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全球性通货问题
第一节 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的涵义和标志
? 战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
? 战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 战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 战后发达国家反通胀的措施及其效果
通货膨胀的涵义和标志
?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制度下货币数量
的增长持续地快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总
量的增长,因此伴随着货币购买力的
持续下降或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的涵义和标志
?必备条件
?流通中货币数量大于商品价值总量
(流通中货币数量过多)
?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标志(发展程度)
?货币数量相对于商品价值总量过快
的增长程度
?消费物价指数的涨幅程度
战后发达国家
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
?通货膨胀的形式是以信用膨胀为主
?通货膨胀呈起伏型
?通货膨胀在各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平衡
通货膨胀的形式是以信用膨胀为主
?货币构成
?信用货币、准货币
?狭义货币、广义货币
?战后发达国家的货币构成
?结论
货币构成
?M1=现金 +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的流动资产(如
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
债券、人寿保单等)
信用货币、准货币
?信用货币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准货币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狭义货币、广义货币
?狭义货币( M1)
?活期存款加上现金
?广义货币( M2)
?狭义货币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
储蓄存款
战后发达国家的货币构成
?准货币增长率快于活期存款的增长率
?活期存款增长率大部分国家快于现金
增长率
结论
?流通中的现金只占各国货币量中的极小
部分,表明战后信用货币膨胀成为通胀
的主要形式。
通胀呈起伏型
?战后通胀的四个阶段
?发达国家为什么通胀率不能不变
或不能每年持续上升的原因解释
通胀的四个阶段
?战后~ 1953年 物价水平较高
?1954~ 1968年 物价水平平缓
?1969~ 1983年 物价水平较高
?1983至今 物价水平平缓
发达国家为什么通胀率不能不变
或不能每年持续上升的原因解释
?物价水平的变化有许多除货币数量过多
以外的因素
?通胀率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只有在通胀率变动不定的情况下才能为
政府聚集最大的收入
?不同利益集团要求货币当局采取不同的
货币政策
通胀在各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平衡
?同步性(相同之处)
?差异性(不同之处)
同步性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标准差
?物价上涨率的标准差
差异性
?各国通胀的全距不小,且全距有扩大
的趋势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的差

?货币构成变化不一样
?价格结构变化不同
战后发达国家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赤字财政政策与放松信贷政策在
各 发达 国家普遍推行
?私人垄断资本的加强
?国际经济联系密切,促进了通货
膨胀的国际传播
赤字财政政策与放松信贷政策
在各发达国家普遍推行
?赤字财政政策
?有效需求不足 → 政府开支增加 → 赤字增加

→ 信用货币大量增加
?放松信贷政策(或称廉价货币政策)
?
?
?
发 行 货 币 ( 战 前 )解 决 赤 字 的 方 法
发 行 公 债 ( 战 后 )
私人垄断资本的加强
?私人垄断的发展表现在银行垄断上,从
而加剧了信用货币的膨胀
?私人垄断促进了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的
交替进行
?私人垄断改变物价结构,迫使各国增加
货币
私人垄断的发展表现在银行垄断
上,从而加剧了信用货币的膨胀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使银行的分支机构
大大增加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使超额准备金的比
例减少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使
银行的分支机构大大增加
广义货币
( M2)
美国 西德 印度
1950 1980 1951 1980 1951 1980
现金 17% 10.3 % 34.2 % 8.9 % 58.9 % 25.5 %
存款 83 % 89.7 % 65.8 % 91.1 % 41.1 % 74.5 %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使
银行的分支机构大大增加
?法定准备金比率
?准备金数额占存款的百分比,准备金交存
与中央银行,其数额一般由中央银行规定。
?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过程的几个假设条件
?法定准备金比率 15%
?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接受储户存款后,商业银行除按法定准备
金比率留下一定准备金外,全部放款出去。
?第一银行放款给甲,甲如数存入第二银行 ……
商业银行扩大信贷的过程
银行 存款金额 银行发行
贷款金额
银行准备
金总额
第一银行 1000 850 150
第二银行 850 722.50 127.50
第三银行 722.50 614.12 108.38
总计 6666.6 5666.6 1000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使
银行的分支机构大大增加
dDR? ? ? ?扩 张 存 款 ( ) 准 备 金 比 率 ( ) = 初 始 存 款 ( )
d
D
R
6 6 6 6,6 7
??
?
?
初 始 存 款 ( )
扩 张 存 款 ( ) =
准 备 金 比 率 ( )
1000

