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此幻灯片为纪念从教,西方经济学,二十周年而作,并把她献给你们 我心中的太阳 。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谢绝拷贝
主讲,叶 衎 ( Ye Kan)
N.Gregory Mankiw (曼昆 )
E-mail,yekan495129@163.com
Tel,65337579/13681681853
第 1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第一 节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
Y = F( L,N,K,H)
总产出 =总投入总支出 =总收入总需求 =总供给
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四大问题
1) 稳定物价
2) 充分就业
3) 平衡国际收支
4) 持续经济增长
2,宏观经济学要平衡的四个市场
1) 产品市场
2) 货币市场
3) 劳动力市场
4) 国际市场第二节 经济学家如何思考
1,理论是建立模型
1) 内生变量
2) 外生变量
Qd= D(P,Y)
QS= S(P,Pm)
P
0 Q
D
S
E0
P0
Q0
E1P1
Q1
2,模型的多样性
3,价格,伸缩性与粘性市场出清 伸缩性 粘性
4,微观经济思考与宏观经济模型第 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一节 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定义:
指经济社会 ( 一国或一地区 ) 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或附加价值总和 。
1,收入,支出和循环流程家庭 企业生产要素物品与劳务收入 (GDP)
支出 (GDP)
总收入 总支出
2.计算 GDP的一些规则
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
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3) 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A)二手货
B)存货
C)住房服务与其他估算
4)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5) 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
3.名义的 GDP和实际的 GDP
1) 名义的 GDP(Nominal GDP)
以一定时期市场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名义的 GDP。
2) 实际的 GDP(Real GDP)
以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实际的 GDP。
2001年 A国的 GDP是 1000亿美元。
2001年 A国的 GDP是 995亿美元(按 1990年价格计)。
4,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 名义 GDP实际 GDP
5,实际 GDP的环比 加权衡量
6.支出的组成部分
Y = C + I + G +NX
1) 消费 C
2) 投资 I
3) 政府购买 G
4) 净出口 NX
7.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1)最终产品 ( Final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说是本期产品中不在同期内由其他企业进一步加工的产品 。
2)中间产品 ( Intermediate product)
目前尚不能用作消费,投资或出口的产品,
或指本期产品中已被其他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产品 。
3) 劳务 ( Services)
向社会提供的非物质产品的服务,如金融,
保险,娱乐,咨询等 。
8.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 总值
1)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2)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9,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
10,人均 GDP和潜在的 GDP (Potential GDP)
11,流量 (flow)和存量 (stock)
1)流量指变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动的数值 。
2)存量指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数值 。
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入于存量之中。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最终产品法 (支出法 )
(Final Product Approach)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GDP的 。
GDP=C+I+G+(EX-IM)
国民收入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支出 +净出口支出
2.收入法 ( Income Approach)
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 GDP。
国民总收入 =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 +折旧部门法
一块面包的 GDP的部门法核算生产部门农资公司(种子化肥)
农场(种小麦)
面粉厂(磨面粉 )
面包厂(烤面包)
批发商(批发)
零售商(销售 )
合计市场价值(元) 附加价值(元)
0.10
0.20
0.35
0.55
0.75
1.00
0.10
0.10
0.15
0.20
0.20
0.25
1.002.95
3.部门法 (Sector Approach)
又称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加总各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来计算 GDP的 。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 (GDP)
2,国内生产净值 (NDP)
NDP = GDP - 资本折旧
3,国民收入 (NI)National Income
NI = NDP-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贴
4.个人收入 (PI)Personal Income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 = PI - 个人所得税第四节 衡量生活费用,消费物价指数
1,一蓝子物品的价格消费物价指数 (CPI)
(ConsumerPrice Index)
CPI=(∑Pit?Qit/∑Pio?Qit)x100
i:某种产品或劳务,n:若干种产品或劳务,
t:当期,o:基期,P,价格,Q,产量。
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2,CPI与 GDP平减指数
3,衡量失业,失业率劳动力 =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失业率 失业人数 劳动力 100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成年人口 100
奥肯定理,GDP每增加 3%,失业率大约下降 1个百分点 。
第 3章 国民收入,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C + I = Y = C + S
I = S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C + I + G = Y = C + S + (TA-TR)
I + G = S + T
I = S + (T-G)
( T=TA-TR)
T:为净税收,TA:为总税收,TR:为转移支付,
第一节 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程两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家 庭 企 业金融机构
C
Y
S I
工资,租金,利息,利润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
C + S = Y = C + I
总收入 总支出储蓄 投资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家 庭 企 业金融机构政 府
TR G
C
Y
S I
TA1 TA2
C+S+( TA-TR) = Y = C+I+G
总收入总支出四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政府家庭 金融机构 企业国际市场
S I
C
Y
TA TA2
EX IM
C+S+( TA-TR) = Y = C+I+G+( EX-IM)
1
总收入 总支出
TR G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 储蓄投资恒等式
C+I+G+(EX-IM)=Y=C+S+(TA-TR)
C+I+G+NX = Y = C+S+T
I+G+NX = S+T
