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本章引言,本章分析决定供给的生产者行为。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称为厂商,是指能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 。在生产过程中,厂商追求的是利润,他们购买和投入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要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的中心课题 。 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者总是尽可能使生产特定产量所支出的成本为最小,或使消耗一定量成本所生产的产量为最大。因此最大利润原则支配着厂商的行为,预期利润的多少决定着商品的生产量或供给量。 所以,同消费者行为理论假定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一样,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假定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从两方面考察:从有形物质的实物角度考察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这些构成了生产理论; 从无形的价格、货币角度考察投入的成本与销售收益之间的经济价值关系,这些构成了成本理论。
2
厂商经济行为模型利润最大化总收入 总成本产品销售量产品价格要素雇佣量要素价格
3
第一节 生产理论
一、生产函数
1.生产与生产要素,生产 即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是指为满足人类需要,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的一切活动; 生产要素 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在当今知识也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中。
2.生产函数的定义和基本类型,生产函数 即表示在某一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各种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种组合,
同它所能产出的最大可能的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函数公式 Q=F( L,K,N,E)
3.技术系数,即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 有 可变技术系数与不变技术系数 之分,
由此又有 可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与不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生产理论着重分析具有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4
二、具有单一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假定资本和其它要素固定不变,只变动劳动要素的数量,则生产函数为 Q=f( L) ; 这时可通过总产量 TP、平均产量 AP和边际产量 MP这三个概念来说明要素投入与产量的变动关系。
1.实物产量的种类
( 1) 总产量:使用一定量的某种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量总和。即
TP=Q=f( L) =AP?L
( 2) 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AP=TP/L= f (L) /L
( 3)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即
MP=?TP/?L=dTP/dL
L TP AP MP
0
1
2
3
4
5
6
7
8
0
8
20
36
48
55
60
60
56
0
8
10
12
12
11
10
8.6
7
0
8
12
16
12
7
5
0
-4
5
2.实物产量变化的三个阶段
Q
TP
AP
MP
Ⅰ Ⅱ Ⅲ
LO L1 L2 L3
Q2
Q1
L4
Q3
T2
N
T3
第一阶段:从 O- L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均递增,称为报酬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从 L2 -L4总产量仍以递减速率递增,并达到最高点 C,边际产量则由最高点 D
开始下降以至为零;平均产量先升后降,在最高点处与边际产量相交,此后开始下降称为报酬递减阶段。
第三阶段:从 L4以后 总产量从其最高点 C开始下降,边际产量在零以下即为负,因此为负报酬阶段。依据三个阶段的不同变动情况,可确定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
Q4
B
C
D E
几何测定,AP=直线的斜率
= OQ1/O L1=FL1/ O L1
MP=切线的斜率 = Q2Q3/L2L3
=?Q/?L=KB/NK=TP线 的斜率 。
F
K
T1
T4
6
3.三种实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 1)总产量与平均产量;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平均产量,就是原点 O到这一点射线的斜率。开始时,
射线随总产量的增大而增大,平均产量递增;当射线与总产量线切于
B点时,其斜率最大,即平均产量最大。过了 B点,其斜率递减,即平均产量递减。
(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产量,就是这一点切线的斜率。在拐点 N之前,切线的斜率为正且递增,即边际产量递增;到 N点,切线的斜率最大,即边际产量最大;过 N点以后切线的斜率递减,即边际产量递减;到达 C点时,
切线斜率为 0,即边际产量为 0;过 C
点以后,切线的斜率由正变负,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 也开始下降。
(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最大,说明边际产量过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定义,在其它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连续追加相同数量的某种要素投入,其产量的增加在达到某一点后会减少。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
( 1)技术水平既定不变;
( 2)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可变;
( 3)增加的要素须有同等的效率。
5.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7
)(
1
)(;
2
2
L
Q
dL
dQ
LL
QL
dL
dQ
L
Q
dL
dL
L
dL
dQ
L
Q
dL
d
AP
dL
d
QTP
L
TP
AP
L
L

,
,
,;0;;
L
Q
dL
dQ
L
Q
dL
dQ
L
Q
dL
dQ
LAP
L
Q
MP
dL
dQ
LL

若若若
LL
LL
LL
APAP
dL
d
APAP
dL
d
APAP
dL
d
,0
,0
,0
则则则处于递增阶段;
处于递减阶段;
达到极大化;
证明 AP

MP关系
8
二、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所使用的两种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并且两种要素可一相互替代,则生产函数为 Q=f( L,K) 。生产中既可以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也可以少用劳动多用资本。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厂商,
总是力求选择最佳的或最合适的生产要素组合,以最低成本生产某一既定产量。说明最佳要素组合,需用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 概念。
1,等产量曲线
定义:等产量曲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以生产出同等产量的两种要素有效组合点的轨迹。如表:
由表可得等产量曲线图:
组合方式 L数量 K数量 X的产量
A
B
C
D
E
3
5
7
9
11
15
10
6
3
1
200
200
200
200
200
QX=100
QX=200
QX=300
A
B
C
D
E
K
LO
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1)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即要素替代;
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3)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其斜率递减。

L
9
2.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或是斜率递减,需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加以说明。
1)定义与公式,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当产量水平不变时,两种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或者说,为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不变,每增加一单位 X要素的使用而必须放弃的 Y要素的数量。用公式表示就是:
MRTSXY = –?Y/?X
2)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就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
教程,P128
3)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之比:
MRTSLK=–?K/?L=MPL/MPK
可说明如下,
因?QK=MPKK
同理?QL=MPLL
为使总产量不变,应是?QK =?QL
即因减少 Y而减少的?QY与因增加 X而增加的?QX应相抵消,二者方向相反,因此得出:
–MPKK= MPLL
移项得:
MRTSLK=?K/?L=- MPL/MPK
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产量或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不断增加一种要素以替代另一生产要素,那么,一单位该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不断减少。实际上这是由于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上例中 MRTSXY分别为:
A-B,2.5;B-C,2;C-D,1.5;D-E,1。
10
K
L
KL
MP
MP
KQ
LQ
dL
dK
MP
K
Q
MP
L
Q
dK
K
dL
L
Q
dQ
dK
K
Q
dL
L
Q
dQ
KLfQ

