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评审程序申请者填写申请书所在单位统一申报科学部初审同行评议科学部综合分析提出评审意见学科评审组评审委务会议批准定量评议指标第一部分 立项依据
( 1)科学意义
A.有重要科学意义或属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科技问题
B.对学科发展有促进或有应用前景
C.属一般问题
D.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不大
( 2) 学术思想
A,有明显的创新和特色
B,有一定的创新或特色
C,创新性不明显
D.无创新
(3)立项依据
A,充分,科学性强
B,较充分,有科学性
C,不够充分,科学性不强
D.不充分或缺乏科学性
(4)对国内外研究现状
A,清楚,且分析准确,全面
B,较清楚,分析较准确
C,只了解部分情况,分析不够准确
D,不了解现状,分析不准确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 5)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A,范围合适,重点突出;关键问题选择准确
B,基本合适,关键问题选择较准确
C,不够合适,只抓住了部分关键问题
D,不合适,没有抓住关键问题
( 6)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研究手段 )
A,先进,且有创新
B,可行,对现行方法有改进
C,可行性不足或不够恰当
D.不可行
( 7) 设计的技术路线 ( 实验方案 )
A,合理可行
B,较合理可行
C,不够合理或欠完善
D.不合适,没有抓住关键问题
( 8) 项目的研究对象 ( 实验材料 )
A,明确
B,基本明确
C,不够明确或不够恰当
D.不明确第三部分 研究基础
( 9)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
A,是原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B,有一定相关工作的积累,基础较好
C,做过类似工作,基础一般
D.没有这方面的工作基础
( 10)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A,条件具备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 11) 项目组成员
A,结构合理,研究力量强
B,结构合理,研究力量较强
C,结构基本合理,研究力量有待加强
D,不够合理或研究力量薄弱定性评议指标第四部分 综合评价
( 12) 申请者承担以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情况
A,完成质量优秀
B,基本完成原定计划
C,尚未结题或未承担国家基金项目
D,完 成 质 量 较 差,或 项 目 被 中 止,
撤消
( 13) 项目的创新性评价
A,创新性强,属开创性工作
B,有创新,或有我国特色
C,有一定新意
D.无创新
( 14) 项目总评
A,优
B,良
C,中
D,差
( 15) 是否资助
A,优先资助
B,同意资助
C,同意资助,但需要修改部分内容
D.不同意资助
( 16) 您对本项目的 ( 研究领域 ) 熟悉程度
A,很熟悉
B,比较熟悉
C,一般了解
D,不熟悉溃疡性结肠炎系列研究
1、上海市教委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博士生)资助项目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免疫学机理研究( 1991年)
2、上海市卫生局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隔药饼灸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探讨( 1992年)
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和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从细胞因子及基因调控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理(国家自然基金)
从 TGF-β 调控探讨隔药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机理(国家自然基金)
上海市,十五,中医针灸溃疡性结肠炎特色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技术整理研究项目(隔药灸溃疡性结肠炎)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国家自然基金)
No.1隔药饼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和机理研究本项目着重从免疫学、免疫细胞化学、形态学角度,研究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其结肠粘膜局部免疫功能状态以及隔药饼灸对其调整作用,并应用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 同时结合神经免疫学探讨隔药饼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与其发病机理,从而为艾灸防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No.2从细胞因子及基因调控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理本项目围绕 IL-1,IL-6,TNF-α表达及 IL-1与
IL-6基因表达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从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机体内 IL-1,IL-6及
TNF-α等分泌调节紊乱是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炎症的主要发生机制,并从细胞因子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隔药灸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基础。
No.3从 TGF--β调控探讨隔药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机理本项目围绕 TGF--β1( TGF--β1与 TGF--
βRⅠ mRNA)在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与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针灸抗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以期证明隔药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是通过抑制
TGF--β1的产生和活性,从而减少或阻止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为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提供分子免疫学与形态学基础。
No.4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差异表达基因及隔药灸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反应性基因,克隆部分未知基因的全长 cDNA,并用
Northern杂交与原位杂交进行验证,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基因表达谱”,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开展“溃疡性结肠炎 — 隔药灸”反应性基因研究,阐明隔药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基因表达与功能调控的主要机制。
针刺治疗大鼠支气管哮喘的非皮质激素作用途径研究通过肾上腺切除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针刺治疗后的血清对无针刺治疗模型的体内注射,研究针刺作用的非皮质激素途径。以期证明针刺治疗哮喘不依赖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用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等方法进行非皮质激素类抗哮喘活性因子的分离定性,
为针刺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开辟针灸血清药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骨质疏松症与颈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及与中药调节作用研究骨质疏松症和颈椎间盘退变都是与增龄有关的退行性病变,且常可并见与同一患者,对于两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无准确的认识。本研究拟采用 10月龄雌性大鼠,在去势的同时,破坏颈后部软组织结构,造成既有骨质疏松症又有颈椎间盘退变的模型。观察动物在骨质疏松症、颈椎间盘退变的形成过程中,骨和椎间盘中细胞因子含量及其基因表达、椎间盘终板营养途径、骨和椎间盘细胞凋亡率等的变化;同时,观察中药对骨和椎间盘这些变化的影响。揭示骨质疏松症与椎间盘退变的相互关系,为椎间盘退变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