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蹄 疫
? 口蹄疫是由 FMDV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偶
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
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在患病动物口腔
粘膜、舌面、鼻镜、蹄部、乳房皮肤发
生水疱和溃烂,民间有“口疮”、“蹄
癀“之称。
历史与现状
? 在世界上分布极广,亚、欧、非均有严
重流行。该病传染性极高,感染动物的
范围广,一旦发生,常呈大流行。发病
率高,难以控制和消灭。被列为世界法
定必检传染病之一。
病 原
? 口蹄疫病毒( FMDV),
?分类上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
疫病毒属。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
?呈球型 (十二面体对称 ),直径 20-25nm,
单股线性 RNA,无囊膜。
?衣壳蛋白的结构,有 6种结构蛋白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 4种称为 VP1,VP2、
VP3和 VP4
? 型和亚型,
?有 7个主型,即 A,O,C,SAT1、
SAT2,SAT3(南非 1,2,3型)和
Asia-Ⅰ 型(亚洲 1型)
?每一个主型又有若干亚型
?我国仅见 A,O、和亚洲 1型
? 培养,
?多种细胞中增殖培养,如犊牛肾细
胞、仔猪肾细胞、仓鼠肾细胞
( BHK21)
? 实验动物,
?常用豚鼠和乳鼠等
? 抵抗力,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但对日
光、酸碱敏感
? 易感动物
? 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偶蹄动物动物最易感,
野生动物和人也能感染
? 家畜中以牛(奶牛、牦牛等较水牛易感)最
易感、其次是猪、再其次是羊易感,野生动
物中野牛、驯鹿、野猪、大象均易感
? 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更易感
? 本病原来发生首先是牛,80年代后,以猪发
现为主
流 行 病 学
? 传染源,
? 带毒动物:包括隐性感染动物,其排泄物、
分泌物带毒,甚至呼出的气体
? 发病动物:含毒量以感染动物口腔中的舌皮
最高,其次是水疱液、内脏、分泌物和排泄
物
? 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均可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可经损伤的粘膜(口、鼻、眼、乳
腺)和皮肤
?呼吸道传播:呼吸入受污染的空气
? 流行特点
? 从流行病学观点看:绵羊是 FMDV的储存器,
猪是感染的放大器,牛是发病的指示灯
?牛、猪、羊感染后,症状最明显的
是牛、最不明显的是羊,而感染后
排毒最强的是猪,其呼出的气体中
FMDV是牛的 20倍
? 该病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往往牛、
羊、猪在同一时间内发病
? 近年来,猪发生有扩大的趋势
流行病学
? 流行形式,
?在牧区:常大流行
?半农半牧区:流行
?在农区,
?该病的流行可呈跳跃式传播:主要是
流通原因
? 季节性,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气温高低、日光
强弱对 FMDV的影响等,其流行常表现为不
同的季节性;(秋季开始,冬季加剧,春季
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在农区或半农区不
明显,猪秋末、冬春多发
? 周期性:每隔 1-2年或 3-5年就流行一次
主要临诊症状和病变
? 牛
? 潜伏期,2-7天,最长 14天
? 一般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至 40-41℃,
食欲减退,精神萎顿,乳牛产乳量
下降
? 口腔,
?病牛咀嚼困难、流涎,
?水疱:发病 1-2天后口腔粘膜、
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
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
?糜烂或溃疡,水疱约经一昼夜破
裂,形成红色糜烂,体温恢复正
常,如继发感染,则形成溃疡
? 蹄部、趾间和蹄冠,
?水疱: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
或稍后,蹄部等出现 水疱,病
牛不原站立、行走或跛行
?糜烂:水疱破溃后留下红色糜
烂面,以后结痂,如细菌感染,
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
至蹄壳脱落
? 其他部位,
?乳房、乳头皮肤和鼻镜等部位
亦 可发生 水疱和糜烂,继发感
染则乳房炎,产乳量下降
? 表现特点
?良性口蹄疫:口蹄疫一般取良性经过,约
经 1-3周即可痊愈,病死率很低,一般不
超过 1-3%
?恶性口蹄疫:该型病例 FMDV可侵害心肌、
