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
第五节 海相一、海相的划分滨海:
海水波基面以上至最高涨潮线之间的海洋环境浅海:
波基面至 200米水深地带(大致相当于大陆架)
半深海:
水深 200米至 2000米(大致相当于大陆坡)
深海:
水深大于 2000米。
二、滨海相(无障壁海岸)
典型的无障壁海岸相分为:
海岸沙丘、后滨、前滨、近滨。
环境特征:
位于波基面以上,水动力强,阳光、氧气充足。
1、海岸沙丘亚相海岸沙丘为滨岸砂经风的作用而改造形成的,沙丘带宽度达数公里。
粒度一般为细砂、中砂;
分选和磨圆好;
主要为平行层理和大型交错层理,可见风成波痕。
二、滨海相(无障壁海岸)
2、后滨亚相(潮上带):
平均高潮线和海岸沙丘线之间。平时暴露地表,只有在特大涨潮或风暴时才被海水淹没。
沉积物一般为中砂、细砂,具水平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分选一般。
3、前滨亚相(潮间带):
平均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之间,是海滩的主要部分。
沉积物以中砂为主;分选和磨圆好,粒度变化由陆向海由粗变细;
发育低角度相交的交错层理,波痕常见,既有流水波痕也有浪成波痕;
含有大量的生物碎片。
二、滨海相(无障壁海岸)
4、近滨亚相:
位于平均低潮线以下至波基面之间。
常见沿岸沙坝; 沉积物以细砂至中砂为主;含少量介壳层;
可见楔状较差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
近滨下部交错层理渐少,水平层理增多,沉积物粒度变细,再向下则属于浅海沉积。
总体上,滨海沉积以砂岩为主,少量砾岩;
砂岩分选磨圆性好;
成分较单纯,多为石英砂岩类;
以斜层理为主,常见波痕及生物活动痕迹等。
三、浅海相浅海环境特征:
波基面以下至水深 200米的地带,水动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弱;生物繁盛。
沉积特征:
1、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多样,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碳酸盐岩。
砾岩较少,分布于近岸带。
砂岩、粉砂岩分选、磨圆性好,孔隙度高,
且成分单一,多为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
泥岩中有机质含量较高;
碳酸盐岩的类型多样。
三、浅海相
2、构造特征:
构造多样,近岸带多发育斜层理及波状层理;远岸带以水平层理为主。
3、分布:
由近岸至远岸,粒度由粗变细,在深水区以粘土岩为主。
四、半深海和深海海水深度大,水动力弱,远离陆地,
主要为各种软泥沉积。
第六节 海陆过度相海陆过度相常见类型:
三角洲相,泻湖相、障壁岛、沙坝相一、三角洲相:
河流与海洋或者湖泊汇合处所形成的锥形沉积体。 (海陆过度相 )
(一)、三角洲的分类:
建设性三角洲:
以河流作用为主,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大于波浪的改造速度。
破坏性三角洲:
以海洋作用为主,海浪和潮汐的作用强度大于河流的堆积速度。
(二)三角洲各亚相特征分为三个亚相:
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1、三角洲平原:
是河流相的缩影,类似曲流河的特征,
包括河床、支流间的沉积和沼泽、废弃河道沉积等,粒度更细。
主要为细砂、粉砂和泥沉积。
(二)三角洲各亚相特征
2、三角洲前缘:
是三角洲平原向海洋方向推进作用下形成的,
是三角洲沉积的主体。
以细砂、粉砂为主;
砂质纯净,分选性好,分布广,厚度大;
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常见浪成波痕和波状层理;
化石较少,多为河流带来的植物碎片。
3、前三角洲:
是水下沉积,在浪基面以下。
岩性以粘土为主,其次为粉砂及少量的细砂;
含大量的有机质,是一套暗色沉积岩体;
以水平层理为主,含正常海洋化石。
(三)三角洲相组合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1、三角洲相组合:
由下至上分别是:
底部的前三角洲(泥) → 三角洲前缘(粉砂、
细砂) → 顶部三角洲平原(细砂、粉砂、泥)。
粒度由细变粗,呈反粒序。
2、三角洲于油气的关系三角洲往往具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
前三角洲的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为生油提供先决条件;
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沉积中有多种砂体,
可提供油气的储集;
三角洲沉积体中有很多泥岩层,可以作为盖层和隔层二、泻湖相泻湖:
被海岸线和障壁岛与广海相隔的浅水盆地,
以入潮口与广海相通。分为淡化泻湖和咸化泻湖
1、淡化泻湖,位于气候湿润环境,淡水补给量大。
( 1)岩石类型:
以钙质粉砂岩、泥岩为主,粗碎屑岩极少见;
可见方解石、铁锰结核等;
若泻湖底部水体被隔绝则形成还原环境,可产生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
( 2)构造特征,常见水平层理和水平波状层理,斜层理少见;
( 3)生物化石,生物化石种类单调,为适应淡化水体的广盐性生物。
二、泻湖相
2、咸化泻湖:
位于气候干燥环境,蒸发量大大超过补给量。
( 1)岩石类型:
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并夹有石膏、岩盐层。
( 2)构造特征,水平层理为主,可见泥裂。
( 3)生物化石,生物种类单调,当盐度增高时生物趋于绝迹。
三、障壁岛、沙坝出露海面的砂体为障壁岛,水下狭长形砂体为砂坝。
第七节 重力流沉积 (自学,一般性了解)
第八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 (了解)
作业
1、海相划分类型。
2、滨海的总体沉积特征
3、简述三角洲相的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