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教案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主体及其要求
第一节 记者及其称谓的由来
一、记者的定义
记者一般“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主编、发行人的总称”,也指“专跑外勤的新闻记者,即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余家宏:《新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88)记者(Reporter、Newsman、Journalist)是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材料的采集、拍摄、录制和新闻作品写作、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它包括记者、编辑、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摄影、新闻出版者等,并不是只有出外采访的人才叫记者。
二、记者称谓的由来
记者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伴随着报纸的产生才出现的。据中国新闻史记载和新闻学家们多年的考证,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邸报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的。因此,可以说,当时办邸报的人就是记者,只不过那时不叫“记者”,老百姓称他们是“探听消息的人”。唐、宋、元、明、清历朝都办有邸报,都有探听消息的人。最甚最具规模的是明成祖朱棣时,北京“东厂”云集着众多为朝廷打探消息的探子(张壮年、张颖震:《中国历史秘闻轶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这些为朝廷刺探情报的人更接近今天听说的“侦探”。当时的探听消息者靠打听小道消息为职,又以心腹口传为途径,虽然与今天的记者职业有相通性,但从本质上说差异还是很大。
19世纪初期,随着近代报纸的创刊,我国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记者。像1872年创刊的上海《申报》,已经有专职从事采访、写作的记者。尽管当时不称之为“记者”,但工作性质与清朝邸报的探子已经截然不同,不以打听小道消息为职业,而是公开访问;也不再以心腹口传为消息传播途径,而是以公开销售的报纸传播新闻。当然,这时对于这些报纸专业人员的称谓还很混乱,有延续过去称谓的,如探员、探事、报事人等,也有新鲜的称谓,如采访、主笔、访员等,新称谓比较接近记者的一部分工作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记者这种职业的特点。《申报》对采访新闻者的称呼那么多,却没有严格区分哪是指记者,哪是指通讯员,远不像今天这么规范。
“记者”的称谓,是从西方引进我国新闻界的。至于国内最早使用“记者”称谓的人,说法有二:一说是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最早使用;另一种说法是黄远生,他在上海《时报》的“北京通信”中首先使用了“记者”作为自称的代名词,以后就成为从事报纸职业的普遍称呼了。
英语reporter一词有多种意思,如报告者、呈报者、采访记者、通讯员、访员等,最早翻译到中国来的以“访员”、“新闻记者”、“外勤记者”三词居多,使用也最为普遍。大约在1925年前后,各报社大体都有了内外勤的分工,并吸取了日本新闻界的叫法,正式把外出采访的人称之谓“外勤记者”。
一些研究者认为,记者从兼职、半职业化到职业化,大体经历了古代报纸的孕育阶段(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近代报纸的分离阶段(十九世纪)和现代报纸的提高阶段(二十世纪初到现在)。
第二节 记者的职责与职业要求
一、记者的职责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记者在新闻机构中所处的外勤的条件,我国记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采写新闻
这是记者第一位的、经常性的工作,也是衡量每一个记者工作效绩的一个主要标准。一个记者不采写或者很少采写新闻,就不是名副其实的记者。常年采写不出好新闻,也就很难称得上是称职的记者。这里讲的新闻,是广义的新闻,记者不仅要会采访时政新闻、会议新闻,也要会采访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社会新闻;不仅要会写消息、通讯,也要会写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各种文体的新闻报道,记者都要学会采写。采写新闻还要求记者树立强烈的抓“头条新闻”的意识和抓“独家新闻”的意识。这是因为头条新闻和独家新闻是关系到新闻传媒的品位、风格乃至市场“卖点”的一大关键因素。经常采写头条新闻和独家新闻,也是记者成名的一条重要渠道。
在采写新闻中,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的、紧迫的、难度大的报道任务,记者应责无旁贷,奋勇当先,千方百计地去完成。一个称职的记者绝不能让自己活动范围内的重大新闻事实和重要情况从自己面前漏掉,否则,对记者来说,就是一种失职。
在采写新闻过程中,记者还应注意处理好与有关编辑之间的关系。一旦在确定采写选题或处理新闻稿件中发生矛盾时,记者既要虚心听取编辑的意见,尊重编辑的劳动,同时又要以诚相见,诚恳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记者应和编辑互相合作,互相沟通,这样才有利于采写新闻任务的顺利完成。
2、反映情况。
这里所说的反映情况不是指公开的新闻报道,而是特指记者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一些不宜作公开报道,但对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写成“内参”的形式上报。“内参”的内容,一般是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中的情况,社会生活和各条战线工作中的问题,各阶层群众中的思想动向,某些不成熟的新做法、新经验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动态、反映等。“内参”是一条直接、迅速地下情上达的渠道,可以为上级领导机关了解“民情”和社会动态,调整、制定政策或采取有关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记者也可以通过“内参”为人民群众说话,排忧解难,伸张正义。
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新闻媒体均办起了类似新华社的《内部参考》,有的叫《内参清样》,有的叫《情况汇编》,有的叫《情况反映》等,名称虽不同,但目的相同:向党中央或地方党委及有关政府部门如实反映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参”起的作用不亚于公开的新闻报道,并且是公开的新闻报道不可代替的。因为有关领导特别重视“内参”反映的情况,往往看了之后马上会作出批示,这对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实际工作很有好处。
有些“内参”经领导机关批示后,还可以转为公开报道,走的是先“内参”后“公开”报道的路子。
反映情况,还包括记者经常向自己所在的编辑部汇报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比如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思想动向,值得新闻报道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受众对新闻报道工作的意见、要求等。这样,也有助于编辑部开阔眼界,制订报道思想,让报道计划更科学,更符合实际,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的组织工作更主动、更有效。
3、做群众工作。
这里说的群众工作,不是指一般工作部门的群众工作,而是指新闻单位的群众工作。但记者的群众工作,又不完全同于编辑部专门负责群众工作的“群工部”或“通联部”所做的工作。“群工部”或“通联部”的工作是面向全体通讯员和报道组,此外还要处理读者来信、接待群众来访等。记者做群众工作,一般只限于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或者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或报道组、作者积极分子)的工作。在当今,记者的工作还包括带好实习生的工作。
做群众工作是人民记者的优良传统,是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并实现全党办报(台)、群众办报(台)的重要一环,因此也是记者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
记者做群众工作,最主要的是做好联系、培养通讯员的工作。新闻报道和内部情况的采写工作,记者不可能全部包下来,必须依靠广大通讯员和实习生的支持和合作。记者要同基层通讯员建立经常的、广泛的联系,向他们传达编辑部的意图、报道思想、报道计划,组织、指导他们采写,或者同他们合作采写,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准。同时,记者也要注意倾听通讯员的意见,学习他们的长处,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新闻采访工作。
记者与通讯员、实习生在合作过程中,要注意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能以自己在媒体的特权,随意侵犯他们的知识产权,在作品署名和稿酬享受上要实事求是,合理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记者做群众工作,还要求记者在采访中关心群众的“痛痒”,在可能的条件下帮助他们(包括采访对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平时还要注意接待好群众来访,认真听取他们的反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妥善处理。
作群众工作对一些国家级、省级媒体驻地方记者站的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就工作、生活在基层,与群众的距离很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就鲜明地反映出保持与群众密切接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记者的职业要求
1、正义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几百年来遵循的座右铭。
