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T作为世界四大快递巨头,自2004年开始特许加盟----合作发展,共同经营快递业务,TNT目标是在年底发展伙伴50家,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六大快递市场。TNT在英国特许加盟已经有20年的历史,中国是继英国之后在全球开展这种运营方式的第二个国家。
加盟TNT投资者需要交纳10万元的商标许可费,10万元的保证金,根据规模不同,投资预计在50---200万元,合作后,投资者需要每月60%的营业给总部,作为特许权使用费。投资者利润一来自当地取件、送派的服务费;二来自当地营业额达到一定标准是公司会提供奖金。
TNT在合作伙伴选择上要求具备以下条件:熟悉本地市场且拥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具有品牌意识、经营管理能力、有资金实力、最好有相关行业经验,最重要是一定要遵守TNT的游戏规则。
一但申请成功,TNT就会提高其统一的LOGO、服装、车辆、电脑等,还获得5年品牌使用权、完整服务、销售支持和指导,甚至可以使用TNT全球跟踪查询系统以及国际和国内运输网络。
?
乳业排头兵的央视广告战?
2005年11月25日 20:08 作者:袁田恬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06CCTV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近日落下帷幕。中央电视台在本次招标会中狂收58.69亿元,比上届增长6亿多元。
今年央视广告招标的前三甲中有两家是乳品企业,伊利和光明分别以2.48亿元和2.25亿元的总投标额夺得本次招标的“榜眼”和“探花”,而上一届央视招标的“标王”蒙牛的中标额为8000万元。整体而言,乳业巨头的中标额升至5亿多元,增长幅度接近100%。
光明扭转劣势
光明去年在央视招标段的投放额仅1亿元,今年猛增至2.25亿元。由于今年夏天的“早产奶”事件,光明今年的销售额很有可能达不到100亿元,而2004年光明的全年利润在3.8亿元左右,这次在央视投入2.25亿元可谓是大手笔。据了解,明年是光明成立60周年,所以会在央视招标段使出大手笔,希望扭转今年“早产奶”事件对光明的形象,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形象影响。
光明公关经理龚妍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明目前70%的业绩来自上海以外的全国市场,明年也会继续执行‘走出去’的战略。”
“今年光明出现了一些负面新闻,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行为去扭转公众对光明不利的看法。不如蒙牛、伊利强势,因此在央视投放广告属于一个不太过分的举动。”东方艾格首席乳品分析师陈渝分析了此次光明的投标。他表示,明年的世界乳品年会将在上海举行,由光明主办,这个时候在央视投放广告增加全国影响,也是光明必须要走的一步。
伊利、蒙牛各有所图
在今年的招标会上,伊利的志在必得和蒙牛的静观其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刚刚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乳制品赞助商的伊利,在央视招标会上拿下明年全年的A特段。A特段是每晚《天气预报》后、《焦点访谈》前的广告时段,有12个15秒的播出位,收视率非常高,竞标异常激烈。伊利执行董事刘春海表示,伊利拿下明年全年的A特段第一选择权,很大部分是用来做奥运营销的。
和光明、伊利相比,2004年“标王”蒙牛在招标现场显得有些沉默。不过,蒙牛副总裁孙先红指出,蒙牛在招标段的投入虽然比往年有所减少,但并不会在央视收缩阵线,将转战央视其他频道并主攻“活动资源”。在明年的广告策略上,蒙牛将更偏向“活动资源”。