(NX为净出口,T为净税收,)
I = S +( T-G) +( IM-EX)
4,漏出和注入
1)漏出指居民或企业的收入中作为储蓄,
税收和进口等而没有支付给对方的那部分 。
2)注入指居民或企业得到的收入中,不是相互由对方付给的那部分 。 如投资,出口,政府支出等 。
W = J
S+ TA +IM += I +G +EX +TR
5.漏出和注入的关系漏出来之于注入,又归入于注入之中 。
W > J,国民经济收缩 。
W < J,国民经济扩张 。
W = J,国民经济均衡。
第二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
1,生产要素劳动 资本 企业家的才能土地
2,生产函数
Y = F ( K,L)
规模收益不变,zY = F (zK,zL)
3,物品与劳务的供给
Y = F ( K,L )
第三节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
1,要素价格 w.r.R.п
0 Q
D
S
2,竞争性企业所面临的决策利润 = 收益 劳动成本 资本成本
=PY WL RK
=P (K,L) WL RK
3,企业的要素需求
1)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
MPL F( K,L+1) F(K,L)
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3)从劳动的边际产量到劳动需求
MPL=W/P
4)从资本的边际产量到资本需求
MPK=R/P
4,国民收入的划分经济利润 (Π)= Y (MPL L) (MPK K)
Y= (MPL? L) + (MPK?K) +Π
欧拉定理,
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那么,
Y= F(K,L) = (MPL? L) + (MPK? K)
国民收入 =工资 +利息国民收入 =工资 +利息 +利润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MPK? K)
一,消费函数 (Consumption Function)
1,定义,
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
2.公式,C = a + β(Yd)
a:自发性消费,β:MPC,Yd:可支配收入 。
3,平 均 消 费 倾 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第四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
Y = C+ I + G +NX
APC = C/Yd
APC = 1 (温饱型 )
APC > 1 (贫困型 )
APC < 1 (小康型 )
Yd↑→ APC↓
4.边际消费倾向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指每改变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量的改变量 。
MPC = ΔC/ΔYd = β
( 0 <β< 1)
5.消费函数曲线 C
0 Yd
C=Yd
C=a+β(Yd)E
APC>1 APC=1 APC<1
Yd0
a -S
+S
6,消费函数,
C = a +βTR –βT0+β(1-t)Y
Yd =Y-TA+TR (TA=T0+tY)
(TA:总税,T0:定额税,t:边际税率 )
= (1-t)Y+TR-T0
C = a +βYd
β(1-t)=ΔC/ΔY,为国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二,储蓄函数 (Save function)
1,定义,
表示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
2,公式:
S = Yd – C
= Yd –(a+βYd)
= - a +(1-β)Yd
3,平均储蓄倾向 (APS)
表示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的储蓄量 。
APS = S/Yd
4,边际储蓄倾向 (MPS)
表示每改变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引致的储蓄量的改变量 。
MPS = ΔS/ΔYd = 1-β
5.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APC + APS = 1,MPC + MPS = 1 。
APC > MPC,APS < MPS 。
非线性时,随 Yd的增加 APC和 MPC下降,
APS 和 MPS提高 。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 S
0
a
-a
E
Yd
Yd0
-s
-s
+s
+s
C=a+β(Yd)
S=-a+(1-β)Yd
APC>1
APC=1 APC<1
APS<0 APS=0 APS>0
ΔYd
ΔS
ΔC
ΔS
非线性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0
a
-a
C S C=Y
Y
C=f(Y)
S=f(Y)
C曲线上某点的射线的斜率为 APC
C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 MPC
S曲线上某点的射线的斜率为 APS
S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为 MPS
MPS>APS MPC<APC
三,进口需求
IM = m+γY
m是自发性进口,γ为国民收入的边际进口倾向 。
γ=ΔIM/ΔY
四,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需求
1,投资,I = i
2,政府购买,G = g
3,出口,EX = x
Y = C(Y-T) + I(r) + G
五,物品与劳务市场的均衡,经济产出的供求六,金融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供求
( Y – T – C ) + ( T – G ) = I
私人储蓄 + 公共储蓄 = 投资
Y – C ( Y – T ) – G = I(r)
S = I(r)
r
0 I,SS
I(r)
r0
七,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
1) 政府购买的增加
r
0 I,S
S1
I(r)r1
S2
r2
2) 税收减少八,投资需求的变动
r
0 I.S
S
I1r1
I2r2
r
0 I.S
S(r)
I1
r1
I1
I2
r2
I2
第 4章 经济增长 I (索洛增长模型 )
第一节 资本积累
1,物品的供求
1) 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
Y = F ( K,L )
Y/L = F (K/L,L/L ) = F ( K/L,1 )
y = f ( k ) y
0 k
y = f ( k )
1 MPK
MPK = f(k+1)-f(k)
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
2)物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
y = c +i c = ( 1 –s ) y y= (1-s)y+i
i = sy (人均投资等于人均储蓄)
2.资本存量的增长与稳定状态
i = sf(k)
y = c + i
f(k)=(1-s)f(k) + sf(k)
y
0 k
y=f(k)
i =sf(k)
i
cy
资本存量变动=投资-折旧
Δk=i- δk
( δ折旧率)
y
0 k
δk
当 Δk =0,即i= δk时,经济处稳定状态,
k称为稳定状态的资本水平。
i>δk
i=sf(k)?
k?
i=δk
k1 k2
i<δk
3,向稳定状态接近,一个数字例子
Y =K L Y L = K L

L
Y
L = ( )
K
L
y = k?
假设,y=k,? s=0.3,δ=0.1,初始资本 k=4.0
于是,k=4.000 y=2.000 c = y(1-s) = 1.400
i=y-c=0.600 δk=0.1 4.00=0.400
Δk=i-δk=0.600-0.400=0.200 (P.79)
又由于,Δk=sf(k) -δk
0=sf(k* ) –δk*
k*
f(k* ) =
s
δ
k*
(k*)1/2 =
0.3
0.1
所以,k*=9
4,储蓄如何影响增长储蓄率( s)的提高增加了投资,从而引起资本存量向新稳定状态增加。
i,δk
0 k
δk
S1f(k)
k*
S2f(k)
k*
第二节 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1,比较各种稳定状态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值( k)称为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k*g)。
c = y - i c* = f(k*) –δk* MPK= δ
y*,δk*,i*
0 k*
δk
y*=f(k*)
}c*g
k*g
sgf(k*)
} i*g
sg 是唯一的达到黄金规则水平 k*g的正确储蓄率。
2,确定黄金规则稳定状态,一个数字例子
y=k 1/2
k*/f(k*) = s/δ
k*/k* 1/2= s/0.1
k* = 100 s 2
s k* y* δk* c* mpk mpk- δ
0.5 25 5.0 2.5 2.5 0.100 0.000
3,向黄金规则稳定的过渡
从资本太多开始
y
0 tt
0
c
i
在 t 0时 s下降引起 c立即增加,
而 i等量减少,随之 k.y.c.i同时减少。
从资本太少开始
0 t
y
t0
c
i
在 t 0时 s提高引起 c立即减少,
而 i等量增加,随之 k.y.c.i同时增加。
第三节 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时的稳定状态资本存量变动=投资-折旧 新工人资本
