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九章 博弈论与寡头市场分析
第一节 博弈论基本概念
1.定义
博弈论或称对策论( Game Theory),直译为游戏理论 。现实生活中的游戏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至少有两人参加;二是参与人的决策相互影响。如打扑克、下象棋顾客与商人的讨价还价、寡头厂商之间的产量决策和价格决策等。
因此我们把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活动统称为博弈。 博弈论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决策相互影响的理性人是如何进行决策以获取最大收益的。
2
2.构成完整 博弈过程需要规定的四件事:
1)参与人或局中人。 即有哪些人参与博弈。
2)行动或策略。 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行动;当他行动时,他具有什么样的信息;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结果。 对参与人的不同行动,这场博弈的结果或结局是什么。
4)报酬。 博弈的结果给参与人带来的好处。
例 1:硬币博弈。
1)参与人,两个小孩甲和乙;
2)行动或策略,甲乙两人各往地上抛一个硬币,
甲先抛,乙后抛,要么反面朝上,要么正面朝上;
3)结果,若硬币同为正面或反面,甲赢得乙一个硬币,若硬币一正一反,
则甲输给乙一个硬币;
4)报酬,一个一元硬币。
本例中每个参与人的输赢可用货币值表示。但也并非都是如此。
3
例 2:接头博弈。
参与人,马大哈和太马虎
行动策略,两人分处两地不能沟通。两人被告知到某地见面,但都忘记了接头地点。现各自作出决定去哪儿见面,假设有两地供选择,但只能做一次决定和去一个地方。
结果,如他们相遇,则两人可共进午餐,否则只好怏怏而归。
报酬,见面共进午餐,每人得到的效用为 100,扫兴而归的效用是 -20。
本例中是把结果所带来的效用作为报酬,但没有直接用数值表示。在这类结果不含数值的博弈中,
一般可通过指定效用值来规定报酬。
4
例 3:疑犯博弈。
局中人,犯罪人邦德和詹尼;
行动策略,警局需要两人的口供作为证据,对其隔离录供。每人面对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结果,一方坦白,另一方抵赖,则坦白方可获释放,抵赖方则判刑 10年;都坦白则各判 8年;
都抵赖则各判 1年。
报酬,以各自刑期的负数作为报酬。
本例中的博弈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同时又是不合作博弈,即两人为获释和不被判刑 10年,都将会出卖对方。
5
3.博弈的类型
零和博弈,博弈双方一人所得即另一人所失,博弈之和为 0,
如例 1;
非零和博弈,博弈双方一人所得与另一人所失之和不为 0,
如 例 2和 例 3 ; 是否为零和博弈要从结果看;
合作博弈,局中人都希望行动或策略保持一致;
不合作博弈,局中人至少有一方希望行动或策略不一致。
一般说来,零和博弈一定是不合作博弈,但非零和博弈不一定是合作博弈(如例 3); 是否为合作博弈要从愿望看。
静态博弈,局中人决策时彼此不知对方的决策的博弈,如例 2 ;
动态博弈,在信息交流畅通的情况下,决策时先后行动的博弈,如例 1;
序贯博弈,即动态博弈。
6
4.博弈的描述方法
1)策略式描述,表述规定和定义,P276;
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的策略表述:用支付矩阵形式直观表描述。
-8,-8 0,-10
-10,0 -1,-1
坦白 抵赖坦白抵赖詹尼邦 德
7
2)扩展式表述。 表述规定,P277。
如例 1,甲乙两个小孩往地上抛硬币,甲先乙后,
若硬币同面,则甲赢得乙一个硬币,若硬币异面则甲输给乙一个硬币。由此可给出该博弈的博弈树:
1,-1
-1,1
-1,1
1,-1
正正正反反反甲乙乙
8
第二节 零和(常数和)博奕一、收益矩阵设有厂商 A,B为双头垄断,
各自的收益是彼此价格的函数,市场需求为单一弹性,因此不管对手采取何种价格策略,其收益总是恒等于一个常数。即
KRR
PPfR
PPfR
BA
ABBB
BAAA

),(
),(
(常数)
A可能的收益表
A1 3 2 4
A2 1 1.5 3
A B B1 B2 B3
B1 B2 B3
A1 3 4 2
A2 5 4.5 3
A B
B可能的收益表
9
上述两表改为矩阵形式即称收益矩阵:

