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主讲:叶 衎
Ye Kan
此幻灯片为纪念从教,经济学,二十周年而制作,并把她献给你们 我心中的太阳 。
版权所有 谢绝拷贝二 OO二年八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E-mail,yekan 495129@163.com
Tel,65337579/13681681853
目录
CON
TEN
TS
第 一章 引论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概述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论 )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 生产论 )
第五章 成本理论第六章 完全竞争的市场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八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一章 引论
Economics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凯恩斯货币主义福利经济供给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本经济理论经济学流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 Microeconomics)
2,宏观经济学 ( Macroeconomics)
3,国际经济学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参考教材: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全国二十所高校合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编写组编写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叶德磊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解析,陈恳 王蕾 主编
( 微观部分 ),( 宏观部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尹伯成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陈恳 吴卫华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N.Gregory Mankiw
[美 ] 曼昆 /著 梁小民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即资源的最优配置 。
1,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1) 资源
a,自然资源
b,劳动
c,资本品
d,企业家才能
2) 经济资源和自由资源
a,经济资源
b,自由资源
3)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4) 经济资源的替代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 欲望 ( Wants)
2) 欲望的差异性
3) 欲望的无限性
3,稀缺 ( Scarcity)
1) 稀缺的定义
2) 稀缺的不可避免性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2)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3) 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一只看不见手,的理论,他成为经济学的鼻祖 。
一,微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以均衡价格论为微观经济学搭起了基本框架 。
二,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1936年凯恩斯,通论,中的有效需求原理的创立,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
三,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二次战后以萨缪尔森为首建立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
,经济学,,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第三节 经济学家所要面临的几个抉择一,生产什么? ( 生产多少? )
二,如何生产?
三,为谁生产?
四,什么时候生产?
五,什么地方生产?
第四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类型一,自给自足经济二,市场经济三,计划经济四,混合经济第五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商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
1.生产可能性表各种可能性组合 棉衣 (X商品 ) 产量 棉被 (Y商品 )产量
A 0 200
B 1 000 180
C 2 000 140
D 3 000 80
E 4 000 0
2,生产可能性曲线
200 A
180
140
80
0
B
C
D
E
1000 2000 3000 4000
X(棉衣产量 )
Y(棉被产量 )
N
M
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移
X0
Y
X0
Y0
X1
Y1
二,机会成本 ( Opportunity cost)
1.定义当把一定量的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它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
机会成本 = 显性成本 + 隐性成本
2.公式
C0 = △ Y/△ X
上编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1,合乎理性的人 (经济人 )
2,完全的信息三,市场 ( Market)
1.市场的定义买卖双方的有机构成或相互作用 。
2.市场的类型
1) 完全竞争
A,众多的买主和卖主,他们是价格的接受者 。
B,产品是均匀的。
C,信息是完全的。
D,整个行业易进易出。
2)完全垄断
3)垄断竞争
4)寡头垄断第二节 需求曲线一,需求函数 ( Demand function)
1.需求 ( Demand)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
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购买的能力的有效需求 。
2.需求的表示方法:
1) 需求表
x年 x月 x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2) 需求函数
Qd = f( p)
Qd=800-100p
3) 需求曲线价格数量关系 A B C D E F G
价格(元) 1 2 3 4 5 6 7
需求量(单位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A
B
C
D
E
F
G
0 100 200 300 700 Q
P
7
6
1
Qd=800-100p
3.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1) 收入效应 ( Income effect)
由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从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
2)替代效应( Substitution effect)
由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二,需求规律 ( Lawof Demand)
1.定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需求价格的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的规律 。
2,条件
1) 除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条件不变 。
2) 在一定的时期内才成立 。
3) 仅满足于一般商品 。
3,特殊商品的需求规律
1) 吉芬商品 ( Giffen goods)
2) 炫耀性商品
3) 投机性商品
4) 价值性商品
4,―价 —质,观念影响下的需求规律三,需求变动和需求曲线的位移
1.需求变动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
需求变动是需求函数的扩大或缩小,
它引起需求曲线的位移 。
Qd=a-b?p → Qd =( a+c) -b?p (a,b,c>0)
2.影响需求变动的几种因素
1) 消费者的收入 ( Income)
2) 消费者的偏好 (Preference)
3)替代商品的价格 (Substitution goods)
使用价值相近,因而可以替代使用的商品 。
4)互补商品的价格 (Complementary goods)
必须配套使用的商品 。
D1 D0
D2
Q0
P
P0
Q1 Q0 Q2
第三节 供给曲线一,供给函数
1.供给 ( Supply)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 。
2.供给的表示方法
Qs = f( p)
Qs = -400 + 200p
3.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
Q
P S
0
p0
p1
Q0 Q1
二,供给规律
1,定义:
供给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的规律 。
2,条件:
供给规律是一条抽象规律,它只有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不能舍弃时间因素,且仅对一般商品而言。
3.特殊商品的供给曲线
1)劳动
0
W0
W1
W
Nf Nmax
N
NS
2)价值性商品
3)投机性商品三,供给变动及供给曲线的位移
1.定义,除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商品供给的变动,
称为供给变动 。
2.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
1) 考察的时间
2) 其他商品的价格
3) 生产的成本
( 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
4) 政府的税收政策
5) 生产的期望
S1 S0
S2
P0
P
0 QQ
1 Q0 Q2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 市场均衡 )
一,均衡的定义,( Equilibrium)
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需求价格及供给价格
1) 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
2) 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
2,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的市场价格,均衡数量是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商品数量,均衡即某商品的需求等于其供给。
Qd = 800 -100p
Qs = -400+200p
PE = 4
QE = 400 PE( 4)
0
P
Q
E
S
D
QS=-400+200p
Qd=800-100p
QE( 400)
3,过剩和短缺:
(Surplus and Shortage)
1) 过剩:
在经济学中说某种商品,过剩,,是指该商品的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表现为供大于求 。
Q00
P1
P0
S0
D0
Q
P
E0
过剩
A B
Qd QS
2) 短缺:
在经济学中说某种商品,短缺,,是指该商品的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下,表现为供不应求 。
0
S0
D0
C D
短缺
P0
P1
E0
P
3) 实际价格
( 市场价格 )
实际工作和研究中所遇到的价格是实际价格 。
QQ
S Q0 Qd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位移 2.供给曲线的位移