;
0;0
),(
由生产函数微分得即上式中移项得
11
3.射线、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等产量线表示:固定的产量与可变动的要素投入组合。
射线表示:固定的要素投入与可变动的产量组合。
射线具有固定投入比例的等产量线资本劳动O
Q=50
Q=100
Q=150
A
B
C
图中 OA,OB为脊线;脊线以内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的区间即是生产的经济区,这时两种要素可替代,能找到比脊线以外更有效率或更便宜的组合例:劳动固定为 L1、资本为 K3时,
Q=50;减少资本为 K2时,Q=100。
反之,资本固定为 K1、劳动为 L3时,
Q=50;减少劳动为 L2时,Q=100。
K
LO
Q=50
Q=100
Q=150
A
BK2
K1
K3
L2L1 L3
K边际产量为负 L边际产量为负
12
4.等成本曲线定义:等成本曲线是指一定数量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组合点的轨迹。
例:假定某厂商有总成本支出 R=100
每单位劳动的价格 PL=10元;每单位资本的价格 PK=20元,则可能购买的商品组合如下表:
L要素数量 K要素数量 总支出 R
0
2
4
6
8
10
5
4
3
2
1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公式,R=PKK+ PLL
5
4
3
2
1
K
L2 4 6 8 10
100=20K+10L
斜率 =OA/OB=R/PK÷ R/ PL
= R/PK? PL/ R= PL/ PK
O
B
A
C
D
等成本曲线的移动:
劳动要素价格变动
K
L
A
BB1 B2O
要素价格不变等成本曲线平行移动
80=20K+10L
13
5.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定义:最佳要素组合是指为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各种要素组合中,总成本最低的那种组合;或是使花费既定数量的总成本所生产的产量为最大的那种组合。 最佳组合的原则:就是在成本既定前提下,使得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之比都相等。 若成本为一定,可得方程组:
K
K
L
L
KL
P
MP
P
MP
KPLPR

限制条件:
实现条件:
MRTSLK=-?K/?L
=MPL/MPK=PL/PK
O
K
LQ=50
Q=150
Q=100
E
A
B
若产量既定,求成本最低,可得方程组:
MPL/PL=MPK/PK;
Q=f( L,K)
K
LO
Q=100
E
A
B
14
6.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替代效应和产量效应
K
LO
K1
L1 L2A B C
Q=100
Q=200
E2E1
总效应 =替代效应 +产量效应
A—C = A-B + B-C K0
L0
15
7.技术进步:成本效应和组合效应
K
LO
Q
Q2
Q1
Q3
S3
S2
S1
K1
L1L2
K2
在技术进步之前,
等产量曲线 Q与等成本线 K1L1相切;
发生技术进步后,
若生产要素 K,L
的价格不变,生产同样的产量可用较少的要素投入,于是等产量曲线 Q向原点移动。此时对生产要素组合的影响有三种可能:
1)由 Q移到 Q1,技术系数不变,即中性技术进步直接降低成本,成本效应。
2)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组合效应。
3)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组合效应。
E
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组合的影响
16
例题:
,132
,8,6;3 22

R
PPYXYXQ YX
已知生产函数为如果成本支出 单位货币,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是多少?如果要生产的产量是 495,最小成本是多少?
( 1)由
.3;18
36132
4
3
23
32;
4
3
8
6;86132
23
32
3
22

YX
YX
YX
YX
P
P
YXR
YXMP
Y
Q
YXMP
X
Q
YXYXQ
Y
X
Y
X
得偏导数已知成本方程和价格比为因此可得方程组解得 代入生产函数得 Q=495
XY
YXYX
YXYX

6
69128
)23(3)32(4
17
( 2)如果已知生产函数是可得方组解得已知 X=6Y
代入得根据最小成本原则把方程组的解代入成本方程 可得 即最小成本。YXR
XY
YY
YYY
YYY
YXYX
YX
YX
YXYX
86;18;3
9;55
18364 9 5
63)6(4 9 5
34 9 5;
4
3
23
32
,34 9 5
22
22
222
22
22