Δk=i- (δ+n)k
i,δk
0 k
(δ+n)k
i=sf(k)
k*
2,人口增长的影响
i,δk
0 k
(δ+n1)k
i=sf(k)
k*1
(δ+n2)k
k*2
人口增长影响决定黄金规则 (消费最大化 )资本水平的标准。
c* = f( k*) - (δ+n)k *
MPK= δ+n 或 MPK-δ=n
第 5章 经济增长 II
第一节 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
1.劳动效率
Y = F ( K,E× L )
2.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Δk=i- (δ+n+g)k
i,(δ+n+g)k
0 k(=K/EL)
(δ+n+g)k
i=sf(k)
k*
在稳态状态时,投资 sf(k)正好抵消折旧,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引起的 k的减少。
3.技术进步的影响
c* = f( k*) - (δ+n+g)k *
MPK= δ+n+g 或 MPK-δ=n+g
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定义为使每个效率工人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
第二节 促进增长的政策
1.评价储蓄率当 MPK-δ=n+g时,经济处黄金规则稳态 ;
当 MPK-δ>n+g时,提高储蓄率将达到更高消费的稳定状态 ;
当 MPK-δ<n+g时,降低储蓄率将达到更高消费的稳定状态。
2.改变储蓄率
预算赤字代表负的公共储蓄,将提高利率,并挤出投资 ;
预算盈余代表正的公共储蓄,可以减少部分国债,并刺激投资。
3.配置经济的投资 人力资本技术的外部性 (知识的溢出效应 )
4.鼓励技术进步第三节 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
1.基本模型
Y = AK
ΔK=sY - δK
ΔY/Y= ΔK/K =sA -δ
2.两部门模型
Y =F[ k,(1-u)EL]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函数 )
ΔE=g(u) E (研究性大学的生产函数 )
ΔK=sY –δK (资本积累 )
3.研究与开发的微观经济学第 6章 失业第一节 失去工作,寻找工作,以及 自然失业率
一,失业和充分就业
二,自然失业和非自然失业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求职性失业
4,技术性失业
5,季节性失业第二节 自然失业率
1.自然失业率 ( 充分就业失业率,正常失业率 )
指一定的经济结构下所含有的失业率,
也即充分就业时仍存在的失业水平 。
2.失业的经济损失 ( 奥肯定理 )
奥肯法则,GDP每增加 3%,失业率大约下降 1个百分点 。
第 9章 经济波动导言
一,均衡的国民收入
AD = C + I + G +(EX –IM)
=a+βTR-βT0+β(1-t)Y+i+g+x-m-γY
设,A0 = a+βTR-βT0+i+g+x-m
称作自发性总需求或自发性总开支 。
AD = A0 + [β(1-t)-γ]Y
其中,β(1-t)-γ= ΔAD/ΔY,称国民收入边际需求 。
YE =AS= AD
YE = A0 + [β(1-t)-γ]YE
YE = A0/{1- [β(1-t)-γ]}
(两部门至四部门 )
AD > AS,供不应求,国民收入扩张 (J>W)。
AD < AS,供过于求,国民收入收缩 (J<W)。
AD = AS,供求平衡,国民收入平衡 (J=W)。
均衡的国民收入和总需求
AD
Y
E
AD=Y
0 YE
A0
AD=A0+[β( 1-t) -γ]Y
Y1 Y2
AS<AD AS=AD AS>AD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
AD
0
A0
A0
Y
YE YE YE
E
E
E
AD
AD
AD
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
1,自发性需求的变化
2,边际需求的变化
AD = A0 + [ β (1-t) – γ ] Y
三,乘数 (Multiplier)
1,定义,
均衡国民收入的增量同自发性增量的比率 。
2,公式,
K = ΔYE/ΔA0=dYE/dA0
K = 1/{1- [β(1-t)-γ]}
(两部门至四部门 )
3,各种乘数
1) KI = 1/{1- [β(1-t)-γ]}
2) KG = 1/{1- [β(1-t)-γ]}
3) KR = β/{1- [β(1-t)-γ]}
4) KT = -β/{1- [β(1-t)-γ]}
5) KB = KG –(-KT)
= (1-β)/{1- [β(1-t)-γ]}
6) KM = -1 /{1- [β(1-t)-γ]}
4,双刃剑第 10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总需求 (I)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一,实际利率与投资
I = e –dr = I(r)
(e表示利率为零时的投资量,称自主投资 。
d 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r 表示利率。 )
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1,资本边际效率
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
2,公式,
R0 = Rn/(1+r)n
R=R1/(1+r)+R2/(1+r)2… +Rn/(1+r)n+J/(1+r)n
(R为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R1,R2,,Rn价格为不同年份的预期收益,J代表该资本品在 n年年末时的报废价值,r代表资本边际效率。 )
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四,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r
0 I
MEI
MEC
r0
r1
I0
( I)
第二节 IS曲线
(产品市场的均衡 )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1,定义,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点的轨迹,或表示投资等于储蓄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关系 。
IS,Y = f(r)
2,IS曲线的产生
I(r) = S(y)
r↑→ I↓→ S↓→ y↓
y↑→ S↑→ I↑→ r↓
3,IS曲线的函数式
Y = C + I,C = a +βY,I = e – dr
于是得,Y = a + e+βY – dr
r = (a+e)/d – (1-β)Y/d
Y = (a+e-dr)/(1-β)
4,IS曲线的推导
r
I
I(r)
S
I=S
0 Y
S(Y)
IS
r0
r1
I0I1
S0
S1
Y0 Y1
I1=S1
I0=S0
a
b
二,IS曲线的斜率
1,如果 d值较大,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化比较敏感,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就较小,即 IS
曲线较平缓 。
2,如果 β值较大,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就较小,即 IS曲线较平缓 。
IS曲线的斜率
r
0 Y
IS
IS
r0
r1
Δr
ΔY
ΔY
三,IS曲线的移动
1.当投资大于储蓄时,IS曲线右移 。
2.当投资小于储蓄时,IS曲线左移 。
或当 J > W 时,IS曲线右移 ;
J < W 时,IS曲线左移。
IS曲线的移动
I0
I1
S
Y
s0
IS IS
0
r
I
I=S
a a
bb
r0
r1
四、产品市场的失衡
r
IS
Y0
I<S
I>S
ro
Y0
Y1
I0=S0 I0<S1
A0 A1
(EDG)
(ESG)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1,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 。
2,货币的职能
1) 交换媒介
2) 储藏手段
3) 价值标准
4) 延期支付
3,货币的种类
1) 纸币
2) 铸币
3) 存款货币
4) 近似货币
5) 货币替代物
M1 = 纸币 +铸币 +短期存款
M2 = M1+定期存款
M3 = 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货币近似物第三节 货币市场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货币的需求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
1,交易动机 ( the transation motive)
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或支付 。
2.预防动机 ( 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 。
3.投机动机 ( the speculative motive)
即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
二,流 动 偏 好 陷 阱 ( Liquidity
preference trap)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陷入流动偏好陷阱 。
三,货币需求函数
L = L1+ L2= L1(y)+ L2(r) = ky – hr
或,L = Md/P = ky – hr