S0
D1
D0
D2
E1
E0
E2P2
P0
P1
0
P0
P1
P2
0
S1
S0
S2
D0
E2
E0
E1
P
P
Q1 Q0 Q2 Q Q1 Q0 Q2 Q
3.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1) D↑,S↑,ΔD=ΔS,ΔD>ΔS,ΔD<ΔS
2) D↓,S↓,ΔD=ΔS,ΔD>ΔS,ΔD<ΔS
3) D↑,S↓,ΔD=ΔS,ΔD>ΔS,ΔD<ΔS
4) D↓,S↑,ΔD=ΔS,ΔD>ΔS,ΔD<ΔS
Q0
S0
S1(ΔD=ΔS)
S2 (ΔD>ΔS)
S3(ΔD<ΔS)
D0
E2
E1
E3
E0
P2
P0
P3
0
P
Q
D1
Q2 Q1 Q3
=P1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概念
1,弹性 ( Elasticity)
指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百分比变动所作的反应,也称敏感程度 。
Y = f( X)
2,弹性系数
1) 点弹性公式,E=
ΔY
Y × 100%
ΔX
X × 100%
ΔY X
ΔX Y
E=lim
ΔX→0
ΔY X
ΔX Y
=
dY X
dX Y?
=
2) 弧弹性公式
E = ( Y1+Y2)
Y2-Y1
1
2
100%
X2-X1
( X1+X2)12
100%
ΔY
ΔX
( X1+X2)
( Y1+Y2)
1
2
1
2
( X1,Y1)
( X2,Y2)
Y=f( X)X
0 Y
X0?a
b
c
X1
X2
Y1 Y2
=
(平均弹性)
二,需求弹性 ( ElasticityofDemand)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
Qd = f( p)
2.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1) 点弹性和弧弹性公式
Ed = ΔQ PΔP Q?
dQ P
dP Q?
ΔQ ( P1+P2)
ΔP ( Q1+Q2)
1
2
1
2
( P:价格变化前初值; Q:需求量变化前初值。 ΔQ,需求量变化量; ΔP,价格变化量。)
=
=
2) 几何作图法测度弹性系数
a.需求曲线是直线 b.需求曲线非直线
Ed = RA / RB
R
A
B
P
Q0
P0
P1
Q0 Q1
kh
R
dP
dQ
ΔP
ΔQ
Ed = ΔQ P0ΔP Q
0
= Q0A P0
RQ0 OQ0
= RA
RB
P
0 A
B
Q
D
C.需求直线上的弹性
Ed→∝,完全有弹性。
Ed >1,富有弹性。
Ed =1,单位弹性。
Ed <1,缺乏弹性。
Ed =0,完全没有弹性。
Ed =1
Ed <1
Ed >1
Ed =0
Ed→∝
0
P
Q
A
R
B
Q=f(P)
d.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
Ed =?ΔQ PΔP Q
P0a b c
0
P
Q
P0 a b c
a
D0
D1
0
Q
P
0
P
Q
3) 特殊的需求曲线
Ed=0
Ed→∝
Ed = 1
Q0
P
Q0
P0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额
1,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降低价格,可以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 。
P0
P1
P
Q0 Q1
Q0
A
BC
2,如果是缺乏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
才能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 。
P0
P1
0
P
Q1 Q0
Q
D
B
AC
四,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可替代程度
2,商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商品的用途是否广泛
4,商品使用期的长短
5,测算需求弹性的时间长短五,弹性概念的扩大
1.需求的收入弹性 (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1) 定义:需求量的变化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敏感性程度 。 Qd = f( I)
2)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公式
3) 弹性系数 EI与商品的关系
a,正常商品 (EI>0)
b,低档商品 (EI<0)
c,中性商品 (EI=0或 ≈0)
EI
ΔQ I
ΔI Q?
dQ I
dI Q?
ΔQ? ( I0 + I1 )
ΔI? ( Q0+ Q1)?
2.需求的交叉弹性
( 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1) 定义: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 。
QA = f( PB)
2)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公式
EC= ΔQA PBΔPB QA?
dQA PB
dPB QA?
ΔQA? ( PB0+PB1)
ΔPB? ( QA0+QA1)?
3) 交叉弹性系数 EC与商品间的关系
a,互补商品 (EC<0)
b,替代商品 (EC>0)
c,不相关商品 (EC=0)
0
PA
QA
P0
Q1 Q0 Q2
D1 D0
D2
(EC>0)
(EC=0)(E
C<0)
(以 B商品的价格上升为例 )
3.供给弹性 ( Elasticity of supply)
1) 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
QS= f (P)
2) 供给弹性系数公式
ES= ΔQ PΔP Q?
dQ P
dP Q
ΔQ? (P0+P1)
ΔP? (Q0+Q1)?
3) 供给弹性的几何表示方法
ES = RARB
A 0 Q
B
R?
B
0 A Q
R?
P
P
S S
4) 特殊的供给曲线
S1
S2
S3
0
Q
P W
W0
0 N
f Nmax N
W1
W2
NS
5)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a,供给的易难程度
b,考察的时间长短
c,生产的规模大小
d,产业的性质六,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第六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一,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 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
1.限制价格 ( Ceiling price)
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下。
用数量管理代替价格管理。
S
D
Q0
P0
P1
P2
P
E0
QS
短缺量配给量黑市价格
Qd
2.支持价格 ( Support price)
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 支持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
P
P1
P0
0
Qd Qs
QD
S
E
过剩二,谷贱伤农三,易腐商品的售卖
0
P
S0
S1
D
Q
Q0
P0
P1
E0
E1
Q00
P0
P1
P2
D
QQ1
A
B
C
D
E
A
BC
P
Q1
四、税收
1.向买主征税
0
P
Q
S0 = -50 + 50p
D0=200-(100/3)p
E0
3.00
D1
E12.80
3.30
2.向卖主征税
0
P
Q
D0=200-(100/3)p
S0=-50+50p
E03.00
100
S1=-50+50(p-0.50)=-75+50p
E13.30
2.80
10090
D1=200-(100/3)(p+0.50)
=550/3-(100/3)p
0.50
90
0.50
D
S
税收楔子
3.税收负担的分割
0
P
Q
S0
D0
E0P0
Pa
Pb
税收规模
0
P
Q
S0
D0
E0P0
Pa
Pb 税收规模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
第七节 蛛网理论一,蛛网现象二,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
1.本期供给决定本期价格 2.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供给
0 Qt
Pt
P St
D0
E0 Pt
0
P S0
Q t+1
QQ
三,蛛网模型 ( Cobweb model)
1.收敛型蛛网 (稳定均衡 )
这是由于在市场均衡点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因而使价格和销售量的波动越来越小 。
Qt
St
Pt
Q t+1
P t+1
P
S0
D0
E0
0 Q
2.发散型蛛网 (非稳定均衡 )
这是由于在市场均衡点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因而使价格和销售量的波动越来越大 。
Qt0
Pt
P t+1
Q t+1
D0
S0
Q
P
E0
3.封闭型蛛网 (亚稳定均衡 )
这是由于在市场均衡点处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因而使价格和销售量的波动幅度等同 。
Qt
0
Pt
P t+1
E0
D0
S0
P
QQ t+1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论 )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一,效用 ( Utility)
1,效用的涵义指消费者占有、使用或者消费商品而得到的快乐和满足,是各种商品所具有的这种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人们购买商品时的支出被认为是一种,痛苦,,即负效用。
2.效用的特点
1) 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
2)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
3) 一种商品对同一个人所具有的效用,会因占用数量的不同而不同 。
4) 效用只能自身相比,不能人与人比 。
5) 效用有共性,也有个性 。
6) 效用本身并不含有伦理学的意义 。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基数效用
1,2,3,4,5,6,7……
2,序数效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
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1.效用函数 ( Utility function)
1) 效用量 (效用单位 )
一块面包为 10个效用单位,某消费者愿意花费 10元钱购买 ;那么一件上衣她愿花费 100元购买,是因为这件上衣给她带来了 100个单位的效用 。
2) 效用函数,U = f(Q)
a,总效用 ( Total utility)
一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从消费商品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
TU = f(Q)
b,平均效用 ( Average utility)
消费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 。
AU = TU / Q
c,边际效用 (Marginal utility)
一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每改变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改变量 。
MU = ΔTU(Q) / ΔQ
= dTU(Q) / dQ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达到某一数值后,其边际效用会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小 。
1) 效用表 ( P.81)
2) 效用函数
U = f( Q) = 27Q + 12Q - Q
TU = 27Q + 12Q - Q
AU = 27 + 12Q - Q
MU = 27 + 24Q - 3Q
2 3
2 3
2
2
3) 效用曲线
0
U
TU
MU
AU
4 6 9
Q
max
maxmax
拐点切点
75
486
63

