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要求产生频率在几十千赫以下的低频正弦波信号时,需采用RC振荡器。其电路由 RC选频网络和放大器组成。
3.6.1 RC选频网络一,RC相移网络
1、超前型
02
1
0
1 1
1
f
V R j C R
kj
V j C RRj
jC





其中
0
1
RC 3.6.1
图 3.6.1 RC超前相移网络
3.6 RC正弦波振荡器
(动画 )
幅频特性
0
2
0
()
1 ( )
fk
相频特性
0
( ) a r c t a n( )2
相应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如图
3.6.1(b),(c)所示。
3.6.1
图 3.6.1 RC超前相移网络的频率特性
( b)幅频特性 ( c)相频特性
2、滞后型传输系数为:
3.6.1
2
1
0
11
1 1f
V
k
V j C R j


其中
0
1
RC
幅频特性
2
0
1()
1 ( )
fk
相频特性
0
( ) a r c ta n ( )
图 3.6.2 RC滞后相移网络及其频率特性
(a)相移网络 ( b)幅频特性
( c)相频特性结论:
( 1)一节导前移相或滞后移相电路实际能产生的相移量小于 90° (当相移趋近 90° 时,增益已趋于零 ),所以,至少要三节RC移相电路才能产生 180° 相移。
( 2)与反相放大器就可以组成正反馈振荡器。
3.6.1
二,RC串、并联网络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传输系数为:
2
02
0
1
3 ( )
f
V
k
V j



其中
0
1
RC

0
1
2f RC
3.6.1
图 3.6.3 RC串并联相移网络幅频特性,
20
0
1
()
9 ( )
fk?



相频特性,00( ) a r c ta n ( )
3



结论,(1)当 0 时
m a x
1
3ffkk
构成正反馈电路。
( 2)串并联选频电路具有类似
LC回路的带通滤波特性,但选择性能不如LC回路。
3.6.1
图 3.6.3 RC串并联相移网络的频率特性
( b)幅频特性 ( c)相频特性所以可以与同相放大器
0( ) 0
由以上讨论知,三种RC网络均具有负斜率的相频特性,若作为振荡器的选频网络,满足振荡器的相位稳定条件。
一、文氏电桥振荡器采用同相集成运算放大器所组成的文氏桥式振荡器如图 3.6.4所示。
图 3.6.4 文氏桥式振荡器当
osc
时,1
() 3o s c fT A k A
而 2
1
1 RA R
,所以起振条件
2
1
2RR?
振荡器的振荡角频率
0
1
osc RC
3.6.2
3.6.2 RC正弦波振荡器
(动画)
文氏桥式振荡电路的特点:
( 1)引入负反馈以减小和限制放大器的增益,使在开始时放大器增益略大于3,这样,环路增益仅在振荡频率
oscf 及其附近很窄的频段略大于1,满足振幅起振条件,而在其余频段均不满足正反馈振幅起振条件。
3.6.2
( 2)在负反馈支路上采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 如图 3.6.4中的
tR )。 起振后,振荡电压振幅逐渐增大,
加在 tR 上的平均功率增加,温度升高,使 tR 阻值减小,
负反馈加深,放大器增益迅速下降。 这样,放大器在线性工作区就会具有随振幅增加而增益下降的特性,满足振幅平衡和稳定条件。
振荡器的稳幅方式有两种:
外稳幅方式:
像文氏电桥振荡器依 靠外加热敏电阻形成可变负反馈来实现振幅的平衡和稳定的方法称为外稳幅;
像LC振荡器那样依靠晶体管本身的非线性特性来稳定振幅的方法称为内稳幅。
内稳幅方式:
二、相移型振荡器相移型振荡器是采用导前移相或滞后移相电路作为选频网络。
图 3.6.5是由三节导前移相电路和集成运放组成的RC相移振荡器。
oscf 和振幅起振条件分别为:
1
26
29
osc
f
f
RC
R
R



图 3.6.5 RC相移振荡器
3.6.2
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RC相移振荡器是采用内稳幅的振荡电路,
RC相移网络的选频性能很差,振荡器的输出波形不好,频率稳定度低,只能用在性能要求不高的设备中。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