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法学教程
(初稿)
主编 蔡守秋
武汉大学出版社
二000年十二月
前 言
环境资源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具有严重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难题。环境资源保护是一项保护生产力、保护人类生存条件、保护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的伟大的新兴事业。环境资源法学,又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法学,是一项新兴的现代法学分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环境资源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越来越重要,加之国家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一个法学二级学科来设置,对环境法学教育和环境法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21世纪国家和社会对环境法学教育提出的任务和挑战,我们环境法研究所承担了湖北省教委和武汉大学下达的“面向21世纪的环境法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并于1997年初开始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经过两年的研究,终于写出了这部环境资源法学教程。
《环境资源法学教程》力求达到如下目标:第一,适应21世纪环境资源法制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学教育的需要,拓宽专业领域,加强和充实基础理论;第二,符合《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后新制定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简介”)》。
由于本书重点在于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体系和环境资源法学框架,加之篇幅有限,且以往的环境资源法教程对各种环境资源保护法律特别是防治环境污染法律的内容已有大量介绍,故本书对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的解释较少。由于撰写一部综合性、理论性都强的《环境资源法学教程》难度较大,加之时间较紧等原因,本书还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改进提高的地方和研究探讨的问题。
参加本书的撰写人员如下:
第一章至第八章,蔡守秋;
第九章,李广兵;
第十章,熊博荔,何卫东;
第十一章,吴志良;
第十二章,柯坚;
第十三章,王曦、石磊。
蔡守秋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许莲英负责本书有关资料工作。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蔡守秋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环境资源法学教程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环境资源、环境资源问题和环境资源保护----------------------------1
第一节 环境资源-------------------------------------------------------------------1
第二节 环境资源问题--------------------------------------------------------------4
第三节 环境资源保护--------------------------------------------------------------10
第二章 环境资源法的概念、特征、目的、适用范围和法律关系-----------19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概念--------------------------------------------------------19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征-----------------------------------------------22
第三节 环境法资源的目的和作用-----------------------------------------------26
环境资源法的适用范围--------------------------------------------------39
环境资源法律关系--------------------------------------------------------30
第三章 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34
第一节 国外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34
第二节 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51
第四章 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61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体系--------------------------------------------------------61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68
第五章 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71
第一节 环境资源学-----------------------------------------------------------------71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76
第六章 环境权--------------------------------------------------------------------------100
第一节 环境权的提出与发展 ---------------------------------------------------100
第二节 环境权的种类及其意义--------------------------------------------------110
第三节 环境权的概念与特征-----------------------------------------------------122
第七章 自然资源权与资源有偿使用-----------------------------------------------131
自然资源权与物权--------------------------------------------------------131
第二节 土地资源权-----------------------------------------------------------------139
第三节 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市场-----------------------------------------------156
第八章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175
第一节 环境资源基本原则概述-------------------------------------------------175
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原则----------------177
第三节 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182
第四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186
第五节 环境责任原则-------------------------------------------------------------191
第六节 环境民主原则-------------------------------------------------------------194
第九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201
第一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201
第二节 土地保护法----------------------------------------------------------------205
第三节 陆地水资源保护法-------------------------------------------------------211
第四节 矿产资源保护法----------------------------------------------------------215
第五节 森林资源保护法----------------------------------------------------------219
第六节 草原保护法----------------------------------------------------------------224
第七节 其他资源保护法----------------------------------------------------------226
第十章 环境行政责任----------------------------------------------------------------229
第一节 环境行政责任概说-------------------------------------------------------229
第二节 环境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233
第三节 环境行政制裁-------------------------------------------------------------235
第十一章 环境民事责任-------------------------------------------------------------243
第一节 概述-------------------------------------------------------------------------243
第二节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244
第三节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249
第十二章 环境刑事责任-------------------------------------------------------------252
第一节 环境刑事法律责任概述-------------------------------------------------252
第二节 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立法----------------------------------------------254
第三节 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确认----------------------------------------------256
第四节 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的实现----------------------------------------------260
第五节 我国环境刑事法律责任立法现状及其实施对策-------------------261
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法-----------------------------------------------------------------265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体系和渊源--------------------------------------265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主体与客体-----------------------------------------------270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75
第四节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282
第五节 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286
附 录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简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又称环境资源法学或环境法学,是以研究环境保护法与资源法为主要对象的法学二级学科。环境资源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难题,在中国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人民生活提高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是一项保护生产力、保护人类生存条件、保护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的伟大事业。环境资源法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环境资源法学由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资源能源法、国土开发整治法等行业、部门法学综合而成,既与法律学科中的各门二级学科有联系,也与法律学科之外的环境学、管理学、地理学、生态学等有联系,是研究从法律上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环境资源法学教育是搞好环境资源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任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能胜任环境资源管理和法律工作、环境资源法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文理科交叉型、复合型高级法学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国家的基本环境资源政策和主要法律法规;掌握世界重要环境资源立法、环境资源国际条约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情况;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环境资源法学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毕业后能胜任高层次的环境资源法学教学、科研以及立法、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法律机构的工作。
2、硕士学位: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的基本环境资源政策和主要法律法规;了解世界重要的环境资源立法、国际条约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情况;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环境资源法学教学、科研以及立法、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法律机构的工作。
二、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研究方向)
⑴ 中国环境资源法;⑵ 比较环境资源法;⑶ 国际环境资源法;⑷ 环境资源政策和法律;⑸ 环境资源管理和法律。可以根据学科点的师资力量,设立环境保护法、资源法、能源法、国土开发整治法等研究方向。
2、硕士学位课程设置:⑴ 环境资源法学概论;⑵ 环境科学概论;⑶ 中国环境资源法;⑷ 比较环境资源法;⑸ 国际环境资源法;⑹ 环境政策;⑺ 环境管理。可以根据学科点的师资力量和不同研究方向,将有关环境资源法课程分解为环境保护法、资源法、能源法、国土开发整治法(包括区域发展法、城乡规划建设法、灾害防治法等)、环境资源立法专题、环境资源执法专题等课程。每个研究方向,从中分别设置若干课程。来自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应选修有关自然科学、计算机课程;来自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应选修法学基本理论、民商法、行政法、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等法学课程。
三、主要相关学科环境学,生态学,管理学;其他法学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