4) TU,AU,MU间的关系
a,MU>0,Q↑→TU↑
MU=0,TUmax
MU<0,Q↑→TU↓
(Mumax→TU处拐点 )
b,MU>AU,Q↑→AU↑
MU=AU,AUmax
MU<AU,Q↑→AU↓
MU↘ →AUmax
5) 货币的边际效用 ( P.83)
3,消费者均衡
1) 限制条件,Px? Qx + Py? Qy = I
2) 均衡条件,Mux / Px = Muy / Py =λ
4,需求曲线的推导 ( P.87)
P U
0 Q
MU
D
Q0
P0,U0
P1,U1
a
b
Q1
5,消 费 者 剩 余 ( 剩 余 效 用 )
( Consumer’s surplus)
指消费者对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金额与他实际支付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
消费者剩余 ( CS)
= 四边形 OABQ0面积
—四边形 OP0BQ0面积
= 三角形 P0AB面积
0
P
A
BP0
Q0
Q
Q=f(P)
消费者剩余
CS f( Q) dQ – P0Q0∫
Q0
0
a
b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
一,消费行为公理
(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
1.顺序性 ( 完全性 )
A=B,A>B,A<B 。
2.传递性如果 A>B,B>C ; 那么 A>C。
3.非饱和性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之前,
对商品的占用是多多亦善的 。
二,无差异曲线 ( Indifference curve)
及其特点
1.定义:
表示消费者对两种替代商品的各种数量的消费组合满足程度 ( 偏好 ) 没有差异的曲线 。
消费组合 商品 X量(鸡腿) 商品 Y量(小面包)
A 1 12
B 2 6
C 3 4
D 4 3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
2) 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
X(鸡腿)
Y(面包)
A
B
C
D
I0
12
6
4
3
1 2 3 4
UXY
2,无差异曲线图
3)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
4) 越往右上角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满足程度越大 。
5) 在无差异曲线图中,任何一点必然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 。
A
B
C
I0
I1
R
0
Y
X0
Y
X
UXY0
UXY2K?
三,边际替代率
(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1,定义:
指消费者保持满足程度不变,增加单位某种商品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
2,公式
MRSXY= ΔY/ΔX
= dY / dX
= - MUX / MUY
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 1单位 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 Y物品 。 这两者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即 X对 Y的边际替代率 。
∵ ΔTUXY= Δ TUX+ Δ TUY
=MUX Δ X+MUY Δ Y
=0
∴ MRSXY= ΔY/ΔX
= - MUX / MUY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地增加某一种商品时,消费者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呈递减变化的趋势 。
ΔX
ΔX
ΔY
Y
0 X
I0( UXY)
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态
1,完全替代商品
2,不完全替代商品
3,完全互补商品无差异曲线越是接近直线,两种商品的替代程度越大;无差异曲线越是凸向原点,两种商品的互补程度越大。
I2 I1
I32片镜片
1副镜架0
X
Y
第三节 消费者的预算线一,预算线的定义 ( budget line)
表示在消费者收入 ( 支出 ) 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
( 支出 ) 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
也称为消费可能线和等支出线。
( consumption possibility line,
isoexpenditure line)
设:消费者的支出为 120元,商品 X 的价格为每单位
8.00元,商品 Y 的价格为每单位 6.00元。
消费者的预算线
Y
X
I/PY(20)
0
I/PX (15)
A
B
I = PX QX + PY QY
N
M
消费集
二,预算线的特征
1,预算线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负值,
它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 。
KAB= - OA / OB
= -( I / PY) ÷ ( I / PX)
= - PX / PY
2,预算线是一定消费收入 ( 支出 ) 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可能的组合轨迹 。
3,满足等支出方程式,I = PX QX + PY QY
三,预算线的位移
1,随消费者收入 ( 支出 ) 的变化而变化 。
Y
X0
A1
A0
A2
B0 B2 B1
2,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1) I,PY =C(常数) 2) I,PX =C(常数)
PX↑,PX↓ PY↑,PY↓
A
Y
Y
A2
A0
A1
0
B
XX
a
b
c
0 B
1 B0 B2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使有限的收入 ( 支出 ) 取得最大的效用或者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即消费者均衡 。
-Mux/Muy = -Px/Py
I = Px QX + PYQY
E0
E1
E2
E3
X(QX)
Y(QY)
0
A
B
Y0
X0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一,价格 ——消费曲线
( Price consumption curve) 即 Pcc
在消费者的收入(支出)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时,因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简称 Pcc。
设,I,PY=C; PX0↓… P X1↓…
求,E0…E 1…
Y
0 X
B0(I/PX0) B1(I/PX1)
A
I0
I1
PCC
E0
E1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基数效用论的观点
2.序数效用论的观点
PCC
I1
I0 X
Y
Px
0
Px0
Px1
QX
Dx
X0 X1
X0 X1
A
B1( I/Px1)B0
0
a
b
三,收入 —消费曲线 ( Icc)
1.定义: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随消费者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
ICC
0
Y
X
A0
A1
B0 B1
I0
I1
(以收入增加为例)
2,Icc 的形态
a,X和 Y为普通商品,KICC>0。
KICC 越来越大,X是必需品,0<EI<1。
KICC 越来越小,X是奢侈品,EI >1。
0
Y
X
ICC Y
0 X
ICC
b,X或 Y是低挡品
KICC<0
c,X或 Y是中性商品
KICC →∞,X是中性商品 ; KICC = 0,Y是中性商品 。
YY
X X
ICC
ICC
ICC
ICC
00
四,恩格尔曲线 ( Engel Curve)
1.定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收入 ( 支出 )
的变化与某一商品购买量变化间的关系;简称 EC曲线 。
(以收入提高为例 )
Y
X
X0
I
0
I1
I0
X0 X1
A1
A0
B0 B1
I0
I1
X0 X1
Ec
2,EC 曲线的形态
a,必需品的 EC 曲线
b,奢侈品的 EC 曲线
c,低档品的 EC 曲线
d,中性品的 EC 曲线
I
I1
I0
0 X
0 X1 X0 X1 X1 X0
X
I I
X 0 X
Ec Ec
Ec
(a) (b) (c)
第六节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含义
1.收入效应 ( Income effect)
指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动,从而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替代效应 ( Substitution effect)
指由于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而引起其他商品购买量的变化 。
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希克斯分解 )
1)正常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a c b
Y
X
I0 I1
A
F
G
Xa XC Xb
0
Ya
YC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需求效应
B0 B1
( FG为补偿的消费可能线)
2)低档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吉芬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A
Y
X
B0 G B10
F a
b
c
低档品 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IO
I1 I
1
I0
b
a
c
0
A
Y
X
B0 G B1
F
吉芬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图例:
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斯勒茨基分解
1) 让相对价格变化,同时调整货币收入使得购买力 (购买的商品数量 )保持不变 ;
2) 对购买力进行同比例调整,然后使得相对价格不变。
X
Y
0
A
B0 I0
·a
Xa
B1
I2
·c
XC
J
K
I1
·b
Xb
Xab
替代效应;
Xbc
收入效应。
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降价的 Slutsky分解
Y
0 X
·a
Xa
·c
Xc
·
Xb
b
Y
0 X
·a
Xa
·c
Xc
·b
Xb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第七节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线
Qa1 Qa2
P1
P2
0
AP
Da
Q 0 Qb1 Qb2 Q 0 Q1 Q2 Q
Q1=Qa1+Qb1
Q2=Qa2+Qb2
P B A+BP
Db
D
Qa = c – d?P Qb = e – f?P
Q=(c+e) – (d+f)P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一,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
二、不确定性和彩票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时,这种不确定性的情况为风险。
如果彩票中奖的消费者货币财富量为 W1,其发生概率为 P( 0<P<1);不中奖的消费者货币财富量为
W2,其发生概率为 1-P;那么这种彩票可以表示为,
L = [ p,(1-p); W1,W2 ]
如果知道了 p,那么该彩票表示为,
L = [ p; W1,W2 ]
三、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1,期望效用在不确定情况下,消费者事先作出最优的决策,以期望获得最大化的效用。
彩票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U[p; W1,W2]} = pU(W1) + (1-p)U(W2)
期望效用函数也称为冯,诺曼 -摩根斯顿效用函数,表示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2,期望值的效用对于彩票 L=[p;W1,W2] 来说,彩票的期望值为:
pW1+(1-p)W2
彩票期望值效用为,U[pW1+(1-p)W2]
四、消费者的风险态度假定消费者在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等于彩票的期望值,即 pW1 +( 1-p) W2。
1,风险回避者 (效用函数是严格凹的 )
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
即,U[pW1 +( 1-p) W2] >pU(W1)+(1-p)U(W2)
U(W)
0 W
U(W)
W1
U(W1)
W2
U(W2) ·A
pU(W1)+(1-p)U(W2) ·B
pW1 +( 1-p) W2
U[pW1 +( 1-p) W2]
2,风险爱好者 (效用函数严格凸 )
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
即,U[pW1 +( 1-p) W2] <pU(W1)+(1-p)U(W2)
3,风险中立者 (效用函数为线性 )
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
即,U[pW1 +( 1-p) W2] =pU(W1)+(1-p)U(W2)
U(W)
0 W
U(W)
·A·
B
U(W)
0 W
U(W)
·A ( B)
五、降低风险
1,多样化
2,购买保险
3,获得更多的信息六、实例分析:风险回避与保险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 生产论 )
第一节 生产函数
( Production Function)
一,生产函数
1.定义: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
2.性质:
1)同质性,前后投入的要素在质量和使用条件方面相同 。
2)针对性,可针对单个商品,市场和整个社会的投入产出而言 。
3)多样性,表示方法的多样化 。
二,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
1.按技术系数划分:
1) 固定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2) 可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指为生产一定量某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比例 。
2.按投入产出量的不同变化速率划分:
1) 固定生产率生产函数
2) 递增生产率生产函数
3) 递减生产率生产函数
X
Y
0
Y = f( X)
3.按生产周期划分
1) 短期生产函数如果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企业无法改变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来改变产量,那么该时间内,企业面临的生产函数为短期生产函数。
Q = f( L,K)
2)长期生产函数如果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企业能改变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从而来改变产量,那么该时间内,
企业面临的生产函数为长期生产函数 。
Q = f( L,K)
三,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Q=ALαKβ
Q:产量,L:劳动投入量,K:资本投入量 。
A,α,β为参数,A>0,0<α<1,0<β<1。
2,α+β>1规模报酬递增;
α+β=1规模报酬不变 ;
α+β<1规模报酬递减 。
Q = 1.01 L K (美国农业 )
Q = 0.98 L K (美国制造业 )
0.75 0.32
0.72 0.25
3,MRTSLK = αβ ·KL
四、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Q = min ( LU,KV )
( Q为产量,U与 V分别为劳动 L和资本 K的生产技术系数。)
1,Q取决于 L/U与 K/V比值中较小的一个 (木桶原理 )
2,如假定 L和 K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则有,
Q =L/U =K/V,即 K/L =V/U
五、线性生产函数
Q = aL + bK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
一,短期生产函数
( Short run product function)
Q = f (L,K)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
1) TPL
劳动的总产量 TPL 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
TP=Q=f(L,K)=27L+12L-L2 3
2) APL
劳动的平均产量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
APL =TPL/ L
AP=27+12L-L
3) MPL
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是每改变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改变量 。
MPL =ΔTPL/ΔL
= dTPL/ dL
MP=27+24L-3L
2
2
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1) 总产量曲线
2) 平均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每点的射线的斜率 。
3) 边际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每点的切线的斜率。
Q
0 L
MP
AP
L0 L1

