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主讲:王金海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
1、概念,?巴黎公约 ?:即指在工商业领域任
何与诚实商业惯例相悖的竞争行为均构成不
正当竞争行为。
2、特征,
? 行为主体是经营者
? 是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法律原则所实施的竞
争行为。
? 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经营领域的公开竞争
关系。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垄断、限
制竞争行为的区分,
1、不正当竞争行为,
? 采取假冒或仿冒等欺骗手段进行交易
? 诋毁竞争对手
? 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
? 巨奖销售
? 商品贿赂
? 侵犯商业秘密
2、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
1)垄断行为,
A:独占 B:股份持有
C:董事兼任 D:独家交易
2)限制竞争行为,
A:限制转售价格 B:差别待遇
C:掠夺性定价
D:搭售和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E:强制交易 F:联合行为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起源、发
展、立法模式,
1、起源、发展,
2、竞争立法模式,
? 1)英美法的模式,
? 2)大陆法的模式,
3、我国 ?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特点,
1)从调整范围看,该法较全面调整不正
当竞争行为,部分调整限制竞争行为。
2)从调整限制竞争行为的性质看,不仅
涉及经济限制竞争行为,还涉及行政
限制竞争行为。
3)从调整方式和手段看,该法原则上规
定了行政主管与司法审判并行的执法
渠道。
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一、假冒或仿冒行为,
1、概念:是指不正当地利用他人的商业信誉
或商品声誉,致使与他人商品发生混淆的行
为。
2、构成,
? 行为的主体是一般的商品经营者。
? 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不正当竞争的故意或过
失。
? 行为必须是符合法律所规定的以不正当手段
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特定行为。
? 行为的结果是造成混淆。
3、种类,
?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
装潢。
?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
二、商品质量及原产地虚假表
示行为,
? 1、概念: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竞争为目
的,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在商品上就商
品的质量和原产地制造混淆,牟取非
法利益的行为。
2、构成,
? 在行为主体上同于假冒或仿冒行为。
?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不正当竞争的故意
和过失。
? 行为人实施的商品质量与原产地虚假
表示行为,直接体现于商品上或其标
签、包装上。
? 行为的结果是引人误解。
3、种类,
?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
标志等质量标志。
? 伪造产地。
? 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表示。
三、商业贿赂行为,
1、概念: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
以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报酬为手段进
行贿赂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
行为。
2、表现,
A:给付财物与回扣
B:给付其他利益
3、构成,
? 商业贿赂的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经
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及个人。
? 商业贿赂的目的是争取交易机会、交
易条件。
? 经营者在主观上出于故意,是自愿实
施的贿赂行为。
? 经营者在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给付财物
或其他利益的行为。
四、虚假宣传行为,
1、概念,
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
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
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
人误解的宣传。
2,构成,
? 主体是经营者,一般是商品生产者和
销售者。
? 目的是推销商品,扩大自己的市场影
响,具有明显的不正当竞争性。
? 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
? 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虚假的商品宣
传行为。
五、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1、概念: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
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
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2、构成,
?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主体既可以是经营者,
也可以是非经营者。
? 行为人主观上有明显的故意和过失。
? 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侵犯商
业秘密的行为。
3、表现形式,
?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行为人以以盗窃、
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
商业秘密。
? 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
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三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违
法行为,仍从违法行为人那里获取商业秘密
六、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1、概念:行为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法
律的限制性规定,所从事的有奖销售
行为或活动。
2、构成,
? 主体为经营者。
? 主观上有过错。
? 客观上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七、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
誉的行为,
1、概念: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虚伪的
事实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
誉进行恶意诋毁、贬低,以削弱其竞
争能力的行为。
2、构成,
? 主体
? 主观
? 客体
八、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
的经营者限定他人交易的行为,
1、概念: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
的经营者,以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限定
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结果排挤
了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2、构成,
? 主体:特定的经营者
? 主观上
? 客观上
九、压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1、概念:经营者为了排挤竞争对手,在一定
的市场上和一定的时期内,以低于成本的价
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2、构成:(例外)
? 销售鲜活商品。
? 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的
商品。
? 季节性降价。
? 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十、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交易
条件的行为,
? 1、概念:经营者违背交易相对人的意愿,
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加
其他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
? 2、表现形式,
? 直接搭配出售
? 限定转售价格
? 限定销售地区
? 限定销售对象
? 独家经销限制
十一、串通投标行为,
? 概念,
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私下
串通,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共同损
害招标人的利益或投标人与招标人之
间相互勾结,共同排挤其他投标人的
行为。
十二、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 1、概念,
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
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限
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本地商品
流向外地市场,从而限制正常的市场
竞争的行为。
2、特点,
? 主体不是经营者,而是政府机关,包
括政府及所属部门。
? 客体是指在市场上可由经营者自主经
营的商品,而不是管理活动。
? 主观上是政府及所属部门滥用了行政
权力。
? 客观上直接、间接限制了正常经营活
动,损害了公平竞争。
