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目录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 1
1.网民人数 1
2.上网计算机数 2
3.中国各类域名数 4
4.网站数 6
5.网页数 9
6.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10
7.IPv4地址数 10
二、网民特征结构 13
1.网民性别 13
2.网民婚姻状况 14
3.网民年龄 16
4.网民文化程度 18
5.网民个人月收入 19
6.网民职业 21
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以及IP地址数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的互联网络发展程度与普及程度。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历次调查中这些基础性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网民人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人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如图5.1所示)。可以看出中国的网民总数呈良好发展趋势。
图5.1 历次调查网民总数其中专线上网网民人数为271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00万人,同比下降6.9%;拨号上网网民人数为39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200万人,同比下降23.5%;宽带网民人数为907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40万人,增长率为41.1%;手机上网网民人数为1700万人(如图5.2所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网民总数继续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使用专线及拨号上网网民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宽带网民数依旧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中国网络发展的整体走势变化,专线及拨号上网网民数量有所减少,而宽带网民数量保持高速增长。
图5.2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网民人数分析网民人数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5.3所示)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中网民总数的增长率出现回升。
图5.3 历次调查网民人数增长率中国网民总数的快速增长已被世界所瞩目,但13700万网民在中国13.1亿总人口中还仅占10.5%,与去年同期的8.5%相比,有所提高。这说明尽管中国的网民总数大,增长快,但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目前还很低,不过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2.上网计算机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594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90万台,增长率为20.0%(如图5.4所示)。可见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始终保持增长态势。
图5.4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总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59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0万台,同比下降9.2%;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182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0万台,同比下降11.7%;宽带上网计算机数为353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90万台,同比增长57.6%,在我们所调查的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中唯一保持增长趋势(如图5.5所示)。通过调查结果可见,虽然上网计算机总数持续增长,但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呈现负增长,而宽带上网计算机发展迅速。
图5.5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与去年同期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结果中上网计算机总数的增长率有所回升。而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和拨号上网计算机数继续出现负增长(如图5.6所示)。
图5.6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
3.中国各类域名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域名总数(包括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和COM、NET、ORG等通用顶级域名)为4,109,020个。从分类角度来看,以COM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1,939,343个,占域名总数的47.2%;以CN结尾的域名数为1,803,393个,占域名总数的43.9%;以NET结尾的英文域名数为299,108个,占域名总数的7.3%;以ORG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67,176个,占域名总数的1.6%(如图5.7所示)。
图5.7 中国域名分类分布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1,803,393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1,096,924个相比,增加了706,469个,增长率为64.4%。从分类的角度来看,以AC.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2,027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1,602个相比增加了425个,增长率为26.5%;以COM.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501,400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385,847相比增加了115,553个,增长率为29.9%;以EDU.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2,988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2,454个相比增加了534个,增长率为21.8%;以GOV.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28,575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23,752相比增加了4,823个,增长率为20.3%;以NET.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82,190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41,602个相比增加了40,588个,增长率为97.6%;以ORG.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27,700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15,752个相比增加了11,948个,增长率为75.9%;以行政区域名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32,660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37,167个相比减少了4,507个,同比下降12.1%;.CN二级域名数为1,125,846个,与去年同期的调查的588,748个相比增加了537,098个,增长率为91.2%;以MIL.CN结尾的域名数为7个(如图5.8所示)。整体而言,CN下注册域名数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提速发展,社会对域名的需求和应用大幅提升。国家域名.CN顶级节点的启用提升了社会各界对CN域名安全性能、服务质量的认可,围绕CN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使CN域名崛起为主流域名,注册量快速攀升,中国互联网步入CN时代。