TP
g
m
q
三,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定的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基础上,连续增加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到一定数量后,其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变化的趋势,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TP,AP与 MP之间的关系
1.TP与 MP:
MP>0,L↑→TP↑
MP=0,TPmax
MP<0,L↑→TP↓
MPmax,TP处拐点 。
2.MP与 AP:
MP> AP,L↑→AP↑; MP= AP,Apmax;
MP< AP,L↑→AP? ; MP↘ →APmax。
五,生产的三个阶段
1.生产的三个阶段
2.生产的合理区间
Ⅰ Ⅱ Ⅲ
L0 L1
0
Q
MP
AP
TP
L
A) 0≤Ep≤1;
B) Apmax,
Tpmax;
C) AP=MP,
MP=0。

3.生产的弹性
EP=dQ/dL× L/Q
=( dQ/dL) ÷ ( Q/L)
= MP/AP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生产要 素的生产函数一,长期生产函数
(Long run product function)
Q=f( L,K)
二,等产量曲线 (Isoproduct curve)
1.定义: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
Q=f(L,K)=Q0
Q0 Q1
Q2
L
K
0
K0
K1
L1 L0
2,特征:
1)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斜倾 。
2) 在等产量曲线图中,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
3) 向原点凸出 。
4)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表示产量 越大。
5) 在等产量曲线图中,任何一点必然有一条等产量曲线通过它 。
3,等产量曲线图中的射线 。
OQ为固定技术系数生产函数
Q
0
K
L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1.定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
2.公式,
MRTSLK= ΔK/ΔL
= dK/dL
= - MPL/ MPK
ΔTPLK= ΔTPL+ ΔTPK
= MPL?ΔL+MPK?ΔK
= 0

L
K
0
ΔK
ΔL Q
1)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呈递减变化趋势 。
2) 等产量线的特殊形态
( 1) 不完全替代
( 2) 完全替代
( 3) 完全互补
0
K
L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1.生产要素的脊线
2.生产的经济区
L( MRTSLK=0)
K( MRTSLK → ∝ )
0
K
L
Lmax
Kmax
生产的经济区第四节 等成本线方程一,等成本线 ( Isocost curve)
定义: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时,花费既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
C = wL + rK
( w=PL,r=PK,L=QL,K=QK)
二,等成本线特征
1,KAB = - w/r
2,最大可能的组合轨迹
C=wL+rK
K
L
AC/r
0 C/wB
N
M
N
三、等成本线位移第五节 生产者均衡
(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
一,成本既定产量最大二,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w/r = -MPL/ MPK
C = wL + rK
E0
E1
E2
E3
A
B L
0
K
Q0
Q1
Q2
第六节 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MPL/MPK = w/r
∵ π(L,K)=P? f (L,K) - (wL+rK)
d π/dL=P?df/dL –w = 0
d π/dK=P?df/dK –r = 0
∴ P? df/dL = w
P? df/dK = r
MPL w
MPK r
第七节 生产的扩展线
( Expansion path)
一、等斜线,等产量图中 MRTSLK相等的点的轨迹。
二,扩展线,生产者均衡点的轨迹 。
K
0 L 0
K
L
P
第八节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
一,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递增
αQ = F( βL.βK),α>β;
2.规模报酬不变
αQ = F( βL.βK),α=β;
3.规模报酬递减
αQ = F( βL.βK),α<β,(α> 0,β>1)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四,适度规模经济第五章 成本理论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一,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指一定量的生产要素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时,
它所放弃的在其他替代用途上可能获取的最大收益 。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 (Explicit cost)
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
2,隐成本 (Implicit cost)
指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费用 。
生产要素费用 = 工资 + 租金 + 利息 + 正常利润成本 ( 机会成本 ) = 显成本 + 隐成本三,利润 (Profit)
1.定义,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 。 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
2,正常利润 (Normal profit)
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报酬的支付,
是隐成本的组成部分 。 也可以理解为是阻止现有生产向其它生产转移的最低利润 。
四、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的成本和利润显性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
(正常利润)
会计利润收益机会成本收益五,成本函数
C = Ф( Q) =Ф[ f( L,K) ]
1.短期成本函数
STC = Ф[ f( L,K) ]
= w?L( Q) +r? K
= Ф( Q) + b
[ Ф( Q) 为可变成本,b 为固定成本 。 ]
2.长期成本函数
LTC = Ф[ f( L,K) ]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短期成本是指企业只能对一部分生产要素进行调整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 。
一,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C=F[Q]=F[ f( L,K) ]
0
Q
L Q
C
b
STC
TVC
TFC
0
TP
二,短期总成本 ( STC)
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产品花费的成本总和 。
1.固定成本 ( Fixed cost)
购买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 。
2.可变成本 (Variable cost)
购买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支出 。
3,STC = SVC + SFC
或 TC = VC + FC
= Ф(Q) + b
Ф(Q) 为 VC,b为 FC。
三,短期平均成本 ( SAC)
AC = TC/Q=VC/Q+FC/Q=AVC + AFC
四,短期边际成本 ( SMC)
SMC = dTC/dQ
= d(VC+FC)/dQ
= dVC/dQ
= Ф'(Q)
五,TC,AC和 MC曲线
1,TC曲线
2,AC曲线是 TC曲线上每点射线的斜率,或是 AVC曲线与 AFC曲线的叠加 。
3,MC曲线是 TC 曲线 ( TVC) 上每点切线的斜率 。
TC=Q-12Q+60Q+40
AC=Q-12Q+60+40/Q
MC=3Q-24Q+60
3 2
2
2
C
C
0
0
FC
Q
Q
TC
VC
40
MC
AC
AVC
AFC
1 4 6 7
1 4 6 7