232322222121
131312121111
232221
131211
232221
131211
bababa
bababa
BA
bbb
bbb
B
aaa
aaa
A
3 2 4
1 1.5 3
3 4 2
5 4.5 3
= 6 6 66 6 6 = 6 1 1 11 1 1
即常数和矩阵。
10
上述常数和矩阵可变成零和矩阵,方法是从任一收益矩阵中减去常数和加上另一矩阵:
3-6 2-6 4-6
1-6 1.5-6 3-6 =+
3 4 2
5 4.5 4
-3 - 4 -2
-5 -4.5 -4 +
3 4 2
5 4.5 4 =
0 0 0
0 0 0
当两人收益总和为零和矩阵时,叫两人零和对策,如果把 A,B两个厂商的收益看成是收益增量,则常数和对策就变成了零和对策。因为既然市场需求为单一弹性,那么任一厂商收益的增加就意味着竞争对方收益的减少,或 A的收益矩阵即 B的损失矩阵。
二,,最大 —最小值定理,(,Min-Max定理”)
假定有 A和 B两个厂商,当他们互相不了解对方将采取何种策略时,为避免风险,必须谨慎行事,作最坏的打算,A先找出自己收益矩阵中各种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益,然后选择其中最大的收益作为自己的最优策略; B也如此行事,但 A的所得即 B的所失,因此 B将从最大损失中选出最小的一个作为其最优的策略。
11
厂商 Ⅰ 可能选择的策略厂商 Ⅱ 可能选择的策略 行的最小值1 2 3
A
B
3百万元
1百万元
2百万元
1.5百万元
4百万元
3百万元
2百万元
1百万元列的最大值 3百万元 2百万元 4百万元厂商 Ⅰ 的收益矩 阵
12
A:,从最小收益中选取最大收益,(行)
B:,从最大损失中选取最小损失,(列)
2
1
2
12
212
121

aM a x M in a
aM in a
aM in a
ij
j
j
可知 为 A 的最佳策略
2
4
2
3
122
133
122
111

aM a x a
aM a x a
aM a x a
aM a x a
i
i
i
i
可选 为 B的最佳策略
A的最优策略所获得的收益恰好等于 B的最优策略所遭受的损失,博奕结果为 2,被称为对策解或均衡解。
13
第三节 纳什均衡与寡头竞争
一、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
上策均衡,上策均衡就是指由于每一个局中人都有上策可用而仅仅使用这一策略的状况。
如在疑犯博弈中,上策和下策区分明显,无论对方选择坦白还是抵赖,另一方的上策都是选择坦白。因为对方坦白时,自己坦白虽然会判
8年徒刑,但选择抵赖将意味着 10年的铁窗,
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抵赖绝对是下策,两人都不会选择这一策略。因材施教,不管对方选择什么策略,己方都能以不变应万变,自己的上策都是选择坦白。 P276
14
纳什均衡,博弈中双方都没有绝对的上策,一方的最优策略取决于对方的选择。 定义,P279
典型例子:如接头博弈。若马大哈去甲地,太马虎的上策就是也去甲地,反之亦反。
博弈中甲和乙的选择必须相同。
不存在纳什均衡的博弈:如例 1的硬币博弈。此类博弈中也都没有绝对的上策,其上策的选择也取决于对方的选择,但这一博弈中不存在以上定义的纳什均衡。因为若甲选择正面,乙的上策就是选择反面( 异面乙赢 );但给定乙选择反面,
甲的上策选择就是反面( 同面甲赢 )。
博弈中甲和乙的选择相同,但乙和甲的选择并不相同。
纳什均衡与上策均衡的概念比较,定义,P280。
15
二、寡头市场的纳什均衡。
寡头垄断市场的定价和定产的情形与那什均衡类似。对所有生产者来说,最佳情况是在串谋或联合时实现利润最大化。但这种情况是不稳定的,因为双方都想以降低价格和增加产量来增加利润。当参加博弈的双方都这样做时,实际上也就实现了那什均衡。
在寡头市场中,一个厂商的定价和定产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策略性行为,因此,各个厂商需要在假定其竞争者的行为以后才能作出其最佳选择。由于厂商会很自然地假定其竞争对手也会在给定该厂商的行为后采取最好的行动,因而我们假定各厂商考虑其竞争者,而其竞争者也将会这么做。联系前面那什均衡的概念,不难看出寡头市场的均衡实际上是一个那什均衡。
寡头市场可以有价格假定和产量假定两种那什均衡的情况。
16
例如:有甲和乙两个生产者,他们在产品价格竞争过程中面临以下选择:
甲和乙都不降价:每家赢利 800万。
甲和乙都降价 10%:每家赢利 600万。
甲降价乙不降价:甲赢利 1000万,乙赢利 500万。
乙降价甲不降价:乙赢利 1000万,甲赢利 500万。
由此可得甲乙两厂商彼此同时行动的静态博弈的收益矩阵图示:
17
每家赢利为 600万甲赢利 500万乙赢利 1000万甲赢利 1000万乙赢利 500万每家赢利为 800万降价 10%
降价 10%
价格不变价格不变生产者甲生产者乙对于甲和乙来说,最优情况是价格都不变,但都为单独降价后 1000万的预期利润所吸引,于是都降价
10%,结果是都获得 600万的利润。实现那什均衡。
厂商甲和乙价格博弈的支付矩阵
18
三、寡头市场中的古诺模型
1)两厂商在竞争时的均衡产量与利润;
2)两厂商在串通时的均衡产量与利润;
aQaP
aqqQ
3
1
3
2
21