民主革命时期的杰出新闻工作者邵飘萍,经常以“铁肩辣手”自勉,并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自己和全体《京报》工作人员的座右铭。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王韬、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曾经以办报宣传变法,是我国近代政论报纸记者的代表。辛亥革命以后,一批留学海外的学子回国办报,像徐宝璜、邵飘萍,他们主张民主政治、言论自由。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报刊应运而生,像《响导》、《热血日报》、《红色中华》等,都是当时传播共产主义的报纸。蔡和森、瞿秋白都曾经当过这些红色报纸的主编。最早访问苏俄的瞿秋白`,最早向中国人介绍布尔什维克胜利的李大钊都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传播革命的一批早期共产党的领导,如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邓中夏、李求实、陆定一,也都曾做过记者或通讯员工作。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宣传革命,引导中国走向解放。
在革命战争时期,党报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战地记者,像范长江作为共产党的记者,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党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邹韬奋、穆青等记者,都曾不畏劳苦深入基层采访,写出一个个感人的普通干部、群众形象,鼓舞教育了几代人。这些记者坚持真理,不怕牺牲,以人民利益为己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是有志于记者工作的人们应该具备的品格。
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依然是和平年代记者应该具备的品质。记者的使命是“正义在胸,敢于惩恶,追求真理”。穆青说:“文章不为千金卖,光明顶上啸天风”。这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给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年轻记者树立的风范,提出的要求。
2、使命感。
记者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它有着特殊的使命——记录今天并书写历史。因此,社会赋予记者神圣的使命,他们必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发展。一些传播学家认为,记者拥有的受众比世界上任何传教士、教师和政治演讲家都要多。拿破仑说:记者一支笔,能抵三千毛瑟枪。可见记者报道的分量。
记者的特殊使命决定了采访报道范围的广阔,他们要以整个人类社会为舞台,真实地记录历史,记录影响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的一切重大事件。因此,记者的责任重大,使命是神圣而光荣的。
记者承担了使命,就承担了人民的重托。他必须及时、准确、没有遗漏地采访报道重大事件,无论采访环境多么险恶,记者都要争取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去,哪怕是战场,哪怕会有牺牲。正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口号所说:“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即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满足受众的第一需要,要求记者做到“大事发生时,我在”。我们看到,每逢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刻,同逃难者逆流而上者,除了消防队和警察外,就是采访报道的新闻记者了。
有人在《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上著文称,“记得看过外国人做的一个职业与生命质量统计,很不幸,记者被列入寿命最底的十项职业之一。若是将战地记者单列出来,他们肯定会排名在全球最危险的十大职业前列——可能仅次于战地士兵。没有记者的战地,是莫衷一是的战地,是谣言纷纭的战地,是缺少历史记录的战地,是看不到真实面孔的战地,是只看见炮火而听不到声音或呐喊的战地。在现代战争中,战地记者和红十字求援,犹如法庭的证人一样不可或缺,是战地最为客观的书记员和监护人。(王石:《关于闾丘露薇和水均益》,《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31日)灾难事件除战争外,还有地震、海啸、洪水、矿难等,记者的现场采访都有很大危险。
3、责任心。
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约瑟夫·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萧乾在《老报人随笔》一书中写道:新闻记者就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他不停地跑,不停地收集信息,主动积极地写作,还要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看到的不良情况。同时,记者也是一个随时瞄准猎物的猎手。这些论断表明,记者的责任心不仅体现在采访报道上,还要体现在收集读者反馈意见,向有关领导部门反映问题,引导舆论导向等方面。记者不仅要秉持公正、客观报道新闻,还要成为社会的监督者,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强权的制衡者。
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和公共利益的守望者,新闻记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由于他们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拥有并掌握着较多的“话语权”,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仅影响一个个个体,还会影响某领域、某个社会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具有比社会其他行业人员更高的使命感、崇高感和责任心。
由于新闻记者的特殊角色和地位,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具有“秉笔直书,为民请命”的社会良知和济世情怀;忧国忧民,面对社会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总是感到焦灼不安;个个都像美国记者罗伯特·库柏一样,虽被炸断右腿即将告别人间时,还紧握着相机去见证和记录着我们的时代和历史。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多年来的新闻实践表明,新闻媒体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不仅能够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而且还是新闻媒体增强自身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已经与典型宣传、热点引导一起成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增强新闻宣传效果的“三大工程”。
近几年来,报纸、广播、电视三大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明显改善和加强了舆论监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逐年加大,从中央新闻单位到地方媒体涌现出一批舆论监督的好栏目、好报道。好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和《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新闻聚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法制日报的《方圆传真》等。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被广大受众誉为“舆论法庭”。好报道,如郑州张金柱交通肇事案、山东单县小学生补碘中毒事件、山西朔州特大假酒中毒案、309国道交警野蛮执法案、重庆綦江虹桥跨塌案以及孙志刚事件等,都是先由新闻媒体曝光,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然后促使有关部门迅速果断地进行处理的。一些胡作非为的人,一些久拖不决的案件,往往一经新闻媒体曝光,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查处和了结。人们在震惊、悲愤、等待、欣慰中不仅领略了现代传媒的风采,而且感受到舆论监督所产生的巨大力量。由于正确的舆论监督发挥了扶正祛邪、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积极作用,因而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人民群众的欢迎。
第三节 记者的素养
素养是一个人的胸怀、知识和品德的积蓄。毛泽东说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是对报人政治素养的要求。斯大林也曾经说过,记者应该是社会活动家。这是对新闻工作者能力的要求。
新闻是传播知识、传播科学的载体,记者要胜任这一职业就必须具备理论素养、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
一、理论素养
记者的理论素养是指记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即政治理论水平,坚持真理,辨别是非,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新闻工作不可避免地与现实政治发生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加强政治学习,领会党中央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党报记者,各级党报是各级党委的机关报,一切新闻活动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弘扬主旋律。其他媒体记者也要把握舆论导向,不得发表同中央精神相抵触的新闻和言论,也不得在群众中散布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相矛盾的不和谐之声。
只有理论上的觉悟,才是真正的觉悟。学习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才能从中不断地汲取丰富的养料,并化为自己的“血肉”。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现行的有关政策。学习政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领会和理解,并且知道当前实际工作的重点或中心所在,政策界限所在,从而使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有所遵循,不致偏离正确的方向。记者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理论和政策;再把学到的理论和政策应用于新闻工作实践。一个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记者,要对政治敏感,有独到的见解,锐利的眼光,能见微知著,对形势有一定的预见性。如果是更全面的记者,不仅能描述问题,还有解释、分析、评论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素养