有猜测认为,蒙牛的这种转变起源于今年的“超级女声”,“超女”给蒙牛带来的利润和对蒙牛名声的提高远远超出了在央视投放广告所得。正是由于尝到了这份甜头,蒙牛选择了将大量宣传资金投入活动。
随后,孙先红证实了这项猜测。“蒙牛有自己全盘的销售考虑,明年蒙牛除了要加强终端的建设之外,还要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方式。”
“我们在年底会宣布和央视的一场合作。”孙先红表示,明年蒙牛会在营销上投入至少8%的营业额,他估计蒙牛的营业额将超过120亿元。这意味着明年蒙牛将在市场营销上投入近10亿元。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袁方指出,从往年来看,三大乳业巨头在央视招标段的投放总额一直保持在3亿元左右,今年的增长势头的确比较迅猛。他强调,这一增长只是表明几大巨头开始集中在央视招标段投放广告,把原来在央视六套或八套的广告预算集中投向央视一套。
地方乳企竞标央视得不偿失
近年来,中国乳品市场容量年均增长率超过40%,但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也只有9.7公斤。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值得关注的是,巨额广告投入对乳业拉动到底有多大?乳业广告额剧增,是市场的必要还是得不偿失。
从统计看,乳品企业的广告投入至少会占到销售总额的5%以上,通常都会保持5%~10%的比例。
以伊利为例,如果仅以广告费占销售额的10%上限比例来分析,伊利广告投放的额度有5亿元之多。而以伊利2005年100亿元的目标销售额来计算,央视投标额2.48亿元只占其销售总额的2.48%不到。即使2004年的伊利的销售额只达到80亿元,广告额度的下限也只有4亿元;况且如果考虑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费用折扣因素,则伊利负担的广告费会更低。根据目前全国乳品企业的平均营销费用占企业销售总额的8%~10%来计算,伊利今年销售额能达其预计的100亿元,在市场营销方面合理花费应为8亿~10亿元。
长期研究乳业市场的策划人李光斗认为,中国的乳业市场总量已经过千万吨,到了一个重要的临界点,下一步就是品牌期,因此这个时期是需要大量广告投入的时候,这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他预计中国乳业高额的广告投入还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而一些地方性的乳业企业也蠢蠢欲动。对此,陈渝表示,2003年大量地方性企业在央视春晚上投放广告事实上已经给这些企业一个教训了。
陈渝表示,在央视投放广告的行为很大一部分是给经销商看的,如果经销商对此不以为然,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几乎无法弥补的损失。“其实很多地方台照样能够覆盖全国,比如各地的卫视。”陈渝说,“比如南京的卫岗牛奶,不仅仅在南京销售,在安徽等临近省市也有销售。那么对于卫岗牛奶来说,只需要在这些省市的电视台投放广告就能达到预期效果了。”
“地方性的乳业企业如何PK强势品牌?还是应该盯紧自己的地盘。”陈渝说。
?
2002
2003
2004
2005
年销售额
年利润
年销售额
年利润
年销售额
年利润
半年销售额
半年利润
蒙牛
17亿
1.19亿
50亿
2.3亿
72.1亿
3.19亿
47.5亿
2.46亿
伊利
40亿
1.42亿
63亿
1.9亿
87.3亿
2.39亿
56.59亿
1.71亿
光明
50亿
2.26亿
60亿
2.82亿
67.9亿
3.18亿
34.67亿
1.51亿
?
申通投靠中外运 内资快递并购一家亲?