主讲:王金海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
1、概念,?巴黎公约 ?:即指在工商业领域任
何与诚实商业惯例相悖的竞争行为均构成不
正当竞争行为。
2、特征,
? 行为主体是经营者
? 是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法律原则所实施的竞
争行为。
? 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经营领域的公开竞争
关系。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垄断、限
制竞争行为的区分,
1、不正当竞争行为,
? 采取假冒或仿冒等欺骗手段进行交易
? 诋毁竞争对手
? 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
? 巨奖销售
? 商品贿赂
? 侵犯商业秘密
2、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
1)垄断行为,
A:独占 B:股份持有
C:董事兼任 D:独家交易
2)限制竞争行为,
A:限制转售价格 B:差别待遇
C:掠夺性定价
D:搭售和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E:强制交易 F:联合行为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起源、发
展、立法模式,
1、起源、发展,
2、竞争立法模式,
? 1)英美法的模式,
? 2)大陆法的模式,
3、我国 ?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特点,
1)从调整范围看,该法较全面调整不正
当竞争行为,部分调整限制竞争行为。
2)从调整限制竞争行为的性质看,不仅
涉及经济限制竞争行为,还涉及行政
限制竞争行为。
3)从调整方式和手段看,该法原则上规
定了行政主管与司法审判并行的执法
渠道。
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一、假冒或仿冒行为,
1、概念:是指不正当地利用他人的商业信誉
或商品声誉,致使与他人商品发生混淆的行
为。
2、构成,
? 行为的主体是一般的商品经营者。
? 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不正当竞争的故意或过
失。
? 行为必须是符合法律所规定的以不正当手段
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特定行为。
? 行为的结果是造成混淆。
3、种类,
?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
装潢。
?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
二、商品质量及原产地虚假表
示行为,
? 1、概念: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竞争为目
的,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在商品上就商
品的质量和原产地制造混淆,牟取非
法利益的行为。
2、构成,
? 在行为主体上同于假冒或仿冒行为。
?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不正当竞争的故意
和过失。
? 行为人实施的商品质量与原产地虚假
表示行为,直接体现于商品上或其标
签、包装上。
? 行为的结果是引人误解。
3、种类,
?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
标志等质量标志。
? 伪造产地。
? 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表示。
三、商业贿赂行为,
1、概念: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
以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报酬为手段进
行贿赂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
行为。
2、表现,
A:给付财物与回扣
B:给付其他利益
3、构成,
? 商业贿赂的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经
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及个人。
? 商业贿赂的目的是争取交易机会、交
易条件。
? 经营者在主观上出于故意,是自愿实
施的贿赂行为。
? 经营者在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给付财物
或其他利益的行为。
四、虚假宣传行为,
1、概念,
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
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
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
人误解的宣传。
2,构成,
? 主体是经营者,一般是商品生产者和
销售者。
? 目的是推销商品,扩大自己的市场影
响,具有明显的不正当竞争性。
? 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
? 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虚假的商品宣
传行为。
五、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1、概念: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
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
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2、构成,
?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主体既可以是经营者,
也可以是非经营者。
? 行为人主观上有明显的故意和过失。
? 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侵犯商
业秘密的行为。
3、表现形式,
?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行为人以以盗窃、
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
商业秘密。
? 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
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三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违
法行为,仍从违法行为人那里获取商业秘密
六、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1、概念:行为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法
律的限制性规定,所从事的有奖销售
行为或活动。
2、构成,
? 主体为经营者。
? 主观上有过错。
? 客观上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七、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
誉的行为,
1、概念: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虚伪的
事实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
誉进行恶意诋毁、贬低,以削弱其竞
争能力的行为。
2、构成,
? 主体
? 主观
? 客体
八、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
的经营者限定他人交易的行为,
1、概念: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
的经营者,以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限定
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结果排挤
了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2、构成,
? 主体:特定的经营者
? 主观上
? 客观上
九、压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1、概念:经营者为了排挤竞争对手,在一定
的市场上和一定的时期内,以低于成本的价
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2、构成:(例外)
? 销售鲜活商品。
? 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的
商品。
? 季节性降价。
? 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十、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交易
条件的行为,
? 1、概念:经营者违背交易相对人的意愿,
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加
其他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
? 2、表现形式,
? 直接搭配出售
? 限定转售价格
? 限定销售地区
? 限定销售对象
? 独家经销限制
十一、串通投标行为,
? 概念,
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私下
串通,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共同损
害招标人的利益或投标人与招标人之
间相互勾结,共同排挤其他投标人的
行为。
十二、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 1、概念,
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
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限
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本地商品
流向外地市场,从而限制正常的市场
竞争的行为。
2、特点,
? 主体不是经营者,而是政府机关,包
括政府及所属部门。
? 客体是指在市场上可由经营者自主经
营的商品,而不是管理活动。
? 主观上是政府及所属部门滥用了行政
权力。
? 客观上直接、间接限制了正常经营活
动,损害了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