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物 化 学
?第一章 新陈代谢总论
? 一, 新陈代谢的概念
?( 一 ) 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 是
生命存在的前提 。
?新陈代谢 ( metabolisim) 的概念:
?1,狭义概念:是指细胞内所发生的酶
促 反 应 过 程, 称 为 中 间 代 谢
( intermediary metabolisim) 。
?( 这是代谢活动的主体, 也是代谢研
究的主要内容 ) 。
?2,广义概念:是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全过程 。 即:生物
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 。 包括消
化, 吸收, 中间代谢及排泄等阶段 。
? 新陈代谢包括生物体内所发生的
一切合成和分解作用 。 一方面, 生物
体不断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物质, 通过
一系列生化反应, 转变为自己的组成
部分;另一方面, 将原有的组成成分
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 分解成不能在
利用的物质排出体外, 不断地进行自
我更新 。 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所产生
的生命现象是建立在合成代谢与分解
代谢矛盾对立和统一的基础上的, 它
们之间既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又相
互制约 。
?( 二 ) 新陈代谢的内容
?1,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
?( 1) 物质代谢:重点讨论各种生理活性
物质 ( 如糖, 蛋白质, 脂类, 核酸等 )
在细胞内发生酶促反应的途径及调控机
理, 包含旧分子的分解和新分子的合成;
?( 2) 能量代谢:重点讨论光能或化学能
在细胞内向生物能 ( ATP) 转化的原理和
过程, 以及生命活动对能量的利用 。
?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是同一过程的两个
方面, 能量转化寓于物质转化过程之中,
物质转化必然伴有能量转化 。
?2,合成代谢 ( anabolism) 分解
代谢 ( catabolism)
?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并非简
单可逆反应, 发生于细胞不同部
位 ( 尤其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 ) 。
?例如:脂肪酸分解成乙酰辅酶 A
是在线粒体中进行, 而乙酰辅酶
A合成脂肪酸则在细胞浆中进行 。
? 但有许多代谢有共同途径,
称为, 两用代谢途径,
( amphibolic pathway) 。
?二,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 中间代谢的研究内容很多, 研究目
的不同, 所用的生物材料和实验方法也
不相同 。 为探讨代谢途径及其调节机理,
动物, 植物, 微生物材料都可以作为实
验对象 。
? 根据实验材料的水平, 常将实验分
为 活体内实验和活体外实验 。
?( 一 ) 活体内实验和活体外实验
?1,活体内实验 ( 整体实验 )
?用整体生物材料或高等动物离体器官或
微生物细胞群体进行中间代谢实验研究
称为活体内实验, 用, in vivo”表示 。
? 活体内实验结果代表生物体在正常
生理条件下, 在神经, 体液等调节机制
下的整体代谢情况, 比较接近生物体的
实际 。
?典型例子,1904年, 德国化学家 Knoop提
出的脂肪酸 β -氧化学说 。
?2,活体外实验
? 用从生物体分离出来的组织切片,
组织匀浆或体外培养的细胞, 细胞器及
细胞抽提物进行中间代谢实验研究称为
活体外实验, 用, in vitro”表示 。
?典型例子: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氧化
磷酸化等 。
?( 二 ) 代谢途径的探讨方法
? 探讨物质代谢途径的常用方法有:
代谢平衡实验, 代谢障碍实验, 代谢物
质标记追踪实验, 特征性酶鉴定实验,
核磁共振波实验等 。 其中最有效的是代
谢物质标记追踪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 。
?1,代谢平衡实验
? 通过活体内实验研究代谢物摄入和
产出排出的平衡关系, 可以了解对代谢
物的利用能力及产物生成情况 。
?例如测定, 呼吸商, ( R.Q.) 可以判断
体内能量利用情况 。
?R.Q.=产 CO2量 ( 升 ) /耗 O2量 ( 升 )
?糖类物质 R.Q为 1,脂肪 R.Q为
0.7,蛋白质 R.Q为 0.8。 人体正
常代谢时, R.Q介于 0.85-0.95之
间, 说明三大营养物质同时发生
了氧化分解 。
?饥饿状态下,R.Q?
?糖尿病人,R.Q?
?问题:若测得生物材料的 R.Q接
近 1,则表明能量主要来自于何
类物质分解?
?2,代谢障碍实验 ( 代谢途径阻断实验 )
?正常生物体的中间代谢过程中, 中间产
物不会过多积累, 不容易进行分析研究;
若用适当方法造成代谢障碍, 阻断代谢
途径, 则使中间产物积累, 便于进行分
析研究 。
?阻断代谢途径的方法有:造成微生物营
养缺陷性, 使用抗代谢物, 专一性抑制
剂等 。
?( 1) 微生物营养缺陷性 ( 微生物基因突
变型 )
?采取诱变剂使微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
从而造成某种酶缺损, 代谢途径中断,
缺损酶前面的中间产物会大量积累, 致
使血液中或尿液中该种物质含量增高 。
?应用实例:乳糖的代谢机理 。
?利用 微生物 的遗传突变型研究新
陈代谢机制, 比利用 其他生物 有
以下优越性:
?容易突变;经济;简便等 。
?( 2) 使用抗代谢物
?抗代谢物, 又叫代谢拮抗物, 或代谢
物结构类似物 。 其分子结构与代谢物
的分子结构类似 。
?实质:竞争性抑制剂 。
?例子:丙二酸是琥珀酸的抗代谢物,
能对琥珀酸脱氢酶发生很强的竞争性
抑制作用, 造成代谢中间产物, 琥珀
酸, 积累, 从而证明了 TCA循环中有
生成琥珀酸这一反应步骤 。
?( 3) 酶的专一性抑制剂
?例子:碘乙酸是巯基酶的专一性抑
制剂, 可抑制酵母的酒精发酵, 造
成 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积
累 。 由此证明了酵解途径中 1,6-二
磷酸果糖是三三裂解生成了三碳糖 。
?( 4) 利用药物造成异常动物实验
( 病变动物法 )
?用人工方法使动物发生某一过程的
代谢障碍, 然后给以一定量受试物
质, 研究其中间代谢过程 。
?例子 1:研究维生素缺乏症, 可给以
缺乏某种维生素的饲料, 若干天后
观察其病变情况, 在加入该种维生
素, 观察其症状有否好转, 从而确
定该种维生素的功能 。
?例子 2:, 人工糖尿病, 。
?例子 3:生糖氨基酸;
? 生酮氨基酸
? 3,代谢物标记追踪实验
?将代谢底物分子适当, 标记,, 然后追
踪, 标记, 在细胞中的去向, 就可以了
解底物分子在中间代谢中经过什么中间
产物, 生成了什么终产物 。
?这是探索代谢途径最有效的方法 。
?标记方法有:化学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
法 。
?( 1) 化学标记法
? 1904年, 德国 F.Knoop首次用苯环标记
脂肪酸探讨中间代谢途径, 提出著名的
脂肪酸 β -氧化学说 。
?缺点:化学标记法使天然代谢物分子结
构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 这可能给正
常代谢途径造成某些影响 。
?( 2) 同位素标记法
?1941年, Rudolf Schoenheimer首次采用
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 。
?同位素种类,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
素 。
?二者区别:是否衰变, 是否有射线 。
?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有:重氢 ( 2H或 D),
15N,13C,18O等 。
?用, 稳定性同位素, 标记的化合物可用
质谱仪 ( mass spectrometer) 定量测定,
也可用超离心法分离鉴定 。
?根据放射线同位素衰变时放出的射线性
质,可以用专门仪器或专用方法测定。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氘( T或 3H)、
?仪器,盖格计数器 ( Geiger
counter), 闪烁计数器 。
?例如,γ 射线可用 γ 计数器测定;
β 射线可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 。
?也可采用:放射自显影法
( autoradiography) 感光底片
感光显示标记物在细胞中的位置 。
?优点,1) 同位素标记法特异性
强, 灵敏度高, 测定方法简便 。
?2) 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方法比
稳定同位素更方便, 灵敏,
应用更普遍 。
?缺点,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
有毒害, 某些同位素的半衰
期长,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所以需要在专门的同位素实
验时进行 。
?4,测定特征性酶
?每条代谢途径都有其特征性酶, 它的
存在就表明该代谢途径存在 。
?例如:糖代谢途径中的特征酶:
?EMP途径:醛缩酶
?HMP途径,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TCA途径:柠檬酸合成酶
?只要证明菌体中有某条代谢途径的特
征性酶存在, 就可断定存在这条代谢
途径 。
?5, 核磁共振波谱法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简称 NMR)
?核磁共振谱可反映分子中各个原子所
处的状态 。 由布洛赫 ( Bloch) 和巴
塞尔 ( Purcell) 于 1948年建立, 因
此获得 1952年诺贝尔奖 。
?应用最多的有 13C谱, 19F谱, 31P谱
和 15N谱 。
?特点,样品不受破坏,且能最真实地
反映机体内的化学反应情况。
? 三, 能量代谢与 ATP
? 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 。 在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ATP。
? ( 一 ) 高能键及高能化合物
? 1,高能键 ( high-energy bond)
? 高能键是 1941年普曼 ( Fritz Lipman) 提出
的一个概念, 用, ~”表示, 是指其结构不
稳定, 性质活泼, 自发水解或基团转移的
趋势很强, 当其发生水解或基团转移反应
时, 释放的自由能很多 。
? 高能键中的, 高能, 是指其自由能高, 并
非键能高 。
? 细胞中重要的高能键,高能磷酸键和高能
硫脂键 。
?“高能键, 与, 键能, ( energy
bond) 区别:
?化学中的, 键能, 是指断裂一个
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 高能键,
是指水解或转移该键所释放的能
量 。
?2,高能化合物概念及种类
?概念,分子结构中含有高能键的
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
表 1-1 高能键及高能化合物
?3,ATP的结构及意义
?ATP( 三磷酸腺苷, 腺苷三磷酸,
adenosine triphosphate) 是一种很
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
?生物体每天要消耗大量 ATP,
?安静状态的成年人:每天消耗
40kgATP;
?激烈运动时:每分钟就消耗 0.5kg。
?ATP是一分子腺嘌呤, 一分子核糖和
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的核苷酸,
其结构:
?意义:
?( 1) ATP是产能反应和需能反应之
间最主要的能量介质
?放能反应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合成
ATP,贮存能量;需能反应, 则通过
ATP水解供应之 。
?a,当 ATP提供能量时, 在 ATP远端
的 γ -磷酸基团水解为无机磷酸分子,
ATP失掉一个磷酰基而变成腺苷二磷
酸 。
?ATP+H2O→ ADP+Pi ( 标准自由能
变化 Δ G0’= -30.514kJ/mol)
?b,在某些情况下, ATP的 α 和
β 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键被水解
( 即同时水解 γ 和 β - 磷酸基
团 ), 形成 AMP和焦磷酸 。
? ATP+H2O→ AMP+PPi
( Δ G0’= -32.19kJ/mol)
?( 2) 作为磷酸基团供体参与磷酸化反应
?生化反应中, 无论是分解代谢还是合成
代谢, 常常需要先将反应底物分子活化,
其中, 磷酸化是一种普遍活化方式 。
ATP具有很活泼的磷酸基团, 可作为磷
酸基的供体参与细胞中的磷酸化反应,
此类反应由激酶催化 。
?如:
?反应生成的磷酸化葡萄糖分子具有较高
的自由能,易进一步参加反应。
?( 3) ATP参加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反应
?ATP在磷酸基团转移中起, 中间传递体,
的作用, 故称, 磷酸基团传递者,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 1,3-二磷酸甘油酸
是葡萄糖的分解的中间产物,葡萄糖分
解为乳酸时所释放的大部分自由能,几
乎都保留在这两个化合物中。在细胞中
这两个化合物并不直接水解,而是通过
特殊激酶作用,以转移磷酸基团的形式,
将捕捉的自由能传递给 ADP从而形成
ATP。而 ATP分子又倾向于将它的磷酸
基团转移给具有较低磷酸基团转移势能
的化合物,例如葡萄糖和甘油,从而生
成 6-磷酸葡萄糖和 3-磷酸甘油。
?其中,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 1,3-二磷酸
甘 油 酸 叫 做, 超 高 能 化 合 物,
( superhigh-energy compound), 它
们水解所释放的自由能比 ATP高;同理,
6-磷酸葡萄糖和 3-磷酸甘油叫做, 低能
磷酸化合物, 。
? 4,其他供能核苷酸
? GTP,UTP,CTP。
?其中,GTP对 G蛋白的活化、蛋白质生
物合成、蛋白质的寻靶、蛋白质的转运
等作为推动力提供自由能;
? UTP在糖原合成中起活化葡萄糖分子的
作用;
? CTP在合成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
?5,ATP系统的动态平衡
?ATP作为自由能的贮存分子, 其
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中 。
?一般情况下, ATP在形成后一分
钟内就会被利用, 故严格说来
ATP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 而是
传递能量的物质 。
?细胞能量状态的表示方法:能荷
( energy charge), 磷酸化势
能 ( phosphorylation potential) 。
?四, 新陈代谢的调节
?生物体新陈代谢虽然错综复杂,
但互相配合有条不紊 。 这是因为
生物体在长期进化, 演变过程中
形成了一个严格的 调节机制, 以
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 有序, 完
整和统一 。
?进化越高的生物, 其代谢调控机
制越复杂 。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整体水平调节
?主要指激素和神经调节 。
?高等真核生物有内分泌腺, 它所分
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输送到一定组织,
作用于靶细胞, 改变酶活性, 调节
代谢反应方向和速度 。
?高等生物还有复杂的神经系统, 在
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下,
通过神经递质对效应器发生直接影
响或通过激素对机体进行综合调节 。
?2,细胞水平调节 ( 酶水平调节 )
?细胞水平调节 ( 酶水平调节 ) 是指代谢
物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力和酶含量的变
化来改变合成或分解速度 。
?酶活力调节,通过酶分子结构的改变,
影响酶活力, 实现对酶促反应速度的调
节 ( 快速调节 ) 。 如:反馈调节与别构
酶; ATP,ADP,AMP的调节;酶的共
价修饰调节等
?酶含量调节,改变分子合成或降解速度
来改变细胞内酶的含量, 从而实现对酶
促反应速度的调节 。
?原核生物的操纵子调控模式;真核生物
基因表达的调控来达到调节酶的合成 。
?酶在细胞内有一定布局和定位, 相互有
关的酶常常组成一个多酶系统而分布于
细胞内特定部位, 这些酶相互接近, 容
易接触, 使反应迅速进行;而其它酶系
统分布在不同部位, 不至于互相干扰 。
?例如糖酵解, 磷酸戊糖途径和脂肪酸合
成的酶系存在于细胞浆中;
?三羧酸循环, 脂肪酸的 β -氧化和氧化磷
酸化的酶系则存在于线粒体中;
?核酸生物合成的酶系大多存在于细胞核
中;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系在颗粒型内质网
膜上 。
?这样的隔离分布为细胞或酶
水平代谢调节创造了有利条
件, 使某些酶能够专一地影
响某一细胞部分的酶活性,
而不至于影响其它酶活性,
从而保证代谢顺利进行 。
? 第二章 糖的分解代谢
? 糖类中多糖和低聚糖, 由于分子大,
不能透过细胞膜, 所以在被生物体利用
之前必须依靠酶水解成单糖或双糖, 才
能被细胞吸收, 进入中间代谢 。
?不同生物分泌的 多糖降解酶 不同, 因此,
利用多糖的能力也不同 。
? 多糖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降解方式
不同, 细胞外的降解 ( 如动物消化道的
消化, 微生物胞外酶作用 ) 是一种水解
作用; 细胞内的降解 则是磷酸解 ( 加磷
酸分解 ) 。
?一,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 一 ) 淀粉 ( 或糖原 ) 的酶促降
解
?凡是能够催化淀粉 ( 或糖原 ) 分
子及其分子片断中的葡萄糖苷键
水解的酶都统称为 淀粉酶 。
?动物, 植物和绝大多数微生物都
能分泌淀粉酶, 但不同生物所分
泌的淀粉酶种类不同 。
?种类:
?1,α -淀粉酶 ( 淀粉 -1,4-糊精酶, 液
化酶, 编号,E.C.3.2.1.1)
?α -淀粉酶是 内切酶, 从淀粉 ( 或糖原 )
分子内部随机切断 α -1,4-糖苷键 。
?不能水解淀粉中的 α -1,6-糖苷键及其
非还原端相邻的 α -1,4-糖苷键 。
?存在,动物的消化液, 植物的种子和块
根 。
?它能将淀粉首先打断成短片段的糊精,
故称淀粉 -1,4-糊精酶 。
?该酶作用于粘稠的淀粉糊时, 能使
粘度迅速下降成稀溶液状态, 工业
上称此为, 液化, 。
?α -淀粉酶可以看作是淀粉酶法水解
的先导酶, 大分子淀粉经其作用断
裂, 产生很多非还原性末端, 为 β -
淀粉酶或 γ -淀粉酶提供了更多的作
用点 。
?工业化一般水解淀粉时, 用量为每
克 30-60单位 。
?2,β -淀粉酶 ( 淀粉 -1,4-麦芽糖
苷酶, 编号 E.C.3.2.1.2)
?β -淀粉酶是 外切酶, 从淀粉分子的
非还原末端 依次切割 α -1,4-麦芽
糖苷键 ( 即两个葡萄糖单位 ), 生
成麦芽糖 。
?不能水解淀粉中的 α -1,6-糖苷键 。
当其作用于支链淀粉时, 遇到分支
点即停止作用 。
?3,γ -淀粉酶 ( 葡萄糖淀粉酶, 糖
化酶, 编号 E.C.3.2.1.3)
?γ -淀粉酶是 外切酶, 从淀粉分子非
还原端依次切割 α -1,4-糖苷键和
α -1,6-糖苷键, 与 β -淀粉酶类似,
水解产生的游离半缩醛羟基发生转
位作用, 释放 β -葡萄糖 。
