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 第一节 可变价格下的
? 总供求曲线
?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1,凯恩斯效应:货币余额的间接
效应(教程 145)
? 2,凯恩斯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 上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以 IS/P
曲线不变和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
为前提。如果 IS/P和 LM曲线移动
了,AD曲线也将发生移动。当
经济社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时,总需求曲线将向右
移;反之,AD曲线将向左移。
? 如图,
IS/P0
IS1/P0 LM/P0
Q
Q
AD AD1
r
r
r1
r0
P0
Q0 Q1
P0
r1
r0
r
r
IS/P0
AD AD1
Q
Q Q0 Q1
LM1/P0
LM/P0
扩张的财政政策 扩张的货币政策
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向下刚性和向上伸
缩性。货币工资向下刚性是指当劳动市场上的劳动量供大于求而存在
非自愿失业时,货币工资不能灵活地向下调节从而劳动市场恢复均衡
的状态。这时总供给曲线由正斜率的和垂直的两部分线段组成。
? 如图,? W完全刚性的 AS曲线,
P
Q W/P
L
AS
LD
LS
Q=F( L)
P0
P1
P2
N0
N1
N2
W0
W1
AS P
W0
LS
LD W/P Q
N0
N1
P0
P1
L Q=F( L)
第二节 总供给 —总需求模型
? 一、货币工资向下刚性的 AS—
AD模型,
? 二、货币工资完全刚性的 AS—
AD模型,
P
Q W/P
L
LD
LS Q=F(L)
AD0
AD1
AS
W
P0
P
1 Q
1 Q0=QF
L=LF
P AS
AD0
AD1
Q
W
LD
LS
W/P
Q=F(L) L
L=LF
P0
P1
Q1 Q0=QF
三、货币工资有完全伸缩性的 AS—AD模型
? 新古典综合的 AS—AD模型,
A B
C
D
E
LM(P0)
LM(P1)
AD
AS
W0
W1
LD
LS Q=F(L)
Q W/P
P
L
L1=LF
Q0 Q1
P0
P1
r
Q IS
ES
r0
r1
Q,r,
P,N
的决定
P
I
P
S
rI
P
I
P
Y
S
S
P
?
?
?
)(
)(
产品市场
IS
储蓄函数,
投资函数,
均衡条件,
货币市场
LM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供给函数,
均衡条件,
P
SM
P
MD
P
SM
P
MS
rMD
P
Y
MD
P
MD
AT
?
?
?? )()(
生产函数,
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
均衡条件,
f
PYPY
PWhN
NgPW
NfPY
)(
)(
)(
)(
?
?
?
?
劳动市场
第三节 投资陷阱与灵活偏好陷阱
? 一、投资陷阱:投资对利率完全没有弹性 S( Q) =I
W/P Q
Q
LM( P2)
LM( P1)
W1 W2
L
LD
LS
r IS
AD AS
P1
P2
Q=F(L)
r1
r2
Q0 Q? L
0
L?
(W/P)?
P
r I
Q
二、灵活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对利率有完全弹性
? 图例
P
Q
Q
W/P
L
Q0 Q?
L0
L?
LM( P2) LM( P1)
P2
P1
LD
LS Q=F( L)
AD AS
IS
r
r0
W1
W2
三、包括货币政策的刚性工资模型
? 图例,
W/P Q
P
L
Q
W
AD( M0) AD( M1)
LM=( M0/P0)
LM=( M1/P1)
AS
LD
LS
P1
P0
Q1 Q0 L
0
L1
Q=F( L)
r
r0
r1
第七章 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
所谓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开支来影响国民经济,以使其
达到理想状态的一种宏观经济调节政策。财政政策分为相机抉择的财
政政策和自动的财政政策两类。本章将分别介绍并进行综合论述。
第一节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与收入乘数
目标:经济稳定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乘数: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收入乘数没有考虑利率和价
格变动的影响;而在 IS—LM模型和 AD—AS模型中,有利
率和价格变动,它们将会影响到收入,使实际的收入乘数
作用缩小。
IS曲线的方程,
rbbNI vIC ???