a
拐点切点

a
b
c
b
b
c
d
d
六,TC,AC和 MC之间的关系
1,TC与 MC
2,MC与 AC( AVC)
1) MC< AC,Q↑→AC↓
2) MC = AC,ACmin,
3) MC> AC,Q↑→AC↑.
4) MC↗ → ACmin,
MC
AC
AVC
Q
C
0 min
H
K
P
QH QK
TFC
TVC
如果 TR<TC,即 P<AC,厂商退出行业。
如果 TR<TVC,即 P<AVC,厂商 停止营业(关闭点)。
七,最低成本点和停止营业点第四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一,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
MC = w/MPL
二,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
AVC = w/APL
∵ Q=f( L,K),C=F [ f( L,K) ]
∴ APL=Q/L MPL= △ Q/ △ L
AVC=VC/Q MC=△ TC/ △ Q
=VC /(APL?L) = △ TC/(MPL?△ L)
=w / APL = w / MPL
Q
0 L
C
0 Q
AP
max
AVC
min
MP
max
MC
min
第五节 长期总成本长期成本为厂商以调整生产规模的方法达到某种产量所发生的成本 。
一,长期总成本 ( LTC)
1.定义:
指长期内企业为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总和 。
LTC = LTC( Q)
2.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
二,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c
0 Q
LTC
STC1 STC2
STCn
TFC1
TFC2
TFCn
K
L 0
C
0 Q
Q1 Q2 Q3
C1
C2
C3
Q1 Q2
Q3
LTC
R
B1 B2 B3
A3
A2
A1
长期总成本曲线第六节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包络线,也是 LTC曲线上每点的射线的斜率。
a
a
b
b
c
c
STCa
STCb STCc LTC
SACa
SACb
SACc LAC
Qa Qb Qc
Qa Qb Qc
Q
Q0
C
0
C
* *
二,长期边际成本 ( LMC)
1,定义:指企业在长期内每改变单位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量 。
LMC=ΔLTC/ΔQ
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长期总成本曲线上每点的切线的斜率 。
3,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在同一产出水平线上 。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在同一产出水平线上 。
a
b
c
STCa STCb STCc
LTC
C
0
C
0
Q
Qa Qb Qc
Qa Qb Qc
Q
a
a
b
c
c
SMCa SMCb SMCc
SACa SACc
LAC
LMC
SACb


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
2.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
SACs
SACm
SACL
+ +
+min min
LAC
C
0 Q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适度规模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
1.学习效应( learning effects)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2.范围经济( economies of scope)
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关联商品,比多个不同企业分别生产这些关联商品中的一种商品,总产出水平要高,也就是单位商品的长期平均成本要低。
例如,炼油厂同时生产汽油和柴油,可以共用某些设备或设施。
四、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TC( Q1+Q2) < TC(Q1) + TC(Q2)
3,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第六章 完全竞争的市场
( Perfectcompetition)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P
0 Q
S1
S0
S2
D0
P1
P0
P2
E0
E1
E2
P,R
P0=AR0=MR0
P1=AR1=MR1
P2=AR2=MR2
0 Q
市场均衡 厂商需求和收益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众多的买卖者,他们是价格的接收者 (Price-taker)。
2,产品无差别 。
3,进出整个行业很容易 。
4,信息是完全的 。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Q=f(P)=a/b-P/b P=F(Q)=a-bQ
P
0 Q
P=F(Q)
(D)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厂商的收益的概念
TR(Q) = P× Q ={
AR(Q) = TR(Q) / Q =
MR(Q) = dTR(Q) / dQ ={
F(Q)?Q=aQ-bQ
P? Q
2
F(Q)=a-bQ
P
P
P (1- ) = a-2bQ1
︱ Ed︱

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MR = dTR / dQ = d(PQ) / dQ = P
MR = AR = P
厂商的收益
AR=MR
TR
P R
P
0 Q
TR
AR( D)
MR
0 Q
P R P=F( Q)P=P
a
a/2b a/b
S0S1
S2
D0
P1
P0
P2
0
P
Q 0
P R
AR1
AR0
AR2
Q
市场均衡 厂商均衡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π(Q) = TR(Q)-TC(Q)
MR(Q) = MC(Q)
TFC
- TFC
0 -π



Π,R,C
Q
π(Q)
TC
TR
a b
c
d
Qc
π(Q)

+π-π

Π,R,C TC
TR
a b
c
cc
Qc
d
TFC0
-TFCQb Qb
Qa Qa
Qd Qd
( P=P ) P=f(Q)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存在超额利润的均衡 ( MR=SMC)
P > SAC,兀 > 0,
2,只有正常利润的均衡 ( MR=SMC)
P = SAC,兀 = 0,
3,亏损最小的均衡 ( MR=SMC)
P < SAC,兀 < 0,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 = SMC
MR = AR = P
MC
P0
S0
D0
P0
0 Q 0
P P,C,R
AR=MR
AC
a
cPc
Q0
Q 0
P,C,R
MC
AC
AR=MR
P0
MC AC
AR=MR=P0
a
cPc
Q 0 Q
Q0 Q0
市场均衡 厂商均衡,P>AC,π > 0,P =AC,π = 0,P<AC,π < 0.
P,C,R
π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三、生产者剩余生产者销售一定量的商品得到总收入与所花费的总成本的差值。
A
B
P,C
P0
0 Q
S( MC)
Q0
SMC
P0
P1
0 Q 0Q
0 Q1
P P
Q
S( P)
nQ0 nQ1
四,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S(P) = n × SMC
生产者剩余第五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LAC=SAC
SMC
SAC
AR=MR=P
P,C,R
0 Q
P
Q0
LMC
LAC
第六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市场的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S(LMC)
S(LMC)
S(LMC)
P
0 Q
P
0 Q 0
P
Q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Imperfect competition)
第一节 完全垄断 (Monopoly)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1,一家厂商,它是价格的制定者 。
( Price-maker)
2,产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
3,进出该行业几乎不可能 。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弹性 。
P.R.C
AR (d)
MR
0 Q
TR
P0
Q0
MC
TC
AC
MC
AR(d)
MRQ0
P,R,C
P0
PC
0 Q
a
b b
c
a
π?
min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1,存在超额利润的均衡 ( MR=SMC)
AC < AR,π> 0 。
MC MC
AC
AR(d)
MR
Q 00
P0
PC
P,R,C
a
c
b
Q0
P,R,C
AC
AR(d)
P0=PC
MR Q 0Q0
P,R,C
MC
AC
AR(d)
QMRQ0
P0
PC
a
b
c
a
b.c

