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 7章 光全息术
7.1 全息学原理 7.2 各种全息图 7.3 全息应用简介
习题4道
7.1 全息术原理
?概述 ?物光波前的全息记录——双光场干涉
?全息图的衍射场——相因子分析法的运用
?例题——说明全息再现的放大率 ?全息图的观察
?再现两个虚像或两个实像的可能性 ?成像位置和横向放大率
? 概述
▲D.Gabor 发明 全息术 于 1948 年,
为了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获 Nobel 奖于 1971 年。
Holograph Holography Holographic Holograms
全息照相 全息术 全息学 全息图
▲全息照相——无透镜两步成像术
第一步, 干涉术 ——物光波前的全息记录
wavefront holograph,
第二步, 衍射术 ——物光波前的再现
wavefront reconstruction
显示 真三维 !
7.2
可见,
全息术 原理植根于 经典波动光学 ,
全息术 是对经典光学中的干涉术和衍射术的一种
综合 和 发展
一项重大创新,乃至一场科技革命。
▲原始成果
A NEW MICROSCOPIC PRINCIPLE
By Dr. D.GABOR
Research Laboratory, British Thomson-Houston Co.Ltd.
7.3
? 物光波前的全息记录—— 双光场干涉
▲再现物光波前的意义
▲参考波与物光波的干涉—— 记录物光波前 。
物光波,物光波前
),(
~
yxO
,
),(
0
0
),(),(
~
yxi
eyxAyxO
?
?=
),(
~
yxu
n
n∑
=
,次波相干叠加—— 自相干场
参考波 R
~
,参考光波前
),(
~
yxR
.
),(
),(),(
~
yxi
R
R
eyxAyxR
?
?=
;
7.4
两者相干叠加于记录介质平面 ),( yxH
其干涉场为:
)(
~
)(
~
)(
~
QRQOQU
H
+= ,
最终记录(感受)的依然是光强分布,
*
~~
)(
HHH
UUQI =
)
~~
)(
~~
(
**
RORO ++=
**
22
~~~~~~
ORORRO +++=
*)()(22
0
~
)(
~
)()()( OeQAOeQAQAQA
Qi
R
Qi
RR
RR
?+??++=
? ??
如此表述在形式上,可以理 解为:干涉强度分布蕴含了
物光波 O
~
与物光共轭波
*
~
O 。但是,实际上它俩是否能被
再现,应取决于“其它因子”的作用。
这要看第二步 ——这张全息图被照明后的光场特性。
7.5
▲线性冲洗后,制成一张 Hologram. 这张全息图,就是
一张干涉图。
)(
~
)(
~
QIQt
HH
∝ ,考虑到“雾底” ,应写成
)()(
~
0
QItQt
HH
β+=
**22
00
~~~~
)( ORORAAt
R
?+?+++= βββ .
7.6
? 全息图的衍射场—— 相因子分析法的运用
▲照明光波 R
′
~
,波前函数
)(
)()(
~
Qi
R
R
eQAQR
?′
?′=′
于是,全息图作为一张衍射屏,在 R′
~
波照明下,产生
一个复杂的衍射场,其波前函数为透射场或反射场,
)(
~
)(
~
)(
~
QRQtQU
HH
′?=′
**2
0
2
0
~~~~~~~
)( ORRORRRAAt
R
?′+?′+′++= ββββ
*
321
~~~~~~
OTOTRT ?+?+′?=
,
突出三种成分的波, R
′
~
波, O
~
波 &
*
~
O 波,将前面的系
数统统看为 一种变换 , 一种操作 。 当然, 如果经
i
T
~
操
作后,波形态变得面目全非,那上述的分析仅仅具有
“形式” , “符号”的意义,无实际光学价值。
▲看
i
T
~
的运算操作及其后果
)(T
~
2
0
2
01
AAt
R
ββ ++=
,
)(*
2
~~
T
~
RR
i
RR
eAARR
??
ββ
?′
′=′=
;
)(
3
~~
T
~
RR
i
RR
eAARR
??
ββ
+′
′=′=
.
7.7
(1) 先看
1
T
~
的作用
一般,参考波是一列平面波或傍轴球面波,
.
2
constA
R
≈ , 而原物的自相干场
)(
0
0
)()(
~
Qi
eQAQO
?