? 4,异淀粉酶 ( 淀粉 -1,6-葡萄糖苷酶,
编号 E.C.3.2.1.33)
?动物, 植物, 微生物都产生异淀粉酶 。
来源不同, 名称也不同, 如:脱支酶,
Q酶, R酶, 普鲁蓝酶, 茁霉多糖酶等 。
?水解支链淀粉或糖原的 α-1,6-糖苷键,
生成长短不一的直链淀粉 ( 糊精 ) 。
?主要由微生物发酵生产, 菌种有酵母,
细菌, 放线菌 。
?以上四种淀粉酶的作用特点, 见表 1-2。
?5,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可水解 β-1,4-糖苷键, 将
纤维素水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
?只存在于微生物中 。
?某些动物肠道细菌中含有纤维素酶,
所以可以分解纤维素 。
?6,磷酸化酶
?细胞内的多糖降解主要是指糖原的
磷酸解 。 因为糖原分子中存在 α-1,
4-糖苷键和 α-1,6-糖苷键, 因此细
胞中有两种降解糖原的酶 。
?降解 α-1,4-糖苷键的酶称为 磷酸化
酶或糖苷转移酶 。 降解 α-1,6-糖苷
键的酶称为 脱支酶 。
?糖原磷酸化酶降解的 产物 都是 1-磷
酸葡萄糖 。
?( 二 ) 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人的消化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
但很多微生物如细菌, 真菌, 放线
菌, 原生动物等能产生 纤维素酶 及
纤维二糖酶, 它们能催化纤维素完
全水解成葡萄糖 。
?( 三 ) 果胶的酶促降解
?果胶酶:根据机理分为裂解酶和水
解酶 。 其种类和特点见表 2-2。
?来源:植物和微生物 。
?( 四 ) 双糖的酶促降解
?在 双糖酶 催化下进行, 双糖酶主要
有麦芽糖酶, 纤维二糖酶, 蔗糖酶,
乳糖酶等, 它们都属于糖苷酶 。
?存在:广泛分布于植物, 动物小肠
液, 微生物中 。
?二, 糖的分解代谢概述
?糖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取能的方式 。 糖
的分解代谢实际上就是它的氧化作用 。
?生物体内葡萄糖 ( 或糖原 ) 的分解主要
有三条途径:
?( 1) 在无氧条件下, 葡萄糖 ( 糖原 ) 经
糖酵解生成乳酸 。
?( 2) 在有氧条件下, 葡萄糖 ( 糖原 ) 最
后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水和二氧化
碳 。
?( 3) 葡萄糖 ( 糖原 ) 经戊糖磷酸循环途
径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
?植物体的分解代谢, 除了以上动物体的
三条途径外, 还有生醇发酵和乙醛酸循
?三, 糖的无氧分解
?( 一 ) 概念
?糖的无氧分解:是指1摩尔葡萄糖在无
氧或供氧不足时分解生成2摩尔乳酸,
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 由于其过程
与葡萄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同, 所
以称为 糖酵解 。
?1940年三位生物化学家 G.Embden、
O.Meyerhof,J.K.Parnas提出糖酵解 。
又叫, EMP”途径 。
?糖酵解和生醇发酵的区别:
?相同点: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
程;都在细胞液中进行 。
?不同点:发酵的起始物是葡萄糖,
酵解的起始物是葡萄糖或糖原;
糖酵解由丙酮酸直接还原成乳酸,
而生醇发酵则是丙酮酸先生成乙
醛, 然后再还原成乙醇 。
?( 二 ) 糖酵解的过程
?包含 四个阶段,己糖磷酸酯的生成(己糖
磷酸化);丙糖磷酸的生成(磷酸己糖的
裂解);丙酮酸的生成;乳酸的生成。
?1、第一阶段:己糖磷酸酯的生成(葡萄
糖分子活化)
?葡萄糖或糖原经磷酸化转变成 1,6-二磷
酸果糖 。
?以葡萄糖为起始物:
?分成 三个过程,葡萄糖的磷酸化, 异构化,
果糖磷酸的磷酸化 。
( 1)葡萄糖的磷酸化
?反应机理, ATP的 γ -磷酸基团在葡
萄糖催化下, 转移到葡萄糖分子上 。
?凡是催化 ATP分子的磷酸基团向代谢
物分子转移的酶都叫做, 激酶, 。
?意义,将葡萄糖分子磷酸化成了易参加
代谢反应的活化形式;磷酸化的葡萄糖
分子带有很强的极性基团, 不能透过细
胞膜, 能够防止细胞内的葡萄糖分子向
外渗出;为以后底物水平磷酸化贮备了
磷酸基 。
?己糖激酶特性:
? 1) 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如 Mg2+或 Mn2+作
为辅助因子, 己糖激酶才有活性;
? 2)别构酶,G-6-P和 ATP是其别构抑制剂;
?3) 分布很广, 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均
有;
? 4) 专一性:不强, 能催化许多六碳糖,
如 D-果糖, D-甘露糖等, 但对葡萄糖亲
和力较大;
?己糖激酶与葡萄糖激酶的区别:
?己糖激酶能催化一切己糖, 存在于
细菌, 酵母及多种动植物中;
?葡萄糖激酶只能催化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 -葡萄糖, 只存在于肝脏, 肌
肉中没有 。 肝脏中的葡萄糖激酶量
比己糖激酶量高 。
?若以糖原为起始物:
?糖原先经磷酸化酶作用, 磷酸解为
1-磷酸葡萄糖, 再由磷酸葡萄糖变
位酶催化转变为 6-磷酸葡萄糖, 从
而进入共同分解途径 。
?( 2) G-6-P的异构化
?异构化反应是以开链形式进行, 异
构结束后又转变成环状结构 。
?己醛糖变成己酮糖 。
?( 3) F-6-P磷酸化反应
?磷酸果糖激酶 ( PFK) 特性:
? 1) 需要二价金属离子 Mg2+或 Mn2+作为
辅助因子;
? 2) 别构酶,ATP是其别构抑制剂, 柠檬
酸, 脂肪酸可增强其抑制作用, ADP、
AMP,无机磷是其别构激活剂;
? 3) 限速酶:糖酵解中最重要的限速酶 。
?2,第二阶段:丙糖磷酸的生成
?1,6-二磷酸果糖分裂成两分子丙糖
磷酸 。
?分成两个步骤:
?( 1) 裂解反应
? 1,6-二磷酸果糖在第 3与第四碳原
子之间裂解为两个三碳化合物 。
?醛缩酶命名,由于逆反应是一个醇
醛缩合反应而得名 。
?醛缩酶特性,由四个亚基构组成,
相对分子量为 160,000。
?来自动物组织的醛缩酶有三种同工
酶:肌肉型, 肝型和脑型, 不需要
辅助因子 。 但来源于酵母, 细菌的
酶需要 Fe2+,Co2+,Zn2+激活 。
?( 2) 异构化
?反应平衡朝向磷酸二羟丙酮 。 平衡
后, 磷酸二羟丙酮占 96%。 但由于
3-磷酸甘油醛不停地向前反应, 被
消耗掉, 故能推动异构化反应不断
向 3-磷酸甘油醛方向进行 。
?磷酸丙糖异构酶特性:
?相对分子量为 56,000,由不同亚
基组成的二聚体 。
?3,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生成丙
酮酸
?分成六个步骤:
?( 1) 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 1,3-二
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 3-磷酸甘
油醛脱氢氧化并磷酸化, 生成高能
化合物 1,3-二磷酸甘油酸 。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特性:
?1) 由四个相同亚基构成, 每个亚基
牢固地结合一分子 NAD+。 位于酶活
性中心的半胱氨酸巯基是其酶活性
中心的必需基团 。 烷化剂 ( 如碘乙
酸 ) 和重金属对该酶有不可逆抑制
作用 。
?2) 变构酶 。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作用机制:
?( 2) 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 3-磷
酸甘油酸
?酶是根据其逆反应命名, 相对分子
量为 50,000。
?( 3) 3-磷酸甘油酸变成 2-磷酸甘油
酸
?酶的相对分子量 65,700。
?( 4) 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成 2-磷酸
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特性:
?1) 相对分子量为 88,000。 由两个
相同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
?2) 需要 Mg2+或 Mn2+作为激活剂 。
?3) 氟化物是烯醇化酶的不可逆抑制
剂 ( 氟与镁和无机磷酸形成一个复
合物, 取代酶分子上镁离子的位置,
从而使酶失活 。 )
?( 5)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烯醇式丙
酮酸
丙酮酸激酶 ( pyruvate kinase) 特性:
? 1) 需要 Mg2+, Mn2+或 K+作为激活剂;
? 2) 限速酶;
? 3) 别构酶:长链脂肪酸, 乙酰辅酶 A、
ATP,丙氨酸是别构抑制剂; 1,6-二磷
酸果糖是别构激活剂 。
? 4) 已从动物组织和酵母中结晶纯化,
相对分子量为 250,000,是一个四聚体 。
哺乳动物的丙酮酸激酶有四种同工酶,L、
M,K和 R,分别分布于肝, 肌肉, 肾髓
质及红细胞 。
?( 6) 丙酮酸的生成
?不需要酶, 烯醇式丙酮酸不稳定,
很容易变成丙酮酸 。
? 4,第四阶段:乳酸的生成
?乳酸脱氢酶特性:
?相对分子量为 140,000,有 5种同工酶 。
?机体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例是比较
恒定的 。 临床上通过测定血液中乳酸脱
氢酶同工酶的比例来判断是否患有心肌,
肝脏等疾病 。
?高等动物肌肉中的糖酵解叫做, 单纯乳
酸发酵, ;微生物经过无氧条件产生乳
酸叫做, 乳酸发酵, 。
?(三)糖酵解小结
?1、糖酵解总图
?2,糖酵解进行部位:细胞液 。
?3,糖酵解产生能量,1mol 葡萄糖
糖酵解所产生的 ATPmol数
?( 四 ) 糖酵解的调控
?三个限速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
酶、己糖激酶。
?1,磷酸果糖激酶
? ATP和柠檬酸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 。 这
个酶所催化的反应需要 ATP,但随着糖
酵解的进行, ATP逐渐积累, 高浓度的
ATP对此酶活性又有抑制作用 。 ( 这是
因为磷酸果糖激酶有两个 ATP结合位点,
一个处于活性中心内, ATP作为底物与
之结合;另一个位于活性中心外, 为变
构效应物接合部位, 此位点与 ATP亲和
力较低, 只有高浓度 ATP存在时它才与
ATP结合, 从而使酶变构失活 。 )
? AMP,ADP,6-磷酸果糖和 2,6-二磷酸
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 。
AMP和 ADP可与 ATP竞争变构结合部位,
抵消 ATP的抑制作用 。 2,6-二磷酸果糖
是由 2-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由 6-磷酸果
糖的 C2位磷酸化生成 。 2,6-二磷酸的
作用是与 AMP一起取消 ATP,柠檬酸对
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作用 。 磷酸果
糖激酶是个双功能酶, 它有两个分开的
活性中心, 一个具有激酶活性, 另一个
具有磷酸酶活性 。
? 2,丙酮酸激酶
? 6-磷酸果糖和 1,6-二磷酸果糖是丙酮酸
激酶的变构剂活剂, 而 ATP是它的变构
抑制剂 。 此外, 丙氨酸, 乙酰 CoA和脂
肪酸也是它的抑制剂 。 此酶通过两种方
式调节活性 。 一种是共价修饰:磷酸化
后失去活性;另一种是聚合与解聚:这
个酶有二聚体和四聚体两种形式 。 通常
二者保持动态平衡 。 当底物或上述中间
物激活剂存在时, 平衡倾向于形成四聚
体, 活力升高, Km减小;上述抑制因子
则可稳定二聚体的构象, 活力降低, Km
增大 。 所以此酶也可以通过二聚体与四
聚体的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 。
? 3,己糖激酶
?主要受脂肪代谢的调控, 乙酰 CoA和脂
肪酸均具有抑制作用, 另外, 此酶催化
的产物 6-磷酸葡萄糖是它的变构抑制剂 。
?上述几种酶对糖酵解的调节, 主要受细
胞内能量状况的影响 。 当能量消耗多,
细胞内 ATP/ADP( 以及 ATP/AMP) 比
例降低时, 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均被激活, 加速葡萄糖的分解;相反,
细胞内 ATP贮存丰富活脂肪酸代谢加强
时, 葡萄糖的酵解降低 。
?( 五 )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 酵解途径是单糖分解代谢的一条重
要途径, 不仅葡萄糖, 其它己糖及戊糖
也能通过特定的方式进入酵解途径 。
?2, 为机体提供能量
?底物为葡萄糖时, 糖酵解产生2 molATP;
底物为糖原时, 产生3 molATP。
?3, 为某些厌氧生物及组织细胞生活所
需
?( 1 ) 厌氧微生物生活所需能量完全依
靠糖酵解;
?( 2 ) 供氧充分的条件下, 有少数
组织细胞, 如红细胞, 睾丸, 视网
膜, 皮肤, 肾髓质, 白细胞等所需
能量主要由糖酵解中底物水平磷酸
化产生的 ATP提供 。 红细胞缺少线粒
体, 不能进行有氧分解, 其所需能
量全部依赖糖酵解 。
?4, 某些情况下, 如剧烈运动, 能
量需要量增加, 糖氧化分解加速,
此时呼吸循环加快以增加氧的供应,
若供氧量仍不能满足有氧分解所需
时, 则肌肉处于相对缺氧状态, 糖
酵解加强, 以提供机体急需能量 。
?5, 某些病理情况下, 如严重贫血,
失血, 休克, 呼吸障碍, 心功能不
全等, 因氧供应不足, 组织细胞也
可增强糖酵解以获取能量 。 另外癌
细胞中酵解作用很强, 即使供氧充
分, 酵解作用对有氧分解也具有抑
制作用 ( 反巴斯德效应, Crabtree
效应 ) 。
?( 五 ) 乳酸的去路
?正常情况下, 机体可继续利用乳酸 。
?当氧供给充分时, 乳酸转化成丙酮
酸, 循糖的有氧分解途径分解为 CO2
和 H2O,释放能量 。
?肌肉中的大量乳酸还可以通过血液
运到肝脏和肾脏, 通过糖的异生作
用转变为糖 。
?乳酸是酸性物质, 若细胞或血液中
过量堆积也可导致酸中毒 。
? (六)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去路
? 兼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及高等动植物的
某些细胞, 能将丙酮酸进一步转化成发酵
产物 。 不同生物的酶系不同, 得到的发酵
产物也不一样 。 常见的有,酵母菌的生醇
发酵, 甘油发酵, 乳酸菌的乳酸发酵等 。
? 重点介绍:生醇发酵
? 生醇发酵中, 丙酮酸在丙酮酸脱羧酶催化
下失去 CO2生成乙醛, 再在乙醇脱氢酶作
用下生成乙醇 。
? 丙酮酸脱羧酶特性:以 TPP为辅酶;动物
细胞中不存在 。
?四, 糖的有氧分解
?(一 )概念
?是指在有氧条件下, 葡萄糖或糖原
的葡萄糖单位彻底氧化分解为 CO2
和 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
?有氧分解是糖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 。
? (二 )糖的有氧分解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1, 由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分解
生成丙酮酸, 反应在细胞液中进行;
?2, 由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 acetyl-coenzymeA乙酰 CoA), 反应
在线粒体中进行;
?3, 由乙酰 CoA 经 三 羧 酸 循 环
(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C) 氧
化分解生成 CO2和 H2O,反应在线粒体
中进行 。
?三羧酸循环,又叫柠檬酸循环或 Krebs循
环 。 由草酰乙酸和乙酰 CoA的乙酰基缩
合生成柠檬酸开始, 经一系列反应又生
成草酰乙酸循环过程 。 三羧酸酶循环一
周进行两次脱羧反应和四次脱氢反应,
1分子的乙酰基被氧化生成2分子 CO2
生成12摩尔 ATP。
?三羧酸循环是由德国科学家 Hans Krebs
于1937年提出, 生物化学领域的重
大成就 ( 当时还没有同位素示踪法 ) 。
Krebs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奖 。
?具体过程:
? 1,糖氧化分解生成丙酮酸
?葡萄糖或糖原在细胞液中, 经一系列化
学反应生成丙酮酸 。 此过程与糖酵解途
径相同 。
?两条途径的区别,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
应生成的 2H的去向不同 。
?糖酵解,2H由 NADH传递给丙酮酸, 使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有氧分解,NADH的 2H转入线粒体内,
传递给分子氧, 在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
能量, 生成 ATP。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A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在丙酮酸脱氢
酶系催化下, 氧化脱羧后, 与辅酶 A
( HS-CoA) 结合生成乙酰 CoA。
?丙酮酸脱氢酶系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
特性:
?由三种酶, 六种辅助因子组成 。
? E1----丙酮酸脱羧酶 ( 丙酮酸脱氢酶,
pyruvate decarboxylase) ;
? E2---- 二 氢 硫 辛 酸 乙 酰 基 转 移 酶
( dihydrolipoyl transacetylase) ;
? E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 dihydrolipoyl
dehydrogenase ) 。
?六种辅助因子,TPP,硫辛酸, CoASH、
FAD,NAD+,Mg2+。
?硫辛酸是一个含硫的 8碳羧酸, 为脂溶性
维生素 。
?分成5个步骤:
?( 1) 丙酮酸脱羧
?极复杂 。
?首先丙酮酸与 TPP结合形成不稳定
的络合物, 后者经丙酮酸脱氢酶催
化生成羟乙基硫胺素焦磷酸 。
?( 2) 羟乙基氧化并转移
?与 TPP连接的羟乙基氧化成乙酰基
并将乙酰基转移到硫辛酰胺 ( 硫辛
酸 -酶复合物 ), 产生乙酰硫辛酸 -酶
复合物 ( 乙酰硫辛酰胺 ) 。
?( 3) 转酰基
?将乙酰基从硫辛酰胺转移给辅酶 A,
生成乙酰辅酶 A和二氢硫辛酰胺 。
?( 4)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氧化
?( 5) FADH2脱氢
?用 NAD+将 FADH2氧化 。
?其中, 第一步反应不可逆, 其余可逆 。
由于第一步不可逆, 因此整个酶系催化
的反应不可逆, 即只能由丙酮酸向乙酰
辅酶 A方向进行 。 丙酮酸脱羧酶为限速
酶 。
?3,三羧酸循环
?包含 8个步骤:
?( 1) 乙酰辅酶 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
成柠檬酸
?柠檬酸合成酶特性:
? 1) 相对分子量 98,000;
? 2) 由两个亚基组成;
? 3) 反应不可逆,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限
速酶 。
?4) 活性受 ATP,NADH,琥珀酸 CoA等
抑制 。
重要抑制剂:氟乙酸 ( 机理:柠檬酸合成
酶催化氟乙酰 CoA与草酰乙酸发生缩合
作用生成氟柠檬酸, 阻碍 TCA循环 ) 。
应用:有毒植物叶子中含有氟乙酸;杀虫
剂;灭鼠药 。
?草酰乙酸可以由丙酮酸通过另外途
径转变而来 。 重要途径有三种:
?1) 由苹果酸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催化
(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
