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出发,通过对资本和剩余价值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揭示剩余价值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分割的,从而在总体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全貌,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加剧。
【学习建议】 本章着重分析的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等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揭示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土地所有者等剥削集团如何参与瓜分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学习本章要注意掌握各个概念的基本内容,理解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的分析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本质。
【主要知识点】 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的本质和作用 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来源和本质 商业流通费用 借贷资本 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利息率 资本主义银行 银行资本 银行利润 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的功能 股票和股息 股票价格 资本主义地租 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 土地价格
【本章小结】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独立资本形式,其职能就是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商业利润从表面上看,来源于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但实际上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由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商业利润必须等于平均利润。由于商业资本参加利润平均化过程,所以,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为了获取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其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它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摆动。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银行资本由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构成。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扣除银行经营管理费用以后的余额。相对于银行自有资本,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它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息是股票持有者凭票面金额从企业盈利中获得的收入,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股票价格是资本化的股息收入。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指由于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而交纳的地租。其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等级差别,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其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级差地租又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地租。其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其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
第一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基本内容】
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作用
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
商业资本执行着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第一,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的独立业务。第二,商人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G′。
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对于产业资本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第三,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第四,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但要指出的是,只有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的限度时,才能对生产资本起到有利的作用。
商业资本的存在,还有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方面。当产业资本家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以后,商品并未最终进入消费领域,而是仍然停留在流通领域,有的商人还把商品囤积居奇或转手倒卖,因而形成虚假的市场需求,促使产业资本家更加盲目地扩大生产,从而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加深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当这个矛盾发展到异常尖锐的地步时,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在商业活动中,除了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是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所以,商业利润不能来源于纯粹的商品买卖。
商业资本家之所以能获得商业利润,其具体途径是由于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即通过价格差额,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样,就造成商业利润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假象。事实上,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等于平均利润。
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这些费用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使商品的价值增加,通过商品的销售,可以使这部分费用得到补偿,并给商业资本家带来相应的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在单纯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其实物的补偿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拿出一部分物质资料供商业部门用作商业设备、办公用品、店员的生活用品等;其价值的补偿是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相应的部分。
商业店员所从事的商品买卖活动是非生产性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却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店员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用以补偿商业资本家用来支付商业店员工资的可变资本;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除其中一部分用来补偿工资以外的商业资本家的各种费用开支外,其余的部分则被商业资本家作为商业利润无偿占有。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是商业利润的直接源泉。
【重点难点分析】
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
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应从产业资本循环入手,抓住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必要性表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规模不大,市场范围狭小,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产业资本家既从事商品的生产活动,又从事商品的销售活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市场范围不断扩大,流通过程中的商品资本数量逐渐增大,产业资本家要求由专门从事商品销售业务的商业资本家来为其推销商品服务。这样,商品资本的职能就逐渐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由商业资本专门执行的职能。可见,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独立资本形式。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可能性表现在:一方面,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这就为各种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工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商品资本职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有可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2.商业利润的源泉和本质
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应从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这一基本原理入手。在商业活动中,除了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是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所以,商业利润不能来源于纯粹的商品买卖。商业利润从表面上看,来源于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即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事实上,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不过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由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本质上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
【概念辨析】
1.商品资本与商业资本
商品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区别在于:第一,商品资本是生产资本循环的一种职能形式,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独立的职能资本。第二,商品资本的运动公式是W'—G',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G′。
商品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联系在于: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职能作用的商品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2.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的区别在于:第一,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第二,生产性流通费用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在单纯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第三,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使商品的价值增加,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第四,生产性流通费用通过商品的销售得到补偿,并给商业资本家带来相应的利润,纯粹流通费用的实物补偿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物质资料的扣除,价值补偿是剩余价值总额的一部分扣除。
【辅助阅读】
商业利润表现为商品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因而商品只能是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解答:在现实的商品流通中,商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从产业资本家那里买进商品,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从而通过价格差额来取得利润。但这种商业加价仅仅表明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的方法,并不能说明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加价也不是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
资本在流通领域内不能自行增殖,商品的买卖只能使价值形式发生变化,使价值和剩余价值得以实现。商业利润不是来源于流通过程,而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只不过这种剩余价值由商业店员在流通中予以实现。
此题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要求考生正确说明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是不能自行增殖的道理。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分析商业利润的来源入手,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是在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实现的,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不过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由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第二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基本内容】