R=132
18
四、线性齐次生产函数与规模收益
1.线性齐次生产函数假如一个生产函数的每种要素投入都乘以常数 K以后,这个常数能被分解为公因子,这样的生产函数就是线性齐次生产函数。例如生产函数
Q=2X+3Y+1.5Z,如果所有要素使用量都增加 K倍,则有:
hQ=K( 2X) +K( 3Y) +K( 1.5Z) =K( 2X+3Y+1.5Z)
因为 K能被提出为公因子,每一项都包含有公因子的同次方,这就是齐次函数。公式中 K作为公因子,其指数是 1,即 h=k。但指数并非总是为 1,
公因子的指数有时会大于 1或小于 1。例如在生产函数 Q=X0.3Y0.7Z0.2中,
按比例增加每种要素的使用量,得,hQ=(kX)0.3 (kY)0.7(kZ)0.2,把 K这个公因子分解出来得,hQ=k(0.3+0.7+0.2)(X0.3Y0.7Z0.2)= k1.2 (X0.3Y0.7Z0.2),
这时,h= k1.2,所以 h>k。通过以上说明可知,如果把 K分解出来可得到方程,hQ= knf( X,Y,Z)。 从上述方程可知 h= kn,这里 n决定了生产函数的齐性次数:如果 n=1,则函数的齐性次数为 1;如果 n<1,则函数的齐性次数小于 1; n >1,则函数的齐性次数大于 1;所以 n这个指数所表示的齐性次数,是测量规模收益率的尺度:
当 n>1时,规模收益率递增;
当 n<1时,规模收益率递减;
当 n=1时,规模收益率不变;
19
2.规模收益及其变动的三种情况
1)规模收益递增; 2)规模收益递减; 3)规模收益不变。
3.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
1)一定的几何关系 ;
2)要素的不可分性 ;
3)专业化和分工 ;
4)概率因素 ;
总之,就是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4.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
因生产规模过大而产生了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规模收益不变、递增和递减图解:
50
100
150
50100
150
50
100
150
K
K
K
L
L L
O
OO
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增
20
第二节 成本理论
一、成本的性质与种类
1.成本和机会成本
1)成本或经济成本即生产费用,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支出。 西方经济学中成本的概念包括厂商为生产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和正常利润。厂商的成本是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乘积的加总。
2)机会成本或称择一成本、
替换成本,是指把既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或是利用既定资源得到某种收入时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机会成本属于隐含成本,并不是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
它是一种无形的代价,主观的损失。但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分析和比较机会成本的前提是:资源的用途有多种多样;资源的流动没有任何限制;资源的利用程度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
21
2.成本的种类
1)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 是在生产要素市场购买生产要素时,厂商依据合同支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费用。这是以货币形式支付并直接反映在帐面上,故又称会计成本。
隐性成本 是生产者使用自己提供的那一部分生产要素,
作为报酬而应付给的费用。
如使用自有资本应付的利息、
自有土地应得的租金等,这些费用在形式上没有支付,
不体现在帐面上,故称隐含成本。隐含成本即正常利润。
2)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 是指生产活动中厂商按市场价格支付的所有生产要素的费用。这是是在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分析中使用的一种成本概念。这些支付要记入厂商会计帐面上,
即显性成本。
经济成本 是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即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 。
3)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 =经济成本
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 +外在成本。微观经济学只分析私人成本,即经济成本。
22
3.成本函数和时间因素
1)成本函数
成本作为生产经营中所支付的费用,要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变化,因此成本和产量之间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即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用公式表示这种关系即成本函数,可写成:
C= f ( Q)
而产量 Q又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函数:
Q=f( L,K)
代入后得:
C= f( L,K)
这说明总成本既是总产量的函数,有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函数。
2)成本分析中的时间因素
在成本分析中一般按考察期限分为短期和长期,划分的标准是厂商能否全部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短期是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长期是可调整所有要素数量。由此,成本也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23
二、短期成本函数
1.三种短期总成本函数
1) 总固定成本 TFC
厂商在短期内支付的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称固定成本。这是在既定生产规模下的固定开支并不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如地租、
利息、厂房设备折旧、管理人员的薪金等。公式:
TFC=C0
( C0是 >0的常数)
在坐标图上,TFC曲线是一条在纵轴有一定截距的、
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总变动成本 TVC
厂商在短期内支付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叫变动成本。有工资、原材料费、动力燃料费等,由于可变生产要素数量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TVC也随产量而变,是产量的增函数。公式,TVC=F( Q)
在坐标图上 TVC是一条从原点开始自左下向右上方上升的曲线。
3)短期总成本 STC
短期总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成本总额,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公式为:
STC=TFC+TVC=C0+F( Q)
短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是产量的增函数,当 TVC=0时,
STC=TFC,故在坐标图上 STC是以纵轴截距 C0为起点由左下向右上方上升的曲线。
24
( 1)
Q
( 2)
TFC
( 4)
STC=
(2)+(3)
(3)
TVC
(7)
AFC=
(2)/(1)
(8)
SAC=
(4)/(1)
(6)
VAC=
(3)/(1)
(5)
SMC=
STC/?Q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0
30
49
65
80
100
124
150
180
215
255
300
360
60
90
109
125
140
160
184
210
240
275
315
360
420

30
19
16
15
20
24
26
30
35
40
45
60

60
30
20
15
12
10
8.6
7.5
6.7
6
5.5
5

30
24.5
21.7
20
20
20.7
21.4
22,5
23.9
25.5
27.3
30

90
54.5
41.7
35
32
30.7
30
30
30.6
31.5
32.8
35.
25
短期总成本曲线
C0=60
O
STC
TVC
TFC
产量 Q
成本 C
60
26
STC
TVC
TFC
ATC
AVC
AFC
O
SMC=MVC
产量 Q
成本 C
O
成本 C
产量 Q
切线切线
M V C
dQ
T V Cd
T V CT F C
dQ
d
Q
S T C
S M C
A F CA V C
Q
FC
Q
VC
Q
S T C
S A C
AP
P
X
Q
P
Q
XP
Q
T V C
A V C
Q
T F C
A F C
L
L
L
L
LL

)(
)(
)
1
()
1
(;
2.平均成本函数与边际成本函数
T F CQA F C
27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
1
(
1
L
L
L
L
L
L
MP
P
X
Q
P
Q
X
P
Q
T V C
S M CM V C?