2,只有正常利润的均衡 ( MR=SMC)
AC = AR,π= 0 。
3,亏损最小的均衡 ( MR=SMC)
AC > AR,π< 0 。( 1) ( 2) ( 3)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MR = LMC = SMC
SMC
MR
SAC
LMC
LAC
AR(d)0
P0
PC
P,R,C
Q
Q0
a
c
b
P0(AR) > Pc(SAC=LAC),π > 0.
六,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价格歧视 ( price discrimination),
指同一产品对不同种类顾客规定不同价格,或对不同的购买量按不同的价格收费,
从而使垄断厂商取得更大的利润。
1.价格歧视的市场条件
2.实行价格歧视的依据
3,价格歧视的分类
1) 一级价格歧视
P0
0 Q0
P
Q
AR
( d)
P1
Q1
2) 二级价格歧视
0
Q1 Q2 Q3
P
AR
( d) Q
P1
P2
P3
Pa P
b
MR=MRa+MRb
A B A+B
MC
2
MRa MRb
Da Db
Q 0 Q 0 Q0
P,R,C
3)三级价格歧视
Qa Qb Qa+b
MC = MRa = MRb
Pa(1-1/Eda)=Pb(1-1/Edb)
Pa
Pb =
1- 1Edb
1- 1Eda
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1,反托拉斯法
2,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它定价法
3,资本回报率管制
4,公有制
5.无所作为第二节 垄断竞争的市场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一,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
1,有很多厂商,它们是价格的影响者 。 ( Price-affecter)
2,存在产品差异,每个厂商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 。
3,垄断竞争行业进出比较容易 。
二,垄断竞争的需求曲线
AR(d)D
MR
0
P,R,C
Q
aP0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厂商的需求和收益
a
b MC
AR0
AR1
MR0
MR1
D
Q
P,R,C
0
TC
π
P,R,C
0
P0
PC
MC
AC
AR(d)
MR
QQ
0
a
c
b
D
P0
Q0
2.厂商的短期均衡 ( SMC=MR)
1) π > 0,AR > AC,
P,R,C P,R,C P,R,C
(1) (2) (3)
MC
AC
AR(d)
MR
0 Q
0
P0
PC
a
c
b
D
π
Q 0 MR Q 0
MC
AC
AR(d)
MR
MC
AC
AR(d)
Q
D D?


Q0 Q0
P0
PC
3) π<O,AR < AC,
2) π=0,AR = AC,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长期均衡模型 (π=0 )
2,均衡条件,MR=LMC=SMC
AR=LAC=SAC
MR
SMC
SAC
AR(d)D
LMC
LAC
a
bP0
0
P,R,C
Q
min
Q0 Q1
3,剩余生产能力垄断竞争长期均衡点与完全竞争长期均衡点之间的距离 。 它表示经济资源未达到充分利用的程度 。
SAC SAC LAC
Q0 Q10
C
Q
a
b?
AR
AR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第三节 寡头垄断一,寡头垄断的市场条件
1,厂商极少,只有两个厂商时为双头垄断,他们是价格的寻求者 。
(Price-searcher)
2,产品是同质的或异质的 。
3,整个行业进入不易 。
二、古诺模型(寡头厂商的产量)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从事成本几乎为零的产品生产,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 = 市场总容量 × 1/( m + 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 = 市场总容量 × m /( m + 1)
( m为寡头厂商的数量 )
0
A
B
Q0 Q1
(甲 ) (乙 )
1/2 OB,3/8 OB,11/32 OB
……………….1/3 OB
1/4 OB,5/16 OB,21/64 OB
…………………1/3 OB
Q
P
P0
P1
三,斯威齐模型 ( 弯折的需求曲线 )
0
P,R.C
AR
MR
AR
MR
MR
aP0
Q
MCa
MCb
MCc
AR(d)
四,价格操纵方式坦白 抵赖坦白 -3,-3 0,-6
抵赖 -6,0 - 1,-1
囚犯甲囚犯乙厂商甲厂商乙合作 不合作合作 1800,1800 1000,2000
不合作 2000,1000 1500,1500
1.,公开协议,
2.,价格领袖,
3.,价格默契,
五、寡头垄断下的供给曲线六,卡特尔和博弈论
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参与人 (player)与参与人集 (player set)
2)策略 (strategy)和策略集 (strategy set)
3)支付函数 (payoff function)
4)支付矩阵 (报酬矩阵 )
(甲)
(乙)
合作不合作合作 不合作
10 10 6 12
12 6 8 8
5)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
6)博弈均衡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状态。
7)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甲 合作不合作乙 合作 不合作
10 10 12
12 6 8
6
8 占优策略均衡
8)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
(甲)
U
D
(乙) L R
7 10 5
6 8 9
3
8
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结论:
2.几个典型的博弈模型
1)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囚徒 A 坦白抵赖囚徒 B 坦白 抵赖
-8 -8 -10
-10 0 -1
0
-1
2)智猪博弈 (boxed pigs)
大猪 按等待小猪 按 等待
5 1 4
9 -1 0
4
0
3)性别战 (battle of sexe)
男 足球芭蕾女足球 芭蕾
2 1 0
0 0 2
4)斗鸡博弈( chicken game)
A 进退