总产量为:
均衡价格为:
QaQRMR
QaQQQaPQTR
2/
)( 2

0?MR aQ
2
1?
令 可得到 时利润最大。
19
古诺双头垄断的均衡产量产量古诺均衡
O
串通的契约曲线厂商 Ⅱ 的反应函数厂商 Ⅰ 的反应函数
aaa 213141 a
3
2
a
aqq
aqq
4
1
3
1
21
21

竞争:
串通:
20
第四节 动态博弈与先行者优势一、逆向归纳法求解纳什均衡。 例,P286。
逆向归纳法求解的方法是求解动态博弈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从最后行动的局中人的选择入手考察其最优的选择是什么,然后,给定这一选择,比他先行一步的局中人考虑到他的这一最优选择后,再作出自己的最优选择,如此类推,
直到第一个行动的局中人作出选择。
下例为只考察两阶段的动态博弈,即局中人甲先行动,局中人乙后行动且行动后博弈就结束。
21
扩展式的三阶段博弈:
从第三阶段开始倒推,局中人甲选择 L″,获得收益为 3;倒推到第二阶段,局中人乙选择 L’,
甲乙甲
0
2
甲乙
1
1
甲乙
0
3
甲乙 20
L
'L
"L
R
'R
"R
获得效益为 1,因为他预计甲会选择 L″,他若选 R′收益将为 0;
倒推到第一阶段,局中人甲选择 L,收益为
2,他若选 R收益只能为 1。
博弈的最终结果,2和 0
22
第十章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与使用量一、要素与要素市场
1.生产要素
1)劳动; 2)土地;
3)资本; 4)企业家才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包莫尔提出企业家的十条标准:
①合作精神;
②决策能力;
③组织才干;
④精于授权;
⑤ 善于应变;
⑥勇于负责;
⑦敢担风险;
⑧敢于求新;
⑨尊重他人;
⑩品德超人;
因此,企业家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是说明企业经营者的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企业家可以是厂长、
经理;但厂长、经理并非都是企业家。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企业家须加上有社会责任感。
23
2.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要素需求产品需求产品供给要素供给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有许多共同之处;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1)生产要素市场是资源市场; 2)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不同市场的地位不同;
3)生产要素需求是一种间接的、派生的、联合的需求; 4)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生产要素的使用价格; 5)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相互依赖性;
D
D D
D
S
S S
S
QQ
PP
O O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24
3.生产要素市场的类型在产品市场上按厂商数目、产品性质等因素不同,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这种划分,都假设买者即消费者有很多,不存在垄断因素,买方市场是完全竞争
而卖方市场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因此以上四章研究的厂商理论或市场理论就是卖方市场理论。
但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情况不同,买方和卖方都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买方需求的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卖方供给的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由于需求和供给可以形成不同的组合,每一种组合就构成了一个生产要素市场类型。即:
1)买方与卖方均为完全竞争;
2)买方完全竞争和卖方不完全竞争;
3)买方不完全竞争和卖方完全竞争;
4)买方和卖方均为不完全竞争;
25
二、利润最大化与要素使用量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大小,是由其在生产中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为决定的。利润最大化表现为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最大产量的行为。厂商在决定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时,总是要根据成本最小化或产量最大化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各理论部分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Z
Z
Y
Y
X
X
K
K
L
L
K
L
K
L
LK
P
MP
P
MP
P
MP
P
MP
P
MP
P
P
MP
MP
M R T S