1)当 SMC小于 AVC和 SAC时,AVC
和 SAC是下降的;同理,当平均成本在下降时,SMC一定小于 AVC和 SAC;
2)当 SMC位于 AVC和 SAC 之上时,
AVC和 SAC会上升;
3) SMC分别在 AVC和 SAC的最低点处与 AVC和 SAC 曲线相交并相等。
4.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几何推导
AVC=TVC
曲线上与该点产量对应点每一点的射线的斜率;
AVC=
105/15=7
SMC=TVC
曲线上与该点产量相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SMC=
200/40=5
28
三、长期成本函数
1.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 LTC是指长期生产某一产量所支付的成本总额,或者说是厂商在长期生产中,调整生产规模、生产各种产量水平所需要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用最佳要素组合、即最优生产规模生产某种品的不同产量,厂商为此支付的总成本就是长期总成本。由于扩张线上的各点都是均衡点,即代表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所以长期总成本就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如右图,50 100 150
K
LO
O
LTC
扩展线
50
100
150
R/PL=L
PL?L=R
R/L= PL
R2=
OH2?PL
R1=
OH1?PL
R0=
OH0?PL
总成本 TC=R
产量 Q
B2
B1
B0
H1 H2H0
29
2.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成本 LAC是指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支出,或单位产量所分摊的长期总成本。公式:
LAC=LTC/Q
表明长期生产各种产量所需要的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长期边际成本 LMC是指在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公式:
LMC=?LTC/?Q=dTC/dQ
LMC曲线是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点所对应的产量下,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各点的轨迹。
右图: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LTC
Q
Q
LAC
LMC
O
O
LMC
LAC
LTC
30
3.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LTC
LAC
LMC
Q
Q
LTC
STC
LAC AC
MC
QO
O
O
STC3
STC2
STC1
Q2 Q3Q1
SAC2
SAC1 SAC3
SMC3SMC2SMC1
LAC
SAC
SAC4
SAC1
SAC2 SAC3
31
4.成本曲线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成本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参加市场竞争的厂商数目的多少,从而也决定了市场的类型或是市场结构。成本规模小则厂商数目多,市场结构多为高度竞争性的;成本规模大则厂商数目少,
市场结构多为不完全竞争或者是垄断性的。
单位成本产量
D
D
5.投入要素的价格变动与成本曲线较低的要素投入价格使成本曲线向下移动
MC1AC
1
Q
AC
MC
O
AC
MC
O
LAC
32
第三节 收益和利润最大化
一、收益的概念(略)
二、价格不变条件下的收益
三、价格递减条件下的收益
AR=MR=dd=P
O Q
P
Q
1
2
3
4
5
100
200
300
400
5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TRAR MR
100
Q AR=P TR=PQ MR
1
2
3
4
5
6
7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160
280
360
400
400
360
280
120
80
40
0
-40
-80
P=AR>MR
33
四、最大利润原则
TR
MR
MC
TC
Q
QO
O
TRTC
MRMC
E
=?(Q)=TR(Q) - TC(Q)
MCMR
dQ
Qd T C
dQ
Qd T R
dQ
Qd T C
dQ
Qd T R
dQ
Qd

)()(
0
)()(
)(?
Q0 Q2Q1
34
例,设总收益函数、总成本函数和总利润函数分别为:
TCTR
QQQTC
QQTR

32
2
02.05.0101 5 0
1.15.41
试求出利润最大的产量?
32
322
322
02.06.05.311 5 0
02.05.0101 5 01.15.41
)02.05.0101 5 0(1.15.41
QQQ
QQQQQ
QQQQQ
TCTR

边际利润、即总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为:
206.02.15.31 QQ
dQ
dM
35
令边际利润为 0,并用二次方程求解两根:根据公式;15;35;
12.0
32.1
12.0
92.1
)06.0(2
)06.0)(5.31(42.1
22
11
2

QX
QX
b
X
因为负值产量是不可能出现的,
Q1为无理根,可不考虑;只有 15为最大产量。计算总利润函数 Q=15时的二阶导数,也可看出该点是总利润的最大值
(或最小值)。二阶导数为:
Q
dQ
d 12.02.1
2
2