?
?
11
100
二、消除失业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1.增加政府开支
GP??AE ??NI或 Q??消除失业
2.减少政府税收
NT??DI ??C ?? AE ??NI或 Q??消除失业;
但税收乘数小于支出乘数,因此,在分别使用两种政策
手法时,要消除同样的收入缺口,需要减少的税收数额
大于增加的支出数额。
三、消除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1.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2.增加政府税收
第二节 自动的财政政策
? 一、税收的自动变化
? 在经济衰退时,收入水平的下降会使税收数额自动减
少;这与相机抉择减税的财政政策意图相吻合;它起
着自动抑制经济衰退的作用。
? 在经济高涨时,收入水平的上升会使税收数额自动增
加;这与相机抉择增税的财政政策意图相吻合;它起
着自动抑制经济膨胀的作用。
? 二、税收体系,税收分类
按征收对象: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
按货币价值:从价税、从量税;
按纳税方式:直接税、间接税;
按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累进税、累退税、比例税;
? 三、自动的财政收支变化
? 衰退 ?少收多支 ?赤字 ?注入增加;
? 膨胀 ?少支多收 ?盈余 ?漏出增加;
? 自动的财政政策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 第三节 综合的财政政策
? 一、衰退与赤字
? 实际赤字 =自动的赤字 +相机抉择的赤字
? 经济衰退时期可根据实际赤字与自动的赤字的关系来
判断相机抉择政策的性质;
? 实际盈余 =自动的盈余 +相机抉择的盈余
? 经济膨胀时期可根据实际盈余 与 自动盈余的关系来判
断相机抉择政策的性质。
二、年平衡预算与充分就业的预算
三、财政赤字的弥补
第八章 银行制度与货币创造
第一节 银行及其货币创造
一、偿付能力与灵活性
? 银行偿还其债务的能力即银行的偿付能力。银行同时作
为债务人和债权人,必须在失去偿付能力和获得利润之
间作出选择。
? 银行须备有足够数量的现金以便储户随时提取,即银行
的灵活性。银行必须在增加灵活性从而因持有现金增加
而增加机会成本,与失去灵活性从而增加风险成本之间
进行权衡。
? 偿付能力和灵活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成本却
是相同的,保持较高偿付能力和较高灵活性的机会成本
都是因此而减少的收入。
? 二、法定准备金制度
? 银行为应付储户提款而保留的资金称为准备金或银行
储备;银行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为准备率或法
定准备率 rr。
必要准备金 =储蓄额 × 法定准备率
? 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方式:自己库存现金或存入中央银
行;准备金又可分为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
? 银行的准备金超过必要准备金的部分就是过度储备;
? 过度储备 =现有的总储备 –必要准备金
? 800美元 =1000美元 –1000美元 × 20%
? 当银行已有资金贷出时,过度储备是剩余资金即现有
总储备减去必要准备金之后的余额。过度储备的大小
决定着银行贷款的多少和规模。
? 三、银行业务与货币创造
? 1.支票交易;
? 2.贷款与货币创造;
? 3.货币创造过程;
? 四、银行的货币乘数
? 通常把一笔存款造成的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称为银行货币乘数。
? 以公式表示,BM=1/rr=1/20%=5;
? 银行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漏出量的多少;该乘数中银行必要
储备是唯一的漏出量;如果再考虑到其它一些漏出量,就可得到
与实际情况更接近的银行货币乘数。
? 考虑到现金漏出量 Cu的银行乘数,
? BM2=
? 考虑到定期储蓄漏出量的银行乘数,
BM3=
1.3
%30%12
%3011 ?
?
??
?
?
Curr
Cu
7.2
203.03.012.0
3.011
?
???
?
?
???
?
TDrrCurr
Cu
T
? 第二节 货币政策
? 一、现金的供给
? 银行的货币乘数源于支票交易; M1为既定的货币总量;现金的增
加使其对支票帐户的比例增加,即意味着支票帐户及支票交易的减
少;也就意味着货币乘数从而货币供给数量的减少。
? 二、法定准备率的控制
? 其政策作用机制如下,
? rr??ER??贷款 ??BM ? ?MS?
