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章
酸
酸
碱
碱
平
平
衡
衡
5.1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5.2 水的自耦电离平衡
水的自耦电离平衡
5.3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5.4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
5.5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
5.6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5.7 前沿话题
前沿话题
Acid Rain: The lines on the map are pH isopleths, which identify
regions in which the precipitation has the same pH, as indicated by the
numbers. Notice that precipitation gradually becomes more acidic going
from west to east, especially in industrialized areas of the Northeast.
This acid rain may be a result of the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sulfur oxides
into the atmosphere.
5.1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1) 酸碱理论发展小史
酸碱理论发展小史
1) 酸碱的早期定义: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物质叫酸;
酸碱的早期定义: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物质叫酸;
有涩味,使红色石蕊变蓝的物质叫碱。
有涩味,使红色石蕊变蓝的物质叫碱。
2) 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
(1887)
3) Brφnsted-Lowry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
(1923)
4) Lewis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
(1923)
5) Pearson软硬酸碱理论
软硬酸碱理论
(1963)
(2) 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
(1887)
●
●
酸碱定义:
酸碱定义:
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
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
H
+
的物质叫作酸
的物质叫作酸
(acid),
,
能电离产生
能电离产生
OH
?
的物质叫作碱
的物质叫作碱
(base)。
。
缺
缺
点:
点:
1) 并非只有含
并非只有含
OH
?
的物质才具有碱性,如
的物质才具有碱性,如
Na
2
CO
3
、
、
Na
3
PO
4
等的水溶液也呈碱性;
等的水溶液也呈碱性;
2) 仅局限于水溶液体系,对非水体系的酸碱性无能为力。例
仅局限于水溶液体系,对非水体系的酸碱性无能为力。例
如,在液氨中
如,在液氨中
NH
4
Cl和
和
NaNH
2
的反应
的反应
NH
4
+
+ NH
2
?
2NH
3
(3) Brφnsted-Lowry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
(1923)
●
●
酸碱定义:
酸碱定义: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
(proton donor)称
称
为酸,凡是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为酸,凡是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proton
acceptor)称为碱。
称为碱。
由丹麦化学家由丹麦化学家Brφnsted和英国化学家和英国化学家Lowry于于1923年分别提出。年分别提出。
HCl H
++
+ Cl
?
HAc H
+
+ Ac
?
NH
4
+
H
+
+ NH
3
HCO
3
?
H
+
+ CO
3
?
例如,
例如,
HCl、
、
HAc、
、
NH
4
++
、
、
HCO
3
?
等都是酸;而
等都是酸;而
OH
?
、
、
Ac
?
、
、
NH
3
、
、
CO
3
2?
等都是碱。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等都是碱。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A Brφnsted acid is a proton donor,
and a Brφnsted base is a proton
acceptor.
●
●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
显然,酸给出
显然,酸给出
质子后余下的那部分就是碱,
质子后余下的那部分就是碱,
碱接受质子后就成为酸。这
碱接受质子后就成为酸。这
种酸与碱的相互依存关系,
种酸与碱的相互依存关系,
叫作
叫作
共轭关系
共轭关系
,上述方程式
,上述方程式
中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
中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
共轭
共轭
酸
酸
(conjugate acid),
,
而右边
而右边
的碱则是左边酸的
的碱则是左边酸的
共轭碱
共轭碱
(conjugate base),
,
彼此联系
彼此联系
在一起叫作
在一起叫作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
。
。
酸
酸
H
+
+ 碱
碱
●
●
上述共轭酸碱对的半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因为酸不能自动放出
上述共轭酸碱对的半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因为酸不能自动放出
质子,而必须同时存在另一物质作为碱接受质子酸才能变成共
质子,而必须同时存在另一物质作为碱接受质子酸才能变成共
轭碱;反之,碱也如此。因此,完整的反应应写成:
轭碱;反之,碱也如此。因此,完整的反应应写成:
HCl在水中
在水中
完全电离
完全电离
酸
酸
(1)碱
碱
(2)
酸
酸
(2)碱
碱
(1)
HCl (aq) + H
2
O (l) H
3
O
+
(aq) + Cl
?
(aq)
NH
3
在水中
在水中
部分电离
部分电离
碱
碱
(1)酸
酸
(2)
酸
酸
(1)碱
碱
(2)
NH
3
(aq) + H
2
O (l) NH
4
+
(aq) + OH
?
(aq)
Hydronium ion, hydrated proton, H
3
O
+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map of the hydronium ion. The proton is
always associated with water molecules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H
3
O
+
ion is the simplest formula of a hydrated proton.
水
水
合
合
氢
氢
离
离
子
子
●
●
酸碱质子理论的特点:
酸碱质子理论的特点:
1) 酸和碱是通过给出和接受质子的共轭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酸和碱是通过给出和接受质子的共轭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的,每一个酸要表现出它的酸性必须有另一个碱同时存在才行,
的,每一个酸要表现出它的酸性必须有另一个碱同时存在才行,
反之碱亦如此。可用
反之碱亦如此。可用
“有酸才有碱,有碱才有酸,酸中有碱,
有酸才有碱,有碱才有酸,酸中有碱,
碱可变酸
碱可变酸
”来描述酸碱关系。这是该理论与
来描述酸碱关系。这是该理论与
Arrhenius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的区别之一。
的区别之一。
2) 大大扩大了酸碱的范围。盐的概念似乎需要重新认识,例如
大大扩大了酸碱的范围。盐的概念似乎需要重新认识,例如
NH
4
Cl中的
中的
NH
4
+
是酸,
是酸,
NaAc中的
中的
Ac
?
是碱。
是碱。
NH
4
+
+ H
2
O H
3
O
+
+ NH
3
Ac
?
+ H
2
O HAc + OH
?
盐的水解实际上就是组成它的酸或碱与溶剂
盐的水解实际上就是组成它的酸或碱与溶剂
H
2
O分子间的质
分子间的质
子传递过程。从质子理论看,也是酸碱电离反应:
子传递过程。从质子理论看,也是酸碱电离反应:
3) 酸和碱既可以是分子型的,也可以是离子型的。还有一些两性
酸和碱既可以是分子型的,也可以是离子型的。还有一些两性
电解质
电解质
(ampholyte),
,
既能给出质子作为酸,也能接受质子作为
既能给出质子作为酸,也能接受质子作为
碱,简称两性物。例如,
碱,简称两性物。例如,
HS
?
即为两性物:
即为两性物:
HS
?
+ H
2
O H
3
O
+
+ S
2?
HS
?
+ H
2
O H
2
S + OH
?
4) 弱酸、弱碱与溶剂水分子间的质子传递反应,称为弱酸和弱碱
弱酸、弱碱与溶剂水分子间的质子传递反应,称为弱酸和弱碱
的电离平衡
的电离平衡
(ionization equilibrium)。
。
HAc + H
2
O H
3
O
+
+ Ac
?
NH
3
+ H
2
O NH
4
+
+ OH
?
NH
4
+
+ H
2
O H
3
O
+
+ NH
3
Ac
?
+ H
2
O HAc + OH
?
水
水
溶
溶
液
液
中
中
常
常
见
见
的
的
无
无
机
机
弱
弱
酸
酸
和
和
弱
弱
碱
碱
多元多元一元一元
H
2
O
?
, HSO
3
?
, HCO
3
?
, HS
?
, H
2
PO
4
?
, HPO
4
2?
, HSiO
3
?
两性物两性物
CN
?
S
2?
等等ClO
?
SiO
3
2?
Ac
?
PO
4
3?
NO
2
?
CO
3
2?
F
?
HSO
4
?
阴离子型阴离子型
弱酸弱酸(碱碱)
[Al(OH)
2
(H
2
O)
4
]
+
[Al(H
2
O)
6
]
3+
及一些过及一些过
度金属阳离子度金属阳离子
NH
4
+
阳离子型阳离子型
弱酸弱酸(碱碱)
H
2
SiO
3
H
2
SHCN
H
2
CO
3
HClO
H
3
PO
4
HAc*
H
2
SO
3
HNO
2
H
2
C
2
O
4
NH
3
?H
2
O
HF
弱碱弱碱弱酸弱酸弱碱弱碱弱酸弱酸
分子型分子型
弱酸弱酸(碱碱)
*醋酸实际上是一个有机酸,分子式为醋酸实际上是一个有机酸,分子式为CH
3
COOH,,简写为简写为HAc.