?2) 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 ( 动物, 酵
母 ) ————丙酮酸羧化支路
?3) 由磷酸丙酮酸羧化酶催化 ( 植物, 微
生物 )
?( 2) 柠檬酸脱水生成顺乌头酸, 然后加
水生成异柠檬酸
?顺乌头酸的生成:
?柠檬酸在顺乌头酸催化下失水生成顺乌
头酸 。
?异柠檬酸的生成:
?顺乌头酸在同一种顺乌头酸酶催化下,
加水生成异柠檬酸 。
?顺乌头酸酶实际上起异构化作用, 反应
平衡时, 柠檬酸占 90%,顺乌头酸占 4%,
异柠檬酸占 6%,但由于在线粒体内, 异
柠檬酸不断向下反应, 整个反应趋向于
异柠檬酸的生成 。
?顺乌头酸酶特性:
? 1) 在有 Fe2+, 还原性谷胱甘肽或半胱氨
酸存在时, 活性最大;
? 2) 猪心肌顺乌头酸酶的相对分子量为
89,000,由两个亚基构成;
?( 3) α -酮戊二酸的生成
?在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下, 异柠檬
酸脱去 2H,其中间产物草酰琥珀酸
迅速脱羧生成 α -酮戊二酸 。
?异柠檬酸脱氢酶特性:
?1) 具有脱氢和脱羧两种功能, 脱羧反
应需要 Mn2+;
?2) 已发现两种, 一种需要 NAD+和 Mg2+为
辅酶, 另一种需要 NADP+和 Mn2+为辅酶 。
前者仅存在于线粒体, 其主要功能是参
与三羧酸循环;后者存在于线粒体, 也
存在于细胞浆, 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还原
剂 NADPH的一种来源 。
? 3) 别构酶,ADP是激活剂; ATP和
NADH是抑制剂 。
? 4) 限速酶
?此步反应为一分界点,之前为三羧酸转
化,之后为二羧酸变化。
?( 4) α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
珀酰辅酶 A
?反应不可逆, 与丙酮酸氧化脱羧很
相似, 使五碳化合物变成 4碳化合物 。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特性:
?1) 包含三种酶 ( α -酮戊二酸脱羧
酶, 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和二氢硫
辛酸脱氢酶 ) 和 六 种 辅 助 因 子
( TPP,硫辛酸, CoASH,FAD、
NAD+,Mg2+) 。
?2) 限速酶:受 ATP,NADH和琥珀酰
辅酶 A的抑制 。
?( 5) 琥珀酸的生成
?琥珀酸硫激酶, 又叫琥珀酰辅酶 A合成酶 。
?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
?GTP可直接利用, 也可在二磷酸核苷激酶
催化下, 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 ADP,从而
生成 ATP。
?( 6)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 7) 延胡索酸水化生成苹果酸
?( 8) 苹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
?至此草酰乙酸又重新生成, 又可与
一分子乙酰辅酶 A缩合成柠檬酸进入
三羧酸循环 。
?其中,丙酮酸所含 3个碳原子被氧化成 3分
子的 CO2,其中一个是在形成乙酰辅酶 A
时产生的, 另两个是在第 3,4步产生的 。
?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及三羧酸循环中
反应 3,4,6,8各脱下一对氢原子, 交
给 NAD+和 FAD,经呼吸链交给氧生成水 。
?每循环一次, 经历两次脱羧过程, 使一
分子乙酰辅酶 A氧化成 CO2和水 。
?1摩尔葡萄糖产生 2摩尔乙酰 CoA,所以必
须经过 2次三羧酸循环才能完全氧化成
CO2 和水 。
?( 三 ) 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细胞内对能量的需求主要靠糖的有氧氧
化 。 三羧酸循环中有三种限速酶 。
?1,柠檬酸合成酶
?最关键的限速酶 。 活性受 ATP,NADH,琥
珀酰 CoA抑制;草酰乙酸和乙酰 CoA激活 。
?2,异柠檬酸脱氢酶
?活性受 ATP,NADH抑制; ADP,AMP激活 。
?当细胞处于低能量状态时, ATP大量分解
产生 ADP,ADP浓度增高, 激活其酶活性 。
?3,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调节机理相同 。 另外, Ca2+也可激活 。
?4,脂肪代谢的影响
?当脂肪酸分解代谢加强时, 抑制柠檬酸
合成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和丙酮酸脱氢
酶系活性, 从而抑制糖的有氧氧化 。
?说明:近年有资料报道, 柠檬酸合成酶
不是三羧酸循环的主要限速酶 ( 理由:
其催化产物柠檬酸可以转移到细胞浆中
分解为乙酰 CoA,用于合成脂肪酸, 因此,
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升高并不一定加速三
羧酸循环运转 ) 。
?总结:
?影响糖有氧氧化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三
方面:
? 1) 代谢产物的反馈抑制作用:
? 乙酰辅酶 A和琥珀酰 CoA含量较多时,
反馈抑制脱氢酶系活性 。
? 2) ATP和 ADP影响:
? 糖有氧分解代谢速度主要决定于细
胞对 ATP的需求 。 当细胞内 ATP消耗超
过 ATP生成时, ATP浓度降低, ADP和
AMP浓度升高, 糖有氧分解代谢的调节
酶活性抑制被解除, 糖有氧分解速度加
快 。
?3) NADH和 NAD+的影响:
?糖有氧分解调节酶中的脱氢酶, 其
辅酶都含有 NAD+。 糖有氧分解过程
中, 底物脱氢使 NAD+转变为 NADH,
这样, NAD+不断减少, NADH不断
增高, 导致有氧分解速度减慢 。 当
NADH通过呼吸链氧化转变为 NAD+
时, 糖的有氧分解速度又可恢复 。
? (三 )糖的有氧分解的意义
? 1,供给能量
?糖有氧分解释放能量生成 ATP有两种方
式, 一是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是氧化磷
酸化 。
?氧化磷酸化是指葡萄糖氧化过程中脱下
的氢经线粒体的呼吸链传递, 最终与氧
反应生成 H2O,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
使 ADP生成 ATP。
?实验证明:经 NADH传递的2 H 生成3
分子 ATP,经 FADH2传递的2 H生成2
分子 ATP。
?因此, 1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分
解为 CO2和 H2O时, 底物水平磷
酸化 3次, 生成6摩尔 ATP;
?脱氢反应 6次, 生成34摩尔
ATP; 葡萄糖有氧分解过程消耗
2摩尔 ATP。
?总共1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
可净生成38摩尔 ATP。
?2,三羧酸循环是体内营养物质彻底
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
?凡是能够转变为糖有氧氧化中间产
物的物质均可以参加三羧酸循环 。
所以三羧酸循环不仅是糖完全分解
的途径和 ATP生成的主要环节, 也
是甘油, 脂肪, 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彻底氧化的共同通路 。
? 3,有氧分解代谢途径是体内物质代谢
的主线
?糖有氧代谢途径与糖代谢的其他途径联
系紧密, 如糖无氧分解, 磷酸戊糖途径,
糖异生作用等 。 另外, 三脂酰甘油的合
成与分解, 氨基酸的代谢等都与糖的有
氧分解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紧密相连 。
?实例:丙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可以
转变为相应的丙酮酸, 草酰乙酸等;
?脂肪酸分解的乙酰 CoA也可通过三羧酸
循环被彻底氧化 。
?因此, 三羧酸循环可以说是体内能量和
物质代谢的枢纽 。
?五, 乙醛酸循环
? 许多微生物如醋酸杆菌, 大肠杆菌,
固氮菌等体内含有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
果酸合成酶, 前者催化异柠檬酸裂解生
成琥珀酸和乙醛酸;后者催化乙醛酸与
乙酰 CoA合成苹果酸 。 从而将 TCA循环
联系起来 。
?乙醛酸循环:
?存在:植物和微生物中。
?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的关系:
?有些微生物具有乙酰 CoA合成酶,
能利用乙酸作为碳源, 使乙酸生成
乙酰 CoA而进入乙醛酸循环 。
?六, 磷酸戊糖途径 ( phosphopentose
pathway)
?( 一 ) 概念
?糖无氧分解和有氧分解是体内糖分
解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 。
?发现:加入碘乙酸或氟化物后虽然
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被阻断, 但
葡萄糖依然被分解, 说明细胞中存
在其他分解途径 。
?在肝脏, 脂肪组织, 肾上腺皮质, 乳腺,
性腺, 骨髓的组织中上存在一条磷酸戊
糖途径 ( pentosephosphate pathway),
由于此途径是从 6-磷酸葡萄糖开始, 故
又叫磷酸己糖旁路 ( 简称 HMS) 等 。
?存在:动植物, 微生物细胞中 。
?动物体内约有 30%的葡萄糖通过磷酸戊
糖途径分解 。
?进行部位:细胞液 。
?( 二 ) 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包含三个阶段:磷酸戊糖的生成;
磷酸戊糖间互相转变;单糖分子
间基团转换 。
?1,6-磷酸葡萄糖氧化生成 6-磷
酸葡萄糖酸
?2,6-磷酸葡萄糖酸脱羧生成 5-磷酸
核酮糖
?3,5-磷酸核酮糖经分子异构化生成
5-磷酸核糖
?4,5-磷酸木酮糖的生成
?5,7-磷酸庚酮糖及 3-磷酸甘油醛的
生成
?反应 4生成的 5-磷酸木酮糖和反应 3
生成的 5-磷酸核糖相互作用生成 7-
磷酸庚酮糖及 3-磷酸甘油醛 。
?6,4-磷酸赤藓糖和 6-磷酸果糖的生
成
?7,6-磷酸果糖及 3-磷酸甘油醛的生
成
?反应 4生成的 5-磷酸木酮糖与反应 6
生成的 4-磷酸赤藓糖在转酮酶作用
下, 发生酮醇基转移生成 6-磷酸果
糖和 3-磷酸甘油醛 。
?8,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
?反应 6和反应 7生成的 6-磷酸果糖在
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下转变成 6-磷
酸葡萄糖 。
?6-磷酸葡萄糖又可以重复反应, 形
成一个环式代谢途径 。
?如果 6个 6-磷酸葡萄糖分子同时经过
HMP途径降解, 每个 6-磷酸葡萄糖
分子氧化脱羧失掉一个 CO2,生成 5
个 6-磷酸葡萄糖分子 。 即,1个葡萄
糖分子彻底氧化生成 6个 CO2需要 6
分子葡萄糖同时参与反应 。
?总反应式:
?( 三 )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 HMS的限速
酶 。
?受 NADPH/NADP+比例的调节 。
?( 四 )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生成 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
成反应提供还原力 。
?( 1) NADPH是体内重要的供氢体,
参与多种生物合成反应 。 如合成脂
肪酸, 胆固醇及类固醇激素都需要
大量的 NADPH。
?( 2) 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
辅酶, 它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
还原型谷胱甘肽, 对维持红细胞中的
G-SH含量起重要作用 。 G-SH是红细
胞中的重要抗氧化物质, 保护细胞中
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免遭氧化破坏,
从而维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
?NADPH缺乏时, 还原型谷胱甘肽浓
度降低, 红细胞易破坏, 常发生溶
血性贫血症 ( 如遗传缺陷, 6-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 红细胞中 NADPH
浓度较低, 易患贫血病, 对氧化性
药物如磺胺, 阿斯匹林等过敏 ) 。
?( 3) NADPH参与肝内生物转化反
应 。
?肝细胞内质网含有以 NADHP为供氢
体的加单氧酶体系, 该体系与类固
醇激素, 药物及毒物的生物转化有
关 。
? 2,生成 5-磷酸核糖
?体内磷酸核糖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 6-磷
酸葡萄糖可经脱氢, 脱羧反应生成磷酸
核糖 。
?磷酸核糖是核苷酸, 组氨酸, 色氨酸及
核苷酸类辅酶合成的原料 。
? 3,在特殊情况下, HMS途径也为细胞
提供能量 。
? NADPH经呼吸链氧化产能, 按氧化 1分
子葡萄糖计算, 可产生 36分子 ATP,扣
除开始消耗的 1分子, 净生成 35分子 。
?4,HMS途径是戊糖代谢的主要途
径 。
?戊糖如 D-核糖, L-阿拉伯糖等在自
然界中分布较广, 能被某些微生物
利用, 其代谢通常都以磷酸戊糖途
径形式进入 HMS途径, 并进一步与
EMP和 TCA等途径相连 。
?第三章 糖原的分解及合成
?一, 糖原的分解
?( 一 ) 进行部位
? 细胞液
( 二 ) 反应步骤
?1,1-磷酸葡萄糖的生成
? 糖原分子在, 磷酸化酶, 催化下, 糖
原的非还原性末端的葡萄糖间的 α-1,4-糖
苷键被磷酸解生成 1-磷酸葡萄糖 。 在磷酸
化酶不断催化下, 糖原分子逐渐变小 。
? 由于磷酸化酶不能催化 α-1,6-糖苷键,
所以磷酸解反应到距离分支点约 4个葡萄糖
残基时, 磷酸化酶的催化作用停止 。 此时
剩下 4个葡萄糖残基由, 转移酶, 催化, 将
其中 3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邻近的糖链上,
并以 α-1,4-糖苷键相连, 为磷酸化酶继续
催化其磷酸解创造条件, 剩下一个以 α-1,
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则由, 脱支酶,
( α-1,6-糖苷酶 ) 催化, 水解生成游离葡
萄糖 。
?2,6-磷酸葡萄糖
?1-磷酸葡萄糖在变位酶催化下转化
为 6-磷酸葡萄糖 。
? 3,葡萄糖的生成
? 6-磷酸葡萄糖在 6-磷酸葡萄糖酶的催
化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
?其中, 6-磷酸葡萄糖酶主要存在于肝脏,
少量存在于肾脏 。 肌肉和脑中无此酶,
所以只有肝, 肾中的糖原可以分解为葡
萄糖补充血糖 。
?二, 糖原的合成
?( 一 ) 概念
?葡萄糖或其它单糖为原料, 合成糖
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
?( 二 ) 进行部位
? 细胞液
?( 三 ) 反应步骤
?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 在 ATP和 Mg2+存在
下, 由 葡萄糖激酶 催化生成 6-磷酸葡萄
糖 。
? 反应不可逆 。
?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1-磷酸葡萄
糖
? 在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催化下生成 。
?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 UDPG) 的
生成
? 1-磷酸葡萄糖与尿苷三磷酸
( UTP) 在 UDPG焦磷酸化酶 催化
下生成 UDPG,同时释放出焦磷酸
PPi。
? 4,以 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
物的生成
?糖原合成时需要体内原有的小分子糖原
参与, 此小分子糖原称为, 引物, 。
?在 糖原合成酶 催化下, UDPG中的葡萄
糖基以 α-1,4-糖苷键与引物的非还原性
末端相连, 每反应一次, 糖原引物上便
增加 1分子葡萄糖单位 。 多次循环后, 则
生成一个线状大分子 。
?5,糖原的生成
?糖原合成酶只能催化合成 α-1,4-糖
苷键, 不能形成分支 。
?分支链的形成需要, 糖原分支酶,
催化:将 α-1,4-糖苷键连接的糖链
中的一段 ( 6个或 7个葡萄糖残基 )
转移, 并以 α-1,6-糖苷键与原糖链
中的葡萄糖残基连接成分支链 。
?糖原合成的本质:
? 在引物上不断增长碳链, 并不
是从头合成 。 每增加一个葡萄糖残
基就消耗 1分子 UTP。
?三,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意义
1,维持血中葡萄糖浓度相对恒定:糖
原是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 。 进食后多余
的糖可在肝脏或其他组织合成糖原, 以
免血糖浓度过度升高;不进食期间, 肝
糖原则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 使血糖
浓度不至于太低 。
? 2,糖原合成和分解与钾代谢有关:葡
萄糖进入细胞合成糖原过程中, 伴有 K+
转移入细胞, 使血 K+趋于降低, 所以输
注胰岛素和大量葡萄糖时, 要注意防止
低血钾 。
?四,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糖原合成的调节:主要受糖原合成
酶影响;
?糖原分解的调节:主要受磷酸化酶
活性控制 。
?1,两种酶的活性均受磷酸化和脱磷
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
?磷酸化的磷酸化酶有活性, 而磷酸
化的糖原合成酶则失去活性;
?脱磷酸化的糖原磷酸化酶失去活性,
而糖原合成酶则增加活性 。
?2,两种酶活性均受激素的调节:
?如:胰岛素促进糖原合成并降低血
糖浓度;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等
促进糖原降解并增加血糖浓度 。
?五, 糖原的异生作用
?( 一 ) 概念
?由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叫做 糖原的异生作用 。
?( 二 ) 糖原异生的前体及途径
? 1,前体
?( 1) 凡是能生成丙酮酸的物质均可转变
为葡萄糖, 如乳酸,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
产物 ( 柠檬酸, 酮戊二酸, 苹果酸等 ) ;
?( 2) 凡是能转变成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的氨基酸 ( 如丙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等 ) 均可转变成葡萄糖;
?( 3) 脂肪水解产生的甘油转变为磷酸二
羟丙酮后转变为葡萄糖, 但动物体中脂
肪氧化分解产生的乙酰 CoA不能逆转为
丙酮酸, 故不能异生成葡萄糖;
?( 4) 反刍动物糖异生作用很旺盛, 牛胃
细菌可将纤维素分解为乙酸, 丙酸, 丁
酸等, 奇数脂肪酸可转变为琥珀酰 CoA,
然后异生为葡萄糖 。
?主要前体有:乳酸, 生糖氨基酸, 甘油 。
?2,进行部位
? 主要在 肝脏 中进行 。 另外, 肾脏
中也可进行糖的异生 ( 尤其是较长
时间饥饿时肾脏糖异生作用很强,
相当于同重量的肝脏的水平 ) 。
?3,途径
?各类非糖物质转变为糖原的具体步
骤基本上按糖酵解逆过程进行 。
?( 1) 6-磷酸葡萄糖生成葡萄糖
?( 2) 1,6-二磷酸果糖生成 6-磷酸
果糖
?( 3) 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丙酮酸羧化支路 )
?丙酮酸在羧化酶作用下生成草酰乙
酸, 后者在烯醇丙酮酸磷酸羧激酶
催化下脱羧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 4、甘油、丙酮酸、乳酸等糖异生作用
?( 1)甘油的糖异生作用
?在甘油磷酸激酶作用下生成 α-磷酸甘油,