生产理论:
MC
MP
P
MP
P
MP
P
Z
Z
Y
Y
X
X
成本理论:
公式的含义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
所增加的成本即 MC。例,增加一单位的要素价格为 50元,而增加一单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 10,则每单位产量的成本为要素价格的 1/10,即,MC=50/10=5。
ZZ
YY
XX
Z
Z
Y
Y
X
X
PMRMP
PMRMP
PMRMP
MR
MP
P
MP
P
MP
P

厂商理论:
26
由此又引出两个新的概念:边际收益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MRP—即由于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即 MRP=MP× MR=10× 5=50;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即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品乘以该产品的价格,VMP=MP× P=10× 5=50
要素需求的原则,从上述分析中可得出结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总是根据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与该要素的价格相等的原则,来确定该要素的最佳使用量。这一结论为我们分析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提供了基础在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即有 MR=AR=P,因此,这时 MRP=VMP;
但是,当产品市场为不完全竞争时,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小于其平均收益曲线,即 MR< AR=P,因此,这时 MRP< VMP
27
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
1.假定条件:其它要素不变,只增加劳动要素;
2.VMP曲线,MPL下降,VMP曲线右下倾斜;
3.需求原则: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L=PL ;
4.任何要素,VMP曲线即是其要素的需求曲线;
完全弹性的劳动供给曲线
PL
PL
PL
L
L
L
VMPL
MPL
VMPL
PL3
PL1
PL2
L2 L3L1
O
O
O
SL
劳动要素的需求曲线MPL VMPL=MPL?P
劳动要素的 MP曲线和 VMP曲线
A
B
28
四、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多种要素可变资本投入增加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L
A
B
O
PL
PL0
PL1
L1L0 L2
VMP1( K1)VMP0( K0)
d
d
在长期内,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就不再是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图中劳动的短期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VMP0,在工资为 PL0时,劳动的需求量为 L0;在工资为 PL1时劳动需求量应为 L1;但是,在长期劳动的投入量增加时,资本的边际产品会增加,从而使厂商将资本的投入量由 K0增加到 K1,而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又会使劳动的边际产量提高,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即使劳动的 VMP曲线右移到 VMP1,从而使劳动的实际需求量不是 L1,
而是 L2。
29
五、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劳动的个别需求曲线及市场需求曲线
O OL L
A
B
a
b b1
( a) ( b)
PL2
PLP
L
PL1
VMPL1VMP
L2
D
D
L1 L2 L2’ L1 L2
要素价格下降增加要素投入,行业产量扩大;
厂商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下降; P VMP左移
30
六,生产要素的供给
1、劳动的供给影响劳动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 1)劳动的价格 —工资率。
( 2)劳动者的偏好。指劳动者对工作或闲暇的选择。
( 3)人口总量或人口规模。
( 4)劳动力与其它要素相比较的投放比率。
( 5)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
职业及地理分布。
( 6)有关的立法制度。
劳动的供给:工资率与闲暇时间的关系;
一个人工作 OZ小时,
获得 OY0的收入则小时工资额即工资率为:
O ABCD
E
F
G
H
K
货币收入时间Z
ⅣⅢ