其中,L 为实际的货币需求量,Md为名义的货币需求量,P为价格指数,k为货币需求对于国民收入的反应度,y为国民收入,-h为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反应度,r为利率 。 ( k,h>0 )
四,货币的需求曲线
r0
五,货币供需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1,货币的市场均衡
M = L
Ms= Md = ( ky-hr )P
(m = MO/P )= (L = ky – hr)
2.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动
3,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
(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
1) 总需求价格
指全体企业家 ( 厂商 ) 雇佣一定数量工人进行生产时,预期社会对其产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
2) 总供给价格
指全体企业家 ( 厂商 ) 雇佣一定数量工人进行生产时,要求得到的产品总量的最低卖价 。
3) 有效需求 (Effective Demand)
指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即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
4) 有效需求决定社会就业量
5) 有效需求的构成
AD
C
a0
β
Yd
I
r
MEC
L=L1+L2
m=M0/P
R
Cr
YE
第四节 LM 曲线
一,LM 曲线及其推导
1,定义,LM 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点的轨迹,或表示货币供求平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 。
LM,Y = f (r)
2,LM 曲线的产生
M = L
MO /P = L1(y)+L2(r)
y↑→ L1↑→ L2↓→ r↑
r↓→ L2↑→ L1↓→ y↓
3.LM 曲线的推导
L2=m
L1=m
Y
r
0
L2(r)
L1(y)
LM
r0
r1
La=Ma
b
a
Lb=Mb
L=M
Y1 Y0
4,LM 曲线的函数式
m = MO /P = L1(y)+L2(r)
y = hr/k + m/k (y=hr/k+Mo/Pk)
r = ky/h – m/h (r=ky/h-Mo/Ph)
其中,k为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反应,
-h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m为
实际的货币量,Mo为名义的货币量 。
( k,h>o )
二,LM 曲线的斜率
1,当 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则 k/h就越小,于是
LM曲线越平缓 。
2,当 h为定值时,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越高,则 k/h就越大,于是 LM曲线陡峭 。 r
Y0
LM0
LM1
三,LM 曲线的位移
1,当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的需求时,LM
曲线右移 。
2,当货币的供给小于货币的需求时,LM
曲线左移 。
LM 曲线的位移
L2=m
L1=m
L=M
r
Y0
L1(Y)
L2(r)
LM LM
四、货币市场的失衡
YA YB
Y0
A Br
0
LA=MA LB>MA(LA)
L<M
L>M
LMr
(ESM)
(EDM)
第 11章 LM-IS 分析(总需求 II)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r = (a+e)/d – (1-β)y/d
r = ky/h – m/h (r=ky/h-Mo/Ph)
得,YE=[h(a+e)+dm]/[h(1-β)+dk]
或,YE= δAo+ θm = δAo+ θ(MO/P)
Ao=a+e,即自发性总开支,
δ=h/[h(1-β)+dk]=1/[(1-β ) +dk/h],
即自发性总开支乘数;
θ=d/[ h(1-β)+dk],即货币乘数 。
二、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IS0
IS1
LM0 LM1
E0 E1
Y
r
0
r0
Y0 Y1
三、两个市场的失衡与均衡
LM
IS
0 Y
r
I<S,L<M
(1)
(2)
I>S
L<M
(3)
I>S,L>M
(4)
I<S
L>ME

A
B C
D
四,两个市场的均衡与总需求曲线
0
0
P0
P1
P
r0
r1
r
E0
E1
LM
LM
IS
Y
Y
Y0 Y1
Y0 Y1
AD
第 14章 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
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
1.松财政
2.紧财政
二,货币政策
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
1.松货币
2.紧货币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 IS-LM图形分析
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
2,货币幻觉
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 。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0
r
Y
Y0 Y1 Y2
r0
r1
E0
E1
E2
IS0 IS1 LM0
ΔY
ΔY
Δr
3,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1) 支出乘数的大小
2) 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3)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4)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IS,r = (a+e)/d – (1-β)y/d
LM,r = ky/h – m/h
二,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
1,投资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低,IS
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 。
2,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高,LM
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 。
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
投资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低,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 。
0
r0
r
E0
IS0IS
0’ IS1’
IS1
E1
E1’
Y0 Y1 Y1’
Y
ΔY
LM
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高,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
0
r0
r
E0
E1’
LM0 LM0’
IS0
IS1
Y
Y0 Y1 Y1’
E1
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LM
LMIS
IS
Y0
r r
0 Y财政政策有效 财政政策无效
(经济大萧条) (经济过热)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效果
一,货币政策效应的 IS-LM图形分析
货币政策效应
1,流动性效应:货币扩张引起利率初始下降,
称为货币扩张的流动性效应;反之亦然 。
2.收入效应:较低的利率会提高自发性消费和投资支出水平,从而使生产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称为货币扩张的收入效应;反之亦然。
货币政策效应
0
LM0 LM1
IS
YY
0 Y1
E0
E1
r0
r1
r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
1,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 。
2,货币需求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小,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 。
IS,r = (a+e)/d – (1-β)y/d
LM,r = ky/h – m/h
货币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
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 。
0
LM0 LM
1
IS0
IS0’
E0
E1 E1’
Y0 Y1 Y1’
Y
r
r0
货币需求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小,
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就越有效;反之亦然。
0 Y
IS
