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
第一节 语义概说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义素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语义场
第五节 词义的解释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第一节 语义概说
一 语义和语义学
在交际中使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叫做 语义 。
语义是通过语言的各级单位 ——语素、词、词组、句子、句
群 ——和这些单位的组合表达出来的。所有语言的各级单位
都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
所谓 语义学 就是专门研究语言意义 (语言的各级单位的
意义 )以及一切与语义有关的现象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就
是语言的各级单位 (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整段整
篇的说话和文章,乃至整本著作 )的意义,以及语义与语音、
语法、修辞、文字、语境、哲学思想、社会环境、个人修养
的关系,等等。因而语义学实际上是一种跨学科的学问。
第一节 语义概说
汉语的语义研究内容
汉语的语义研究是要研究汉语的各级语
言单位的意义以及与这些意义有关的一切语
言现象,具体地说,主要研究,汉语的语音与词
义的关系;汉语词义构成的因素;汉语词的义素分析;汉语
词义的分类和演变;汉语词义的组合与聚合关系;汉语的语
义场;汉语的句子意义的分析;汉语的同义现象、反义现象
和歧义现象;汉语的精确义与模糊义;汉语的语法与语义的
关系;语言环境与汉语语义的关系;汉民族的非语言手段、
汉字与汉语语义的关系 等等。
第一节 语义概说
二 语义单位
(一)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言单位)。
1.语素的分类
(1)根据语素表示意义的特点,语素分为
“明显义语素” 和,暗示义语素” 。
表达意义的语素叫“明显义语素”,明显义语素分
为两类:一类表达词汇意义,一类表达语法意义。
第一节 语义概说
表达词汇意义的语素分为两类:可以独立成词的和不
能独立成词的,它们都是合成词结构中的“词根”。
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也分为可以独立成词的和不能独立
成词的两类。可以独立成词的语素属于构形语素,它们构成
的是虚词;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属于构词语素,它们只能在
派生词中充当“词缀”。
表达词汇意义的语素相互组合,构成的是复合词,如
? 语言、思想、飙车 ? 等。
表达词汇意义的语素与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组合,构成
的是派生词,如,老虎、嗓子,等。
第一节 语义概说
区别意义的语素叫暗示义语素
? 南瓜 ? 之 ? 南 ? 与 ? 冬瓜 ? 之 ? 冬 ? 与表方位的南和北没有什么
关系,但它们在词中起到了区分意义的作用,词义的差异正是通过
区别意义的成分来区别的,尽管它们在任何其他复合形式中
都不出现,但它们也是有意义的,它们的意义就是区别意义。
区别意义的形式是纯粹表音的,如 ? 豇豆、豌豆、荠菜、荞
麦、燕麦、鲣鱼、鳜鱼、蝮蛇 ? 之类的词的前一语素。表面上看
起来,? 豇、豌、荠、荞、燕、鲣、鳜、蝮 ? 是能够表达意义的,
但其实是汉字的作用,究其实,它们只是表音形式,自身并
不表达意义,而是通过区别意义“暗示”意义。
这里,表达词汇意义的“明显义语素”与区别意义的
“暗示义语素”组合,构成的也是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
? 国家、窗户、时髦、警惕 ? 等,后一音节也都起区别意义的作
用,因此是暗示义语素,它们同前面明显义语素构成的是并
列结构的偏义复合词。
第一节 语义概说
(2)根据音节的多少,可将语素分为 单音节语素 和 多音
节语素 。
单音节语素是现代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如 ? 好、山、走、
而、呢 ? 等,在口语中一般读成一个音节,在书面中一般写
做一个汉字。
多音节语素多是古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字”和古今的
音译词。如 ? 玲珑、仿佛、玻璃、沙琪玛 ? 等。
第一节 语义概说
2.语素的确定
几个音节(书面上几个字)是几个语素,通常通过同形
替代法来确定。同形替代有三个条件,A.用已知语素(例如
能单说的单音节语素)替换。 B.双向替换。 C.不改变语素的
意义和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如:
书架 书架 书架
书 包 衣 架
书 房 货 架
书 库 井 架
左栏用与“架”同功能的“包、房、库”替换,在替换
的过程中,“书”以同样的意义与“包、房、库”组合,组
合后的结构关系与“书架”相同。但仅仅替换“架”只是单
向替换,既替换“架”,也替换“书”,才是双向替换。因
此,右栏用“衣、货、井”替换“书”,也就是“架”以同
样的意义与“衣、货、井”组合。“双向替换”的结果表明,
“书”、“架”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在这种替换中,必
须注意同一性,比如“书架、绑架、骂架”的结构关系不同,
“架”的意义也不同,不具有同一性,因此“书、绑、骂”
之间没有替换关系。
第一节 语义概说
( 1)剩余音节
蝴蝶 蝴 蝶 蝴 蝶 蟾蜍 蟾 蜍 蟾蜍
粉 蝶 蝴?? 蜍 蟾 宫
彩 蝶 蝴?? 蜍 蟾 酥
上述替换表明,“蝶”可以用同样的意义分别与“蝴、粉、彩”组
合,“蟾”可以用同样的意义分别与“宫、酥”组合,但“蝴、蜍”都
不能以同样的意义与其他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组合,因此,“蝴蝶”、
“蟾蜍”都只是一个语素。
通过对“粉蝶、彩蝶”、“蟾宫、蟾酥”的双向替换,证明其中的
“蝶、蟾”都是语素。
因此,“蝴蝶”是一个语素,“蝶”也是一个语素;“蟾蜍”是一
个语素,“蟾”也是一个语素。
至于“蝶、蟾”与“蝴蝶、蟾蜍”的关系,它们不过是代称与原称
的关系,犹如“俄罗斯”是蒙古语[ oros]的音译,三个音节只代表一
个语素,但在“俄联邦”中的“俄”作为“俄罗斯”的代称与“联邦”
组合,“俄”显然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一个语素。这种关系并
不难懂。
第一节 语义概说
(2)剩余成分
? 豇豆、豌豆、蕹菜、荠菜、荞麦、燕麦、鲣鱼、鳜鱼、蝮蛇、鹣
鸟 ? 等双音节词,同样只能进行单向替换。例如:
豇豆 豇豆 豇豆 蕹菜 蕹菜 蕹菜
青豆 豇? 油菜 蕹?
蚕豆 豇? 榨菜 蕹?
扁豆 豇? 花菜 蕹?
这些词,单向替换后剩余的前一部分在现代汉语中没有
出现在其他复合形式中的可能。
,国家、窗户, 之类的双音节词,也只能进行单向替换:
国家 国家 国家 窗户 窗户 窗户
?家 国际?户 窗台
?家 国内?户 窗框
第一节 语义概说
第二种情况与上面第一种不一样。首先,被替换出来的
不能说是原结构中的代称。其次,“豇豆”不同于“青豆、
蚕豆”,“蕹菜”不同于“榨菜、油菜”,说明“豇、蕹”
都是有意义的语言成分,它们的意义就是区别意义。
“国家、窗户”中的“家、户”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因为“国、窗”并不等于“国家、窗户”,比如“国画、国
花、国手,橱窗、开天窗”中的“国、窗”就不等于“国家、
窗户”。这说明“家、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第一节 语义概说
(3)词缀有些词只带一种词缀,词缀也就不太好替换。
如,
清楚 清楚 清楚
痛楚 清?
苦楚 清?
酸楚 清?
同样,这里“清楚”不同于“清白”,“楚”在中间也
起到了区别意义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单向替换后剩余下来
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有区别意义作用的,一种是没有区别
意义作用的。只有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形式才是最小的音义
结合体,即语素;这类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通过单向替换剩
余下来的成分,因此可叫“剩余成分”,而没有区别意义作
用的材料则不具有前者的性质,因此只是“剩余音节”。
“剩余音节”并不只能是一个音节,也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音节。剩余成分的意义与其他音义结合体不同,它们本
身不表达意义,在词结构中,“剩余成分”的作用是区别意
义。
第一节 语义概说
( 4)外来词语的语素确定
①音译词,不管多少音节,都只是一个语素。
摩丝( mousse)、者喱( jelly)这两个词原先都是指果冻、肉冻
一类的东西,后来引申指胶状一类的东西,或意为 ? 使 ?? 成胶状 ? 。
现在这二者都用来指给头发定型的东西。
②音译成分 +汉语语素构成的混合词:音译成分代表一
个语素,不论其音节数有多少。
啤 酒 (beer) 卡 车 (car) 卡 片 (card) 吉普 车 (jeep) 扑克 牌 (poker)
贝雷 帽 (barret) 巧克力 糖 (chocolate) 迪斯科 舞 (disco)
③ 音意兼译的外来词,每个音节标记一个语素。
黑客 (hacker网络或计算机软件系统的非法侵入者 )
基因 (gene)声纳 (sonar)引得 (index)蹦极 (bungie)媒体 (media)
披头士( Beatles甲壳虫乐队)嬉皮士 (Hippies)俱乐部 (club)
扑热息痛 (paracetamol)乌托邦 (Utopia)
万维网 (World Wide Wed的缩略语为 WWW,译者以三个 W作为汉语语
素声母的语音依据,不拘一格,大胆想象,又不逾规矩,音意兼译,堪
称妙笔生花之作 )
第一节 语义概说
④ 混合词(由来自两种语言的成分混合而成的词)的
语素分析。
混合词有两种:
一种是音译成分加汉语语素。如蛇果( delicious的后
一部分)之“蛇” 代表一个语素。
一种是音意兼译的成分加汉语语素,踢踏舞( tittup)
之“踢踏”传神地表现出这种舞蹈的特点,“踢踏”在声音
上与 tittup也很相近,因此属于音意兼译。音意兼译的“踢
踏”和汉语语素“舞”组成的“踢踏舞”,则属于混合
词。 —— 这种混合词有几个音节就有几个语素。
第一节 语义概说
,借形词”的语素分析
汉语按照汉字的形式借入的日语词分为两类:
一类是日语把古汉语词借去用于翻译印欧语,汉语又作
为新词借入,如 ? 选举、革命、劳动、环境、社会、机会、精神、专
制 ? 等,这一类词包含两个语素。 ? 苦力 ? 是汉语借自日语的
借词,本为日语用汉字 ? 苦力 ? 音意兼顾翻译英语的 Coolie。
汉语中的 ? 苦力 ? 包含两个语素。近年来从日语中吸收的 ? 瘦
身、人气、写真、铁板烧、指压、低迷 ?, 都可以按照汉语的意义
来确认其语素构成。
还有一类借形词是借用用汉字写成的日语固有词,如
? 积极、消极、景气、取缔、取消、寿司、物语(原义为 ‘ 故事、传
说 ’ ) ? 等,其构成音节(字)表示的意义不是汉语的,而
是日语的。有些意义发生变化,如 ? 取缔 ? 在日语中是 ? 管理、
监守 ? 的意思,借到汉语中,逐渐变为 ? 明令取消或禁止 ? 。 不
管怎样,按照汉字表示的汉语语素义分析,怎么也联系不上。
这类借形词只包含一个语素。
第一节 语义概说
3.语素和文字的关系
语素是语言的意义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写
单位。尽管语素 90%以上都是单音节的,而汉字又刚好记录
一个音节,但同汉字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同一个汉
字代表几个语素。如“服”在“服药”、“服了你”、“便
服”中为不同的语素;“后”在“先后”、“皇后”中为不
同的语素。反过来,一个语素在不同历史时期可以被不同的
汉字记录,如“峰 — 峯”。如果语素是多音节的,就必须用
多个汉字来记录,如“逻辑”、“吉林”、“葫芦”等。当
然,有时单音节的语素单位和字是一致的。如人、手、山等。
汉语中也有少数是用外文字母记录的。如 χ 射线,α 射
线,B超中的外文字母。另外如 cm,mm,kg等符号。
第一节 语义概说
4.语素和词
( 1)语素和词都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但他们的组
织功能不同。从理论上讲,语素是构成词或熟语的要素,词
是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要素。成词语素不单用而作构词成分时
是语素,在单用在词组中或作句子成分时是词。词与成词语
素的不同,主要在着眼点上:当说某成词语素是语素时,是
把它放在语素的层级上来考虑的。当说它是词时,是把它放
在词的层面上来考虑问题的。不成词语素一般场合下不允许
单用,特殊情况下能单用,单用的时候是词。如:
字例 一般情况 特殊情况
民 民房、人民 党、政、军、民、学(列举格式)
言、语 言语、语言 你一言,我一语(熟语)
叶 叶子、树叶 根、茎、叶、花、果(植物学)
时 时候(口头) 时(书面)
第一节 语义概说
( 2)语素和词的表义特点也不大相同,尽管二者都表示
意义,但词表示的意义比较明确和固定,而语素表示的意义
往往不大具体,或不很固定。比如 ? 政治 ?,它的意义是明
确而固定的,但作为语素的 ? 政 ? 和 ? 治 ? 的意义却不大明确,
并随着构成不同的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 发牢骚 ? 的 ? 发 ?
是 ? 用言语表达 ?, ? 发脾气 ? 的 ? 发 ? 是 ? 发作 ?, ? 发电报 ? 的
? 发 ? 是 ? 发出 ?, ? 发文章 ? 的 ? 发 ? 是 ? 发表 ?, ? 发炮弹 ? 的
? 发 ? 是 ? 发射 ? ??, 发”本身的语义是不自足的,需要由
? 牢骚、脾气、电报、文章、炮弹 ? 来补充和确定。又如“习
作”、“习用”、“恶习”这些词的含义都是明确的。其中
“习”这个语素如果呈游离状态,就有“练习”、“经常
地”、“习惯”等多种含义。只有在“习”同别的语素构成
合成词时,它的意义才能明确地固定下来。
第一节 语义概说
( 3)在语音形式上,语素也有和词不同的地方。语素
的声音形式并不是固定的。如 ? 说 ? 在 ? 游说 ? 中念 shuì,在
? 说服 ? 中念 shuō 。 ? 食指、五指、首屈一指 ? 中的 ? 指 ? 念上声,
? 指甲 ? 中的 ? 指 ? 念阴平,? 指头 ? 中的 ? 指 ? 念阳平,三个不同声
调的 ? 指 ? 是同一个语素的三个语音变体。 ? 杉 ? 在 ? 水杉、云杉 ? 中
念 shān,在 ? 杉木、杉篙 ? 中念 shā 。
第一节 语义概说
5.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在汉语中,双音合成词的意义并不等于语素义的简单
相加,合成词的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关系的类型,主要有
五种:
( 1)语素义直接地、完全地表示词义。又有词义是语
素义的组合的,如 ? 平分 ? 就是 ? 平均分配 ? ;有词义、两个语
素义三者相同相近的,如 ? 哀伤 ? 与 ? 哀 ?, ? 伤 ?,三者同义。
? 悲伤 ? 也是如此。
( 2)语素义直接地、部分地表示词义,如 ? 平年 ?,意为
农作物收成平常的年头,? 平 ? 义为 ? 平常 ?, ? 年 ? 义为 ? 年头 ?,
其中 ? 农作物收成 ? 的词义在语素中完全没有,却是词义所包含的。
第一节 语义概说
( 3)语素义间接表示词义,词义是语素义的引申、比
喻义,如 ? 铁窗 ? 借指监狱,? 风雨 ? 比喻艰难困苦 。
( 4)表词义的语素有的失落原义,如 ? 忘记 ? 中的 ? 忘 ?,
? 船只 ? 中的 ? 只 ?,原有的语素义失落。
( 5)语素义完全不表示词义,所有的语素的意义完全
失落,语素的现有意义同词义没有联系,如 ? 东西 ? 泛指各种
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二百五 ? 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 这
些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联系,有的可以从词源上找到说明。
第一节 语义概说
6.语素共义和语素变义
同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样,
语素在具体的词中意义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语素在具体
词中的意义称为语素变义,体现在各语素变义的共同之处为
语素共义。语素变义同语素共义的关系,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1)关联关系。即语素共义和语素变义有各种关联。
如 ? 艺 ? 有两个意义:①技巧、技术,②艺术。 在以下各词中,
“艺”都用“艺术”义,但意义有差别。
艺林:艺术界或文艺图书聚集的地力
艺龄:艺术活动的年数
艺名:演出时用的别名
第一节 语义概说
(2)种类关系。语素变义和语素共义是种类关系,语素
共义一般为类 (大 ),语素变义一般为种 (小 )。如:
文本:文件的某种本子 (多就文字措词而言 ),也指某种文件。
文稿:文章或公文的草稿。
文体:公文稿件等。
文集:把作家的作品汇集编成的书 (可以有诗有文 )。
这里“文”的语素共义为“文章”,它同语素变义的关
系是类和种的关系。
(3)借代比喻关系。语素共义和语素变义之间的关系相
当于修辞上的借代比喻。如,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
语素有共义,体现了语素的概括性,其复杂的变异,使
它构成的词能适应区别意义的各种需要,这又是它的灵活性。
人头脑形成的意识内容是无限的,而语素是有限的。在语素
和词的平面上,以有限表示无限,就产生了语素和词的概括
性和灵活性。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词义首先可以分为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两大类。
语言意义是指词在语言系统中的概括的固定的意义,
语用意义是指词在具体使用时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
语言意义又可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类。词汇
意义是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独立的意义,语法意义是
词在语法系统中的关系意义。语法意义我们放在语
法章(词类、句子)中讨论。这里看 词汇意义 和 语
用意义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一 词汇意义
1.概念意义及语用突破
( 1)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指称意义、逻辑意义等,它是
人们对词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通过词的概念
意义,可以区别不同的指称对象。 ? 老 ? 的概念意义是 ? 年岁大,
与少或幼相对 ?, ? 消化 ? 的概念意义是 ? 食物在人或动物体内,经过
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变为能够溶解于水并可以被机体吸收的养料 ? 。
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内容,一般实词都有概括意义,
通常认为叹词、语气词等虚词没有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反映词与所指对象的对应关系。一个词能指称
几种不同的对象,就有几种不同的概念意义(或者说义位)。
如果一个词的指称范围发生变化,词的概念意义就发生变化。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概念意义又可分为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两种。通俗意义
是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认识,通常只反映事物的非本质
的外部的特征,专门意义是具备某些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
象的特殊的认识,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的内部的特征。如 ? 圆 ?