进 退
-3 -3 0
0 2 0
2
0
0
1
5)市场进入阻挠( entry deterrence)
进入者进入不进入在位者默许 斗争
40 50 0
0 300 300
-10
0
3.博弈的分类
1)按约束力分按参与者之间能否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
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博弈( co-operative game)与非合作博弈 (non-operative game)。
2)按决策时间顺序分按照参与者决策时是否存在时间的先后次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 stable game)与动态博弈 (dynamical game)(重复博弈 )。
3)按拥有信息多少分按照参与者事先是否拥有其他参与者决策方面的信息,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
( 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
4)按冲突性质分在对抗性博弈中,如果参与者各方不管采取何种策略,各自收益之和恒为零,则称为零和博弈( zero-sum game);如果各自的收益之和为常数,则称为常和博弈 (constant-sum game)。
4.博弈的表达方式
1)标准型与扩展型非合作博弈模型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战略型( strategic form),也称为标准型 (normal
form),另一种是扩展型 (extensive form)。
博弈树( game trees)是扩展型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进入者在位者 0,300
进入 在位者合作斗争
40,50
-10,0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
6.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7.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高成本市场进入博弈 进入者进入不进入在位者 进入 不进入
40,50 -10,0
0,300 0,300
低成本市场进入博弈 进入者不进入进入在位者 进入 不进入
30,100 -10,140
0,400 0,400
8.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均衡品德优良者求爱博弈 求爱者求爱不求爱在位者 求爱 不求爱
100,100 -50,0
0,0 0,0
品德恶劣者求爱博弈求爱者 求爱不求爱在位者 求爱 不求爱
100,-100 -50,0
0,0 0,0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 竞争与垄断是非论 )
一,竞争的优越性二,垄断的优越性
P1
P0
P,R,C
LAC=LMC
ARMR
Q0 Q1
0 Q
a
b
c
1) P0 > P1
2) Q0 < Q1
3) 消费者剩余减少
4) 垄断存在剩余生产能力
5) 垄断的无谓损失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第八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生产要素需求特点二,边际生产力
( Marginal productivity)
1,边际生产力: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称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或边际生产力,即边际物质产品 MPP,
简称边际产品 MP。
2,公式:
Q = Q(X )
MPP = dQ(X )/dX
VMP = MPP× P
MRP = MPP× MR
MPP (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
边际物质产品
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边际收益产品
VMP( 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品价值三、边际要素成本 (Marginal factor cost,MFC)
1.定义,
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2.厂商对某要素需求数量的决定原则,
最后增加使用的那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恰好等于为使用它所支付的成本,即
MRP = MFC
四、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要素需求
MR = P = MC X MPP P=MR VMP=MRP
1 18 10 180
2 16 10 160
3 14 10 140
8 4 10 40
1.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
2.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息
W(MPPLP0)
0 L
MPPL?P0
MPPL?P0= w =MFCL
W0
W1
L0 L1
r(MPPKP0)
0 K
MPPK?P0
MPPK?P0 = r =MFCK
(VMP=MRP)
LD
(VMP=MRP)
KD
五、不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要素需求
VMP-MRP=MPP× P-MPP× MR
=MPP( P-MR)
卖方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
L TP MPP P MR VMP MRP
1 10 --- 10.0 --- --- ---
2 19 9 9.5 8.9 * 85.5 80.5
3 27 8 9.0 7.8 72.0 62.5
4 34 7 8.5 6.6 59.5 46.0
5 40 6 8.0 5.2 48.0 31.0
MRP=19*9.5-10*10=80.5 MR=MRP/MPP=80.5/9=8.9
VMP=MPP*P=9*9.5=85.5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决定一,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生产要素供给
SL=MFCL =W W
SL=MFCLW
0 L
W.MFC
MFC
S=AFC=W
0 L
二,不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生产要素供给买方垄断下的要素
供给曲线和边际要素 成本曲线厂商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
W L TC MFC
30 10 300 ----
32 11 352 52
34 12 408 56
36 13 468 60
三、不同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W0(MFC)=VMP(MRP)
W.VMP
E S=MFC=W0
VMP=MRP=D
W0
0 LL
0
W.MRP
E S=MFC=W0
MRP=D
W0
0 LL0
2.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W0(MFC)=MRP
VMP
3.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VMP(MRP)=MFC C(成本价格 ) MFC
S=AFC=W
VMP=D
F
EW0
0 LL
0
C(成本价格 )
MFC
S=AFC=W
VMP
MRP=D
W0
0 LL
0
E
F
买方垄断下劳动的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完全垄断下劳动的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
4.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不为完全竞争,
MRP=MFC
第三节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一、工资的决定
1.劳动供给的特征及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W.MRP
LS
Ld
LL0
EW0
0
2.工资差别的原因,
1)劳动的质量差异
2)非货币利益不同
3)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二、资本市场与利息率的决定
r
KS
KD
Er
0
0 K
K0
R
Q
S
0
三、均衡地租的决定
1.地租的概念即土地的使用价格。
2.土地的供给
4.经济地租和转移收益 (转移所得 )
如果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则超过的收入称为经济地租,类似生产者剩余 。
阻止现有土地的使用向其他用途转移的最低地租,称为转移所得 。
Q
R
R0
0
S
D
R
E
S
D
ER
0
Q
A
B
S
D
R
A
S
D
R R
D
S
Q0 0 Q 0
Q
B
E E E
3.均衡地租的决定
0
5.稀少地租和级差地租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使用任何土地都必须支付的地租称为稀少地租 。
由于土地在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而引起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 。
6.准地租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到的收入,因其性质类似地租,而被马歇尔称为准地租。 A
Q0
Q
MC
AC
AVC
0
P1
P2
P
P0 a
b
c
B
C
A = TVC B = TFC
B+C = 准地租
C = 经济利润四、利润的决定
1.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
2.利润是创新的结果
3.利润也来自垄断
4.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5.经济利润是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即经济学中的利润。
6.会计利润是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之和。
第四节 收入分配一,分配指居民提供生产要素后所得到的收入及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
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其运用
1.洛伦兹曲线
(Loranz Curve)
0
I( 100%)
P( 100%)
Y
50
50
a
20
20
90
90
OaY曲线表示收入分配实际状况,
即 洛伦兹曲线 。
OPY曲线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OY曲线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2.基尼系数 (Gini Confficient)
G =
A
B
0 P
YI
A
A + B
0
I Y
P
a
b
G=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G=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0<G<1:表示收入分配的实际状况 。
3.洛伦兹曲线的运用
1) 不同国家的收入分配
2) 同一国家不同时间的收入分配
3) 财富的占有第五节 欧拉定理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要素使用的原则
1.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 。
1) P× MPPL = w
MPPL = w/P
即:劳动的实际贡献 ( 边际产品 )
=劳动的实际价格 ( 实际工资或实际报酬 )
2) P× MPPK = r
MPPK = r/P
即:资本的实际贡献 ( 边际产品 )
= 资本的实际利率 ( 实际报酬 )
2.社会总产品和要素的实际报酬
Q = L× MPPL + K× MPPK
L:劳动量; K:资本量; Q:社会总产品 。
L× MPPL为劳动的实际贡献;
K× MPPK为资本的实际贡献 。
三,产品分配净尽定理 ( 欧拉定理 )
1.定义:
当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如果生产函数又为线性奇次函数,即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刚好等于全部产值 。
2.公式推导:
设,生产函数 Q =F(L.K),在规模报酬不 变条件下,
λQ=λF(L.K)=F(λL.λK)
对 λ求导,( 欧拉定理 )
Q = ( dF/ dK)K + ( dF/ dL)L
F/ K = MPPK,F/ L= MPPL,
两边乘以产品价格 P,则:
P× Q=P× MPPKK+P× MPPLL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P× MPPK= r( 利息率 )
P× MPPL= w(工资率 )
于是,P Q = rK + wL
即:总收入 = 资本报酬 + 劳动报酬
1) 在报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正好分配给各生产要素 。
即有,P Q = rK + wL
或 ( 社会总收入等于各要素的报酬 )
2) 在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产量不够分配给各生产要素 。
即有,P Q < rK + wL
3) 在报酬递减的情况下,产量在分配给各生产要素后有剩余 。
即有,P Q > rK + wL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单个变量变动的后果
2,各产品市场的均衡 ( 替代品,互补品 )
D0
S0
E0
P
0 Q
S0S1
D0
E0
E1
P
0 Q
P0
Q0P
Q0
D0D
1
E0
E1
S0
P0
0 Q
0 Q
P
牛肉市场羊肉市场汽油市场汽车市场
D替代关系互补关系
Q0
P0
E0
S0
D0
Q0
P0
S1
E1
D1
E1
D
3,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S0S1
E0 D
0
D
E1
P
P0
0
P
Q0
Q 0
S0
S1
E0
E1
P
Q
P0
Q0
D0
D1
S0
E0
E1
0 Q 0
P0
Q0
S0
D1
D0
Q
P
E0
E1
P0
Q1 Q0
P1
P1
Q1
P1
P1
Q1
D0
原油市场煤炭市场汽油市场汽车市场互补关系替代关系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Q1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1.基本观点如果给定消费者效用函数,要素供给函数以及生产函数,就可以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达到一般均衡。
2.均衡条件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
3.均衡模型在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销售价值,令由商品需求方程,要素需求方程,厂商供给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成方程组。(方程组有解的必要条件是令任一种商品为货币,并且以该货币商品来表示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三,交换的一般均衡 (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
1.艾奇奥斯盒形图
( Edegeworth-box diagram)
假设条件:社会上只有两个消费者和两种产品,
两个生产者和两种生产要素,资源生产要素总量和价格既定,人们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2.交换的一般均衡 (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
MRCSAXY= MRCSBXY
(MRSAXY = MRSBXY)
艾奇奥斯盒形图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X
Y
X
Y
OA
X
Y
OB

C
XB
YA
XA
YB
UA1
UA2
UA3
UB1
UB2U
B3
E1
E2
E3
X=XA+XB Y=YA+YB
E
.3,交换契约线 (Exchange contract curve):交换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 交换双方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的轨迹 ) 。
4,效用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产品结构既定的条件下,两个消费者所能得到的最大效用组合 。
四,生产的一般均衡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
1,艾奇奥斯盒形图假设条件:社会上只有两个消费者和两种产品,两个生产者和两种生产要素,资源生产要素总量和价格既定,
人们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
UB
UA0 U
A1 UA2 UA3
UB1
UB2
UB3 E1
E2
E3
艾奇奥斯盒形图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 Edegeworth-box diagram)
L
K
L
K
L
K