? rr??ER??贷款 ??BM? ?MS ?
? 三、贴现率
? 10000–10000× 10%× 3/12=9750
? 四、公开市场业务
五、货币政策的运用
萧条时期 通货膨胀时期
调整法定 降低法定准备率 ?商行扩大 提高法定准备率 ?商行收
准备率 放款、增加货币量、降低利 缩放款、减少货币供应,
率、促进企业投资,AD?。 提高利率减少投资,AD?。
央行调 降低贴现率 ?促进 商行向 央 提高 贴现率 ?减少 商行向
整贴现率 行借款、增加向企业贷款,央行借款、迫使商行收 缩
增加 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放款、减少货币供应量,
扩大投资,从而 AD?。 提高利率减少投资,AD?。
公开市场 买进政府债券 ?央行的支票 卖出政府债券 ?央行得到
买卖政府 进入市场并被存入商行,于 商行的支票即商行减少活
债券业务 是商行扩大放款、货币供应 期存款,也就减少放款,
量增加,利率下降,I?AD?。 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提高 AD?
第九章 综合的宏观经济政策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一、凯恩斯主义的传导机制
? 1.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 1)利率与货币:要点
? ( 2)传导机制图表:教程
? ( 3)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 扩张性,MS??r??I??AE??Q?;
? 紧缩性:有与上述相反的作用机制;
? 结果,
? 实现经济扩张或收缩,消除失业或膨胀,
并最终实现经济稳定。
? 2.一些关键环节的数量测定
? 在货币传导机制作用过程中,难以测定
的环节有,
v=????r; MD=MS的时间 ;a=?MDA/?r;
? 3.市场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
市场利息率 =实际利息率 +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息率 =市场利息率 -通货膨胀率
使市场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发生偏离
的基本原因,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二、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
? 1.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
? 要点:图表说明;与凯基本观点的区别;测定环节减
少,不确定因素。
? 2.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公式
? MS?V=Q?P
? 公式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 t求导,
dt
dP
Pdt
dQ
Qdt
dV
Vdt
d M S
MS
1111
???
? 上述公式以增长率表示,
? ?MS%+ ?V%= ?Q%+ ?P%;
? 在 V稳定的条件下,MS的增加将导致
PQ的变化,即 ?MS%= ?Q%+ ?P%;
? 3.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
货币政策;与凯主义的区别;
?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
政策
? 一、纯粹的财政政策
? 纯粹的财政政策是指在中央
银行的货币供给量不变时,
仅靠政府财政开支和税收变
化的财政政策。
? 1.赤字与货币供给量
? 赤字 ——弥补 ——发行公债
? 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
的公债不会使货币供给总量
增加,
? A,
? 2.发行债券的挤出效应
? 即:债券发行的结果是导致利息
率上升和私人投资减少。
? 3.我国的财政赤字及其弥补
? 增加税收;增发 M数量;
? 发行公债;
银行



A B
LM
IS1
IS2
Q
r
r1
r2
Q1 Q2 O
A
B
Q3
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 传统看法是,发行公债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有了财
政赤字就容易发生通货膨胀,因此,财政赤字、公债
发行、通货膨胀就如同三胞胎。而现代理论认为,这
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政府是向个人、企业或商业
银行出售公债,将公债收入存入银行,就可以向税收
一样使命。除了从公债出售到使用这一短暂期间外,
公众手中的货币量并无变化,不致引发通货膨胀。
? 但是,如果政府是向中央银行出售公债,或者中央银
行通过公开市场买进公债,就会使赤字货币化,这等
于中央银行创造了相应的货币,通过货币乘数就会成
倍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因此,赤字货币化是扩张的财
政政策加上扩张的货币政策,有更大的膨胀性,它在
刺激总需求 AD的同时也提高了价格 P,容易导致通货膨
胀。
? 例如,美国联邦储蓄银行持有的公债在 1974~1983年间
增加了 800亿,虽然只占公众持有公债增量的十分之一,
也会增加几千亿的货币供给量,这也正是当时美国经
济滞胀局面难以消除的原因之一。
财政赤字货币化图示说明,
? A.政府向中央银行出售公债
?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
府债券
? 赤字货币化的结果,
? 弥补赤字并消除挤出效应
政府 中央银行
增加
AD
GP GT
企业增
加投资
居民增
加消费
债券
支票簿
增加 Q
商业银行
私人企业









O
LM1
LM2 IS1 IS2
Q Q
1 Q2 Q3
r
r1
r2
A C
三、赤字开支与通货膨胀
第三节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 一、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
? 由公式 ?MS%+?V%=?NI%可知,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取决于 V对 MS变动的反应。
? V为 MS的增函数或不存在函数关系,MS变动对 NI都有
强有力的影响;
? V为 MS的减函数时,MS的增加会被 V的下降部分或全
部抵消。
? 凯主义认为,V与 MS成反比,传导机制:
MS??r??MDA??V?
