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资本主义部分
第一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科学地位,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一)经济学的产生
早期的自成体系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代表人物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劳和亚里斯多德。其代表著作是色诺芬的《经济论》,“经济”是一个多义词,这部书的书名中的“经济”原意是“家庭管理”。
(二)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
2.政治经济学的前史是重商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重商主义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在流通领域,只描写经济过程的表象,最终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取而代之。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典型地点是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弟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区别于重商主义的根本点,是直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联系,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等重要观点,并接触到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性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博大精深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因素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斗争中创立的,时间在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点及运动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及基本构成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由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
2.社会生产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又称物质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起重要作用。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因为:
1.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只有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范围内,才有人对自然的关系。
2.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
3.生产关系决定着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性质。
(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
阐明生产关系的内涵和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1.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或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各环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3.经济体制,即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四)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1.阐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揭示生产关系一定适应于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三)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相结合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经济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经济学科的其他一切分支都将缺少灵魂,迷失方向。反之,经济学科的缺失也将使政治经济学难以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及其基本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矛盾的胚芽。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考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从考查商品开始。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内容。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一)商品经济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 社会分工 2 私有制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第二节 商 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含义:(1).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 (2).商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及特点
(1).商品的有用性,既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别人需要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3).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其内在尺度是价值。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3、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内在的,交换价值是外在的。
4、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排斥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1、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
2、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大意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商品价值量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及二者关系
(1).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商品交换以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
(2).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简单劳动创造价值小,复杂劳动创造价值大。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创造价值的若干倍或自乘。
3、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规律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法及劳动生产率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
(2).商品价值量同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市场价值的确定
1、个别价值平均化为市场价值是同一部门内部竞争实现的
2、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市场价值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1、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货 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及公式,简单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公式:20斤粮=1件上衣
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二者既统一,又相互排斥。
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1、扩大价值形式及公式。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公式:
=10斤茶叶
20斤粮 =1只羊
=2克黄金
=5斤盐
2、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商品价值表现无止境,价值表现未统一。
(三)、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及公式。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公式:
20斤粮=
1斗小麦= 1只羊
10斤茶叶=
2克黄金=
2、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及局限。一般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是简单的,又是统一的。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中的一般等价物还未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交换仍然存在困难。
(四)、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及公式。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20斤粮食=
2把斧头=
1斗小麦= 2盎司黄金
5斤茶叶=
1只羊=
2、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前一章价值形式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的考查,说明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2、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矛盾发展的产物
(1)、商品交换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物与物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
(2)、交换过程的矛盾,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3、货币的本质
(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2)、金银等贵金属之所以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因为它们具有商品属性和独特的自然属性。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定义,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计算商品价值量大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价格的界定和与价值的关系,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或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商品流通及公式。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商品流通。公式:W—G—W
(3)流通手段职能的作用双重性。一方面,促进商品交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买卖脱节、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4)纸币:以国家信用为依据所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3、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的定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2)贮藏手段的作用:能够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货币“储水池”的作用。
4、支付手段
(1)概念:指用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欠款的职能,实际上是一种信用交易的媒介。
(2)支付手段作用的双重性:一方面,方便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会造成债务关系破坏,产生经济危机形成上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
(1)概念: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2)世界货币的作用: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别国商品;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支付赔款等。
(三)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
(1)概念: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取决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2)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及关系。
1.公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商品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2.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第四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符合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利益。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表现,不仅以价值为基础,还受供求关系影响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偏离价值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与否定,而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基本规律定义:在一切社会形态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
2、价值规律界定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依据:
(1).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
(2).价值规律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规律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一)、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