?2005年11月25日 20:08 作者:张岩铭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者的话:对于外资巨头来说,其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的限制只是一层“窗户纸”。某些外资快递企业早已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抢跑国内快递。在外资蠢蠢欲动的威压下,内资企业的相互携手以“加速度”先期抢占地盘,就有了和外资竞赛的意味。
一年前,陈德军就开始为他的家族企业申通快递公司在国内外寻找战略投资者,甚至向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法国邮政抛出了绣球,最终不了了之。现在他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因为他终于“傍”上了国内最大的国际货代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外运”)。
据记者得到的可靠消息,经过半年的接触和谈判,中外运与申通快递已经达成协议,中外运将购买申通快递51%的股权,成为申通快递的控股方。原定于11月18日的签约仪式因为某种程序上的原因被推迟。
在外资巨头对国内快递市场的觊觎下,国内快递企业以“加速度”先期抢占地盘。
民营申通“傍大款”
民营公司申通快递的老板陈德军这些年过的都不够舒心。1993年成立的申通近年来一直是邮政打压的对象。
随意搜索一下网络上邮政对“黑快递”的查处信息,几乎每一条信息都提到申通。而申通的快递人员被邮政执法人员殴打,快件被扣压的事情也并不鲜见。2004年2月20日,因为业务冲突,上海民营快递闻达公司的一名女负责人被浙江某局邮政人员从3楼扔了出去,万幸没有受伤,从而引发上海民营快递对涉案的邮局或责任人的诉讼。类似的事件反映了民营快递夹缝中生存的状态。
“我们发展太快,所以成为邮政的眼中钉。”上海申通快递的总裁陈松海如是认为。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求得一点儿市场空间,他们宁愿向邮政缴纳“保护费”。他们缴纳“保护费”的方式很灵活:在一些区域免费帮邮政递送快件;或者把自己以低于邮政资费的价格接收来的快递业务,按照邮政的资费标准转交给邮政的速递EMS递送,也就是自己花钱帮邮政拉业务;或者直接缴纳罚款。
而据记者了解,树大招风的申通近年来每年付给邮政的罚款“买路费”将近500万元。
因为按现行的《邮政法》规定,国内信函快递归邮政专营。而新《邮政法》五易其稿,却始终因为各方利益难以协调迟迟不能出台。
“国内快递实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民营快递更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中国国际货代协会的一位副会长告诉记者,民营快递连个协会都没有,根本没有说话的渠道。数次《邮政法》的修改就从未邀请过民营快递。而民营快递所占国内快递市场份额实际上已经达到60%,却仍处于非法经营的状态。
“我们不光要在邮政打压下求生存,几个外资快递巨头也早已开始抢跑国内快递。”申通快递企业发展部总监李锋告诉记者,申通快递从去年就开始一边加快扩大网络,一边寻找合作伙伴。“按照外资快递公司的实力,两年之内就可以布局中国。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和中外运合作,申通将可以不再受邮政的欺负。”申通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脱口而出。在他看来,和中外运合作后,他们的声音将可以通过中外运这一中国国际货代协会的会长单位传达出来,从而对《邮政法》的修订形成某种影响。
显然,要对抗邮政和外资的力量,中外运从很多方面都符合申通的需求:“中”字头的背景、雄厚的资金、管理经验以及航空资源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申通被中外运并购的确是傍上了“大款”,申通的筹码是自身的网络和灵活的商业模式。
中外运的算盘
“我们赶在开放之前达成协议,就是希望确立中外运在国内快递中最大网络的地位。”一位中外运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正式协议尚未签署,具体细节不便发布。但他并不讳言并购申通背后,是中外运对网络的渴望。
他告诉记者,目前中外运的网点也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中外运唯一的外资快递合作伙伴DHL业务增长的需求,扩大网络是当务之急。
他没有说出来的是中外运对国内快递利润的渴望,国内快递每年以45%~50%的速度在增长。
而以前由于政策原因,中外运享受了与外资快递公司合资的丰厚收益。而这一收益将由于国内快递市场的放开而不再存在,以往的合作伙伴也将变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如荷兰天地快运(TNT)、美国联合包裹(UPS)都先后与中外运分道扬镳,启动在中国的独资布局。
中外运必须寻找新的利润点。
“快递属于相对垄断的行业,在外资没有完全进入国内快递市场之前抢先布点,我们就有相对优势。而目前除邮政外,国内并没有一家特别大的全国性的快递公司。”该高层表示中外运正是看到了这一机会。
兼并正是物流企业扩大网络的最快方式。而申通目前在国内已经有400多个签约网点,覆盖城镇达到600多个。
而业内公认的是:申通在长三角地区市场有着明显的优势,而这一带正是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中国市场包括国际和国内快递近36%的份额,且这一快递市场每年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申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华东地区的任何两个县级单位之间,申通都可以做到次日达。
而由于申通采取的是灵活的加盟模式,而且通过12年的摸索,这一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每年的业务目前都以150%的速度增长。
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李力谋认为,并购申通,中外运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他们想要的国内华东地区大量的快递客户资源与密集的网络,可以补上中外运在物流供应链上的一个短板:国内快递的缺失。