的通俗意义是 ? 像车轮一样的形状 ? ;而其数学定义则是 ? 平面
上到定点的距离为定长的点的轨迹 ? 。
有些词只有通俗意义,如 ? 多、少 ?,有些词只有专门意
义,如 ? 硝化、函数 ? 。有些词兼有两种意义,如上述 ? 圆 ?
等。一个词的通俗意义与专门意义有时指称相同的或大致相
同的对象,有时所指对象有很大不同。如 ? 物质 ? 的通俗意
义是指 ?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金钱等 ?,而其哲学意义则是 ? 独
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 。
相比之下,词的通俗意义一般比较模糊,专门意义一般
比较精确,如 ? 大雨 ? 的通俗意义是相当模糊的,而气象学
上则对它有严格的定义,? 大雨 ? 指 24小时累积雨量达 50毫米以上,
且其中至少有 1小时雨量达 15毫米以上之降雨现象。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2)概念和词义的关系
词义和概念都以语音为载体,都以客观对象为基础。
词义和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
的时候。当不一致时,表现为两种状态:概念的内涵比词义
的内涵丰富,或者概念的外延比词义的外延宽广。
词是一种语言单位,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词义属于语
言学范畴,概念则属于逻辑学范畴。所以:
①词义具有民族性,而概念则具有全球性。
②词义具有感情色彩,而概念则没有感情色彩等。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词义同概念有对应的时候,也有不对应的时候。词义同
概念的不对应表现在:
①有时同概念对应的是短语义。概念不仅存在、表现于
词中,也通过词组表现,如 ? 现代化的必要性 ?, ? 宇宙大爆炸理
论 ? 也各表示一个概念。
②有时同一个概念相对应的是几个有细微差别的词义,
如 长度小,对应短和矮。 一个词义对应几个概念的情况:许多
概念界限分明,表达概念的词却可能把界限打破,使词义模
糊,如 ? 尖 ? 表示触觉,也表视觉、听觉、嗅觉等的敏锐。
③几个彼此有联系的概念可以由一个词来表示。如多义
词就将有联系的概念合为一个词。
④有些词义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一小部分词不表示概
念,主要是指语气词 ? 呢、吧、吗 ? 和象声词 ? 当、哈哈、哗哗 ?
等,它们只是相应的语气和声音的代表。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3)具有多个概念意义词的运用 —— 多义词的选用
通常情况下,一个词一次只能用一个概念,但有意地同
时使用一个词的几个概念意义,能取得生动、含蓄的效果。
多义词就是一个词具有多项意义(亦即表示几个概念),当
然各项意义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①利用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让表示不同意义的同一
词语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可以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感,
有时还显得含蓄和深刻。
他说:她这人真有意思。
她说:他这人怪有意思。
于是,有人断言,她和他有了意思,并要他赶快意思意思。
他火了,说,? 我根本没那意思! ? 她生气了,问,? 你们这样胡
扯是什么意思? ? 说的人有点不好意思,便解释说这纯属开玩笑,并没
有别的意思 ??
事后,有人说 ? 真有意思 ?,也有人说 ? 真没意思 ? 。
(, 意思,,, 读者, 1994年第 6期))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② 多义词像同音词一样,其存在是语言符号简易经济
的一种表现,使人们易于掌握和运用。像同音词一样,还能
在表达上造成双关,取得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语意双关:
借用同义的词语来表达一个双关的意思,这就是语意双关。
我从昆明到重庆是飞的。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
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因此以为坐海船坐飞机是 ? 不亦快哉! ?
(朱自清, 飞, )
“不亦快哉”的“快”是“愉快、高兴”的意思。此处
又关联到“速度快”的意思。
傍晚从露台上望湖,山脚下的暮霭混在一抹轻蓝里,加上几星儿刚
放的灯光,真有味。孟特罗的果子可可糖也真有味。(朱自清, 欧游杂
记 · 瑞士, )
这两个“真有味”的偏正词组,后者保留着语言体系
中的本来意义,前者则转化为言语中“真有意思”的含义,
这是言语所表述的意义。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2.感情意义和含蓄意义
感情意义,又称感情色彩,指由词体现出来的反映说话
人对所指对象或有关现象的主观态度及各种感情。感情意义
大体上分为褒义与贬义两类。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现
象的赞扬、喜爱、尊重、亲切、礼貌等感情态度的词义就是
褒义,如 优秀、聪明、漂亮、先生、请教 等都含褒义。凡表示说
话人对有关对象的贬抑、厌恶、轻蔑、疏远、讽刺等感情态
度的词义就是贬义,如 狡猾、妖艳、顽固、老婆子 等,一般含贬
义。
感情意义主要反映说话人的感情态度,有时还取决于说
话人与所指对象的关系。有些词由于说话人与所指对象的关
系不同而含不同的感情意义。如 ? 老头子、老婆子 ? 若是指外人,
就含贬义,表示轻蔑;如果是老伴间互称,则表示亲昵,含褒义。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感情意义一般是附着在概念意义之上的,
只有少数叹词是专门表示感情意义的,如
? 呸、哼 ? 等。感情意义也不是每个词都有的,
大多数词都不带感情意义。如 ? 书本、纸张、
散步 ? 等。不过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也能表示感情色彩。如 ? 他笨得像头牛 ? 中 ? 牛 ?
就用于贬义。这种临时意义属语用意义而不
属词汇意义。带感情意义的一般多是表示人
的性状行为及称呼的词。有些形容词用于一
般事物也带感情意义,如 ? 好、坏、美丽、丑
陋、宏大、庞大、寒冷、炎热 ? 等。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含蓄意义,又称为内涵意义,是指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
委婉的含蓄的评价,它反映人们对事物的非本质的偶有性质
的主观认识。如 ? 男子汉 ? 的概念意义是男性成年人,但也含
有 坚强、健壮、有气度 等意味; ? 妇道人家 ? 的概念意义是女性
成年人,又 含有柔弱、气量小、没见识 等意味。 ? 老实 ? 常常指 不
聪明、比较笨、胆小 等,? 调皮 ? 又往往意味着 机灵、聪明、有胆
量 等。这种委婉地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评价的意味就是
含蓄意义。
含蓄意义一方面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相关,一方面也与
所指对象的偶有性质相关。如男人不一定都有坚强、健壮等
性质,女人也不一定都柔弱、没见识;老实人不一定笨,调
皮的人也不一定都聪明。这种含蓄意义都只反映同类事物的
偶有性质,但由于各种原因,容易使人联想到这种偶有性质。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此外含蓄意义的理解,还与听话人及语言环境相关,因
为含蓄意义是隐含在概念意义之中的,其意义不很明确,给
听话人留有广泛联想的余地。所以,含蓄意义往往具有多义
性,因为对象的偶有性质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时一个词有相
反的含蓄意义。如 ? 年轻 ? 既有不成熟、缺乏经验、不可靠等否定
的含蓄意义,也含有朝气、有热情、有干劲、有胆量等肯定的含蓄意义。
? 新 ? 既有好、有价值、有创造、有吸引力等含蓄意义,也有不可靠、
不成熟等否定的含蓄意义。
含蓄意义与感情意义有类似之处,都反映说话人的褒贬
评价,可以合为一类,叫评价意义。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感情意义褒贬鲜明直露,含蓄意义则比较委婉,往往
是褒中寓贬,贬中寓褒。如 说某人笨,有明显的贬义,而说某人老
实就很委婉,没有明显的贬义 。其次,感情意义一般只涉及说话
人与对象的关系,与听话人无关,而含蓄意义往往还取决于
听话人的联想。如 ? 这是陈旧的观点 ?,任何人听都有贬义;而
? 这是传统的观点 ?,是褒是贬,往往取决于听话人及具体语境。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3.语体意义
语体意义,又称风格意义,是一些词由于一般用于某类
特定语体而形成的一种风格色彩,它反映了词与交际场合的
关系。
语体风格一般分为口语风格与书面语风格两大类。口语
风格一般通俗活泼,书面语风格一般庄重典雅。
口语风格又可分为普通口语和方言口语两种,如 ? 脑袋、
小伙子、聊天 ? 是普通口语,? 脑壳、小伢、摆龙门阵 ? 是方言口
语。方言口语既有口语色彩,又有方言色彩。
书面语风格又可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
公文语体等多种,如 ? 头颅、孩提、寂静 ? 属文艺语体,? 公民、
专制、复辟 ? 属政论语体,? 圆周、化合、伏特 ? 属科技语体,
? 函告、兹、特此 ? 属公文语体。
有很多词是通用于各种语体的,如 ? 人、山、大、前面 ?
等等。这些词不含语体意义。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4.搭配意义
搭配意义是指某些词由特定的搭配习惯而形成的联想
意义。它反映词与使用范围的关系。如“肥、胖”的概念意
义相同,但搭配习惯不同,“肥”在我国北方一般不与指人
的词语搭配(现在有减肥,新近改为瘦身),“胖”一般与
指人的词语搭配。由于这些词有特定的搭配对象,听到这些
词就会联想到它的搭配对象。如果改变它的习惯搭配,就会
产生附加意义。如 用 ? 肥 ? 来指人,就带贬义,用 ? 胖 ? 指动物,
就有褒义,表达喜爱的感情 。
有些词的搭配意义不同,概念意义也不同。如表示
“叫”的词,龙吟、虎啸、马嘶、狼嗥、犬吠、猿啼、狮吼、鸟鸣,
这些词都有特殊的搭配意义,但同时概念意义也有细微差别。
不同动物的叫声各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差别是概念意义的差
别。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5.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是指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是指说话人对
所指对象非本质特点的认识。如“水”,它是无味的、流动
的、凉的(指在自然状态下的水,热水古代就称汤了)。这
些属性不构成“水”这个词的理性意义,而是它的隐含意义。
但是在某种语言环境中这种隐含意义会反映出来。如:
君子之交淡如水。(言其无味)
碧天如水夜云轻。(言其清凉)
君恩如水满身流。(言其流动)
隐含意义还随着民族和时代不同而不同,汉语中的
“冰”,有“高洁”的意义,如 ? 一片冰心在玉壶 ?,而其他
民族的语言中,“冰”未必有这样的意思。
隐含意义如果经常被使用,也会发展成一个新的词或
义位。如“飞”的隐含意义是“迅速”,到后来,由这个隐
含意义发展出一个副词“飞”,如 ? 飞跑、飞快 ? 等。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6.联想意义
联想意义指一个词有多种意义,在使用甲义时,使人
联想到它的乙义。比如 ? 血 ? 有血液义,也有流血、杀伤义(如血
战、血洗)。 ? 猪血、鸡血 ? 等词语中的 ? 血 ? 本是前一种意义,但因
使用时容易使人联想到后一意义,所以有人因避讳而把 ? 猪血 ? 改为
? 猪红 ? 。
为了不造成不好的联想,有些时候人们采用委婉的方
式。如对别人某些生理缺陷和某些缺点或不尽人意的方面,
一般也婉言讳称。因为生理缺陷和不足之处也是人们的一种
不幸。如 不说 ? 耳朵聋 ?,而说 ? 耳背 ?, ? 重听 ? ;不说 ? 腿跛 ?,
而说 ? 走路不大方便 ? ;不说 ? 矮子 ? 而说 ? 身材偏低 ?,不说 ? 落后
分子 ? 而说 ? 后进的同志 ? ;不说 ? 年纪大无成就 ?,而说 ? 大器晚
成 ’ ;不说 ? 没本事,结不了婚 ?,而说 ? 为尽孝道,没有娶亲 ? ;不
说 ? 落后国家 ?,而说 ? 发展中国家 ?, 等等。这样说,显得尊重
对方,有礼貌。
外交谈判中双方分歧很大,不可调和,这也是一种不幸,
所以常用 ? 双方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 来讳言。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旧社会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讳言。如:不直说对
方“年少”,而说“富于年”、“富于春秋”;因为
“年少”常与“幼稚”、“无知”、“办事不牢”相
关联。不说对方“年老”,而说“年事高”、“年事
多”或“春秋高”;因为“年老”除了与“昏聩”、
“糊涂”相关联外,又意味着接近“死亡”。这主要
是为了不冒犯“天威”(对君王 ),或表示对他人的尊
重。又如,商人讳言“亏”、“破”、“折”;船民
讳言“翻”、“沉”、“住”。比如说姓“陈”吧,
船民则说姓“耳东”或说姓“包东”,绝不说“陈”
的。因为“陈”与“沉”谐音,不吉利。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7.理据意义
用作命名根据的事物特征或标志在词里的表现,就叫
造词理据,又叫词的内部形式。
理据意义是由造词理据所显示出来的形象色彩、意趣
情调等联想意义。理据意义反映词的来源与所指对象的关系。
它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之上的一种附加意义。了解词的理
据意义,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表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大多数词都有造词理据,但并非有理据的词都有特
殊的理据意义。明显的理据意义,主要包括 形象意义 和 文化
意义 两种。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形象意义,又称形象色彩。凡是用摹状、拟声造词法所
造的词,一般都有明显的形象意义。形象色彩分为:动态感
(如 翻飞、漫卷 ),形态感(如 莽原、水晶宫、雪白 ),色彩感
(如 彩霞、金灿灿 ),音响感(如 萧萧、劈里啪啦、笑哈哈、乒乓
球、丁当 )。
文化意义,指由词的理据所引起的对词或词义形成的文
化背景的联想。含文化意义的词主要有三类:一是由典故形
成的词,如 矛盾、推敲、莫须有、黄鹤楼、神女峰 等等,这些词语
除了表义,还负载着历史文化信息,能使人联想到与词义相
关的典故。二是一般人名、地名、店名等专有名词,如 释小
龙、南水北调源头酒 等等。这些名词反映了命名的社会文化背
景、思想倾向等,表现出不同的情趣格调。三是一些外来的
译词,如 卡片、卡车、的士、迪斯高、酒吧、沙龙 等等,这类译词,
尤其是音译词,反映了外族文化背景、异域情调。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二 语用意义
词的动态语用意义包括词的言语义和词的交际义两大类。
词的言语义包括词的修辞义和词汇义、语法义,均属于
词的表层义。词的表层义,指词的具体使用义,它有确定的
指代对象,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基本单位和材料。
词的交际义是词的深层义,包括词的隐含义、双关义、
情境义、婉曲义、文化义等。
1.同形同音词的运用 —— 别解(曲解)
在写文章或说话时,对某些词语的意思有意地取字面义
进行歪曲的解释,以满足一定的交际需要,这种修辞手法叫
做曲解。运用曲解,造成幽默诙谐的艺术特色,用以增加轻
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或达到辛辣和嘲讽的效果。 如下面几
则幽默: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诗界大家郭沫若性喜玩笑。 1945年,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
,猫国春秋, 。, 人物杂志, 的田海燕请郭沫若、宋云彬、王琦、廖冰
兄吃饭。席间,郭老问廖冰兄,? 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自称为
兄? ? 版画家王琦代为解释说,? 她妹名冰,故用此名。 ? 郭老听后,
笑着说,? 啊,这样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名郁达,邵力子的父
亲一定叫邵力。 ? 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大笑起来。
总在裁人,简称总裁;老板着脸,简称老板。
网络是个动物园:有雅虎、搜狐、鼠标、外臵猫、网虫 —— 网民的
顿悟
洋人,? 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 中国人,? 怎见
得? ? 洋人,? 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
‘ 早点 ’ 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2.借代 —— 概念意义的代用之一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
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
用“借体”来代替。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
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
于变化和幽默感。借代常用的方法有:
( 1)旁代类 —— 借体是伴随事物
①借本体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标志或工具、材料,或
附带的物件代替本体事物。
男人用 眼睛 恋爱,女人用 耳朵 恋爱。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 刺刀 从前门进来。(管桦, 小英雄
雨来,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② 借本体事物的所在地表示本体事物。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卜算子 · 咏梅, )
“梅花”长在枝头之上,诗句用“花枝”借代枝头上怒
放的梅花,用上“枝”也说明不是一点梅、一朵梅,而是满
枝的梅花。
③借与本体事物有关的作家或产地代事物。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 短歌行, 。
伊士珍, 琅环记, 中卷说,? 杜康造酒,因称酒为杜康。 ? )
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陈毅, 冬
夜杂咏 · 吾读, )
④借本体事物的质料代替本体事物。
但阿 Q这回的回来,却大与先前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天色将黑,
他睡眼朦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
是铜的和银的,在柜上一扔说 ?? (鲁迅, 阿 Q正传, )
从内容讲,“银”和“铜”是铸钱的质料,这里用来代替钱;
从形式上讲,“银的”、“铜的”是定语,被修饰的“钱”
是中心语,这里便是定语借代中心语。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2)对代类 ―― 本体与借体是相对的事物
①借用定数代不定数。
朝鲜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的,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
烘的,好像春天。(杨朔, 平常的人, )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 )
“三”、“两”,“五”是数字,作代称,替代不确定的
数目。
②全体与部分互代。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鲁迅, 记念刘和珍
君, )
全称“中国人”,代指部分反动军阀、政客及其爪牙们。
③通称与特称互代。
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成千上万的 ? 诸葛亮 ?,每个乡村,每个市镇,
都有那里的 ? 诸葛亮 ? 。(毛泽东, 组织起来, )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 (孙
犁, 荷花淀, )
特称“诸葛亮”代通称:人民群众中一切有才干,富于
创造性的人。通称“女人”代特称妻子。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④ 原因与结果互代。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
你脸上又添伤疤了! ? (鲁迅, 孔乙己, )
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恩
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借, 添新伤疤, 代挨打。借, 停止思想, 代死,是借结
果代原因。
⑤抽象与具体互代。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⑥笼统代具体。笼统代具体,有人称之为语义转换。它
把话故意往大处说、笼统地说;而在理解时,就需通过缩小
其语义范围来理解话语的实际意思。例如:
鲁贵:(严惩地)孩子,你可放明白点,你妈疼你,只在嘴上,我
可是把你的什么要紧的事情,都放在心上。
四凤:(明白他有所指)您又要说什么?(曹禺, 雷雨,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3.委婉(联想意义的运用) —— 概念意义的代用之二
婉言 (也种委婉语 )是一种不直说本意而用别的委曲含蓄
的话来暗示或表述的修辞格。采用委婉辞格表达出来的语义
就叫做委婉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有时遇到自己不愿说,
或不便说,或是人家犯忌的事情,就故意避开直接表达这些
事物的词语,改用与之相关的比较含蓄的词语来代替。这是
一种特殊的借代。汉语的婉言常常出现在忌讳和谦语、客气
语和外交辞令中。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1)明说前提而实说结论
[原文 ]何必那样倔强呢?反正人证物证都摆在这儿,你是怎样也推
不脱的。
[改文 ]何必那样倔强呢?反正人证物证都摆在这儿。(郭沫若, 高
渐离, )
原文有前提“人证物证都摆在这儿”,有根据前提得出
的结论“你是怎样也推不脱的”,这结论是说话的主旨,主
旨直接“亮”出来;改文只出示前提,删去了结论,从而使
话语的主旨隐匿在前提中,这样表达要委婉一些。
歌德是德国 18到 19世纪的伟大诗人。一天,他在韦玛公园里散步,
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道上,迎面遇见对他的作品提过尖锐批评的
批评家。这位批评家高声喊道,? 我从来也不给傻子让路! ?? 而我则
相反! ? 歌德一边说,一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
歌德和那位批评家都是话中有话,就是说对方是傻子。
这个意思没有直言,而是隐匿在所揭示的推导式中,隐匿在
前提中。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2)不说本事而只说余事
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
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鲁迅, 言论自由的界限, )
从肯定方面说,主旨在于否定此外的一切,主旨隐匿在
肯定的言辞中。
( 3)只用隐约闪烁的话来示意本事
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
(司马迁, 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曹操遗权书,曰,?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
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
马光, 资治通鉴 · 赤壁之战, )
( 4)将要说的话隐藏在预设中
潘月亭:好极了。有这点富余再加我潘四这点活动劲儿,你想我还
怕不怕人跟我捣乱?李石清:我不大明白经理的话。(曹禺, 日出, )
李石清说他“不大明白经理的话”,这是故意装糊涂,
他明明感受到了潘月亭话中的芒刺。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4.改用
有些词不仅意义不同,而且适用对象也有区别,但由
于它们有某些相似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把适用于甲
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以便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改
用。这里说的改用,主要指适用环境、对象、搭配关系上的
改用。 改用的词意义基本不变,保留了原义。 改用分以下几
种情况:
( 1)降用 —— 改变语体意义之一
指改变词语的适用环境,大词小用。由于表达的需要,
人们经常把一些分量“重”的词语降作一般词语使用,这种
把词语“降级使用”的修辞手法叫做降用。 —— 通常是将政
论语体中的词语用到日常口语语体。这种修辞手法,往往含
有夸张、比喻的性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夸张和比喻。恰当
地运用降用,能收到夸张和比喻所不能达到的修辞效果。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酒店里的人大笑起来。阿 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到了赏识,便愈加兴
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 他扭住伊的面颊。
(鲁迅, 阿 Q正传, )
? 放寒假了,他不让我游戏人间,说是会玩物丧志,硬要我天天背
,成语词典, 。 ?