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研究的是资本得以产生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条件,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并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怎样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得以产生的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
二、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
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用暴力强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所以被称为“原始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
1、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
(1)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并不是资本
(2)两种流通公式的共同点和区别
A.作为货币的货币流通形式是:W—G—W
B.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形式是:G—W—G
C.共同点:a.都是由买和卖两个阶段组成
b.每一阶段都有商品和货币相对立
c.都有三个流通当事人登场
D.区别点:a.两种流通的形式不同
b.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
c.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的总公式是:G—W—G/,资本总公式综合反映了产业关系,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最一般的运动形式。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实质在于流通中增殖了价值。
(3)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根本条件。
3、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成为雇佣劳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2)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内容包括三部分,还包括一个历史道德要素。
B.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第四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劳动产品、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
二、资本价值增殖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价值形成过程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劳动力价值的过程。结合教材案例说明
2.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案例)
3.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统一。剩余价值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的本质是以物的外壳掩盖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其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三)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会增殖自己的价值,所以称为可变资本。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一)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公式表示:(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二)剩余价值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二是可变资本的多少。
五、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工作日的延长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界限。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因为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起点的。
(3).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最终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六、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七、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一)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原因在于:
1.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衡量价值的内在尺度,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的话、就犯了逻辑上同义语反复的错误。
2.劳动在出卖前没有独立存在,不具有商品的特征。劳动开始后,劳动已不属于工人。工人无权出卖。
3.劳动者要使他的劳动在出卖前就独立存在,实际上出卖的只是他所生产的产品,而不是劳动。
4.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的语,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一)工资的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二)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名义工资就是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所创造的价值中,工人所得到工资和资本家所得到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相对量。
三、劳动力价值与工资的变动趋势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工人消费的基本生活资料数量增加了
(二)社会生产力发展,工人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内容范围扩大了
(三)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工人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增加了
(四)工人社会保险费、福利费、公共教育费都有所增加
第三节 资本的积累过程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一)、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1、再生产的概念和内容。生产过程的重复更新或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再生产的分类
(1).再生产按规模可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的方式可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法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在原来规律上重复进行。(举例说明)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雇佣工人自己创造的。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家的全部资本经过若干年后,都是剩余价值累积的或转化而来的。
(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个人消费是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件、工人是资本的附属物。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二、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概念
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1).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的内在动力决定资本家必然进行积累,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外在压力决定资本家必然进行积累。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量的决定因素
1、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继续扩大无偿占有。
2、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
(1).剩余价值率即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高低。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三)、资本的积聚和资本集中
1、资本的积聚:个别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个别资本总额。它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和条件的。
2、资本集中:若干小资本合并为少数规模较大的资本或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来增大个别资本总额。
3、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教材P119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不断提高
1、资本的构成
(1).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量的比例。
(2).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称为资本价值构成。
(3).资本有机构成: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二)、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
2、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地增加。
3、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基本形式。
(三)、资本主义的贫富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积累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产业资本循环运动连续进行的条件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及其循环
(一)产业资本的概念与特征
1.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产业资本最本质的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
(二)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1.产业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继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又返回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3.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一)货币资本的循环:是指从货币资本出发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又返回到货币资本的全过程。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是指从生产资本出发,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又返回到生产资本的全过程。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是指从商品资本出发,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又返回到商品资本的全过程。
三、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三)产业资本正常循环上述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资本周转:周而复始或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时间:资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总和。
资本周转次速的公式: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的直接因素: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的间接因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及其他因素。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表现在:
1.两种划分的目的不同;
2.两种划分的标准不同;
3.两种划分的内容也不同。
三、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
(一)固定资本磨损的形式和原因
1.固定资本磨损包括有形磨损,其原因是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磨损。
2.固定资本的磨损还包括无形磨损,其原因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发明更先进的技术引起的磨损。
(二)固定资本折旧是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步以货币形式提取的价值补偿。
四、预付总资本的周转
(一)预付总资本周转是指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公式P99(举例说明)
(二)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取决两个因素
1.总资本中组成部分的各自周转速度
2.总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五、可变资本的周转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一)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与其成正比。年剩余价值量即一年创造的剩余价值总和。
(二)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率,与其成正比,年剩余价值率指一年的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总量之比。
六、资本周转速度与社会再生产中的比例关系
七、资本周转理论的意义
第六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及周期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周期性。
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