36
四、成本理论的应用 TR
TCTRTC
TVC
TFC
E
QO
1000
2000
1000 2000
2.盈亏分析
OO
MCB MCA
DA车间
B车间
MCBMCA
1.产量分配
37
第五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厂商和行业
市场,就是一组为买卖某种商品而相互发生联系的厂商和各人。
厂商,是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市场提供商品和劳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行业,为同一市场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和。
二、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的类型,微观经济学从市场结构即市场或行业的组成方式上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四种形式;
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如厂商数量、产品性质、对价格的控制程度、资源流动的难易以及销售方式等。
见表 P164。
38
三、完全竞争的含义与假定条件
1.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每个人都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
2.产品是同质的,即彼此可以完全替代。
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有盈利可以自由的加入,
有亏损可以及时退出。
4.买卖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
5.没有政府的干预、厂商无勾结,厂商行为完全由市场决定。
四、厂商和行业面对的需求曲线
dd DD
行业厂商 XP P
Q QO O
五、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d=AR=MR
P PTR
Q QO O
MR=?TR/?Q
P0
39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短期均衡一,交易期的价格决定
1.交易期的定义
交易期或市场期是指商品的供给量固定不变的短暂期间。
2.交易期的供给曲线
交易期市场上产品数量固定不变,故交易期的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
3.市场均衡的特点
供给量是由供给一方单独决定;而在供给既定时,
产品价格则由需求一方单独决定。
4.交易期的价格功能
在交易期内价格作为配给手段的作用明显,这是价格的主要功能。在商品数量既定下,通过价格的调节作用,现有商品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S
Q
D
P
O
Q0
P0
40
二、厂商短期均衡产量的决定
1.总收益与总成本分析 P175表? 2.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分析TRTC TRTC
Q
A
B
O
Q2Q0 Q1
TFC
短期利润最大化,TR,TC,?
价格成本产量O
MC
AC
AVC
Q2 Q0 Q1
E2
E1
E0P
0
P1
P2 d1
d0
d1
短期利润最大化,MC=MR
41
SMC SAC
AVC
MR=AR=dd
P
O Q
E
N G
P
Q
A B
Q
P
O
SMC
SAC
AVC
d= MR=AR
SACSMC
d= MR=AR
AVC
P
QO
SAC
SMCP
QO
AVC
d= MR=AR
( A)经济利润
( D)停止营业( B)正常利润
( C)最小亏损
42
三、厂商与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2.行业的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而要素价格的变动会使行业的供给曲线变陡,斜率增大。
E
2
0
E1
C 边际成本价格成本产量O Q2 Q0 Q1
P2
P1
P0
四、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
P
QO
D
S
S
D
E E
E1
P0
P1
Q0 Q1
43
第三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均衡一、长期内的调整过程当 P>AC,有盈利时,原有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并有新厂商加入该行业;导致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利润消失。
当 P<AC,有亏损时、原有厂商缩减生产规模、并无新厂商加入该行业;导致产量减少,价格提高,亏损消失。
价格产量
LMC
LAC
O
P
C
M0
M0
M1
M1
M2
M2
A0
A0A1 A
1
A2 A
2
Q0 Q1 Q2
P1
规模调整:原有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长期内最大利润的条件,LMC=P=SMC
44
厂商数量的调整:新厂商加入的影响新厂商的加入,供给曲线右移,使得价格由 P下降为 P1。结果是:
在 A2规模下生产的厂商有亏损,故迫使其缩小规模,缩减产量;
在 A1规模下生产的厂商也有 P1—C的亏损,虽尽全力但仍不能获得经济利润,于是退出该行业;结果供给曲线又左移并达到均衡。
Q Q
P P
LACLMC
M2
A2
O O
S
S1
D
D
Q2
P
B
Q Q1 V
P1
V
A1
M1
C
Q1
S2 A
0 M0
45
二、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产期均衡的条件是:
AR( P) =MR=LMC=LAC=SMC=SAC价格产量
SMC
SAC
LAC
LMC
O V
B B
46
三、行业的长期均衡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价格 价格产量OO
P P
P1
P1P1
D
A
D1 S
S1
长期供给曲线 LS
Q1 Q2 Q3q1 q2q
3
请问:如果需求减少将会如何变动?
A.厂商 B.行业
M
47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均衡
A.厂商产量价格 价格产量
LAC
LAC1SAC1
SAC
SMC
SMC1
P
S
S1D
D1
P1
P2
Q1 Q2 Q3O O
LS
q1 q2q3
B.行业
A
B
C
48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均衡
A.厂商产量价格 价格产量
LS
S
S1
D D1
O O
LAC
LAC1
SAC
SAC1
SMC
A
B
C
Q1Q2 Q3q1q2q3
P
P1
P3
B.行业
49
第四节 资源配置过程
一、短期内的调整
在短期内,只在原有生产能力下调整可变成本。
二、长期内的调整
在长期内,厂商可调整生产规模,新厂商可加入盈利行业或是原有厂商退出亏损行业。当两个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即完成了资源的重新配置。
三、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考察的是价格变
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它通常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中某些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
即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
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
(或本期产量由上期价格决定)。公式表达为:
)(
)(
1
tt
tt
psQ
QDP
模型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
50
1.收敛式蛛网模型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或者说供给的价格弹性小于需求的价格弹性,这意味着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如此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会逐渐减弱,越来越小,形成一个向内收缩的蛛网,最后又恢复价格和产量的均衡。故称为蛛网稳定条件或是收敛型蛛网。
0 1 2 3 年份
PP
D S
O QQ
3 Q2Q1
P3
P2
P1
51
2.发散式蛛网模型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或者说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这说明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如此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会逐渐加剧,波动幅度越来越大,
形成一个向外扩张的蛛网,离均衡值越来越远,无法再回复到均衡。故称为,蛛网不稳定条件,或,发散式蛛网模型,。
0 1 2 3 年份Q1
P1
Q4 Q2 Q3
P4
P2
P3
P P
Q
52
3.封闭式蛛网供给曲线的率与需求曲线的斜率相等,或者说是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相等。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与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初始状态偏离均衡状况,
以后各期的成交价格和成交产量将围绕均衡点波动不止,其波动幅度不会越来越大,也不会缩小,波动幅度大小取决于市场初始所受振动的大小。这种波动会持续不停,循环下去。故称
“蛛网中立条件”或是“封闭式蛛网”。
0 1 2 3 年份
P1P3
P2P4
Q1Q3 Q2Q4
P
Q
PD S
O
53
由此可用差分方程建立动态的蛛网模型:
t
d
t PQ
QQ
Q
S
t
d
t
T
S
t
P
1
例设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164
24 1 6

t
S
T
D
T
P
P
Q
Q
0时期的价格 P0=PT-1=192;试求出第 1—5期的价格和产量的变动过程。;298;159;162642416;92;162;156642416;104;156;168642416;80;168;144642416;128;144;192642416
55
44
33
22
11

QP
P
QP
P
QP
P
QP
P
QP
P
t
t
t
t
t
54
答习题 5:
由完全竞争条件 可知将 q=6代入得已知市场需求为将 P=107.4代入得 642
6
3 8 5 2
3 8 5 2
206 0 0 0
4.107
6
2.12.0
1114.23.01112.11.0
1114.23.0
1112.11.0
22
2
2