图5.8 历次调查CN下注册的域名数从中国域名总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华北、华东、华南的注册域名比例为84.6%,东北、西南、西北的注册域名数只占12.8%,所占比例非常小(如图5.9所示)。从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华北、华东、华南的CN下注册域名比例为84.5%,东北、西南、西北的CN下注册域名比例同历次调查结果相类似,只占10.6%,所占比例仍非常小(如图5.10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地区之间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图5.9 中国域名总数地域分布
图5.10 CN下注册域名地域分布
4.网站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站数为843,000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8,800个,增长率为21.4%(如图5.12所示)。网站数的增长说明了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按类别划分网站,CN下的网站数为367,418个,占网站总数的43.6%;COM下的网站数为392,011个,占网站总数的46.5%;NET下的网站数为73,040个,占网站总数的8.7%;ORG下的网站数为10,531个,占网站总数的1.2%(如图5.11所示)。
图5.11 中国网站分类分布从网站的域名类别分布来看,COM(COM.CN)下的网站数为527,728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2,555个,增长率为21.3%;NET(NET.CN)下的网站数为88,271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627个,增长率为19.9%;行政区域名下的网站数为5,644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58个,增长率为17.9%;AC.CN下的网站数为46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7个,增长率为11.3%;同CN下注册的二级域名数获得较快增长一致,CN下的网站数为367,418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3,626个,增长率为155.5%;GOV.CN下的网站数出现减少的情况,从去年同期调查的11,995个减少到本次调查的11,052个,同比下降7.9%;ORG(ORG.CN)下的网站数也出现了减少的情况,从去年同期调查的24,394个减少到本次调查的17,535个,同比下降28.1%(如图5.12所示)。
图5.12 历次调查网站数从网站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同历次调查网站数的地域分布一致,华北、华东、华南的网站数比例占85.1%,仍占据主要地位;东北、西南、西北网站数所占的比例同以往调查结果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为11.9%(如图5.13所示)。同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情况一致,这也说明中国地区之间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
图5.13 历次调查网站数地域分布
5.网页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页总数有44.7亿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0.7亿个,增长率为86.3%(如图5.14所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页字节总数为122,306GB。随着网页总数的增长,网页字节数也有大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5,005GB,增长率为81.7%(如图5.15所示)。
图5.14 历次调查网页数及发展情况
图5.15 历次调查网页字节数及发展情况
6.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256,696M,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0,590M,增长率为88.6%(如图5.16所示)。可见,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增长非常迅速。
图5.16 历次调查中国国际出口带宽
7.IPv4地址数
IPv4地址是与域名、网站紧密相关的互联网地址资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IPv4地址数已达98,015,744个,折合5A+215B+154C,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624,448个,增长率为31.8%(如图5.17所示)。中国的IP地址资源近几年增长较快,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2006年CNNIC地址分配能力连续提升2次,分配窗口从128C提升到2B,成为亚洲分配能力最强的NIR之一,仅次于日本。CNNIC以IP地址咨询、分配和IP数据库目录服务为重点的整体服务项目推动了2006年中国IP地址申请的高潮,带来了我国IP地址资源的迅速增长。
图5.17 历次调查中国IPv4地址数从IPv4地址在中国各地区的分布情况看(如图5.18所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以及山东等省市IPv4地址拥有数量依旧占据全国的前6位,地址数之和占全国IPv4地址总数的51.6%。由此可见,与中国域名、网站、网民的分布情况相似,中国IPv4地址的地域分布也同样存在不均衡现象。IPv4地址分地区统计从一个侧面更加深入的反映出了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经济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比经济欠发达地区高出很多。改变地区互联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需要加大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欠发达地区对于IP地址分配政策和申请流程的不熟悉,也是造成IP地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5.18 中国IPv4地址的地域分布情况(前10名)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历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络在上网计算机数、网民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IP地址数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出增长态势。网民人数及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回升;CN下注册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等方面快速增长;IP地址数也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从地域分布上看,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有这一切表明,中国的互联网络继续处于发展态势之中,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全合理和不尽人意的地方,相信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服务的不断多样化和实用化,中国的互联网络必将得到更快、更合理地发展。
二、网民特征结构从去年同期的11100万到现在的13700万,网民人数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网民的特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深入分析、了解网民的特征结构,探求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可以较好的把握住“谁在使用互联网”这一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网民性别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网民占58.3%,女性网民占41.7%。男性依然占据网民主体。从普及率的角度来看,男性网民占中国男性总人口的11.9%,女性网民占女性总人口的9.0%。互联网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仍然要高于女性(如图5.19所示)。