?= 中的振幅
分布,严格上说是复杂的,不是均匀的,但是其主要成
分是“低频” (慢变) ,且“很弱” ,可以作为一种光“噪
声”看待。总之,
R
~
T
~
1
′?
项表示了 照明光波的直接透射波 , 比例系数的
改变并未改变其波前的主要特征。
(2) 再看
2
T
~
&
3
T
~
的作用
领先提要 RR
~~
=′ ,
*
~~
RR =′ , RR
~~
≠′
?典型情况之一,
R
′
~
与 R
~
是全同的平面波,
正入射 情形,
R
AR ′=′
~
, )0( =
′
R
? ;
R
AR =
~
, )0( =
R
? ;
于是
RR
AA ?′= β
2
T
~
,
RR
AA′= β
3
T
~
.
有 OAAO
RR
~~
T
~
2
′= β
,物光波的真实再现,
**
3
~~
T
~
OAAO
RR
′=β
,物光共轭波的伴生。
两者 尺寸 1:1 ,原物大小
且在镜像对 称位置
原生像
7.8
斜入射 情形
RR
i
RR
AAeAARR
RR
′=′=′=
?′
βββ
?? )(*
2
~~
T
~
.
O
~
T
~
2
项表明了原物光波的真实再现;
RRR
i
RR
i
RR
eAAeAARR
???
βββ
2)(
3
~~
T
~
′=′=′=
+′
→×′= )(线性相因子
RR
AAβ
等效薄棱镜的作用 ,
于是
*
3
~
T
~
O
表明孪生的共轭波有了偏移,重现的物光波
与孪生波不再有镜像对称关系。
7.9
?典型情况之二, R
′
~
与 R
~
是全同的球面波,
于是
0)()( =?′ QQ
RR
??
,
RRR
??? 2=+′
是二次相因子,
故
OAAO
RR
~~
T
~
2
′
=β
,是物光波的真实再现;
**
3
~
)(
~
T
~
OAAO
RR
?×′=二次相因子β
=(等效透镜)
*
~
O? , 表明了孪生波有了缩放,
移位和偏移。
7.10
?典型情况之三,
*
~~
RR =
′
,互为共轭波。
即
)()( QQ
RR
?? ?=′
,于是
OeAAO
Qi
RR
R
~~
T
~
)(2
2
?
β
?
′
=
,
其中,
)(2 Q
R
?
,或者是“ 二次相因子 ” ,或者是
“ 线性相因子 ” ,或者“ 既有二次又有线性 ” ,
作用于
O
~
波,使其聚散、偏转、位移和缩放;
而此时
**)(*
3
~~~
T
~
OAAOeAAO
RR
i
RR
RR
′=′=
+′
ββ
??
,
表明,孪生像倒是“原生像”了。
7.11
?一般情况, RR
~~
≠
′
,
R
~
R
~
′
(记录) (照明)
平面波 球面波
球面波 平面波
平面波 平面波(但不同方向)
球面波 球面波(但不同聚散中心)
7.12
(3) 小结
?变换因子
2
T
~
、
3
T
~
的作用等效于“ 一个薄棱镜 ” ,或“ 一
个薄透镜 ” ,或“ 薄透镜 + 薄棱镜 ” ,作用于 O
~
波、
*
~
O 波,
这导致“原生物光波”和“孪生共轭波”的“移位” 、 “偏
转” ,以及相联系的“缩放”和“变形” 。
?角色转换 ——记录时参考光波的相因子,在再现时扮演透
镜或棱镜的角色,对 O
~
波或
*
~
O 波产生影响,
实施变换。这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有趣的事
情。 波前 元件
?广义之,即使不是傍轴球面波,
R
A′
,
R
A
不是严格常数,
它一般也是一个 “慢变分布” ——低频调制于 O
~
波 &
*
~
O 波,
依然显示 O
~
波、
*
~
O 波的主要特征,再伴有弱“光噪声” 。
?再现时,产生两个虚像的可能性,或产生两个实像的可能
性是存在的,取决于物距与等效焦距数值之比较。
?神秘全息术的还俗
*日常生活 平面镜成像 呈现 真三维 。
*余弦光栅的制备 ≈全息记录(双束平面波干涉)
*余弦光栅的衍射 ≈全息再现(三束平面衍射波)
*引出角放大率,当
λλ ≠′
θ
λ
λ
θ sinsin
′
=
′
7.13
? 全息图的观察( 参见书 360 页 )
全息图 ≈“ 窗口 ” ,
全息图有“ 可分割性 ”
即 部分 全息图 可再现 完整 物波前,
这源于
全息照相 系“ 点面对应 ”记录,
而 透镜成像 系“ 点点对应 ”记录。
? 全息成像位置和横向放大率( 参见书 361-364 页 )
设物点
),,(
000
zyxO
,参考波点源
),,(
111
zyx
,照明波点
源
),,( zyx
′′′
.