LY
LX
KX KY
OX
OY
E1
E2
E3
C
QX1
QX2
QX3
QY3
QY2
QY1
L=LX +LY K=KX +KY
2,生产的一般均衡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
MRTSXLK = MRTSYLK
3,生产契约线 (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
即生产均衡点的轨迹,或等产量曲线相切的点的轨迹 。
4,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表示在既定要素下,当一种产量确定时另一种产品的最大产量,或者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垄断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最大的各种组合 。
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产品转换曲线 。
生产可能性曲线
5.边际转换率
(Marginal rate of product transformation )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线的斜率为边际转换率
MRPTXY = ΔY/ΔX = dY/dX=- MCx/MCy
(单位 X产品的机会成本)
0
Y
X
E1
E2
E3
E4
Y3
Y2
Y1
X1 X2 X3
ΔY
ΔY
ΔX
ΔX
V
V
五,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 帕累托最优 )
1,MRPTXY = MRCSXY
(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
2,MRPTXY < MRCSXY
(减少 Y增加 X产量,可使消费者总效用提高)
3,MRPTXY > MRCSXY
( 减少 X增加 Y产量,可使消费者总效用提高 )
Y
E
M1Y1
X1
XO
V
V
MRPTXY < MRCSXY
ΔY/ΔX ΔY/ΔX
0.5/1 1/1
1/2 2/2
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设前提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它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
,是什么?,( What is…?)
2,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
二,福利经济学和帕累托最优
1.广义福利和经济福利
1) 广义福利是指人们从物质享受中,从精神生活中,
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满足 。
2) 经济福利是指社会福利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用货币衡量的那部分 。
2.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
1) 旧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是庇古 ( Arthur Cecil Pigou)
2) 旧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命题是,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 。
3) 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 ( Pareto)
4) 新福利经济学在序数效用论基础上,避开收入分配问题,以效率作为福利分析的唯一目标 。
3,帕累托 ( Pareto) 最优
1)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新福利经济学判断社会福利最大与否的标准;即,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 A优于 B,而没有人认为 A劣于
B,则认为从社会的角度亦有 A优于 B,简称帕累托标准 。
2)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配置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3)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资源配置经过调整能够使某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配置就是非帕累托最优的;如果资源的某种配置的调整使一些人的福利增进,而使另些人的福利减少,就不能简单评判这种配置最优与否;如果某种配置与另一种配置相比较,其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较高,同时没有一个人的福利较低,则前一种配置即被称为帕累托式优于后一种配置,但前一种可能亦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以上的状态只能称为帕累托改进。
4,效用可能性曲线表示在可供消费的既定产量下,AB两者可能达到的各种最大的效用组合 。 UB
UA0
U
U

C
E1
E
E2
L
M
5,社会净福利社会福利的增量与社会福利的损失量之差为社会净福利 。
三,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边际条件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MRCSXY=MRCSXY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MRTSLK=MRTSLK
3,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全面最优
MRCSXY=MRPTXY
四,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
A B
X Y
1,第一边际条件
MRCSXY=( )=( )=( )=( )=MRCSXY
2,第二边际条件
MRTSLK=( )=( )=( )=( )=MRTSLK
3,第三边际条件
MRCSXY= = = = =MRPTXY
MUX PX PX MUX
MUY PY PY MUY
A B
A A B B
MPL PL PL MPL
MPK PK PK MPK
X Y
X X Y Y
MUX PX MRX MCX
MUY PY MRY MCY
四,最大社会福利决定经济效率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必要条件,
合理分配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充分条件 。
1,效用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不同的产品结构下,两个消费者的所能得到的各种不同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外包络线,也称为社会福利界限 ( Sociai Welfare Frontier) 。 即在各种可能性是产品结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组合 。 UB
0 UAU1 U2 U3
U
X
Y
0
M1
E1
V
V
U
2,社会福利函数
1) W = W( UA,UB)
UA = UA( XA,YA,LA,KA)
UB = UB( XB,YB,LB,KB)
W = W( U1,U2,- - - Un)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资源总量是既定的,即:
LX+LY = L KX+KY = K
在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用既定的资源所能生产的
X和 Y的数量既定,即:
XA+XB = X YA+YB = Y
因此,社会福利 ( 社会成员效用 ) 不仅取决于经济效率,即取决于资源的分配和产品总量,而且取决于产品在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即取决于收入的分配 。
2) 社会无差异曲线 ( 社会福利等高线 )
表示不同的消费者的不同效用 组合,使社会福利水平相等或无差别的曲线 。
3) 最大社会福利点的确定
W1
W2
W3
U
U UA
UB
0
E?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资源无法达到最有效配置的现象,
为市场失灵 。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 稀缺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2) 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3) 垄断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4) 市场本身无法正当地解决外差因素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5) 信息不完全阻碍市场经济有效运转;
6) 无法兼顾社会的非市场目标,缩小贫富差别 。
第二节 公共物品一,公共物品的特点
1,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 。
( 免费搭车 )
2,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 。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
P
0 Q
D
SDa Db
Qa Qb Q
P
P S
D
Db
Da Q0
Pb
Pa
Q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三,成本 ——收益分析第三节 垄断和反垄断政策一,垄断的危害
1,浪费经济资源
2,社会福利损失
R,P,C
P0
P1
MR
AC=MC
AR( D)
Q
b
aG
Q1 Q0
0
三,自然垄断和政府的管制二,反托拉斯法第四节 外差因素 ( 外部影响 externality)
一,外差因素 ( 外部影响 )
是指生产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 ( 收益 ) 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 ( 成本 ) 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
1,积极的外差因素 ( 外部经济 )
1) 生产的外部经济
2) 消费的外部经济
2,消极的外差因素 ( 外部不经济 )
1)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2)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二,对付消极外差因素的措施
1,税收和津贴
2,企业合并
3,规定财产权三,科斯定理 ( Coase Theorem)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 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即资源都能达到有效配置 。
第五节 不完全信息一,信息完全和不完全
1,完全竞争市场能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是信息充分 ( 信息完全 )
2,现实市场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原因
1)认识能力有限
2)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3)信息商品特殊
4)机会主义倾向二、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1、败德行为和逆选择
2、委托人 ——代理人问题
3、寻租第六节 收入分配不均等及其对策一、市场竞争与贫富差别二、公平与效率第七节 政府的税收与社会福利一、税收的无谓损失 P
0 Q
D
S
E0
Q0
P0
Q1
Pb
Pa
A
B C
D E
F
Pa为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Pb为生产者 得到的价格税收规模
A+B+C = 消费者剩余
D+E+F = 生产者剩余
B+D = 税收收入
C+E = 无谓损失二、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
1.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 ;
P
0 Q
D
S0税收规模
a
无谓损失
P
0 Q
D
S1
a
2,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
P
0 Q
S
D0
a
S
D1
a
P
0 Q
三、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随税收变动而变动
1,税收规模增加越大,无谓损失增加越大 ;
P
0 Q
S
D
a) 小额税
Q0Q1
Pa
Pb
税收收入无谓损失
b) 中额税
P
0 Q
S
D
Q0
Pa
Pb
税收收入无谓损失
c) 大额税
P
0 Q
S
D
Q0Q1
税收收入
Pa
Pb
无谓损失
Q1
2.随税收规模的增加,税收收入先增后减。
无谓损失
0
税收规模税收收入
0
税收规模拉伐曲线愿,经济学,原理成为你一生的良师益友再接再厉再见葉 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