我国汉代思想家王充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王充:《论衡·效力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而记者由于其工作的特点,接触对象极其广泛,采访报道的面又涉及到生活的各领域、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对知识的掌握有着更高的要求。对记者来说,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着比较精深的知识。
首先,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曾说过:“教授、博士可以就某一些专业、某一方面的问题深入研究,成为专家。记者工作接触社会面广,自己也料想不到明天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要求记者对各方面的知识都积累,才能适应工作。”(郭超人:《培养新闻人才要跟上时代的需要》,《新闻学会通讯》1983年第16期)记者知识丰富,思想驰骋的天地就广阔,联想能力就强,同采访对象接触时共同语言就多,采写新闻时也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否则,知识贫乏,遇事一问三不知,提问题又不着边际,采访势必会闹出笑话。
其次,记者还应该是个“专家”,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比较精深的认识。由于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记者要成为无所不晓的“通才”、“全才”也越来越难,甚至成为不可能。再说,在新闻媒体内部,各记者的采访领域一般也有大体上的分工,俗称“跑口子”,记者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采访活动的范围,负责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报道。记者在自己分工范围内,时常与相关领域的专家交谈,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家交谈是没有资格的。范长江说:“新闻记者是无法不分工的。所以每一个人在广泛的常识基础上,更应有自己的专长,如外交、经济、军事、政治等。在这些专门部门中,记者必须比常人精通,能有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记者的意见,才是权威的意见。”(范长江:《通讯与论文》),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P292)也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在自己所负责的采访领域内,更及时、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作出高人一筹的报道。比如,我国一些驻外记者和国内的外事记者,有不少就是国际问题专家;一些长期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则往往成了经济问题的专家。
三、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主要指记者要精通新闻业务,能熟练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新闻采写的规律。
记者要学、要练的基本功是很多的,从记者的才能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把握客观实际的能力;二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三是新闻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首先是记者对客观实际的了解和把握能力。新闻采访是记者的日常调查研究活动,这中间有许多学问,有许多具体经验,需要记者结合实践去磨练、去掌握。但这方面才能的培养,仅靠日常的采访还是不够的,它需要记者有意识地加强某些专题调查研究、蹲点调查研究等基本功训练。专题调查研究,是就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的某一专题,经历一个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蹲点调查研究,是选择一个点蹲下来,同干部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既“解剖麻雀”,又亲自感受,亲身体验。这正是党中央提出的新闻报道要做到“三贴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其次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这也是记者一项重要才能。因为新闻报道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语言文字工作,它不仅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精练,而且要求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新闻报道有截稿时间的要求,不允许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既要准确,又要快捷;既要有质量,又要有数量,要求的确很高。缺乏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无法胜任记者工作的。要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就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基本功锻炼。同时,又要注意提高语言文字的修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记者平时要向古今中外优秀新闻作品学习,向群众学习,只有多学多练,才能提高这种表达能力。
其三是新闻业务技能的熟练运用能力,这是记者才能的集中体现。记者应当在反复的新闻实践中,对新闻从采访到传播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环节都要尽量地熟悉,懂得其中的规律和要求。这里包括新闻策划、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技术环节。现代记者还要掌握互联网的使用,互联网、多媒体的全新信息传播环境,给记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崭新的要求,记者、编辑的采访、写作、编辑的全过程,都将实现全程电脑化。记者无论是在新闻事件现场还是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采访,都离不开电脑、互联网、多媒体。所以记者要熟练掌握数字式摄像机、摄影机、编辑机以及运用网络传递稿件等功能,掌握电子邮件、新闻组、电子公告版、可视交互等网络采访技巧。互联网又是英语的天下,要想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网络技术,就要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至少能用英语熟练地进行网络浏览,查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甚至有能力的话用英语进行网上可视采访。
总之,一个成功的记者都是先成就品格,后成就业绩。有素养,有品格,才能做大事,做记者也才能成为真正的好记者。
思考题:
1、什么是记者?记者的称谓是怎么转型的?
2、记者的职责有哪些?社会对记者这一职业有什么要求?
3、记者的素养包括哪几个方面?试陈述构成记者素养的理由。
4、你认为,在受众心目中,一个合格的和优秀的新闻记者的标准各是什么?
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能力要素
第一节 新闻发现力
一、新闻发现力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的道理,有过新闻实践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新闻,差别就在于你有没有发现新闻的眼光。确切地说,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没有好的发现就没有好的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是比新闻采访和写作技巧更为重要的技能。
什么是发现力?发现力就是经过深入研究和探索,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新鲜事物,揭示前人尚未揭示的内在规律的能力。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发现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
2、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
3、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
4、善于发现和捕捉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
5、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
6、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苗头、新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