? 让你背, 成语词典,?”
,那么厚,八百八十九页,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多愁善
感了。你要不背,他就入室操戈。你要跑,他就要打断我的腿,要削足
适履。爸爸力气大,打起我来重于泰山,不像妈妈打我轻于鸿毛。爸爸
一个耳光能把我打得犬牙交错。我只好背,背得我肝脑涂地,满脑子都
是成语。 ?
(沙叶新, 告状,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2)专词移用 —— 改变语体意义之二
将科技语体中的词语运用到日常口语语体。例如:
王娜在一家银行做出纳时,一个小伙子几乎每天到她的窗口来,不
是存款就是取钱。有一天,他把一张纸条连同存折一起交给小王,只见
纸上这样写道:
? 亲爱的娜,我一直在储蓄这个想法,期望能得到利息。如果星期
天有空,你能把自己存在电影院里我边上的那个座位上吗?我把你可能
另有约会的猜测记在账上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将取出我的要求,把它
安排在星期一。不论贴现率如何,做你的陪伴是十分愉快的。我想你不
会认为这要求太过分吧。以后来同你核对。真诚的波。 ?
词语的改用,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使语言
丰富多彩,以适合不同情境的需要,但词语改用也不得滥用,
改用后的意义应该明确,应该与前后文融为一体。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3)比拟 —— 改变搭配意义之一
比拟是利用人和物之间的不同特性构成的表达方式。可
以说是改用词语的适用对象。用人具有的特性去写物,这叫
拟人;用物具有的特性去写人,或者用这一类事物具有的特
性去写另一类事物,就叫拟物。
①拟人:
A.把无生物拟人化
这辆车年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
(钱钟书, 围城, )
在烈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
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
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李天芳, 种一片太阳花, )
月亮,其实并不伤感,也不憔悴,也不孤独,也不苦闷,既然上帝
造就了它,它就只好这样漫然地、毫无关联地照耀着。 (张洁, 柯先生
的白天和夜晚, 见, 上海文学, 1991,1)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B.把有生物拟人化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
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 春, )
有个网友在网上发了一张帖子,说,? 不知道怎么回事,近来家中
厨房蚂蚁成灾,谁有灭蚂蚁的好办法请告诉我。谢谢。 ? 其他网友纷纷
献计献策,下边是他们想出来的一些办法:
*在厨房门口贴上 ? 戒严 ? 或者 ? 查封 ? 等字样,造成厨房停止营
业的假象。
*厨房门口贴一纸曰,? 此路不通。 ?
*多买点百威啤酒,让蚂蚁喝醉了回家睡觉!
*让蚂蚁皇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不给她镜子照,急死蚁后。
*编个程序赶走它们。
*借口拉登藏在蚂蚁洞中,用飞机轰炸它。
(,杀死蚂蚁的 N种方法,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C.把抽象概念拟人化
世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
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流沙河, 理想, )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好像是人在做事业,其实,事业
也在 ? 做 ? 人,在塑造人,它能把一个人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藏在何处的
能力给挖掘出来,让你越干越能干。做了一番事之后,你自己可能就换
了一个人似的。而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做,那么也许他自己不觉得,但
确实一个人的整体气象和精神就没有了。(, 今夜有事不回家,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② 拟物
A.把人当作物来写
小 D和妹妹常常没有晚饭吃,将门锁了,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
起潮落,看日沉日升。(舒婷, 梦入何乡, )
车上的人并不多,天气太热,谁也懒得说话,只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站在
车门口说粗话,眼睛却不时往那女子身上舔。(贾平凹, 商州, )
B.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但是他的声音在水面一跳起来,落在水上,就跌成碎片,引起一片
回音,谁都听得见。(叶君健, 回音, )鲍尔先生头发已经花白,望上
去有五十七八的年纪,以皱纹装饰成的微笑中有一影古远的忧郁,有别
于一般面有得色、颇有余肉的典型美国人。(余光中, 左手的掌纹 · 石
城之行,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C.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
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叫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紫酱
色的脸皮上泛了出来。(茅盾, 子夜, )
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是总结失败的教训,
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吃一堑,
长一智。失败一次,前进一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由失败堆垒而成。
(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 )
比拟的恰当运用,可以寓情于物,渲染气氛,突出事物
的特点,加强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使文章饶有趣味。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4)通感 ——改变搭配意义之二
在叙事状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这
一感官上的感觉来形容另一感官上的感觉,就是将听觉、视
觉、嗅觉和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这种修辞手法叫
通感,又叫移觉,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奇特的比喻。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
人害怕。(老舍, 济南的冬天, )
(意大利的歌女)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
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朱自清, 威尼斯, )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宗璞
,紫藤萝瀑布, )
其实汉语中的很多词都是通感式的,如称 ? 红、黄 ? 为暖
色, ? 青、绿、白 ? 为冷色 。又如:
白热、红润、光润、清凉、清寒、晦涩、细软、细润、暖红、
寒碧、尖酸、清甜、清苦、甜亮、清香、清馨、清芬、清静、
响亮、寒酸、寒苦、痛苦、酸痛、酸软、苦涩、苦寒、苦痛、
热闹、冷静、香甜、悲酸、悲苦、愁苦、惨苦、闷热、惨重、
惨痛、悲凉、惨白。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5)拈连 —— 改变搭配意义之三
甲乙两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
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叫拈连,又叫顺连或
关连。甲事物一般是具体的,在前;乙事物一般是抽象的,
在后。这种修辞手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增强文章的
生动性,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
①甲事物出现(全式拈连)
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骄傲,驮载
着九州的风俗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余秋
雨, 中国之旅, )
每天都这么走,走过邪恶,走向人性,走向人类的大拥挤和大热闹。
(余秋雨, 中国之旅, )
②甲事物不出现(略式拈连)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
上流过。 (宗璞, 紫藤萝瀑布, )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住,不到正午,全村人心就很摇动。 (鲁
迅, 阿 Q正传,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6)移就 —— 改变搭配意义之四
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移来描写乙事物,这种修辞手法
叫移就。移就是由人的特殊心理感受或心理联想而产生的一
种词语变异的搭配方式。一般是把表示人的思想、行为、性
状的词语移用于表事物,或是将表事物性状的词语移用于表
人,这就可以使物带上人的情感,表达作者鲜明的褒贬态度,
增强抒情的气氛;或是使人的行为、情感带上相关事物的声
色形态,有利于准确生动深刻地刻画人物。
移就分三种情况:
①移人于物:把描写人的情态、心理、行为的词语移用
于事物。
明天早上,辛楣和李梅亭吃几颗疲乏的花生米,灌半壶冷淡的茶,
同出门找本地教育机关去了。(钱钟书, 围城, )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
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老舍, 济南的冬天,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② 移物于人:把描写事物的情态、性质、特征的词语移
用于人的思想、行为、心理等。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墨的悲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
的灵前。(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 )
踏着喀吱喀吱的雪路,我开始了一个沉重的看望。(王曼曼, 下雪
了,我去看丁玲, )
③移甲事物于乙事物: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于乙事
物。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
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郁达夫, 故都
的秋, )
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
磁蓝色的光芒。(刘白羽, 日出,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移就与拟人的区别:
A.移就并不要求事物人格化。只是将适用人的
词语移用于事物,用词也不一定考虑事物本身的特
点;而拟人则要求事物的人格化,把事物当作人来
描写,让它具有人的思想、情感、言行,用词也要
考虑事物本身的特点。
B.移就重在修饰,一般是构成偏正结构;拟人
重在描写,一般是构成主谓结构。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7)超常组词
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组成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异乎寻
常的词语。
我天天早晨睡懒觉,有人开玩笑说我是政治部里的 ? 一号卧龙 ? 。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 )
“一号卧龙”中“卧龙”比喻人物贪睡的形象,已经够传神的
了,加上“一号”来修饰它,更是惟妙惟肖。
有些城镇入伍的战士把参军当成 ? 曲线就业 ?,我甘愿从军机关下
到九连任职,玩的是 ? 曲线调动 ? 的鬼把戏。(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
环, )
“曲线”比喻“就业”和“调动”的活动方式,生动准
确地反映了作品中人物通过某种途径,拐弯抹角地“就业”
和“调动”的真实情况。
她倒要寻找机会对这位嫂子再找补点微笑外交。(柯云路, 夜与
昼, )
“微笑”修饰“外交”,形象而准确地描述了“她”与
“嫂子”交涉的心理特征,即面带微笑,意在能获得对方的
好感。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5.反用 —— 改变感情意义
在特殊的言语环境里,赋给词语以临时的与本来相反的
意义,这叫做反语。反语就是说反话。
反语,可用于揭露、批判、讽刺,使语言富于战斗力;
也用于风趣、幽默、诙谐,使表达活泼生动。
( 1)以正当反:用正面的语句表达反面的意思。如:
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这是一种最有效的 ? 消
闲 ? 法。要 ? 消磨岁月 ?,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
了。 (丰子恺, 吃瓜子, )
譬如说你住在二楼或三楼上吧。楼或小窗下,是人来人往的街道或
汽车如流的马路,那么早、午、晚你就会被迫 ? 享受 ? 众声汇合而成的
噪音流了。 (香港 · 舒巷战, 噪音篇, )
( 2)以反当正:用反面的话表达正面的意思。如: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 荷花
淀, )
柔嘉瞥一眼道,? 所以我上了你的当。我以为你是好人,谁知道你
是最坏的坏人。 ? 鸿渐拉她的手代替回答。(钱钟书, 围城,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反语在明晰,要使人一看就懂得它是反语。使反语意义
明晰的主要方法是:
A.要有一定的上下文,如关于 ? 清国留学生 ? 的描写。
B.在反语中加引号、所谓之类,如 ? 慈祥 ?, ? 文明 ?,
? 伟大 ? 。
C.用反限定的方法点明正意,如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 ? 我们的反人民的英雄们根据这种分裂方
针所准备采取的步骤,有把他们自己推到绝路上去的危险。 ?
,记念刘和珍君,, ? 屠戮妇婴的伟绩,惩创学生的武功。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表示强调的反语
在口语中,人们常常运用反面的、否定的说法去表示正
面的、肯定的语义;或者用否定的说法去表示肯定的意义,
达到强调的目的。例如 用 ? 好不伤心 ? 来表示 ? 好伤心 ?,用 ? 好
不热闹 ? 表示 ? 好热闹 ?,用 ? 好不高兴 ? 表示 ? 好高兴 ? ;反过来,
又用 ? 好容易 ? 表示 ? 好不容易 ? 等等。
还有,? 非要 (叫 )?? 不可 ?,又常省去 ? 不可 ? 二字。 把否
定之否定的句式变成了否定的句式,但肯定的意义却不改变。
例如,? 我本来不想去,但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
啊? ? (孙犁, 荷花淀, )。
这种习惯上的口语,我们姑且叫它做“表示强调的反
话”。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3)以反语归谬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归谬法,常常是以反语开头。这
种反语是通过下文的论述让人感觉出来的。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臵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
之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
以为不可。王下令曰,?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 优孟闻之,入殿门,
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
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 (,史
记 · 滑稽列传, )
这里的“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按照
殡葬大夫的礼节去殡葬死马,规格低了!请求王上按照殡葬
国君的礼节去殡葬它 )是反话,人世间哪有把死马当作大夫、
国君等同视之的?荒谬绝顶 !优孟的话无疑是对楚庄王的讽刺。
不过,他的讽刺也是善意的。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反话在表达上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第一,针对敌方的反语,含有嘲弄、讥笑、讽刺等意思,
表现了说话者对敌方的批判;
第二,对待本阵营的人的反话,能起善意的批评和教育
的作用,使对方能在幽默的欢笑声中猛然醒悟,改正过错;
就像动手术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于, 希望他们的改
善, 。
第三,对亲爱者的反语,能把说话者难以启齿的深情、
害怕直说但又不得不说的嫌忌表达出来,既能掩饰内心的羞
涩,又能使听者明白自己同那个人极为亲昵、恩爱或疼爱的
感情。
此外,表示强调的反话的作用,当然是强调语义,即突
出其感情的强烈或程度很高。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4)赋予中性词以感情色彩
有的词语本身没有感情色彩,往往在言语表达中临时赋
予了感情色彩,有的赋予贬义,有的赋予褒义。例如:
殷白冰笑着批评道,? 现在有相当一批人想来,问题是我们的有些
单位宁肯库存人才不用,也不放他们!难就难在这儿! ? (柯云路, 夜
与昼, )
,库存, 原义指, 库中现存的现金或物资,,是中性词,
这里用来指将人才搁置不用的情形,含贬义,这样表达不仅
准确地说明了问题,而且使言语新奇别致,含义丰富。
符瑞平,你好危险哪,刚才我发现你的,看你仰天躺着,罩着缺氧
的浓烟,我以为你准交待在这儿了。(彭景约, 大火, )
,交待, 是中性词,在这里含有褒义,有, 牺牲, 的意
思。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5)有感情色彩的词用如中性词
有些有感情色彩的词,在言语表达中临时变异为中性词,
亦即有的贬义词变异为中性词,有的褒义词也变异为中性词。
例如:
把眼睛交给风筝 /钓取比白杨树 /还值得夸耀的记忆。(曲有源, 忘
记, )
“夸耀”原义是“向人显示自己”,含贬义,这里变异
为中性词,没有贬义。
在幽光中我憔悴又伸着懒腰,吐出我一切虚伪真诚的骄傲 ?? (戴
望舒, 十四行诗, )
“虚伪”和“真诚”都是有感情色彩的词,在这里变异
为中性词,有“真”和“假”的意思,这样表达使诗句含义
深邃,奇特。
老表说,? 人活着,就那么回事罢了。 ? 她听了,却认真地心酸。
(蒋韵, 盆地, )
“认真”原义是“严肃对待,不马虎”,含褒义,这里
也变异为中性词。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6.逆挽 —— 感情意义的正反运用
在感情上先反说,后正说,或者先正说,后反说,形成
语意上的波澜。如:
有一次,江南才子唐伯虎(或说纪晓岚、郑板桥)去参加一富翁为
其老母亲举办的寿宴,富翁求他画幅图并题上字,于是唐伯虎挥毫而成
一幅, 蟠桃献寿, 图,并随口吟出了题诗:
? 这个婆娘不是人 ?,第一句出口,满座宾客皆惊立而起。
? 九天仙子下凡尘 ?,唐伯虎吟出第二句,众宾客乃释怀而坐。
? 儿孙个个都是贼 ?,第三句使富翁一家怒形于色。
? 偷得蟠桃奉至亲 ?,满座宾客才长长嘘口气,随即赞叹不绝。富
翁也兴奋异常,连连道谢。
词语的常用意思的违背,造成了冲突,也产生了美感。
再如,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可以断,衣服不能不穿。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逆挽, 是文学创作(语言艺术)中的一种技巧,它
能使作品(语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达到以奇巧取胜的
艺术效果,远胜于平铺直叙式的表白,唐弢在, 琐忆, 中写
道,鲁迅先生为我们讲了个故事。他说,? 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
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谈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
是阔佬和他讲了话,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 我站在门口,
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 !’”