●
●
酸碱强弱的表示方法
酸碱强弱的表示方法
HCl(强酸
强酸
) HF(弱酸
弱酸
)
HCl (aq) + H
2
O (l) H
3
O
+
(aq) + Cl
?
(aq)
HF + H
2
O H
3
O
+
+ F
?
酸碱强弱不仅决定于酸碱本身释放质子和接受质子的能力,
酸碱强弱不仅决定于酸碱本身释放质子和接受质子的能力,
同时也决定于溶剂接受和释放质子的能力,因此要比较各种酸、
同时也决定于溶剂接受和释放质子的能力,因此要比较各种酸、
碱的强度必须选定一种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弱酸弱碱的
碱的强度必须选定一种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弱酸弱碱的
强弱可用电离平衡常数
强弱可用电离平衡常数
K表示。例如,
表示。例如,
T = 298K时,
时,
1) 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
注意
注意
:
:
K
a
θ
无量纲,常简写为
无量纲,常简写为
K
a
,
,
简称为
简称为
酸常数
酸常数
。此类液相反应
。此类液相反应
压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压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HAc (aq) + H
2
O (l) H
3
O
+
(aq) + Ac
?
(aq)
由
由
van’t Hoff等温式,
等温式,
??G
T
?
=
=
2.30RT lgK
a
θ
可得,
可得,
K
a
θ
=
=
=
=
1.70 × 10
?5
[H
3
O
+
][Ac
?
]
[HAc]
在手册中可以查到酸常数,其共轭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在手册中可以查到酸常数,其共轭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K
b
称为
称为
碱常数
碱常数
,可从
,可从
K
a
求算:
求算:
Ac
?
(aq) + H
2
O (l) OH
?
(aq) + HAc (aq)
亦即,
亦即,
K
w
= K
a
? K
b
= 1.0 × 10
?14
例如,
例如,
K
b(Ac
?
)
=
=
K
w
/K
a(HAc)
=
=
1.0 × 10
?14
/1.76 × 10
?5
=
=
5.7 × 10
?10
=
=
? ? [H
3
O
+
] [OH
?
]=
=
K
w
/K
a
[HAc]
[Ac
?
] [H
3
O
+
]
K
b
=
=
[OH
?
] [HAc] [H
3
O
+
]
[Ac
?
] [H
3
O
+
]
共轭酸的酸性越强,其共共轭酸的酸性越强,其共
轭碱就越弱;反之亦燃。轭碱就越弱;反之亦燃。
根据表中的排列顺序,可根据表中的排列顺序,可
以定性地比较在同一浓度以定性地比较在同一浓度
下各弱酸下各弱酸(碱碱)的相对强度。的相对强度。
强碱,在水中强碱,在水中100%质子质子
化,不能独立稳定存在。化,不能独立稳定存在。
强酸,在水中几乎强酸,在水中几乎100%
电离,其电离常数一般电离,其电离常数一般
通过理论推算求得,此通过理论推算求得,此
表所列强酸电离常数约表所列强酸电离常数约
在在10
3
?10
9
数量级。数量级。
化学上也常用电离度
化学上也常用电离度
α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2) 电离度
电离度
电离度的大小与浓度有关
电离度的大小与浓度有关
(类似于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类似于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而电离
,而电离
常数则与浓度无关,电离常数比电离度能更深刻地表明弱酸或
常数则与浓度无关,电离常数比电离度能更深刻地表明弱酸或
弱碱电离的本质和能力。两者的简化关系式为
弱碱电离的本质和能力。两者的简化关系式为
α = (K
a
/C)
1/2
α =
n
已电离的电解质已电离的电解质
n
总总
percent ionization =
Ionized acid concentration at equilibrium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acid
× 100%
For a monoprotic acid HA
[H
+
]
Percent ionization =
[HA]
0
× 100% [HA]
0
= initial concentration
须指出,在同一溶剂中,酸碱的相对强弱决定于各酸碱的本性,
须指出,在同一溶剂中,酸碱的相对强弱决定于各酸碱的本性,
但同一酸碱在不同溶剂中的相对强弱则由溶剂的性质决定。
但同一酸碱在不同溶剂中的相对强弱则由溶剂的性质决定。
例如,
例如,
HAc在水中是弱酸,而在液氨中则是一个较强的酸,因为液
在水中是弱酸,而在液氨中则是一个较强的酸,因为液
氨接受质子的能力比水强,促进了
氨接受质子的能力比水强,促进了
HAc的电离:
的电离:
因此,酸碱的相对强弱与溶剂本身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物
因此,酸碱的相对强弱与溶剂本身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物
质酸碱性在不同溶剂作用的影响下,
质酸碱性在不同溶剂作用的影响下,
“强可以变弱,弱也可以变强;
强可以变弱,弱也可以变强;
酸可以变碱,碱也可以变酸
酸可以变碱,碱也可以变酸
”,这是酸碱质子理论与
,这是酸碱质子理论与
Arrhenius酸
酸
碱理论的另一个区别。
碱理论的另一个区别。
HAc + NH
3
(l) NH
4
+
+ Ac
?
然而,
然而,
HAc在液态
在液态
HF中却表现为弱碱:
中却表现为弱碱:
HAc + HF H
2
Ac
+
+ F
?
NH
3
(aq) + H
2
O (l) NH
4
+
(aq) + OH
?
(aq)
Weak Bases and Base Ionization Constants
K
b
=
[NH
4
+
][OH
?
]
[NH
3
]
K
b
is the base ionization constant
K
b
weak base
strength
Solve weak base problems like weak acids except
solve for [OH
?
] instead of [H
+
].
Ionization Constants of Conjugate Acid-Base Pairs
K
a
? K
b
= K
w
Weak Acid and Its Conjugate Base
K
a
=
K
w
K
b
K
b
=
K
w
K
a
H
2
O (l) H
+
(aq) + OH
?
(aq)
A
?
(aq) + H
2
O (l) OH
?
(aq) + HA (aq)
K
a
K
b
HA (aq) H
+
(aq) + A
?
(aq)
K
w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cid Strength
H X
H
+
+ X
?
The stronger
the bond
The weaker
the acid
HF << HCl < HBr < HI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cid Strength
Z
O
H Z O
?
+ H
+
δ
?
δ
+
The O ? H bond will be more polar and easier to break if:
? Z is very electronegative or
? Z is in a high oxidation stat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cid Strength
1. Oxoacids having different central atoms (Z) that are from the same
group and that have the same oxidation number.
Acid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electronegativity of Z
Cl is more electronegative than Br
??
H O Cl O
O
??
??
??
?
?
?
?
??
??
?
?
?
?
?
?
?
?
??
H O Br O
O
??
??
??
?
?
?
?
??
??
?
?
?
?
?
?
?
?
HClO
3
> HBrO
3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cid Strength
2. Oxoacids having the same central atom (Z) but different
numbers of attached groups.
Acid strength increases as the oxidation number of Z increases.
HClO
4
> HClO
3
> HClO
2
> HClO
Acid-Base Properties of Salts
Neutral Solutions:
Salts containing an alkali metal or alkaline earth metal ion
(except Be
2+
) and the conjugate base of a strong acid (e.g. Cl
?
,
Br
?
, and NO
3
?
).
NaCl (s) Na
+
(aq) + Cl
?
(aq)
H
2
O
Basic Solutions:
Salts derived from a strong base and a weak acid.
NaCH
3
COOH (s) Na
+
(aq) + CH
3
COO
?
(aq)
H
2
O
CH
3
COO
?
(aq) + H
2
O (l) CH
3
COOH (aq) + OH
?
(aq)
Acid-Base Properties of Salts
Acid Solutions:
Salts derived from a strong acid and a weak base.
NH
4
Cl (s) NH
4
+
(aq) + Cl
?
(aq)
H
2
O
NH
4
+
(aq) NH
3
(aq) + H
+
(aq)
Salts with small, highly charged metal cations (e.g. Al
3+
, Cr
3+
,
and Be
2+
) and the conjugate base of a strong acid.
