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品种区域化鉴定和良种繁育
第一节 品种区域化鉴定
第二节 品种审定
第三节 良种繁育的任务和种子管理条例
第四节 品种防杂保纯和防止退化
第五节 原种生产方法和加速良种繁育
第六节 三系防杂保纯和防止退化
第七节 主要作物的杂交种繁殖制种方法
下一章 总目录 上一章
§ 1,品种区域化鉴定
一,品种区域化鉴定的概念
二, 品种区域试验
三,生产试验
四,栽培试验
一,品种区域化鉴定的概念
( P216)
二, 品种区域试验
1,组织机构 〔 国家, 省级, 地 ( 市 ) 级 〕
2,试验点设置 ( 代表性 )
3,参试品种条件
⑴ 正规品试 2年以上, 比对照增产 10%以上, 综合性状
优良 。
⑵ 一年正规品试, 加上一年 3个以上不同生态区多点
试验, 比对照增产 10%以上 。
4,试验方法:重复, 随机, 小区控制试验
5,通过区试条件:增产指标, 抗病性, 品质 ( 个别特殊
要求 )
三, 生产试验
1,选择品种的适宜地区为试验点
2,试验面积 1亩以上, 大区对比,
设对照, 重复 1-2次 。
四, 栽培试验
选推广适宜地区, 对品种的
适宜播期, 密度, 施肥量等因
素进行研究 。
五、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栽培试验的区别
                         
 试验目的 试 验 试 验 设 计
区域试验 品 种 的 丰 产 性 和 适
应性
同 品 试 要 求, 即
R C B D 三 次 以 上 重
复,
生产试验 品 种 在 适 宜 大 田 生
产 条 件 下 的 生 产 表

试 验 面 积 1 亩 以 上
同 田 大 区 对 比, 或
对 角 线 排 例, 二 次
重复。
栽培试验 研 究 品 种 的 主 要 栽
培 技 术 因 子, 掌 握
品 种 的 最 佳 播 期,
密 度, 施 肥 量 等
多 因 素 试 验 设 计,
随 机 区 组 排 例, 三
次 以 上 重 复 。
一, 审定机构
品种审定委员会
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
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
地区品种审定小组 。
§ 2,品种审定
二, 品种通过审定条件
1.通过区试, 综合性状优良 。 通过区试标准,⑴ 较
对照增产达标 ( 5- 10%以上 ) ; ⑵ 与对照平产,
但有其它突出优良性状 。 ( 3) 具有 3个以上生态
区的生产试验结果, 较对照显著增产 。
2.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遗传性状稳定, 与现有品种
有明显区别 。
3.通过省级种子质量鉴定, 获种子质检合格证 。
4.有省级抗病鉴定结果, 达到抗病要求 。
5.有 1000亩以上大面积生产示范资料, 较同田或相
邻对照明显增产 。
6.提供种子生产或繁殖, 制种技术以及品种高产栽
培技术 。
三, 品种命名登记和推广
由选育者 ( 单位 ) 建议品种名称,
由审定委员会定名 。 予以登记, 发给
品种审定证书, 公布于众 。
通过审定的品种,只能在其适宜的
地区推广应用
§ 3,良种繁育的任务和种子管理条例
一, 良种繁育的任务
1.扩大繁殖新品种种子, 供生产利用, 进行
品种更换 。
2.保持种子纯度 。 当品种发生退化时, 及时
提纯, 进行品种更新 。
二, 我国建国以来良种繁育体制的发展
合作化初期:, 家家种田, 户户留种, ( 50-
55)
公社化时期:, 四自一辅, ( 56- 70)
70年代初期:, 三专三统一, ( 70- 76)
70年代中期:, 四化一供, → ( 89,95,2000修
订 )
§ 4,品种防杂保纯和防止退化
一,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1,品种混杂和品种退化的含义
1) 品种混杂 异型株, 异熟株
2) 品种退化 济性状衰退, 抗逆性丧失, 品质
变差
二, 混杂和退化的原因
1) 机械混杂
2) 生物学混杂
3) 杂种的剩余分离
4) 自然突变
5) 不正确的选择
三, 防杂保纯的措施
1,作物品种合理搭配 防止, 多, 乱,
杂, 现象
2,建立和建全良种繁育体系
1) 原种和原原种的繁育 育种者 ( 单位 ) 进行
2) 大田用种的繁育 种子生产经营者 ( 单位 ) 进行
3) 质量监测, 管理体系 政府负责
3,制定严格的种子技术标准
1)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选地、隔离、去杂去劣、收获等)
2) 种子检验技术规程
3) 种子加工贮藏技术规程等
§ 5,三系防杂保纯和防止退化
一、三系混杂退化的表现
1。不育系混杂退化的表现
2。保持系、恢复系混杂退化的表现
3。三系混杂退化的后果
二、三系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
1。遗传原因
2。外部原因
三、杂交水稻三系保纯技术
1。储存备用三系原种
2。建立三系专繁田
3。建立种子专繁田的 常用技术
“三系”种子专繁田技术
1,种子田面积规划
)每亩繁殖田产种量(
)每亩大田用种量(计划制种面积(亩)
不育系繁殖面积(亩)
)每亩制种田产种量(
)每亩大田用种量(亩)杂交种计划推广面积(
制种面积(亩)
每亩种子田预计产种量
)每亩播种量(大田面积(亩)
种子田面(亩)
kg
kgX
kg
kgX
kgX
?
?