这里,鲁迅先生借用“要饭的”和“阔佬”之间的关系,
幽默地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求荣的政策和自欺欺人的本
性。又如:
满载苦难一样多的财富。(世事总平衡)
人之刚硬胜于钢铁,坚实胜于石头,而脆弱却胜于玫瑰。
一个人的天空很蓝,蓝得有点忧郁;一个人的日子很自由,自由得
有点孤独;一个人的生活很轻松,轻松得有点无聊;想念你的日子很幸
福,幸福得有点难过。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7.逻辑概念范畴的突破 —— 比喻
( 1)定义和作用
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
同事物的相似之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
例如:
幸福就像做数学测验,你刚做第一道题,教师马上出第二道题。
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
即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或“主体”;一个来作比的
事物或现象,叫做“喻体”或“客体”。
相同的没有质的差异的东西,不能进行描绘,只能构
成比较,不能算做比喻。构成比喻还得有两个条件:一是本
体和喻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又有某
种相似之点。
街上仿佛没有人,道路好像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
白花花的令人害怕。(鲁迅, 药,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比喻有下列修辞作用:
①用熟悉的事物去说明不熟悉的事物,使人们易于理解。
如:
股票就像朝三暮四的男人,今天爱你,明天爱她,最后几乎所有人
都受到伤害。
②用具体的事物去描绘比较抽象的事物,增加语言的形
象性,使读者产生联想。
追你的时候最高点,结婚后狂跌,生了儿子后,可能反弹。 —— 李
涉慧谈婚姻
爱情是一棵洋葱头,你一片片剥下去,总会有一片使你流泪。 ——
厨师论爱情
③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加深读者的印象。
态度像冰霜一样,看病像审讯一样,收费像奸商一样,卡人像贪官
一样。 —— 医院四个一样
④加强语言的形象性,拓展诗文的意境。
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像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
身旁。(陈辉, 月光曲,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2)比喻的一般种类
①明喻
所谓明喻,就是说清楚这是在打比方,本体和喻体同时
出现。通常用“像”、“好像”、“如”、“如同”、“好
比”、“似的”、“一样”、“一般”、“犹如”、
“像 ?? 似的”、“像 ?? 一样”等词来联结本体和喻体。
这些词就叫做比喻词,也有用“打个比方说”之类说法的。
一个足球迷兴致勃勃地对女朋友吹嘘说,? 对足球,就要像对情人
一样,要有缠的功夫。一双脚要能像牛皮糖一样粘在足球上,那就绝
了。 ? 女朋友,? 然后呢,就一脚踢开,那才真叫绝呢!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② 暗喻(隐喻)
暗喻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出现本体和喻体,喻词由, 是,,, 就是,,
,成了,,, 成为,,, 变成, 等表判断的词语充当:
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
一首诗。(杨朔, 茶花赋, )
一种是连这类判断词都不要,直接由本体和喻体组成各
种形式的语言结构,让读者去体会两者的相似点。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的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
飞魄散,鬼哭狼嚎。(袁鹰, 井冈翠竹, )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 )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贺敬之, 回延安, )
这类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更加密切,直接把两者等
同起来结成一体。它的比喻义不明显,所以叫暗喻。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③ 借喻
借喻是以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
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如:
看吧,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
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高尔基, 海燕,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
墙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 故乡, )
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
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鲁迅, 长
城,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3)比喻的几种特殊形式
①博喻: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或一个喻体的几个方面
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
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爱情像风,吹拂过每一个细小的角落;爱情像雨,滋润着每一株禾
苗和每一朵小花;爱情像太阳,照亮了他们的饱经忧患的心,使他们兴
奋也使他们晕眩;爱情像毒蛇,咬啮着他们的灵魂,缠绕着他们的身体,
使他们永远不能得到平静和安宁;爱情像疾病,分裂着扭曲的细胞,窒
息着心胸,高烧着温度。(王蒙, 青狐, )
王老先生 70大寿,儿女都来祝贺。在席上王老先生致辞,? 爸爸好
像一个球,当他使用价值最高时,儿女们你争我夺,此时是篮球;退休
以后,儿女们你推过来,我推过去,此时是排球;到年高体衰,行动不
便时儿女们我一脚,你一脚,踢来踢去,此时是足球。 ? 这时,他的
儿女们忙说,? 爸爸,您是橄榄球,我们就是摔得浑身酸疼,也要把您
紧紧抱住不放啊! ?, 爸爸是球,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以上是用若干喻体来比喻同一本体,也有用同一喻体的
不同方面来比喻同一喻体的。以上的博喻,各个喻体之间,
同一个喻体的各个方面之间,是横式关系,并列关系。也有
的博喻,各项之间的关系是纵式的,层层深入,是连环式的。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
就是花中的蕊。(郭小川, 祝酒歌, )
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
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② 倒喻:一般比喻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倒喻是本体
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一种比喻。这种比喻有的是明喻,但更多
的是暗喻。因为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所以叫做倒喻。有
的是喻体像本体格式:
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
十分难看。(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 )
③反喻:从所要说的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方面设喻,指
出事物不具备某种性质,这种用否定形式构成的比喻,叫做
反喻。它是一种曲折地反映事物的方式,有本体,无正面喻
体,只有反面喻体,是从喻体的反面来说明本体的正意的。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
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郁达夫, 故都的秋, )
文章的结尾最好能让读者觉得余香满口,余味无穷,千万不要是发
了霉的花生米。(徐仲华, 文章的结构,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④ 扩喻: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组成平等句式,
有的本体在前,有的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义
却是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做扩喻,又叫类比,也
属暗喻(隐喻)。
打着了兔子狐狸搬家,听见闹革命崔二爷心里害怕。(李季, 王贵
与李香香, )
一朵花,我们不觉得它香,但是从许多花朵提炼出的香精,只要一
滴,我们就感到它的浓郁了。许多诗歌、戏剧、小说,所以有强烈感人
之处,和作者正确地把素材浓缩表现出来不是关系极大么?(秦牧, 北
京花房, )
⑤较喻:较喻就是比喻兼比较,即在某一相似点之上,
本体超过了或不及喻体。这样可以使本体的性质、情状更加
鲜明,更为真切。比一般的比喻,语气更强烈。
白玉兰花略微有点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
滇池的水来不知要深多少倍。(杨朔, 茶花赋, )
你可曾见过月亮从乌云里露出半个脸儿的情景,我仿佛在黄昏的花
园里看见,—— 一朵掩藏在叶底的娇媚的白玫瑰,然而不及月的皎洁;
又仿佛在古画里见过,—— 一个用团扇掩面的含羞的少女,可是不及月
的潇洒;那么超然地、悠然地,在银河里凌波微步。(钟梅音, 乡居闲
情,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⑥ 回喻:回喻就是先提出喻体,接着又对喻体加以否定,
最后列出本体。这种迂回设喻的方法,表面上否定了喻体,
其实是更巧妙地把喻体同本体联系起来,使本体显得更加生
动形象。
荒野里偶尔能看见一种树,树枝上密密麻麻结满果实。那不是果实,
都是鸟巢。这种鸟非洲人叫做黑头织鸟,织的巢像口袋一样,挂在树枝
上。(杨朔, 生命泉, )
在正对面的山腰中,有一大片白云,慢慢地浮动。仔细一看,那不
是白云,而是羊群。井冈山垦殖场的牧羊姑娘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杜宣, 井冈山散记, )
⑦互喻:设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先用喻体来比喻本体,
第二个比喻用本体比喻喻体,这种相互设喻的比喻形式叫做
互喻,其格式甲像乙,乙像甲。例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
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
早晨的花云潭是粉红色的,云溪中流下来的云像花一般艳丽,花泉
里的淌出来的花像云一般轻盈,它们汇在一起,像万花筒一般奇幻,最
能勾起心中的遐想了 ?? (王小鹰, 金泉女与小溪妹, )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4)区分比喻和比拟
只能依据“比喻”和“比拟”的不同性质和作用把它们区别开来。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一定得有相似
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
形象地感知事物。
“比拟”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性状等)
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乙事物。乙事物一般
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的,有情感的,或者是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一些,
于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活动、没有情感的事物,竟然变得有生命,能
活动,有情感了;或者本来比较抽象,不那么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
了,也就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 —— 这是“比拟”的主要修辞作
用。
“比拟”不像“比喻”强调甲乙两事物的相似点,而倒是着重于利
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这是“比喻”与“比拟”重要的区别所在。
敌人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 奠基礼, )
瓮中之鳖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是
比喻。
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 金字塔夜月, )
“月亮”、“星星”本没有“露面”、“惊散”这样的行为和情绪,
现用来写月亮、星星,语言显得亲切、生动,这是比拟。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5)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根据比喻和借代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可以把它们区别开
来。
韩老六的大老婆子应声走出来,这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枣核样
的胖女人 ?? 大枣核存心把剩下的钱往少处说。(周立波, 暴风骤雨, )
用 ? 大枣核 ? 比喻那个中间粗、两头尖的胖女人,后面当属借喻。
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 ?? (方纪
,挥手之间, )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封建社会统治者“英雄人物”
的代表,用以代这类所谓的“英雄”,代体是本体的一部分,
也可以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代体同本体的联系是明显的,
关系是实在的。
第二节 词义的类型
( 6)区别比喻与非比喻之要点
①明喻、隐喻都必须有两项事物(即本体和喻体)出现;
若句中只有一项事物,直接说明该事物可能的属性,则不是
比喻。
②比喻句中的两项事物应是本质不同的或不同类的;如
果是同类或本质相同的事物,则不可能有比喻的作用,不是
比喻。
③比喻句中的两项事物之间一定得有相似点;如果不存
在相似的关系,就不能构成比喻。
④喻体与本体相似,却不相同,属于“模糊”措辞法。
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使语言形象生动;没有这样的性质和
作用,就不是比喻。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义素
一 义位
义位,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
的、固定的语义单位。一个词如果有多个相互关联的义位,
就是多义词。多义词的不同义位之间有着逻辑上的联系,如
果同一个词形表示的几个义位之间没有关联,就不是一个多
义词,而是几个不同的词,——同形同音词。
多义词最初都是只有一个义位的单义词,后来从原有
义位又派生出新的义位,就成为多义词。多义词各个义位之
间的关系,即多义关系,实质上就是派生关系。
词义派生的方式,一般概括为引申和比喻两类。引申
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新义的方式,所谓相关性
联系,如类属关系、同属关系、性属关系、因果关系、通感
关系等。比喻派生,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派生新义
的方式。所谓相似性联系,包括形状相似、部位相似、关系
相似、作用相似、方式相似、结果相似、性质相似等等。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二、义素
(一 )义素的定义
义素分析法是人类语言学家首先使用的。后来语义学家
也逐渐使用起来了。
所谓义素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最合适的语义场中的两个
或两个以上义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这些义位所包含的义
素的方法。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二 )义素分析的程序
1.确定语义场
要对某种语言中的一个义位 A进行义素分析,首先就得
替 A寻找同 A关系最密切的另一个或两个义位 B,C,从而使 A、
B,C构成一个语义场。目前人们常用的办法是借鉴各个学科
对事物的分类来确定语义场,处于分类最底层的事物往往被
认为是关系最密切的,由此构成的语义场叫最小子场,以区
别于其上位分类所形成的语义子场以及最初(高)分类所形
成的语义母场。
义素分析必须在语义最小子场里进行,因为构成最小子
场的 A,B,C往往关系最密切,A只有同最密切的 B,C的比较
中,才能充分凸现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样对 A的义素分析,
才会最接近 A的本真。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2.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义素
这是最关键的一道程序,因为义素分析的目的便是为了了解每个被
分析义位的义素情况。至于如何分析比较,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如下步
骤:
( 1)首先将义素分成三大块:一块叫范围义素,一块叫特征义素,
一块叫附属义素。
( 2)对几个义位的范围义素、特征义素、附属义素进行比较分析,
分别找出义素。
所谓 范围义素,是指义位中表明义位所陈述的主体和范围的那些义
素。名词的范围义素一般用类词语来表示,如“馒头、包子”的范围义
素为 [食品 ] ;动词的范围义素是动作的主体或对象,如“鸣”的主体是
鸟,“吠”的主体是犬;形容词的范围义素是具有这种性质、状态的事
物、现象。如“娇柔、妖娆”的范围义素均为 [女子 ],“拘板、潇洒”
的范围义素均为 [神情举止 ]。
所谓 特征义素,是指在功能上对范围义素给予说明的那些义素。如
“馒头 /包子”的特征义素是 [+上圆下平 ],[+用发酵的面粉蒸成 ],[+有
馅 ];,拘板 /潇洒”的特征义素是 [+拘束 ],[+呆板 ],[+有韵致 ]。
所谓 附属义素,即附丽在各个义位上的各种色彩义,如褒义、贬义;
书面语、口语等。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3.列出语义结构式子或语义矩阵
所谓语义结构式子,即将由义位中分析出来的各个义素
线性排列,用,+”表明该义位有这个义素或有时拥有这个义
素,用“-”表明该义位没有这个义素。如“挑 /扛”的语义
结构式分别为:
挑,[+肩膀 ],[+支起重量 ],[+搬运 ],[+用扁担 ]
扛,[+肩膀 ],[+支起重量 ],[+搬运 ],[-用扁担 ]
所谓语义矩阵,就是由义位中分析出来的义素平面列成
图表,其余则同语义结构式子。如“自行车、助力车、摩托
车”的语义矩阵为:
义素
义位
交通工具 陆路 机动 载人
自行车 + + - -
助力车 + + + -
摩托车 + + + +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4.检验分析的结果
将分析出来的义素置于语料库中去检验,看是
否有与语言事实相乖违的义素,若有,则及时纠正。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三)义素分析的得与失
相对于传统的词义构成分析法,义素分析法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主
要表现在:
( 1)义素分析法将触角伸到了词义的微观世界,从而在追求词义
分析的精细化、科学性的方向上迈出了极为坚实、极为可喜的一步,为
词义的分析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 2)义素分析法克服词义构成分析法存在的描写笼统、不够严密
等弊端,使词义包含的各种区别于其他词义的特征纤毫毕现。
( 3)义素分析使我们对各种词义现象,诸如多义现象、同义现象、
反义现象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时甚至是全新的认识。正是依赖于
义素分析,我们才得以发现,在多义现象中引申义往往是“对本义一个
或几个义素的变换、延伸”;也正是依赖于义素分析,我们对同义现象
和反义现象才有了全新的理解 —— 它们实际上是同类现象。
( 4)词义的搭配组合一直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义素分析
虽然不能解决其中的所有问题,但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词义组合的规律,
更准确、清楚、令人信服地解释词义组合中的一些现象是大有裨益的。
如“喝饭”不能成立,是“喝”要求其对象具有“流体”这一义素。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当然,义素分析同样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 1)最小语义子场的确定问题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虽
然可以参照事物的分类,但那毕竟只能是“参考”,并不就
是现成的语义场。
( 2)就目前的进展来看,无论东西方,义素分析均还只
是在一小部分内涵、外延相对清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中
取得了一些成果,它是否适合于所有的词义,即是否具有类
推性、周遍性,至今仍是个谜。有的词特别是一些虚词,如
介词、连词、叹词等,不容易找出其两两相对的义素,因而
不便使用这种分析方法。在实词中,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
如“道德、印象、美感”等,似乎也无法作义素分析。即使
是一些很具体的事物,进行义素分析也会遇到困难,如“金、
银、铜、铁、锡”、“赤、白、青、黄、黑”,这些词如何
作义素分析?作为科学概念,它们可以用原子结构和光的波
长来加以说明,但词义毕竟不等于科学概念,义素分析的单
位也必须是语言单位而不能用非语言单位(如元素符号等),
所以如何对这些词作义素分析也还是问题。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四)义素分析和汉字结构分析
在汉字的形体结构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构成成分,有人称之为意符,
有人称之为形符。汉字是由意符、音符构成的文字体系。这意符是有意
义的,汉字的字(形)义就是由各种字符的意义构成的。就象形字、指
事字而言,意符直接“升级”成了字,它们的字(形)义同意符的意义
是重合的,一致的。这些字在汉字体系中所占比例极小,犹如沧海一粟。
而大量的合体字(会意字、形声字)担负了记录词义的主要功能,这些
合体字的字(形)义便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符的意义组合而成。如
果将字(形)义同与之关系密切的词义相提并论的话,那么,同意符义
相对等的便是组合成词义的义素或义素束。如“暴”最初的词义是在太
阳底下晒东西,而这也是它的“字(形)义”,这个字(形)义是由它
的四个意符“日、出、艹(古拱字)、米”的意义组合而成的。在这里,
意符义同义素是相对应的;当然有的时候并不对应;一个意符义对应的 是几个义素集合 ——义素束,如“牧”的词义是“牧放牲畜”,这个词
义来源于它的字(形)义“手拿棍、鞭击打牛”,而这个字(形)义则
是由它的意符“牛、攵”的意义组合而成的。在这里,意符“攵”相对
应的是组义素束:“手拿棍、鞭”、“击打”。所以,可以这样说,汉
字的意符是义素的载体。又如由“仑”构成的字常常有“次第”、“条
理”等意思,如“论、伦、抡、、沦、轮”等。这些“偏旁”表示的义
素有时就是标明逻辑范畴的核心义素,因此,具有同一偏旁的一组字,
可能反映的就是古人所理解的一个语义场。如有人根据, 说文解字, 的部首“女”、“玉”,研究古人对这两个义场的认知程度和文化意蕴。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三 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是比义素抽象、并通过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
语义上的特点。人们通过分析语义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解
释相同的语法形式为什么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如 ? 台上坐着主席团 ? 和 ? 台上演着梆子戏 ? 格式相同,都
是 ? NP[L]+V+着 +NP”,而且内部构造层次、语法结构关系也相
同,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
经研究,? NP[L]+V+着 +NP” 之所以会分化为 A,B两个格
式,关键在动词 V。不妨比较一下 A式和 B式里的动词: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A B
台上坐着主席团 台上演着戏
门口站着人 门外敲着锣鼓
床上睡着人 外面下着大雨
黑板上写着字 隔壁开着收音机
A式各例里的动词“坐、站、睡、写”,这些动词的具
体意义各不相同,但含有共同的意思,那就是都含有“附着
于某物”的意思。这可以从词典里对这些动词的释义里看出
来。
坐: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站: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踏在物体上。
睡:同 ? 躺 ?,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
写:用笔在纸上或其它东西上做字。
“附着于某物”看作 A式里的动词所具有的共同的语义
特征,可标记为 [+附着 ]。再看 B式里的动词“演、敲、下、
开”等,它们都不具有 [+附着 ]语义特征。正因为 VA具有 [+
附着 ]的语义特征,所以 A式可以变换为 C式;而 VB不具有 [+
附着 ]的语义特征,所以 B式不能变换为 C式。
第三节 意义的分解 —— 义素
语义特征分析使我们对句法格式的研究进一步
深化了。它不仅对歧义句式进行了更严格的分化,
而且也使我们认识到为什么不同意义的词在同一句
式里出现能保证该句式表示一致的语法意义,又为
什么在同一句式里出现的词属同一个词类但还能表
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因此,语义特征分析使我们的
语法研究进一步实现了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语义场
一 语义场的涵义
语义场( sementic field)是指义位形成的系统,说得
详细些,如果若干个义位含有相同的表彼此共性的义素(一
般是核心义素,也即标明逻辑类属的义素)和相应的表彼此
差异的义素,因而连结在一起,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
作用,那么这些义位就构成一个语义场。例如
? 丈夫 ? (义位结构式是,[近亲属 ]←→[ 配偶关系 ]+[男性 ])
? 妻子 ? (义位结构式是,[近亲属 ]←→[ 配偶关系 ]-[男性 ])
这两个义位,含有相同的义素 [近亲属 ],[配偶关系 ]与
相应的区别义素 [男性 ],构成了一个最小子语义场。由于义
位对各种现象的反映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通过语义场
系统地反映出来。
因而,要准确了解某一义位的意义,就得了解与之构成
语义场的其他义位的意义及其构成的语义场的意义。如要了
解“丈夫”的意义,就得了解“配偶”以及构成“配偶”这
一语义场及其义位的意义。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二 语义场的类型及运用
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总语义场,包含着大量的子语义
场,这些子场由于彼此的义位性质不同,义位间的关系也不
同,因而实际上分成了若干类型。找出这些类型,研究这些
类型,就便于整类整类地把握义场,便于把握不同类型义场
里的义位,也有助于看清总语义场的情况,这在理论上和实
用上显然都是很有意义的。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一)分类义场
这种语义场非常多,是最常见的一类。举凡表各种(或
各个)动物、植物、矿物、星体、颜色、民族、国家、机构、
服装、建筑、家具、食物、职务、职业等等词的义位,都属
这一类。这类语义场内的各个义位,标志着同类事物(或同
类现象、性质、运动、行为)里的各种对象。
最简单的分类义场是二元的,只包括两个义位。如:
? 客轮、货轮 ? ? 硬席卧铺、软席卧铺 ?