1.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的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会发生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对货币资本的补充需要。于是形成了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循环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是:第一,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第二,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第三,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由于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相互交错进行的,某些资本家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有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时,另一些资本家在资本循环中却对货币资本有需求。因此,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可以把这些货币资本贷给需要补充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所以,从职能资本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产生出来,并服务于职能资本的独立资本形式。借贷资本的本质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2.利息和利息率
随着借贷资本的产生,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借贷资本只有在职能资本家使用它时,才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发挥资本职能。借贷资本家凭借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在收回货币资本时取得利息收入。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职能资本家在使用借到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能获得平均利润。这个平均利润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出让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所获得的企业利润。企业利润是指存在着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就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割。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的高低,用公式表示: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
利息率的高低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更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浮动。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决定利息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第一,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同方向变化。第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
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来决定。此外,利息率的高低还受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借贷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国家的既定时期内,利息率是确定的,在每次借贷行为中,都预先确定了利息率的高低。
3.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一是吸收存款,即把社会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到银行;二是发放贷款,即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银行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信用中介和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的信用业务有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就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资产业务就是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
银行资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银行资本家自己投入的资本,即自有资本,它只占银行资本的一小部分;二是银行吸收的存款,即借入资本,它占银行资本的大部分。
银行资本家投资于银行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应相当于平均利润。银行利润是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所构成的。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它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由向银行借款的职能资本家将其剥削雇佣工人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银行而形成的。银行资本家能以银行利润形式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是依靠银行雇员的劳动实现的。银行雇员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但他们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并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银行资本家实现银行利润。所以,银行资本家也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银行资本家既剥削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又直接剥削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
4.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股票的持有者是向股份公司投资的股东。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中型企业,大都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经营。股份公司的典型和成熟的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企业以其经营的法人财产为限,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第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要求通过集资的方式,把单个资本及社会上的闲散资本联合起来组成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是单个资本经营方式转为联合资本经营方式,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企业私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第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为前提的,股东可以凭借股票参与股份公司的利润分配,其资本由股份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加以使用。另一方面,股份公司股票的发行,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来进行的,有时银行也成为购买股票的投资者。
股份公司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第二,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第三,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
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它是股份资本所有权的凭证,是股份资本分配收益的权利证书,属于有价证券中的资本证券。股票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不返还性。股票被股东认购之后,股东不能退股索回本金。股东如不想继续持股,只能到证券市场上出售股票。第二,流动性。股票不是劳动产品,本身没有价值,但它能给持有者带来股息收入,因而可以在股票市场买卖、抵押或转让。第三,风险性。投资入股者持有股票既可按规定分取股息,又要承担清偿公司债务的责任,同时还要承受来自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所以,购买股票实际上是一种风险性投资。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的票面额从企业利润中分得的收入。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股息实质上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其具体形式是股份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以及由董事会聘任的经理)、监事会。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所聘任的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这种三权分立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企业高效和通畅地运营。
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和重大经济活动,并选举董事会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股东大会上的投票表决权是按股票数目计算的。少数掌握大量股票的大股东拥有较多的投票权,从而使他们能控制股份公司的重要经济活动,大股东和大资本家实际上成为股份公司的真正所有者。股份公司在本质上是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也是大资本支配其他阶层货币收入的形式。
股票是一种特殊商品,没有价值,但却有价格。股票价格往往与股票的票面额不一致。股票票面额代表投入股份公司的现实资本价值,而股票价格却不是这个现实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股票的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取股息的权力,因此,股票价格是资本化的股息收入。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第一,预期的股息量;第二,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此外,股票价格还受到供求关系、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重点难点分析】
1.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循环过程中,一方面会发生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对货币资本的补充需要,于是形成了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1)从职能资本循环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是:第一,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第二,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第三,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不能给资本家带来利润,发挥不了资本的作用,因而同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的本性相矛盾。货币资本的所有者总是力图使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发挥作用。(2)由于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相互交错进行的,某些资本家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有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时,另一些资本家在资本循环中却对货币资本有需求。如需要购置固定资产和原材料,,支付工资,追加积累资本等,但自有资本不足,需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资本。于是,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可以把这些货币资本贷给需要补充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
所以,从职能资本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产生出来,并服务于职能资本的独立资本形式。
2.股份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股份公司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①发行股票可以突破单个资本的局限性,在短期内形成社会化的资本,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巨额资本的需求,实行规模经营,促进生产社会化的发展。②大资本能够广泛利用先进技术,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较高盈利。③股份公司有利于资本向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从而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二,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①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财产所有者的权益得到维护:他们享有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经营管理者选择权。②企业的经常性生产经营活动,委托给企业的经理人员,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市场竞争主体,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率。