据了解,本月初,中外运的国内物流业务与国内快递业务已经合并为“国内快运”,中外运希望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提供物流业务。而申通快递网络的加入相当于打通中外运物流供应链中物流与快递的任督二脉,中外运将可以在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平台上运作其物流和快递的业务。
而前述高层告诉记者,中外运仍在寻找其他可以并购的快递企业。中外运毫不隐瞒其通过兼并来抢跑国内快递的策略。
申通只是他们布局的第一步。
小资料
外资快递巨头提前布局中国国内快递网络,是内资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因。
日前,美国联邦快递(FedEx)已经低调收购了大田快递。只等年后公布。而大田快递的网络早就是按照联邦快递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接手大田快递,使联邦快递拥有了广泛的国内快递网络。
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与中外运更在去年年底协议“分手”,分手费高达1亿美元。UPS于今年9月已经完成对23个城市的独立掌控权。而UPS方面也曾多次表示将会有更大的投资在国内的基础设施网络上。而其与浦东机场的转运中心也即将启动。
荷兰天地快运(TNT)在国内早已低调的启动其国内快递的加盟计划,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获得最大的网络。
至今唯一还保持着与中外运良好合作关系的敦豪快递(DHL)也已经宣布开始国内快递。
?
国内快递
国际快递
中国邮政
40%
20%
民营快递
60%
?
中外运DHL
?
40%
联邦快递FEDEX
?
22%
联合包裹UPS
?
18%
荷兰天地快运TNT
?
10%
中外运(国际航空货运代理)
10%(国际航空快递代理份额)
50%(国际航空快递代理份额)
汽车案例
汽车自主品牌的新“洋务运动”?
2005年11月25日 20:08 作者:宁平 来源:中国经营报
由于发表了一段“不要为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的言论,而被意外架上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论战PK台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现在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台阶走下来。
11月22日,借助2005中国(广州)汽车发展论坛,龙永图再次亮明观点:“以市场换技术,现在正当时。”这一次不仅没有人当场站出来反驳,甚至连奇瑞汽车总裁尹同耀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赞同。因为在这个观点发布背后,是蔓延在合资企业间的自主开发行动和国家发改委主管领导的最新指示:“要积极开发属于合资企业品牌的汽车产品。”
“合资就像抽鸦片”?
“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中,很多人跟我讲,你们不要看现在谈成了,中国搞‘洋务’的历来都没有好下场。我不相信。”讲到激动处,龙永图挥动“掌刀”,劈得讲台“咚咚”作响。作为当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自称为保护汽车产业“不知道熬了多少夜”。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之后,有人担心,以合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汽车“洋务运动”悬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邵奇惠直斥一些人对中央提出“自主创新”的理解片面:“现在有些人就是用这种片面的观点,不断地来责难攻击企业的领导,攻击一些主流企业,干扰企业的正常发展,这是十分有害的。”
早在20多年前,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以北京吉普、上海大众等一批汽车合资企业的建立为标志,拉开了中国汽车业“洋务运动”的序幕。但是,对汽车合资潮的诟病,从来就没停止过。
“合资就像抽鸦片”,这是吉利汽车老板李书福的经典语录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曾解读过这种“合资依赖症”:合资企业要赚钱就得引进外方的先进技术,引进而不消化,只能是越引进越依赖,而越依赖就越需引进,最终就像抽鸦片上了瘾。
这显然并非危言耸听。广州汽车集团总经理陆志峰在检讨广汽对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时,也给出了一个全行业的数据:国内企业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投入之比是1∶0.078,而日本和韩国这一比例是1∶5到1∶8。
陆志峰同时也道出国内企业的难处:技术研发能力是在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引进生产,没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技术研发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广汽股份总经理兼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说得更直接:“做梦都想搞自主研发,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比如说广州本田,如果要自主研发一款车型,靠现在一年的20多万辆的销量规模去摊销研发成本,根本承担不起。“企业都活不下去了,就更别谈为中国汽车工业做什么贡献了。”
奇瑞汽车总裁尹同耀也表示出对汽车业合资的支持,虽然奇瑞向来被视为自主品牌的典范。但尹同耀仍表示要“特别感谢海外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因为正是这些合资企业为奇瑞这样的本土企业发展“提供了汽车零部件,培养了人才,建立了配套体系”。甚至尹同耀本人,也是一汽-大众这样的合资公司培养出来的。
拿来主义有何不可?