Y1 W2
Y0
Y2
W1
W3
W4
OZ
OYW 0
1?
工资率
31
O L
W S
L
W4
W1
W2
W3
A B DC
E
F
G
H
替代效应影响收入效应影响由以上分析可得劳动供给曲线劳动时间工资率
2、土地的供给
3、资本的供给
4、企业家才能的供给
32
七、要素均衡价格和均衡使用量的决定要素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要素价格要素数量要素需求曲线 要素供给曲线
O
P0
Q0
33
1.劳动要素的使用价格 —工资的决定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价格要素数量O
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34
2.资本的使用价格 —租金或利息的决定
M1
MD
MS
E
3.土地的使用价格 ——地租的决定
r
r1
O
DD=VMPK
K
r
r0
r1
SK0 S
K1
K1K0
E
E1
长期均衡利息率租金或利息决定
SD
E
S
D1
D2
D3
P1
P2
P3
M
OO
地租地租土地 土地
P
Q
土地价格
=
单位土地的年收益 /利息率或地租 /利息率
35
4.利润的决定
1).企业家与利润
在现代化大生产以前,由于资本家同时又是企业家,
利息与利润不易区分,所以利润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出现,需要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许多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开,所有权属于资本家,
经营权属于企业家。资本家的收入为利息,企业家的收入为利润,即正常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2).经济利润与亏损
经济利润即总收入中减去一切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后的剩余。其来源有三:
( 1)来源于创新。
( 2)来源于风险。
( 3)来源于垄断。
当收益小于厂商的显性成本和折旧费用、隐性的利息、
工资和地租成本的总和时,
则经济利润为负,即亏损。
造成亏损的原因一般归结为不确定性。如发生了没有料到的对成本和收益不利的变动,就可能出现亏损。
36
3).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
(1)由于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所以它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报酬,是社会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奖赏。
2)利润对投资具有最重要的吸引力。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科技进步都离不开不断增加的投资,
利润是投资的吸引力和推动力。
(3)超额利润是创新的动力。
如果没有超额利润,就没有企业家的创新,从而也就没有对创新的模仿或创新的普及,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科技进步都将处于停滞状态。
4)利润刺激投资者愿意去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没有利润的诱惑或驱动,具有风险的事业或产品试验就不会有人去从事。死水一潭不利发展。
5)利润影响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利润的存在会促使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从而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率。
利润存在也会促使厂商重新调整决策,重新配置,扭亏为盈。
37
0
10750750
5)2150(750
70
1075050
5)2150(50
5)2150(;

Q
Q
QP
Q
Q
QP
QPMPP
PMPV M PV M PP
LL
LL
LLL
LLL
要素需求原则习题 5答
750
50
70
PL
QL
PL QL PL QL
O
750
650
550
450
0
10
20
30
350
250
150
50
40
50
60
70
(横轴截距)
(纵轴截距)
( 1)该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可列表如下
38
( 2)若工资率为 50美元,则
VMP =PL =50=( 150-2Q) × 5
解得,Q=70;
所以厂商将雇佣 70单位的劳动。
此时,APL =150-70=80,则
P?APL =80× 5=400;
单位劳动的工资报酬为 50,
而平均单位劳动的收入为 400,所以固定要素投入将得到的租金为:
400-50=350(美元)
39
LPKP
P
P
L
K
KL
KL
MP
MP
KLMPKLMP
TPKMP
TPLMP
PTPLV M P
KMPLMPTP
KPMPLPMP
KV M PLV M P
PKLPTP
LK
K
L
K
L
KL
K
L
L
KL
KL
KL

23
2
3
504.0
506.0
504.0,506.0;%40
,%60
,%60;,
50
36
45
3645
46
总收入均衡时有于是因而有也即是所以当 时达到均衡状态习题 7答
40
第二节 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一、产品的卖方垄断厂商对单一可变要素的需求
1.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MRP
2.边际要素成本 MFC
MFCL指厂商为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总成本。
当要素市场 为完全竞争时,
增及单位劳动投入的成本相等,
即 MFCL = SL =PL 。
3.厂商雇佣劳动的原则是使
MRPL = MFCL =PL
QO
P
LOMR
AR=dd
VMPL
MRPL
VMPL=MPL?PMRP
L=MPL?MR
O LMRPL
PL0
PL1
PL2
SL0
SL1
SL2
L1 L0 L2
PL
41
二、厂商使用多种可变要素时对其中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由于多种要素可变,工资下降会产生替代效应,使
MRP曲线右移,从而使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增加。
W=PL
LO
A
BA1
L2L1
MRPL2
SL1
SL2
W1
W2
MRPL1
如果厂商使用两种变动要素时,则工资率的下降会产生三种效应:
第一,替代效应,即厂商以价格较前降低的劳动替代资本,由于在生产中使用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将使
MPL减少,这表现为 MRP曲线左移;
第二,产量效应,即意味着在总成本不变条件下劳动要素价格下降导致厂商使用的劳动和资本都较前增加,从而导致产量增加,这将使劳动的 MRP
曲线右移;
第三,利润效应,替代效应和产量效应都是假定总成本不变,实际上,当工资率下降后,厂商为了获取更大利润有可能增加总成本以买进更多的劳动和资本来扩大产量,所以,利润极大化效应也将使劳动的 MRP曲线右移结果:产量效应利润效应之和大于替代效应,故使劳动的 MRP曲线右移。
42
dQ
dP
PMR
dQ
dP
Q
dQ
dQ
P
dQ
TRd
MR
QPTR
pfQ
MRMPM R P
LL