Al(H
2
O)
6
(aq) Al(OH)(H
2
O)
5
(aq) + H
+
(aq)
3+ 2+
Acid-Base Properties of Salts
Solutions in which both the cation and the anion hydrolyze:
? K
b
for the anion > K
a
for the cation, solution will be basic
? K
b
for the anion < K
a
for the cation, solution will be acidic
? K
b
for the anion ≈ K
a
for the cation, solution will be neutral
Oxides of the Representative Elements
In Their Highest Oxidation States
CO
2
(g) + H
2
O (l) H
2
CO
3
(aq)
N
2
O
5
(g) + H
2
O (l) 2HNO
3
(aq)
(4) Lewis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
(1923,美国物理化学家
,美国物理化学家
)
●
●
酸碱定义:
酸碱定义:
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碱,
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碱,
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酸。
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酸。
H
+
H O H
??
??
+ OH
?
?
?
?
?
??
??
N H? ?
?
?
H
H
H
+
+
N H
H
H
H
+
Lewis acid Lewis base
N H? ?
?
?
H
H
F B
F
F
+ F B
F
F
N H
H
H
●
●
Lewis酸碱概念的特点:
酸碱概念的特点:
1) 酸碱反应不再是质子的转移而是电子的转移,是碱性物质提供
酸碱反应不再是质子的转移而是电子的转移,是碱性物质提供
电子对与酸性物质生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故
电子对与酸性物质生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故
Lewis酸碱概念又
酸碱概念又
称为酸碱电子论。
称为酸碱电子论。
N H? ?
?
?
H
H
HCl
+
N H]
H
H
[H
+
+ Cl
?
2) Lewis酸的概念扩大了酸的范围,因为能接受电子对作为
酸的概念扩大了酸的范围,因为能接受电子对作为
Lewis
酸的物质不仅是质子
酸的物质不仅是质子
(含氢的物质
含氢的物质
),也可以是金属离子或缺电
,也可以是金属离子或缺电
子的分子等。例如,
子的分子等。例如,
F B
F
F
Cu
2+
3) Lewis酸碱是着眼于物质的结构。但由于很多无机及有机化
酸碱是着眼于物质的结构。但由于很多无机及有机化
合物都存在配位共价键,所以
合物都存在配位共价键,所以
Lewis酸碱概念显得过于广泛,
酸碱概念显得过于广泛,
有时不易掌握酸碱特征。
有时不易掌握酸碱特征。
(5) Pearson软硬酸碱理论
软硬酸碱理论
(1963)
1963年,
年,
Pearson在
在
Lewis酸碱理论基础上,提出软硬酸碱理
酸碱理论基础上,提出软硬酸碱理
论。根据
论。根据
Lewis酸碱得失电子对的难易程度,将酸分为软、硬酸,
酸碱得失电子对的难易程度,将酸分为软、硬酸,
碱分为软、硬碱,以体现各酸碱的特性。
碱分为软、硬碱,以体现各酸碱的特性。
硬酸包括
硬酸包括
Al
3+
、
、
Ti
4+
等
等
a类金属元素,硬碱为
类金属元素,硬碱为
F
?
、
、
Cl
?
、
、
H
2
O…;
;
软酸包括
软酸包括
Ag
+
、
、
Pt
2+
、
、
Hg
2+
等
等
b类金属元素,软碱为
类金属元素,软碱为
I
?
、
、
S
2?
…;
;
(介
介
于两者之间
于两者之间
)交界酸包括
交界酸包括
Cu
2+
、
、
Fe
2+
等,交界碱为
等,交界碱为
NO
2
?
、
、
SO
3
2?
等。
等。
酸碱结合倾向的规律是:
酸碱结合倾向的规律是:
“硬酸优先和硬碱结合,软酸优先和
硬酸优先和硬碱结合,软酸优先和
软碱结合
软碱结合
”,即反应倾向于生成硬
,即反应倾向于生成硬
?硬、软
硬、软
?软化合物。
软化合物。
(6) 各酸碱理论的适用范围
各酸碱理论的适用范围
●
●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性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性
——质子理论;
质子理论;
●
●
水溶液体系中的酸碱性
水溶液体系中的酸碱性
——质子理论甚至
质子理论甚至
Arrhenius理论;
理论;
●
●
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中的问题
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中的问题
—— Lewis电子理论;
电子理论;
●
●
无机化合物性质
无机化合物性质
——软硬酸碱理论。
软硬酸碱理论。
5.2 水的自耦电离平衡
水的自耦电离平衡
按
按
Brφnsted酸碱质子理论,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传递反
酸碱质子理论,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传递反
应称为溶剂自耦电离平衡(也称质子自递平衡)。例如,
应称为溶剂自耦电离平衡(也称质子自递平衡)。例如,
H
2
O + H
2
O H
3
O
+
+ OH
?
NH
3
+ NH
3
NH
4
+
+ NH
2
?
HAc + HAc H
2
Ac
+
+ Ac
?
一般采用一般采用K
w
=1.0 × 10
?14
(1) 水的离子积常数
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H
2
O (l) + H
2
O (l) H
3
O
+
(aq) + OH
?
(aq)
?G
f
θ
/(kJ?mol
?
1
) ?237.19 ?237.19 ?237.19 ?157.29
?G
θ
298
= 79.90 kJ?mol
?1
lgK
θ
= ———— = ?14.00
??G
θ
298
2.30RT
所以,
所以,
K
θ
= [H
3
O
+
] [OH
?
] = 1.0 × 10
?14
(T = 298K)
该值即为水的自耦电离平衡的标准电离平衡常数,称为
该值即为水的自耦电离平衡的标准电离平衡常数,称为
水的离子
水的离子
积常数,用
积常数,用
K
w
表示
表示
。
。
不同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同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5.5×10
?13
5.474×10
?14
1.008×10
?14
1.000×10
?14
6.809×10
?15
2.920×10
?15
1.139×10
?15
K
w
10050252420100t /°C
What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OH
?
ions in a HCl solution whose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is 1.3 M?
K
w
= [H
3
O
+
][OH
?
] = 1.0 × 10
?14
[H
3
O
+
] = 1.3 M
H
2
O (l) + H
2
O (l) H
3
O
+
(aq) + OH
?
(aq)
[OH
?
] =
K
w
[H
3
O
+
]
1 × 10
?14
1.3
= = 7.7 × 10
?15
M
(2) 溶液酸度和碱度的常用表示法
溶液酸度和碱度的常用表示法
(pH,
,
pOH)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分别指水溶液中的净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分别指水溶液中的净
[H
3
O
+
] 和
和
[OH
?
],
,
常
常
用
用
pH和
和
pOH表示。而酸或碱的浓度则包括未电离和已电离浓度之
表示。而酸或碱的浓度则包括未电离和已电离浓度之
总和。
总和。
pH = ?lg [H
3
O
+
]
pOH = ?lg [OH
?
]
pK
w
= ?lg K
w
显然,
显然,
pH + pOH = pK
w
= 14
pH和
和
pOH的使用范围一般在
的使用范围一般在
0 ? 14之间。在这个范围以外,
之间。在这个范围以外,
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酸度和碱度反而更方便。
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酸度和碱度反而更方便。
The pH of rainwater collected in a certain region of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on a particular day was 4.82. What is
the H
+
ion concentration of the rainwater?
pH = ?log [H
3
O
+
]
[H
3
O
+
] = 10
?pH
= 10
?4.82
= 1.5 × 10
?5
M
The OH
?
ion concentration of a blood sample is 2.5 × 10
?7
M. What
is the pH of the blood?
pH + pOH = 14.00
pOH = ?log [OH
?
] = ?log (2.5 × 10
?7
) = 6.60
pH = 14.00 ? pOH = 14.00 ? 6.60 = 7.40
A pH meter is a voltmeter that measures the pH electrochemically.
Left: organge juice; Right: lemon juice.
[H
3
O
+
] = [OH
?
]
[H
3
O
+
] > [OH
?
]
[H
3
O
+
] < [OH
?
]
Solution Is
neutral
acidic
basic
[H
+
] = 1 × 10
?7
[H
+
] > 1 × 10
?7
[H
+
] < 1 × 10
?7
pH = 7
pH < 7
pH > 7
At 25°C
Typical pH values
of common
aqueous solutions.