? 反之,MS?? r??MDA??V?
? 所以,货币政策无效。
? 货主义认为:货币流通速度 V是稳定的,不随
MS的变化而变化。
? 所以,货币政策有效。
? 二、货币流通速度与财政政策
? 纯粹的财政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 V对 GP变动的反应。
如果 V随 GP的增加而增加,财政政策就起作用;反之
则不起作用。
? 凯主义认为二者有关,财政政策有效。
? 货主义认为二者无关,财政政策无效。
? 三、货币流通速度与 LM曲线
? GP与 MS的变动都会影响利率 r的变化;进而影响货币
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在这两种政策的传导过
程中,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环节: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
化的反应大小。
? r变化 ?MDA变化大 ??MD/?r变化大 ?V变化大,LM
曲线平缓;
? 反之,?MS/?r变化小,V变化小,LM曲线陡直。
? 而这将决定两种政策的效应。
? 货与凯对财政政策的看法,
? 货币主义,?MDA/?r小;
? GP??r?而 MDA变动小;
? V不动 GP政策作用小;
? 凯恩斯主义,?MDA/?r大;
? GP??r?而 MDA变动大;
? V?变动 GP政策作用大;
货币主义,
r1r2; Q1Q2挤出 Q2Q4
凯主义,
r1r3; Q1Q3挤出 Q3Q4
? 货与凯对货币政策的看法,
? 货主义,?MDA/?r小,LM陡峭,MS
增加,LM移动幅度大,r降幅大,Q增
加幅度大,所以 MS??Q?; r1~r2
Q1~~Q2 M政策作用大。凯主义则
与之相反。
LM1
LM2 IS1
IS2
Q
r
O
B
C
A
Q1 Q2 Q3 Q4
r1
r2
r3
LM1 LM2
IS
LM1
LM2
A
B
C
Q
r
Q1 Q3 Q2
r1
r2
r3
第十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 一、国民收入在国际间的流动
? 定义: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年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
支总额的对比;这是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记录。可通过
国际收支平衡表具体说明:(教程)
? 假定英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
? 借方(减方):国民收入流向国外;英镑换美元;本币供给外币需
求;
? 贷方(增方):国民收入流向国内;美元换英镑;本币需求外币供
给;
? 国际收支平衡项目内容有三类,
? 1经常项目; 2资本项目; 3官方储备项目;前两项为国际收支的主要
项目,后一项则用来填补国际收支的差额,以 ORT表示。
? 二、外汇市场的供求与汇率
? 1.外汇与汇率
( 1)外汇,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
段。它包括可兑换的货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各种有价证券。
( 2)汇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者说是一
国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其表示方法有两种,
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标出可兑换的若
干单位的本币; 本币 /外币 =汇率 =8¥ /1$=8¥; 本币升值,
汇率下降;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因此,外汇汇率的升
降和本国货币的价值变化成反比例关系。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标出可兑换的若
干单位的外币; 外币 /本币 =汇率 =2$/1£=2$; 本币升值,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汇率下降;因此外汇汇率的升降