图5.19 不同性别网民的普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男女网民所占比例略有变化。男性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从58.7%下降为58.3%;女性网民所占的比例上升为41.7%(如图5.20所示)。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男性网民7987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71万人,增长率为22.6%;女性网民5713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29万人,增长率为24.6%(如图5.21所示)。在这一年女性网民的增长速度略高于男性网民。
图5.20 历次调查网民性别分布
图5.21 历次调查不同性别网民的数量
2.网民婚姻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未婚网民占57.8%,已婚网民占42.2%。未婚者目前仍然是中国网民的主体。
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婚网民所占比例增长了0.1个百分点,未婚网民所占比例相应有所下降(如图5.22所示)。从绝对数看,已婚网民增加了1108万人,达到5781万人,增长率为23.7%;未婚网民增加了1492万人,达到7919万人,增长率为23.2%(如图5.23所示)。在这一年已婚网民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未婚网民。
图5.22 历次调查网民婚姻状况分布
图5.23 历次调查不同婚姻状况网民的数量
3.网民年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其次是25~30岁的网民(19.7%)和18岁以下的网民(17.2%),31~35岁的网民占到10.4%,35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都比较低,36~40岁的占到8.2%,41~50岁的为6.2%,还有3.1%的网民在50岁以上。35岁及以下的网民占82.5%,35岁以上的网民占17.5%,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从普及率上来看,18~24岁间网民的普及率最高,达到38.8%,同比高出10.2个百分点。25~30岁间网民普及率以25.0%居第2位(如图5.24所示)。由此可见,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加容易接受并使用互联网。
图5.24 不同年龄段网民的普及率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与去年同期相比,18~24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0.1个百分点,25~30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0.4个百分点,36~40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1.1个百分点,18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0.6个百分点,60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0.1个百分点,31~35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下降1.2个百分点,其他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全部下降;从绝对数看,18~24岁的网民人数增长927万人,25~30岁的网民人数增长557万人,18岁以下的网民人数增长513万人,31~35岁的网民人数增长138万人,36~40岁的网民人数增长335万人,41~50岁的网民人数增长95万人,51~60岁的网民人数增长1万人,60岁以上的网民人数增长34万人。35岁及以下的网民达到了11302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133万人,增长率为23.3%;35岁以上的网民达到2398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7万人,增长率为24.2%(如图5.25、图5.26、图5.27所示)。年轻网民依然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年龄在35岁以上网民的增长速度要稍快些。
图5.25 历次调查网民年龄分布
图5.26 历次调查网民年龄分布
图5.27 历次调查不同年龄段网民的数量
4.网民文化程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达到31.1%,其次是本科(25.8%)和大专(23.3%)。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为28.5%,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的网民比例达到了71.5%。可见,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的网民仍然占据大多数。
与去年同期相比,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略有增加,达到71.5%。从绝对数看,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增加了1937万人,达到9796万人,增长率为24.6%;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增加了663万人,达到3904万人,增长率为20.5%(如图5.28、图5.29所示)。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在这一年内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
图5.28 历次调查网民文化程度分布
图5.29 历次调查不同文化程度网民的数量
5.网民个人月收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无收入)的家庭网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9.5%,其次是月收入为501~1,000元和1,001~1,500元的网民(比例分别为18.1%、13.6%),11.2%的网民个人月收入在1,501~2,000元,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为27.6%(如图5.30所示)。低收入网民仍然占据主体。
图5.30 网民个人月收入分布与去年同期相比,个人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为72.4%。从绝对数看,个人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的网民从7870万人增加到9919万人,增长率为26.0%;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网民从3230万人增加到3781万人,增长率为17.1%(如图5.31、图5.32所示)。
图5.31 历次调查网民个人月收入分布
图5.32 历次调查不同个人月收入网民的数量
6.网民职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2.3%,其次是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总数的29.7%,排在其后的是自由职业者,所占比例为9.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8.6%,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所占比例为6.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4.3%,其他职业的网民所占比例都比较小(如图5.33所示)。
图5.33 网民的职业分布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网民仍然以男性、未婚者、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女性网民的比例、已婚者网民的比例、35岁以上网民的比例都有所上升;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的仍然占据网民的大多数,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比例略有上升;从网民个人月收入来看,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较低;学生网民仍然比其他职业的网民要多,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其在网民总体中所占比例略有下降。