? 中医、西医 ? ? 城市、乡村 ?
? 寒假、暑假 ? ? 病假、事假 ?
? 自转、公转 ?
分类义场也有许多是多元的。如:
? 陆军、海军、空军 ?
? 气体、固体、液体 ?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 蛙泳、自由泳、蝶泳、侧泳、仰泳 ?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分类义场可以是多层次的,大类之下分小类,小类之下
又可以分出更小的类。层层叠叠,虽复杂,却严整。例如表
示交通工具的词构成一个分类义场,其中包括, 车,,
,船,,, 飞机, 。而表各种车的词则构成一个次一层的分
类义场,包括, 自行车,,, 汽车,,, 火车,,, 电车,
等。而表示各种汽车的词又构成一个更次一层的分类义场,
包括, 小汽车,,, 卡车,,, 面包车,,, 吉普车, 等。
当然,这下面还有更小的类。这样,,面包车, 放在表工具
的较大的语义场里看,它反映一种工具;放在表示交通工具
的较小的语义场里看,它反映一种车 ?? 分类义场的这一特
点既是客观事物的系统性决定的,又反映了人们认识客观事
物的成果。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一般说来,分类义场内各义位间的界限是绝对的,一清
二楚的,没有中间状态。, 寒假, 就不是, 暑假,,, 声乐,
就不是, 器乐, 。, 乡村的城市,,, 气体的固体,,, 半
蛙泳半仰泳, 都是不可能的,讲不通的。, 指鹿为马, 是不
允许的。但是由于有些种类的事物、现象间的界限不那么绝
对,或是作为构词的方式、修辞的手段,下面这些词语又是
成立的,? 海军陆战队,类人猿,狼孩,蛙人,连衣裙,扶手椅,人
面兽心,人不人、鬼不鬼,黑里透红,红得发紫 ? 等。这种说法不
仅成立,有的还很好,人们有时有意创造这样的词语,以便
把意思表达得更确切、更形象、更生动。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二)部分义场
这种义场一般用在反映外部世界的各种对象上。人们不
但可以用分类义场反映同一类别的各种对象,还可以同时用
部分义场反映每一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牙齿的种类由
分类义场 ? 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 ? 反映,而牙齿的组成部
分由部分义场, 齿根、齿冠、齿颈, 反映。部分义场可以不
止一个层次,例如人体各部分是个义场,? 头、颈、肩、胸、
腹、臂、腕、手、腿、膝、踝、脚、背、腰、臀 ?,而表头的各部分的
义位又组成次一级的义场,? 发、额、眉、眼、颧、耳、鼻、颊、口 ?,
而 ? 口 ?, ? 眼 ? 等还可再分。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科学术语中使用大量的部分义场,各行各业的行业语中
也不少。如地球的, 地壳、地幔、地核,,彗星的 ? 彗核、彗
发、彗尾 ?,原子的 ? 原子核、电子 ?,花的 ? 花托、花萼、花冠、
雌蕊群、雄蕊群 ?,语言的 ? 语音、语法、语义 ?,轮胎的 ? 外胎、
内胎、垫带 ? 。眼睛分割为 眼皮、眼球、眼眶、眼窝、眼角、眼睫毛,
眼球的白色部分叫眼白,上眼皮单叫眼泡,外端的眼角单叫眼梢;又整
个叫眉毛,它的鼓起的底部叫眉棱,内端叫眉头,外端叫眉梢,上方叫
眉宇,两眉之间叫眉心。
日常生活用语中的部分义场也很多,如 ? 大腿、小腿、
脚 ?, ? 刀把、刀刃、刀背、刀尖 ?, ? 笔尖、笔杆、笔帽 ?, ? 被面、
被里、被胎、被套 ? 。生活用语中的部分义场服务于人们日常
生活的交往,它对指称对象的划分有时不像也没有必要像术
语那样严密、周到、准确。譬如 ? 手掌、手心、手背、手指
(头)、手指头肚儿 ? 是一个很合用的部分义场,我们平时就
用它很好地指称了手的各个部分。虽然, 手掌, 与, 手心,,
,手掌, 与, 手指(头),,, 手指(头), 与, 手指头肚
儿, 有的交叉或包含,但这并不是什么缺点。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部分义场划分了某一对象的各个部分,这一特点可以
有意识地用于言谈写作。使用时不一定罗列所有的部分,常
常只是选取有关的、有代表性的、最有表现力的义位就行了。
如朱自清的, 春, 总写春景时,?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以山、水的变化代替整个春回大地的景
象。下面举一些成语中的例子,眉清目秀、低眉顺眼、口蜜腹剑、
鹤发童颜、唇齿相依、苦口婆心、洗心革面、刻骨铭心、手舞足蹈、指
手画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描写客观对象,层层描述时,常
常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如老舍, 济南的冬天,, ? 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
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
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
气! ? 文章就是写山尖、然后山坡,最后又突出写山坡中的
山腰。这里除了没写山脚之处,其他各部分就都写到了。这
种写作思路正是部分义场的表现。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三)顺序义场
表现数目、季度、月份、军衔、学位、度量衡单位、
考核或比赛的名次等的义位,都属于顺序义场。这种语义场
内各义位间有顺序关系,? 一、二、三、四、五 ??” 自不必说,
?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 ??”, ?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
等的顺序关系也一目了然。有的顺序义场义位间不是单纯的
顺序关系,而是反映了一种等级。如
? 毫、厘、分 ?, ? 亩、顷 ?
? 优、良、及格、不及格 ?
? 小学、中学、大学 ?
? 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
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大元帅 ? 。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顺序或等级都可以分层次。大顺序(等级)下可以包
括小顺序(等级),如尺是一个等级,包括一到十尺(即一
丈),而寸是尺下的较小的等级,将一尺分为十寸。一般说
来,顺序义场内词义间的界限都是清楚的、绝对的,因为只
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示顺序。但是有的顺序义场内各个义位
间的界限不那么清楚、绝对,像 ? 童年(幼年)、少年、青年、
壮年、中年、老年 ? 就是这样。义场中的各个义位,只是对人
生的不同阶段作了大致的划分,“童年”与“少年”、“少
年”与“青年” ?? 都没有准确的界限。
顺序义场可以是封闭的,如季节的名称只有 4个,月份
的名称只有 12个。但也可以是开放性的,如“一、二、三、
四、五 ??” 直至无穷。顺序义场的词义所表示的对象有的
不循环,如数目、军衔等就是不循环的。但也有循环的,一
星期七天,一年四季都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既没有开始,
也不会终止。从春到冬固然是一年,从今年秋季到明年夏季
也是一年。顺序义场也因而有循环与不循环之分。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掌握了顺序义场义位间关系的特点,同样有利于表达,有利于
修辞。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有一首著名的小诗, 登幽州台歌,,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这首
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当时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
命建安王征讨,陈任随军参谋。他好意进谏,反遭贬斥。陈
子昂登上幽州台(唐幽州的治所在现在北京的大兴县),感
叹既没有见着乐毅、燕昭王那样的古人,也没有遇到知人善
任、从谏如流的来者。这“古人、来者”是一个顺序义场。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初唐刘希夷, 代悲
白头翁, )。其中“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表循环往
复的时间单位(一年 12个月,365天),那是年年如此的。
而“人不同”指的是人的年岁不断增长,那是每年都不相同
的。表时间单位的“年”、“岁”和人的“年岁”都属顺序
义场,但情况有所不同,前者循环,后者不循环(递增)。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四)关系义场
关系义场的义位反映和体现某种关系或现象,这些现象
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事物之间的关系,还有体现行为与行
为的关系。这种词一般是成对的,即每个语义场包含 A1、
A2两个义位,A1,A2是两个关系项,比如“教师、学生”
就是这样的语义场。“教师”表对学生而言的教育者 ——关
系项 A1,“学生”表对教师而言的受教育者 ——关系项 A2。
没有教师就谈不到学生,没有学生也无所谓教师。教师与学
生间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一方教人,另一方则被人教)依存
关系。
? 买主、卖主 ? ? 主人、仆人 ? ? 主子、奴才 ? ? 原告、被告 ?
? 上级、下级 ? ? 主观、客观 ? ? 总店、分店 ? ? 前方、后方 ?
? 上、下 ? ? 左、右 ? ? 前、后 ? ? 正、斜 ?
? 里、外 ? ? 买、卖 ? ? 教、学 ? ? 嫁、娶 ?
? 号召、响应 ? ? 率领、追随 ? ? 进攻、防守 ? ? 发奖、领奖 ?
关系义场也可以是多元的:
? 敌军、友军、我军 ? ? 上、中、下 ? ? 左、中、右 ?
?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关系义场中义位间的关系大多方向相反(或者对立),
只有很少数的关系对A1、A2 ?? 各关系项来说是相同的。
例如, 丈夫,,, 妻子, 就是这样,,丈夫, 对, 妻子, 是
婚姻关系,,妻子, 对, 丈夫, 也同样是婚姻关系。, 丈夫,
和, 妻子, 是性别不同而不是关系相反,这和, 教师、学生,
这样的语义场不一样。
有的关系义场的义位所表的关系可以转移,比如, 书在
桌子上,笔在书上,,那么, 笔在桌子上, 就成立。, 钱放
在衣服口袋里,衣服挂在柜子里,,那么, 钱在柜子里, 也
不言而喻。, 上、下,,, 左、右,,, 前、后,,, 里、
外,,, 早、晚, 等语义场表示的关系皆可转移,但大多数
关系义场的义位表示的关系不能转移。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五)反义义场
反义义场包含两个义位,它们的意义正好相反。如果A
1是X,那么A2就是-X(这样A1就可以标为+X)。
? 动、静 ?, ? 死、活 ?, ? 男、女 ?, ? 这、那 ?, ? 男人、女人 ?,
? 真实、虚假 ?, ? 战争、和平 ?, ? 全面、片面 ?, ? 永远、暂时 ?,
? 火热、冰凉 ?, ? 沉甸甸、轻飘飘 ?, ? 建设、破坏 ?, ? 扶持、扼
杀 ?, ? 服从、违抗 ? 等都是反义义场。反义义场中两个义位
间界限一般是绝对的,+X与-X之间没有过渡。对这样的
义位来说,非此一定是彼,非彼必然是此,亦此亦彼是不行
的。 ? 死狗还活着 ?, ? 死狗还有一口气 ? 都不能成立,? 一只快
死的狗 ? 仍然是一只活狗,并不是死狗。
反义义场的特点常用于写作,人们在平常讲话时也加以
利用,我们就用 ? 死、活 ?, ? 生、死 ? 为例。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李商隐写出春蚕吐丝直到生命的尽
头(当然另有所指),其志之诚,其情之深无以复加。这里
利用了, 死, 与, 生, 界限的绝对性。人们有时要把, 死,
与, 活, 的界限说得不那么绝对,用以达到修辞的目的,比
如,? 死里逃生 ?, ? 死去活来 ?, ? 半死不活 ? 。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六)两极义场
? 穷、富 ? ? 老、少 ? ? 大、小 ? ? 爱、恨 ?
? 深、浅 ? ? 轻、重 ? ? 美、丑 ?
? 重视、轻视 ? ? 先进、落后 ? ? 积极、消极 ?
? 自大、自卑 ? ? 快乐、痛苦 ? ? 天才、傻瓜 ?
? 懦夫、勇士 ? ? 穷人、富翁 ? ? 伟大、渺小 ?
两极义场都是二元的。每个语义场包含两个义位,它们
在意义上也是彼此相反的,可是这种语义场有几个明显的特
点:
①A1、A2两个义位之间有明显的过渡带。
②两极对立的A1、A2,均可有程度的差别,它们可
以向相反的方向无限延伸,永无止境。
③两极义场中A1、A2间的分界,有不少不是固定不
变的,而是有可能移动的。如, 中年,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
的理解就不同。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两极义场的词在语义上的特点也常被用于说话和写作。
比如,,无限美好 ?, ? 乐极生悲 ?, ? 恨之入骨 ?, ? 巧夺天工 ?,
? 痛不欲生 ?,都是描述两极义场语义的程度。
小说, 死魂灵, 一开始写乞乞科夫出场:
? 车里面坐着一位先生,不很漂亮,却也不难看;不太肥,可也
不太瘦,说他老是不行的,然而他又不怎么年青了。 ?