The brown regions
indicate the pH
ranges for liquids
regarded as
corrosive.
The sum of the pK
a
of an
acid and the pK
b
of its
conjugate base is constant,
and equal to pK
w
, which
is 14.00 at 25°C.
5.3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弱酸、弱碱与溶剂水分子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统称为弱
弱酸、弱碱与溶剂水分子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统称为弱
酸弱碱电离平衡。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一个或多个
酸弱碱电离平衡。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一个或多个
H
3
O
+
(OH
?)
的弱酸
的弱酸
(碱
碱
)分别称为一元弱酸弱碱或多元弱酸弱碱。
分别称为一元弱酸弱碱或多元弱酸弱碱。
HAc + H
2
O H
3
O
+
+ Ac
?
H
2
S + H
2
O H
3
O
+
+ HS
?
HS
?
+ H
2
O H
3
O
+
+ S
2?
H
3
PO
4
+ H
2
O H
3
O
+
+ H
2
PO
4
?
H
2
PO
4
?
+ H
2
O H
3
O
+
+ HPO
4
2?
HPO
4
2?
+ H
2
O H
3
O
+
+ PO
4
3?
(1) 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根据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常数以及它们的起始浓度,
根据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常数以及它们的起始浓度,
可以计算溶液的酸度或碱度。
可以计算溶液的酸度或碱度。
例如,计算
例如,计算
0.1mol?mol
?1
HAc水溶液的酸度:
水溶液的酸度:
HAc (aq) + H
2
O (l) H
3
O
+
(aq) + Ac
?
(aq)
所以,
所以,
x = [H
3
O
+
]
= 1.3 × 10
?3
mol?dm
?3
此时电离度
此时电离度
α = 1.3 × 10
?3
/0.10
= 1.3%
≈ 0.10
设
设
[H
3
O
+
] = x 0.10 – x x x
1) 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
2) 当电离度很小当电离度很小(≤ 5% 或或c/K
a
≥ 400)
时,可用以下简化公式:时,可用以下简化公式:
弱酸:弱酸:x = [H
3
O
+
] = (K
a
c)
1/2
弱碱:弱碱:x = [OH
?
] = (K
b
c)
1/2
K
a
=
=
=
=
[H
3
O
+
][Ac
?
]
[HAc]
=
=
1.76 × 10
?5
x
2
0.10
【
【
例题
例题
】
】
将
将
2.45 g 固体
固体
NaCN配制成
配制成
500 cm
3
水溶液,计算此溶
水溶液,计算此溶
液的酸度。
液的酸度。
(已知
已知
HCN的
的
K
a
= 4.93 × 10
?10
)
CN
--
+ H
2
O OH
?
+ HCN
因为,
因为,
c/K
b
= 0.10/2.0 × 10
?5
= 5000 > 400, 所以可用简化计算:
所以可用简化计算:
K
b(CN
-
)
=
=
=
=
[OH
?
][HCN]
[CN
?
]
=
=
2.0 × 10
?5
K
w
K
a
解
解
:溶液中
溶液中
Na
+
离子并不参与酸碱平衡,决定溶液酸度的是
离子并不参与酸碱平衡,决定溶液酸度的是
CN
?
,
,
其浓度为
其浓度为
2.45/(49 × 0.5) = 0.10 mol?dm
?3
。
。
[OH]
?
= (K
b
c)
1/2
= 1.4 × 10
?3
mol?dm
?3
pH = 14 ? pOH = 11.15
因此,离子型酸碱电离平衡计算方法完全与弱酸、弱碱相同,它们的电离平衡因此,离子型酸碱电离平衡计算方法完全与弱酸、弱碱相同,它们的电离平衡
就是所谓的水解平衡,水解平衡常数就是所谓的水解平衡,水解平衡常数K
h
相当于这里的共轭酸碱的相当于这里的共轭酸碱的K
a
或或K
b
。。可见可见
质子理论反映了各类酸碱平衡的本质,简化了平衡的类型。质子理论反映了各类酸碱平衡的本质,简化了平衡的类型。
(2) 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多元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
多元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
H
2
S + H
2
O H
3
O
+
+ HS
?
HS
?
+ H
2
O H
3
O
+
+ S
2?
两步电离平衡同时存在于溶液中。
两步电离平衡同时存在于溶液中。
K
a1
、
、
K
a2
分别为
分别为
H
2
S的第一、
的第一、
第二步电离的平衡常数。
第二步电离的平衡常数。
K
a1
= = 9.1 × 10
?8
[H
3
O
+
][HS
?
]
[H
2
S]
K
a2
= = 1.1 × 10
?12
[H
3
O
+
][S
2?
]
[HS
?
]
H
3
PO
4
+ H
2
O H
3
O
+
+ H
2
PO
4
?
H
2
PO
4
?
+ H
2
O H
3
O
+
+ HPO
4
2?
HPO
4
2?
+ H
2
O H
3
O
+
+ PO
4
3?
K
a1
= = 7.52 × 10
?3
[H
3
O
+
][H
2
PO
4
?
]
[H
3
PO
4
]
K
a2
= = 6.23 × 10
?8
[H
3
O
+
][HPO
4
2?
]
[H
2
PO
4
?
]
K
a3
= = 2.2 × 10
?13
[H
3
O
+
][PO
4
3?
]
[HPO
4
2?
]
多元弱酸电离常数
多元弱酸电离常数
K
a1
>> K
a2
>> K
a3
一般彼此都相差
一般彼此都相差
10
4
?10
5
。
。
如从浓度对于电离平衡的
如从浓度对于电离平衡的
影响来看,第一步电离出
影响来看,第一步电离出
的
的
H
3
O
+
能抑制第二、第三
能抑制第二、第三
步的电离,因此从数量上
步的电离,因此从数量上
看由第二、第三步电离出
看由第二、第三步电离出
的
的
H
3
O
+
与第一步电离的相
与第一步电离的相
比是微不足道的。
比是微不足道的。
高价金属水合阳离子也是一种多元离子酸,例如
高价金属水合阳离子也是一种多元离子酸,例如
Al(H
2
O)
6
3+
Fe(H
2
O)
6
3+
Cu(H
2
O)
4
2+
它们在水溶液中也能分步电离
它们在水溶液中也能分步电离
(以前称水解
以前称水解
),显酸性。
,显酸性。
[Al(H
2
O)
6
]
3+
+ H
2
O [Al(OH)(H
2
O)
5
]
2+
+ H
3
O
+
[Al(OH)(H
2
O)
5
]
2+
+ H
2
O [Al(OH)
2
(H
2
O)
4
]
+
+ H
3
O
+
[Al(OH)
2
(H
2
O)
4
]
+
+ H
2
O [Al(OH)
3
(H
2
O)
3
] + H
3
O
+
最后以
最后以
[Al(OH)
3
(H
2
O)
3
]的形式沉淀析出。各种高价金属阳离
的形式沉淀析出。各种高价金属阳离
子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各不相同。它们的离子电势
子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各不相同。它们的离子电势
(金属离子的电荷
金属离子的电荷
数
数
/金属离子半径
金属离子半径
)越高,越易吸引水分子负端,产生氢氧化物沉
越高,越易吸引水分子负端,产生氢氧化物沉
淀并释放出氢离子,溶液酸性就越强。为了防止沉淀析出,配制
淀并释放出氢离子,溶液酸性就越强。为了防止沉淀析出,配制
这些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时,必须在溶液中加入适量强酸。
这些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时,必须在溶液中加入适量强酸。
Acid Hydrolysis of Al
3+
【
【
例题
例题
】
】
计算
计算
0.1mol?dm
?3
H
2
S水溶液的
水溶液的
[H
3
O
+
]和
和
[S
2?
]以及
以及
H
2
S的
的
电离度。
电离度。
解
解
:由于
由于
K
a1
>> K
a2
,
,
因此计算
因此计算
[H
3
O
+
] 可以忽略第二步电
可以忽略第二步电
离平衡。又因
离平衡。又因
c/K
a1
>> 400,
,
可用简化计算公式:
可用简化计算公式:
H
2
S + H
2
O H
3
O
+
+ HS
?
所以,
所以,
[H
3
O
+
] = (K
a1
?c)
1/2
= 9.5 × 10
?5
mol?dm
?3
, pH = 4.02
HS
?