(二)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1.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联系
2.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区别
二、社会资本研究的前提条件
(一)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和。
(二)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
1.物质构成: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三种交换关系。P103
1.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2.简单再生产的三种交换关系:第一部内部交换;第二部类内部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Ⅰ(v+m)=ⅡC
2.Ⅰ(c+v+m)= ⅠC+ⅡC
3.Ⅱ(c+v+m)= Ⅰ(v+m)+Ⅱ(v+m)
4.在三个实现条件中最基本的实现条件是:Ⅰ(v+m)=ⅡC
(四)固定资本的补偿
固定资本补偿条件下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是:
1.实物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应与当年在货币形式上积累的折旧基金总额相等。
2.第一部类生产的固定资本要素和流动资本要素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3.上述两个条件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
二、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Ⅰ(v+m)>ⅡC
2.Ⅱ(c+m-)>Ⅰ(V+)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图式。P105
1.扩大再生产的图式组合
2.扩大再生产实现方式(举例说明)P106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Ⅰ(v+Δv+)=Ⅱ(C+ΔC)
2.Ⅰ(c+v+m)=Ⅰ(C+ΔC)+Ⅱ(C+ΔC)
3.Ⅱ(c+v+m)=Ⅰ(v+Δv+)+Ⅱ(v+Δv+)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1.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2.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基本内容
3.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必须与消费资料生产保持一定比例,不能脱离消费资料生产。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1.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2.经济危机的现实性或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由其派生另外两对矛盾
(三)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强制性平衡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第七章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学习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剩余价值是如何在产业资本家之间瓜分的。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商品价值为什么转化为生产价格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成本价格与利润
(一)成本价格及意义
1.商品价值的构成:商品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即:
2.成本价格的概念。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与可变资本价值之和,用K表示,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
3.成本价格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二)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2.利润是总资本“观念上的产物”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与剩余价值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
二、利润率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一)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公式为:
(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反映预付总资本的盈利程度,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三)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2. 资本有机构成;3. 资本周转速度;4. 不变资本节省和生产资料价格降低。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二)各生产部门因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既使投入等量资本利润率也是不同的,导致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进行激烈竞争。
(三)竞争的手段是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直到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为止,即形成平均利润率。
(四)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五)平均利润率不是简单平均化,平均利润率是一种趋势。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并不排斥超额利润的存在。
二、生产价格的形成
(一)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随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而形成
(二)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有密切关系。商品价值是生产价格的本质,生产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二、生产价格规律
(一)生产价格规律是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规律
(二)生产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三)生产价格学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1.全社会的资产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2.全社会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与商品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
四、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一) 科学地阐明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只不过是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为分析产业利润、利息、地租等提供理论前提。
(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不仅与本企业资本家对立,而且是社会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第三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三)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在减轻,也并不意味着资本家利润量的减少。
二、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一)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二)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
(三)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四)国际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
(一)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二)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
(三)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的矛盾
(四)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各国之间的矛盾
第八章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教学目的和要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瓜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商业资本的作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等理论。
第一节 商业资本的形成,职能和作用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
(一)商业资本的概念。是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
(二)商业资本的形成
1.商业资本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商业资本形成的标志,最主要的是有独立投资
二、商业资本的职能
(一)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即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二)商业资本的流通公式:W—G—
三、商业资本的作用
(一)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和缩短周转时间
(二)增加生产资本和扩大生产规模。
(三)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第二节 商业利润
一、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实质
(一)商业利润的概念。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二)商业利润的实现途径。表现上看商业利润来自商品出售价格大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三)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四)商业利润的实质体现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的剥削
(一)商业职工与产业工人一样是受雇于商业资本家的雇佣工人,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和剩余两部分。
(二)商业职工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形成商业利润。
(三)商业资本家用延长工作日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加强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第三节 商业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一、商业流通费用的分类: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二、商业流通费用补偿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第九章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剩余价值瓜分理论中,除了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外,还有借贷资本。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借贷资本与利息、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的基本理论以及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
(一)借贷资本是以获取利息为目的而贷放出去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二)借贷资本形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中,出现了闲置资本急于寻求生财之路;(借贷资本的来源)
2.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产业和商业资本家缺少资本,急于借入资本发展生产的流通。
二、借贷资本的特征
(一)借贷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
(二)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
(三)借贷资本是一种最具有拜物性质的资本
三、利息、利息率与企业主收入
(一)利息的概念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将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收取的报酬,它是职能资本家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二)企业主收入。是职能资本家平均利润扣除支付给借贷资本家利息后的余额。
(三)利息率。是一定时期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例。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三是其他因素也影响利息率的变化。
第二节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一、银行资本的构成职能
(一)银行资本的构成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企业,其资本是由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两部分构成。
(二)银行资本的职能
银行资本的职能即借贷中介人和收付中介人,是通过银行业务来实现的,银行业务一是负债业务,二是资产业务。
二、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一)银行利润是由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的,是平均利润的存在形式,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二)银行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第十章 资本主义信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学习信用理论,要求学生了解资本主义信用的形式、特点和作用及股票价格确定。
第一节 资本主义信用与信用工具
一、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销商品的形式彼此互相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业票据即期票和汇票。
(二)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以贷放货币的形式提供给职能资本家的信用、反映是银行与职能资本家的关系。银行信用的工具是货币和银行券。