第三,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①股份公司企业对股东投资所形成的全部财产具有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法人与经营权的有机结合。企业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功能。②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法人财产合为一体,不可分割,由企业法人占有和使用,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保持了企业财产的整体性。③企业的法人财产不因股东股权转移而发生变动,保持了企业财产的相对稳定。公司财产的完整和稳定,为企业进行较长期的经营决策,有计划地从事较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概念辨析】
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与最低界限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
利息率的高低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1)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更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就无利可图,从而不去借款。所以,利息率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2)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会毫无所获,这就否定了借贷资本家对其资本的所有权,从而使其不会贷款给职能资本家。(3)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浮动。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在平均利润率和零这个浮动范围内,决定利息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同方向变化。②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
【辅助阅读】
1.借贷资本具有哪些特征
解答: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借贷资本是商品化的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一种能带来更多货币的特殊使用价值。职能资本家支付一定利息获得借贷资本这种使用价值,就像普通商品的购买者支付一定价格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当然,这不是说借贷资本真的成了或本来就是商品。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就是说,对借贷资本家来说,拥有借贷资本就像拥有土地所有权一样,只是占有了一笔财产。这笔资本要到职能资本家手中,才能行使资本职能。借贷资本家是坐收利息的食利者阶层。第三,借贷资本是最具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它的运动形式是G—G’,表现为货币直接生出更多的货币。在这里,资本拜物教达到顶点。借贷资本这一运动形式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此题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的不同点,说明借贷资本的特征。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借贷资本特点入手,分析借贷资本是商品化资本、所有权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从而是一种最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2.股票持有者可以根据股票额定期从企业获得一定的股息,股票具有价格,能够买卖。所以,股票本身也有价值。
解答:股票是它的特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虽然可以根据股票额定期从企业获得一定量的股息,但股息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股票不是劳动的产物,它本身没有价值。它之所以能够买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是因为它带来一定的股息收入。所以,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此题要求考生正确理解股票的概念,了解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却有价格的原因。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股票的定义入手,分析股息收入的来源,说明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因此,尽管股票有价格,能够买卖,其本身却没有价值。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地租
1.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特点
采取暴力手段掠夺土地,强制农业小生产者与土地分离,实现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是农业中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这个过程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在其他一些国家,资本主义士地所有制的建立有两种类型:一是普鲁土式道路,二是美国式道路。
资本主义士地私有制的典型特点是土地所有权同农业的经营权相分离,又同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土地的关系相分离。
(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征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反映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不同,区分为两种基本形态: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资本主义地租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第二,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第三,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即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3)地租和租金的区别。
租金是指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地主缴纳的全部货币额。租金并非完全由土地的使用所引起,其中除地租外,还包括由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各项费用:①土地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利息。②有时还包括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2.级差地租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由于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同量资本投人生产条件不同的相同面积的土地,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不相同。而农产品按照由条件较差的劣等土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于是,投资于条件较好的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就可获得超额利润。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由农业资本家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自己则获得平均利润。租种劣等地是不缴纳级差地租的。
(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地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
第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资本主义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企业可以获得,中等和劣等条件的企业不能获得。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不仅经营优等条件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可以获得,而且经营中等条件土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获得。这是因为,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取决于农业中的平均生产条件,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在农产品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的情况下,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可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便形成级差地租。
第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表现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在资本主义工业中,只有少数先进企业可以暂时获得超额利润,一旦先进技术被普遍采用,原有超额利润就会消失。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限制了农业资本的竞争,使得由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长期地、稳定地存在,成为一种固定的收入,这个固定收人便稳定地作为级差地租而存在。
(3)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
土地私有权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而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这是因为,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的私有权,把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地租定得高于劣等地的地租,从而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被土地所有者获取。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在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情况下,也愿意把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4)级差地租的源泉
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土地作为一种自然条件,它本身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与剩余价值。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这些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这种劳动是作为加强的劳动起作用的,可以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较多的价值,因而能够创造出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5)级差地租的形态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而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造成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3.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资本主义农业在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内,农业生产技术是落后于工业的,因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农业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高于工业部门,从而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绝对地租。
(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指农业中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以后,别人无法再去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从而形成了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农产品之所以能够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之所以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而保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是由农业中土地私有权垄断所决定的。
首先,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需要具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自由转移,而土地私有权垄断阻碍和排斥了资本自由转入农业。因此,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并不参加全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过程。这样,农产品能够不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照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超额利润,就有可能保留在农业部门,转化为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绝对地租。
其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这是因为,在土地被土地所有者私人占有,并形成了对土地私有权垄断的情况下,农业资本家只要耕种土地,就必须缴纳地租,否则,根本不可能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这就决定了农产品必须按照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从而在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又有可能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业资本家租种劣等地不缴纳级差地租,但必须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则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
