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调整方法
2、掌握互补对称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及影响输出功率的参数
3、观察交越失真,了解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
二、实验器材:
1、低频信号发生器
2、双踪示波器
3、电子管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4、其它元器件
三、实验原理:
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在给定负载条件下,提供不失真的或失真较小的额定功率。为了提高效率,末级功率放大器通常采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电路。由于两管轮流导电,三极管存在死区电压,故交接处会出现交越失真,所以通常在电路中增设偏置电路,给放大器提供一点小偏置,使之工作在靠近乙类的甲乙类状态,从而消除交越失真。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OTL)的输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输出功率:Po=UoIo=Uo2/RL
其中Uo为输出功率的有效值;Io为输出功率的有效值;RL为负载电阻
输出最大功率:Pom=UoIo=Uo2/RL =Uom2/2RL=VCC2/8RL
显然Pom与电源电压及负载有关
四、实验步骤:
(一)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1、如图联接电路,其中:Rb1=47kΩ,Rb1’=100kΩ,Rb1=27kΩ,Re=47Ω,Re1=Re2=10Ω,Rb=1kΩ,RL1=5.1kΩ,C1=10μF,C2=220μF,VCC=12V,
2、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M点的电压,并调节Rb1’的大小,使UM为6V。
3、测量Re1、Re2上的电压,记入表1中,计算出T1、T2管的静态电流和静态功耗(PVo=UReIV)。
表1 静态工作点
项目
URe1(V)
URe2(V)
IV1=URe1/Re1
IV2=URe2/Re2
PV1
Pv2
测量数据
(二)测量功放电路带5.1k负载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1、将示波器的两踪分别接ui与uo;
2、在输入端接入低频信号发生器,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调为5KHz,逐渐加大输入信号,同时观察输出波形,直至电路输出最大不失真波形;
3、用晶体管毫伏表测出输出电压uo,将测得的数据录入表2中并计算此时的输出功率Pom(=Uo2/RL);
4、改变电源电压为6V(用万用表测量M点的电压应为3V),重复步骤2、3,测量并比较输出功率的大小。
(三)测量功放电路带8Ω负载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1、将负载由5.1kΩ换成8Ω,电源电压仍为12V
2、将输入端信号调小后再逐渐加大,同时观察输出波形,直至电路输出最大不失真波形;
3、用晶体管毫伏表测出输出电压uo,将测得的数据录入表2中并计算此时的输出功率Pom(=Uo2/RL);
4、改变电源电压为6V(用万用表测量M点的电压应为3V),重复步骤2、3,测量并比较输出功率的大小。
表2 最大输出功率的测量
参数
Uo(V)
Pom(=Uo2/RL)(mW)
Pom(理论) =VCC2/8RL
RL=5.1kΩ
VCC=12V
VCC=6V
RL=8Ω
VCC=12V
VCC=6V
(三)观察交越失真:
把电路图改成图(2)。逐步加大输入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五、实验报告:
整理实验数据,书写报告;
进一步掌握最大输出功率与哪些参数有关;
进一步理解交越失真及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