从新闻界的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记者、编辑都比较重视“发现”。无论是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时候,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时候,一大批记者、编辑深入生活第一线,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新鲜事实,总结了不少对实际工作有较强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的新鲜经验。然而,近些年来,新闻界也出现了一种“忽视发现”的苗头,记者从生活中直接发现的重大新闻有减少的趋势。有的记者呆在办公大楼里的时间越来越多,抄简报、等请柬,热衷于参加“新闻发布会”。有一位记者写道:“作为文字记者有时坐在家中根据现场直播写新闻反而比亲临现场效果好,国际互联网络的普及更使记者可以‘大偷其懒’。”这位记者还说,“利用国际互联网络,记者一天可以浏览成百上千个新闻事件”,“若是记者亲临现场采访,纵有三头六臂,一天能采访几个新闻事件?”我们并不反对适当地利用互联网络广泛地了解情况、积累资料,也不反对利用现成的文字材料编发部分稿件,但是用在互联网上抄新闻的便捷,贬低新闻记者采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放弃了新闻记者独立发现重大新闻的天职,违背了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原因有二:一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它要求大众传播媒体的记者编辑尽量做到“第一个报道新闻事件”。国际互联网和报刊上的确有许多“第一个”报道出来的新闻,但那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对于你来说则属于第二手材料,毫不新鲜,更谈不上是“独家新闻”;二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再生新闻”很容易造成失实报道。因为新闻传播有一条规律,就是所有的新闻都有一个“起点消息源”,从“起点消息源”到“新闻的最终接受者”的过程中,经过许多加工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使消息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哪个记者所处的位置最靠近“起点消息源”,他获取的信息的真实性受到的干扰就最小,因而就有可能最准确。
二、新闻发现力的培养和训练
新闻发现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也并不是与新闻从业时间的长短完全成正比的。有的人从事新闻采访多年,发现新闻的能力并不强,只能发现一些显性新闻、明摆着的新闻;而有的人新闻从业时间很短,就能具有很强的新闻发现力,常常在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一般的东西,思维非常活跃。那么,新闻发现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1、要对任何事物保持新鲜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
新鲜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这种态度对发现新闻也极为重要。新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新鲜,是以往没有出现或没有报道的内容。我们从客观事物中发现新闻,就是要发现其中具有新鲜特性的内容。然而,大千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许多已是司空见惯,即使遇到一些新出现的事物,有时我们也感觉似曾相识。要从司空见惯、似曾相识的事实和现象中发现具有新鲜特性的新闻,就要求记者凡事保持新鲜感。即使遇到过去遇到过的事物,也以第一次遇到的心态去认识,以强烈的探究欲弄清事实背后的真实内涵,这样就会发现一些过去未曾被发现的新东西。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就必须对任何事物都保持新鲜感,对什么事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去关注,去探究。我们说敏感是对一件事长期高度的关注而产生的顿悟。只有对客观事物保持极大的关注热情,才可能产生这种敏感,才可能有许许多多的新闻被发现。这就要求一个记者必须保持广泛、持久的新闻热情。
2、要全面熟悉采访对象,具有内行的眼光。
记者对事物的新鲜感建立在对采访对象熟悉的基础上。只有熟悉情况,成为内行,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新鲜感才可能成为发现新闻的良好品质。没有对情况的熟悉,只能算作外行的新鲜、盲目的新鲜。可以说,熟悉情况是发现新闻的前提和基础。这种熟悉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熟悉相关情况已报道到什么程度。发现常常表现为一种顿悟,它常常是在对已有报道的关注时突然产生一种新的报道思路、报道角度。
二是必须对关注的问题非常熟悉。报道是现实的表现,只有对现实有全面的、透彻的把握才能发现问题、发现新闻。这里又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一个长期跑某一领域的记者,因为对这个领域的情况十分熟悉,哪怕有一点变化都会引起他的关注,从而把这种变化置于其生存和发展的大背景中判断其价值,进而发现新闻;另一层意思是,因为对某一领域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看得更清楚,因而在发现问题中发现新闻。
3、要拥有多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素质。
发现新闻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新闻,必须具备新闻学的相关知识。不然,遇到一件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却因无法把握它是不是新闻而失去了及时报道的机会。
然而,发现新闻仅有新闻知识是不够的。客观事物千奇百怪,有些地方的某些做法既不合理又违背了政策法规,自然应作为新闻予以报道,而有些做法看起来很不合理却是政策法规允许的,这就要求记者具有一定的政策法规知识;有些事情违背了经济学的原理,有的则需要用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有的却必须用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等,这就要求记者拥有广博的知识,对众多领域的知识都尽可能多学一些。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知识,遇到了一些事情才可能有所判断,有所发现。
记者除了具有理论知识外,有时候还必须广泛地了解社会知识,包括一些行规、习俗等。这些对新闻发现都有很大作用。对新闻记者来说,学习是无止境的过程,新闻记者必须学习和了解所有学科的基本知识,才能对新闻事实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4、要学会并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具有究根问底的思想品质。
新闻发现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必须借助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
(1)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发现新闻。所谓逆向思维,通俗地讲,就是与事物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抛开习惯的思路和视角,能够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发现新闻。逆向思维之所以奏效,是因为现实本身充满了悖论。正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色相和,前后相随。”悖论开启了新的可能,引导人们冲破思维的樊篱。《文汇报》记者万润龙在总结自己发现新闻的体会时说:“参加新闻工作多年,我已养成了逆向思维的习惯,凡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能吗’。”“当今社会,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有的系自然产生,有的是人为制造,有的则是非倒置。冷静面对这层出不穷的‘新闻’,不为表象所惑,不为利益所动,独立思考,寻找其中真正的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锻炼自己新闻敏感和判断能力的必要前提。”
(2)善于运用纵深思维发现新闻。纵深思维就是不满足于记录事物的表象,按照原思路往前再迈一步,刨根问底,从而发现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记者的职责就是记录生活、反映社会的原态。这种记录和反映最经常地表现为描述现实的表象,就事写事。真正优秀的记者则是在认识表象的基础上,探究表象下面的真实原态。这种原态则是本质的原态,这种新闻的真实是本质的真实。这就是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优秀记者却想到、做到了。此时,纵深思维是最常用的思维手段。
纵深思维最突出的特征是真知灼见,没有看到本质的真本事,就无法透过表象深入一步。刘白羽在《记者的笔记本》一文中曾说:“当一种新鲜事物出现眼前,你不但记录原象,还要记录你的思考。这就是说,在你用眼敏锐观察时,同时就要用脑敏捷思考、用最通俗的话表达,就是不但有你的印象,还有你的认识。只有这样,那形象才有生命、有血液、有呼吸,才能迸发出你心灵的火花。”我们认为,新闻记者不只是历史的记录员,还必须成为社会的观察家,惟有仔细的观察、深刻的分析,才能在历史的一页里留下些许痕迹。真正的观察家是有深度的思想的,能够撇开纷繁的表象观察到背后的深层本质。
纵深思维最常见的两种表现是:一是在横向综合中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本质;二是在纵向深入中挖掘事物的深层内涵。
(3)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发现新闻。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像力,突破思维限制,由一点出发,向着无数的方向驰骋,从已知的领域出发去探索未知的境界。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新闻采访就是要搜集大量素材,要由一点散开,从而在与事实相关的无数个侧面中发现新闻。举一反三是发散思维最常见的方式。一篇报道出来后,广泛地开启思路,在大量寻找类似新闻素材的采访中,往往也会有新的发现。1999年新华社开设了一个国庆50周年的新闻报道专栏——“身边小事看变化”。虽然从专栏确定到发稿仅用了三天时间准备,却在整个国庆报道中得了三个“第一”:栏目持续时间最长,从8月22日到10月15日,共55天;发稿量最大,共发了总社和分社113篇稿件;参与写稿的记者最多,100多位记者写来稿件。这个栏目一经确定,各路记者纷纷出动,围绕这一专栏,开动观察和思考的机器,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相同的主题。如《山村有了环卫工》、《现在的孩子长高了》、《老北京不识北京城》、《村里来了法律顾问》、《农家作息改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第二节 新闻敏感
一、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曾说过:“没有新闻鼻、新闻眼,请滚蛋。”
二、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
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往往有5种:
1、在众多线索面前,判断哪些线索可能导致发现新闻。这是记者的一种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西方新闻史上有个十分经典的例子,有一位明星演员到某城市演出,《纽约时报》年轻记者迪姆士·泰勒受报社指派,晚上到剧院采访这位大明星。谁知演出突然取消,这位记者便心安理得回家睡大觉。半夜,泰勒被电话铃声惊醒,是编辑打来的。编辑气冲冲地告诉他,其他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是这位演员自杀。编辑说:“像这样一个名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它的背后可能有更大的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指‘嗅觉’)不要再感冒堵塞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记者,时刻都要有对新闻的预测能力。
2、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可能引起读者兴趣。记者面对新闻事实,要迅速估量出其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新闻是写给人看的,每则报道能否引起较多受众的兴趣,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西方记者和新闻学者很重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新闻敏感首要、主要之点,乃指记者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随着这些年来的新闻改革,我国新闻界对这一点也日益予以关注,“一报就响”、引起广大受众普遍兴趣的报道日益增多。
3、在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判断哪个最重要、哪个新闻价值最大。常有这样的情况,几个属同一性质、题材且都有价值的事实摆在记者面前,能否从中判别、提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构成报道,显然,记者这一方面的新闻敏感强弱,就往往决定一切了。敏感弱的记者,或可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或可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敏感强的记者,则善于将这些事实认真进行比较,从中鉴别出“含金量”最高的事实予以报道。如《羊城晚报》记者于1982年12月21日采写并报道的《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就是一例。
4、对报道新闻事件的时效性的判断力。因为有些新闻报道需要掌握“火候”,提前和延后报道都不适合,有些新闻要寻找报道的由头。比如一些时令新闻就特别强调时效性原则。
5、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发现哪些可能发展为更重要新闻的能力。这种判断是一种在旧的圈子中、旧的事物中、旧的题材中,发现新的内涵、新的变化和新的思想的能力。没有旧了的题材,只有旧了的角度。这是许多记者常说的话。法西斯灭亡十多年后,作为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阳光明媚一片碧绿,孩子们在大门口玩耍。”此地现在很平静,无新闻可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当年游罢奥斯威辛集中营,写就一则电稿《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成为不朽名篇。这篇报道没有寻常意义上的新闻,记者通过写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将情、景、事融为一体,发现了平静生活掩盖下奔突的火山,发现了参观者(同时也是作者)心灵情感深处掀起的风暴,而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就是作者从新的角度认识战争与和平的新闻所在。记者须是思想者,旧新闻才有新意义。
新闻敏感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是记者对社会与人的认知过程。记者的新闻敏感依赖直觉,然而这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直觉,而是经过长期和反复的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才获得的直觉。这种直觉是新闻从业人员所特有的一种浓缩的、简化的思维形式。
三、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
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独特的新闻敏感,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当我们面对着足以令我们怦然心动的新闻事实时,凭着新闻工作职业的敏感,我们毫不犹豫地拿起手中的笔或举起相机按动快门去把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下来,应该说这是新闻敏感度高、职业技能强的一种体现。然而,有时我们在采访活动中会突然遇到一种令记者颇感尴尬的新闻事实,这种新闻事实虽然也需要我们去记录、报道,但它更需要我们诉诸非职业化行为,甚至要求我们以放弃或牺牲一条唾手可得、极富新闻价值的报道为代价去干预它。这时,我们的新闻记者该如何作为呢?我们还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无情”的记录者吗?从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出发,此时此际,对于记者来说,仅有新闻敏感是不够的,还必须以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去干预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不能为新闻而新闻,不能路遇危难而作壁上观者,或“守株待兔”坐等更大价值的新闻发生。否则,你的新闻作品即使再具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也会因它缺失一个新闻工作者最起码也是最可贵的社会责任,在报道发表出来以后而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诚如是,受众在感受新闻事实的同时,不免对新闻记者的思想水平、道德素养、业务能力产生怀疑,发生慨叹。
200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第十四版,就刊登这样一组题为《危难之际真英雄——目击落水者绝处逢生》的新闻摄影作品。报道的内容是,4月25日下午4时,一位三十出头的妇女在江西景德镇市莲花塘边不慎落水,并被一乘车路过此处的中年男子英勇救起的前后经过。从作品的主题来看,不失为一篇表扬见义勇为事迹的好报道。但读罢令人感到蹊跷的是,此新闻的目击者——现场的新闻摄影记者始终在扮演什么角色?这里不妨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记者给这组图片中的第一幅图片所配的文字:“落水的是位三十出头的妇女。生存的本能使她在水中拼命挣扎,时沉时浮。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渐渐地丧失了挣扎能力,开始慢慢下沉”。从这幅图片及其所配文字可以获知,摄影记者几乎是在这位妇女落水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事故现场,并“抢”拍下这幅令人揪心的图片的。同时,我们也不难推断出,摄影记者是在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用相机取景框仔细观察这位妇女在水中如何拼命挣扎,直至慢慢下沉的前后全过程。虽然这位落水妇女在“情况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幸运地被一过路男子英勇救起,最终没有酿成人间悲剧,但是读者不禁纳闷:我们的摄影记者自始至终怎么能够那么沉着、冷静地站在岸边充当旁观者呢?在人命关天的时刻,竟然无动于衷地只管一心一意地在那里忙着拍摄,并静观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坐等救人英雄的骤然出现,进而实现自己捕捉瞬间新闻的目的。试想,假如一直没有等到救人英雄,摄影记者是不是就这样眼睁睁地“目击”落水妇女再慢慢地沉入水底呢?难道这就是新闻记者所要抓的“活鱼”吗?难道这就是真正的现场新闻吗?在这样的危难之际,记者难道除了抢拍新闻外,就可以不顾职业道德,不讲社会责任,甚至可以见死不救吗?记者习惯于呼唤英雄的出现,此时他自己近在咫尺为什么就不能去充当英雄呢?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也值得我们去探讨。
其实,翻翻中外新闻史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事情在西方新闻界早就发生过,但均毫不例外地遭到舆论界的一致谴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纽约镜报》的一个记者,看到一个失业模样的工人在桥上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好像要自杀。记者足足盯了他一个多小时,那个工人终于爬到桥栏杆上,准备跳河自杀,这位记者不但见死不救,反而把摄影机镜头对准了他,但是还不照。等到工人跳河的一刹那间,记者却大叫一声“好”,迅速按下了快门。当这幅照片被当作新闻摄影杰作发表出来以后,立即引起人们的非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在评价这件事时认为:“透过这件事,我们看到这个记者在救人与拍照的问题上作出的抉择是违反做人的起码道德的。”无独有偶,1985年6月18日,涉嫌犯有诈骗罪的日本丰田商事会会长永野一男的寓所里挤满前去采访的新闻记者。下午,两个不明身份的男子冲进永野的房间,一个揪住永野的脖子,一个用匕首刺向永野的头部和胸部。在场的记者目睹了凶杀的全过程,却无一人报警或上前阻拦。当晚,日本各电视台播放了记者在现场拍摄的永野被凶杀的实况,立即在日本社会上激起轩然大波,社会舆论从维护法制和社会道德的角度对现场的新闻记者的无动于衷进行了猛烈抨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在西方,新闻记者虽然享有《新闻法》所赋予的高度新闻自由,但也不允许丧失社会道德去“抢”新闻,而且也是在西方,当有识之士认识到“新闻自由论”跨越真理,有害新闻泛滥并殃及社会公德时,他们就明确提出了“社会责任论”,规范记者的言行。资本主义国家尚且做到这一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就更不必待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安珂就是我国新闻界涌现出来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他用自己的言行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983年3月8日下午六点多钟,安珂上完广州市业余大学新闻班的第一堂课后,和两位同学到一家小吃店吃饭。在突然发生的一宗盗窃行凶案面前,他为了保护同志,捉拿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利益的凶手,挺身而出,赤手空拳与几名歹徒英勇搏斗,不幸身中数刀壮烈牺牲。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自己就应象英雄人物那样,当人民需要我献出生命,我就应毫不犹豫地献出来;如果不用马上献出生命时,自己就应在平凡中对人民贡献一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他的英雄事迹在我国新闻界广为传颂。