与本币的价值正相关。
? ( 3)外汇市场
? 外汇市场是指包括本币在内的各种货币进行交
易的场所,包括各种经营外汇交易业务的银行
和其他金融机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国的
货币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该国货币的供求关
系决定的。
? 外汇市场上本币与外币的往来如图所示,
? 图 10—1英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
? 2.均衡汇率的形成过程
? (1)英镑的需求,图中乙由甲进口商
品,应付甲货款,由美元换英镑,
并由纽约银行代为转付,银行将在
乙的存款项下拨款给甲商并通知英
伦敦银行,结清乙对甲的债务关系。
但需将美元换成英镑,显然,就乙
而言,英镑的美元价格越高,乙进
口甲的商品就越少,对英镑的需求
也越少。反之,英镑的美元价格越
低,则乙商进口越多,对英镑的需
求越多。
? (2)英镑的供给,英丁进口美丙的货
物,也应由银行转付丙现款。伦敦
银行则通知纽约银行结清丁对丙的
债务关系。但丁是由英镑换美元,
显然,英镑的美元价格越高,1英镑
换的美元越多,则丁越愿意多进口,
英镑的供给就越多;反之,则英镑
的供给越少。
美进
口商乙
英出
口商甲
纽约
银行
伦敦
银行
美出
口商丙
英进
口商丁
乙应付甲现款
$供给
£需求
美元换英镑
丁应付丙现款
英镑换美元
£供给
$需求
? (3)均衡汇率的决定,
? 在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下,汇率由本国
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当市场汇率
较高时,英国的进口大于出口,英镑的供给大
于需求,则英镑的价格要下跌(美元价格要上
升),使英国的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英镑的
供给与需求趋于均衡,并形成均衡汇率;反之,
当市场汇率较低时,英国的出口大于进口,英
镑的需求大于供给,则英镑的价格要上升(美
元的价格要下跌),英镑的供求又会趋于均衡,
并形成均衡汇率。
? 如图 10—2所示,? 3.均衡汇率的变动
? 凡汇率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英
镑供求数量的变动,都会引
起英镑供求曲线的移动,从
而使英镑的均衡汇率发生变
动。
$/£
S£ D£
美进口
英出口
英进口
美出口 P£=
2
1.5
1
O £( 亿 ) 20 30 40
? 三、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
? 1.浮动汇率
在没有政府干涉的情况下,由外汇市场
上本国货币供求关系自由决定的汇率,
即称为浮动汇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一方面,均衡汇率由国际收支的均衡过
程决定;另一方面,国际收支也会由于
汇率的变动自动趋于均衡。
? 其自动均衡机制如下,
当 P£高时,英进口 >出口,S£>D£?P£??出口增加,D£增加;
?进口减少,S£减少;结果收支平衡。
当 P£低时,英进口 <出口,S£<D£?P£??出口减少,D£减少;
?进口增加,S£增加;结果收支平衡。
2.固定汇率
由政府的货币管理机构通过法律程序规定,并通过干预外
汇市场的供求来加以维持的汇率称为固定汇率。由于汇率
不能随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变动,因而它失去了调节国
际收支趋向于均衡的作用。
? 四、国际收支与汇率
? 1.经常项目,
? 国际收支关系即为商品
和劳务的进出口关系。
? 进口取决于,本币汇率;
实际收入;
? 若本币汇率既定则进口
函数为,
? IM=MPM?Q;
? MPM=?IM/?Q;经常项
目的收支平衡,
IM
EX IM
EX
Q O Q
1
?Q
?IM
平衡
顺差
逆差
? 2.资本项目,
? 金融资产的进出口。
金融资产的出口表示本国货币的需求;
(以外币换成本币来购买)
金融资产的进口表示本国货币的供给;
(以本币换成外币去购买)
通常调节一国金融资产进出口的主要因
素即是本国的市场利息率。
? 国内金融市场上的利息率越高,外国购买本国的金融