+ H
2
O H
3
O
+
+ S
2?
所以,
所以,
[S
2?
] = K
a2
= 1.1 × 10
?12
mol?dm
?3
H
2
S的电离度
的电离度
α = 9.5 × 10
?5
/0.10 = 0.095%。
。
H
2
S + H
2
O H
3
O
+
+ HS
?
(K
a1
= 9.1 × 10
?8
)
HS
?
+ H
2
O H
3
O
+
+ S
2?
(K
a2
= 1.1 × 10
?12
)
K
a2
= 考虑到
考虑到
[H
3
O
+
] ≈ [HS
?
]
[H
3
O
+
][S
2?
]
[HS
?
]
在多元弱酸溶液中,
在多元弱酸溶液中,
[H
3
O
+
]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计算
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计算
溶液
溶液
[H
3
O
+
] 时均可忽略第二、第三步电离而将多元酸当作一
时均可忽略第二、第三步电离而将多元酸当作一
元酸处理。
元酸处理。
由此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在二元弱酸
由此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在二元弱酸
H
2
A 溶液中
溶液中
[A
2?
] ≈ K
a2
酸根的浓度与该酸的起始浓度无关,
酸根的浓度与该酸的起始浓度无关,
K
a2
越小,酸根的浓
越小,酸根的浓
度越低。
度越低。
【
【
例题
例题
】
】
计算
计算
0.1mol?dm
-3
Na
2
S溶液的
溶液的
[S
2?
]和
和
[OH
?
]以及
以及
S
2?
的电离度。
的电离度。
显然,
显然,
K
b1
>> K
b2
,
,
所以计算时只考虑第一步电离即可,
所以计算时只考虑第一步电离即可,
设
设
[OH
?
] = x 0.10 ? x x x
K
b1
= x
2
/(0.10 ? x) = 9.1 × 10
?3
解得
解得
x = [OH
?
] = 2.5 × 10
?2
mol?dm
?3
[S
2-
] = 0.10 ? 0.025 = 7.5 × 10
?2
mol?dm
?3
电离度
电离度
α = 0.10 ? 0.075/0.10 = 25%
S
2?
+ H
2
O OH
?
+ HS
?
S
2?
+ H
2
O OH
?
+ HS
?
HS
?
+ H
2
O OH
?
+ H
2
S
[OH
?
][HS
?
]
[S
2?
]
K
b1
= = = 9.1 × 10
?3
K
a2
K
w
[OH
?
][H
2
S]
[HS
?
]
K
b2
= = = 1.1 × 10
?7
K
a1
K
w
解:
解:
多元弱碱(如Na
2
S, Na
2
CO
3
, Na
3
PO
4
)在水中分步电离以及溶
液中碱度计算原则与多元弱酸相似,唯计算时须采用碱常数K
b
。
【
【
例题
例题
】
】
试定性说明为什么
试定性说明为什么
NaH
2
PO
4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酸性。
H
2
PO
4
?
+ H
2
O H
3
O
+
+ HPO
4
2?
H
2
PO
4
?
+ H
2
O OH
?
+ H
3
PO
4
显然,
显然,
K
a2
>> K
b3
,
,
即
即
H
2
PO
4
?
释放质子的能力大于获得质子
释放质子的能力大于获得质子
的能力,所以溶液呈酸性。
的能力,所以溶液呈酸性。
两性物的酸
两性物的酸
碱性取决于
碱性取决于
相应酸常数
相应酸常数
和碱常数的
和碱常数的
相对大小。
相对大小。
解:
解:
K
a2
= = 6.23 × 10
?8
[H
3
O
+
][HPO
4
2?
]
[H
2
PO
4
?
]
K
b3
= = 1.3 × 10
?12
[OH
?
][H
3
PO
4
]
[H
2
PO
4
?
]
感谢参与,欢迎讨论
感谢参与,欢迎讨论
。
。
第五章
第五章
酸
酸
碱
碱
平
平
衡
衡
5.1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5.2 水的自耦电离平衡
水的自耦电离平衡
5.3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5.4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
5.5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
5.6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5.7 前沿话题
前沿话题
5.4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
电离平衡和其他一切化学平衡一样,也是一个暂时的、相
电离平衡和其他一切化学平衡一样,也是一个暂时的、相
对的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旧的平衡就被破坏,经
对的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旧的平衡就被破坏,经
过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过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HAc + H
2
O H
3
O
+
+ Ac
?
NH
3
+ H
2
O OH
?
+ NH
4
+
同离子效应:
同离子效应:
往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具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往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具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而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电离度的现象,称
而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电离度的现象,称
为同离子效应
为同离子效应
(common ion effect)。
。
Chemistry In Action: Maintaining the pH of Blood
(红血球) (红血球)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肌肉)(肺)
(血浆)(血浆)
●
●
调节
调节
pH值可控制溶液中共轭酸碱的比例
值可控制溶液中共轭酸碱的比例
HF + H
2
O H
3
O
+
+ F
?
溶液中以溶液中以F
?
为主为主[H
3
O
+
]<K
a
(即即pH>pK
a
) > 1
溶液中溶液中F
?
与与HF浓度相等浓度相等[H
3
O
+
]= K
a
(即即pH=pK
a
) = 1
溶液中以溶液中以HF为主为主[H
3
O
+
]> K
a
(即即pH<pK
a
) < 1
SiO
2
+ 4HF ? SiF
4
+ 2H
2
O
SiF
4
+ 2HF ? H
2
SiF
6
K
a
= = 3.53 × 10
?4
[H
3
O
+
][F
?
]
[HF]
[F
?
]
[HF]
K
a
[H
3
O
+
]
=
=
[F
?
]
[HF]
[F
?
]
[HF]
[F
?
]
[HF]
[HS
?
]
[H
2
S]
K
a1
[H
3
O
+
]
=
=
[S
2?
]
[HS
?
]
K
a2
[H
3
O
+
]
=
=
pH > pKa
2
(11.96)
pKa
1
< pH < pKa
2
pH < pKa
1
(7.04)
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
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溶
溶
液
液
酸
酸
碱
碱
度
度
第二步电离产物第二步电离产物S
2?
离子离子[H
3
O
+
] < Ka
2
第一步电离产物第一步电离产物HS
?
离子离子Ka
1
> [H
3
O
+
] > Ka
2
未电离的未电离的H
2
S分子分子[H
3
O
+
] > Ka
1
H
2
S + H
2
O H
3
O
+
+ HS
?
(K
a1
= 9.1 × 10
?8
)
HS + H
2
O H
3
O
+
+ S
2?
(K
a2
= 1.1 × 10
?12
)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可溶性硫化物作为沉淀剂来分离金属阳离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可溶性硫化物作为沉淀剂来分离金属阳离
子。将两步电离反应式相加可得,
子。将两步电离反应式相加可得,
H
2
S + 2H
2
O 2H
3
O
+
+ S
2?
= = 1.0 × 10
?19
在饱和
在饱和
H
2
S溶液中,当
溶液中,当
pH < 5时,
时,
H
2
S电离部分可忽略不计,
电离部分可忽略不计,
[H
2
S] ≈ 0.10 mol?dm
?3
,
,
所以上式可简写为:
所以上式可简写为:
[H
3
O
+
]
2
[S
2?
] = K
a1
?K
a2
? c
H2S
= 1.0 × 10
?20
K
a1
× K
a2
= ×
[H
3
O
+
][HS
?
]
[H
2
S]
[H
3
O
+
][S
2?
]
[HS
?
]
[H
3
O
+
]
2
[S
2?
]
[H
2
S]
●
●
调节溶液中共轭酸碱对的比值控制溶液酸
调节溶液中共轭酸碱对的比值控制溶液酸
(碱
碱
)度
度
HAc + H
2
O H
3
O
+
+ Ac
?
例如,向
例如,向
1.0 dm
3
的
的
0.1mol?dm
?3
HAc溶液中加入固体
溶液中加入固体
NaAc,
,
使溶
使溶
液中
液中
[Ac
?
]=1.0 mol?dm
?3
。
。
计算此溶液的酸度。
计算此溶液的酸度。
考虑同离子效应,可认为
考虑同离子效应,可认为
[HAc] = 0.1mol?dm
?3
,
,
而
而
[Ac
?