? 漂亮、难看 ?, ? 肥、瘦 ?, ? 老、年青 ? 都是两极义场。
作者利用这些语义场内义位间的过渡带,恰当地、形象地描
绘了这位体面而又平常的中流绅士的仪容。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反义义场、两极义场和一部分二元
关系义场(上、下,左、右,早、晚等),都属于传统语义
学所讲的反义词的范畴。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七)关系义场、反义义场、两极义场的运用 —— 反义
词的配用
词汇学里所说的反义词,是意义都相反或相对的词,
如 ? 好坏、大小、胜利、失败、谦虚、骄傲、热闹-安静、关心-漠视、
赞成-反对、进攻-退却 ? 等等,它们有固定的反义关系。反义
词意义的对立通常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的反映,根据相反相
成的道理,构成各种表达手段,可以鲜明地揭示出相互矛盾
的事物的对立面,增强语言的鲜明性,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
和对照下,认清事物的真假、是非、善恶、美丑、轻重、急
缓等方面的特性,并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1.正反映照
正反映照是把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用在一起,对事物
进行对比的说明,或者用这一面映衬另一面,能把要表达的
思想说得更鲜明。
( 1)有的侧重在对比和对照。由于反义词所表达的是
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概念,所以恰当地利用反义词的相互
照应、相互配合、相互映衬,往往能构成鲜明的对照,给人
以深刻的印象。例如: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没有作声,那
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形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
了,又使我非常悲哀。(鲁迅, 故乡, )
( 2)有的侧重在映衬。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反义成语
的照应、配合,构成“映衬”。例如:
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老舍, 四世同堂, 第
一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 3)有的反义对举,以概其全
反义相成,指的是利用反义词的照应、配合,使语意更
为周密、全面。同时,连用反义词,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
调意思的作用。例如:
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做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
洗衣裳雨张伞,冬浇汽炉夏打扇。(鲁迅,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
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
了。(鲁迅, 故乡, )
我用这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
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鲁迅, 野草, )
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
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是一个灯彩。(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口语中常有这样的用法,如 ? 不怪天,不怪地,只怪自己不
争气 ? 是都不怪; ? 这也对,那也对 ? 即认为都对; ? 男女老少齐
上阵 ? 是大家都上阵。
反义词由于具有对比鲜明、揭示矛盾以及表意深厚等作
用,所以常用它来构造概括性强而又鲜明生动的合成词、成
语、歇后语、对联、谚语。
合成词,如,呼吸、是非、反正、利害、始终、东西、动静、
始终、方圆、是非、旦夕、得失、雌雄、沉浮、深浅 等,只是它们的
意义往往不是两个语素义的简单相加。
成语,如,此起彼伏、东摇西摆、南征北战、天寒地冻、七上
八下、表里不一、进退两难、新陈代谢、本末倒臵、大惊小怪、里应外
合、左顾右盼、眼高手低、阳奉阴违、一曝十寒、是非曲直、生离死别、
水落石出、朝秦暮楚、深入浅出、不卑不亢、前赴后继、厚今薄古、损
人利己、贪生怕死、明枪暗箭、出生入死。
歇后语,如,一步两个跟头 —— 笨个灵巧。
对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谚语,如,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失败为成功之母;饱汉不知
饿汉饥;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2.正反复叠
正反复叠,是利用词语的反义关系,在肯定这一面的
同时否定另一面,构成复叠形式,加强意思,强调所要表达
的思想。经常用“是 ?,不是 ?”,“不是 ? 而是 ?” 这样
的句式。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
是,老子天下第一,? 钦差大臣 ? 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
的作风。(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
对同一个思想,从正面说了,又从反面说;从肯定的角
度说,又从否定的角度说,语意反复,所以有强调的作用。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3.正反矛盾
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反义词的照应、配合,将表面
上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或断言巧妙地联在一起,
肯定这一面,又肯定相反的一面,揭示同一事物包含着的相
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构成修辞上的“精警” (也
叫“警策” ),例如:
他(李冰)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余秋雨, 中国之
旅, )
这时,我身旁突然响起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张贤亮, 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 )
于是,便会经常喜欢一个人在一个朦胧的雨天 ?? 体味到一种涩涩
的不是滋味的滋味。(程士庆, 二十岁的坦白, )
为了忘却的纪念 平凡的伟大 成功中的失败
闹市里的静室 一致中的歧异 防守中的进攻
看似矛盾,实则隽永的变异性表达,引人深思。这类
句子,乍一看,好像不合逻辑,仔细想,倒是准确地反映了
事物的内在联系,使人看了之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入乎
情理之中”的感觉。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4.临时反义词
前面讲的反义词,具有“固定”的反义关系,属于语
言反义词,是脱离上下文皆可成立的反义词,它们表示的是
普遍对立的意义范畴。与之相对的是言语反义词。言语反义
词,指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词表示了
现实生活中非此即被的对立,或两极性的对照,成了反义词。
如:
不作风前的杨柳,要作岩上的青松。(程光锐, 雷声万里, )
很多词离开上下文配成反义词不尽恰当,在作者用以表
示现实生活中种种对立着的矛盾时,它们就构成了非常恰当
的反义表述。如:
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荒野; ?? 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
中央,于一刹那间照见过往的一切 ?? 又于一刹那间将一切开合:眷念
与决绝,爱抚与报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鲁迅, 野草 · 颓败
线的颤动, )
还有临时仿照某个词“造”的反义词,如仿照“讨厌”,
临时造一个反义词“讨喜”。这更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反义
词具有的鲜明对比的作用,利于人们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一
个反义词,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还兼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八)同义义场
同义义场是由意义相同、相近的词构成的语义场。同义
义场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义场,其他类型义场里的各个义位是
区分开来的。有许多区分得清清楚楚(如, 暑假、寒假,,
,学士、硕士、博士,,, 丈夫、妻子, );有的区分得虽
不那么清楚(如, 大、小,,, 贫、富,,, 红、黄、蓝、
白、黑, ),可是彼此之间总是大致区分开了。同义义场不
是这样,它所包含的各个义位有同有异,而且是大同小异。
所谓同或者表现为基本义相同,或者表现为基本义有一部分
相同。所谓异或者是附加义不同,或者是基本义有一部分不
同,或者不只是基本义有一部分不同,附加义也不一样。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基本义有同有异的,比如, 吹嘘、吹捧,,义场中两个
义位基本义的相同之处,是指把并不好的情况说成很好,不
同之处是, 吹捧, 还包含有意识抬高对方的意思;在适用范
围上也不同,,吹捧, 只限于对别人,,吹嘘, 则没有这个
限制。再如, 掩饰、粉饰,,两个义位相同之处是指用手段
遮住不好的东西,让别人觉察不到。不同之处有二,一是
,粉饰, 还要把不好的有意地进一步涂饰成好的,让人觉得
好,这样就具有欺骗的性质。二是适用范围不同,,掩饰,
多用于行为、感情、态度,,粉饰, 多用于社会现实或行为
表现。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同义义场中包含的各义位基本义相同,不同的只是附加
义的情况。例如, 父亲、爸爸、爸、爹,,, 父亲, 是一个
相当正式的亲属词,除了正式以外,在其他方面是中性的。
,爸爸, 只用于口语,比较随便,但稍稍有些文雅的意味,
因而多适于城市、干部、知识分子之中。, 爸, 与, 爸爸,
一样,但又有了些亲密的意味。, 爹, 只用于口语,比较随
便,不像, 爸爸, 那样略略有些文雅的意味。又如, 东西、
玩意儿,,区别在于说话人一般不用, 东西, 去指严肃或尊
敬的对象,而用, 玩意儿, 时,则还带有随便或不重视甚至
鄙薄的态度。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现在再看看各义位基本义有同有异,附加义也不一样的
情况。例如, 粗俗、粗鄙,,两个义位基本义的相同之处是
指作风格调或言谈举止的粗野庸俗,基本义中不同的地方是
,粗鄙, 中还含有性质低下这一点。从附加义上看,,粗鄙,
只用于书面语,不用于口语,有书面语的语义色彩,,粗俗,
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没有这种色彩。再如, 流浪、
漂泊、浪迹,,基本义的相同之处是指没有固定的住处和职
业,在各地转移、谋生。基本义的不同之处是, 流浪, 含有
生活无着落的意思,,漂泊, 有无一定方向、去向地各处奔
走又各处栖息的意思,,浪迹, 有在各处留下足迹的意思。
附加义的不同是, 流浪, 无附加义,,漂泊, 有形象色彩
(像小船那样随水漂移停泊的样子)和书面语色彩,,浪迹,
有很浓的书面语色彩。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九)同义义场的运用 —— 同义词的运用(避复和反复)
汉语有非常丰富的同义词,同一个事物,同一个概念往
往有几个乃至十几个同义词。这是汉语的优点,也是汉语成
熟的标志。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精心地选用同义词,
就能够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同
义词是基本意思相同而有细微差别的词。选用同义词,特别
要注意的是它们的细微差别,这样才能增强语言的精确性,
才能用得适当。
记得先已说过,这不过是我的生活中的一点陈迹 (初稿作 ? 遗
迹 ? )。 (鲁迅, 坟 · 写在坟后面, )
他的充着血的眼睛仍然直视着前面,街面上接连的汽车咆哮声都不
曾惊破他眼前的幻影。他走到沧州别墅转角处便伫立住了,凝视着街心
的路标灯不动,这是他的儿子们平时散步到这儿来最爱留心注视的。
(郭沫若, 歧路, )
鹊报援朝胜利,花贻抗美英雄。 —— 周恩来
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它们适用的对象、范围的大小、
语意的轻重、感情的褒贬和语体的区别、声调的平仄等。这
里,我们主要看同义词语合用的 修辞效果 。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1.同义词的变换
同义的词语之间,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同
义词的变换,侧重在它们相同的一面。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
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同一指称对象,同一意思需要反复出现
的时候,交错使用同义词,可以使语言活泼,增添异彩,免
得字面重复,用词呆板;也可以调整声律,使语言和谐。在
对称的结构里,同义词的配合运用,更能加强气势,增强语
言的整齐美,把思想感情表达得生动有力。例如:
熊庆来慧眼认罗庚,华罗庚睿目识景润。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 )
屋子里,院子里,全是湿的,全是脏水,教我往哪儿藏,哪儿躲呢?
(老舍, 龙须沟, )
含鄱口左望扬子江,右瞰鄱阳湖,天下壮观,不可不看。(丰子恺
,庐山极目, )
这回到南方去,游了三个湖。在南京,游玄武湖,到无锡,当然要
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西湖。(叶圣陶, 游
了三个湖, )
我们现在走的这一段叫瞿塘峡,8公里长,以雄奇险峻闻名天下;
而巫峡是以幽探秀丽著称;西陵峡呢,则以滩多水急有名。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有的不是固定的同义词,而在一定的上下文里所指对象
相同,可以说是临时的同义关系,变换使用,也能收到同样
的表达效果。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
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
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
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同一个对象,却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称呼:, 白求恩,,
,白求恩医生,,, 白求恩同志, 。如果都用其中的一种,
或者把用的地方互相调动一下,并不影响文章的意思,只是
不及原文恰切 —— 谈到医疗工作时,用, 医生, 称呼;谈到
,共产党员要学习他的共产主义精神, 时,用, 同志, 称呼,
只是一般地从别人嘴里听到,就直呼其名。各得其所,语言
又有变化。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有的既有错综变化的效果,又有协调声律的作用。如: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
度而自豪。(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 )
前面用, 骄傲,,后面用, 自豪,,这两个词是同义词,
变换使用,增添了语言的波澜;同时,,骄傲, 是平仄,
,自豪, 是仄平,平仄错出,声音铿锵,前句仄声煞尾,后
句平声收音,平稳而舒展,,傲,,, 豪, 还押韵。
由于合用同义词,可以避免字面重复,可以使语言错综
活泼,所以许多谚语、歇后语采取同义合用的手段构成。如:
人众热气大,柴多火焰高;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依葫芦画瓢 —— 照样学;
骑毛驴看唱本 —— 走着瞧。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许多成语也采取同义合用的办法构成,以此来协调声
律,平仄相间:
雄心壮志 精打细算 专心致志 不屈不挠 入情入理
千辛万苦 摧枯拉朽 家喻户晓 手疾眼快 天翻地覆
道听途说 不伦不类 前思后想 奇形怪状 推波助澜
相提并论 谨小慎微 装模作样 提纲挈领 四分五裂
一唱 — 和 七颠八倒 大喊大叫 乞哀告怜 手舞足蹈
一波三折 人欢马叫 千变万化 天灾人祸 心满意足
一朝一夕 三番五次 千锤百炼 天怒人怨 龙争虎斗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2.同义词语
反复为了加强语势,又免去字面重复,可以把两个或几
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词语连用在一起,构成同义词语反复的
表达手段。
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
推陈出新的。(毛泽东, 矛盾论, )
“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推陈出新”都是这样
以新的代替旧的,连用在一起,强调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
以新代旧这样一个客观规律。这三个成语又有一定差异:
“新陈代谢”是指事物本身新质生长、旧质衰败的过程;
“除旧布新”,特别是“推陈出新”,还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一面,即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清除旧的,开展新的,或者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使它向新方向发展。把这三
个词语连用在一起,可以使意思相互补充,更臻周密。
总的来说,同义词语反复这个手段,首先是利用了意义
相同或相近的一面,突出强调是它的主要修辞作用。有时也
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差异,使它们相互补充。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十)词语的反复
意义相同的词语,在上下文辞里以同一形式反复出现。
1.连续反复相同的词语连续说两次或几次,中间没有
别的语句隔开,这就是连续反复。例如:
一片,一片,半空里
掉下雪片;
有一个妇人,有一个妇人,
独坐在阶沿。
虎虎的,虎虎的,风啊
在树林间;
有一个妇人,有一个妇人,独自在哽咽。
—— (徐志摩, 盖上几张油纸, )
这样的连续反复式,在口语里,在文艺性作品里,都较
普遍地使用。从传递思想信息的角度说,无需这样重复,重
复是冗余信息,科技文章、法令公文等一般不取这类反复式,
而是尽量避免重复。重复与不重复是对立的,重复自有重复
的作用,要看需要,看场合。连续反复式的主要作用是强化
某种情绪或气氛。这里用于诗歌,制造氛围,加强咏叹,适
应音律的需要。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2.间隔反复
上下文辞,有意义和形式相同的词语反复出现,一般在
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出现,中间有别的词语隔开。这是隔离反
复式。与之相应的避复式有两种形式,一是让重复成分省略,
一是用义同形不同的词语替换。
先看隔离反复的例子: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
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刑刈,直
至于死亡的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
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鲁迅, 野草 · 题辞, )
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
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
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山的顶端
是次要的。爬,只管爬。(余秋雨, 中国之旅, )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原稿不取反复式,改文换成隔离反复式的例子:
[原文 ]他飞过了绿的平原,壮阔的长江,铺着黄沙的大野,浊流滚
滚的黄河,才想要休息。
[改文 ]它飞过绿的平原,飞过满盖黄沙的旷野,飞过波浪拍天的长
江,飞过浊流滚滚的黄河,才想休息一会儿。
—— (叶圣陶, 画眉, )
原文先用反复式,后改成避复式的例子:
[原文 ]那是春天的和风,那是秋天的明月,那是人间的甘露,那是
母亲胸脯上的奶!
[改文 ]那是春天的和风,秋天的明月,人间的甘露,母亲胸脯上的
奶。
—— (郭沫若, 高渐离, )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反复、避复各有各的作用,不能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
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一般地说,用隔离反
复式,或是为了加强语意或情绪,或是重语关联,有助于理
清文辞的脉络。在一定的场合,为着某种表达需要,就不得
不多费一些笔墨唇舌。如:
他自己是个孤零零的,完全孤零零的旁观者。到明天,他也许依旧
是孤零零的,始终孤零零的,孤零零得谁也没有尝过这样孤零零的滋味。
(莫泊桑, 散步, )
你们想一想要是大家的脸长得一模一样,说的话一模一样,腔调一
模一样,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多么单调无味啊! (茹志鹃, 用自己的语言
写文章, )
这两例一再重复的“孤零零”和“一摸一样”不是多
余的重复。不能看作废话。而是服从特定场合需要强调,突
出的表达目的的。前一例接二连三地选用“孤零零”,是为
了突出反映拉菩时公司账员勒腊晚年孤独、空虚的心境。后
一例反复运用“一模一样”,意在强调不“用自己的语言写
文章”,导致千篇一律的“单调乏味”!只有从特定场合的
表达需要去考察,才能看出说、写者的匠心所在。如果不是
有这样的需要,不如取避复式来得简洁、紧凑。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十一)同语
在一个句子里,述语“是”后面的成分和前面的主语是
相同的词语,构成压缩式的判断句,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
同语。运用同语修辞手法,主语和述语后面的成分虽然词语
相同,但各自表达的意义却不一样。述语“是”后的成分的
含义实际上比主语更复杂些。这样,能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深
思,耐人寻味。同语的特点是,语言简练,语气肯定,适用
于各种文体 。
只有这样:就像你的画是你的画一样,你的文学作品是你的文学作
品,这里面有你对世界观察的结果,有你对生活的态度,有你的风格,
有你的思想的闪光 —— 哪怕是极微弱的闪光也比没有闪光要好 —— 这才
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学。(刘白羽, 早晨的太阳 · 序, )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
新年的气象来。(鲁迅, 祝福, )
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三 语义场的关系、层次
(一)上下位词
处于语义场中上下层次的词,称为上下位词。
1.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出现的情况
(1)有严格的、科学分类的上下位词,也有非严格的日
常运用的上下位词。
很多学科都有对研究对象的严格的科学分类,其分类系
统就是一个严整的上下位概念关系的系统。因此包含着词的
上下位关系。
非严格的日常运用的上下位词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学科中严格的科学分类作简缩和变通,如:
物 —— 动物 —— (人、牛)
一种是本没有严格的科学分类系统,由习惯运用而形成
的。如:
烹调方法 —— 熬、炒,燉,红烧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 2)有多级的上下位词,有两级的上下位词,在严格
的科学分类中多级的多,两级的多出现在日常运用的分类系
统中。
多级的如上面举过的动物界的分类系统 。
两级的如:土 —— 熟土,生土
井 —— 苦井,甜井
沟 —— 明沟,暗沟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2.上下位词的作用
上下位词常用来构成一种表达认识的重要方式,这个方
式是:
下位词是 ?? 的上位词。
这种表达方式是根据客观实际,把个别同一般联系起来,
使人认识某个个别属于何种一般,它在这种一般中又有何特
征。例如:
小孩问:什么是象呢?