在上海大众设计院门口,摆着两尊复制的兵马俑,德方设计师说,每天进出时看见它们就能够获得灵感,在设计上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在过去的三年时间,正是在这幢楼内,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一直在秘密开发新款帕萨特车型领驭。
尽管有人批评领驭是在“斯柯达Superb的车身上安了一个大众的前脸”,但这却是大众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款新车。在这款车的开发上,虽然德方人员仍处于主导地位,但中方的深入参与程度和所起的作用,都远非以往拿国外车型到中国来做适应性改造所能比拟。
“要做就做全新的中国版。今后,不再是我们整天引进什么北美版、亚洲版的车型,而是让其他市场引进中国版的车型,让他们反过来向我们交技术转让费。”在展望广本的自主研发时,曾庆洪豪气万丈。有消息称,广州本田准备在三厢飞度的基础上开发一款全新的中级车,不过,曾庆洪不愿意证实这一消息。
不少与外方有合资或是合作关系的企业也在采取类似行动。据透露,海南马自达正在自主研发一款新A级车,连样车都已经开发出来了。东风有限此前则已经展示了其在郑州日产试制的自主品牌SUV。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也表示,一汽-大众将推出自主开发的产品,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事宜将由一汽集团全权统筹。
“上汽总经理胡茂元在财富论坛上讲,合资企业也可以打造中国的自主品牌。我认为他终于讲出了一句响亮的话。”作为汽车“洋务运动”的坚定支持者,龙永图似乎从中找到了更加坚定的支持理由。
邵奇惠则给全盘否定汽车合资的人“上眼药”:“把科技问题泛政治化,忽视或者蔑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强调一切从头做起,强调所谓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种观点,“不强调开放原则,表面上是维护民族利益,实际上可能是在维护小单位小集体的利益。”
“换技术”也有路线图
正如魏源在《海国图志》里为晚清的“洋务运动”定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调一样,中国汽车业的“洋务运动”同样也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响亮口号。不过,这也正是受到批评最多的地方,“市场都换出去了,技术却没换回来。”
龙永图并不否认,20多年来这一策略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但他提醒,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换技术的问题,“我们前20年主要是以市场换就业,以市场换税收。”近些年,随着中国成了跨国公司转移研发中心的首选地,市场换技术才水到渠成。
前不久,在大众汽车发布的“奥林匹克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支持中国自主品牌发展。仅仅是在几年前,上汽欲引进业已落后的桑塔纳技术平台,还被大众一口回绝。在大众的两个合资企业占据着中国70%市场份额的时候,他们不太可能去考虑合资伙伴的“换技术”要求。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想让合资伙伴通过引进技术,有朝一日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但是随着中国市场加速开放,其他巨头先后涌入并迅速发展。这时,大众才幡然醒悟:与其让其他巨头抢占这部分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与之竞争,还不如让合资伙伴去占领。
当然,合资企业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也是形势所逼。上海大众下大力气开发领驭,是因为上海大众面临车型断代的危机,此前,大众已决定将帕萨特B6放在一汽-大众生产。广州本田有意将三厢飞度改造成中级车,则是因为本田思域落户东风本田,广本无法获得这一档次的车型。海南马自达、郑州日产甚至是一汽-大众,也同样难免陷入合作外方精心构建的制衡关系网。