] = 1.0
mol?dm
?3
,
,
所以
所以
pH = 5.74;
;
电离度
电离度
α = 1.8 × 10
?6
/0.10 = 0.0018%
K
a
=
[H
3
O
+
][Ac
?
]
[HAc]
[H
3
O
+
] =
K
a
[HAc]
[Ac
?
]
[H
3
O
+
] = = 1.8 × 10
?6
mol?dm
?3
K
a
[HAc]
[Ac
?
]
同离子效应对弱酸
同离子效应对弱酸
(碱
碱
)电离平衡的影响
电离平衡的影响
11.111.3%7.7 × 10
?12
0.10 mol?dm
?3
NH
3
混合溶液中含混合溶液中含:
5.740.0018%1.8 × 10
?6
0.10 mol?dm
?3
HAc
1.0 mol?dm
?3
NaAc
8.250.0018%5.6 × 10
?9
0.10 mol?dm
?3
NH
3
1.0 mol?dm
?3
NH
4
Cl
2.891.3%1.3 × 10
?3
0.10 mol?dm
?3
HAc
混合溶液中含混合溶液中含:
pH电离度电离度α溶
溶
液
液
3
3
dmmol
]O[H
?
+
?
简
简
化
化
计
计
算
算
公
公
式
式
[OH
?
] = K
b
c
弱碱弱碱
C
共轭酸共轭酸
[H
3
O
+
] = K
a
c
弱酸弱酸
C
共轭碱共轭碱
pH = pK
a
+ lg
c
弱酸弱酸
c
共轭碱共轭碱
pOH = pK
b
+ lg
c
弱碱弱碱
c
共轭酸共轭酸
●
●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8.2--10.09.1红红粉红粉红无色无色酚酞酚酞(弱酸弱酸)
1.2--2.8
8.0--9.6
1.65 (pK
H
2
In
)
9.20 (pK
HIn
?
)
黄黄(Hin
-
)
蓝蓝(In
2-
)
橙橙
绿绿
红红(H
2
In)
黄黄(Hin
?
)
百里酚蓝百里酚蓝(二元弱酸二元弱酸)
6.0--7.67.3蓝蓝橙橙黄黄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弱酸弱酸)
4.4--6.25.0黄黄橙橙红红甲基红甲基红(弱酸弱酸)
3.1--4.43.4黄黄橙橙红红甲基橙甲基橙(弱碱弱碱)
碱色形碱色形过渡过渡酸色形酸色形
变色范围变色范围(18°C)
pH值值
pK
HIn
颜色
颜色
指示剂
指示剂
几种常用酸
几种常用酸
(碱
碱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
(acid?base indicator)——是一些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
是一些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
酸
酸
(碱
碱
),其存在形式随溶液酸度不同而改变,并呈现不同的颜色。
,其存在形式随溶液酸度不同而改变,并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溶液中能电离出
在溶液中能电离出
H
3
O
+
的称为酸色形
的称为酸色形
(Hin),
,
而能接受
而能接受
H
3
O
+
的称
的称
为碱色形
为碱色形
(In
?
)。
。
例如,酚酞是一种有机弱酸
例如,酚酞是一种有机弱酸
(Hin),
,
在溶液中无色,其共轭碱
在溶液中无色,其共轭碱
In
?
在
在
溶液中显紫红色。
溶液中显紫红色。
HIn + H
2
O H
3
O
+
+ In
?
无色无色(酸色形酸色形)
紫红色紫红色(碱色形碱色形)
当溶液中存在极少量的指示剂时,其电离平衡不影响整个溶
当溶液中存在极少量的指示剂时,其电离平衡不影响整个溶
液的
液的
H
3
O
+
浓度,但溶液中的
浓度,但溶液中的
H
3
O
+
却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从而
却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从而
发生颜色的变化具有指示剂的作用。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可以
发生颜色的变化具有指示剂的作用。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可以
利用指示剂在不同
利用指示剂在不同
pH变色范围内颜色突变来确定。
变色范围内颜色突变来确定。
K
HIn
=
[H
3
O
+
][In
?
]
[HIn]
[In
?
]
[HIn]
=
K
HIn
[H
3
O
+
]
Which indicator(s) would you use for a titration of
HNO
2
with KOH ?
Weak acid titrated with strong base.
At equivalence point, will have conjugate base of weak acid.
At equivalence point, pH > 7
Use cresol red or phenolphthalein
Acid-Base Indicators
HIn (aq) H
+
(aq) + In
?
(aq)
≥ 10
[HIn]
[In
?
]
Color of acid (HIn) predominates
[In
?
]
≤ 10
[HIn]
Color of conjugate base (In
?
) predominates
pH
The titration curve of a strong acid with a strong base
溶液中以溶液中以In
?
为主为主, 显碱色显碱色(紫红紫红
色色)
[H
3
O
+
]=1/10K
HIn
pH=pK
a
+ 1
溶液呈现酸色与碱色的混合色溶液呈现酸色与碱色的混合色,
又称过渡色又称过渡色(粉红色粉红色)
[H
3
O
+
]=K
HIn
pH=pK
a
溶液以溶液以HIn为主为主, 显酸色显酸色(无色无色)
[H
3
O
+
]=10K
HIn
pH=pK
a
? 1
]O[H
K
10
1
[HIn]
][In
3
HIn
+
?
==
]O[H
K
1
[HIn]
][In
3
HIn
+
?
==
]O[H
K
1
10
[HIn]
][In
3
HIn
+
?
==
人眼的辨色能力是有限的,一般能察觉到的颜色变化范围是
人眼的辨色能力是有限的,一般能察觉到的颜色变化范围是
在
在
[In
?
]/[HIn]=1/10到
到
10/1之间,
之间,
pK
a
±1范围就称为指示剂的
范围就称为指示剂的
pH变
变
色范围。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一般小于
色范围。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一般小于
2个
个
pH单位。
单位。
5.5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
通过调节溶液中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值,可以控制溶液酸
通过调节溶液中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值,可以控制溶液酸
(碱
碱
)
度,其应用实例就是缓冲溶液。
度,其应用实例就是缓冲溶液。
2.00
12.00
2.07
11.81
3. 往往pH=5.00的的HCl 10 cm
3
溶液中加入溶液中加入
0.10cm
3
(2滴滴) 1.0 mol?dm
?3
HCl或或
0.10cm
3
(2滴滴) 1.0 mol?dm
?3
NaOH
4.94
5.08
4.79
4.91
2. 往上述往上述pH=5.00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0.10cm
3
(2滴滴) 1.0 mol?dm
?3
HCl或或
0.10cm
3
(2滴滴) 1.0 mol?dm
?3
NaOH
5.004.84
1. 将将5.0cm
3
0.20 mol?dm
?3
HAc与与9.0 cm
3
0.20 mol?dm
?3
NaAc混合混合
计算的计算的pH值值
用用pH计测定的计测定的
pH值值*
实实验验步步骤骤
* pH值实验值与计算值的不同来自浓度与活度的差异。值实验值与计算值的不同来自浓度与活度的差异。
HCl H
+
+ Cl
?
HCl + CH
3
COO
?
CH
3
COOH + Cl
?
(1) 缓冲作用与缓冲溶液:
缓冲作用与缓冲溶液:
含有
含有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
”(如
如
: HAc和
和
Ac
?
)的混合溶液能缓解外加少
的混合溶液能缓解外加少
量酸碱或水的影响,而保持溶液
量酸碱或水的影响,而保持溶液
pH值不发生显著变化的作用叫
值不发生显著变化的作用叫
作缓冲作用,具有这种缓冲能力的溶液叫缓冲溶液。
作缓冲作用,具有这种缓冲能力的溶液叫缓冲溶液。
(2) 缓冲溶液的组成:
缓冲溶液的组成:
(a) 一定量的弱酸与其共轭碱的混合溶液,如
一定量的弱酸与其共轭碱的混合溶液,如
HAc和
和
NaAc。
。
(b) 一定量的弱碱与其共轭酸的混合溶液,如
一定量的弱碱与其共轭酸的混合溶液,如
NH
3
?H
2
O和
和
NH
4
Cl。
。
(3) 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加入少量
加入少量
HCl后,
后,
HCl与大量存在的
与大量存在的
Ac
?