目录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 1
1.网民人数 1
2.上网计算机数 2
3.中国各类域名数 4
4.网站数 6
5.网页数 9
6.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10
7.IPv4地址数 10
二、网民特征结构 13
1.网民性别 13
2.网民婚姻状况 14
3.网民年龄 16
4.网民文化程度 18
5.网民个人月收入 19
6.网民职业 21
一、中国互联网络宏观状况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以及IP地址数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的互联网络发展程度与普及程度。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历次调查中这些基础性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网民人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人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如图5.1所示)。可以看出中国的网民总数呈良好发展趋势。
图5.1 历次调查网民总数其中专线上网网民人数为271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00万人,同比下降6.9%;拨号上网网民人数为39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200万人,同比下降23.5%;宽带网民人数为907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40万人,增长率为41.1%;手机上网网民人数为1700万人(如图5.2所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网民总数继续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使用专线及拨号上网网民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宽带网民数依旧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中国网络发展的整体走势变化,专线及拨号上网网民数量有所减少,而宽带网民数量保持高速增长。
图5.2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网民人数分析网民人数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5.3所示)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中网民总数的增长率出现回升。
图5.3 历次调查网民人数增长率中国网民总数的快速增长已被世界所瞩目,但13700万网民在中国13.1亿总人口中还仅占10.5%,与去年同期的8.5%相比,有所提高。这说明尽管中国的网民总数大,增长快,但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目前还很低,不过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2.上网计算机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594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90万台,增长率为20.0%(如图5.4所示)。可见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始终保持增长态势。
图5.4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总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59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0万台,同比下降9.2%;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182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0万台,同比下降11.7%;宽带上网计算机数为353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90万台,同比增长57.6%,在我们所调查的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中唯一保持增长趋势(如图5.5所示)。通过调查结果可见,虽然上网计算机总数持续增长,但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呈现负增长,而宽带上网计算机发展迅速。
图5.5 历次调查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与去年同期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结果中上网计算机总数的增长率有所回升。而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和拨号上网计算机数继续出现负增长(如图5.6所示)。
图5.6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数增长率
3.中国各类域名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域名总数(包括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和COM、NET、ORG等通用顶级域名)为4,109,020个。从分类角度来看,以COM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1,939,343个,占域名总数的47.2%;以CN结尾的域名数为1,803,393个,占域名总数的43.9%;以NET结尾的英文域名数为299,108个,占域名总数的7.3%;以ORG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67,176个,占域名总数的1.6%(如图5.7所示)。
图5.7 中国域名分类分布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1,803,393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1,096,924个相比,增加了706,469个,增长率为64.4%。从分类的角度来看,以AC.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2,027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1,602个相比增加了425个,增长率为26.5%;以COM.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501,400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385,847相比增加了115,553个,增长率为29.9%;以EDU.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2,988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2,454个相比增加了534个,增长率为21.8%;以GOV.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28,575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23,752相比增加了4,823个,增长率为20.3%;以NET.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82,190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41,602个相比增加了40,588个,增长率为97.6%;以ORG.CN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27,700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15,752个相比增加了11,948个,增长率为75.9%;以行政区域名结尾的英文域名总数为32,660个,与去年同期调查的37,167个相比减少了4,507个,同比下降12.1%;.CN二级域名数为1,125,846个,与去年同期的调查的588,748个相比增加了537,098个,增长率为91.2%;以MIL.CN结尾的域名数为7个(如图5.8所示)。整体而言,CN下注册域名数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提速发展,社会对域名的需求和应用大幅提升。国家域名.CN顶级节点的启用提升了社会各界对CN域名安全性能、服务质量的认可,围绕CN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使CN域名崛起为主流域名,注册量快速攀升,中国互联网步入CN时代。