q
Q
n
Q
PQ
PL A CL M C
q
q
qqqq
PL A CL M C
qq
dq
d L T C
L M C
qq
q
LTC
L A C
55
第六章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
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性质及原因
一、完全垄断的性质与特点
性质,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或独占,是指一家厂商控制整个行业,不存在任何竞争的市场类型。
特点:
1)厂商即行业或产业。
2)供给不能替代的产品
3)新厂商不能进入。
4)独自定价并实行差别价格。
注意:其一完全垄断并非活动于真空地带,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竞争;其二完全垄断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供给的控制。
二、完全垄断的成因
1.政府与法律规定
1)政府法律、法令规定,特许个别厂商在某种产品生产或经营上垄断。
2)专利发明。
2.自然垄断
1)对投入的控制; 2)规模经济;
3)需要大量资金,投资巨大、
不易经营,造成垄断。
56
三、垄断厂商的收益和成本曲线
8=P
7=P
6=P
5=P
4=P
3 4 5 6 7
TR=P?Q=
24=8× 3
28=7× 4
30=6× 5
30=5× 6
28=4× 7
Q
P D
D
垄断厂商可根据所面对的需求曲线选择合适的价格产量组合。
完全垄断厂商面对的是价格递减条件下的需求曲线
MR<AR=P=D
P
Q
TR
MRP
D=AR
Q
OO
O
57
第二节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一、获取经济利润时的短期均衡二、获取正常利润时的短期均衡产量价格
O
MR
MC
AC
D=AR
P
C
Q
A
B
MC
AC
MR
价格产量O
AR=D
P A
Q
获得经济利润 ABCP
58
三、亏损状态下的短期均衡当产量为 Q时,厂商亏损为 ABCP的面积
AVC
MR
P
C
ACMC
D=AR
O
B
A
价格产量Q
59
第三节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MR=SMC=LMC
调整规模前的经济利润为,BP0× OQ0;
调整规模后的经济利润为,CP1 × OQ1;价格产量
D
D=AR
LMC
LAC
SAC0
SAC1
SMC0
SMC1
MRO
B
C
P0
P1
Q0 Q1
60
完全垄断行业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完全垄断条件下,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同一产量下可以有不同的价格,因而完全垄断厂商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
价格产量
MC
O
D1=AR1MR1MR
2
D2=AR2
Q
P1
P2
61
第四节 价格歧视
一、实行价格歧视的前提条件
定义,价格歧视或价格差别,是指厂商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
条件,1)必须在完全垄断市场上独家占据市场,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
可以控制商品价格。
2)厂商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愿望和能力,即知道不同消费
者对商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对需求弹性比较大的商品市场制定比较低的价格;
而对需求弹性比较小的商品市场制定比较高的价格。这样,可以使厂商得到更多的收益。
3)厂商必须能够把消费者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可鉴别的消费阶层或集团,并能有效地阻止商品在这些消费阶层之间的倒卖或转卖行为。
根据边际收益与价格弹性的公式,可得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市场的价格。 P217
62
二、价格歧视的程度
1.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或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确切地知道每个消费者购买单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并据此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实际上是把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当作了自己的边际收益曲线,这时所有消费者剩余都变为垄断厂商的收益,消费者剩余为零 。
2.二级价格歧视
这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而分成两个以上的组别,并按组制定不同的价格。如电力公司、煤气公司或自来水公司的定价。如图:
D
D
B
C
E
X Y Z
R
S
O
P2
P1
P0
价格产量
63
3.三级价格歧视或称局部价格差别,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性质的消费者或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此时,垄断厂商将根据等边际原则来分配其产量。实现最佳产量配置的条件是:从每个市场所得到的边际收益都相等。即:
MRA = MRB= MRC =MC
产量价格产量价格价格产量O O O
MC
PBP
A
QBQA QC =QA+QB
QB
MRBMRA MRC=MRA+MRBDA DB
DC= DA+ DB
64
3
2
10
20
15
5
20
10
15
5
2
1
1
5.1
1
1
1
1
1
1;5.1;2
)
1
1()
1
1(
1
2
2
1
21
2
2
1
1
21

Ed
Ed
P
P
EdEd
Ed
P
Ed
P
MRMR
假定,
则有:;;;;;;
2121
2121
2121
PpEdEd
PPEdEd
PPEdEd

所以,如果:
21 3
2 PP?
或:
可见,各分市场的价格与其需求弹性反相关,弹性大则价格必低上述 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 B市场的需求弹性,所以 A的价格低于 B
公式证明
65
三、价格歧视与行业生存
ATC
U
V
O Q
P
P0
P2
P1
Q0 Q1 Q2
D0
D0
D1
D1
66
第五节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比较提示:
成本 —价格 —产量 —资源利用 —福利效应产量价格价格产量O O
LMC
LAC
LMC
LACPM
PC
QMQC MR
D=AR
D=AR=MR
67
第六节 对垄断的公共管制一、边际成本定价
P
Q
MC
AC
MR
D=AR
P1
P0
Q0 Q1O O Q
P
MC
AC
MR
D=AR
Q2Q1
P1
P2
二、平均成本定价
68;90;10
260
21 0 0
21 0 0
1 0 0;1 0 0
2

PQ
MCMR
QMC
QMR
QMR
QQQPTR
QP
解题 7:
由需求曲线得总收益边际收益为解方程组:
解得:
69
设某垄断厂商未实行价格歧视时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分别为,P=100–4q
和 TC=50+20q;实行价格歧视后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分别为 P1=80–5q1;
P2=180–20q2; TC=50+20( q1+q2)试说明该厂商在实行价格歧视后所得最大利润数额有何变化?;350;60;10
0208100
)2050(4100;2050;4100
2

pq
q
dq
d
qq
TCTR
qTC
qP
4 5 0;1 0 0;50;4;6
020401 8 0
0201080
)(2050201 8 0580
)(2050;201 8 0;580
2121
2
2
1
1
21
2
22
2
11
21
21
2211