再经 α-磷酸甘油脱氢酶作用转变为磷酸
二羟丙酮。再沿糖酵解逆反应过程生成
糖。
?( 2)乳酸、丙酮酸等异生作用
?乳酸、丙酮酸及三羧酸循环中一些羧酸
进行糖异生时,需通过“丙酮酸羧化支
路”。
?乳酸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还原为丙酮酸,
丙酮酸转入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
催化转变为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不能通
过线粒体膜回到细胞液,但线粒体内的
草酰乙酸可以经加氢还原生成苹果酸,
苹果酸可以穿过线粒体内膜转移到细胞
液,苹果酸可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再
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由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
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沿糖酵解逆反应
转变为糖。
?生糖氨基酸可转变为糖有氧分解途径上
的羧酸进行糖的异生作用。
?( 三 ) 糖原异生的生理意义
?1,血糖的重要来源
?对维持空腹或饥饿时血糖的相对恒
定具有重要意义 。 体内糖贮存量有
限, 如果没有外源性补充, 只需 10
多个小时糖原即可耗尽 。 事实上,
禁食 24小时, 血糖仍能保持正常水
平, 此时完全依赖糖的异生作用 。
?糖的异生作用一直在进行, 只是空
腹和饥饿时明显加强 。
?2,体内乳酸利用的主要方式
?乳酸很容易通过细胞膜弥散入血,
通过血液循环运到肝脏, 经糖异生
作用转变为葡萄糖;
?肝脏糖异生作用生成的葡萄糖又输
送到血液循环, 在被肌肉利用 。 这
一过程叫做 乳酸循环 ( 或称 Cori循
环 ) 。
?可见, 糖异生作用对乳酸的再利用,
肝糖原更新, 补充肌肉糖的消耗以
及防止乳酸中毒等方面都起着重要
作用 。
? 3,协助氨基酸代谢
?大多数氨基酸都是生糖氨基酸, 可以转
变为丙酮酸, 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 参
加糖异生作用 。
?实验证明,
?进食蛋白质后, 肝糖原增加;
?禁食晚期, 由于组织蛋白质分解加强,
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增加, 糖异生作用活
跃, 是饥饿时维持血糖的主要来源 。
?可见氨基酸转变成糖是氨基酸代谢的重
要途径 。
?( 四 ) 糖异生的调控
?糖异生与糖酵解是两个相反的代谢
途径 。
?1,高浓度的 G-6-P可抑制己糖激酶,
活化 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 从而抑
制酵解, 促进糖异生 。
?2,果糖 -1,6-二磷酸酶是糖异生的
关键酶, 当葡萄糖含量丰富时, 激
活果糖磷酸激酶活性, 强烈抑制果
糖 -1,6-二磷酸酶活性, 从而加速
酵解, 减弱糖异生 。
?3,丙酮酸羧化酶是糖异生的另一个
调节酶, 其活性受乙酰 CoA和 ATP
激活, 受 ADP抑制 。 糖酵解速度受
丙酮酸激酶的调控, ATP,丙酮酸,
NADH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 对
果糖 -1,6-二磷酸有激活作用 。
? 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协调控制,
对于不同生理条件下, 满足机体对
能量的需求和对糖的需求, 维持血
糖恒定有重要意义 。
? 第四章 脂类的代谢
?一, 脂肪的酶促水解
? 脂肪酶广泛存在于动物, 植物
和微生物中, 它能催化脂肪水解产
生脂肪酸和甘油 。
? 脂肪在三脂酰甘油脂肪酶作用
下水解为二脂酰甘油;后者在二脂
酰甘油脂肪酶作用下水解成一脂酰
甘油;再在一脂酰甘油脂肪酶作用
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 。
?三种酶中,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活力
最小, 故该酶是脂肪水解的限速酶 。
该酶对激素很敏感 。
?二, 甘油的分解
?甘油激酶:肌肉和脂肪细胞中该酶活性
很低, 所以无法利用脂肪水解所产生的
甘油, 只有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才
能发生氧化分解 。
?磷酸二羟丙酮 是联系甘油代谢与糖代谢
的关键物质 。
?三,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 一 ) 机理提出背景
? 1904年德国生化学家 Franz Knoop用化
学标记法 ( 苯环作标记 ), 动物实验,
检测尿液发现:凡偶数碳原子的苯脂酸
均变成苯乙尿酸, 凡奇数碳原子的苯脂
酸均变成马尿酸, 由此明确:脂肪酸分
解时, 每次切下一个二碳单位, 即 α 与
β 碳原子之间断裂, β 碳原子被氧化成
羧基, 故称, β -氧化, 。
?( 二 ) 途径
?除成熟的红细胞外, 体内各组织都
能利用脂肪酸 。
?脂肪酸的 β -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
脂肪酸经过活化, 转运进入线粒体,
然后经脱氢, 再脱氢, 硫解等步骤,
最后产生乙酰 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被彻底分解 。
?1,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在进
行 β -氧化分解前必须经过活化, 活
化过程是脂肪酸转变为脂酰 CoA的过
程 。
?原因:脂酰 CoA的水溶性比游离脂肪
酸大得多, 且细胞内分解脂肪酸的
酶只能氧化分解脂酰 CoA,而不能氧
化分解游离脂肪酸 。
? 2,脂酰 CoA转运入线粒体
? 催化脂酰 CoA氧化分解的酶全部分布于线粒
体内, 但游离脂肪酸及长链脂酰 CoA均不能
透过线粒体内膜, 脂酰 CoA必需借助于脂酰
CoA载体 ——肉毒碱才能转运到线粒体内 。
? 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着两种肉毒碱脂酰转
移酶 Ⅰ 和 Ⅱ ( 同工酶 ), 其中肉毒碱脂酰
转移酶 Ⅰ 位于线粒体内膜外侧, 催化脂酰
CoA转变为脂酰肉毒碱, 使其进入膜内;肉
毒碱脂酰转移酶 Ⅱ 位于线粒体内膜内侧,
催化脂酰肉毒碱转变为脂酰 CoA。
?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Ⅰ 是脂肪酸氧化的限速
酶 。
?3,脂肪酸的 β-氧化
?脂酰 CoA进入线粒体后, 逐步氧化降解,
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基的 β-碳原子上,
故称为 β-氧化作用 。
?具体步骤:
?( 1) 脱氢
? 脂酰 CoA在脂酰 CoA脱氢酶催化
下, 在 α与 β碳原子上各脱去一个氢原
子, 生成 α,β-烯脂酰 CoA。
?( 2) 水化
?α, β -烯脂酰 CoA在水化酶作用下,
加一分子水生成 β -羟烯脂酰 CoA。
?( 3) 再脱氢
?β -羟烯脂酰 CoA在 β -羟烯脂酰 CoA
脱氢酶作用下, 脱去两个氢原子,
再生成 β -酮脂酰 CoA。
?( 4) 硫解
?β -酮脂酰 CoA在 β -酮脂酰 CoA硫解
酶作用下, 与一分子辅酶 A作用, 生
成一分子乙酰 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
原子的脂酰 CoA。
?总结:
? 脂酰 CoA每进行一次 β -氧化就
缩短两个碳原子, 生成比原来少两
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 A和一分子乙酰
CoA,新生成的脂酰 CoA又经脱氢,
加水, 再脱氢和硫解四步反应, 再
一次经历 β -氧化过程 。 如此多次重
复后到最后生成两分子乙酰 CoA。
?4,脂酰 CoA彻底氧化
? β -氧化生成的乙酰 CoA通过三
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 CO2和 H2O。
?( 三 ) 能量
?1,每次 β -氧化有两次脱氢过程,5分
子 ATP;
?2,乙酰 CoA参加三羧酸循环, 每次
12ATP。
?例子:
?一分子软脂酸通过 β -氧化彻底分解生成
ATP数量,7次 β -氧化, 8分子乙酰 CoA,
活化时消耗 2个高能磷酸键, 净生成 129
个 ATP。
?硬脂酸,? ATP。
?( 四 )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基本相同, 与饱和脂肪酸氧化相比, 多
需要两个酶:
? 1,顺 -反 -烯脂酰 CoA异构酶:将不饱和
脂肪酸分解产物中的顺式结构变成反式
结构, 从而成为 β -氧化中烯脂酰 CoA水
合酶的正常底物 ( 要求反式结构 ) ;
? 2,含一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还需要
β -羟脂酰 CoA差向异构酶 ( 变位酶, 表
异构酶 ),将 D-β -羟脂酰 CoA转变为 L-
β -羟脂酰 CoA。
?油脂酰 CoA经 3次 β -氧化产生 3分子
乙酰 CoA后, 剩余部分为 △ 3,4-顺烯
月桂酰 CoA,该底物在 △ 3,4-顺 -△ 2,
3-反 -烯脂酰 CoA异构酶作用下, 将
△ 3,4-顺式转化为 △ 2,3-反式结构,
进行 β -氧化 。
?四, 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
?( 一 ) 奇数碳链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 许多植物和海洋生物体内的脂
类含有奇数碳原子脂肪酸, 石油酵
母脂类中含有大量 15和 17碳脂肪酸 。
? 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依偶数碳
原子脂肪酸相同的方式进行氧化,
但在氧化的最后一轮产物是丙酰辅
酶 A和乙酰辅酶 A。
?脂酰 CoA脱氢酶对丙酰 CoA不起作
用, 丙酰 CoA有两条途径:
?1,丙酰 CoA经其它代谢途径转变成
乳酸及乙酰辅酶 A进行氧化;
?2,丙酰辅酶 A在丙酰辅酶 A羧化酶,
甲基丙二酰辅酶 A表异构酶, 甲基丙
二酰辅酶 A变位酶的作用下生成琥珀
酰辅酶 A。 琥珀酰辅酶 A可进入三羧
酸循环被氧化 。
?( 二 ) α -氧化和 ω -氧化
?α -氧化,脂肪酸的 α -碳在加单氧酶的
催化下氧化成羟基生成 α -羟脂酸, 羟脂
酸可转变成酮脂酸, 然后氧化脱羧转变
为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
?最早发现于植物种子及叶组织中, 后来
发现动物肝脏及脑中也存在这种氧化方
式 。
?加单氧酶:使分子氧的一个氧原子加入
一个化合物 。
?ω -氧化,动物肝脏微粒体中含有一
种酶系, 能催化长链脂肪酸末端的
碳原子 ( 即 ω -碳原子 ), 先在加单
氧酶催化下生成 ω -羟脂肪酸, 再氧
化成 α, ω -二羧酸, 二羧酸转移到
线粒体内, 从分子的任意末端继续
进行 β -氧化, 最后余下的琥珀酰
CoA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 。
?肝脏和某些需氧细菌中存在 ( 清除
海洋浮油污染 ) 。
?五,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酮体的生成
? 脂肪酸 β -氧化所生成的乙酰
CoA 在 肝外 组织中, 大部分可迅速
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
水, 并产生能量或被某些反应所利
用;
? 但在 肝脏中 脂肪酸的氧化不很
完全, 通过一些途径生成 乙酰乙酸,
β -羟丁酸和丙酮 ( 统称为酮体 ) 。
?酮体生成的部位: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主要器官 。 ( 肝
细胞线粒体中含有活性很强的生成
酮体的酶系 ) 。
?2,酮体的生成过程
? 二分子乙酰 CoA可以缩合成乙酰
乙酰 CoA;乙酰乙酰 CoA再与一分子
乙酰 CoA缩合成 β -羟 -β -甲基戊二
酰 CoA( HMGCoA), 后者再裂解成 乙
酰乙酸 ;
? 乙酰乙酸在肝脏线粒体中还原
生成 β -羟丁酸 。
? 乙酰乙酸还可以脱羧生成 丙酮 。
?HMGCoA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调节
酶 。
?HMGCoA是脂肪酸, 酮体, 胆固醇
代谢的共同中间产物, 但胆固醇
的合成在内质网内进行, 所以体
内存在两个不同的 HMGCoA代谢池 。
?3,酮体的氧化
? 肝脏中缺乏分解酮体的酶, 所
以酮体在肝脏生成后, 不能在肝中
氧化 。
? 酮体分子小, 溶于水中, 易透
出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运输到肝外组
织 ( 主要是心脏, 肾脏, 脑及肌肉
中 ) 氧化 。
?( 1) 乙酰乙酸
?在琥珀酰辅酶 A转硫酶或乙酰乙酸硫
激酶催化下活化成乙酰乙酰辅酶 A,
在硫解酶催化下分解为两分子乙酰
辅酶 A,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
化 。
?主要进行部位:心脏, 肾脏, 脑及
肌肉 。
?( 2) β -羟丁酸
?β -羟丁酸首先氧化成酮酸, 然后酮
酸在琥珀酰 CoA转硫酶 ( 心肌, 骨
肌, 肾等 ) 或乙酰乙酸硫激酶 ( 骨
肌, 心及肾组织 ) 作用下, 生成乙
酰乙酰 CoA,再按上述乙酰乙酸过
程进行氧化 。
?( 3)丙酮
?一部分随尿排出;一部分从肺部呼
出;再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可以
直接氧化,也可以合成糖原。
?4,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 1) 肝脏把碳链很长的脂肪酸分裂
成分子较小, 易溶于水的酮体, 为
肝外组织提供了易被利用的能量 。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主要器官, 但由
于肝脏缺乏琥珀酰辅酶 A转硫酶或乙
酰乙酸硫激酶, 故不能氧化酮体 。
而肝外组织则相反, 在脂肪酸氧化
过程中不生成酮体, 却能利用酮体 。
?( 2) 酮体是肝外第二能源物质, 特别是
细胞内供能不足时, 大多数组织 ( 大脑,
肌肉等 ) 先利用酮体 。
? 脑线粒体利用三脂酰甘油氧化供能
的能力很差, 却能很好地利用酮体 。 由
于酮体分子小, 溶于水, 便于通过血液
运输, 并通过大脑及肌肉等组织的毛细
血管, 是大脑和肌肉等组织的重要能源 。
在长期饥饿时, 酮体是脑组织的主要供
能物质 。
? 5,酸中毒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血液中含有少量
酮体 ( 78.4~ 489.7μ mol /L), 但在某
些情况下, 如胃炎, 饥饿, 糖尿病等由
于脂肪动员增强, 肝中酮体的生成超过
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酮体的能力, 就会出
现血中酮体含量过多, 出现血中酮体含
量较高 ( 酮血症 ) ;严重者尿中有酮体,
呼气有酮味 ( 烂苹果味 ), 称为, 酮尿
症, 。 由于酮体中的乙酰乙酸, β -羟丁
酸是酸性物质, 可导致血液中 pH下降,
导致酸中毒 。
?第一章 新陈代谢总论
? 一, 新陈代谢的概念
?( 一 ) 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 是
生命存在的前提 。
?新陈代谢 ( metabolisim) 的概念:
?1,狭义概念:是指细胞内所发生的酶
促 反 应 过 程, 称 为 中 间 代 谢
( intermediary metabolisim) 。
?( 这是代谢活动的主体, 也是代谢研
究的主要内容 ) 。
?2,广义概念:是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全过程 。 即:生物
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 。 包括消
化, 吸收, 中间代谢及排泄等阶段 。
? 新陈代谢包括生物体内所发生的
一切合成和分解作用 。 一方面, 生物
体不断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物质, 通过
一系列生化反应, 转变为自己的组成
部分;另一方面, 将原有的组成成分
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 分解成不能在
利用的物质排出体外, 不断地进行自
我更新 。 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所产生
的生命现象是建立在合成代谢与分解
代谢矛盾对立和统一的基础上的, 它
们之间既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又相
互制约 。
?( 二 ) 新陈代谢的内容
?1,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
?( 1) 物质代谢:重点讨论各种生理活性
物质 ( 如糖, 蛋白质, 脂类, 核酸等 )
在细胞内发生酶促反应的途径及调控机
理, 包含旧分子的分解和新分子的合成;
?( 2) 能量代谢:重点讨论光能或化学能
在细胞内向生物能 ( ATP) 转化的原理和
过程, 以及生命活动对能量的利用 。
?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是同一过程的两个
方面, 能量转化寓于物质转化过程之中,
物质转化必然伴有能量转化 。
?2,合成代谢 ( anabolism) 分解
代谢 ( catabolism)
?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并非简
单可逆反应, 发生于细胞不同部
位 ( 尤其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 ) 。
?例如:脂肪酸分解成乙酰辅酶 A
是在线粒体中进行, 而乙酰辅酶
A合成脂肪酸则在细胞浆中进行 。
? 但有许多代谢有共同途径,
称为, 两用代谢途径,
( amphibolic pathway) 。
?二,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 中间代谢的研究内容很多, 研究目
的不同, 所用的生物材料和实验方法也
不相同 。 为探讨代谢途径及其调节机理,
动物, 植物, 微生物材料都可以作为实
验对象 。
? 根据实验材料的水平, 常将实验分
为 活体内实验和活体外实验 。
?( 一 ) 活体内实验和活体外实验
?1,活体内实验 ( 整体实验 )
?用整体生物材料或高等动物离体器官或
微生物细胞群体进行中间代谢实验研究
称为活体内实验, 用, in vivo”表示 。
? 活体内实验结果代表生物体在正常
生理条件下, 在神经, 体液等调节机制
下的整体代谢情况, 比较接近生物体的
实际 。
?典型例子,1904年, 德国化学家 Knoop提
出的脂肪酸 β -氧化学说 。
?2,活体外实验
? 用从生物体分离出来的组织切片,
组织匀浆或体外培养的细胞, 细胞器及
细胞抽提物进行中间代谢实验研究称为
活体外实验, 用, in vitro”表示 。
?典型例子: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氧化
磷酸化等 。
?( 二 ) 代谢途径的探讨方法
? 探讨物质代谢途径的常用方法有:
代谢平衡实验, 代谢障碍实验, 代谢物
质标记追踪实验, 特征性酶鉴定实验,
核磁共振波实验等 。 其中最有效的是代
谢物质标记追踪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 。
?1,代谢平衡实验
? 通过活体内实验研究代谢物摄入和
产出排出的平衡关系, 可以了解对代谢
物的利用能力及产物生成情况 。
?例如测定, 呼吸商, ( R.Q.) 可以判断
体内能量利用情况 。
?R.Q.=产 CO2量 ( 升 ) /耗 O2量 ( 升 )
?糖类物质 R.Q为 1,脂肪 R.Q为
0.7,蛋白质 R.Q为 0.8。 人体正
常代谢时, R.Q介于 0.85-0.95之
间, 说明三大营养物质同时发生
了氧化分解 。
?饥饿状态下,R.Q?
