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内涵
?1、社会历史观就是指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
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社会历史观和社会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二)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
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
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
精神生活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
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其根源在于,
? 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
? 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 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的根本标准。
? 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和认识上的分歧,归根
到底是由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不同回答
所决定的。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二、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
(一)唯心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论的主要缺陷
?1、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没有看到精神背后
的物质根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1、社会根源; 2、阶级根源; 3、认识论根源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
?1、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结果。
?2、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及其发展的需要,是历
史唯物主义得以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
?3、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还有马克思、恩格
思本人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二)唯物史观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
意识的关系问题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作用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哲学史上的
伟大变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
辩证法
?一、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劳动创造了人
?1、劳动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前肢进化成
为人的手。
?2、劳动创造了语言,推动了意识的产生和发
展。
?3、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
第二节: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
辩证法
?(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们在劳动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
这种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二、劳动是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
?(一)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1、劳动改造了自然。劳动把人同动物区别开
来,把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
第二节: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
辩证法
?2、自然物反作用于人和社会
?劳动必然要受劳动者自身生理自然的制约。
?劳动者的劳动活动受他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制
约。
?劳动对象也必须服从自然规律。
?(二)劳动是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中

第二节: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
辩证法
?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是人类生存
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2、劳动过程是形成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形成人
类社会的过程。
?(三)劳动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迷的钥匙
?劳动决定着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一、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

?(一)地理环境的内涵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
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
可缺少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理环境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其次、地理环境能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从而
形成某一地区生产的特点。
?再次、地理环境能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
潜力。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 首先、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 其次、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 再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
? (三)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 2、面对问题的两种不同认识
? 极不重视;破除”人类中心主义“。
? 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科技和生产力有
机统一起来。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口因素和人口生产的特点
?1、人口因素: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
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
?2、人口生产的特点
?周期较长;形式特殊;人口生产是种的繁衍。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2、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不同的。
?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它
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
?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
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
个方面,是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
一。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其
决定作用。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产生和存在
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2、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
活动的基础。
?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4、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起制约作
用。
第四节: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
?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一)社会生活的涵义
? 1、社会生活是人们对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它分
为:物质性的社会生活;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精
神生活,政治生活)
? 2、两者的关系: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决定着非物质
性的社会生活;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对物质性的社
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 3、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 ——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政治生活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推动着社会的变化
和发展。
第四节: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
? (二)社会生活的本质 —— 实践
? 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 2、一切社会现象只有从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科
学的说明。
? 二、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 (一)自然历史过程的涵义
? 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是物质的存在。
? 2、社会和自然一样是发展变化的。
? 3、社会的发展也象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不依
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