答:象是有长鼻子的动物。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如果对这个表达方式加以严格的限制,就成为科学的精
确的定义。这个限制主要是:
(1)用来构成定义的类概念 (上位概念,用词或词组表示 )
应该是被定义的种概念 (下位慨念,用词或词组表示 )的最近
的类。
(2)所说明的被定义概念的特征 (叫种差 ),应该是本质
属性。例如:
重金属:比重大于 5的金属。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植物学: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以及遗传进化的
科学。
这个表达方式也是词典常用的释义方式,叫定义式释
义。它的原理同定义相同,其精确程度有时等于定义,有时
不及定义,但一般比日常表达准确。
第四节 词义的联系 —— 语义场
上下位词的存在是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对不
同语言的上下位词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不同语言词汇的一些
特点,例如:
汉语 ? 红 ? 的下位词有 桃红、柿红、猩红、金红、枣红、粉红、
血红、朱红、鲜红、绯红、大红 等等。
第五节 词义的解释
语词释义的方法主要有:义界、互训、
描绘、探源四种。
义界法是指用直述的文字形式揭示语词
所标志的概念特点;
互训法是指用同义词释义的方法;
描绘法是指用“比喻”“形容”等方式
说明语词;
探源法是指出词语来源并说明原义的释
义方法。
第五节 词义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 的主要释义方式 [曹炜, 现代汉语词
义学,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
(一)同义词或“不 +反义词”模式
A.同义词模式
畴昔,<书 >从前。 惆怅:伤感;失意
把风:望风。 股利:股息。
太阳年:回归年。 安琪儿:天使。
反水,<方 >( 1)叛变( 2)反悔;变卦。
B.反义词模式
生硬:不柔和;不细致。
寒伧:丢脸;不体面。
第五节 词义的解释
(二)“语素义 +语素义 +结构式”模式
考订:考据订正。
抗御:抵抗和防御。
偷生:苟且地活着。
滑冰:在冰上滑行。
壮大:使强大。
(三)定义式叙述模式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色拉:西餐中一种凉拌菜,一般是由热土豆丁、香肠丁等加调味汁
拌和而成。也译作沙拉。
对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航行中的航天器(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靠拢后接合成为一体
第五节 词义的解释
(四)迂回描述模式
风头:比喻形势的发展方向或与个人有利益关系的情势。
峥嵘: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痴心:形容沉迷于某人或某种事物。
斐然:有文采的样子。
臭美:讥讽人显示自己漂亮或能干。
(五)增补还原模式
这主要是针对缩略词而采取的一种释义模式,即将缩略
词还原成初形。
公制:国际公制。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
六腑:中医称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第五节 词义的解释
(六)交待源流模式
染指: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
就伸向盛甲鱼的鼎里蘸上点汤,尝尝滋味走了(见于, 左传, 宣公四
年)。后世用 ? 染指 ? 比喻取非分的利益。
安息日:, 圣经, 记载,上帝在六日内创造天地万物,第七日完工休息。
犹太教尊这天为圣日,名叫安息(即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的一昼夜
时间)。这一天礼拜上帝,不做工作。基督教星期日为安息日,又称主
日。
丧钟:西方风俗,教堂在宣告本区教徒死亡或者为死者举行宗教仪式时敲
钟叫做敲丧钟。因此用丧钟来比喻死亡或灭亡。
第五节 词义的解释
以上几种主要释义方式并非永远井水不犯河水、
泾渭分明的,它们有时也相互渗透、彼此合作来共
同完成词义的诠释。如:
匡扶:匡正扶持;辅佐。 ——, 语素义 +语素义 +结构
式”和同义词模式
狂潮:汹涌的潮水,比喻声势浩大的局面。 —— 定义式叙
述模式和迂回描述模式。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一 双关
双关是让一个词句同时关涉到两个方面。它主
要是利用词句的多义、语音的相同(或相近)或语
境的相似构成的。双关可以分为 语义双关, 语音双
关 和 语境双关 。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一)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利用词句固有的多义或临时的多义(如比喻
性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交谈双方对有关事物的
联想而使它另有所指。
构成语义双关的词语没有两种意思,但由于听话人和说
话人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识,因此能够体会出说话人所表达的
本意来,而对背景情况不了解的人就只能照字面意义理解。
语义双关还常用借喻的方式表示。例如:
周冲:你 (指周萍 )不知道母亲病了么?
周繁漪:你哥哥怎么能把我的病放在心上。(曹禺, 雷雨, )
表面说身体有病,实际是指她对周萍的“相思病”。这
里的借喻义是在语境中临时产生的,不像语义双关那样两种
意义都是语言中固有的意义。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二)语音双关
语音双关是利用语音上的相同或相似建立的双关。
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三)语境双关
语境双关是利用语境条件,一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对
象的双关。平常所说的“指桑骂槐”就是一种语境双关。有
的影射不是利用词的多义关系,而是看起来说的是这件事,
实际指的是另一件事,这是语言所称的对象暗转。, 红楼梦,
第八回写宝玉、黛玉在薛姨妈、宝钗家,宝玉饮酒时,黛玉
让他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宝钗让他别伤了胃,烫了再喝,宝
玉接受了宝钗的意见。黛玉对此的反应是 ——
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给黛
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
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娟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
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黛玉心眼小,言辞利,她临机应变,借题发挥。明说雪
雁,暗指宝玉,这是语言称说对象暗中转换。因为转换是隐
蔽的,只有明眼人才能领会 ——联系语言环境和说话人的思
想状态等作相应的语义转换。黛玉的话获得了预期的表达效
果:她正是要宝玉、宝钗领会她的心迹,刺他们一刺,又不
愿旁人窥出她内心的隐密。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不管哪种双关,总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能显示出
两种意义。运用双关,可以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思想内容,语
意深厚,幽默风趣,耐人寻味。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双关手
法时,要根据特定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表里两层意思要
分明,不能扑朔迷离,使人弄不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二 模糊
(一)语义模糊的内涵
语义模糊指语义单位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
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
模糊性的特点是:词语所指对象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而且一定范围内的对象是否属于该类有程度差别。如“青年”
一词所指对象的界限是不确定的,而且不同年龄的对象是否
属于“青年”所指范围有程度差别,如 30岁比 35岁属于“青
年”的程度要高。
模糊性与概括性、多义性、或然性等都不一样。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二)模糊词语的范围
有的词语边界相对清晰,有些词语相对来说则模糊性强。
汉语中语义模糊的词语,主要有:
1.时间词:“早晨、上午”之间,“下午、傍晚”之
间,“春夏秋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2.一部分表性状的词,如深浅、高矮等也有模糊的现
象。在“这河中有多深?”中“深”包括了“浅”的意义,
在“他有多高?”中“高”包括了“矮”的意义。
3.颜色词:不同语言之间往往具有不同的颜色词,它
们对光谱的切分有很大的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对同样的东西
可能用不同的颜色词表示。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三)模糊词语的运用
词义的模糊性不会影响到语言交际的准确性。
第一,模糊与清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人们对客
观事物之间的界线有一个大致的划分标准,而这个标准不是
在一个点上,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标准是一个民族共同
认可的,互相理解的;
第二,人的大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特殊功能,能对一
系列比较模糊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从而综合出较为清
晰精确的信息,例如 ?那个高个子、身材魁梧、宽脸膛、浓
眉毛、厚嘴唇的小伙子是我男朋友?,这之间出现了一系列
模糊词语,但听话人根据这些模糊信息综合加工分析,往往
能十分容易地从一群人中把那个特定的人找出来。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模糊语言不可能精确化,因为它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模
糊词语并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带有停顿性质或承上启下性
质的词语,它们是为语言交际而特意选择的。人们选用模糊
词语并不是因为缺乏语言能力。能否正确地使用模糊语言代
表着一个人的语言运用水平,因为它是语言交际的一个必不
可少的部分。比如,一个会计在被问到有关开支而手头又无
精确数字时,他必须会用, 大约五万元, 之类的模糊词语。
模糊语言的恰当运用能使语言锦上添花。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遇到不同观点,总想说服对方向自
己的观点靠拢。使用模糊语言,可增加观点的可接受性,易
于彼此间的言语沟通,从而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冬天电影院里常有女观众戴帽子,影响后面的观众看电影。放映员
多次打出字幕 ? 放映时请勿戴帽 ?,但无济于事。有一天,银幕上出现
了一则通告,? 本院为了照顾衰老的女观众,允许她们戴帽看电影。 ?
通告一出,所有的观众都摘下了帽子。
,衰老,,, 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为, 年老精力衰弱, 。
多大年岁才算, 老,?怎样才算, 衰弱,?一时说不清。可
见, 衰老, 是一个模糊词语。放映员考虑到女性爱美忌老的
心理,利用模糊词语, 衰老,,使, 所有的观众都摘下了帽
子, 。模糊词语, 衰老, 使这则通告具有策略性,帮了放映
员的忙。戴帽女观众在被劝服过程中得到了心理满足。放映
员歪打正着,取得了良好的劝说效果。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一般说来,在非正式场合模糊语言用得较多,正式场合
则多用精确语言。有时正式场合也用模糊语言,比如在外交
场合,由于讲究委婉礼貌,在邀请对方进行访问时,通常说:
? 希望您在方便的时候到敝国访问。 ?,方便的时候”具体是什么
时候?不确定。这是模糊语言。若换作精确时间,或许会有
最后通牒的意味。就交际双方地位来看,下级向上级汇报情
况时多用精确语言,当然,在汇报自己还不确定的事情时要
用模糊语言。
精密科学中也有许多模糊现象。如物理学承认物体可以
处于一种既非液体,又非固体的状态。化学中的大分子,天
文学中黄光的星和白光的星的分类,数学中的无限大的自然
数、邻域等都是一些模糊概念。当然这绝不是说科学著作中
根本不出现模糊词语。钱学森的, 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
科,,就用了 ? 波长比较长的红外线 ?, ? 波长很短的紫外线 ?,
? 波长更短的 λ(伽马)射线 ? 等模糊词语。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模糊语言也需慎用。因为不同民族,对模糊语意义的理
解不一样。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在招待宴会上致谢时,其
中有一句话差点给日中两国政府的关系投下了阴影。
田中角荣,? ?? 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
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
周恩来总理,? 您对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怎样理解?”
田中角荣,? 给您添麻烦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并不那么简单。我是
诚心诚意如实地表达自己赔罪的心情,这是不加修饰的,很自然地发自
日本人内心的声音 ?? 我认为,前来赔罪是理所当然的。 ?
田中角荣不得不再次表白的原因,是因为他运用一个模
糊词语:“添了很大的麻烦”,而这个模糊词语在中国人听
来是日本对其过去的侵略罪行采取了一种极为轻描淡写的态
度,因为这一模糊词语在汉语中的语意太轻。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三 歧义
(一)歧义的定义
语言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单位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
义的现象。如,他的鞋做得好看|他的发理得好|他的笑话
说不完。甚至可以有三种意思。例如:
他的小说看不完 (A,他写的小说 B:他收藏的小说 C:他是个小说迷 )
他的针扎得不痛 (A,针是他的 B:他给人扎的针 C:人给他扎的针 )
歧义现象在口语中的存在没有在书面语中出现的那么普
遍,口语中的歧义现象主要是由于说话的环境和表意不明造
成的,而书面语中的情形则复杂得多。
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近年来研究成
果是显著的。其价值何在呢?粗浅地说,起码包括:可使语
言信息的传递更为准确,可使语言识别、机器翻译得到进一
步的发展;可使一般的语言研究 (词法的、句法的、句群的,
等等 )更为深入细致。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二)歧义的类型
造成歧义的原因多种多样,粗略来说,有以下一些:
1.词语的兼类和多义
( 1)词语兼类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 2)词语多义
我们知道,单义词在汉语词汇中是少数,而词语的多义
性是其词语的特点。在一定的语境中,多义词可以受到某些
限定,很少发生歧义现象。但在有些环境里,歧义现象依然
存在。
走了三天。 地下商店。
看错了人。 小王在火车上写字。
王大夫看病去了。
县里通知他 10月 5日前去报到。
到 1999年底,他还欠款 1000元。 (多音字 )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2.多种结构关系或层次
一个语言单位具有多种结构关系,也就产生歧义,而且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参考资料(偏正/动宾) 鲁迅研究(主谓/偏正)
进口软件(动宾/偏正) 机关商店(联合/偏正)
玩到杭州(复句/补充)
一个语言单位具有多种层次,如,对售货员的意见
A.对售货员 的意见( 偏正:人们给售货员提出的意见)
B.对 售货员的意见(介宾:售货员提出的意见)
3.不同语序产生的歧义
所谓语序就是语言中各个成分安排的次序。
女工工作做得好,可以解决一些女工特有的切身问题。
该句所表达的意思是“一些女工”,还是“一些问题”?
如果是“一些问题”,那么语序最好这样安排:“女工特有
的一些切身问题”,让表领属的词语放在前面。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4.施事、受动关系造成的歧义
我们知道,在一个语言单位中,主语既可以是施事者,
也可以是受动对象。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主语到底
是施事者亦或受动对象,是很难或无法判定的。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章太炎的书。
小杨没找到
连我都不认识
通知的人
5.量词造成的歧义
有一些量词既可以修饰限制人,也可以修饰限制物;既
可以用于甲物,也可用于乙物。如:
三个出版社的编辑
该短语中量词“个”可以限制“出版社”,表示“出版
社”的数量;也可限制“编辑”,相当于“位”。此句的结
构层次也会有别。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6.语音的轻重早场的歧义
有些词语重读、轻读,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如“东西”
既可表方位,也可指一般事物名称。
我想起来了。
“起来”重读表示“我想做什么”,而轻读则表示“回
忆起来”。在这个语句中,“起来”的词性也是不同的:一
个是一般动词,一个是趋向动词。该句中的“想起来”的语
法关系也有所不同:一个是动宾关系,一个是动补关系。
7.不同联想造成的歧义
由于环境、听读者的情况不同,对一个语言单位也可能
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今天吃饭,大家不准用筷子。
从逻辑上讲,否定形式不能表达一个肯定的判断。用否
定的判断表达一个肯定的意义,违反了逻辑推理中的同一律。
该句中“不准用筷子”,不能确定是采取什么方式,用什么
工具。如可理解为,A.什么器具都不用,用嘴直接在碗里吃。
B.用手或刀、叉等器具吃。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8.语音停顿句读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
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
可由我们解决。
主管领导同意占用耕地建房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以上八种歧义现象有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 科长也
该检查 ? 这个短语既有词语多义引起的歧义,又有施动者和
受动对象难以判定而引起的歧义。
歧义有时就是病句,如或省略不当造成的歧义。例如:
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笑。(谁对谁笑?指代不清)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三)歧义的运用
歧义运用得好,也能达到各种目的。 唐时,皖南宣城的汪伦
一心想见见李白,怕李白不来,就致信给他,信中称,? 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 李白感其诚,果然
来了。而汪伦也就坦言相告,? 所谓万家酒店,其实只有一家,酒店老
板姓万;所谓十里桃花,并非遍地桃花,而是说桃花潭方圆十里。 ? 李
白听了大笑。 请注意,汪伦妙请李白就是用的歧义。运用歧义
必须用得“合理”,能“自圆其说”。
有道智力竞赛题,? 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 —— 请写出两个不同
的答案? ? 对此,大多数人只能想到第一个答案:“子”,理
由是:将“李”字中的“木”去掉即为“子”。那么,另一
个答案呢?是“一”。因为“去了木”并非去了“木”,而
是去“了木”,当然是“一”。这里的歧义就设计得不错,
因为“去了木”的确可以理解为“了、木都去掉”。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四)歧义的显示、分化和消除
1.显示
(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只能揭示构造层次和显性的语法关系(亦称
语法结构关系)。如: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A.这张照片只放大了一点儿(放得不太大)。
B.这张照片放得大了一点儿(放得太大了)。
造成上述歧义的原因是内部构造层次不同。
A:这张照片 放大了 一点儿。 B:这张照片 放 大了一点儿。
丨 主 丨 丨 谓 丨 丨 主 丨 丨 谓 丨
丨 动 丨丨 补 丨 丨 动 丨丨 补 丨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 2)变换分析法
变换分析法可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亦称
语义结构关系)。例如:
①台上坐着主席团 ②台上演着梆子戏
例①、②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例①表示存在,表静态
A;例②表示活动,表动态。而它们从格式上看,都是:
NP[L]+V+着 +NP( NP[L]代表表示处所的词语)如运用层次分
析,所得结构相同:
①台上 坐着主席团 ②台上 演着 梆子戏
|主 | | 谓 | |主 | | 谓 |
|动 || 宾 | |动 | | 宾 |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若把表示 A义的,NP[L]+V+着 +NP” 记为 [A]式,把表示 B
义的,NP[L]+V+着 +NP” 记为 [B]式,则可通过变换分析法验
证 [A]式和 [B]式在语法意义表达上的不同。
我们看到 [A]式可以跟,NP+V+在 +NP NP[L]” 句式( [C]式)
相联系,A台上坐着主席团 → C主席团坐在台上
“主席团坐在台上”也表示存在,也表静态,而且
NP[L],台上”也是指明 NP,主席团”存在的处所。类似的例
子如,A门口站着人 → C人站在门口
而表 B义的 B式可以跟,NP[L] +正在 +NP” 句式( D式)相
联系,B台上演着梆子戏 → D台上正在演梆子戏,台上正在演梆子戏”
也表示活动,表动态,而且 NP[L], 台上”也是指明“演梆
子戏”这一活动的场所。类似的例子如,B外面下着大雨 → D外
面正在下大雨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A式只能与 C式发生变换关系,与 D式之间
没有变换关系;反之,B式只能与 D式发生变换关系,与 C式
之间没有变换关系。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变换分析与层次分析显然不同。层次分析着眼
于句法结构内部的分析,通过分析使我们了解到一
个句法结构内部所包含的若干个词是怎样按照一定
的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组合起来的。而变换分析着
眼于句法结构的外部分析,即着眼于考察所分析的
句法结构(一般称之为原句式)跟与之有内在结构
关系的句法结构(一般称之为变换式)之间的联系,
通过分析达到分化歧义句式或给原句式定性、分类
的目的。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2.歧义的消除
特定的语境一般可消除结构歧义。通过增添、移位、
替代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消除结构歧义。
( 1)提供可消除歧义的语言环境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可在其前面加上“我弟弟得了阑尾炎”,或在其后加
上“他母亲没病”,分别表示这个歧义短语的两种不同的意
思。
( 2)增减或变换词语(包括虚词)
小赵和小王的孩子 —— 小赵和小王两人的孩子(增添)
进口衬衫 —— A,进口的衬衫(增添) /B,进口一批衬衫(增添)
病人不收 —— 病人不收东西(增添)
在火车上写标语 —— 坐在火车上写标语(增添)
第六节 语义双关、模糊和歧义
( 3)变动语序
许多孩子种的花 —— 孩子种的许多花
小赵和小王的孩子 —— 小王的孩子和小赵(移位)
病人不收 —— 不收病人(移位)
在火车上写标语 —— 把标语写在火车上(增添、移位)
( 4)改用准确、明晰的词语
讲台上只有一架收音机,一边还站着一个人。可将?一边?改为
?每一边?或?其中一边?。
( 5)改换量词
两个学校的老师 —— 两位学校的老师 /两所学校的教师
三个报社的记者 —— 三位报社的记者 /三家报社的记者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一 语义突出 ——对比焦点的表现手段
一个句子的焦点是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由于句子的信
息编排往往是遵循从旧到新的原则,越靠近句末信息内容就
越新。句末成分通常被称作句末焦点,我们把这种焦点成分
称为常规焦点。反之,如果一个成分不用作引入新信息,而
是在上文或语境里已经直接或间接引入了的,是说话人出于
对比目的才着意强调的,这个成分就是对比焦点。对比项可
能是上文提及的或语境中实际存在的,也可能是听话人和说
话人双方心目中认可的。例如下面对话中,下加横线的部分
就是对比成分:
谁请客,你吗?