LM0’ LM
0 LM
1’
LM1E
0
E1 E
1’
Y0 Y1 Y1’
r0
r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LM
LMIS
IS
Y 00
r r
Y
货币政策无效
(经济大萧条)
货币政策有效
(经济过热)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
1.松财政松货币
增加国民收入,治理总需求不足的严重经济萧条 。
0
r
r0
Y0 Yf
E0 E1
IS0
IS1
Y
LM0 LM
1
2,紧财政紧货币减少国民收入,治理总需求过大引起的通货膨胀。
IS0IS1 LM1 LM
1
E0E
1
0 Y
Yf Y0
r0
r
3.松财政紧货币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
0
IS0
IS1LM1
LM0
Yf
Y
r0
r1
E0
E1
4.紧财政松货币降低利率,以防止经济萧条。
0
Yf
Y
IS1
IS0
LM0
LM1
E0
E1r1
r0
r
二、作为规则的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
二,价格稳定
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购买
2,政府转移支付
3,税收
4,公债
二,自动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内在稳定器
1) 所得税
2) 政府购买
3) 政府的转移支付
4)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 经济的微调
2) 经济的总调
三,财政政策的姿态
财政政策的姿态是指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扩张性影响或紧缩性影响 。
1,财政预算余额
预算余额 =货币预算收入 -货币预算支出
预算余额 >0,为预算盈余 ;
预算余额 =0,为预算平衡 ;
预算余额 <0,为预算赤字 。
2,周期平衡预算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1.商业银行是由私人拥有的各种私人银行,它主要为公众服务。
2.中央银行是由政府拥有的,用于控制管理银行体系的银行,它是一国最高的金融机构。
1)作为发行的银行
2)作为银行的银行
3)作为国家的银行
3.投资银行和储蓄银行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1,法定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
D = R / rd
(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
rd:法定准备金率 )
100+80+64+51.2+… =100/(1-0.8)=500
货币创造乘数,k = 1/rd
2.超额准备金( ER):
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
货币创造乘数,k=1 /( rd+re)
( re:超额准备率,rd+re:实际准备率)
3,现金 ——存款比例( rc)
客户抽出的现金占其所存入银行贷款的比例。
D = R / (rd+re+rc)
4.高能货币(强力货币 )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称为货币基础或高能货币,它具有创造派生货币的强大能力,用 H来表示。
H = Cu+Rd+Re
(Cu: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Rd:法定准备金,Re:超额准备金。 )
5.货币创造乘数和货币供给( M1)
表示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 H)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 M)增加的倍数。
M/H=( Cu+D) /( Cu+Rd+Re)
=(Cu/D+D/D) ÷ (Cu/D+Rd/D+Re/D)
=(rc+1)/(rc+rd+re)
(Cu:即通货,D:活期存款。 )
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1,再贴现率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
3,变动法定准备率
4,变动法定保证金率
5,道义劝告第 9\10章 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
1,总需求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应于不同价格,经济社会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序列,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
AD = C + I + G + NX
2,总需求函数
Y = AD = f (P)
3,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1) 收入效应
2) 财富效应
3) 利率效应
4) 替代效应
0
P
Y
AD
Y0Y1
P1
P0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AE模型 )
AE
P
AE0( P0)
AE1( P1)
Y
Y
Y1 Y0
Y1 Y0
P1
P0
0
0
AD
E0
E1
A
A’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IS—LM模型 )
P
0
0
Y
YIS
LM LM
P0
P1
Y0 Y1
Y0 Y1
r
E0
E1
A
A’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消费者的收入
2.厂商的投资
3.财政政策
4.货币政策
5.外贸政策
0 Y
AD AD
P
P0
Y0 Y1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一,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1,宏观生产函数
Y = f (N,K,T)
(Y:总产出,N:就业量,K:资本存量,T:技术水平 )
Y
Y0
0 N
Y= f (N,K,T)
N0
2,潜在产量
又称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
Yf = f( Nf,K,T)
( Nf为潜在就业量时,Yf即为潜在产量;
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总就业水平决定了总供给 。 )
3.总供给 (AS:Aggregate Supply)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应于不同的总物价水平,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产出序列。
Y=AS=f(P)
1)短期总供给曲线( SRAS)
它表示在短期中总价格水平同国民收入间的函数关系。
Y = SRAS = f(P)
(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A)凯恩斯的假定:工资是刚性的。
B)古典的假定:工资是灵活的。
P
0 Y 0 Y
P
SRAS
SRAS
( A) ( B) Yf
P0
C)现实的假定:工资是粘性的 。
0
P0
P1
P
Y
SRAS
Y0 Y1
(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
A)生产要素的价格
B)生产技术的水平
C)社会经济的前景
0 Y
P AS ASAS
( 3)短期总供给与国民收入
(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
A)凯恩斯模型
B)古典模型
0
P
P0
AS
AD AD Y
P AS
AD
AD Y
Y0
P0
P1
Y0 Y1
E0 E1
E0
E1
( A) ( B)
0
C)现实模型
AS
AD0
P
0
P
0Y Y
AD
AS0
AS1
2)长期总供给曲线( LRAS)
P
0 Y
LRAS
Yf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的需求
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前提: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即; W/P=MP
W=MP?P
MP?P
0
W
N
(Nd)
Nd=Nd(w/p)
( W/P)
2.劳动需求曲线取决于价格水平
Y=F(N,K,T)
dY/dN=MP=W/PW
0
Y
0 N
N
W0
N0 N1 N2
N0 N1 N2
Y2
Y1
Y0
Nd2=f(W0/P2)
Nd1=f(W0/P1)
Nd0=f(W0/P0)
Y=F(N,K,T)
MP?PN
二、劳动的供给
1.劳动供给的前提是,
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等于工资的效用,
即实际工资 (W/P)。
NS=NS( W/P)
2.劳动的供给曲线
W/P
0 Nf Nmax
N
NS
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Ns(w/p)=Nd(w/p)
0
W/p
N
NfN0
Nd(W/P0)
Nd(W/P1)
E0 E1W/P0
NS(W/P0)
第四节 国内市场的均衡
一、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
均衡的数学模型
1.商品市场均衡,I(r)=S(Y)
2.货币市场均衡,MO/P=L1(Y)+L2(r)