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电
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电
离平衡向左发生些许移动,导致其比值发生些许变化,而取对数
离平衡向左发生些许移动,导致其比值发生些许变化,而取对数
后变化更小,所以
后变化更小,所以
pH值基本维持不变。
值基本维持不变。
以表中实验数据为例说明。实验
以表中实验数据为例说明。实验
1混合溶液的酸度:
混合溶液的酸度:
HAc + H
2
O H
3
O
+
+ Ac
?
pH = 5.00
pH = 4.94
加入少量碱以及加水适当稀释,也不会导致
加入少量碱以及加水适当稀释,也不会导致
pH值发生太大变化。
值发生太大变化。
[H
3
O
+
] =
K
a
c
弱酸弱酸
C
共轭碱共轭碱
pH = pK
a
+ lg
c
弱酸弱酸
c
共轭碱共轭碱
[H
3
O
+
] = = 9.85 × 10
?6
mol?dm
?3
K
a
c
HAc
c
Ac
-
K
a
c
HAc
c
Ac
-
[H
3
O
+
] = = 1.14 × 10
?5
mol?dm
?3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对同一种缓冲溶液来说,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对同一种缓冲溶液来说,
其
其
pH值决定于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只有当该比值改变不大时,
值决定于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只有当该比值改变不大时,
溶液的
溶液的
pH才不会有大的变化。
才不会有大的变化。
●
●
提高缓冲能力的基本方法:
提高缓冲能力的基本方法:
a)适当提高共轭酸碱对的浓度。当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约为
适当提高共轭酸碱对的浓度。当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约为
1:1时,
时,
则它们的浓度可以大致配制在
则它们的浓度可以大致配制在
0.1 ? 1mol?dm
?3
为宜。
为宜。
(4)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
例如,当
例如,当
c
共轭碱共轭碱
= c
弱酸弱酸
= 0.1mol?dm
3
或
或
= 1 mol?dm
?3
时,如果
时,如果
[H
3
O
+
]
增加
增加
0.01mol? dm
?3
,
,
则溶液的
则溶液的
pH改变分别为:
改变分别为:
pH改变值:
改变值:
0.01 ? 0.1单位
单位
pH = pK
a
+ lg
c
弱酸弱酸
c
共轭碱共轭碱
0.1 + 0.01
0.1 ? 0.01
pH
(1)
= ≈ pK
a
? 0.1 pK
a
+ lg
pH
(2)
= ≈ pK
a
? 0.01 pK
a
+ lg
1 + 0.01
1 ? 0.01
b) 保持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接近,一般以
保持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接近,一般以
1:1或相近比例配制的溶
或相近比例配制的溶
液的缓冲能力最大。
液的缓冲能力最大。
例如,当
例如,当
c
共轭碱共轭碱
/c
弱酸弱酸
=1/99,而总浓度为
,而总浓度为
2 mol?dm
?3
时,同样
时,同样
[H
3
O
+
]增加
增加
0.01mol? dm
?3
,
,
则溶液的
则溶液的
pH改变为:
改变为:
pH改变值:
改变值:
0.3单位
单位
pH
(1)
= ≈ pK
a
? 2.0 pK
a
+ lg
1.98 + 0.01
0.02
pH
(2)
= ≈ pK
a
? 2.3 pK
a
+ lg
1.98 + 0.01
0.02 ? 0.01
称为缓冲溶液最有效的缓冲范围,各体系的相应缓冲范围显然决
称为缓冲溶液最有效的缓冲范围,各体系的相应缓冲范围显然决
定于它们的平衡常数
定于它们的平衡常数
K
a
和
和
K
b
值。
值。
在实际配制一定
在实际配制一定
pH缓冲溶液时,为使共轭酸碱对浓度比接近
缓冲溶液时,为使共轭酸碱对浓度比接近
于
于
1,则只要选用
,则只要选用
pK
a
或
或
pK
b
等于或接近于该
等于或接近于该
pH值的共轭酸碱对。
值的共轭酸碱对。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
K
a
、
、
K
b
是配制缓冲溶液的主要依据,调节酸碱比值,
是配制缓冲溶液的主要依据,调节酸碱比值,
即能得到所需的
即能得到所需的
pH值。
值。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比及缓冲范围: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比及缓冲范围:
c
共轭碱共轭碱(酸酸)
c
共弱酸共弱酸(碱碱)
= 1/10 ~ 10/1
其相应的
其相应的
pH及
及
pOH变化范围为
变化范围为
pH = pK
a
± 1 pOH = pK
b
± 1
pH = pK
a
+ lg
c
弱酸弱酸
c
共轭碱共轭碱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buffer systems?
(a) KF/HF, (b) KBr/HBr, (c) Na
2
CO
3
/NaHCO
3
(a) KF is a weak acid and F
?
is its conjugate base
buffer solution
(b) HBr is a strong acid
not a buffer solution
(c) CO
3
2?
is a weak base and HCO
3
?
is it conjugate acid
buffer solution
Solution
常用缓冲溶液(计算值)
11.66 ? 16.6612.66HPO
4
2?
? PO
4
3?
Na
2
HPO
4
? NaOH
9.25 ? 11.2510.25HCO
3
? CO
3
2?
NaHCO
3
? Na
2
CO
3
8.25 ? 10.259.25NH
4
+
? NH
3
NH
3
?H
2
O ? NH
4
Cl
8.14 ? 10.149.14H
3
BO
3
? H
2
BO
3
?
Na
2
B
4
O
7
? HCl
6.21 ? 8.217.21H
2
PO
4
?
? HPO
4
2?
NaH
2
PO
4
? Na
2
HPO
4
3.75 ? 5.754.75HAc ? Ac
?
CH
3
COOH ? CH
3
COONa
2.75 ? 4.753.75HCOOH ? HCOO
?
HCOOH ? NaOH
缓冲范围缓冲范围
pK
a
共轭酸碱对形式共轭酸碱对形式缓冲溶剂缓冲溶剂
【
【
例题
例题
】
】
欲配制
欲配制
pH=9.20,
,
c
NH3?H2O
= 1.0 mol?dm
?3
的缓冲溶液
的缓冲溶液
500
cm
3
,
,
问如何用浓
问如何用浓
NH
3
?H
2
O溶液和固体
溶液和固体
NH
4
Cl配制?
配制?
解
解
:如
如
pH = 9.20,
,
则
则
pOH = 4.80,
,
相应
相应
[OH
?
] = 1.6 × 10
?5
mol?dm
?3
若
若
[NH
3
?H
2
O] = 1.0 mol?dm
?3
则
则
[NH
4
Cl] = 1.0/0.90 = 1.1 mol?dm
?3
配制
配制
500 cm
3
溶液,应称取固体
溶液,应称取固体
NH
4
Cl: 0.50 × 1.1 × 53.5 = 29 g;
;
浓
浓
NH
3
?H
2
O为
为
15 mol?dm
?
3
,
,
所需体积为:
所需体积为:
V = 1.0 × 500/15 = 33 cm
3
。
。
称取
称取
29 g固体
固体
NH
4
Cl溶于少量水中,加入
溶于少量水中,加入
33 cm
3
浓氨水溶液,然后
浓氨水溶液,然后
加水至
加水至
500cm
3
即可。
即可。
[NH
3
?H
2
O]
[NH
4
+
]
= = 0.90
[OH
?
]
K
b
= 9.20
Calculate the pH of the 0.30 M NH
3
/0.36 M NH
4
Cl buffer system.
What is the pH after the addition of 20.0 mL of 0.050 M NaOH to
80.0 mL of the buffer solution?
NH
4
+
(aq) H
+
(aq) + NH
3
(aq)
pH = pK
a
+ lg
[NH
3
]
[NH
4
+
]
pK
a
= 9.25 pH = 9.25 + lg
[0.30]
[0.36]
= 9.17
NH
4
+
(aq) + OH
?