病牛全身症状明显、全身虚弱、肌肉发抖、
特别是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肌麻痹、
站立不稳、行走摇晃、倒地死亡,成年动
物病死率高达 40-100%
? 猪
? 潜伏期 1-2天
? 症状以水疱为主要特征,有如下特点
?水疱以 蹄部, 鼻部,口腔内多见,尤
其以鼻部,另乳房、乳头皮肤也常发
生
?病猪可发生明显跛行,不愿站立、地
上跪行、蹄壳脱落
?仔猪发病较重,多发急性胃肠炎、剧
烈拉稀、迅速脱水死亡,出现瘫痪症
状的仔猪,死亡率达 50%以上
? 其他病变特点
? 虎斑心,恶性口蹄疫的病例心肌变性、
麻痹,剖检可见色泽似虎皮的病变,
其以左、右心室平切面最明显
? 心内膜、心外膜、真胃有出血小点
诊 断
? 诊断
? 临诊诊断或现场诊断
? 实验室诊断:分离和鉴定 FMDV
?采集未破溃的水疱液、水疱皮
?细胞培养:原代细胞(胎猪肾细胞或犊牛
甲状腺细胞)
?病毒型的鉴定
?病毒亚型的鉴定
防 制
? 免疫预防和综合性防制措施
? 免疫预防,(欧洲不准使用)
?弱毒疫苗(鼠化、兔化、鸡胚化 …,)
?灭活苗
?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苗
?多肽疫苗
? 综合防制措施
?该病必须组织联防协作,贯彻“预防为主”
的方针,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
采取行政领导、技术保障、经济手段相结
合的综合防疫措施
?平时防疫措施
?加强检疫工作,包括集市、收购、屠
宰和关口检疫
?常发地区定期注射 FMD疫苗:如 O型
兔化弱毒苗,O型结晶紫灭活苗
?边境地区进行预防注射,建立免疫带,
防止传入
?开展疫情的普查和大力宣传有关防制
知识,进行常年性的兽医卫生消毒工
作
?严禁从疫区引进牲畜及其产品
?发生口蹄疫的紧急扑灭措施
?上报疫情,及时确诊
?划定疫区,严格封锁,禁止人畜及物
品的流动
?扑杀病畜及同群畜,并做无害化处理;
对环境及污染物进行严格消毒
?疫点内最后一头病畜消灭之后,3个月
内不出现新病例方可解除封锁
?疫区、受威胁区普遍进行口蹄疫疫苗
接种
?贵重的种畜、繁殖母畜可采用抗
FMDV血清早期治疗,1-2毫升 /公斤体
重
牛口蹄疫
?
左
:
舌
粘
膜
溃
疡
?
右
:
齿
龈
出
血
、
溃
疡
牛口蹄疫
?
牛
乳
房
上
的
水
疱
牛口蹄疫
?
蹄
叉
水
疱
、
破
溃
牛口蹄疫
?
虎
斑
心
、
心
肌
变
性
坏
死
猪口蹄疫
?
左
:
蹄
部
水
疱
破
溃
?
右
:
鼻
镜
水
疱
破
溃
诊 断
? 病毒型的鉴定
?琼脂扩散实验、补体结合试验
?乳鼠中和试验
?IHA实验
?荧光抗体实验
? 病毒亚型的鉴定
?微量补体结合实验
? 口蹄疫是由 FMDV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偶
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
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在患病动物口腔
粘膜、舌面、鼻镜、蹄部、乳房皮肤发
生水疱和溃烂,民间有“口疮”、“蹄
癀“之称。
历史与现状
? 在世界上分布极广,亚、欧、非均有严
重流行。该病传染性极高,感染动物的
范围广,一旦发生,常呈大流行。发病
率高,难以控制和消灭。被列为世界法
定必检传染病之一。
病 原
? 口蹄疫病毒( FMDV),
?分类上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
疫病毒属。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
?呈球型 (十二面体对称 ),直径 20-25nm,
单股线性 RNA,无囊膜。
?衣壳蛋白的结构,有 6种结构蛋白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 4种称为 VP1,VP2、
VP3和 VP4
? 型和亚型,
?有 7个主型,即 A,O,C,SAT1、
SAT2,SAT3(南非 1,2,3型)和
Asia-Ⅰ 型(亚洲 1型)
?每一个主型又有若干亚型
?我国仅见 A,O、和亚洲 1型
? 培养,
?多种细胞中增殖培养,如犊牛肾细
胞、仔猪肾细胞、仓鼠肾细胞
( BHK21)
? 实验动物,
?常用豚鼠和乳鼠等
? 抵抗力,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但对日
光、酸碱敏感
? 易感动物
? 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偶蹄动物动物最易感,
野生动物和人也能感染
? 家畜中以牛(奶牛、牦牛等较水牛易感)最
易感、其次是猪、再其次是羊易感,野生动
物中野牛、驯鹿、野猪、大象均易感
? 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更易感
? 本病原来发生首先是牛,80年代后,以猪发
现为主
流 行 病 学
? 传染源,
? 带毒动物:包括隐性感染动物,其排泄物、
分泌物带毒,甚至呼出的气体
? 发病动物:含毒量以感染动物口腔中的舌皮
最高,其次是水疱液、内脏、分泌物和排泄
物
? 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均可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可经损伤的粘膜(口、鼻、眼、乳