15 %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使
银行的分支机构大大增加
?若 1000(初始存款)是银行吸收的一笔
新的存款而得来的(去掉 1000),商业
银行新创造(或派生)出 5666.67
?派生存款为初始存款的 5.67(倍)
5666.67÷ 1000= 5.67(倍)
总结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 → 分支机构增加 → 改
变现金和存款比例 → 存款比例越大,现
金比例越小 → 银行利用存款创造的派生
存款越大 → 信用货币越大
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使
超额准备金的比例减少
?超额准备金
?除法定准备金外,商业银行还必须加上 一个
保险系数,即保留一部分现金,以备存户提
现,这部分现金就是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战前比例较高,战
后比例大幅下降
私人垄断促进了工资增长
和物价上涨的交替进行
?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胀的解释
?需求拉引
?成本推进
?工资上涨、物价上涨,工资再涨、物
价再涨,形成工资和物价螺旋式上升
?私人垄断资本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私人垄断改变物价结构,
迫使各国增加货币
?垄断企业的定价方法
?非垄断企业的定价方法
?经济衰退时非垄断企业产品的成本大大
增加,而利润不断减少
?为了防止非垄断企业因利润减少而紧缩
生产,发达国家往往采用注入更多货币
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发展。
国际经济联系密切,促进
了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特点,
?美元与黄金挂钩
?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同美国在贸易上发生顺差的国家不愿本
国货币升值,不得不发放本国货币购买
美元,这样从美国输入了通货膨胀。
战后发达国家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刺激作用
?消极作用
刺激作用
?导致政府投资和消费大量增加,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加垄断资本的利润,促使生产进一步
扩大。
?刺激人们加快消费,甚至借债消费,可
以暂时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消极作用
?加重人们的负担,从而扩大生产和消费
的矛盾
?增加了爆发货币信用危机的可能性
?对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起到负面的影

反通胀的措施和效果
?宏观:压缩财政开支,减少财政赤字
?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调整再贴现率
?调整银行准备金比率
?公开市场业务
?推行收入政策,管制工资与物价的增长
第二节 通货紧缩
? 通货紧缩的定义
? 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
? 通货紧缩的经济影响
? 对于当前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判断
通货紧缩的定义
?指社会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
升值的过程。
?说明
?这种物价持续下降不是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
生产力的提高而引起的
?物价水平长时间的负增长才能称为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定义
?除以物价水平下降判断外,还表现为
?商品有效需求不足
?生产下降、经济衰退
?投资风险加大
?失业增加、工资收入下降
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
?与货币政策有关
?受投资与消费预期变化的影响
?与政府不断削减支出有关
?受汇率制度的影响
?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
?受到信贷扩张政策的影响
通货紧缩的经济影响
?加重债务人的负担
?引起经济衰退
?使消费总量趋于下降
?对银行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对于当前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判断
?支持全球通货紧缩论
?不支持全球通货紧缩论
支持全球通货紧缩论
?全球存在生产过剩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从世界经济发
展的情况看,一些支持全球通货紧缩论
的因素
?西欧(欧盟)出现大量失业
?发达国家加速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不同程度
上缩小了财政赤字
?东南亚地区金融动荡和货币贬值造成的国际
效应
不支持全球通货紧缩论
?全球生产过剩只是一种推测,不符合事实
?世界经济总生产能力的增长率低于 20世纪
50,60年代
?消费者的开支一直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新型工业国和地区在出口增长的同时,进
口也大量增加
第三节 我国的通胀和通缩问题
? 我国 GDP的增长与通胀的关系
? 两次通胀的不同
? 对我国通缩的判断
我国 GDP增长率和通胀率
年份 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1978 11.7 0.7
1979 7.6 2.0
1980 7.8 6.0
1981 5.2 2.4
1982 9.1 1.9
1983 10.9 1.5
1984 15.2 2.8
1985 13.5 8.8
1986 8.8 6.0
1987 11.6 7.3
1988 11.3 18.5
1989 4.1 17.8
1990 3.8 2.1
年份 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1991 9.2 2.9
1992 14.2 5.4
1993 13.5 13.2
1994 12.6 21.7
1995 10.5 14.8
1996 9.6 6.1
1997 8.8 0.8
1998 7.8 - 2.6
1999 7.0 - 3.2
2000 8.0 - 1.5
2001 7.3 0.7
2002 8.0 ~
2003 (预测值) 8.5 ~
单位:%
(25.0)
(20.0)
(15.0)
(10.0)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1
9
7
8
1
9
7
9
1
9
8
0
1
9
8
1
1
9
8
2
1
9
8
3
1
9
8
4
1
9
8
5
1
9
8
6
1
9
8
7
1
9
8
8
1
9
8
9
1
9
9
0
1
9
9
1
1
9
9
2
1
9
9
3
1
9
9
4
1
9
9
5
1
9
9
6
1
9
9
7
1
9
9
8
1
9
9
9
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G D P 增长率 通胀率
两次通胀的不同
?治理手段不同
?88年:硬着陆
?94年:软着陆
?通胀过程中人民币汇率不同
?88年:人民币汇率下跌
?94年: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对我国通缩的判断
?经济指标
?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但下降
幅度不大)
?物价持续下降
?有效需求不足
?失业人数增加
对我国通缩的判断
?原因
?外因: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承受了外需减
少和进口商品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
?内因:国内为抑制通胀实行的财政、金融
双紧政策未随短缺经济现象的消失而得到
及时的调整
?微观约束机制的强化使经济产生自收缩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