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章 泵的汽蚀
第一节 汽蚀现象及其对泵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 吸上真空高度
一、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汽蚀现象及其对泵性能的影响;
2.明确吸上真空高度的概念,并进行允许安装高度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蚀现象及其对泵性能的影响;
难点: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的概念和计算。
三、教学方式及教具
教学方式:采用设问、提问和鼓励学生自行分析等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充分调
动学生的听课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具:必要的挂图、教具或多媒体幻灯教学等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
以强化教学效果。
四、教学时间分配(共100分钟)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5分钟
2.讲授新课90分钟;
3.小结3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
五、教学内容提要
1. 汽蚀现象及其对泵性能的影响;
2. 吸上真空高度
六、板书设计
一、汽蚀现象及
其对泵性能的影
响
二、吸上真空高度
七、本节课内容小结
八、作业:P125 思考题:1;习题:6。
2
第三节 汽蚀余量
一、教学目标:
1.牢固掌握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概念,明确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
汽蚀余量对泵汽蚀性能的影响;
2.明确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关系,掌握临界汽蚀余量的概念;
3.掌握允许安装高度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与汽蚀余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概念,及其对泵汽蚀性能的影响;
难点: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的概念和计算。
三、教学方式及教具
教学方式:采用设问、提问和鼓励学生自行分析等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充分调
动学生的听课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具:必要的挂图、教具或多媒体幻灯教学等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
以强化教学效果。
四、教学时间分配(共100分钟)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5分钟
2.讲授新课90分钟;
3.小结3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
五、教学内容提要
1. 有效汽蚀余量
2. 必需汽蚀余量
3. 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关系;
4.汽蚀余量与吸上真空高度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一、有效汽蚀余
量
二、必需汽蚀余量 三、有效汽蚀余量和
必需汽蚀余量的关系
四、汽蚀余量与
吸上真空高度
的关系
七、本节课内容小结
八、作业:P125 思考题:1、2、3、4、5;习题:1、4、8。
3
第四节 汽蚀相似定律及汽蚀比转数
第五节 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汽蚀相似定律;
2.会计算汽蚀比转数;
3.掌握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难点:汽蚀相似定律及汽蚀比转数。
三、教学方式及教具
教学方式:采用设问、提问和鼓励学生自行分析等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充分调
动学生的听课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具:必要的挂图、教具或多媒体幻灯教学等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
以强化教学效果。
四、教学时间分配(共100分钟)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5分钟
2.讲授新课90分钟;
3.小结3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
五、教学内容提要
1. 汽蚀相似定律
2. 汽蚀比转数及其说明
3.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六、板书设计
一、汽蚀相似定
律
二、汽蚀比转数及
其说明
三、提高泵抗汽蚀性
能的措施
1.提高泵本身的抗汽
蚀性能
2.提高吸入装
置的能将汽蚀
余量
七、本节课内容小结
八、作业:P125 思考题:6、7、9;习题: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