(3)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许多国家中,特别是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的发展水平仍明显落后于工业,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仍然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然而,在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出现赶上甚至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只要存在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就仍然存在,从而绝对地租就不会消失。由于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它就不再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而是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的扣除,即把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如果农业资本家还要获得平均利润,或使自己所受损失减少一些,便会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作为绝对地租。因为农业资本家不能获得平均利润,所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租种地主土地的农业资本家逐渐减少,出租土地的大土地所有者也逐渐消失,而土地所有者与经营者合而为一的农场逐渐成为主要形式。
4.土地价格
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却可以当作商品来买卖,它就有了价格。土地价格并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地租数量;第二,银行存款利息率。土地价格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变化。用公式表示: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
【重点难点分析】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这是因为,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的存在。
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土地私有权没有任何关系,土地私有权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而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这是因为,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的私有权,把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地租定得高于劣等地的地租,从而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被土地所有者获取。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在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情况下,也愿意把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概念辨析】
资本主义的地租和租金
资本主义的地租和租金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同的概念。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收入,它是和土地所有权联系在一起的。租金则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全部货币额。租金并非完全由土地的使用所引起,除了包括地租部分以外,还包括农业中的固定资本折旧费和利息,有时还包括农业资本家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辅助阅读】
1.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共同点和区别
解答: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共同点是:(1)它们都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2)它们都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区别是:(1)产生的条件不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等级差别,即土地有好坏和肥沃程度的不同。(2)产生的原因不同。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3)构成的实体不同。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是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此题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基本理论,考生应在准确把握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概念入手,首先抓住两者在定义和本质上的共同点。然后,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构成实体方面比较两者的不同点。正确论述该题的关键在于全面分析,比较归纳。
2.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
解答:①封建地租是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并在不同程度上同超经济强制相联系;而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上地私有制为基础,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之间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契约关系,农业资本家与农业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②封建地租在量上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甚至还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或必要产品;而资本主义地租只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不是全部剩余价值。
③封建地租体现着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而资本主义地租则体现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以及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此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地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运用这一基本理论分析比较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概念入手,进而分析两者的不同点。回答该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概括问题。
答疑库
关键词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章节
6.1-3
知识点
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问题描述
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的来源和本质
问题附图
问题附图类型
问题解答
在资本主义实际生活中,资本采取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具体形式,剩余价值则采取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资本主义地租等具体形式。在第六章中,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都是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们的真正来源都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都体现了不同剥削阶级集团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以及不同剥削阶级集团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具体地说,商业利润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和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借贷利息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和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和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答案附图
答案附图类型
关键词
股份公司、信用制度、市场经济
章节
6.2
知识点
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
问题描述
股份公司的产生和作用
问题附图
问题附图类型
问题答案
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①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单个资本的局限性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于是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集资,把单个资本及社会上的闲散资本联合起来组成的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单个资本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单个资本经营方式转为联合资本经营方式,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企业私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股份公司仍然是资本家所有的建立在对雇佣劳动剥削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企业。②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为前提的,股东可以凭借股票参与股份公司的利润分配,其资本由股份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加以使用。另一方面,股份公司股票的发行,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来进行的,有时银行也成为购买股票的投资者。
股份公司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第二,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第三,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
答案附图
答案附图类型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股份公司
2.借贷资本
二、单项选择题
1.级差地租是
A.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B.耕种较好土地所获得的农业超额利润
C.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D.农产品的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差额
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A.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C.商品购销价格之间的差额 D.商业职工和产业工人共同创造的剩余价值
3.利息的本质是
A.借贷资本的价格 B,借贷资本所有权的产物
C.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D.借贷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报酬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剩余价值分割中,能够按平均利润率获得利润的有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 E.农业资本
2,资本主义条件下商业资本是
A.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B.生产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C.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D.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资本形式 E..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
四、简答题
1.商业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
2.股票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五、计算题
一张票面额为100元的股票,股息为15%,当年存款利息率为3%,这张股票的价格是多少?
六、论述题
什么是资本主义地租?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2,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C.D.E
四、简答题
1.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可以使商品的价值增加,通过商品的销售,可以使这部分费用得到补偿,并给商业资本家带来相应的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其实物的补偿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拿出一部分物质资料供商业部门用作商业设备、办公用品、店员的生活用品等;其价值的补偿是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相应的部分。
2,股票是一种特殊商品,没有价值,但却有价格。由于股票的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取股息的权力,因此,股票价格是资本化的股息收入。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①预期的股息量;②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此外,股票价格还受到供求关系、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五、计算题
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100元×15%÷3%=500元
六、论述题
①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不同,区分为两种基本形态: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②级差地租是指由于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而交纳的地租。其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等级差别,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其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级差地租又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③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地租。其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其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