)(
)(
1
为证明
( 1)设生产函数为厂商的总收益为微分得边际收益
dL
dQ
MP
LfQ
L?
)(2
( 2)只有劳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为该函数的微分
43
( 3)由劳动的边际产品的定义
dL
TRdM R P
L
)(?
已知 TR=PQ,求总收益函数对 L的导数:

dQ
dP
QP
dL
dQ
M R P
dL
dQ
dQ
dP
Q
dL
dQ
P
dL
TRd
L
)(
MRMPM R P
MR
dQ
dP
QPMP
dL
dQ
LL
L

;
或者上式中因此可得出
44
第三节 要素市场的买方垄断本节: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素市场买方垄断。
一、使用单一可变要素
的买方垄断
1).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素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
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仍是其边际收益产品 MRP曲线。
假定这一要素是劳动,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即是
MRPL 。
2)劳动的供给曲线与 MFC
AFC=SL<MFCL
3)均衡条件,MRPL=MFCL
要素单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垄断厂商
AFC TFC MFC AFC TFC MFC
1
2
3
4
5
50
50
50
50
50
50
100
150
200
250
50
50
50
50
50
60
70
80
90
50
120
210
320
450
70
90
110
130
ME=MFC
SL =AFC
MRPLO
A
L
PL
L0
>
>
>
>
45
二、使用多种可变要素时的买方垄断的均衡
ZZ
YY
XX
MF CMRMP
MF CMRMP
MF CMRMP