PPqq
q
dq
d
q
dq
d
qqqqqq
TCTRTR
qqTC
qPqP
价格歧视前:
实行价格歧视后:
70
第七章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
第一节 垄断竞争
的性质和特征一、垄断竞争的性质和定义
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一种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即竞争和垄断相结合的市场结构。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1)市场上买卖双方人数较多;
2)各厂商生产的产品有差别;
3)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由于垄断竞争市场商品的差别性和替代性,使该市场中每个厂商都有两条斜率为负且相互交叉的需求曲线:即
dd曲线和 DD曲线。如图:
P
QO
d
D
D
Q0
d=AR
Q1Q2 Q3
P1
P2
P0 A
71
第二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一、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MC
D
D
MR
Q
P
O
A
d
Q0
d=AR
Q1Q2
P0P
1
E1
A点右 E1点左 MR> MC,因此厂商会降价、增产,按 MR=MC原则调整价格为 P1,产量为 Q1,但实销 Q2。
B
MR
B MC
d=AR
d
D
D
Q
P
O
C
E2
Q4Q3Q2
P2
下图中 B点右和 E2点左仍是 MR> MC,
厂商会按 B点的价格产量组合继续调整价格为 P2产量 Q3,但实销 Q4。
如此调整还会继续进行直到 MR=MC
72
如此继续调整的结果,即可实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MC
MR
D
D
Q
P
O
d=AR
d
E5
P5
Q5
均衡条件,MR=MC; dd=DD
E
73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D1
D1
LAC
d
d=AR1
Q
P
O
P1
Q1
A1
A2
D2
D2
d=AR2
LAC
dP
2
Q2 QO
P
P3 H
Q4 Q3
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有盈利 有利则使新厂商加入DD线左移,每个厂商分摊的产量减少;同时厂商 以为 增产降价有利可图。进行调整的结果却是亏损。
74
D
D
LAC
d=AR
d
Q
P
O Q
5
P4
Q6
LAC
垄断竞争厂商的调整与长期均衡
QO
P
LMC
MR
D
D d=AR
d
P0
Q0
N
均衡条件,MR=LMC; AR=LAC; dd=DD
厂商以为 AR与 LAC
相切可不亏不盈,却因亏损而退出该行业。于是
DD曲线右移
75
三、需求的多样性和成本的多样性实际上,由于集团内的各厂商具有不同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其价格、产量和利润也就会各有不同,厂商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受到的冲击也会因此而有所不同
AC
AC
AC
AC
d=ARd=AR
d=AR d=AR
Q
Q Q
O
O
O
O
Q P
PP
P
A最好 B较好
C较差 D最差
76
第三节 非价格竞争和厂商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除了进行上述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外,
还通过改变产品的特征和销售费用来调整其产量,
这种竞争通常被称作非价格竞争。
一、产品变异
厂商可以象变动价格一样改变其产品的特征,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其销量,即所谓的质量竞争。
产品的变异可包括:改变产品本身的品质;改变包装和装璜;改变服务质量 。
二、销售费用
非价格竞争的另一种形式是改变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用来增加产品需求的货币支出。
销售费用曲线( Average Sell Expenses curve)
销售费用销售量
ASE
O
A1
A2
Q1 Q2
77
最佳销售费用的确定价格与成本产销量O
W
A
B
C
EU
U=总销售成本 +总销售费用的增量
Z
Z=成本费用
T
T=销售费用 +成本P0
Q2Q1Q0
D
MR=MC
P0C=UU
78
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 完全竞争第四节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比较
P
O Q
P
O Q
P
O Q
AC AC
LACLMC
MCMC
Q0QNQC
PNPCP
0
价格和产量的差别、效率上的差别、福利上的差别。
MR AR ARMR
AR=MR=DD
79
3 8 45.00 0 2 5.0
3 8 40 0 7 5.0
3 8 45.00 0 2 5.0
2
2
23

qqL A C
qqL M C
qqqL T C
qAp 1.0 qAMR 2.0;368;360;80
1.03845.00025.0
2.03840075.0
2
2

Apq
qAqq
qAqq
因长期均衡时,有 LMC=MR并且 LAC=P,于是有解得:
解 5,从 中得从 中得方程组
80
第八章 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和产量
第一节 寡头垄断的性质和分类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性质
寡头( Oligopoly)又称寡头垄断、寡占,是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控制市场的行为。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性是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因为相互依存,厂商在作出自己的决策时总是猜测竞争对手的反应;
而对手的反应厂商总不能确切地知道,故他们将在
存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厂商在猜测竞争对手的反应时,总是假定其价格或产量不变,并由此建立起不同的寡头垄断模型。
二、寡头垄断的成因
由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所引起。
三、寡头垄断的分类
纯粹寡头垄断,P=f( Q1+Q2)
差别寡头垄断:
P1=f( Q1,Q2);
P2=f( Q2,Q1);
81
第二节 非勾结性的纯粹寡头垄断模型寡头垄断厂商在决策时假定对手的反应方式一经确定就保持不变并重复出现。以此为假定前提的模型,称为非勾结性的寡头垄断模型。
一、双头垄断模型
1.古尔诺模型
假定,1)有两个厂商销售相同产品即矿泉水;
2)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即 MC=0;
3)有已知的线性的需求曲线;
4)每个厂商都认为不论自己产量多少,对手会保持产量不变;
图例,A先进入市场,并确定产量为 Q
1=1/2OT;
B又进入市场,确认
A将维持产量 Q1,他把 DB=XDT作为自己的需求曲线,产量为
1/2( OT–OQ1)。
价格产量
Z
X
DT
O T
DA
MRT
MRB
MRA
DB
Q2 Q3 Q1
确定产量的原则,MR=MC
古尔诺模型
82
2 5 05 0 0;2 5 0;025 0 0
25 0 0
5 0 0)5 0 0(
5 0 0).1
2