图5.8 历次调查CN下注册的域名数从中国域名总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华北、华东、华南的注册域名比例为84.6%,东北、西南、西北的注册域名数只占12.8%,所占比例非常小(如图5.9所示)。从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华北、华东、华南的CN下注册域名比例为84.5%,东北、西南、西北的CN下注册域名比例同历次调查结果相类似,只占10.6%,所占比例仍非常小(如图5.10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地区之间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图5.9 中国域名总数地域分布
图5.10 CN下注册域名地域分布
4.网站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站数为843,000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8,800个,增长率为21.4%(如图5.12所示)。网站数的增长说明了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按类别划分网站,CN下的网站数为367,418个,占网站总数的43.6%;COM下的网站数为392,011个,占网站总数的46.5%;NET下的网站数为73,040个,占网站总数的8.7%;ORG下的网站数为10,531个,占网站总数的1.2%(如图5.11所示)。
图5.11 中国网站分类分布从网站的域名类别分布来看,COM(COM.CN)下的网站数为527,728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2,555个,增长率为21.3%;NET(NET.CN)下的网站数为88,271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627个,增长率为19.9%;行政区域名下的网站数为5,644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58个,增长率为17.9%;AC.CN下的网站数为46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7个,增长率为11.3%;同CN下注册的二级域名数获得较快增长一致,CN下的网站数为367,418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3,626个,增长率为155.5%;GOV.CN下的网站数出现减少的情况,从去年同期调查的11,995个减少到本次调查的11,052个,同比下降7.9%;ORG(ORG.CN)下的网站数也出现了减少的情况,从去年同期调查的24,394个减少到本次调查的17,535个,同比下降28.1%(如图5.12所示)。
图5.12 历次调查网站数从网站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同历次调查网站数的地域分布一致,华北、华东、华南的网站数比例占85.1%,仍占据主要地位;东北、西南、西北网站数所占的比例同以往调查结果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为11.9%(如图5.13所示)。同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情况一致,这也说明中国地区之间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
图5.13 历次调查网站数地域分布
5.网页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页总数有44.7亿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0.7亿个,增长率为86.3%(如图5.14所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页字节总数为122,306GB。随着网页总数的增长,网页字节数也有大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5,005GB,增长率为81.7%(如图5.15所示)。
图5.14 历次调查网页数及发展情况
图5.15 历次调查网页字节数及发展情况
6.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256,696M,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0,590M,增长率为88.6%(如图5.16所示)。可见,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增长非常迅速。
图5.16 历次调查中国国际出口带宽
7.IPv4地址数
IPv4地址是与域名、网站紧密相关的互联网地址资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IPv4地址数已达98,015,744个,折合5A+215B+154C,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624,448个,增长率为31.8%(如图5.17所示)。中国的IP地址资源近几年增长较快,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2006年CNNIC地址分配能力连续提升2次,分配窗口从128C提升到2B,成为亚洲分配能力最强的NIR之一,仅次于日本。CNNIC以IP地址咨询、分配和IP数据库目录服务为重点的整体服务项目推动了2006年中国IP地址申请的高潮,带来了我国IP地址资源的迅速增长。
图5.17 历次调查中国IPv4地址数从IPv4地址在中国各地区的分布情况看(如图5.18所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以及山东等省市IPv4地址拥有数量依旧占据全国的前6位,地址数之和占全国IPv4地址总数的51.6%。由此可见,与中国域名、网站、网民的分布情况相似,中国IPv4地址的地域分布也同样存在不均衡现象。IPv4地址分地区统计从一个侧面更加深入的反映出了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经济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比经济欠发达地区高出很多。改变地区互联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需要加大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欠发达地区对于IP地址分配政策和申请流程的不熟悉,也是造成IP地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5.18 中国IPv4地址的地域分布情况(前10名)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历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络在上网计算机数、网民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IP地址数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出增长态势。网民人数及上网计算机数的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回升;CN下注册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等方面快速增长;IP地址数也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从地域分布上看,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有这一切表明,中国的互联网络继续处于发展态势之中,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全合理和不尽人意的地方,相信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服务的不断多样化和实用化,中国的互联网络必将得到更快、更合理地发展。
二、网民特征结构从去年同期的11100万到现在的13700万,网民人数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网民的特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深入分析、了解网民的特征结构,探求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可以较好的把握住“谁在使用互联网”这一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网民性别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网民占58.3%,女性网民占41.7%。男性依然占据网民主体。从普及率的角度来看,男性网民占中国男性总人口的11.9%,女性网民占女性总人口的9.0%。互联网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仍然要高于女性(如图5.19所示)。