3.宏观生产函数,Y=F(N,K,T)
4.劳动市场均衡,dY/dN=W/P=MP
Nd(W/P)=NS(W/P)
二、国内市场均衡的 IS-LM模型国内市场的均衡
0
Y
Y
0
N
Y
Y 0 N
Y0 Y1
Y1
Y0
N0 Nf
N0 Nf
E0
E1
IS0
LM0
IS1
LM1
E1
r
0
W/p
NS
Nd
NdE0
E1
Y=F(N,K,T)
45
r0
第十九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一节 失业和失业率
一,失业和充分就业
二,自然失业和非自然失业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求职性失业
4,技术性失业
5,季节性失业
6.自然失业率
( 充分就业失业率,正常失业率 )
指一定的经济结构下所含有的失业率,
也即充分就业时仍存在的失业水平 。
三,周期性失业 ( 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 )
四,隐蔽性失业五,失业的经济损失 ( 奥肯定理 )
奥肯法则,GDP每增加 3%,失业率大约下降 1个百分点 。
自然失业率和非自然失业率
NE Nf Nmax
Nd
NS
0 N
W/P
E0 非自然失业自然失业实际失业 = 非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实际失业率 = 非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第 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第 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
一般物价水平全面的持续的上涨的过程,并伴随着货币的贬值 。
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1) 消费物价指数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Pit?Qit/∑Pio?Qit)x100
i:某种产品或劳务,n:若干种产品或劳务,
t:当期,o:基期,P,价格,Q,产量。
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i=1
n
i=1
n
2) 生产物价指数 ( PPI)
(Producer Price Index)
企业购买的一组产品和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
3) GDP平减指数 (GDP deflator)
用名义 GDP与实际 GDP比率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GDP平减指数 = 名义 GDP
实际 GDP
× 100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反映价格的变动,而不是产量的变动。
4)通货膨胀率( Inflation Rate)
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 %) = CPIA-CPIBCPIB × 100
( A为当期,B为对比期。)
(或) = 名义 GDP-实际 GDP
实际 GDP
× 100
3,通货膨胀的分类
1) 爬行的通货膨胀
( 温和的,一位数的,稳定的 )
2) 加速的通货膨胀
( 奔驰的,两位数的,还在加速的 )
3) 超速的通货膨胀
( 恶性的,三位数以上的,失去控制的 )
4) 隐蔽的通货膨胀
(受抑制的,实行了价格管制的)
第二节 货币数量论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量决定物价 水平,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
MV=PY
( M:货币供给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价格水平; Y:实际收入水平。)
货币供给增加与通货膨胀
MS0 MS1
Md0
1/p(货币价值 ) P(物价水平)
(高) 1
3/4
1/2
1/4
0
E0
E1
M0 M1
4
2
1.33
1 (低 )
(高 )
(低 ) 货币量
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 。
P
0 YY
f
P0
P1
P2
AD0
AD1
AD2
AS0
Y1Y2
三、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人为地提高,使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升。
P
P0
P1
YfY1
0 Y
AD0
AS0
AS1
E0
E1
四、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滞胀 )
1,过度需求引起物价上升,从而工资增加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0
P
Y
E0
E1
E2
Y2 Y0 Y1
P2
P1
P0
AD0
AD1
AS0
AS1
2.由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引起了严重的失业和物价上升,政府采取需求管理,于是又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0
P
P2
Y
Y1 Yf
P1
P0
AD0
AD1
AS0
AS1
E0
E1
E2
五,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六,国际传散的通货膨胀
七,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
八,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
2,在雇主与工人之间
3,在政府与公众之间
九,,有利论,,,不利论,和,中性论,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的观点:
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
二,菲利普斯观点:
失业与通货膨胀此消彼长 。
1,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 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
ΔW/W=f(u)
2) 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
ΔW/W=ΔP/P=f(u)
3)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0
ΔW/WΔP/P
U0
U
Ph
U1 U2
U0为自然失业率,U1,U2为实际失业率。
4)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
5)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临界点
0
ΔP/P
ΔP/P0
U0
U
PH0
PH1
A
B
C
2.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 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
ΔW/Wt=f(u)t+αΔPt
e
α,为价格预期系数,0≤α≤1;
ΔP t:为时期中预期价格变化 ;
t:为考察期。
e
2) 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0
ΔP/P
U
U0 PH
0
PH1
PH2
A
B C
D E
LRPH
W0
W1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需求管理政策
1,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冷火鸡,式
二,供给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
1) 工资 -物价冻结
2) 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3) 税收刺激计划
2,指数化政策
1) 工资指数化
2) 税收指数化
3,人力政策
1) 人力资本投资
2) 完善劳动市场
4,经济增长政策
1) 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2) 资本积累
3) 技术进步
4) 计划化与平均增长第 8章 国际经济部门
(开放型经济模型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一,绝对优势理论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
1,生产可能性边界设农民和牧牛人每人每周工作 40小时种土豆,
养牛或两者的结合上。农民用 10小时生产 1磅土豆,20小时生产 1磅肉。牧牛人用 8小时生产
1磅土豆,1小时生产 1磅牛肉。
农民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牧牛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0
1
2
2 4
0
40
52.5
20
牛肉 (磅 ) 牛肉 (磅 )
土豆 (磅 ) 土豆 (磅 )
A
B
2.专业化与贸易
设牧牛人用 3磅牛肉与农民交换 1磅土豆。
贸易增加了农民的消费 贸易增加了牧牛人的消费
A
A‘
B
B’
2 3 40
1
2
3
0
21
20
2.5 3 5
牛肉 (磅 )
土豆 (磅 )
牛肉 (磅 )
土豆 (磅 )
40
二、比较优势原理