?糖尿病人,R.Q?
?问题:若测得生物材料的 R.Q接
近 1,则表明能量主要来自于何
类物质分解?
?2,代谢障碍实验 ( 代谢途径阻断实验 )
?正常生物体的中间代谢过程中, 中间产
物不会过多积累, 不容易进行分析研究;
若用适当方法造成代谢障碍, 阻断代谢
途径, 则使中间产物积累, 便于进行分
析研究 。
?阻断代谢途径的方法有:造成微生物营
养缺陷性, 使用抗代谢物, 专一性抑制
剂等 。
?( 1) 微生物营养缺陷性 ( 微生物基因突
变型 )
?采取诱变剂使微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
从而造成某种酶缺损, 代谢途径中断,
缺损酶前面的中间产物会大量积累, 致
使血液中或尿液中该种物质含量增高 。
?应用实例:乳糖的代谢机理 。
?利用 微生物 的遗传突变型研究新
陈代谢机制, 比利用 其他生物 有
以下优越性:
?容易突变;经济;简便等 。
?( 2) 使用抗代谢物
?抗代谢物, 又叫代谢拮抗物, 或代谢
物结构类似物 。 其分子结构与代谢物
的分子结构类似 。
?实质:竞争性抑制剂 。
?例子:丙二酸是琥珀酸的抗代谢物,
能对琥珀酸脱氢酶发生很强的竞争性
抑制作用, 造成代谢中间产物, 琥珀
酸, 积累, 从而证明了 TCA循环中有
生成琥珀酸这一反应步骤 。
?( 3) 酶的专一性抑制剂
?例子:碘乙酸是巯基酶的专一性抑
制剂, 可抑制酵母的酒精发酵, 造
成 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积
累 。 由此证明了酵解途径中 1,6-二
磷酸果糖是三三裂解生成了三碳糖 。
?( 4) 利用药物造成异常动物实验
( 病变动物法 )
?用人工方法使动物发生某一过程的
代谢障碍, 然后给以一定量受试物
质, 研究其中间代谢过程 。
?例子 1:研究维生素缺乏症, 可给以
缺乏某种维生素的饲料, 若干天后
观察其病变情况, 在加入该种维生
素, 观察其症状有否好转, 从而确
定该种维生素的功能 。
?例子 2:, 人工糖尿病, 。
?例子 3:生糖氨基酸;
? 生酮氨基酸
? 3,代谢物标记追踪实验
?将代谢底物分子适当, 标记,, 然后追
踪, 标记, 在细胞中的去向, 就可以了
解底物分子在中间代谢中经过什么中间
产物, 生成了什么终产物 。
?这是探索代谢途径最有效的方法 。
?标记方法有:化学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
法 。
?( 1) 化学标记法
? 1904年, 德国 F.Knoop首次用苯环标记
脂肪酸探讨中间代谢途径, 提出著名的
脂肪酸 β -氧化学说 。
?缺点:化学标记法使天然代谢物分子结
构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 这可能给正
常代谢途径造成某些影响 。
?( 2) 同位素标记法
?1941年, Rudolf Schoenheimer首次采用
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 。
?同位素种类,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
素 。
?二者区别:是否衰变, 是否有射线 。
?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有:重氢 ( 2H或 D),
15N,13C,18O等 。
?用, 稳定性同位素, 标记的化合物可用
质谱仪 ( mass spectrometer) 定量测定,
也可用超离心法分离鉴定 。
?根据放射线同位素衰变时放出的射线性
质,可以用专门仪器或专用方法测定。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氘( T或 3H)、
?仪器,盖格计数器 ( Geiger
counter), 闪烁计数器 。
?例如,γ 射线可用 γ 计数器测定;
β 射线可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 。
?也可采用:放射自显影法
( autoradiography) 感光底片
感光显示标记物在细胞中的位置 。
?优点,1) 同位素标记法特异性
强, 灵敏度高, 测定方法简便 。
?2) 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方法比
稳定同位素更方便, 灵敏,
应用更普遍 。
?缺点,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
有毒害, 某些同位素的半衰
期长,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所以需要在专门的同位素实
验时进行 。
?4,测定特征性酶
?每条代谢途径都有其特征性酶, 它的
存在就表明该代谢途径存在 。
?例如:糖代谢途径中的特征酶:
?EMP途径:醛缩酶
?HMP途径,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TCA途径:柠檬酸合成酶
?只要证明菌体中有某条代谢途径的特
征性酶存在, 就可断定存在这条代谢
途径 。
?5, 核磁共振波谱法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简称 NMR)
?核磁共振谱可反映分子中各个原子所
处的状态 。 由布洛赫 ( Bloch) 和巴
塞尔 ( Purcell) 于 1948年建立, 因
此获得 1952年诺贝尔奖 。
?应用最多的有 13C谱, 19F谱, 31P谱
和 15N谱 。
?特点,样品不受破坏,且能最真实地
反映机体内的化学反应情况。
? 三, 能量代谢与 ATP
? 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 。 在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ATP。
? ( 一 ) 高能键及高能化合物
? 1,高能键 ( high-energy bond)
? 高能键是 1941年普曼 ( Fritz Lipman) 提出
的一个概念, 用, ~”表示, 是指其结构不
稳定, 性质活泼, 自发水解或基团转移的
趋势很强, 当其发生水解或基团转移反应
时, 释放的自由能很多 。
? 高能键中的, 高能, 是指其自由能高, 并
非键能高 。
? 细胞中重要的高能键,高能磷酸键和高能
硫脂键 。
?“高能键, 与, 键能, ( energy
bond) 区别:
?化学中的, 键能, 是指断裂一个
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 高能键,
是指水解或转移该键所释放的能
量 。
?2,高能化合物概念及种类
?概念,分子结构中含有高能键的
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
表 1-1 高能键及高能化合物
?3,ATP的结构及意义
?ATP( 三磷酸腺苷, 腺苷三磷酸,
adenosine triphosphate) 是一种很
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
?生物体每天要消耗大量 ATP,
?安静状态的成年人:每天消耗
40kgATP;
?激烈运动时:每分钟就消耗 0.5kg。
?ATP是一分子腺嘌呤, 一分子核糖和
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的核苷酸,
其结构:
?意义:
?( 1) ATP是产能反应和需能反应之
间最主要的能量介质
?放能反应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合成
ATP,贮存能量;需能反应, 则通过
ATP水解供应之 。
?a,当 ATP提供能量时, 在 ATP远端
的 γ -磷酸基团水解为无机磷酸分子,
ATP失掉一个磷酰基而变成腺苷二磷
酸 。
?ATP+H2O→ ADP+Pi ( 标准自由能
变化 Δ G0’= -30.514kJ/mol)
?b,在某些情况下, ATP的 α 和
β 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键被水解
( 即同时水解 γ 和 β - 磷酸基
团 ), 形成 AMP和焦磷酸 。
? ATP+H2O→ AMP+PPi
( Δ G0’= -32.19kJ/mol)
?( 2) 作为磷酸基团供体参与磷酸化反应
?生化反应中, 无论是分解代谢还是合成
代谢, 常常需要先将反应底物分子活化,
其中, 磷酸化是一种普遍活化方式 。
ATP具有很活泼的磷酸基团, 可作为磷
酸基的供体参与细胞中的磷酸化反应,
此类反应由激酶催化 。
?如:
?反应生成的磷酸化葡萄糖分子具有较高
的自由能,易进一步参加反应。
?( 3) ATP参加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反应
?ATP在磷酸基团转移中起, 中间传递体,
的作用, 故称, 磷酸基团传递者,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 1,3-二磷酸甘油酸
是葡萄糖的分解的中间产物,葡萄糖分
解为乳酸时所释放的大部分自由能,几
乎都保留在这两个化合物中。在细胞中
这两个化合物并不直接水解,而是通过
特殊激酶作用,以转移磷酸基团的形式,
将捕捉的自由能传递给 ADP从而形成
ATP。而 ATP分子又倾向于将它的磷酸
基团转移给具有较低磷酸基团转移势能
的化合物,例如葡萄糖和甘油,从而生
成 6-磷酸葡萄糖和 3-磷酸甘油。
?其中,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 1,3-二磷酸
甘 油 酸 叫 做, 超 高 能 化 合 物,
( superhigh-energy compound), 它
们水解所释放的自由能比 ATP高;同理,
6-磷酸葡萄糖和 3-磷酸甘油叫做, 低能
磷酸化合物, 。
? 4,其他供能核苷酸
? GTP,UTP,CTP。
?其中,GTP对 G蛋白的活化、蛋白质生
物合成、蛋白质的寻靶、蛋白质的转运
等作为推动力提供自由能;
? UTP在糖原合成中起活化葡萄糖分子的
作用;
? CTP在合成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
?5,ATP系统的动态平衡
?ATP作为自由能的贮存分子, 其
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中 。
?一般情况下, ATP在形成后一分
钟内就会被利用, 故严格说来
ATP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 而是
传递能量的物质 。
?细胞能量状态的表示方法:能荷
( energy charge), 磷酸化势
能 ( phosphorylation potential) 。
?四, 新陈代谢的调节
?生物体新陈代谢虽然错综复杂,
但互相配合有条不紊 。 这是因为
生物体在长期进化, 演变过程中
形成了一个严格的 调节机制, 以
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 有序, 完
整和统一 。
?进化越高的生物, 其代谢调控机
制越复杂 。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整体水平调节
?主要指激素和神经调节 。
?高等真核生物有内分泌腺, 它所分
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输送到一定组织,
作用于靶细胞, 改变酶活性, 调节
代谢反应方向和速度 。
?高等生物还有复杂的神经系统, 在
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下,
通过神经递质对效应器发生直接影
响或通过激素对机体进行综合调节 。
?2,细胞水平调节 ( 酶水平调节 )
?细胞水平调节 ( 酶水平调节 ) 是指代谢
物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力和酶含量的变
化来改变合成或分解速度 。
?酶活力调节,通过酶分子结构的改变,
影响酶活力, 实现对酶促反应速度的调
节 ( 快速调节 ) 。 如:反馈调节与别构
酶; ATP,ADP,AMP的调节;酶的共
价修饰调节等
?酶含量调节,改变分子合成或降解速度
来改变细胞内酶的含量, 从而实现对酶
促反应速度的调节 。
?原核生物的操纵子调控模式;真核生物
基因表达的调控来达到调节酶的合成 。
?酶在细胞内有一定布局和定位, 相互有
关的酶常常组成一个多酶系统而分布于
细胞内特定部位, 这些酶相互接近, 容
易接触, 使反应迅速进行;而其它酶系
统分布在不同部位, 不至于互相干扰 。
?例如糖酵解, 磷酸戊糖途径和脂肪酸合
成的酶系存在于细胞浆中;
?三羧酸循环, 脂肪酸的 β -氧化和氧化磷
酸化的酶系则存在于线粒体中;
?核酸生物合成的酶系大多存在于细胞核
中;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系在颗粒型内质网
膜上 。
?这样的隔离分布为细胞或酶
水平代谢调节创造了有利条
件, 使某些酶能够专一地影
响某一细胞部分的酶活性,
而不至于影响其它酶活性,
从而保证代谢顺利进行 。
? 第二章 糖的分解代谢
? 糖类中多糖和低聚糖, 由于分子大,
不能透过细胞膜, 所以在被生物体利用
之前必须依靠酶水解成单糖或双糖, 才
能被细胞吸收, 进入中间代谢 。
?不同生物分泌的 多糖降解酶 不同, 因此,
利用多糖的能力也不同 。
? 多糖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降解方式
不同, 细胞外的降解 ( 如动物消化道的
消化, 微生物胞外酶作用 ) 是一种水解
作用; 细胞内的降解 则是磷酸解 ( 加磷
酸分解 ) 。
?一,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 一 ) 淀粉 ( 或糖原 ) 的酶促降
解
?凡是能够催化淀粉 ( 或糖原 ) 分
子及其分子片断中的葡萄糖苷键
水解的酶都统称为 淀粉酶 。
?动物, 植物和绝大多数微生物都
能分泌淀粉酶, 但不同生物所分
泌的淀粉酶种类不同 。
?种类:
?1,α -淀粉酶 ( 淀粉 -1,4-糊精酶, 液
化酶, 编号,E.C.3.2.1.1)
?α -淀粉酶是 内切酶, 从淀粉 ( 或糖原 )
分子内部随机切断 α -1,4-糖苷键 。
?不能水解淀粉中的 α -1,6-糖苷键及其
非还原端相邻的 α -1,4-糖苷键 。
?存在,动物的消化液, 植物的种子和块
根 。
?它能将淀粉首先打断成短片段的糊精,
故称淀粉 -1,4-糊精酶 。
?该酶作用于粘稠的淀粉糊时, 能使
粘度迅速下降成稀溶液状态, 工业
上称此为, 液化, 。
?α -淀粉酶可以看作是淀粉酶法水解
的先导酶, 大分子淀粉经其作用断
裂, 产生很多非还原性末端, 为 β -
淀粉酶或 γ -淀粉酶提供了更多的作
用点 。
?工业化一般水解淀粉时, 用量为每
克 30-60单位 。
?2,β -淀粉酶 ( 淀粉 -1,4-麦芽糖
苷酶, 编号 E.C.3.2.1.2)
?β -淀粉酶是 外切酶, 从淀粉分子的
非还原末端 依次切割 α -1,4-麦芽
糖苷键 ( 即两个葡萄糖单位 ), 生
成麦芽糖 。
?不能水解淀粉中的 α -1,6-糖苷键 。
当其作用于支链淀粉时, 遇到分支
点即停止作用 。
?3,γ -淀粉酶 ( 葡萄糖淀粉酶, 糖
化酶, 编号 E.C.3.2.1.3)
?γ -淀粉酶是 外切酶, 从淀粉分子非
还原端依次切割 α -1,4-糖苷键和
α -1,6-糖苷键, 与 β -淀粉酶类似,
水解产生的游离半缩醛羟基发生转
位作用, 释放 β -葡萄糖 。
? 4,异淀粉酶 ( 淀粉 -1,6-葡萄糖苷酶,
编号 E.C.3.2.1.33)
?动物, 植物, 微生物都产生异淀粉酶 。
来源不同, 名称也不同, 如:脱支酶,
Q酶, R酶, 普鲁蓝酶, 茁霉多糖酶等 。
?水解支链淀粉或糖原的 α-1,6-糖苷键,
生成长短不一的直链淀粉 ( 糊精 ) 。
?主要由微生物发酵生产, 菌种有酵母,
细菌, 放线菌 。
?以上四种淀粉酶的作用特点, 见表 1-2。
?5,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可水解 β-1,4-糖苷键, 将
纤维素水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
?只存在于微生物中 。
?某些动物肠道细菌中含有纤维素酶,
所以可以分解纤维素 。
?6,磷酸化酶
?细胞内的多糖降解主要是指糖原的
磷酸解 。 因为糖原分子中存在 α-1,
4-糖苷键和 α-1,6-糖苷键, 因此细
胞中有两种降解糖原的酶 。
?降解 α-1,4-糖苷键的酶称为 磷酸化
酶或糖苷转移酶 。 降解 α-1,6-糖苷
键的酶称为 脱支酶 。
?糖原磷酸化酶降解的 产物 都是 1-磷
酸葡萄糖 。
?( 二 ) 纤维素的酶促降解
?人的消化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
但很多微生物如细菌, 真菌, 放线
菌, 原生动物等能产生 纤维素酶 及
纤维二糖酶, 它们能催化纤维素完
全水解成葡萄糖 。
?( 三 ) 果胶的酶促降解
?果胶酶:根据机理分为裂解酶和水
解酶 。 其种类和特点见表 2-2。
?来源:植物和微生物 。
?( 四 ) 双糖的酶促降解
?在 双糖酶 催化下进行, 双糖酶主要
有麦芽糖酶, 纤维二糖酶, 蔗糖酶,
乳糖酶等, 它们都属于糖苷酶 。
?存在:广泛分布于植物, 动物小肠
液, 微生物中 。
?二, 糖的分解代谢概述
?糖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取能的方式 。 糖
的分解代谢实际上就是它的氧化作用 。
?生物体内葡萄糖 ( 或糖原 ) 的分解主要
有三条途径:
?( 1) 在无氧条件下, 葡萄糖 ( 糖原 ) 经
糖酵解生成乳酸 。
?( 2) 在有氧条件下, 葡萄糖 ( 糖原 ) 最
后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水和二氧化
碳 。
?( 3) 葡萄糖 ( 糖原 ) 经戊糖磷酸循环途
径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
