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
地质教研室张良俊第二章 地质作用第一节 概述一、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
1、地质作用,
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自然作用地营力(地质营力):
引起地质作用的力
2,地质现象,
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现象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1、内能,
能量来自地球本身包括,重力能,放射能,地球旋转能、
结晶能及化学能
2、外能:
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
日月引力能三、地质作用的类型
1,内力地质作用由内能引起的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
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由外能引起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第二节 内力地质作用一,地壳运动
(一)地壳运动的概念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的变形、
变位作用,也称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方向性:
1、水平运动,地壳大致沿水平方向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水平挤压或者水平引张,引起岩层的褶皱和断裂。
2、升降运动,地壳大致沿垂直地表的方向运动。
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或下降。
水平挤压形成的褶皱断 层
(二)地壳运动的证据
1、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地貌标志、大地测量等如: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海岸的变动。
2、古构造运动证据如:海陆变迁、沉积厚度、岩层的接触关系等。
二、地震地震:
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壳(地球)的快速颤动。
(一)地震的成因和类型
1、构造地震:
由构造运动引发岩石圈变形、断裂造成的地震。
2、火山地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
3、塌陷地震,地层塌陷引起的地震。
4、人工地震,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震。
汶川地震
(二)地震的主要参数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投影。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浅源地震 — 震源深度小于 70公里中源地震 — 震源深度为 70~300公里深源地震 — 震源深度大于 300公里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此外还分为,主震、前震、余震。
(二)地震的主要参数地震波,地层的弹性波动
1、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 1)纵波: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压缩波。速度
5~6千米 /小时。
( 2)横波: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前进的方向垂直。速度 3~4千米 /小时。
2、面波,地震波在地面形成的次生波,沿地表附近传播。
(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震级:
表示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分 10级,小于 2.5级为无感地震,大于 2.5级为有感地震; 5级以上为破坏型地震。
如一个七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 60万吨级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烈度:
地表及其上面的建筑物遭受地震的破坏程度。
(四)地震的地质现象
1、震前地质现象:
( 1)地磁、地电、重力等的变化。
( 2)地形的变化(一般是微量的)
( 3)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化学成分的变化。
2、震后地质现象:
地表的波状起伏、裂缝、山崩、滑坡、喷砂、冒水等。
(五)地震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