?
2,种子田级别,一级种子田
种子田 种子田 种子田
大田 大田
一级种子田程序
1年 2年 3年
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
株选 株选
二级种子田,
一级种子田 一级种子田 一级种子田
二级种子田 二级种子田
大田
二级种子田程序
1年 2年 3年
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
株选 株选
去杂去劣
§ 6,原种生产与加速良种繁育
一, 原种的概念和标准
原种 ——是指品种育成单位或指定的原种生产
单位生产出来的与原品种性状高度一
致的种子 。
原种的一般标准,
⑴ 性状典型一致, 群体特征特性符合原品
种的典型性状 。
⑵ 纯度要求,自花授粉作物 99.8%
常异花作物 99.5%
异花授粉作物 99.0%
杂交种亲本 99.9%
⑶ 生产力不低于原品种
⑷ 种子质量好, 纯度纯净度高, 发芽力高,
整齐一致 。
二,原种生产的一般程序
1,二年二圃制
1 年 2 年
选择单株 株 ( 穗 ) 行比较鉴定
优系混合繁殖
2,三年三圃
1 年 2 年
选择优良单株 株 ( 穗 ) 行比较鉴定
3 年
株 ( 穗 ) 行比较鉴定 优系混合繁殖
3,原种生产技术
⑴ 选择优良单株 从优良品种大田或
种子田中选典型优良单株 。
典型性状:丰产性, 抗病性, 株高, 生育
期, 粒型, 品质等
⑵ 株 ( 穗 ) 行比较鉴定 在隔离区内
种植中选优良单株成株 ( 穗 ) 行 。 鉴定土壤
均匀一致, 管理条件均匀一致, 混杂, 系统
观察 。 选择典型优良株 ( 穗 ) 行收获, 分株
( 穗 ) 行留种或混系留种 。
⑶ 株 ( 穗 ) 系鉴定 在隔离区内种植中选
优良株 ( 穗 ) 行成株 ( 穗 ) 系 。 试验条件同上,
含生育期系统鉴定, 选择典型优良株系, 收获留
种 。 混合为原种 。
⑷ 混系繁殖 在隔离区内种植中选优良株
行 ( 系 ) 或穗行 ( 系 ) 混合种子, 精量播种, 扩
大繁殖成原种 。
以上程序是品种提纯程序,也是品种
原种生产的方法。
( 1)自花授粉作物 (一般情况):适宜用, 二
年二圃, 制。
( 2)常异花授粉作物和混杂退化程度较大的自
花授粉作物,适宜用, 三年三圃, 制。
( 3)异花授粉作物,常用混合选择法(, 一年
一圃, 制)
三、玉米自交系原种的一般生产方法
1,穗行鉴定提纯法 ( 二级提纯法 )
第一年 自交系群体中选择套袋自交 ( 100-
200株 ) 。
第二年 株 ( 穗 ) 系鉴定 。 优系中选优株行
套袋自交, 数量因下年需种量而定 。
第三年 将中选优株种子混合在隔离区中繁
殖, 获得原种 。
2.穗行测交提纯法 ( 三级提纯法 )
第一年 自交系群体中选优株行套袋自交( 100-
200株)同时测交。
第二年 进行株系和测交组合鉴定,分别在两处进
行。根据两个试验中的表现,决定选择优
株株系,在优系中选优株套袋自交留种。
第三年 将中选优株套袋种子在隔离区内隔离繁殖,
获得原种。
(注:上述两种方法均可在第二年进行优株隔离区鉴
定,将劣系全部去雄,优系不去雄,收优
系种子混合,成为原种。这样可缩短一
年。)
四, 水稻 三系原种的生产程序和方法
一评,评优良当家组合
二选,选, 三系, 优株
三交,做, 三系, 杂交_ Ai?Bi,Ai?Ri
四比,比较鉴定杂交后代表现 ( Ai?Bi,Ai?Ri)
选优良组合 。
五配,预繁试配 。 初繁优良 Ai和 Bi 以及 Ri株系
种子, 试配提纯杂种, Ai?Ri”组合种子 。
六定,通过最后试配组合鉴定, 定选提纯优良
的亲本 。
( 见 P230,图 16- 4)
一、杂交玉米的繁殖制种方法
(一)选地与隔离
1.空间隔离 4.高杆作物隔离
2.时间隔离 5.套隔隔离
3.屏障隔离
(二)自交系的繁殖与提纯
1.自交系繁殖:隔离繁殖
2.自交系提纯:穗行测交提纯( P229)
穗行鉴定提纯( P229)
(三)杂交玉米繁殖与制种
1.单交种的制种( 3个隔离区或 2个)
2.三交种的制种( 5个隔离区或 3个)
3.双交种的制种( 7个隔离区或 5个)
二、杂交水稻的繁殖制种方法
(一) 选地与隔离( 80-100m)
(二)三系杂交水稻的繁殖与制种
1.,三系”的繁殖
2,杂交水稻的制种
(三) 光敏核不育, 两系, 杂交水稻的繁
殖与制种
1.光敏,两系”的繁殖
2,光敏“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
二、杂交油菜的繁殖制种方法
(一) 选地与隔离( 1000m以上)
(二) 三系杂交油菜的繁殖与制种
1.,三系”的繁殖
2.,三系”杂交油菜的制种
(三) 核不育, 两用系, 杂交油菜的繁殖
与制种
1,核不育“两用系”的繁殖
2,核不育杂交油菜的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