QPQ
MCQMR
Q
dQ
d T R
MR
QQQQQPTR
QP
BA
A
A
A
AAAAAA
125125250500);
4
1
(125
02259
250)250(
250250500500).2
2

BB
BB
BBBBBB
BBBAB
POTQ
MCQMR
QQQQQPTR
QQQQP接着 B进入市场,并假定 A的产量不变,确定自己的产量为:
83
但是,在 B厂商销售 125单位后,再加 A的 250单位,使该市场的矿泉水出售量变为 375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必然下降,变成 125美元。因为整个市场的需求为 P=500-Q=500–( QA+QB) =500-375=125美元 ;既然 A厂商不再能按 250美元的价格出售 250单位产品,于是将重新估计其价格 /产量决策。同样,假定 A也没有估计到 B的反应,认为 B仍将销售 125单位产品,则 A重新测定自己的需求曲线为:;67.1 6 6;33.3 3 3;67.1 6 6;67.1 6 6;2.1 5 6;2.1 5 6
25.3 1 2;5.3 1 2
5.3 1 25.1 8 75 0 05 0 0).4;5.1 8 7;5.1 8 7;23 7 5;3 7 5
3 7 51 2 55 0 05 0 0).3
2
2

PQQQQQ
PQ
QMRQQQPTR
QQQQP
PQ
QMRQQQPTR
QQQQP
BABA
BB
BBB
BBBAB
AA
AAAAA
AAABA
84
2.埃奇沃思模型当 A进入市场时,必定以 P1的价格生产 P1R=OQA1=1/2OQA;
B进入市场后,以 OP2<OP1的价格生产 GD=PNF=OQB’的产量
PN
P1
P2
P3P
4 P5
QB QAO
D
E
F
R
S
T
U
G
MH N
P
)( PfQ BB? )( PfQ AA?
'BQ 'AQ1AQ
然后 A以 OP3<OP2的价格生产 HS=PNU=
OQA’的产量;如此不断调整下去,直到价格为 OPN,两厂商都能售出他们的最大产量时,
便呈完全竞争状态。但这时并不能形成稳定的均衡,因为任何一方都可能多个心眼:假定对方保持原价,我可把价格提高到 P1,以求最大垄断利润。
85
明智的厂商会均分最大利润的产量,即各为 1/2OQ1。
3.张伯伦模型
X
DB
P
Q
DT
T
MRB MRT
Q1Q2O
张伯伦假定厂商 A将意识到厂商 B会对自己的行动作出反应。
经过慎重考虑,厂商 A得出结论:它和厂商 B共同分享垄断利润,即 OQ1× OP0的利润,最为合适;厂商 B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于是,厂商 A和厂商
B分别把产量确定为 OQ2单位,
行业的总产量为 OQ1,价格为
OP0,两个厂商共同分享垄断水平的利润。张伯伦模型的特点:
1)价格不会有大幅度的波动;
2)说明了在无勾结的情况下,
厂商之间如何能够确立统一的价格;
3)相互依存说较符合市场实际;
P0
86
二、折断的需求曲线模型
D
D
R
R B
P
O Q
r
r
d
d
P1
Q1
F
G
价格确定为 P1后将不再变动
MC3
MC2
MC1
模型中垄断厂商敏锐地意识到它的竞争对手以及它们之间的价格与产量决策的相互依存关系。斯威齐模型的出发点是一个价格已经确定了的寡头垄断行业,它假定一个厂商预计其竞争对手将其价格变动作出两种反应:或许与其进行价格竞争,或许对其价格变化成不予理睬。于是,寡头垄断厂商面临两条需求曲线,DD
和 dd;相应有两条 MR曲线,RR
和 rr; 实际的需求曲线为 dBD,边际收益 曲线为 rFGR。最大利润原则仍是 MR=MC,价格一经确定就不轻易变动,只要边际成本
MC的变动是在 MR曲线上 F—G
之间,并且需求曲线的折断点仍保持在原有价格水平上,需求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也不会改变这一最有利的价格 —产供销组合。
87
第四节 勾结性的寡头垄断模型一、公开的勾结:卡特尔
MC2MC
1
MC1+MC2MC=
MR
DD=AR
OOO
P P P
Q1 QmQ2 =OQ1 +OQ2
AC2AC1P
m
( a) ( b) ( c)
C C
卡特尔即寡头垄断厂商为他们的共同利益通过协议所组成的组织,卡特尔协议的项目很多,包括价格、产量、销售地点、市场占有率、广告等卡特尔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它将按照使所有厂商的边际成本都相等的方式在厂商之间分配销售量。
88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MC
AC
MR
Q
P
O
B
P1
P0
D=AR
Q1Q0
89
二、非公开的勾结:价格领先制
1.低成本厂商模型低成本厂商的价格领先厂商 Ⅱ 厂商 Ⅲ厂商 Ⅰ
MC2 MC3MC
1
MR2 MR
3
MR1
OO OQ QQ
PPP
P2 P3P
1
90
2.支配型厂商模型价格产量O
D
D
MR
MC
S0
P3
P1
P2
P0
Qs QtQd
d
d
A
E
KBG
DD为行业需求曲线,S0为小厂商的供给曲线,从每一价格下的市场需求量中减去由小厂商供给的数量,
即可得残留的支配型厂商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为 P1
时,小厂商的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支配型厂商的供给量为 0;当价格为 P2
时,小厂商的供给量为 0,
市场全部供给为支配型厂商的供给;支配型厂商可在 P1 P2的价格范围作出选择,以确定最大利润的价格 —产量组合。根据最大利润原则,确定产量 Qd
91
由于行业的需求曲线为 P=300-Q,也就是 Q=300-P,
其他小厂商的供给函数为 QS=49P,所以支配型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 Qd=Q-QS=300-P- 49P=300-50P
从而有,P=6-1/50Qd,由此可得 MR=6-1/25Qd,
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即
MR= 6-1/25Qd=2.96Qd=MC解得,Qd=2,于是,
P=6-1/50× 2=5.96,
Q=300-P=300-5.96=294.04
所以,支配型厂商要使利润最大化,应生产的产量为 2;
产品价格应定在 5.96元的水平上,在这一价格水平上行业的总产量为 294.04。
习题 6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