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1.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牛肉和土豆的机会成本
( 1磅的机会成本)
牛肉(根据放弃的土豆)土豆(根据放弃的牛肉)
农民 2 1/2
牧牛人 1/8 8
2.比较优势与贸易
1)某一个人或国家生产一种物品,其机会成本小被称为有比较优势。
2)贸易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3)贸易可以使每个贸易者状况更好,
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
三、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
四,规模经济理论第二节 国际贸易应用
1.贸易的决定因素
1)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国内供给国内需求
0
P0
P
E0
Q0 Q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A
B
2)世界价格和比较优势
2.贸易的赢家和输家
1)出口国的得失
P0
0
PS
A
B
C
D
P(钢铁价格 )
国内需求量 国内供给量国内需求世界价格国内供给出口自由贸易的福利变动消费者剩余,
A-(A+B)=-B
生产者剩余,
(B+C+D)-C=B+D
总剩余,
(A+B+C+D)-
(A+B+C)=D
Q(钢铁的数量)
2)进口国的得失
A
B
C
D
0
P0
PS
国内供给量 国内需求量进口
P
Q
国内需求世界供给国内供给自由贸易的福利变动消费者剩余,
(A+B+D)-A=B+D
生产者剩余,
C-(B+C)=-B
总剩余,
(A+B+C+D)-
(A+B+C)=D
3)关税的影响 (无谓损失 )
有关税时的进口没有关税时的进口有关税时的价格 P1
没关税时的价格 P0 世界价格关税
A
C
B
G
D E F
总剩余变动 =(A+B+C+G+E)-(A+B+C+D+E+F+G)=-(D+F)
D( 国内需求 )
S( 国内供给 )
P
0 Q
4)进口限额的影响 (无谓损失 )
限额国内供给国内供给 +进口供给世界价格国内需求有限额时的进口没限额时的进口有限额价格无限额价格
0
P
Q
A
B
C
G
D E FE,
总剩余变动 =(A+B+C+G+E)-(A+B+C+D+E+F+G)=-(D+F)
第三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一,汇率及其标价
1.汇率 ( Exchange rate)
是指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之间买卖的价格,
即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例 。
当一种通货升值时,说它是,坚挺,的,表示它可以购买更多外国通货;
当一种通货贬值时,说它是,疲软,的,表示它可以购买较少外国通货 。
2.标价
如果汇率是 80日元对 1美元,它也就是
1日元对 1/80(0.0125)美元 。
二、均衡汇率的决定美元升值 200
美元贬值 100
150
美元的供需美元需求
(来自进口商)
美元供给
(来自出口商)
出口增加进口增加汇率 (日元 /美元 )
三、均衡汇率的变动
(日元升值)
(日元贬值)
四,汇率制度
1,固定汇率制
2,浮动汇率制
五,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进出口贸易
2,资本项目
六,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量
2,利率
3,政府干预
七,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是指一个人用一国物品与劳务交换另一国物品与劳务的比例 。
名义汇率是指一个人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例 。
名义汇率 ( e) X 国内物价 ( P)
实际汇率 = 国外物价( P‘)
(每美元 80日元) X(每蒲式耳美国大米 100美元)
(每蒲式耳日本大米 16000日元)
每蒲式耳美国大米对 1/2蒲式耳日本大米
(例如)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
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 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的区分
2)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复式会计帐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
1) 经常项目 ( 经常帐户 )
2) 资本项目 ( 资本帐户 )
3) 官方储备项目 ( 官方储备帐户 )
4) 差错和遗漏国际收支平衡表
(1994年美国国际收支帐户 )
(+)贷方 (-) 借方经常项目
1)出口 +8329
商品 +5027
收到的投资收入 +1349
其他服务 +1953
2)进口 -9544
商品 -6691
支付的投资收入 -1353
其他服务 -1500
3)单边转移支付 -341
经常项目余额 [(1)+(2)+(3)] -1557
资本项目单位,亿美元资本项目
(+)贷方 (-)借方
4)美国在国外的资产 (增加 -) -1257
官方储备资产 +53
其他资产 -1310
5)外国在美国的资产 (增加 +) +3146
官方储备资产 +389
其他资产 +2757
资本帐户余额 [(4)+(5)] +1889
统计误差
[(1)至 (5)之和的相反数 ] -333
二,J曲线经常收支
0
时间经常收支
0
时间
本国货币升值 本国货币贬值三,经常项目与宏观经济
1,经常项目差额
NX = EX – IM
NX为进出口差额,即净出口; EX为商品 和劳务的出口; IM为商品和劳务的进口 。
EX = EX( p,e)
p为国内价格水平,e为汇率 。
IM = IM( Y,p,e) = e0 +my
净出口函数
NX = NX(Y) = EX(P,e) – IM(Y,P,e)
2.开放经济下 IS曲线的推导
I + G + (EX–IM) = S + ( TA-TR)
3,开放经济下 LM曲线
四,资本项目与宏观经济
1,资本项目差额 ( 净资本流出 )
F = 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
流向本国 的外国资本量
2,净资本流出函数:
F = F( r)
国内利率越高,流出资本越少,流入资本越多,即净资本流出越少;反之亦然 。 故 F是 r的减函数 。
五,国际收支的平衡
1,国际收支差额
(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国际收支差额 = 净出口 - 净资本流出
BP = NX – F
2,国际收支差额函数
BP = NX( Y) – F( r)
BP=O,国际收支平衡 。
BP>O,国际收支盈余 ( 顺差 ) 。
BP<O,国际收支赤字 ( 逆差 ) 。
3,国际收支平衡函数
NX( Y) = F( r) - - - Y(r)
Y↑→ NX↓→ F↓→ r↑
r↓→ F↑→ NX↑→ Y↓
4,BP曲线的推导
BP曲线的推导
Y
r
F
NX
F( r)
F=NX
NX( Y)
r0
r1
Y1 Y0
BP
0
5,国际收支的失衡和 BP曲线的位移
BP曲线左上方的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顺差,
NX>F; BP曲线右下方的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逆差,NX<F;
NX增加,BP曲线右移;
NX减少,BP曲线左移 。
NX>F
NX<F
BP0
0
r
Y
BP1
第五节 IS-LM-BP模型
一,宏观经济的全面均衡和局部均衡
二,IS-LM-BP模型
IS
LM
BPE
0
0
r
YY
f
re
三,调整宏观经济全面均衡的政策
1,移动 IS,LM曲线的政策
2,移动 BP曲线的政策
IS1
IS0
LM1
BPr
0
Y0 Yf
E0 E1
Y Y
r
0
IS
LM
BP
Yf Y0
E0
E1
LM0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必须剔除物价上涨
2.考虑人口变动因素
3.以潜在的 GDP为标准
4,还应重视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福利的增进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Y = A?F( K,L)
1,资本
2,劳动
3,技术进步
第二节 哈罗德 -多马模型
一,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1,储蓄率
指本期的储蓄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
比重 。
s = S / Y ( S = sY )
2,资本 -产出比率 ( 资本系数,投资系数 )
v = I /ΔY ( I = vΔY )
I表示净投资,ΔY表示产出 ( 收入 ) 的增量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v等于加速系数。)
3,收入 ( 产出 ) 的增长率
( 经济增长率 )
G =ΔY / Y
Y表示收入,ΔY表示收入的增量 。
4,哈罗德的基本公式
G = s / v ( I=vΔY=sY=S )
5,多马的基本公式
G = sδ
(δ表示加速系数的倒数,即资本生产率:每增加一单位投资所能增加的收入或产量。 )
二,哈罗德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及其含义
G = s / v = sδ
1.要使经济稳定增长,那么必须储蓄全部转换为投资 。