我 哪儿请得起,宝康 请。
他请? 他 为什么请?
你不知道我们就更不知道了,我们是沾 你 的光。
沾我的光? 我 跟他也没什么关系。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常规焦点跟对比焦点的根本判别在于二者的预设不同。
所谓预设,通俗地说,就是听话人和说话人双方都共知并认
可的前提。如果句子的预设是“有 X”,整个句子是要说明
这个 X,这时候,焦点成分是呈现性的,属于常规焦点;如
果说话人预设听话人认为某事是 B,而实际应该是 A,说话人
说出这个句子的目的在于指明“是 A而非 B” 。这时候句子的
焦点成分就是对比性的,属于对比焦点。
三个因素有可能导致产生对比焦点,即,语调、词序、
结构 。这三个因素经常是相互结合的,语调因素最具普遍性,
也是必有因素。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一)语调
对比焦点的语调因素,是指焦点成分倾向于重读。这
一倾向体现在各种语言里,对比焦点都是与对比重音相伴随
的。
1.重读
重读是口语中突出对比焦点的重要手段。语句中念得
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称为重音。根据其产生的原因,
重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按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重读的,叫
语法重音;一种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
殊感情而重读的,叫逻辑重音。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句子里语法成分常要重读,如谓语中心动词、表示性状
和程度的状语、表示、状态或程度的补语、表示疑问和指示
的代词通常读重音。如:
春天 到 了。
你 慢慢 地说。
他的建议好 极 了。
她 什么 话都没说。
句子里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要重读。哪些词语
需要突出或强调,则要依据作品或说话人的要求和情感的发
展来确定。下面这句话中不同的词语都可念重音,从而表现
出不同的意思或情感。
我知道你会开车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2.停顿
语调中,停顿常常也用来突出焦点。如: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茅盾, 白杨礼
赞,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 记
念刘和珍君, )
夜,静极了。(艾芜, 夜归, )
正因为停顿能有效地突出焦点,所以一般人演讲、作报
告时常常运用较多的停顿。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二)结构 —— 标记成分
焦点标记中的结构因素是指对焦点成分作结构提升的焦
点标记词。汉语里焦点标记词只有两个,一个是“是”(非
重读的),一个是“连”。
“是”置于不同词语前面,强调句中不同的内容,如:
这个公司 /本周一 /才上市。
“连”字也可强调,如:
连这点小事他都想不出办法。
连星期天我都不休息。
连在家里住几天都不乐意。
连半大的孩子都讨厌他。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三)词序
对比焦点的词序因素,是指焦点成分倾向于前置。句子
通常是由许多词语组成的。突出重点,就是突出一句话里所
要强调的词语。这里,我们先看词序变化突出语意重点的问
题。如:
这位妹妹我曾见过。(, 红楼梦, )
我见过这位妹妹。
以上两个句子都是词序合理的合乎规范的句子。它们所
表示的基本意思相同,但语意重点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
就有了选择的余地:要突出, 这位妹妹,,就用第一句;要
突出, 我,,就用第二句。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1.受动者前移受动者指动作句里动作的承受者。如:
“我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喜欢”的对象,是
受动者。
受动者经常作宾语,但为了突出语意重点,也可以把它
提到主语、状语以及主谓谓语句中小主语的位置上。句子成
为主谓谓语句、“被”字句、“把”字句、存现句等。这几
种句式的功能,详参“语法结构”部分。这里简单看几个例
子:
他一句话都不说。
他为这事把头发都急白了。(这是为了突出句末常规焦点?急白?)
张三又被那学校请去讲课。
2.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句子成分位置的不同,表达的
重点不一样。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详见“语法结构”中涉及
句子成分易位和殊位的内容。这里看两个例子:
怎么啦你?(比较:你怎么啦?)
工程师他就是。(比较:他是工程师。)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二 语气的轻重
同样的意思,可以说得强调一些,语气重一些,
也可以说得委婉一些,语气轻一些。口头表达时,
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等是表现语气强弱的手段。
书面表达时无法显于声,语气的强弱是通过所选用
的词语(特别是语气词、叹词等直接表示语气的词)
和句式表达。此外,标点符号有的也能表示语气。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一)虚词
区别语气轻重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拿虚词手段来说,语
气词主要是用来表示各种语气的,别的虚词有时候也有区别
语气的作用。如:
昆明,冬暖夏凉。 —— 昆明,是冬暖夏凉。
过去,人民的疾苦有谁问? —— 在过去,人民的疾苦有谁问?
前一组,用了语气副词, 是, (或判断词),加强了肯
定的语气。后一组,细心体会,用不用介词, 在,,对, 过
去, 的强调程度是有区别的,用了, 在, 的句子,加强了同
,现在, 的对照,或者上文已经说了, 现在,,或者下文要
说到, 现在,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我们主要看语气词的选用。不同的语气词可以用来帮
助表达各种语气,或强化语意。
1.用与不用
我早知道他礼拜日 是 不去报馆 的 (后去掉这两字),因为这地方礼
拜一向来不出报。(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 )
没有必要加重语气,所以后来删去了“是”、“的”。
繁漪:(喝一口)苦的很。谁煎的?四凤:我。繁漪:太不好喝,
倒了它(吧)。(曹禺, 雷雨, )
周朴园强制繁漪喝药,她不从,表现了她性格中具有反
抗性的一面,药又是由四凤端给她的,命四凤将药倒了,应
是十分坚决的口吻,而原文用上语气词“吧”就带有祈求的
成分,显得和婉了,与情境不切。
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
情景。(鲁迅, 忆韦素园君, )
作者只是根据记忆,这里要表现不是绝对有把握的口吻,
用上语气词“罢”。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2.语气词的选择
语气词有不少,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一致的,
即帮助句子表示种种语气。个性有分工,却非绝对,从表示
的语势强度看,相对有强弱之别。就是说,有的语气词能增
大语气的强度,有的则相反,能减弱语气的强度,使语气和
缓,显得婉转。语势的强与弱就是对立,必须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最恰切的那一类中的某个语气词。如:
他等着你,快去! 我看见过。
他等着你,快去啊! 我是看见过的。
他等着你,快去吧! 我是看见过嘛。
你看,北京多美! 他什么时候离开家的?
你看,北京多美啊! 他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呢?
他什么时候离开这家的呀?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3.“的”、“地”的有无
结构助词“的”用在定语后边,“地”用在状语后边。
有时用不用它们,同句法结构或基本语意有关。在不影响句
法结构和基本语意的前提下,用不用“的”或“地”,则不
是绝对的,有一定灵活性。在这种情形下,可用,也可不用,
这便是对立。这种对立,虽然不全表现为语势强度的差别,
但它们确是体现语势强弱对立的同义形式之一。如:
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
(杨朔, 荔枝蜜, )
周恩来同志热情(地)鼓励他说:?好,我相信你们经过努力,一
定能战胜困难!?(, 一次难忘的航行, )
(潘先生)再一想时,气味虽讨厌,究竟比吃枪子睡露天好多了;
也就觉得没有什么,舒舒泰泰(地)在一把椅子上坐下。(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二)句类
语气的轻重也可以由不同的句类表现出来。仅从语气的
轻重这一点看,感叹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要重些。这几种句类
的交叉形式,对于表现轻重不同的语气尤其有显著的作用。
不是按语气划分的句子类型,也往往有表示不同语气的
作用:
这件事,你早就知道。
这件事,不用说,你早就知道。
这件事,我想,你早就知道。
第一句是一般的叙述,既不特别强调,也不显得委婉。
后两句用了插说,就有强调或者委婉的区别。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
1.肯定与否定的使用
(1)肯定句语气重些,否定句轻些。该用哪一种,决
定于表达的需要。
原文: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
改文: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改文语气肯定,有利于突出白杨树的主题,而原文用否
定的说法,语气偏轻,与全文的主旋律不甚合拍。
一般否定句表示的肯定意思程度不如肯定句高。这是因
为构成这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反义词是相对反义词,不是非
此即彼的关系,还存在着中间状态。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2)有时肯定的意思可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来表达。
例如,我不得不依靠他。 连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句,
它的语气比一般的肯定句反而强些。如:
古往今来,每一场真正的革命,都是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 —— 弱
古往今来,没有一场真正的革命,不是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 —— 强
( 3)一个否定词,再加上一个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疑
问代词或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也可以构成双重否定句,取
得同样的效果:
谁不记得井冈山的青青翠竹呢?(袁鹰, 井冈翠竹, )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
精神所感动。(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 4)也有些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却更弱些。
我要讲的,是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现在来讲讲这个问题,对于党
的建设和巩固,不是没有益处的。(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
这个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语气平缓、委婉,表现了刘少
奇同志平易近人、谦逊自处的精神。其他的像用“不可不”、
“不得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
无”、“未尝不”等构成的双重否定句也比肯定句语气委婉。
如:
这件事我现在必须告诉你。 —— 这件事我现在不得不告诉你。
( 5)有时肯定和否定的意思完全一样。如 ?好热闹? 和
?好不热闹?,?差点摔了一跤? 和 ?差点儿没摔一跤?,?小心着了
凉? 和 ?小心别着凉?,?经常来上课? 和 ?经常不上课? 。
口语中有一种熟语性的表达方法 ——形式是肯定的,实
际是否定的;形式是否定的,实际是肯定的。都有相应的同
义形式,但是语气不同。
好容易客人刚走,我正要回话,又来了一位。(曹禺, 雷雨, )
就剩您一人啦? —— 可不是,都出去了。(老舍, 龙须沟,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 6)否定句另外一种表肯定的方法是用否定的形式来
补充、推进,深化所表达的内容。这种用法可使语气活泼、
婉转,使文章抑扬有致,波澜起伏。有的是先退一步,为的
是突出重点;有的否定,其实是补充;有的句子,接连否定,
实则层层推进,不断补充、深化,意思更加突出。
不是东涛庄园外延绵的、广及十多亩地松柏参差的园林,也不是绿
茵如缎的大片草坪,也不是蜿蜒在暗红木栅里的、撒红沙的马道,也不
是环着回廊、竖立着纯白圆柱、楼房外墙嵌着纯黑木条的窗扉的一字形
的大建筑,也不是园里庞大的停车场、或是园侧铺着细沙的网球场。
(於梨华, 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
校长侧过脸看了她一下,不,不是一下,是很长的一下。长得她几
乎停了心跳。(於梨华, 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
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
的上万人,都一起歌唱。(吴伯箫, 歌声,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 7)用“天知道”之类表谁都不知道
上帝才知道她为了踩进这间离开院门不过区区二十五米的客厅经历
了多少险情,那是耐心加力量加速度的较量,虽然此刻她成功地将那群
恶魔摒于门外窗外,安全地坐在这里与雇主面洽事宜,但她的每个细胞
都在高度戒备,提醒她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苏盈, 爱情不是狼来了, )
有时,说话人对一个判断加了否定的时候,这个否定判
断本身就是焦点,表达否定判断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有
趣的是,为了加强否定的意义,说话人往往会连用两个以上
的否定形式来表达同一个否定判断。
我们不管,我们管得着吗?
我不去了。我不想去了。
那不管,我管不了那么许多。
他不会怎么着,他怎么样不了!
(晚上你去哪儿?)我能去哪儿?我有什么地方可去?
闹什么呀,你说有什么可闹的?
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背后都有一个听说双方共同认
可的中性判断,这个中性判断就是预设。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2.句类的不同
说话、写文章往往由于内容不同、感情不同,语气也就
不同。按照语气的不同,一般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
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相近的意思,用不同的句类来表达,
就有语气轻重、感情强弱的区别了。这四种句类中,陈述句
和疑问句、疑问句和祈使句、感叹句和陈述句,都是对立的
关系,有时可以互相变换。
( 1)陈述句和疑问句告诉人家一件事情用陈述句,陈
述句也可以变为疑问句:
他品德很好。 —— 他品德很好吧? —— 难道他品德不好吗?
( 2)疑问句与祈使句祈使句用来表示要求或者希望别
人做什么事情、不做什么事情。在表达要求或希望的时候,
也可以用疑问句形式。
给我讲个故事吧! —— 给我讲个故事,好吗?
( 3)感叹句和陈述句感叹句是用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
子,感叹句和陈述句也可以互变。
他给了我们多少温暖啊! —— 他给了我们很多的温暖。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 4)反诘疑问句
反诘疑问句能同相应的判断句、祈使句或感叹句换用。
①表示坚决断定
原句:可是周武王曾经以三千人得过天下呢。
改句:可是周武王不是以三千人打天下吗?(郭沫若, 虎符, )
②意在提醒注意
生宝!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 …… 我和你四婶念你一辈子好。
咋说呢?娃们有馍吃了嘛。(柳青, 创业史, )
③表示委婉请求
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毛泽东, 关心
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
比较: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应该修一下!
④表示深沉感叹
在文艺性作品中尤其是诗歌中,为了突现某种意境,强
化某种感情,不用陈述式而用疑问式。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水
迎山接入画屏!(贺敬之, 桂林山水歌,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三)标点的灵活处理
标点是书面语言的辅助工具。显示各种语气是标点的辅
助性作用之一。根据分工,一般性地使用,这是标点的规范。
可以用这种标点也可以用别种标点,或者可以这样用也可以
那样用,显示出语气强弱或语意轻重的差别,这样就有了构
成同义关系的, 对立,,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形选用。我们
现在要说的就是标点灵活处理和语气强弱的显现。
夜,静极了。(艾芜, 夜归, )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就是我的蝴蝶。(陈启佑
,永远的蝴蝶, )
蜂儿催眠的声音(,)依旧响着。蔷薇枝上(,)飞来了几只小鸟。
(叶圣陶, 两封回信, )
海滨上空响起一个女孩子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我们从此 —— 一、
刀、两、断!?(吕雷, 海风轻轻吹,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下面是叶圣陶作品中改换选择的例子:
王先生非常疲倦,又生气,早知道仅仅涂去七个?镰?字,一分钟
工夫就够了,何必消磨整个的寒夜?(夜。)
?不成个样子,这时候还不回来!(,)?学务委员喃喃自语。
(, 饭, )
他俯首假做看书,却偷眼看窗外的蝴蝶。哪知那蝴蝶早已退出了他
眼光以外。(外!)
(, 一课,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有时我们看到问号与叹号合用,两个叹号甚至三个叹号
合用的情形,这都是超越了标点符号分工和用法的一般规定
的,是作者为了特别表示语气强烈而采取的。且举鲁迅作品
中三个叹号合用的例子:
? 呵呵,洗一洗,咯支 ?? 唏唏 ??”
,道翁!!! ? 四铭喷喷的叫。
道统给这一喝,不笑了。
(, 肥皂, )
?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 ??” 阿 Q在百忙中,? 无师自通 ? 的说出
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 好!!! ? 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 阿 Q正传, )
第七节 语义突出和语气轻重
近几年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无标点文字,就是通常应该
用标点的地方甚至成段的话中间不用一个标点。对此,人们
毁誉不一。作家这样处理标点,自有他们的想法。能表现许
多复杂的、特别的情绪和语气,是无标点文字起的作用:
我爹扔下马刀,老泪纵横。他说,? 叫什么有什么好叫的你们这些
王八蛋!还不快快抬去了煮吃你娘个精汤光!! ? (郑延竹, 首长营, )
说话人在万般无奈中含泪宰杀了全队惟一的驮马以果腹,
那种痛恨愤激的情绪,通过这无标点的文字连珠炮似地直射
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