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
目前仍有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没有下降或下降不明显
一些新的传染病被不断发现
由于病原体的变异,有些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随之发生变化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与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人作为传染源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一段时间。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帮助判断受感染的时间,查寻传染源和传播因素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可帮助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确定是否发生二代病例症状期出现特异性症状与体症的时期。该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很大,因为:
病原体在病人体内繁殖量最大,可排出大量的病原体
常具有促进病原体排出的症状
有些传染病,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
有时需他人护理,增加了感染及传播的机会恢复期
传染性逐渐消失
有些传染病在此期内仍排出病原体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
携带者:指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其 他
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某些节肢动物的传染源作用
有待阐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传播机制:病原体转移宿主的过程。
传播途径: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传播途径
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和尘埃)
经水传播(饮水和疫水)
经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
经土壤传播
经血液传播
垂直传播经空气传播 (飞沫、飞沫核和尘埃 )
传播途径易于实现,病例可连续发生 。
多有周期性与季节性升高的现象
患者多见于儿童
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易感人口构成及卫生条件有关经水传播 (饮水 )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除哺乳婴儿外,其余人群均可发病
水源如经常被污染,可表现为慢性流行经过
水源如一次性严重污染,可出现爆发流行
水源停用或净化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经水传播 (疫水 )
病人有疫水接触史
有地区,季节与职业上的差别,多见于与疫水接触的人群
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与疫水接触,可发生爆发与流行
加强防护或对疫水采取措施后,可控制病例的发生经食物传播
吃污染食物者发病,不食者不发病
一次性大量污染,可形成爆发
停止供应该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
患者潜伏期较短,多发于夏秋季节经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适的侵入门户 。
间接接触: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
流行特征:
经节肢动物传播
机械性传播: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例排出病原体污染 。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
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
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 。
流行特征:
经土壤传播
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土壤
埋葬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使土壤受到污染医源性传播
医疗预防措施时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药品或生物制品受污染经血液传播和 垂直传播
血液传播:经输血和血液制品或注射针头引起的传播 。
垂直传播:
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引起的传播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
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疫源地
疫源地: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
疫源地的范围取决于三个因素: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人群的免疫状态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了病原携带状态
进行了终末消毒
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易感者中没有新的感染发生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的影响
社会因素,表现为很多方面 。 对某些传染病有明显的影响 。
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