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
? 概述
? 病原
? 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
? 病理变化
? 诊 断
? 防治措施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
要危害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
病。
? 除可引起易感鸡死亡外,早期感染还
可引起 严重的免疫抑制,其危害非常严重,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于 79年起先后在北京、广州、上海
等地报道发现本病,并分离到病毒,目前已
传遍全国各地,是养禽业一大疫病。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特 征
? 腹泻、厌食、虚弱、电解质平衡扰乱
? 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
? 导致兔疫抑制,使病鸡对 ND,E.Coil,沙门氏
菌病,鸡球虫等更感,MD,ND疫苗等接种反应
力降低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 原 IBDV
? 双股 RNA病毒科,55-65nm,核酸为双节段双股
RNA,无囊膜。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 原 IBDV
? 对外界抵抗力较强,鸡舍的病毒可存活 100d以
上。
? 血清型,I型和 II型,II型火鸡源性对鸡不致
病,I型各毒株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分为六
个亚型,其相关性为 10-70%,可能是免疫失败
的原因之一。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流 行 病 学
? 易感动物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
的鸡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 2~15周龄的鸡,
3~6周龄的鸡最易感。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
?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其
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和间
接接触传播。病毒可持续存在于鸡舍中,污
染环境中的病毒可存活 122天。
? 本病的潜伏期短,2~3天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
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 100%,3~5天后便出现
死亡,一周后逐渐减少,并停止死亡。病死
率可达 3~60%。若有强毒株感染死亡率可上升
为 70%。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临 床 症 状
? 本病潜伏期为 2一 3天。
? 最初发现数只鸡死亡,其后多只鸡 羽毛蓬松、
减食、萎顿、打堆 。特征性表现有:病鸡腹
泻,排出白色粘稠和水样稀粪,严重者病鸡
头垂地,闭眼呈昏睡状态。有些鸡啄自己的
泄殖腔。在后期体温低于正常,严重脱水,
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 近几年来,发现由 IBDV的亚型毒株或变异株
感染的鸡,表现为亚临诊症状,炎症反应弱,
法氏囊萎缩,死亡率较低,但由于产生免疫
抑制严重,而危害性更大。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本病的突出表现是鸡群突然发病,采食量
锐减,死亡率增高。呈尖峰死亡曲线。
鸡群的饲养管理条件越差,发病年龄越小,
或伴发有其他疾病,如新城疫等,死亡率就越
高。
临 床 症 状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 理 变 化
? 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 。
? 法氏囊的病变具有特征性,法氏囊水肿和出
血,5天后法氏囊开始萎缩,切开后粘膜皱摺
多混浊不清,粘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弥漫性
出血。严重者法氏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 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尿酸盐沉着 。
?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见有条状出血带 。
? 肝脏黄染、出血呈斑驳状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诊 断
? 跟据突然发生、感染率高、尖峰死亡曲线和
迅速康复,剖解法氏囊特征变化可以作出诊
断。
? 病原分离与鉴定:接种 9~11日龄鸡胚尿囊膜,
中和试验鉴定。
? 血清学试验,AGP,VNT,ELISA。
? PCR进行 IBDV的检测。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防 制 措 施
做好环境消毒工作防止早期感染。
? 免疫接种,1.选好疫苗 (灭活苗、低、中及高
毒型弱毒苗 ),不应损伤法氏囊功能而引起免
疫抑制 ;2.制定免疫程序,a.提高种鸡的抗体水
平使子代 3--4周龄得到保护,b.雏鸡的免疫
? 发生 IBD的措施,注射卵黄抗体 ;补充 Vit电解
质 ;控制继发感染 ;消毒。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IBD疫苗可分为 3类
? 1.温和型:对法氏囊无任何影响,可用 1日龄
鸡多种方式免疫。 7~14天后产生中和抗体。特
点:保护率低。国内复制出荷兰 PBG弱毒苗。
? 2.中等毒力活疫苗:对法氏囊有轻度可逆行影
响,但不影响发育,出现抗体早( 5天),效
价高( 1,640~2560),保护率高达 85~95%。
如北京兽研所将 CU1M株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
(代号 BJ-836),又如国内复制的荷兰 D78鸡
胚弱毒苗。
? 3.毒性型:目前都不使用。如 J-1株。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防 制 对 策
? 1.母源抗体监测:最好为微量中和,但琼扩最
易推广。
1日龄阳性率小于 80%,可在 10~17日龄接种;
1日龄阳性率大于 80%,则 10日龄再测,若大
于 50%,则 17~24日再接;若小于 50%,14~21
日接种。
? 2.环境消毒,防止野毒感染,接种 7天后才有
免疫力。
? 3.发生后处理:对证治疗(补液),使饲料
蛋白含量控制在 15%,饲料中加 1~3倍 VB和
VC。疾病初期可全群肌注、饮水免疫。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鸡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肛周羽毛被污染,脱水严重时,走路不稳并见全身
震颤,最后衰竭死亡。发病后 3~4天达到死亡高峰,
病程 7天左右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鸡脱水, 爪干燥无光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鸡脱水,皮下组织干燥,胸肌色泽发暗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腿肌和胸肌出血, 呈块状或条状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法氏囊浆膜面胶冻样水肿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法氏囊普遍水肿,浆膜面呈胶冻样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或法氏囊出血呈紫葡萄样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程较长者可见法氏囊萎缩,干酪样坏死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肾脏肿胀,有尿酸盐沉积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法氏囊干酪样坏死,肾脏尿酸盐沉积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急性死亡者两胃交界处可见出血带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肝脏黄染、出血呈斑驳状,心肌苍白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