导出
再现+1 级波点源
),,(
1111 ++++
zyxO
位置公式,
再现-1 级波点源
),,(
1111 ????
zyxO
位置公式。
7.14
7.2 各种全息图
?概述 ?从共轴全息到离轴全息 ?共面全息记录
?傅里叶全息图与特征字符识别 ?体全息图与白光再现
?像面记录全息图 ?一步彩虹全息图
? 概述
全息图的种类繁多,或因记录装置的光路和布局的
不同,或由于对全息干版的处理工艺的不同而相区分。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有以下几种类别:
同轴全息图与离轴全息图;薄全息图与体全息图;
同侧记录全息图与反侧记录全息图;振幅型全息图与相
位型全息图及其彩虹全息图;菲涅耳全息图与夫琅禾费
全息图及其傅里叶全息图;连续激光全息图与脉冲激光
全息图;等等。
? 从共轴全息到离轴全息
7.15
7.16
? 共面全息记录
? 傅里叶全息图与特征字符识别
7.17
? 体全息图与白光再现
? 像面记录全息图
像面记录全息图也可以实现白光再现, 这是因为它的
再现像的位置,就在全息图版处或图版邻近区域,故对应
各种色光的再现像之间的重叠一致性较好, 亦即再现像的
色模糊和像模糊较小, 合成结果基本上呈现出与原物相似
的三维白光图像。
7.18
? 一步彩虹全息图
当用白光照射这张全息图时,就能在不同观测方向,
看到不同主色调的再现物像;当观察方向变动时,就先后
看到五彩变换的图像,宛如彩虹。图 7.17(b)清晰地解
释了彩虹全息图实现白光再现单色像的原理, 从中看出那
单狭缝所起的关键作用。白光中某一单色成分的光,经这
全息图所生成的物像与缝像是成对出现的, 而且两者的位
移相反, 比如紫光物像位移向上, 而紫光缝像却位移向下。
于是, 观察者只能在下方一特定视线方向看到主调为紫色
的再现像。同理,观察者在水平视线方向或上方某一特定
方向,看到主调为黄色或红色的再现像。这里,我们设定
黄色波长 λ为全息记录时所采用的单色光波长。
7.19
7.3 全息应用简介
?全息显示 ?模压彩色全息 ?全息干涉计量术 ?全息存储
?超声、红外或微波全息 ?全息元件 ?全息学展望
(参阅书 371-374 页)
?全息术发展的历史评述 &展望
▲1940
,
s 后期
Gabor 提出全息术原理——用 Hg 灯拍摄了一张全
息图并再现。
Gabor全息术系 共轴装置 单色光记录
单色光再现
▲1960
,
s 年代
(美国人) Leith
(苏联人) Upatnieks
(苏联人) Denisyuk 体全息 ——实现了 白光再现
▲1970
,
s 以后
Benton的彩虹全息( 1969)
Cross的复合全息( 1977)
亦均实现了 白光再现
离轴全息装置
7.20
这第三阶段,按 Leith 的说法是
没有明确的起始日期,因为没有创造性的代表作。
全息制品稳步地
走向艺术,美化生活。
潜入商海——防伪商标
( Anti counterfeiting)
* 总之,从 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
&实际应用的客观需求 看
全息术的发展进程
共轴全息装置 离轴全息装置
单色光记录 单色光记录
单色光再现 白光再现
白光记录
白光再现
实现“白光记录、白光再现”的症结何在?
技术?材料——光功能器件?
( 参见习题讨论题 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