或许,“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的制订者当初也没有想到,让“换技术”开始得以实现的,不是政策本身,而是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出现,同样是市场开放的结果,只不过中间多走了一道。
观点集粹
简单否定并没有道理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提倡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让我们一些合资企业感觉挺不起腰杆。甚至有人直接对一些参与汽车合资工作的领导人、企业家,进行一些很不公正的指责。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害的。
汽车产业创造了2000多万的就业机会,今年给国家上缴了1500亿元税收,这是多大的贡献。我们不能仅就汽车业在创造品牌上的缺失,或者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就否定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就。特别是否定那些支持中国汽车产业的主流企业。
自主创新要结合考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邵奇惠
单独提创新或者自主很少有争议,但是一旦把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争议就出来了。这种干扰来自左右两方面。
左的干扰主要表现在:把科技问题泛政治化,忽视或者蔑视经济全球化,强调一切从头做起,强调所谓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表面上是维护民族利益,实际上可能是在维护小单位小集体的利益。
右的干扰主要表现在:看不起中国的自主开发能力,把中国科技发展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技术引进上。认为国内当前主要抓好密集加工工业就行,这种想法容易蒙蔽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
相关链接
国内汽车厂家获取技术的四种模式
一、全面引进新车型。
如桑塔纳、捷达等,虽然中方可能参与很多改型和本土化的工作,但没有知识产权,也没有完全的品牌。而外方提供的大多是进入成熟期甚至开始衰退的技术,很多车型在中国刚刚生产或热销,在国外就进入淘汰期。
二、买断产权型。
如红旗,中方享有知识产权和品牌,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改进车型,不再受外方的制约。但技术是人家的,属于“拿来主义”的范畴,所谓“纯国产”的一汽红旗也仅是奥迪的车身,加上克莱斯勒的发动机。所不同的是品牌是自己的,一定意义上属于民族品牌。
三、单纯引进技术型。
如北京吉普引进日本三菱的技术。中方花巨额资金引进外方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而由中方生产或组装,然后挂上外国品牌或联合品牌出售。这种模式固然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技术,但显然技术转让方不会把最新的技术拿出来,而中方合作者也往往沦为零部件的进口商。
四、自主研发型。
如吉利、奇瑞、哈飞的中宜,虽然不能回避模仿的痕迹,但属于自己研发的产品,没有通常所说的原型车。不足的地方是技术相对落后,但客观来说,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轿车。
?
?
?
青岛为何赠予杜拜独资大礼?
2005年11月25日 20:08 作者:张鹏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一直致力于在拓展中国市场的港口营运巨头杜拜港世界(DPW),近日在北方的青岛获得了一份大礼——将投资5亿美元兴建完全独资的集装箱码头。
这个投资项目之所以引起业内关注,既不是财大气粗的DPW本身,也不是5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而是这个项目将创造国内港口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由外资完全控股的集装箱码头。