笔者认为,作为新闻敏感载体的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之间无疑存在着一个价值判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分寸,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这个基本框架内切实履行新闻记者的工作职责。
其一,当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保持一致时,新闻就体现为社会和时代的主旋律,记者应积极予以关注并大力进行报道。著名记者穆青曾说过:“一个记者,一个无产阶级记者,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一条就是必须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所追求的只是利用新闻宣传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尽责。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新闻媒体肩负着舆论导向和社会教化的特殊社会功能,能最迅速、最广泛地影响社会,是引导舆论、影响舆论的重要工具,因此,新闻媒体在传播行为的选择上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而社会规范的核心内容就是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它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既要有新闻敏感性,又要有社会责任感。而且当我们发现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时候,此新闻正是我们所积极寻求并密切关注的。纵观我国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涌现出来的、大量的、反映和体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的优秀新闻作品,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等,无不具体、生动地体现了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的高度一致性。同样是一组新闻摄影作品,《人民日报》记者李仁臣拍摄的《路遇学娃》,一段时间在新闻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李仁臣在离开延安的采访途中忽遇一农村小男孩在土墙上乘暮伏读,此情此景令记者深为感动,出于对学娃的同情和爱心,他灵机一动拍下了这组动人的图片。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记者用新闻的视角介入了普通人的生活,观照处于困境中的人的生活际遇,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引发人们对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进行理性的思考。难怪一位新闻界老前辈在看了这组摄影作品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记者的政治洞察力、社会责任感和新闻的技巧相结合,就会出好作品。”相反,记者如果没有持久的新闻敏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像这样精彩的瞬间就可能“失之交臂”,很难捕捉到。
其二,当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产生矛盾,选择后者就意识着失去新闻,选择前者可能会产生负面宣传效应时,记者应学会放弃,情愿“忍痛割爱”,舍“卒”保“车”。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报纸上“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虽然没有哪一个记者会在有可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事实面前无动于衷,也没有哪一个记者不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未能与受众谋面而深感痛苦和遗憾,但是一旦在新闻事实与社会责任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新闻工作者必须从维护大局出发,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理性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决不能感情用事,从个人角度出发,片面追求所谓的新闻轰动效应,不顾社会负面影响,不计报道后果,为新闻而新闻,更不能在新闻活动中见利忘义,违背或丧失新闻职业道德。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陈耀文的话来说,这叫敢于“朝自己开枪”。1995年11月中旬,陈耀文和他的同事们曾根据现场采访、拍摄做过一档选题具有轰动效应的节目,内容是批评“上海家化”北京经营部将过期化妆品改换包装重新送回市场销售的错误做法。虽然他们开拍时就定了这样一个原则:“‘板子’要打在北京经营部,不要伤害‘上海家化’本身”,而且采访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陈耀文和同事们同时又考虑到,“上海家化”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正在艰难地走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道路,这档节目批评的虽是北京经营部,但节目一旦播出就不可能不对“上海家化”及其产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着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陈耀文和他的同事们主动向台里提出不播这个节目,“宁愿放弃一条火爆的新闻,也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盲目追求自己的新闻轰动。”这样做的结果,真正体现了一个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记者更高层次的职业素质。
其三,记者要有为抢一条有价值的新闻而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但绝不能有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来为自己换取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的杂念和行为。由于新闻媒体肩负着舆论导向和社会教化两种主要社会功能,新闻工作者又被赋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神圣历史使命,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从主观上来看,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职业行为的选择上必须拥有一个非常高的自我要求,在平常的采访活动中,有时为了获取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新闻记者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要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正如新闻前辈范长江所说:“要想作一个顶天立地的记者,非有高度的牺牲精神不为功。”新闻工作既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的艰苦职业,又是一个具有危险的职业,战争、动乱、灾难等,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新闻工作者的身影。虽然我们不提倡新闻记者去作无谓的冒险和牺牲,但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得记者尽力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里到达现场,并迅速发出报道。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古今中外不少重大事件的真相都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采来的,不少记者为了神圣的新闻事业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几年前,深圳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一名记者为了拍摄火灾现场,被炸得身负重伤。在屏幕上,我们没有看到他受伤时的画面,但是他那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摄像机中的录像带却保留了火灾现场的珍贵镜头。再如,辽宁锦州有线电视台记者杨晔,为了拍摄抗洪抢险的镜头,主动请战,扛着一台10多公斤重的摄像机,跟着汛情检查小组在水里泥里整整趟了六个多小时,始终坚持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当洪水已齐腰身时,他仍然在拍摄,最后不幸献出了年仅26岁的生命。相比之下,那些既想为自己捞取有价值的新闻,又想明哲保身,甚至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的新闻记者,则是多么的相形见绌,其职业道德又是多么的低下和令人鄙夷。
由此可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绝不是抽象的,它是通过记者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作风及其新闻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而表现出来的。新闻从业人员不能把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仅仅视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或达到个人要求的手段,而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把它当作自己终生为之奋斗和献身的事业来认识和实践。只有这样做,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
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发现力?新闻发现力是如何产生的?
2、发散思维在新闻发现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什么是新闻敏感?它的主要内涵有哪些?
4、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如何?
5、从一个具体的新闻个案看新闻是如何发现的?