资产越多,本国的金融资产出口越多,对本国货币的
需求也就越多;同时,由于本国利率高,本国人会减
少对外国金融资产的购买
? 而增加对本国金融资产的
? 购买,从而使金融资产的
? 进口减少。因此,当利率
? 提高时,本国金融资产的
? 出口会增加而进口会减少,
? 这意味着净资本流入的增
? 加,即资本项目的国际收
? 支会朝着顺差的方向发展,
? ORT>0。








O
ORT曲线
r r1
金融资产的进
口 >出口,即资
的流出 >流入,
逆差增加。
金融资产的出
口 >进口,资本的流
入 >流出,顺差增加
ORT>0
ORT<0
? 相反,国内市场的利率降低,外国人会
减少对本国金融资产的购买,而本国人
会到国外寻求更有利的金融资产,于是
金融资产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这意
味着净资本流出的增加,国际收支朝着
逆差的方向发展,ORT<0。
第二节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 一、外部均衡的条件
? 外部均衡又称对外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 即该国官方储备差额 ORT等于零。
? 经常项目差额 =EX–IM;资本项目差额 =AX–AM
? 国际收支总差额用 EB表示,
EB=( EX-IM)+(AX-AM) =ORT
均衡条件,EB=EX-IM+AX-AM=0
或是 IM-EX=AX-AM
其中 IM-EX为经常项目的净进口;
AX-AM为资本项目的净出口;
净进口 (逆差值) =净出口 (顺差值)
国际收支相等即外部均衡实现,
? 用函数形式表示,
? IM=f( ER+,Q+); EX=f( ER–)
? AX=fax( r+); AM=fam( r–)
? 因此外部均衡公式又可写为,
f(ER+,Q+)–f(ER–) = fax (r+)– fam ( r–)
二、外部均衡曲线
XP表示金融资产的净出口(顺差额)
XP=AX–AM= fax (r+)– fam ( r–)
MP表示经常项目的净进口(逆差额)
MP=IM–EX= f(ER+,Q+)–f(ER–)
? 由此可推出外部均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XP=f( r)
XP=MP MP=f( Q)
( B) MP
Q XP
r
EB
C
D A
B
r1
r2
XP1 XP2
MP1
MP2
Q1 Q2
XP>MP,
ORT>0
XP<MP
ORT<0
( A)
( C) ( D)
H=f( r)
H=AM-AX
净资本外流(逆差额)
NX=EX-IM
净出口(顺差额)
NX
H
r
Q
NX=f( Q)
IM=f( Q)
Q
450
BP( Balance of payments)
H=NX
IM
A
B
C
D
ORT>O
ORT<O
Q1 Q2
r1
r2
H1 H2
NX1
NX2
三、影响 EB曲线变动的因素
凡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都能影响 EB曲线的移动。
? EB——汇率:( r,P,Q)
? 1.即 r与 ER正相关,
? 利率 r??XP?XP<MP?ORT??ER??
? ?EX?
? ?IM?; XP=MP ??ER2?EB右移至 EB2;
? 2.ER与 MS或 P反相关,
? MS??P??ER?( =Pf/P);
? P??Q??IM? ?ORT??ER? ?EB右移至 EB2 ;
? 3.ER与 Q反相关,
? Q ??IM? ?ORT??ER? ?EB右移。
? 补充说明,修改 P267,见以下二页。
凯恩斯主义,Q??IM??MP??ER?; r?? AX??XP? ?ER?;
货币主义,Q??MDT? ?ER?; r??MDA? ?ER? ;
? 推导如下:货币购买力平价公式 ER=Pf/P ( 1)
? 根据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 由 MS/P=MD( r,Q)得 P=MS/MD( r,Q); ( 2)
? 同理,在外国货币市场上则
? 由 MSf/Pf=MD ( rf,Qf)得 Pf=MSf/MDf ( rf,Qf) ( 3)
? 将( 2)和( 3)代入( 1)得
? 本币汇率
? ?? ? ? ?? ?
fff
fffff
QrMD
QrMD
MS
MS
QrMDMS
QrMDMS
ER
,
,
,
,
???
