鱼贯而如
4、连接主语和谓语。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应该指出,连动式的前一个动词具有状语的作用。
㈥助词
是一类独立性差、在句中附着句子或其它成分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分四类:语气助词、结构助词、重言助词、语缀助词。
1、语气助词,多在句首,用于发语即引领全句,表示议论、描述、推断等,起提示作用。如:夫、盖、爰、曰、云、逝、式、伊、粤、噬、言、薄言、且夫、今夫、若夫等 例如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左传·庄10》)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魏风·硕鼠》)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诗经·豳风·七月》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诗经·邶风·简兮》)
2、结构助词 包括
⑴用以变换词序,把宾语提前的:之、是、实、焉等
⑵取消句子独立性或作为名词性偏正结构的标志:之。
⑶名词性短语的标志:者、所。
例如: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岂不俗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伐楚》)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克孟尝君》)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左传·成3)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晋灵公不君》)
3、重言助词:又叫衬字,多与单音形容词构成重言词。例如:思、斯、有、其等
例如:
①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祯。(《诗经·大雅·文王》)
②北风其凉,雨雪其pang。(《诗经·邶风·北风》)
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
4、语缀性助词
⑴在形容词、动词、副词之后表状态:然、焉、若、如、尔、而等。例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孛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阕如也。(《论语·子路》)
虞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⑵在表人、事、物的名词、代词后,表类别或复数:辈、曹、侪、等、属等 例如: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书》)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⑶在名词、代词前构成复音词,表称谓:有、阿、老等 例如: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园记》)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㈦语气词
1.陈述语气词:也、矣、耳、焉、而已。
2.疑问语气词:乎、诸、欤、邪、耶。
3.感叹语气词:哉、夫
4.祈使语气词:其、岂、唯(维、惟)→由语气副词承担
5.语气词连用:焉耳矣、而已矣、也已矣、也与、矣乎
例如: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公下》)
晨往,寝门矣。(《左传·晋灵公不君》)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于是焉河泊欣然自喜,…(庄子·秋水))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不识有诸?(《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齐桓公伐楚》)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先进》)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颜渊》)
㈧感叹词
嘻、嗟、吁、咄、嚄、咨、噫、鸣、呜呼、嗟夫、噫嘻等
㈨不定数词:余(馀)、许、所、奇等。
2004暑假(7.5-7.30)录入校对
汉语言文学讲义
(中文系)
渭 南 师 范 学 院
二OO四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