第三章 新闻采访前的工作
第一节 新闻策划
一、新闻策划的含义
对于策划,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纂委员会曾经作过如下表述:“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它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标决策之依据。也就是说,策划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转引自赵振宇:《新闻策划》,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P3)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
二、新闻策划的特点
从广泛意义上看,新闻采访策划属于采访工作中的准备程序,是先于正式的采访活动而实施的。但是,新闻策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采访准备。原因在于:
1、新闻策划的对象是重大题材的新闻事实。
一般采访准备的对象是宽泛的,不论题材大小,都要求做好准备工作,但不一定需要进行事先策划。只有具有较高新闻价值、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反响大且有一定的采访难度的重大题材,才能够成为新闻策划的对象。比如一些报纸推出的“特别策划”、“特别报道”和“特刊”等,尤其是每逢重大事件发生,一些报纸设计并推出的“号外”就是新闻策划的产物。
2、新闻策划的目的是要追求新闻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以产生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一般的新闻采访准备,主要是为了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采访准备的侧重点在于如何进一步明确报道思想,如何熟悉、了解采访对象,如何设计提问方案及采访计划等。而新闻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新闻资源,从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新闻策划的重点便是如何选好题,思考如何规划理想的采访报道方案。
3、新闻策划的内容安排有着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一般采访准备的内容安排都是依据采访对象的已知情况而决定的,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只是在规定采访对象的前提下才有所体现。比如,记者得围绕采访对象去学习有关政策,去搜集有关资料,去制定采访方案。而在新闻策划中,记者不仅要从对象的“现时态”出发去进行设计、规划,而且要主动设想对象可能或必然会出现的具有“潜在新闻价值”的变化与发展,甚至可以通过自身的有意识活动,“激发”这种变化与发展的“潜在新闻价值”显现,从而据此谋划具有“前瞻性”的采访报道方案。比如《新安晚报》2005年“两会”期间推出的“中部崛起”策划。可以说,较之一般的采访准备,新闻策划表现出更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4、新闻策划往往是群体性行为。
一般的采访准备属于记者的个人行为,采访准备的各项内容通常是由记者自己独立实施并完成的。而新闻策划由于要求高、涉及面广,往往需要记者、编辑以及传媒领导群策群力,共同谋划,有时甚至需要其他传媒的记者、编辑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新闻策划是一种群体性行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新闻策划的作用
新闻策划在新闻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新闻传媒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新闻传媒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力中的核心因素就是新闻内容和新闻报道的质量,报纸的发行量和广播、电视的收听率、收视率都取决于新闻报道的水平。如何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胜出,新闻传媒大多选择了新闻策划这一手段,丰富新闻报道的层次,宽视野、多视角,推出有份量、有深度的新闻力作来,增强自己的新闻竞争力、市场竞争力。
2、有利于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多出新闻精品。
新闻精品是新闻传媒的代表作和“脸面”所在,它可能是一篇震撼人心的典型报道,可能是一组异彩纷呈的系列报道,可能是一组令人非看下去不可的追踪报道,也可能是一组引起受众亢奋、共鸣的“热点”报道,或者是一组为受众释疑解惑的“疑点”报道。新闻精品的有无、多少,决定着新闻传媒的水准、档次。同时,能否采写出新闻精品,也是检验记者能力、水平的一个主要衡量标准。重视新闻策划,合理地、充分地利用新闻资源,就可以避免大“材”小用或者优“材”劣用,增强新闻作品的份量,拿出“拳头”产品,这样的报道才是真正的精品。比如完全可以写成通讯的作品被一篇简单的消息打发了,实在可惜。
3、有利于新闻传媒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新闻报道要承担一定的舆论导向任务,这是由我国新闻传媒的职责和功能所决定的。当前,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弘扬主旋律,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要求。尤其是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其受众面广,影响力大,舆论导向的引导作用尤为明显。新闻策划的着力点一般是在新闻报道主题的设置和突破上。因此,精心设计新闻策划,努力促使新闻报道的主题产生强烈的“舆论场”效应,是新闻传媒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一条好途径。
四、新闻策划的要求与方法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理论与实践,新闻策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遵循这样一些要求与方法:
1、要坚持策划“创意”的科学性。新闻策划最宝贵的品质在于它的“创意性”和原创性。没有“创意”,没有独特的构思,便谈不上策划,而只是一种常规性的计划工作。时下,一些新闻传媒虽然也在搞所谓的新闻策划,但大多是“克隆”别人的策划模式,跟着别人的屁股转,亦步亦趋。这种“克隆”式的“策划”,是与新闻策划的本意相违背的,追求“创意”,杜绝平庸,是新闻采访策划的灵魂所在。
新闻策划活动十分讲究“创意”,这是记者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记者的这种“主体性”,策划活动的这种创意性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基础上的,而决不是违背科学的胡思乱想。在新闻策划活动中,记者的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对采访报道内容的选择、表现、评价等方面,这些都必须以尊重客观存在为前提,必须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是记者科学地运筹帷幄的结果。否则,不顾客观实际,凭空设想,用主观想象代替或左右客观现实,这就不是新闻策划,而是策划新闻了。
2、要坚持策划报道“导向”的正确性。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导向问题是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每时每刻都不能忘记的问题。所谓导向正确,就是要通过新闻报道引导社会健康向上,给受众以最好的精神食粮。其实质内容就是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新闻策划活动中要坚持导向的正确性,最集中、最关键的就体现在所策划报道的新闻主题的确定上。新闻主题合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合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就是导向正确;反之,则是导向错误。在现实生活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相一致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而制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便是党和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正确地理解、把握这一点,新闻策划思考新闻主题时,才能做到心明眼亮方向准,报道也才会取得好的社会效果。否则,新闻主题失准,报道就会给党和政府添乱,给社会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
3、要坚持策划报道“火候”的把握性。新闻策划的对象一般都属于重大的新闻题材,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或者感兴趣的敏感话题。生活中的这些题材、话题,往往容易引起群众的心理波动和社会震荡。新闻策划中如何正确对待、处理这些题材、话题,是“热”处理还是“冷”处理,是大声疾呼还是点到为止,是正面突破还是侧面迂回,是马上介入还是等待时机,这都涉及到新闻策划报道的“火候”把握问题。
新闻策划报道的火候把握,从政策依据上讲,表现为一种口径;从对所报道事实的整体认识上讲,表现为一种基调;从截取和评价事实的着眼点上讲,表现为一种角度;从对事实的表述和语言氛围上讲,表现为一种分寸;从传播事实的载体上讲,表现为一种形式;从事实发生与传播的时差上讲,表现为一种时机;从事实信息的传播密度上讲,则表现为一定的报道数量。新闻策划中,强调报道“火候”的把握,正是这种政策口径、评价基调、截取角度、表达分寸、传播形式、报道时机和报道数量的最佳组合。
“急火文火总有度”,既要善于控制“火”的大小,又要善于掌握时机。否则,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出手太慢,有可能成为“马后炮”、“放空炮”。这就是新闻策划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新闻策划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
第二节 新闻线索
一、新闻线索的含义
新闻线索是指可能成为新闻的或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播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是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
二、新闻线索的特点
1、相对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新闻五要素不全。
2、相对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是比较零碎的,信息是不完整的。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新闻线索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5、新闻线索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可能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是真假混杂。也就是说它的可靠性待记者进一步去核实。
三、新闻线索的作用
1、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的动机。
新闻线索所发出的信号或者征兆,至少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这种信息正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所捕捉的目标。如果没有线索发出的信息,也就没有触发新闻记者新闻敏感的外因。这样,记者对客观事物的新闻敏感也就无法产生。所以,新闻线索其实就是一种“触媒”。
2、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