? 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由本国与外国的货币
供给的相对比率及外国与本国货币需求的相对比率决
定。
? 在 MD与 MDf不变时,
? ER由 MS和 MSf的相对变动比率决定,ER与 MS反相关,
即当货币供给 MS??P??ER?(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原
200/100,1£=2$;200/200,1£=1$;)。
? ER 与 MSf正相关 MSf?? Pf ? ? ER?(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300/100 1£=3$)
反之,如 MSf/MS不变,则 ER取决于 MD/MDf:与 MD正
相关,与 MDf反相关。而因 MD和 MDf为 r,Q和 rf,Qf的函
数,所以 ER最终取决于 r,Q和 rf,Qf。与 Q正相关,与 Qf
? 反相关;与 r反相关,与 rf正相关。其作用机制如下,
? 因为 NDT为 Q的正比函数,如果,
? Q??Q>Qf 则 MD>MDf,本币汇率 ER?(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 Qf?? Qf > Q则 MDf >MD,本币汇率 ER? (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 又因为 MDA为 r的反比函数,故
? 如果 r> r f,则 MDA ? ?MD<MDf,本币汇率 ER?
? 即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 如果 r f > r,则 MDAf ? ?MD > MDf,本币汇率 ER ?
? 即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四、将 EB曲线加入 IS—LM模型
? 图示,E点在 EB右边,ORT<O,
? MP>XP,本币供大于求,ER?
? EB右下移; ER?,EX??IS右上移
? EX?和 IM??MP?; MP= XP
? 图示,E点在 EB左侧,ORT>O,
? XP>MP,本币求大于供,ER?
? EB左上移; ER?EX??IS左下移,
? EX?和 IM??MP?; MP= XP
IS
IS1 LM
EB
EB1
Q
r
E
E1
O
IS1 IS LM
EB
EB1
r
Q O
E1 E
第三节 开放经济的宏观政策
? 一、浮动汇率制度下
? 的财政政策
?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
? 的货币政策
Q Q
A QC QB O
r
rA
rB
rC
A
B
C ISA
ISC
ISB
EBC(ERC)
EBA(ERA)
LM
ISA ISB
EBA(ERA)
EBB(ERB)
LMA LM
B
Q Q
A QA1 QB
rA1 rA
rB
O
A
A1
B
三、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图 1)
四、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图 2)
? 图 1 ? 图 2
A
B
C
LMA
LMB
LMC
Q O
r
QB QA QC
rA
rB
rC ISA
ISB
EB
EB
LMB LMC
LMA
ISC
ISA
A
B
C
QC QA QB
rA
rB r
C
五、充分就业的内外均衡
? 图 1 ? 图 2
LM
EB
S IS
Q Qf
r
O
IS LM
EB
S
Q O
r
E
Qf
LM
内外均衡的调整
? 图 3 1.AE > Y,MP>XP;紧缩性政策 2.AE<Y,MP <XP;扩张性政策
3.AE>Y; MP<XP;扩张货币,紧缩财

4,AE<Y;MP>XP;紧缩货币,扩张财

5.AE=Y ;MP>XP;紧缩货币,扩张财

6,AE=Y; MP<XP扩张货币,紧缩财

7,AE >Y;MP=XP紧缩货币,紧缩财

8,AE<Y;MP=XP扩张货币,扩张财

9,AE=Y; MP=XP; 理想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Q O
Sf r
EB
四重均衡的公式表示
产品市场的均衡,
I( r,Q)+GP+X( P,ER) =S( Q) +NT( Q) +M( Q,P,ER)
货币市场的均衡,
MS=MD(Q)+MD(r)
劳动市场的均衡,
Q=Qf=Nf=Nd=Ns=h( W/P); Q=f( N),N= h( W/P);
外部市场的均衡,
IM( Q,P,ER)–EX(P,ER)=AX(r)–A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