(三)国家信用。是以政府和国库收入作为保证,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二、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指一切融资活动中的票据、存单以及媒介资金流动的其他债务凭据。
(一)股票及股票价格
1.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筹资入股并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发行股票是筹集企业经营资本一种信用活动。
2.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股票价格有股票的理论价格和股票的市场价格。
(二)债券及债券价格
1.债券不同于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
2.债券价格是债券收入的资本化。债券价格与债券利息成正比,与银行利率成反比。
三、资本主义信用的新发展
(一)金融创新与证券化
(二)金融衍生物的发展及市场的扩张
(三)公共投资机构日益占统治地位
(四)投资基金的发展
第二节 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一)金融市场及分类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
二、虚拟资本与证券交易市场
(一)虚拟资本及特点
(二)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
三、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
第三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一、虚拟经济及其发展
(一)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经营,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二)虚拟经济的发展
二、虚拟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一)资产的虚拟形式及其虚拟性质
(二)虚拟资产的社会属性与虚拟经济的本质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一)虚拟经济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的经济关系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地租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这是剩余价值瓜分理论的重要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和形式,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土地价格的确定。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一、土地的级差生产力
土地作为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性
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
(一)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1.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人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关系的总和。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通过“革命式”道路和“改良式”道路两条途径建立起来的。
(二)资本主义土地所制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区别。P129
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及其形式
一、资本主义地租和本质
(一)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即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所体现的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的概念。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即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2.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等级差别。
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举例说明)
4.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5.级差地租的类型: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举例)
(二)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的概念。指由土地所有权的私人垄断所决定的,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3.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4.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即农产品个别商品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三、资本主义地租的其他形式
(一)垄断地租
(二)建筑地段地租
第三节 土地价格
一、土地价格及其决定
(一)土地价格的概念,是资本化的地租收入。
(二)土地价格的确定,土地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量,二是社会利息水平。
二、地租,土地产品价值和土地价格
三、土地市场与土地价格变动趋势
第十二章 竞争与垄断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垄断是怎样形成的,金融资本是如何实施统治的,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及垄断利润的来源。
第一节 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
一、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一)自由竞引起资本和生产集中
(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二、垄断组织
(一)垄断组织。是指垄断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联盟所采取的一定组织形式。
(二)垄断组织的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思等。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一)垄断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
(二)垄断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
(三)垄断决定现代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
四、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一)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形式及特点
第二节 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一、垄断利润及其决定
(一)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通过控制某一个部门绝大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采取规定垄断价格的办法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二)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
1.垄断资本对本国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2.垄断资本占有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3.垄断资本对落后国家雇佣劳动者和人民大众的剥削
4.垄断资本通过控制国家所支配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二、垄断价格及决定
(一)垄断价格的决定
1.垄断价格的概念:是指垄断组织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而凭借其垄断位所制定的一种价格,即市场价格。
2.垄断价格的构成: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3.垄断价格的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二)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
1.垄断价格以生产价格和价值为基础
2.垄断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第三节 金融资本
一、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一)银行业竞争引起银行业的集中
(二)银行业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向垄断
二、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
银行的新作用就是:由简单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
三、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一)金融资本
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形垄断资本。
(二)金融寡头及其统治
1.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巨额金融资本和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四、银行垄断的新发展和金融资本集团的新变化
第十三章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不完全竞争;(二)外部影响;(三)公共产品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市场失灵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市场失灵的内在关系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政府宏观调控
第二节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一、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一)实现充分的就业
(二)物价稳定
(三)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五)社会稳定
二、国有化措施
三、政策手段与管理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计划管理
第三节 市场与政府的转换边界
一、市场与政府的转换边界
二、市场与政府结合的三种典型模式
第十四章 资本运动的国际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运动国际化的必要性,形式及实质以及资本国际化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世界市场与国际价格
一、世界市场与国民市场
(一)世界市场与国民市场发展的阶段
(二)世界市场与国民市场基本属性、类型
二、国际价格与国民价格
(一)国际价格与国民价格关系
(二)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二节 资本的国际运动
一、商品的国际流动
(一)二战后商品国际流动的新特点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和职能
二、资本的国际流动
(一)资本国际流动包括直接流动和间接流动
(二)资本国际间接流动现状和意义
(三)国际货币资金组织的宗旨
三、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经营原则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的现状
(三)跨国公司发展的意义及作用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是资本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与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第二节 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一、战后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的特点
二、发达国家间的国际经济协调
第三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一、战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
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新特点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及其发展趋势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发展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24、25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55年2月版。
3.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载《马、恩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载《马、恩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列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载《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载《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宋涛:《政治经济学》上卷、下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
8.《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9.钱俊瑞:《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纵横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
10.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陶大镛:《现代资本主义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马克思:数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年。
13.肖灼基:《马克思青年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1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
15.陈岱孙:《政治经济学史》上、下卷,1975年。
16.《形式与逻辑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
17.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
18.黄素庵:《重评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