这个独资码头的信息最初是由DPW在阿联酋高调公布,国内是“后知后觉”。在评价双方的协议时,DPW高层表示“在青岛的投资,是集团发展中国和北亚地区业务的一个战略性焦点”。DPW的高调表态不难理解,对一直致力于开拓中国港口版图的DPW而言,相对于去年收购美国环球货柜码头(CSW)曲线打通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青岛的独资项目则使DPW在中国的经济腹地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立足点,而且拥有了比竞争对手更能施展手脚的自主权。
而青岛方面把独资的最高礼遇给予DPW,显然更值得回味。这多少与青岛港希望吸引更多的外资巨头投资,加速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有较大关系。
目前国内港口已经逐步形成了三大区域布局: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主体的长三角港口群,以香港、广州、深圳三港为主体的珠三角港口群和以大连、天津、青岛为主体的环渤海港口群。在环渤海地区青岛、天津和大连三大港却彼此实力相差不大,因而都把自己定位为未来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三大港的中心地位之争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展开,甚至在制定的未来2010年要实现的投资金额和港口吞吐量等指标数据都基本相同。而各自航运中心的构建,显然需要足够多的航运巨头和码头营运商的支撑。由于港口定位类似,背后的经济腹地又同是环渤海经济区域,因而三港在加紧各自港口及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一直在招商引资方面进行着暗自较量。
虽然天津、大连二港也各自有不少码头营运巨头的投资项目,但通过实施“万国码头”战略,铁行、马士基、中远等巨头先后落户,在招商引资方面,青岛港已领先天津、大连二港。
据了解,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巨头落户,青岛一直把优惠政策逐步放宽,从而提升整个青岛港的招商引资格局。在DPW计划独资兴建码头的前湾港区,青岛港集团、保税区和开发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实体都有直接招商引资的职能,由于同处一个港区,三个主体相互独立且各自有码头项目,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关系。
青岛港集团方面在谈及DPW的独资项目时,就对记者表示:“青岛港集团已经三年没有上码头项目了,由于航线、码头有限,一直是采取1>2的内部挖潜方式,这个新项目未来肯定又会分流青岛港集团的部分业务。”事实上,除开发区引来DPW这个巨头外,在今年7月29日,另一主体保税区与招商局国际的总投资44.96亿元的合资码头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准生证。而在这个项目中,青岛保税区所占的股份不到10%,港资的招商局国际已几乎实现了独资控股权。而此次给予DPW独资待遇,显然更是把优惠政策直接放开到极点。
如果仅从港口的未来获益来看,此次给予单纯港口营运的DPW以独资待遇,远不如给予马士基甚至中远、中海等航运巨头,因为航运企业更能为青岛港所急需的货源和航线等潜在价值。因而DPW的独资礼遇,更可看做青岛为进一步吸引外资巨头而释放的一个明显信号:未来甚至可以把最优质的资源拿出来由外资完全施展拳脚——只要你愿意来投资。对青岛港而言,显然希望通过DPW独资码头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外资巨头落户,助其北方航运中心目标的早日实现,也在与天津、大连二港的新一轮竞争中得以继续领跑。
同时,把港口这么优质的资源完全对外资放开,或许也体现了整个山东省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将有所跨越。虽然未来两年山东有望超越广东成为国内第一工业大省,但山东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仍落后于广东和江浙地区,类似的优质项目可享受独资待遇的优惠政策,或许将有助于加速外商投资山东的速度,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弃“梦想中国”投湖南卫视 青啤淘金“注意力经济”?
2005年11月25日 20:08 作者:厉林 来源:中国经营报
青岛啤酒的一个决定正引发市场猜测:其是否能像蒙牛一样从“超女”引发的“注意力经济”中捞到更多实惠。