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率,要变动资本产量比率,就必须有技术的进步,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率 。
三,实际增长率,意愿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
1.实际增长率 ( GA)
一国既定年份内实际上实现的增长率 。
( 它决定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 )
2,意愿增长率 (GW)
又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指企业家意愿中的,感到满意的,使伴随着逐年的新投资而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始终得到充分利用,产量以固定不变的增长率逐年增长的增长率 。 ( 表明总需求和总供给是相等的 。 )
1) 如果 GA > GW,那么社会总需求将超 过扩大了的生产能力,其结果将是将是通货膨胀 。
2) 如果 GA < GW,那么扩大了的生产能力就不能被充分利用,就会开工不足 。 于是,
投资与收入也将下降,引起失业 。
3) 只有当 GA = GW 时,才能实现既无失业,
又无通货膨胀的均衡经济增长 。
3.自然增长率 ( GN)
在人口和技术变动下,社会可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 。 ( 可看成是人口增长率 n,GN=n)
1) GW > GN,这时由于人口劳动力不足而使经济呈现长期停滞趋势 。
2) GW < GN,这时会因劳动力过多而造成工资低廉,因而可能出现,长期兴奋,状态 。
3) GW = GN,合乎理想的长期增长状态 。
4,长期均衡条件
GA = GW = GN = n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储蓄函数为 S=sY,s为常数,且 0<s<1;
3.不存在技术进步,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资本折旧恒为 d;
4.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
5.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 n增长 。
y = f(k) (y,人均产量,k:人均资本 )
二,新古典模型 ( 罗伯特,索洛 ) 的基本公式
Δk = sy – ( n+d )k
Δk: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 k,人均资存量);
sy,人均储蓄 ( s,储蓄率,y,人均产量);
n,劳动力的增长率;
d,资本折旧率,恒为常数,且 0< d < 1 。
(如不存在资本折旧,d =1)
资本深化 = 人均储蓄 —资本广化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表述为:
三,稳态分析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稳态条件是,
Sy = (n+d) k,( Δk =0)
稳态意味着,ΔY
Y =
ΔN
N =
ΔK
K = n
0
y
k
y = f(k)
Sy
(n+d) kA
B
k’
y’
k0
C
D
四,储蓄率的增长储蓄率的增加将提高稳态的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的长期水平,但不能影响产出的长期增长率。
0
y
k
f(k)
sy
(n+d)k
b
k’
y’ s’yc
k”
a
y” ef
五,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的提高,降低了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而增加了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
0
y
k
f(k)
sy
(n+d)k
k’
(n’+d)k
k”
y’
y”
A
B
六,资本的黄金律水平费尔普斯黄金分割律,
若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f (k’) = n′
y
0 k
y=f(k)
nk
k’k1 k2
a
a’ m
m’ c
c’
k”
(d=0)
第四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
一,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假设
1.社会成员分为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 。
2.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不变 。
3.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
二,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公式
G=S/C=
三,新剑桥模型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G=S/C
( P/Y) SP + ( W/Y) SW
C
第五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2,包括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在内的工时数
3,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4,资本存量大小
5,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6,规模经济
7,知识的进展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知识存量的增长
2,生产率的提高
3,结构变化
第六节 经济增长的前途 ( 争论 )
一,增长极限论
二,增长怀疑论
三,对增长极限论的批评
四,可持续发展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要求在经济发展中逐渐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生产能力替代自然资源 。
2) 要求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
3) 要求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4) 要求遵循代际公平原则 。
第七节 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经济周期就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它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前者包括复苏和繁荣,后者包括衰退和萧条。
T
Y
0
顶峰衰退低谷萧条
A
B C
D
E 顶峰复苏繁荣 实际 GDP
潜在 GDP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1,长周期 ( 康德拉耶夫周期,平均 50年 。 )
2,中周期 ( 基钦周期,平均 8到 10年 。 )
3,短周期 ( 朱格拉周期,平均为 40个月 。 )
4,建筑业周期 ( 库兹涅茨周期 )
5,综合周期 ( 熊彼特周期 )
三,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1.消费不足论
2.投资过度论
3.货币信用过度论
4.创新理论
5.心理理论
6.太阳黑子论
7.政治周期论
四,乘数 -加速数原理
1,加速原理
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加速原理 。
V = It /(Yt – Yt -1)
It = V (Yt – Yt -1)
2,乘数 -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3,乘数 -加速数模型
Yt = Ct+ It+ Gt
Ct = βYt – 1,0<β<1 。
It = V(Ct – Ct - 1),V>0 。
乘数 -加速数模型表设 β=0.5,v=1,Gt=1
1 1 0 0 1
2 1 0.5 0.5 2
3 1 1.0 0.5 2.5
4 1 1.25 0.25 2.5
5 1 1.25 0 2.25
6 1 1.125 - 0.125 2
7 1 1.0 -0.125 1.875
8 1 0.9375 -0.0625 1.875
9 1 0.9375 0 1.9375
10 1 0.96875 0.03125 2
11 1 1 0.03125 2.03125
12 1 1.015625 0.015625 2.03125
13 1 1.015625 0 2.015625
14 1 1.0078125 -0.0078125 2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繁荣衰退
T Gt Ct It Yt 经济波动
(单位,1000亿元 )
4,乘数 -加速数原理的结论:
1) 在国民收入中,投资,收入和消费是相 互影响,相互调整的 。
2) 为了减少经济周期的波动,以维持经济长期稳定,政府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a) 调节投资
b) 影响加速系数
c) 影响边际消费倾向
让,西方经济学,原理成为
你一生的良师益友 。
再接再厉再见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葉 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