图5.19 不同性别网民的普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男女网民所占比例略有变化。男性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从58.7%下降为58.3%;女性网民所占的比例上升为41.7%(如图5.20所示)。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男性网民7987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71万人,增长率为22.6%;女性网民5713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29万人,增长率为24.6%(如图5.21所示)。在这一年女性网民的增长速度略高于男性网民。
图5.20 历次调查网民性别分布
图5.21 历次调查不同性别网民的数量
2.网民婚姻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未婚网民占57.8%,已婚网民占42.2%。未婚者目前仍然是中国网民的主体。
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婚网民所占比例增长了0.1个百分点,未婚网民所占比例相应有所下降(如图5.22所示)。从绝对数看,已婚网民增加了1108万人,达到5781万人,增长率为23.7%;未婚网民增加了1492万人,达到7919万人,增长率为23.2%(如图5.23所示)。在这一年已婚网民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未婚网民。
图5.22 历次调查网民婚姻状况分布
图5.23 历次调查不同婚姻状况网民的数量
3.网民年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其次是25~30岁的网民(19.7%)和18岁以下的网民(17.2%),31~35岁的网民占到10.4%,35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都比较低,36~40岁的占到8.2%,41~50岁的为6.2%,还有3.1%的网民在50岁以上。35岁及以下的网民占82.5%,35岁以上的网民占17.5%,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从普及率上来看,18~24岁间网民的普及率最高,达到38.8%,同比高出10.2个百分点。25~30岁间网民普及率以25.0%居第2位(如图5.24所示)。由此可见,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加容易接受并使用互联网。
图5.24 不同年龄段网民的普及率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与去年同期相比,18~24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0.1个百分点,25~30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0.4个百分点,36~40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1.1个百分点,18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0.6个百分点,60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0.1个百分点,31~35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下降1.2个百分点,其他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全部下降;从绝对数看,18~24岁的网民人数增长927万人,25~30岁的网民人数增长557万人,18岁以下的网民人数增长513万人,31~35岁的网民人数增长138万人,36~40岁的网民人数增长335万人,41~50岁的网民人数增长95万人,51~60岁的网民人数增长1万人,60岁以上的网民人数增长34万人。35岁及以下的网民达到了11302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133万人,增长率为23.3%;35岁以上的网民达到2398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7万人,增长率为24.2%(如图5.25、图5.26、图5.27所示)。年轻网民依然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年龄在35岁以上网民的增长速度要稍快些。
图5.25 历次调查网民年龄分布
图5.26 历次调查网民年龄分布
图5.27 历次调查不同年龄段网民的数量
4.网民文化程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达到31.1%,其次是本科(25.8%)和大专(23.3%)。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为28.5%,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的网民比例达到了71.5%。可见,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的网民仍然占据大多数。
与去年同期相比,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略有增加,达到71.5%。从绝对数看,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增加了1937万人,达到9796万人,增长率为24.6%;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增加了663万人,达到3904万人,增长率为20.5%(如图5.28、图5.29所示)。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在这一年内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
图5.28 历次调查网民文化程度分布
图5.29 历次调查不同文化程度网民的数量
5.网民个人月收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无收入)的家庭网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9.5%,其次是月收入为501~1,000元和1,001~1,500元的网民(比例分别为18.1%、13.6%),11.2%的网民个人月收入在1,501~2,000元,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为27.6%(如图5.30所示)。低收入网民仍然占据主体。
图5.30 网民个人月收入分布与去年同期相比,个人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为72.4%。从绝对数看,个人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的网民从7870万人增加到9919万人,增长率为26.0%;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网民从3230万人增加到3781万人,增长率为17.1%(如图5.31、图5.32所示)。
图5.31 历次调查网民个人月收入分布
图5.32 历次调查不同个人月收入网民的数量
6.网民职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2.3%,其次是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总数的29.7%,排在其后的是自由职业者,所占比例为9.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8.6%,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所占比例为6.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4.3%,其他职业的网民所占比例都比较小(如图5.33所示)。
图5.33 网民的职业分布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网民仍然以男性、未婚者、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女性网民的比例、已婚者网民的比例、35岁以上网民的比例都有所上升;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的仍然占据网民的大多数,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比例略有上升;从网民个人月收入来看,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较低;学生网民仍然比其他职业的网民要多,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其在网民总体中所占比例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