?植物体的分解代谢, 除了以上动物体的
三条途径外, 还有生醇发酵和乙醛酸循
?三, 糖的无氧分解
?( 一 ) 概念
?糖的无氧分解:是指1摩尔葡萄糖在无
氧或供氧不足时分解生成2摩尔乳酸,
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 由于其过程
与葡萄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同, 所
以称为 糖酵解 。
?1940年三位生物化学家 G.Embden、
O.Meyerhof,J.K.Parnas提出糖酵解 。
又叫, EMP”途径 。
?糖酵解和生醇发酵的区别:
?相同点: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
程;都在细胞液中进行 。
?不同点:发酵的起始物是葡萄糖,
酵解的起始物是葡萄糖或糖原;
糖酵解由丙酮酸直接还原成乳酸,
而生醇发酵则是丙酮酸先生成乙
醛, 然后再还原成乙醇 。
?( 二 ) 糖酵解的过程
?包含 四个阶段,己糖磷酸酯的生成(己糖
磷酸化);丙糖磷酸的生成(磷酸己糖的
裂解);丙酮酸的生成;乳酸的生成。
?1、第一阶段:己糖磷酸酯的生成(葡萄
糖分子活化)
?葡萄糖或糖原经磷酸化转变成 1,6-二磷
酸果糖 。
?以葡萄糖为起始物:
?分成 三个过程,葡萄糖的磷酸化, 异构化,
果糖磷酸的磷酸化 。
( 1)葡萄糖的磷酸化
?反应机理, ATP的 γ -磷酸基团在葡
萄糖催化下, 转移到葡萄糖分子上 。
?凡是催化 ATP分子的磷酸基团向代谢
物分子转移的酶都叫做, 激酶, 。
?意义,将葡萄糖分子磷酸化成了易参加
代谢反应的活化形式;磷酸化的葡萄糖
分子带有很强的极性基团, 不能透过细
胞膜, 能够防止细胞内的葡萄糖分子向
外渗出;为以后底物水平磷酸化贮备了
磷酸基 。
?己糖激酶特性:
? 1) 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如 Mg2+或 Mn2+作
为辅助因子, 己糖激酶才有活性;
? 2)别构酶,G-6-P和 ATP是其别构抑制剂;
?3) 分布很广, 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均
有;
? 4) 专一性:不强, 能催化许多六碳糖,
如 D-果糖, D-甘露糖等, 但对葡萄糖亲
和力较大;
?己糖激酶与葡萄糖激酶的区别:
?己糖激酶能催化一切己糖, 存在于
细菌, 酵母及多种动植物中;
?葡萄糖激酶只能催化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 -葡萄糖, 只存在于肝脏, 肌
肉中没有 。 肝脏中的葡萄糖激酶量
比己糖激酶量高 。
?若以糖原为起始物:
?糖原先经磷酸化酶作用, 磷酸解为
1-磷酸葡萄糖, 再由磷酸葡萄糖变
位酶催化转变为 6-磷酸葡萄糖, 从
而进入共同分解途径 。
?( 2) G-6-P的异构化
?异构化反应是以开链形式进行, 异
构结束后又转变成环状结构 。
?己醛糖变成己酮糖 。
?( 3) F-6-P磷酸化反应
?磷酸果糖激酶 ( PFK) 特性:
? 1) 需要二价金属离子 Mg2+或 Mn2+作为
辅助因子;
? 2) 别构酶,ATP是其别构抑制剂, 柠檬
酸, 脂肪酸可增强其抑制作用, ADP、
AMP,无机磷是其别构激活剂;
? 3) 限速酶:糖酵解中最重要的限速酶 。
?2,第二阶段:丙糖磷酸的生成
?1,6-二磷酸果糖分裂成两分子丙糖
磷酸 。
?分成两个步骤:
?( 1) 裂解反应
? 1,6-二磷酸果糖在第 3与第四碳原
子之间裂解为两个三碳化合物 。
?醛缩酶命名,由于逆反应是一个醇
醛缩合反应而得名 。
?醛缩酶特性,由四个亚基构组成,
相对分子量为 160,000。
?来自动物组织的醛缩酶有三种同工
酶:肌肉型, 肝型和脑型, 不需要
辅助因子 。 但来源于酵母, 细菌的
酶需要 Fe2+,Co2+,Zn2+激活 。
?( 2) 异构化
?反应平衡朝向磷酸二羟丙酮 。 平衡
后, 磷酸二羟丙酮占 96%。 但由于
3-磷酸甘油醛不停地向前反应, 被
消耗掉, 故能推动异构化反应不断
向 3-磷酸甘油醛方向进行 。
?磷酸丙糖异构酶特性:
?相对分子量为 56,000,由不同亚
基组成的二聚体 。
?3,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生成丙
酮酸
?分成六个步骤:
?( 1) 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 1,3-二
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 3-磷酸甘
油醛脱氢氧化并磷酸化, 生成高能
化合物 1,3-二磷酸甘油酸 。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特性:
?1) 由四个相同亚基构成, 每个亚基
牢固地结合一分子 NAD+。 位于酶活
性中心的半胱氨酸巯基是其酶活性
中心的必需基团 。 烷化剂 ( 如碘乙
酸 ) 和重金属对该酶有不可逆抑制
作用 。
?2) 变构酶 。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作用机制:
?( 2) 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 3-磷
酸甘油酸
?酶是根据其逆反应命名, 相对分子
量为 50,000。
?( 3) 3-磷酸甘油酸变成 2-磷酸甘油
酸
?酶的相对分子量 65,700。
?( 4) 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成 2-磷酸
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特性:
?1) 相对分子量为 88,000。 由两个
相同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
?2) 需要 Mg2+或 Mn2+作为激活剂 。
?3) 氟化物是烯醇化酶的不可逆抑制
剂 ( 氟与镁和无机磷酸形成一个复
合物, 取代酶分子上镁离子的位置,
从而使酶失活 。 )
?( 5)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烯醇式丙
酮酸
丙酮酸激酶 ( pyruvate kinase) 特性:
? 1) 需要 Mg2+, Mn2+或 K+作为激活剂;
? 2) 限速酶;
? 3) 别构酶:长链脂肪酸, 乙酰辅酶 A、
ATP,丙氨酸是别构抑制剂; 1,6-二磷
酸果糖是别构激活剂 。
? 4) 已从动物组织和酵母中结晶纯化,
相对分子量为 250,000,是一个四聚体 。
哺乳动物的丙酮酸激酶有四种同工酶,L、
M,K和 R,分别分布于肝, 肌肉, 肾髓
质及红细胞 。
?( 6) 丙酮酸的生成
?不需要酶, 烯醇式丙酮酸不稳定,
很容易变成丙酮酸 。
? 4,第四阶段:乳酸的生成
?乳酸脱氢酶特性:
?相对分子量为 140,000,有 5种同工酶 。
?机体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例是比较
恒定的 。 临床上通过测定血液中乳酸脱
氢酶同工酶的比例来判断是否患有心肌,
肝脏等疾病 。
?高等动物肌肉中的糖酵解叫做, 单纯乳
酸发酵, ;微生物经过无氧条件产生乳
酸叫做, 乳酸发酵, 。
?(三)糖酵解小结
?1、糖酵解总图
?2,糖酵解进行部位:细胞液 。
?3,糖酵解产生能量,1mol 葡萄糖
糖酵解所产生的 ATPmol数
?( 四 ) 糖酵解的调控
?三个限速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
酶、己糖激酶。
?1,磷酸果糖激酶
? ATP和柠檬酸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 。 这
个酶所催化的反应需要 ATP,但随着糖
酵解的进行, ATP逐渐积累, 高浓度的
ATP对此酶活性又有抑制作用 。 ( 这是
因为磷酸果糖激酶有两个 ATP结合位点,
一个处于活性中心内, ATP作为底物与
之结合;另一个位于活性中心外, 为变
构效应物接合部位, 此位点与 ATP亲和
力较低, 只有高浓度 ATP存在时它才与
ATP结合, 从而使酶变构失活 。 )
? AMP,ADP,6-磷酸果糖和 2,6-二磷酸
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 。
AMP和 ADP可与 ATP竞争变构结合部位,
抵消 ATP的抑制作用 。 2,6-二磷酸果糖
是由 2-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由 6-磷酸果
糖的 C2位磷酸化生成 。 2,6-二磷酸的
作用是与 AMP一起取消 ATP,柠檬酸对
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作用 。 磷酸果
糖激酶是个双功能酶, 它有两个分开的
活性中心, 一个具有激酶活性, 另一个
具有磷酸酶活性 。
? 2,丙酮酸激酶
? 6-磷酸果糖和 1,6-二磷酸果糖是丙酮酸
激酶的变构剂活剂, 而 ATP是它的变构
抑制剂 。 此外, 丙氨酸, 乙酰 CoA和脂
肪酸也是它的抑制剂 。 此酶通过两种方
式调节活性 。 一种是共价修饰:磷酸化
后失去活性;另一种是聚合与解聚:这
个酶有二聚体和四聚体两种形式 。 通常
二者保持动态平衡 。 当底物或上述中间
物激活剂存在时, 平衡倾向于形成四聚
体, 活力升高, Km减小;上述抑制因子
则可稳定二聚体的构象, 活力降低, Km
增大 。 所以此酶也可以通过二聚体与四
聚体的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 。
? 3,己糖激酶
?主要受脂肪代谢的调控, 乙酰 CoA和脂
肪酸均具有抑制作用, 另外, 此酶催化
的产物 6-磷酸葡萄糖是它的变构抑制剂 。
?上述几种酶对糖酵解的调节, 主要受细
胞内能量状况的影响 。 当能量消耗多,
细胞内 ATP/ADP( 以及 ATP/AMP) 比
例降低时, 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均被激活, 加速葡萄糖的分解;相反,
细胞内 ATP贮存丰富活脂肪酸代谢加强
时, 葡萄糖的酵解降低 。
?( 五 )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 酵解途径是单糖分解代谢的一条重
要途径, 不仅葡萄糖, 其它己糖及戊糖
也能通过特定的方式进入酵解途径 。
?2, 为机体提供能量
?底物为葡萄糖时, 糖酵解产生2 molATP;
底物为糖原时, 产生3 molATP。
?3, 为某些厌氧生物及组织细胞生活所
需
?( 1 ) 厌氧微生物生活所需能量完全依
靠糖酵解;
?( 2 ) 供氧充分的条件下, 有少数
组织细胞, 如红细胞, 睾丸, 视网
膜, 皮肤, 肾髓质, 白细胞等所需
能量主要由糖酵解中底物水平磷酸
化产生的 ATP提供 。 红细胞缺少线粒
体, 不能进行有氧分解, 其所需能
量全部依赖糖酵解 。
?4, 某些情况下, 如剧烈运动, 能
量需要量增加, 糖氧化分解加速,
此时呼吸循环加快以增加氧的供应,
若供氧量仍不能满足有氧分解所需
时, 则肌肉处于相对缺氧状态, 糖
酵解加强, 以提供机体急需能量 。
?5, 某些病理情况下, 如严重贫血,
失血, 休克, 呼吸障碍, 心功能不
全等, 因氧供应不足, 组织细胞也
可增强糖酵解以获取能量 。 另外癌
细胞中酵解作用很强, 即使供氧充
分, 酵解作用对有氧分解也具有抑
制作用 ( 反巴斯德效应, Crabtree
效应 ) 。
?( 五 ) 乳酸的去路
?正常情况下, 机体可继续利用乳酸 。
?当氧供给充分时, 乳酸转化成丙酮
酸, 循糖的有氧分解途径分解为 CO2
和 H2O,释放能量 。
?肌肉中的大量乳酸还可以通过血液
运到肝脏和肾脏, 通过糖的异生作
用转变为糖 。
?乳酸是酸性物质, 若细胞或血液中
过量堆积也可导致酸中毒 。
? (六)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去路
? 兼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及高等动植物的
某些细胞, 能将丙酮酸进一步转化成发酵
产物 。 不同生物的酶系不同, 得到的发酵
产物也不一样 。 常见的有,酵母菌的生醇
发酵, 甘油发酵, 乳酸菌的乳酸发酵等 。
? 重点介绍:生醇发酵
? 生醇发酵中, 丙酮酸在丙酮酸脱羧酶催化
下失去 CO2生成乙醛, 再在乙醇脱氢酶作
用下生成乙醇 。
? 丙酮酸脱羧酶特性:以 TPP为辅酶;动物
细胞中不存在 。
?四, 糖的有氧分解
?(一 )概念
?是指在有氧条件下, 葡萄糖或糖原
的葡萄糖单位彻底氧化分解为 CO2
和 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
?有氧分解是糖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 。
? (二 )糖的有氧分解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1, 由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分解
生成丙酮酸, 反应在细胞液中进行;
?2, 由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 acetyl-coenzymeA乙酰 CoA), 反应
在线粒体中进行;
?3, 由乙酰 CoA 经 三 羧 酸 循 环
(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C) 氧
化分解生成 CO2和 H2O,反应在线粒体
中进行 。
?三羧酸循环,又叫柠檬酸循环或 Krebs循
环 。 由草酰乙酸和乙酰 CoA的乙酰基缩
合生成柠檬酸开始, 经一系列反应又生
成草酰乙酸循环过程 。 三羧酸酶循环一
周进行两次脱羧反应和四次脱氢反应,
1分子的乙酰基被氧化生成2分子 CO2
生成12摩尔 ATP。
?三羧酸循环是由德国科学家 Hans Krebs
于1937年提出, 生物化学领域的重
大成就 ( 当时还没有同位素示踪法 ) 。
Krebs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奖 。
?具体过程:
? 1,糖氧化分解生成丙酮酸
?葡萄糖或糖原在细胞液中, 经一系列化
学反应生成丙酮酸 。 此过程与糖酵解途
径相同 。
?两条途径的区别,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
应生成的 2H的去向不同 。
?糖酵解,2H由 NADH传递给丙酮酸, 使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有氧分解,NADH的 2H转入线粒体内,
传递给分子氧, 在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
能量, 生成 ATP。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A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在丙酮酸脱氢
酶系催化下, 氧化脱羧后, 与辅酶 A
( HS-CoA) 结合生成乙酰 CoA。
?丙酮酸脱氢酶系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
特性:
?由三种酶, 六种辅助因子组成 。
? E1----丙酮酸脱羧酶 ( 丙酮酸脱氢酶,
pyruvate decarboxylase) ;
? E2---- 二 氢 硫 辛 酸 乙 酰 基 转 移 酶
( dihydrolipoyl transacetylase) ;
? E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 dihydrolipoyl
dehydrogenase ) 。
?六种辅助因子,TPP,硫辛酸, CoASH、
FAD,NAD+,Mg2+。
?硫辛酸是一个含硫的 8碳羧酸, 为脂溶性
维生素 。
?分成5个步骤:
?( 1) 丙酮酸脱羧
?极复杂 。
?首先丙酮酸与 TPP结合形成不稳定
的络合物, 后者经丙酮酸脱氢酶催
化生成羟乙基硫胺素焦磷酸 。
?( 2) 羟乙基氧化并转移
?与 TPP连接的羟乙基氧化成乙酰基
并将乙酰基转移到硫辛酰胺 ( 硫辛
酸 -酶复合物 ), 产生乙酰硫辛酸 -酶
复合物 ( 乙酰硫辛酰胺 ) 。
?( 3) 转酰基
?将乙酰基从硫辛酰胺转移给辅酶 A,
生成乙酰辅酶 A和二氢硫辛酰胺 。
?( 4)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氧化
?( 5) FADH2脱氢
?用 NAD+将 FADH2氧化 。
?其中, 第一步反应不可逆, 其余可逆 。
由于第一步不可逆, 因此整个酶系催化
的反应不可逆, 即只能由丙酮酸向乙酰
辅酶 A方向进行 。 丙酮酸脱羧酶为限速
酶 。
?3,三羧酸循环
?包含 8个步骤:
?( 1) 乙酰辅酶 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
成柠檬酸
?柠檬酸合成酶特性:
? 1) 相对分子量 98,000;
? 2) 由两个亚基组成;
? 3) 反应不可逆,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限
速酶 。
?4) 活性受 ATP,NADH,琥珀酸 CoA等
抑制 。
重要抑制剂:氟乙酸 ( 机理:柠檬酸合成
酶催化氟乙酰 CoA与草酰乙酸发生缩合
作用生成氟柠檬酸, 阻碍 TCA循环 ) 。
应用:有毒植物叶子中含有氟乙酸;杀虫
剂;灭鼠药 。
?草酰乙酸可以由丙酮酸通过另外途
径转变而来 。 重要途径有三种:
?1) 由苹果酸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催化
(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
?2) 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 ( 动物, 酵
母 ) ————丙酮酸羧化支路