Z
Z
Y
Y
X
X
MF C
MP
MF C
MP
MF C
MP
MR
M F CMP
MR
M F CMP
MR
M F CMP
ZZ
YY
XX
1
1
1

上式可改为因此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原则可表述为使用多种要素的均衡条件
46
三、买方垄断对劳动的剥削
W
LO
MFCL
MRPL
VMPL
AFC=SL
WC
Wm
WS
LS Lm LC
A.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均衡点为 E1;要素价格
WC ;雇佣劳动 LC 。
B.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均衡点为 E2;
要素价格 Wm; 雇佣劳动 Lm,有剥削。
C.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买方垄断:
均衡点为 E3 ;有剥削。
D.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素市场买方垄断:均衡点为 E4 ;
要素价格 WS,雇佣劳动 LS,有剥削。
E4 E1
E2
E3
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的剥削
47
第四节 要素市场的卖方垄断
一、双边垄断
一是厂商垄断着劳动市场的需求,即买方垄断;二是工会垄断着劳动市场的供给,即卖方垄断。
1)厂商,MFCb =MRPL
∴ 确定工资 WF和 LF雇佣量。
2)工会,MRS =MCS
∴ 确定工资 WU和 LU供给量。
3)由此确定工资的下限和上限。工资最终取决于双边议价情况。如右图,? 双边垄断下的工资决定
O
W
L
U
F
MFCb
SL=ACb=MCS
Db=MRPL=ARS
MRS
WF
WU
LFLU
48
二、工会对劳动市场的单边垄断
厂商既不是买方垄断也不是卖方垄断,劳动者却由工会组织在一起,成为要素市场的卖方垄断。此时要素价格水平和就业量将取决于工会的目标。
1)就业量最大化目标。工资为 W0,就业量为 L0 。
2)工资额总量的最大化。
工资为 W1,就业量为 L1 。
3)工会总收益差额的最大化。工资为 W2,就业量为
L2 。
单边垄断的工资决定
O L
W
MRS
DL=VMPL=ARS
W1
W2
W0
SL =MCS
e1
e
e2
L0L2 L1
49
三、工会的实际作用工会限制劳动供给
S
S1
D=MRPL
PL
O L
PL0
PL1
L0L1
工会提高工资率向上移动需求曲线
LO
S
D=MRP
PL
PL1
PL0
L1 L0
D=MRPL
D=MRPL1
S
PL1
PL
PL0
L0 L1
买方垄断卖方垄断
PL
D=MRPL
S
PL0
L0
50
第五节 固定要素的价格:租金和准租金
一、供给量长期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价格:租金
在使用生产要素时,为了防止它转移到别的用途上而必须支付的报酬,称为转移收入。在生产要素得到的总报酬中超过转移收入的部分,即称为租金 或 经济租金 。
理解经济租金须注意:一是在长期内因生产要素需求增加而引起的;二是归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三是并非因其自身素质好或边际收益产品高而得到的。例如,某技术工人在一般需求状况下,年收入 2万元,但由于需求的增加,该技术工人年收益提高到 5万元,因为,厂商不支付这么多报酬,就得不到这个技术工人。因此该技术工人收入超过了使他留在该行业中所必须支付的报酬 2万,
其余部分 3万元就是经济租金。
51
要素供给无弹性的经济租金要素供给有弹性的经济租金土地
W
LO
SD
O
R
S
D1
D2
S
R1
R2 A
W0
L0
e
52
当 S为水平即完全有弹性时,
对生产要素支付的报酬全部为转移收入即机会成本,这意味着如果对这种生产要素不按 W0价格支付,就不能得到该要素; P=MC。
当 S为垂直即完全无弹性时,
对生产要素支付的报酬全部是经济租金,这意味着即使要素价格降到接近于 0,也不会导致它的供给量的减少。
由于通常要素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对生产要素的支付也就被分成两部分:
转移支付和经济租金。O L
W
D
S
S1
S2
W0
L0
不同供给弹性的经济租金
53
二、短期内供给固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准租金
准租金 是指在 短时期内 使用固定生产要素而获得的报酬。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短时期内,某个厂商的厂房规模或机器设备的供给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要建造一座新的工厂或生产新的机器设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在短期内几乎等于零。这期间如果厂商利用叫好的生产设备,在进行生产时所支付的生产成本就较少,从而使总收益与生产支出之间形成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在性质上类似地租,归厂商所有,因此称为准地租或准租金。
54
准租金公式:
准租金 =TR-TVC
O Q
P
ATC
AVC
MC
DD=AR
短期存在的准租金
P
D
A
C
B
TFC
X
经济利润
55
9.答,1) 由于煤的销售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此 TD公司的劳动要素需求曲线即为劳动的边际产供品价值曲线 VMPL =MPL?P。由于 TD公司为该地区劳动的唯一买主,因而它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W=20+0.2L;而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MFC
则位于该供给曲线的上方。由于增加单位的劳动工资增量为 0.2,
所以 MFC=0.2L+(20+0.2L)
=20+0.4L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FC=VMPL,则有
20+0.4L=MPL?P
MPL =dQ/dL=100–0.05L,则
MPL?P=200–0.1L
从而有 20+0.4L=200-0.1L
解得,L=360
于是有,
W=20+0.2L=20+0.2× 360=92
2)该镇的工人显然受到了剥削。
根据 VMPL =MFC 的原则,工人的工资应为 164,但由于 TD公司为该地区劳动力的唯一买主,处于垄断地位,向工人支付的工资为 92元,其间的差额即为剥削。
VMP=MFC=164=
VMP=200-0.1× 360
=
MFC=20+0.4× 360
以图示说明如下:
56
O L
PL
170
164
92
140
e
e1
e2
MR
MFC
D=VMP
SL =AFC
300 360 600
6题,答:按 5题假定,该镇的工人组成了工会则有:
1)利润最大化:按 MC( MFC) =MR=200-0.2L确定 PL =170,L=300;
2)收入最大化:按 MR=0确定就业和工资,MR=200-0.2L,L=1000;
3)就业量最大化:按 VMP=AFC确定就业和工资,L=600,PL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