11月18日,“梦想中国”的冠名商青啤与湖南卫视签署了未来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幕是在湖南卫视北京2006年广告招商会上出现的。青啤的决定无疑让前不久大打口水战的“梦想中国”与“超级女声”出现了戏剧性的结果,也真正让CCTV这个中国“广告霸主”意识到,它与地方媒体的真正PK赛已经拉开战幕。
央视的失落
央视广告部负责人拒绝就此事回应记者,尚不知央视对此作何感想。同日,其在2006年广告招标大打奥运概念,推出四大黄金资源,以宝洁3.94亿元卫冕央视“标王”称号,央视在本次招标会中狂收58.69亿元,比上届增长6亿多元。但是,其总额增幅缓慢,低于原60亿的预期,也让央视必须正视地方媒体专业路线的冲击了。
实际上,合作湖南卫视是青啤一个主动求变的行动。湖南电广传媒副总兼广告总经理罗伟雄告诉记者,“在‘超女’结束之后,青啤集团曾经来了一位主管营销的副总裁,会见了他和湖南广电集团总经理欧阳常林。希望能与湖南电广展开深度合作。”而关于谈判的细节,记者一直未联络上湖南卫视主管广告的副台长。
眼花缭乱的变身
“目前青啤定位的核心目标人群为10~35岁的男性,收入处于中高水平。”青岛啤酒营销部媒介经理杜平(音)告诉记者。“对于青啤的定位,要慎重选择娱乐这个线路!”中国国际营销网执行总裁朱小明指出,从CCTV5的广告到“梦想中国”,再到打娱乐牌的湖南卫视。青啤都变得太快!青啤的广告片时尚色彩过多,广告片寓意不明,与百年文化积淀的青啤很不相容。实际上,青啤要年轻化,体育运动就是它最好的牌。体育营销既有时代节奏感,又稳重大气。青啤既然已经赞助奥运会,就应该在体育产业中适当偏重。而不要再过多与娱乐挂钩。这是丢西瓜捡芝麻的做法。
“酒广告是不能太时尚的!”朱小明,这位曾经做过红牛等多个世界品牌策划总监的经理人认为,酒与饮料有很大区别,更何况这是在中国。人们的消费档次和习惯都还没到了把酒当做饮料喝的阶段。时尚是要冒风险的。“‘梦想中国’是央视的主打娱乐节目,相对沉稳,其观众群多是家庭主妇,肯定不是青岛啤酒的消费者。而‘湖南卫视’的娱乐品牌的主流人群也是年轻女性、家庭主妇。同样与青啤有差异。”朱小明强调。
前几年,全国性品牌,区域型销售曾一直是青啤尴尬的现实。为此,在前些年并购了大量二三线城市几十家区域性酒厂之后,近几年青啤一直致力于整合品牌,占据重点城市。以前如大众、山水之类高低档次差异较大的品牌逐渐隐退。而后来青啤在山东地区主推“崂山”的品牌,以及在全国统一推“青岛优质啤酒(业内称‘大优’)”都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
青啤要塑亲民形象
助奥运会、“梦想中国”,三年的湖南卫视战略合作,对于青啤桩桩都是大手笔。“青啤在2008年奥运会赞助上大概花费了2000万~3000万美元,到2008年之前付清。央视二套冠名权应该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与湖南卫视的三年合作费用应该在4000万~5000万元人民币。这些数字对于资金实力雄厚,一年3亿~4亿元推广费用的青啤来说,都不是难题。”深谙行情的朱小明告诉记者。
而青啤北京市场顾问公司负责人何慕告诉记者,今年在北京市场青啤花费了1000多万元推广宣传费用,主推渠道终端促销,攻下了2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据悉,在济南市场的推广宣传也大致相当。
也许合作湖南卫视并不代表青啤就脱离了体育营销的路线。罗伟雄告诉记者:“青啤这位副总裁带来董事会的想法,将体育和激情作为品牌诉求的青啤,在赞助2008年奥运会的同时,与湖南卫视共同合作。”
近日,记者从湖南卫视每日热播的,同样也是一家酒品牌赞助的“国球大典”发现,这是一场强调互动、娱乐性的体育全民运动。这实际上证实一个湖南卫视的说法:以体育娱乐的方式,做大做强湖南卫视娱乐品牌。青岛啤酒营销部媒介经理杜平也同时告诉记者,青啤与擅长做娱乐的湖南卫视合作应该不简单是类似蒙牛的娱乐主题。
“‘梦想中国’和‘超级女声’节目实际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选择湖南卫视实际上是青啤希望在亲民形象上加强。”一位接近青啤高层的人士表示,目前啤酒行业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品牌之间广告、促销等方面竞争日趋同质化。燕京、百威也都是2008奥运赞助商,而青啤此举实际上就是希望与一个新颖、亲和、参与度高的媒介合作,加深这方面的形象。该人士表示,青啤一直关注高端,而在打造品牌号召力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互动性强,群众参与高的媒介。但是,无论最终青啤选择谁,都只是阶段性营销策略的需要,不是永远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