?3) 由磷酸丙酮酸羧化酶催化 ( 植物, 微
生物 )
?( 2) 柠檬酸脱水生成顺乌头酸, 然后加
水生成异柠檬酸
?顺乌头酸的生成:
?柠檬酸在顺乌头酸催化下失水生成顺乌
头酸 。
?异柠檬酸的生成:
?顺乌头酸在同一种顺乌头酸酶催化下,
加水生成异柠檬酸 。
?顺乌头酸酶实际上起异构化作用, 反应
平衡时, 柠檬酸占 90%,顺乌头酸占 4%,
异柠檬酸占 6%,但由于在线粒体内, 异
柠檬酸不断向下反应, 整个反应趋向于
异柠檬酸的生成 。
?顺乌头酸酶特性:
? 1) 在有 Fe2+, 还原性谷胱甘肽或半胱氨
酸存在时, 活性最大;
? 2) 猪心肌顺乌头酸酶的相对分子量为
89,000,由两个亚基构成;
?( 3) α -酮戊二酸的生成
?在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下, 异柠檬
酸脱去 2H,其中间产物草酰琥珀酸
迅速脱羧生成 α -酮戊二酸 。
?异柠檬酸脱氢酶特性:
?1) 具有脱氢和脱羧两种功能, 脱羧反
应需要 Mn2+;
?2) 已发现两种, 一种需要 NAD+和 Mg2+为
辅酶, 另一种需要 NADP+和 Mn2+为辅酶 。
前者仅存在于线粒体, 其主要功能是参
与三羧酸循环;后者存在于线粒体, 也
存在于细胞浆, 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还原
剂 NADPH的一种来源 。
? 3) 别构酶,ADP是激活剂; ATP和
NADH是抑制剂 。
? 4) 限速酶
?此步反应为一分界点,之前为三羧酸转
化,之后为二羧酸变化。
?( 4) α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
珀酰辅酶 A
?反应不可逆, 与丙酮酸氧化脱羧很
相似, 使五碳化合物变成 4碳化合物 。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特性:
?1) 包含三种酶 ( α -酮戊二酸脱羧
酶, 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和二氢硫
辛酸脱氢酶 ) 和 六 种 辅 助 因 子
( TPP,硫辛酸, CoASH,FAD、
NAD+,Mg2+) 。
?2) 限速酶:受 ATP,NADH和琥珀酰
辅酶 A的抑制 。
?( 5) 琥珀酸的生成
?琥珀酸硫激酶, 又叫琥珀酰辅酶 A合成酶 。
?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
?GTP可直接利用, 也可在二磷酸核苷激酶
催化下, 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 ADP,从而
生成 ATP。
?( 6)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 7) 延胡索酸水化生成苹果酸
?( 8) 苹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
?至此草酰乙酸又重新生成, 又可与
一分子乙酰辅酶 A缩合成柠檬酸进入
三羧酸循环 。
?其中,丙酮酸所含 3个碳原子被氧化成 3分
子的 CO2,其中一个是在形成乙酰辅酶 A
时产生的, 另两个是在第 3,4步产生的 。
?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及三羧酸循环中
反应 3,4,6,8各脱下一对氢原子, 交
给 NAD+和 FAD,经呼吸链交给氧生成水 。
?每循环一次, 经历两次脱羧过程, 使一
分子乙酰辅酶 A氧化成 CO2和水 。
?1摩尔葡萄糖产生 2摩尔乙酰 CoA,所以必
须经过 2次三羧酸循环才能完全氧化成
CO2 和水 。
?( 三 ) 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细胞内对能量的需求主要靠糖的有氧氧
化 。 三羧酸循环中有三种限速酶 。
?1,柠檬酸合成酶
?最关键的限速酶 。 活性受 ATP,NADH,琥
珀酰 CoA抑制;草酰乙酸和乙酰 CoA激活 。
?2,异柠檬酸脱氢酶
?活性受 ATP,NADH抑制; ADP,AMP激活 。
?当细胞处于低能量状态时, ATP大量分解
产生 ADP,ADP浓度增高, 激活其酶活性 。
?3,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调节机理相同 。 另外, Ca2+也可激活 。
?4,脂肪代谢的影响
?当脂肪酸分解代谢加强时, 抑制柠檬酸
合成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和丙酮酸脱氢
酶系活性, 从而抑制糖的有氧氧化 。
?说明:近年有资料报道, 柠檬酸合成酶
不是三羧酸循环的主要限速酶 ( 理由:
其催化产物柠檬酸可以转移到细胞浆中
分解为乙酰 CoA,用于合成脂肪酸, 因此,
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升高并不一定加速三
羧酸循环运转 ) 。
?总结:
?影响糖有氧氧化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三
方面:
? 1) 代谢产物的反馈抑制作用:
? 乙酰辅酶 A和琥珀酰 CoA含量较多时,
反馈抑制脱氢酶系活性 。
? 2) ATP和 ADP影响:
? 糖有氧分解代谢速度主要决定于细
胞对 ATP的需求 。 当细胞内 ATP消耗超
过 ATP生成时, ATP浓度降低, ADP和
AMP浓度升高, 糖有氧分解代谢的调节
酶活性抑制被解除, 糖有氧分解速度加
快 。
?3) NADH和 NAD+的影响:
?糖有氧分解调节酶中的脱氢酶, 其
辅酶都含有 NAD+。 糖有氧分解过程
中, 底物脱氢使 NAD+转变为 NADH,
这样, NAD+不断减少, NADH不断
增高, 导致有氧分解速度减慢 。 当
NADH通过呼吸链氧化转变为 NAD+
时, 糖的有氧分解速度又可恢复 。
? (三 )糖的有氧分解的意义
? 1,供给能量
?糖有氧分解释放能量生成 ATP有两种方
式, 一是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是氧化磷
酸化 。
?氧化磷酸化是指葡萄糖氧化过程中脱下
的氢经线粒体的呼吸链传递, 最终与氧
反应生成 H2O,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
使 ADP生成 ATP。
?实验证明:经 NADH传递的2 H 生成3
分子 ATP,经 FADH2传递的2 H生成2
分子 ATP。
?因此, 1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分
解为 CO2和 H2O时, 底物水平磷
酸化 3次, 生成6摩尔 ATP;
?脱氢反应 6次, 生成34摩尔
ATP; 葡萄糖有氧分解过程消耗
2摩尔 ATP。
?总共1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
可净生成38摩尔 ATP。
?2,三羧酸循环是体内营养物质彻底
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
?凡是能够转变为糖有氧氧化中间产
物的物质均可以参加三羧酸循环 。
所以三羧酸循环不仅是糖完全分解
的途径和 ATP生成的主要环节, 也
是甘油, 脂肪, 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彻底氧化的共同通路 。
? 3,有氧分解代谢途径是体内物质代谢
的主线
?糖有氧代谢途径与糖代谢的其他途径联
系紧密, 如糖无氧分解, 磷酸戊糖途径,
糖异生作用等 。 另外, 三脂酰甘油的合
成与分解, 氨基酸的代谢等都与糖的有
氧分解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紧密相连 。
?实例:丙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可以
转变为相应的丙酮酸, 草酰乙酸等;
?脂肪酸分解的乙酰 CoA也可通过三羧酸
循环被彻底氧化 。
?因此, 三羧酸循环可以说是体内能量和
物质代谢的枢纽 。
?五, 乙醛酸循环
? 许多微生物如醋酸杆菌, 大肠杆菌,
固氮菌等体内含有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
果酸合成酶, 前者催化异柠檬酸裂解生
成琥珀酸和乙醛酸;后者催化乙醛酸与
乙酰 CoA合成苹果酸 。 从而将 TCA循环
联系起来 。
?乙醛酸循环:
?存在:植物和微生物中。
?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的关系:
?有些微生物具有乙酰 CoA合成酶,
能利用乙酸作为碳源, 使乙酸生成
乙酰 CoA而进入乙醛酸循环 。
?六, 磷酸戊糖途径 ( phosphopentose
pathway)
?( 一 ) 概念
?糖无氧分解和有氧分解是体内糖分
解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 。
?发现:加入碘乙酸或氟化物后虽然
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被阻断, 但
葡萄糖依然被分解, 说明细胞中存
在其他分解途径 。
?在肝脏, 脂肪组织, 肾上腺皮质, 乳腺,
性腺, 骨髓的组织中上存在一条磷酸戊
糖途径 ( pentosephosphate pathway),
由于此途径是从 6-磷酸葡萄糖开始, 故
又叫磷酸己糖旁路 ( 简称 HMS) 等 。
?存在:动植物, 微生物细胞中 。
?动物体内约有 30%的葡萄糖通过磷酸戊
糖途径分解 。
?进行部位:细胞液 。
?( 二 ) 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包含三个阶段:磷酸戊糖的生成;
磷酸戊糖间互相转变;单糖分子
间基团转换 。
?1,6-磷酸葡萄糖氧化生成 6-磷
酸葡萄糖酸
?2,6-磷酸葡萄糖酸脱羧生成 5-磷酸
核酮糖
?3,5-磷酸核酮糖经分子异构化生成
5-磷酸核糖
?4,5-磷酸木酮糖的生成
?5,7-磷酸庚酮糖及 3-磷酸甘油醛的
生成
?反应 4生成的 5-磷酸木酮糖和反应 3
生成的 5-磷酸核糖相互作用生成 7-
磷酸庚酮糖及 3-磷酸甘油醛 。
?6,4-磷酸赤藓糖和 6-磷酸果糖的生
成
?7,6-磷酸果糖及 3-磷酸甘油醛的生
成
?反应 4生成的 5-磷酸木酮糖与反应 6
生成的 4-磷酸赤藓糖在转酮酶作用
下, 发生酮醇基转移生成 6-磷酸果
糖和 3-磷酸甘油醛 。
?8,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
?反应 6和反应 7生成的 6-磷酸果糖在
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下转变成 6-磷
酸葡萄糖 。
?6-磷酸葡萄糖又可以重复反应, 形
成一个环式代谢途径 。
?如果 6个 6-磷酸葡萄糖分子同时经过
HMP途径降解, 每个 6-磷酸葡萄糖
分子氧化脱羧失掉一个 CO2,生成 5
个 6-磷酸葡萄糖分子 。 即,1个葡萄
糖分子彻底氧化生成 6个 CO2需要 6
分子葡萄糖同时参与反应 。
?总反应式:
?( 三 )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 HMS的限速
酶 。
?受 NADPH/NADP+比例的调节 。
?( 四 )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生成 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
成反应提供还原力 。
?( 1) NADPH是体内重要的供氢体,
参与多种生物合成反应 。 如合成脂
肪酸, 胆固醇及类固醇激素都需要
大量的 NADPH。
?( 2) 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
辅酶, 它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
还原型谷胱甘肽, 对维持红细胞中的
G-SH含量起重要作用 。 G-SH是红细
胞中的重要抗氧化物质, 保护细胞中
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免遭氧化破坏,
从而维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
?NADPH缺乏时, 还原型谷胱甘肽浓
度降低, 红细胞易破坏, 常发生溶
血性贫血症 ( 如遗传缺陷, 6-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 红细胞中 NADPH
浓度较低, 易患贫血病, 对氧化性
药物如磺胺, 阿斯匹林等过敏 ) 。
?( 3) NADPH参与肝内生物转化反
应 。
?肝细胞内质网含有以 NADHP为供氢
体的加单氧酶体系, 该体系与类固
醇激素, 药物及毒物的生物转化有
关 。
? 2,生成 5-磷酸核糖
?体内磷酸核糖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 6-磷
酸葡萄糖可经脱氢, 脱羧反应生成磷酸
核糖 。
?磷酸核糖是核苷酸, 组氨酸, 色氨酸及
核苷酸类辅酶合成的原料 。
? 3,在特殊情况下, HMS途径也为细胞
提供能量 。
? NADPH经呼吸链氧化产能, 按氧化 1分
子葡萄糖计算, 可产生 36分子 ATP,扣
除开始消耗的 1分子, 净生成 35分子 。
?4,HMS途径是戊糖代谢的主要途
径 。
?戊糖如 D-核糖, L-阿拉伯糖等在自
然界中分布较广, 能被某些微生物
利用, 其代谢通常都以磷酸戊糖途
径形式进入 HMS途径, 并进一步与
EMP和 TCA等途径相连 。
?第三章 糖原的分解及合成
?一, 糖原的分解
?( 一 ) 进行部位
? 细胞液
( 二 ) 反应步骤
?1,1-磷酸葡萄糖的生成
? 糖原分子在, 磷酸化酶, 催化下, 糖
原的非还原性末端的葡萄糖间的 α-1,4-糖
苷键被磷酸解生成 1-磷酸葡萄糖 。 在磷酸
化酶不断催化下, 糖原分子逐渐变小 。
? 由于磷酸化酶不能催化 α-1,6-糖苷键,
所以磷酸解反应到距离分支点约 4个葡萄糖
残基时, 磷酸化酶的催化作用停止 。 此时
剩下 4个葡萄糖残基由, 转移酶, 催化, 将
其中 3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邻近的糖链上,
并以 α-1,4-糖苷键相连, 为磷酸化酶继续
催化其磷酸解创造条件, 剩下一个以 α-1,
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则由, 脱支酶,
( α-1,6-糖苷酶 ) 催化, 水解生成游离葡
萄糖 。
?2,6-磷酸葡萄糖
?1-磷酸葡萄糖在变位酶催化下转化
为 6-磷酸葡萄糖 。
? 3,葡萄糖的生成
? 6-磷酸葡萄糖在 6-磷酸葡萄糖酶的催
化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
?其中, 6-磷酸葡萄糖酶主要存在于肝脏,
少量存在于肾脏 。 肌肉和脑中无此酶,
所以只有肝, 肾中的糖原可以分解为葡
萄糖补充血糖 。
?二, 糖原的合成
?( 一 ) 概念
?葡萄糖或其它单糖为原料, 合成糖
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
?( 二 ) 进行部位
? 细胞液
?( 三 ) 反应步骤
?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 在 ATP和 Mg2+存在
下, 由 葡萄糖激酶 催化生成 6-磷酸葡萄
糖 。
? 反应不可逆 。
?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1-磷酸葡萄
糖
? 在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催化下生成 。
?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 UDPG) 的
生成
? 1-磷酸葡萄糖与尿苷三磷酸
( UTP) 在 UDPG焦磷酸化酶 催化
下生成 UDPG,同时释放出焦磷酸
PPi。
? 4,以 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
物的生成
?糖原合成时需要体内原有的小分子糖原
参与, 此小分子糖原称为, 引物, 。
?在 糖原合成酶 催化下, UDPG中的葡萄
糖基以 α-1,4-糖苷键与引物的非还原性
末端相连, 每反应一次, 糖原引物上便
增加 1分子葡萄糖单位 。 多次循环后, 则
生成一个线状大分子 。
?5,糖原的生成
?糖原合成酶只能催化合成 α-1,4-糖
苷键, 不能形成分支 。
?分支链的形成需要, 糖原分支酶,
催化:将 α-1,4-糖苷键连接的糖链
中的一段 ( 6个或 7个葡萄糖残基 )
转移, 并以 α-1,6-糖苷键与原糖链
中的葡萄糖残基连接成分支链 。
?糖原合成的本质:
? 在引物上不断增长碳链, 并不
是从头合成 。 每增加一个葡萄糖残
基就消耗 1分子 UTP。
?三,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意义
1,维持血中葡萄糖浓度相对恒定:糖
原是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 。 进食后多余
的糖可在肝脏或其他组织合成糖原, 以
免血糖浓度过度升高;不进食期间, 肝
糖原则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 使血糖
浓度不至于太低 。
? 2,糖原合成和分解与钾代谢有关:葡
萄糖进入细胞合成糖原过程中, 伴有 K+
转移入细胞, 使血 K+趋于降低, 所以输
注胰岛素和大量葡萄糖时, 要注意防止
低血钾 。
?四,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糖原合成的调节:主要受糖原合成
酶影响;
?糖原分解的调节:主要受磷酸化酶
活性控制 。
?1,两种酶的活性均受磷酸化和脱磷
酸化的共价修饰调节:
?磷酸化的磷酸化酶有活性, 而磷酸