线索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向导,给记者的采访引路,使记者迅速找到采访的目标。虽然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报道主题之后有了总的采访重点和方向,但是具有到哪个地方去寻找新闻,把什么问题作为采访的突破口仍然是个问题。记者只有靠线索引路,追寻新闻才有具体的目标,从而能够有效地完成采访任务。
3、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每一次新闻报道都相当于一次“战役”,而在“战役”中要想取得胜利,就得依靠高质量的信息。好的新闻线索无疑是媒体报道决策最需要的信息。掌握的线索越多,意味着可供选择的采访方案就越多,记者活动的选择余地就越大,那么,决策就可谓达到了最优化。相反,可掌握的新闻线索越少,媒体做出高水准的报道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小。当下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新闻线索的获得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四、新闻线索获得的渠道
1、来自发布新闻的党和政府的有关机关,或者是编辑部提供给记者的新闻线索。
这类新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记者应当主动地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新闻新索。
2、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受众)提供的新闻线索。
这是一条广泛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任何一家媒体的记者数量都是有限的,记者的活动范围和时间、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新闻线索都及时、全面地获得,通讯员和读者就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很多媒体都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与读者的信息交流。
3、来自记者的发现、寻找和挖掘。
寻找新闻线索不能完全依赖他人提供,更多的是记者自身的发现、寻找和挖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1)捕捉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把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当作线索来处理,但不能简单抄袭。
(2)浏览互联网的最新报道。互联网的优势是快捷、互动性强。
(3)广交各方朋友。与自己所采访报道的行业和领域的人士交朋友,构建自己的“关系网”,让他们随时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线索自然丰富了。
(4)重视新闻热线。这里包括热线电话、读者来信、群众来访等,注意通过这种渠道收集反馈信息,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和分析群众中存在的问题。时下不少媒体都开辟了新闻热线,新华社还在相关媒体上刊登热线电话,欢迎提供线索,不少新闻媒体对群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根据价值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称之为“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南京晨报》最高奖励额度高达3000元。
(5)制作特殊日历。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对记者来说,都是重要的新闻源。记住这些日子,在它到来之前寻找相关的人、相关的事进行采访报道就是新闻。
4、参加各类会议,从领导讲话、会议文件和有关工作简报上寻找新闻线索。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获取线索的渠道,这在党报工作的记者采访活动中格外重要。
总之,新闻线索的获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记者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曾说过:“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作为一名记者,不应把脑袋长在别人头上,不应满足当“派工记者”,而应当把生活、活动当作新闻的源泉,从中不断地获取新闻线索。
第三节 采访准备
在获得采访线索之后,采访进入采访准备的阶段。这一阶段因为新闻时效性的不同而可长可短,然而,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采访准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采访准备应该包括新闻记者各种素质的培养,这在第一章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论述;狭义的采访准备是指记者在明确采访任务之后所进行的特定的准备工作。前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后者是一个临时准备的工作环节。
一、采访准备的作用
《礼记·中庸》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计划和准备就有成功的可能,没有计划和准备就做不好。新闻采访也不例外,只有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采访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否则,仓促上阵,会使采访陷入手忙脚乱的地步。采访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采访起来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采访准备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有助于记者进一步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记者采访前掌握的报道思想和确定的采访选题往往比较宏观,是粗条线式的,不太具体。准备一下有关方面的材料,研究一下有关方面的问题,就势必会使自己的报道思想更明显,目标更清晰,重点更突出。尤其是那些限定时间的采访,重大会议、节日活动的采访,重大典型、系列报道的采访,技术性、专业性强的采访,以及外事活动、国外采访等,事前做好准备的意义便更为明显。
2、有助于记者缩短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准备得越充分,记者对采访对象才会越“熟悉”。这样,采访起来就容易“上手”,共同语言就多,起点也高,而不至于事事都从“履历”问起,从ABC谈起,那样既花费时间,又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3、有助于记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访,提高工作效率。有了认真的准备,记者就能对整个采访活动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也能主动掌握采访进程,灵活处理,从而有助于采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即使在采访中遇到困难或意外,也能应付自如,化险为夷,把采访引向成功。
二、采访准备的内容
记者在确定好采访的选题之后,一般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要进一步学习同这次采访相关的政策。要注意围绕采访任务,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学习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的有关指示、意见等,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明确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并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口径。
2、要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记者在具体采访某个人、某件事或地方时,事先一定要设法尽快对自己的采访对象有所了解,并尽可能研究之,多熟悉一些情况。至于要熟悉、研究到什么程度,熟悉、研究哪些内容,则要具体根据不同的采访目的和不同的采访对象来决定。
一般来说,要注意熟悉和研究与采访对象有关的背景资料。背景资料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背景资料就是跟采访对象有关的历史和现实的材料;间接的背景资料就是用来和采访对象作比较与研究的材料,包括有关的社会情况、类似的单位和地区的情况等。
新闻事实(事件)的背景材料往往包括纵向的历史背景和横向的社会背景。新闻发生地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历史上同类事件的背景,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新闻事件主体的有关背景等。
3、要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记者接受具体采访任务后,还应当注意寻找并分析一下新闻媒体对这一采访对象有没有过类似的报道。如果已经有了,要弄清楚它是怎样报道的,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深入挖掘。这样,就可以使采访知己知彼,有的放矢,确定自己的报道角度和重点。尤其是对一些知名人士的采访报道,只有进行这种准备,才能避免与别的媒体记者的报道产生“重复”、“撞车”,才有可能突出新意,采写出有特点的新闻。
4、要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采访计划是根据具体的采访任务来制订的,任务不同则计划应不同。一般来讲,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大型的战役性报道的采访等,一定要有周密的、具体的采访计划。而一些动态性的、事件性的新闻采访,其计划则可以简单些、粗放些。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采访范围和对象,采访时机和步骤,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应急措施等。
制订采访计划,既要细致周密,多作一些设想和预案,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临机应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预订的计划和方案束缚手脚,更不能用主观的东西去硬套客观的事物,应根据采访现场的情况,随时注意调整和修改自己的报道计划。
5、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因为采访地点的远近、采访时间的长短和采访任务的不同,记者还应做好必要和相应的物质准备。与采访直接相关的物体就有记者证或介绍信,采访笔、采访本,如果要拍照片还要准备照相机及其所需的闪光灯、胶卷、电池,或者是数码相机。广播电台记者要准备的录音机或录音笔,电视记者的摄像机、磁带、胶带、胶片以及光源等。此外,对于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困难,也要有所考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这些看似不显眼的“小事”,一旦准备不周,则有可能因小失大,给采访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策划?它有哪些特点?
2、新闻策划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某一新闻媒体的策划个案谈谈新闻策划的要求与方法。
4、什么是新闻线索?它有哪些特点?
5、新闻线索有哪些作用?
6、如何辩证地看待新闻媒体开展有奖征集新闻线索这一活动?
7、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采访对准备工作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8、就近期发生的某一新闻事件制订一份采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