腺)和皮肤
?呼吸道传播:呼吸入受污染的空气
? 流行特点
? 从流行病学观点看:绵羊是 FMDV的储存器,
猪是感染的放大器,牛是发病的指示灯
?牛、猪、羊感染后,症状最明显的
是牛、最不明显的是羊,而感染后
排毒最强的是猪,其呼出的气体中
FMDV是牛的 20倍
? 该病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往往牛、
羊、猪在同一时间内发病
? 近年来,猪发生有扩大的趋势
流行病学
? 流行形式,
?在牧区:常大流行
?半农半牧区:流行
?在农区,
?该病的流行可呈跳跃式传播:主要是
流通原因
? 季节性,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气温高低、日光
强弱对 FMDV的影响等,其流行常表现为不
同的季节性;(秋季开始,冬季加剧,春季
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在农区或半农区不
明显,猪秋末、冬春多发
? 周期性:每隔 1-2年或 3-5年就流行一次
主要临诊症状和病变
? 牛
? 潜伏期,2-7天,最长 14天
? 一般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至 40-41℃,
食欲减退,精神萎顿,乳牛产乳量
下降
? 口腔,
?病牛咀嚼困难、流涎,
?水疱:发病 1-2天后口腔粘膜、
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
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
?糜烂或溃疡,水疱约经一昼夜破
裂,形成红色糜烂,体温恢复正
常,如继发感染,则形成溃疡
? 蹄部、趾间和蹄冠,
?水疱: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
或稍后,蹄部等出现 水疱,病
牛不原站立、行走或跛行
?糜烂:水疱破溃后留下红色糜
烂面,以后结痂,如细菌感染,
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
至蹄壳脱落
? 其他部位,
?乳房、乳头皮肤和鼻镜等部位
亦 可发生 水疱和糜烂,继发感
染则乳房炎,产乳量下降
? 表现特点
?良性口蹄疫:口蹄疫一般取良性经过,约
经 1-3周即可痊愈,病死率很低,一般不
超过 1-3%
?恶性口蹄疫:该型病例 FMDV可侵害心肌、
病牛全身症状明显、全身虚弱、肌肉发抖、
特别是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肌麻痹、
站立不稳、行走摇晃、倒地死亡,成年动
物病死率高达 40-100%
? 猪
? 潜伏期 1-2天
? 症状以水疱为主要特征,有如下特点
?水疱以 蹄部, 鼻部,口腔内多见,尤
其以鼻部,另乳房、乳头皮肤也常发
生
?病猪可发生明显跛行,不愿站立、地
上跪行、蹄壳脱落
?仔猪发病较重,多发急性胃肠炎、剧
烈拉稀、迅速脱水死亡,出现瘫痪症
状的仔猪,死亡率达 50%以上
? 其他病变特点
? 虎斑心,恶性口蹄疫的病例心肌变性、
麻痹,剖检可见色泽似虎皮的病变,
其以左、右心室平切面最明显
? 心内膜、心外膜、真胃有出血小点
诊 断
? 诊断
? 临诊诊断或现场诊断
? 实验室诊断:分离和鉴定 FMDV
?采集未破溃的水疱液、水疱皮
?细胞培养:原代细胞(胎猪肾细胞或犊牛
甲状腺细胞)
?病毒型的鉴定
?病毒亚型的鉴定
防 制
? 免疫预防和综合性防制措施
? 免疫预防,(欧洲不准使用)
?弱毒疫苗(鼠化、兔化、鸡胚化 …,)
?灭活苗
?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苗
?多肽疫苗
? 综合防制措施
?该病必须组织联防协作,贯彻“预防为主”
的方针,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
采取行政领导、技术保障、经济手段相结
合的综合防疫措施
?平时防疫措施
?加强检疫工作,包括集市、收购、屠
宰和关口检疫
?常发地区定期注射 FMD疫苗:如 O型
兔化弱毒苗,O型结晶紫灭活苗
?边境地区进行预防注射,建立免疫带,
防止传入
?开展疫情的普查和大力宣传有关防制
知识,进行常年性的兽医卫生消毒工
作
?严禁从疫区引进牲畜及其产品
?发生口蹄疫的紧急扑灭措施
?上报疫情,及时确诊
?划定疫区,严格封锁,禁止人畜及物
品的流动
?扑杀病畜及同群畜,并做无害化处理;
对环境及污染物进行严格消毒
?疫点内最后一头病畜消灭之后,3个月
内不出现新病例方可解除封锁
?疫区、受威胁区普遍进行口蹄疫疫苗
接种
?贵重的种畜、繁殖母畜可采用抗
FMDV血清早期治疗,1-2毫升 /公斤体
重
牛口蹄疫
?
左
:
舌
粘
膜
溃
疡
?
右
:
齿
龈
出
血
、
溃
疡
牛口蹄疫
?
牛
乳
房
上
的
水
疱
牛口蹄疫
?
蹄
叉
水
疱
、
破
溃
牛口蹄疫
?
虎
斑
心
、
心
肌
变
性
坏
死
猪口蹄疫
?
左
:
蹄
部
水
疱
破
溃
?
右
:
鼻
镜
水
疱
破
溃
诊 断
? 病毒型的鉴定
?琼脂扩散实验、补体结合试验
?乳鼠中和试验
?IHA实验
?荧光抗体实验
? 病毒亚型的鉴定
?微量补体结合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