(aq) H
2
O (l) + NH
3
(aq)
start (moles)
end (moles)
0.029 0.001 0.024
0.028 0.0 0.025
pH = 9.25 + lg
[0.25]
[0.28]
[NH
4
+
] =
0.028
0.10
final volume = 80.0 mL + 20.0 mL = 100 mL
[NH
3
] =
0.025
0.10
Solution
5.6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NaHCO
3
(aq) + HCl (aq)
NaCl (aq) + H
2
O (l) + CO
2
(g)
Mg(OH)
2
(s) + 2HCl (aq)
MgCl
2
(aq) + 2H
2
O (l)
Antacids and the Stomach pH Balance
●
●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酸
酸
+ 碱
碱
盐
盐
+ 水
水
HCl/NaAc:
:
H
3
O
+
+ Ac
?
HAc + H
2
O
HCl/NaOH:
:
H
3
O
+
+ OH
?
H
2
O + H
2
O
NaOH/HAc:
:
OH
?
+ HAc Ac
?
+ H
2
O
酸与碱
酸与碱
(包括强酸强碱
包括强酸强碱
)质子传递后生成水的反应。实际上中
质子传递后生成水的反应。实际上中
和反应就是弱酸、弱碱电离平衡以及水自耦电离平衡的逆反
和反应就是弱酸、弱碱电离平衡以及水自耦电离平衡的逆反
应
应
(reverse reaction)。
。
●
●
中和反应的类型:
中和反应的类型:
1) 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
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
实际上是水自耦电离平衡的逆反应。进行的非常完全。
实际上是水自耦电离平衡的逆反应。进行的非常完全。
H
3
O
+
+ OH
?
H
2
O + H
2
O
K = = 1.0 × 10
14
K
w
1
Strong Acid ? Strong Base Titrations
NaOH (aq) + HCl (aq) H
2
O (l) + NaCl (aq)
OH
?
(aq) + H
+
(aq) H
2
O (l)
2) 强酸弱碱的中和反应
强酸弱碱的中和反应
是弱酸电离平衡的逆反应,反应平衡常数就是弱酸电离常数
是弱酸电离平衡的逆反应,反应平衡常数就是弱酸电离常数
的倒数。
的倒数。
强酸能够和弱碱自发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弱碱的碱性越强,
强酸能够和弱碱自发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弱碱的碱性越强,
中和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反应也就越彻底。
中和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反应也就越彻底。
H
3
O
+
+ Ac
?
HAc + H
2
O
K = = = 5.7 × 10
4
[HAc]
[Ac
?
][H
3
O
+
]
1
K
a(HAc)
Strong Acid ? Weak Base Titrations
NH
4
+
(aq) + H
2
O (l) NH
3
(aq) + H
+
(aq)
At equivalence point (pH < 7):
HCl (aq) + NH
3
(aq) NH
4
Cl (aq)
H
+
(aq) + NH
3
(aq) NH
4
Cl (aq)
3) 强碱与弱酸的中和反应
强碱与弱酸的中和反应
强碱与弱酸的反应,实际上是弱碱电离平衡的逆反应,反应
强碱与弱酸的反应,实际上是弱碱电离平衡的逆反应,反应
平衡常数是弱碱电离常数的倒数。
平衡常数是弱碱电离常数的倒数。
强碱能和弱酸发生中和反应。弱酸酸性越强,中和反应平
强碱能和弱酸发生中和反应。弱酸酸性越强,中和反应平
衡常数越大,反应也就越彻底。
衡常数越大,反应也就越彻底。
OH
?
+ HAc Ac
?
+ H
2
O
K = = = = 1.8 × 10
9
[Ac
?
]
[OH
?
][HAc]
1
K
b(Ac
?
)
K
a(HAc)
K
w
Weak Acid ? Strong Base Titrations
CH
3
COOH (aq) + NaOH (aq) CH
3
COONa (aq) + H
2
O (l)
CH
3
COOH (aq) + OH
?
(aq) CH
3
COO
?
(aq) + H
2
O (l)
CH
3
COO
?
(aq) + H
2
O (l) OH
?
(aq) + CH
3
COOH (aq)
At equivalence point (pH > 7):
任何较强的共轭
任何较强的共轭
酸都能与位于其右下
酸都能与位于其右下
侧较强的共轭碱自发
侧较强的共轭碱自发
生成较弱的酸和较弱
生成较弱的酸和较弱
的碱。表中较强的共
的碱。表中较强的共
轭酸与较强的共轭碱
轭酸与较强的共轭碱
的位置相距越远,置
的位置相距越远,置
换反应就进行得越彻
换反应就进行得越彻
底。显然,平衡常数
底。显然,平衡常数
之比越大。
之比越大。
H
2
CO
3
+ SiO
3
2?
HSiO
3
?
+ HCO
3
?
K = = = 2.2 × 10
5
[HSiO
3
?
][HCO
3
?
][H
3
O
+
]
[H
2
CO
3
][SiO
3
2?
][H
3
O
+
]
K
H2CO3
K
HSiO3
-
●
●
中和反应的应用
中和反应的应用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OH
?
+ HAc Ac
?
+ H
2
O
[Ac
?
]
[OH
?
][HAc]
K =
K
a(HAc)
K
w
= 1.8 × 10
9
=
Titrations
In a titration a solution of accurately known concentration is added
gradually added to another solution of unknown concentration until
the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the two solutions is complete.
Equivalence point – the point at which the reaction is complete
Indicator – substance that changes color at (or near) the
equivalence point
Slowly add base
to unknown acid
UNTIL
The indicator
changes color
(pink)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utomatic titrator. The stoichiometric point of
the titration is detected by the sudden change in pH that occurs in its
vicinity; the pH is monitored electronically. The pH curve can be plotted
as the reaction proceeds, as shown on the monitor screen.
●
●
中和反应后溶液酸度的计算方法
中和反应后溶液酸度的计算方法
利用电离平衡计算即可。
利用电离平衡计算即可。
1) 酸碱反应按
酸碱反应按
H
3
O
+
和
和
OH
?
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
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
a) 强酸和强碱中和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强酸和强碱中和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b )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水和弱酸,按弱酸的电离平衡计算。
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水和弱酸,按弱酸的电离平衡计算。
c) 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水和弱碱,按弱碱的电离平衡计算。
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水和弱碱,按弱碱的电离平衡计算。
2) 酸碱反应物中弱酸
酸碱反应物中弱酸
(或弱碱
或弱碱
)过量。
过量。
生成物为生成的弱酸
生成物为生成的弱酸
(或弱碱
或弱碱
)和剩余反应物的混合物,按前
和剩余反应物的混合物,按前
述同离子效应情况计算。
述同离子效应情况计算。
实际工作中配制缓冲溶液并非直接将弱酸
实际工作中配制缓冲溶液并非直接将弱酸
(碱
碱
)与其共轭碱
与其共轭碱
(酸
酸
)
相混合,而更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强酸
相混合,而更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强酸
(强碱
强碱
)去中和过量的弱碱
去中和过量的弱碱
(或弱酸
或弱酸
)。
。
3) 酸碱反应物中强酸或强碱过量。
酸碱反应物中强酸或强碱过量。
过量的强酸
过量的强酸
(或强碱
或强碱
)的存在将抑制由反应产生的水和弱酸
的存在将抑制由反应产生的水和弱酸
(或
或
弱碱
弱碱
)的电离,因此混合溶液的酸度主要由剩余的强酸
的电离,因此混合溶液的酸度主要由剩余的强酸
(或强碱
或强碱
)的
的
浓度来决定。
浓度来决定。
Exactly 100 mL of 0.10 M HNO
2
are titrated with a 0.10 M NaOH
solution. What is the pH at the equivalence point ?
start (moles) 0.01 0.01
end (moles)
HNO
2
(aq) + OH
?
(aq) NO
2
?
(aq) + H
2
O (l)
0.0 0.0 0.01
NO
2
?
(aq) + H
2
O (l) OH
?
(aq) + HNO
2
(aq)
Initial (M)
Change (M)
Equilibrium (M)
0.05 0.00
?x +x
0.05 ? x
0.00
+x
x x
[NO
2
?
] =
0.01
0.200
= 0.05 MFinal volume = 200 mL
K
b
=
[OH
?
][HNO
2
]
[NO
2
?
]
=
x
2
0.05 ? x
= 2.2 × 10
?11
pOH = 5.98
0.05 – x ≈ 0.05 x ≈ 1.05 × 10
?6
= [OH
?
] pH = 14 – pOH = 8.02
Solution
感谢参与,欢迎讨论
感谢参与,欢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