化的糖原合成酶则失去活性;
?脱磷酸化的糖原磷酸化酶失去活性,
而糖原合成酶则增加活性 。
?2,两种酶活性均受激素的调节:
?如:胰岛素促进糖原合成并降低血
糖浓度;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等
促进糖原降解并增加血糖浓度 。
?五, 糖原的异生作用
?( 一 ) 概念
?由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叫做 糖原的异生作用 。
?( 二 ) 糖原异生的前体及途径
? 1,前体
?( 1) 凡是能生成丙酮酸的物质均可转变
为葡萄糖, 如乳酸,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
产物 ( 柠檬酸, 酮戊二酸, 苹果酸等 ) ;
?( 2) 凡是能转变成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的氨基酸 ( 如丙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等 ) 均可转变成葡萄糖;
?( 3) 脂肪水解产生的甘油转变为磷酸二
羟丙酮后转变为葡萄糖, 但动物体中脂
肪氧化分解产生的乙酰 CoA不能逆转为
丙酮酸, 故不能异生成葡萄糖;
?( 4) 反刍动物糖异生作用很旺盛, 牛胃
细菌可将纤维素分解为乙酸, 丙酸, 丁
酸等, 奇数脂肪酸可转变为琥珀酰 CoA,
然后异生为葡萄糖 。
?主要前体有:乳酸, 生糖氨基酸, 甘油 。
?2,进行部位
? 主要在 肝脏 中进行 。 另外, 肾脏
中也可进行糖的异生 ( 尤其是较长
时间饥饿时肾脏糖异生作用很强,
相当于同重量的肝脏的水平 ) 。
?3,途径
?各类非糖物质转变为糖原的具体步
骤基本上按糖酵解逆过程进行 。
?( 1) 6-磷酸葡萄糖生成葡萄糖
?( 2) 1,6-二磷酸果糖生成 6-磷酸
果糖
?( 3) 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丙酮酸羧化支路 )
?丙酮酸在羧化酶作用下生成草酰乙
酸, 后者在烯醇丙酮酸磷酸羧激酶
催化下脱羧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 4、甘油、丙酮酸、乳酸等糖异生作用
?( 1)甘油的糖异生作用
?在甘油磷酸激酶作用下生成 α-磷酸甘油,
再经 α-磷酸甘油脱氢酶作用转变为磷酸
二羟丙酮。再沿糖酵解逆反应过程生成
糖。
?( 2)乳酸、丙酮酸等异生作用
?乳酸、丙酮酸及三羧酸循环中一些羧酸
进行糖异生时,需通过“丙酮酸羧化支
路”。
?乳酸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还原为丙酮酸,
丙酮酸转入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
催化转变为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不能通
过线粒体膜回到细胞液,但线粒体内的
草酰乙酸可以经加氢还原生成苹果酸,
苹果酸可以穿过线粒体内膜转移到细胞
液,苹果酸可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再
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由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
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沿糖酵解逆反应
转变为糖。
?生糖氨基酸可转变为糖有氧分解途径上
的羧酸进行糖的异生作用。
?( 三 ) 糖原异生的生理意义
?1,血糖的重要来源
?对维持空腹或饥饿时血糖的相对恒
定具有重要意义 。 体内糖贮存量有
限, 如果没有外源性补充, 只需 10
多个小时糖原即可耗尽 。 事实上,
禁食 24小时, 血糖仍能保持正常水
平, 此时完全依赖糖的异生作用 。
?糖的异生作用一直在进行, 只是空
腹和饥饿时明显加强 。
?2,体内乳酸利用的主要方式
?乳酸很容易通过细胞膜弥散入血,
通过血液循环运到肝脏, 经糖异生
作用转变为葡萄糖;
?肝脏糖异生作用生成的葡萄糖又输
送到血液循环, 在被肌肉利用 。 这
一过程叫做 乳酸循环 ( 或称 Cori循
环 ) 。
?可见, 糖异生作用对乳酸的再利用,
肝糖原更新, 补充肌肉糖的消耗以
及防止乳酸中毒等方面都起着重要
作用 。
? 3,协助氨基酸代谢
?大多数氨基酸都是生糖氨基酸, 可以转
变为丙酮酸, 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 参
加糖异生作用 。
?实验证明,
?进食蛋白质后, 肝糖原增加;
?禁食晚期, 由于组织蛋白质分解加强,
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增加, 糖异生作用活
跃, 是饥饿时维持血糖的主要来源 。
?可见氨基酸转变成糖是氨基酸代谢的重
要途径 。
?( 四 ) 糖异生的调控
?糖异生与糖酵解是两个相反的代谢
途径 。
?1,高浓度的 G-6-P可抑制己糖激酶,
活化 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 从而抑
制酵解, 促进糖异生 。
?2,果糖 -1,6-二磷酸酶是糖异生的
关键酶, 当葡萄糖含量丰富时, 激
活果糖磷酸激酶活性, 强烈抑制果
糖 -1,6-二磷酸酶活性, 从而加速
酵解, 减弱糖异生 。
?3,丙酮酸羧化酶是糖异生的另一个
调节酶, 其活性受乙酰 CoA和 ATP
激活, 受 ADP抑制 。 糖酵解速度受
丙酮酸激酶的调控, ATP,丙酮酸,
NADH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 对
果糖 -1,6-二磷酸有激活作用 。
? 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协调控制,
对于不同生理条件下, 满足机体对
能量的需求和对糖的需求, 维持血
糖恒定有重要意义 。
? 第四章 脂类的代谢
?一, 脂肪的酶促水解
? 脂肪酶广泛存在于动物, 植物
和微生物中, 它能催化脂肪水解产
生脂肪酸和甘油 。
? 脂肪在三脂酰甘油脂肪酶作用
下水解为二脂酰甘油;后者在二脂
酰甘油脂肪酶作用下水解成一脂酰
甘油;再在一脂酰甘油脂肪酶作用
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 。
?三种酶中,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活力
最小, 故该酶是脂肪水解的限速酶 。
该酶对激素很敏感 。
?二, 甘油的分解
?甘油激酶:肌肉和脂肪细胞中该酶活性
很低, 所以无法利用脂肪水解所产生的
甘油, 只有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才
能发生氧化分解 。
?磷酸二羟丙酮 是联系甘油代谢与糖代谢
的关键物质 。
?三,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 一 ) 机理提出背景
? 1904年德国生化学家 Franz Knoop用化
学标记法 ( 苯环作标记 ), 动物实验,
检测尿液发现:凡偶数碳原子的苯脂酸
均变成苯乙尿酸, 凡奇数碳原子的苯脂
酸均变成马尿酸, 由此明确:脂肪酸分
解时, 每次切下一个二碳单位, 即 α 与
β 碳原子之间断裂, β 碳原子被氧化成
羧基, 故称, β -氧化, 。
?( 二 ) 途径
?除成熟的红细胞外, 体内各组织都
能利用脂肪酸 。
?脂肪酸的 β -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
脂肪酸经过活化, 转运进入线粒体,
然后经脱氢, 再脱氢, 硫解等步骤,
最后产生乙酰 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被彻底分解 。
?1,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在进
行 β -氧化分解前必须经过活化, 活
化过程是脂肪酸转变为脂酰 CoA的过
程 。
?原因:脂酰 CoA的水溶性比游离脂肪
酸大得多, 且细胞内分解脂肪酸的
酶只能氧化分解脂酰 CoA,而不能氧
化分解游离脂肪酸 。
? 2,脂酰 CoA转运入线粒体
? 催化脂酰 CoA氧化分解的酶全部分布于线粒
体内, 但游离脂肪酸及长链脂酰 CoA均不能
透过线粒体内膜, 脂酰 CoA必需借助于脂酰
CoA载体 ——肉毒碱才能转运到线粒体内 。
? 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着两种肉毒碱脂酰转
移酶 Ⅰ 和 Ⅱ ( 同工酶 ), 其中肉毒碱脂酰
转移酶 Ⅰ 位于线粒体内膜外侧, 催化脂酰
CoA转变为脂酰肉毒碱, 使其进入膜内;肉
毒碱脂酰转移酶 Ⅱ 位于线粒体内膜内侧,
催化脂酰肉毒碱转变为脂酰 CoA。
?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Ⅰ 是脂肪酸氧化的限速
酶 。
?3,脂肪酸的 β-氧化
?脂酰 CoA进入线粒体后, 逐步氧化降解,
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基的 β-碳原子上,
故称为 β-氧化作用 。
?具体步骤:
?( 1) 脱氢
? 脂酰 CoA在脂酰 CoA脱氢酶催化
下, 在 α与 β碳原子上各脱去一个氢原
子, 生成 α,β-烯脂酰 CoA。
?( 2) 水化
?α, β -烯脂酰 CoA在水化酶作用下,
加一分子水生成 β -羟烯脂酰 CoA。
?( 3) 再脱氢
?β -羟烯脂酰 CoA在 β -羟烯脂酰 CoA
脱氢酶作用下, 脱去两个氢原子,
再生成 β -酮脂酰 CoA。
?( 4) 硫解
?β -酮脂酰 CoA在 β -酮脂酰 CoA硫解
酶作用下, 与一分子辅酶 A作用, 生
成一分子乙酰 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
原子的脂酰 CoA。
?总结:
? 脂酰 CoA每进行一次 β -氧化就
缩短两个碳原子, 生成比原来少两
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 A和一分子乙酰
CoA,新生成的脂酰 CoA又经脱氢,
加水, 再脱氢和硫解四步反应, 再
一次经历 β -氧化过程 。 如此多次重
复后到最后生成两分子乙酰 CoA。
?4,脂酰 CoA彻底氧化
? β -氧化生成的乙酰 CoA通过三
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 CO2和 H2O。
?( 三 ) 能量
?1,每次 β -氧化有两次脱氢过程,5分
子 ATP;
?2,乙酰 CoA参加三羧酸循环, 每次
12ATP。
?例子:
?一分子软脂酸通过 β -氧化彻底分解生成
ATP数量,7次 β -氧化, 8分子乙酰 CoA,
活化时消耗 2个高能磷酸键, 净生成 129
个 ATP。
?硬脂酸,? ATP。
?( 四 )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基本相同, 与饱和脂肪酸氧化相比, 多
需要两个酶:
? 1,顺 -反 -烯脂酰 CoA异构酶:将不饱和
脂肪酸分解产物中的顺式结构变成反式
结构, 从而成为 β -氧化中烯脂酰 CoA水
合酶的正常底物 ( 要求反式结构 ) ;
? 2,含一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还需要
β -羟脂酰 CoA差向异构酶 ( 变位酶, 表
异构酶 ),将 D-β -羟脂酰 CoA转变为 L-
β -羟脂酰 CoA。
?油脂酰 CoA经 3次 β -氧化产生 3分子
乙酰 CoA后, 剩余部分为 △ 3,4-顺烯
月桂酰 CoA,该底物在 △ 3,4-顺 -△ 2,
3-反 -烯脂酰 CoA异构酶作用下, 将
△ 3,4-顺式转化为 △ 2,3-反式结构,
进行 β -氧化 。
?四, 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
?( 一 ) 奇数碳链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 许多植物和海洋生物体内的脂
类含有奇数碳原子脂肪酸, 石油酵
母脂类中含有大量 15和 17碳脂肪酸 。
? 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依偶数碳
原子脂肪酸相同的方式进行氧化,
但在氧化的最后一轮产物是丙酰辅
酶 A和乙酰辅酶 A。
?脂酰 CoA脱氢酶对丙酰 CoA不起作
用, 丙酰 CoA有两条途径:
?1,丙酰 CoA经其它代谢途径转变成
乳酸及乙酰辅酶 A进行氧化;
?2,丙酰辅酶 A在丙酰辅酶 A羧化酶,
甲基丙二酰辅酶 A表异构酶, 甲基丙
二酰辅酶 A变位酶的作用下生成琥珀
酰辅酶 A。 琥珀酰辅酶 A可进入三羧
酸循环被氧化 。
?( 二 ) α -氧化和 ω -氧化
?α -氧化,脂肪酸的 α -碳在加单氧酶的
催化下氧化成羟基生成 α -羟脂酸, 羟脂
酸可转变成酮脂酸, 然后氧化脱羧转变
为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
?最早发现于植物种子及叶组织中, 后来
发现动物肝脏及脑中也存在这种氧化方
式 。
?加单氧酶:使分子氧的一个氧原子加入
一个化合物 。
?ω -氧化,动物肝脏微粒体中含有一
种酶系, 能催化长链脂肪酸末端的
碳原子 ( 即 ω -碳原子 ), 先在加单
氧酶催化下生成 ω -羟脂肪酸, 再氧
化成 α, ω -二羧酸, 二羧酸转移到
线粒体内, 从分子的任意末端继续
进行 β -氧化, 最后余下的琥珀酰
CoA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 。
?肝脏和某些需氧细菌中存在 ( 清除
海洋浮油污染 ) 。
?五,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酮体的生成
? 脂肪酸 β -氧化所生成的乙酰
CoA 在 肝外 组织中, 大部分可迅速
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
水, 并产生能量或被某些反应所利
用;
? 但在 肝脏中 脂肪酸的氧化不很
完全, 通过一些途径生成 乙酰乙酸,
β -羟丁酸和丙酮 ( 统称为酮体 ) 。
?酮体生成的部位: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主要器官 。 ( 肝
细胞线粒体中含有活性很强的生成
酮体的酶系 ) 。
?2,酮体的生成过程
? 二分子乙酰 CoA可以缩合成乙酰
乙酰 CoA;乙酰乙酰 CoA再与一分子
乙酰 CoA缩合成 β -羟 -β -甲基戊二
酰 CoA( HMGCoA), 后者再裂解成 乙
酰乙酸 ;
? 乙酰乙酸在肝脏线粒体中还原
生成 β -羟丁酸 。
? 乙酰乙酸还可以脱羧生成 丙酮 。
?HMGCoA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调节
酶 。
?HMGCoA是脂肪酸, 酮体, 胆固醇
代谢的共同中间产物, 但胆固醇
的合成在内质网内进行, 所以体
内存在两个不同的 HMGCoA代谢池 。
?3,酮体的氧化
? 肝脏中缺乏分解酮体的酶, 所
以酮体在肝脏生成后, 不能在肝中
氧化 。
? 酮体分子小, 溶于水中, 易透
出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运输到肝外组
织 ( 主要是心脏, 肾脏, 脑及肌肉
中 ) 氧化 。
?( 1) 乙酰乙酸
?在琥珀酰辅酶 A转硫酶或乙酰乙酸硫
激酶催化下活化成乙酰乙酰辅酶 A,
在硫解酶催化下分解为两分子乙酰
辅酶 A,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
化 。
?主要进行部位:心脏, 肾脏, 脑及
肌肉 。
?( 2) β -羟丁酸
?β -羟丁酸首先氧化成酮酸, 然后酮
酸在琥珀酰 CoA转硫酶 ( 心肌, 骨
肌, 肾等 ) 或乙酰乙酸硫激酶 ( 骨
肌, 心及肾组织 ) 作用下, 生成乙
酰乙酰 CoA,再按上述乙酰乙酸过
程进行氧化 。
?( 3)丙酮
?一部分随尿排出;一部分从肺部呼
出;再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可以
直接氧化,也可以合成糖原。
?4,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 1) 肝脏把碳链很长的脂肪酸分裂
成分子较小, 易溶于水的酮体, 为
肝外组织提供了易被利用的能量 。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主要器官, 但由
于肝脏缺乏琥珀酰辅酶 A转硫酶或乙
酰乙酸硫激酶, 故不能氧化酮体 。
而肝外组织则相反, 在脂肪酸氧化
过程中不生成酮体, 却能利用酮体 。
?( 2) 酮体是肝外第二能源物质, 特别是
细胞内供能不足时, 大多数组织 ( 大脑,
肌肉等 ) 先利用酮体 。
? 脑线粒体利用三脂酰甘油氧化供能
的能力很差, 却能很好地利用酮体 。 由
于酮体分子小, 溶于水, 便于通过血液
运输, 并通过大脑及肌肉等组织的毛细
血管, 是大脑和肌肉等组织的重要能源 。
在长期饥饿时, 酮体是脑组织的主要供
能物质 。
? 5,酸中毒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血液中含有少量
酮体 ( 78.4~ 489.7μ mol /L), 但在某
些情况下, 如胃炎, 饥饿, 糖尿病等由
于脂肪动员增强, 肝中酮体的生成超过
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酮体的能力, 就会出
现血中酮体含量过多, 出现血中酮体含
量较高 ( 酮血症 ) ;严重者尿中有酮体,
呼气有酮味 ( 烂苹果味 ), 称为, 酮尿
症, 。 由于酮体中的乙酰乙酸, β -羟丁
酸是酸性物质, 可导致血液中 pH下降,
导致酸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