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第一节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4.农业为人类社会和社会再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农业的基础地位有着更为重要的特殊意义:
其一,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其二,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的第一重大问题。
其三,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成败。
二?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潜伏着的一些不稳定因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多数城镇居民享有较全面的社会保障而绝大多数农民却没有。
2.到 2001年为止未能摆脱贫困的农民仍高达 3000万,而且已脱贫的人口中有不少随时都可能转回为贫困。
3.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目前已达到
1.5亿左右,而且由于这些人员自身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而难以向城市或非农产业转移。
4.近年来许多地区农民负担有增无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第二节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
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一)意义
1.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适应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在发展农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它使农业生产单位成了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
从而更具有灵活性。
(二)局限性
1.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不高
2.不利于技术进步
3.农户收入增长缓慢
4.农业专业化程度难以提高
5.小规模农户经营,一方面造成户有农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和低效率使用;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
二?双层经营体制及其,两个飞跃,
双层经营体制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一种经营体制。所谓双层,一是家庭分散经营层次,一是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家庭分散经营层次是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则是以土地公有为纽带,以村为范围的,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主的一种社区的合作经营组织。
集体经营层次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经营的不足:
1.集体经营层次由于具有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局限性。
2.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是由农户以外的服务公司来完成的。
1990年 3月,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农业能否以及在何时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一定的条件:
( 1)农业科技比较发达,农业机械化及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广泛采用;
( 2)农村非农产业要有所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转移出去;
( 3)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 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 5)农民眷恋土地的传统观念的彻底改变。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
( 一)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制度
1.要界定产权?明确产权关系
2.要建立起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
3.要有配套的服务体系
4.要有国家的管理?干预和调控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农户自主经营
(三)农业的产业化
四?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内涵
(一)农业经营活动市场化
1.调节农业经营活动的经济规律主要是价值规律,
必须使价值规律真正发挥作用。
2.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使农户能真正的根据市场信号自主选择经营方向,使价格机制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农业资源流动市场化
(三)政府对农业的调控市场化
政府调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于市场经济调节不能有效解决但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政府要以自己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调节。
2.对市场调节中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政府要进行有效的校正和补充,以消灭生产的大起大落和资源的浪费。
3.有计划地完善市场调节的条件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市场调节基础。
(四)农业社会化与服务市场化第三节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主要特征,1.伴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农产品供给状况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初步实现了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年年有余。
2.农民增收以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增产和提高价格,转向主要依靠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
3.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4.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5.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第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创造日益宽松的环境。
第二,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和多元化,给农业带来广阔的前景。
第三,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第四,农业的对外开放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挑战:
1.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不健全,结构调整带有盲目性。
2.农业科技支撑乏力。
3.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脆弱。
4.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剧。
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二)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1.保持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加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3.优化粮食生产布局
(三)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
1.农民收入增幅缓慢的原因主要有:
(1)农业生产发展面临多种难题
(2)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多种困难,农业劳动力转移受阻
(3)农民负担过重
2.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措施有:
( 1)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 2)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
(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 4)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
1.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4.农业为人类社会和社会再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农业的基础地位有着更为重要的特殊意义:
其一,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其二,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的第一重大问题。
其三,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成败。
二?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潜伏着的一些不稳定因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多数城镇居民享有较全面的社会保障而绝大多数农民却没有。
2.到 2001年为止未能摆脱贫困的农民仍高达 3000万,而且已脱贫的人口中有不少随时都可能转回为贫困。
3.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目前已达到
1.5亿左右,而且由于这些人员自身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而难以向城市或非农产业转移。
4.近年来许多地区农民负担有增无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第二节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
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一)意义
1.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适应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在发展农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它使农业生产单位成了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
从而更具有灵活性。
(二)局限性
1.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不高
2.不利于技术进步
3.农户收入增长缓慢
4.农业专业化程度难以提高
5.小规模农户经营,一方面造成户有农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和低效率使用;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
二?双层经营体制及其,两个飞跃,
双层经营体制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一种经营体制。所谓双层,一是家庭分散经营层次,一是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家庭分散经营层次是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则是以土地公有为纽带,以村为范围的,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主的一种社区的合作经营组织。
集体经营层次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经营的不足:
1.集体经营层次由于具有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局限性。
2.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是由农户以外的服务公司来完成的。
1990年 3月,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农业能否以及在何时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一定的条件:
( 1)农业科技比较发达,农业机械化及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广泛采用;
( 2)农村非农产业要有所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转移出去;
( 3)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 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 5)农民眷恋土地的传统观念的彻底改变。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
( 一)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制度
1.要界定产权?明确产权关系
2.要建立起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
3.要有配套的服务体系
4.要有国家的管理?干预和调控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农户自主经营
(三)农业的产业化
四?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内涵
(一)农业经营活动市场化
1.调节农业经营活动的经济规律主要是价值规律,
必须使价值规律真正发挥作用。
2.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使农户能真正的根据市场信号自主选择经营方向,使价格机制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农业资源流动市场化
(三)政府对农业的调控市场化
政府调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于市场经济调节不能有效解决但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政府要以自己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调节。
2.对市场调节中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政府要进行有效的校正和补充,以消灭生产的大起大落和资源的浪费。
3.有计划地完善市场调节的条件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市场调节基础。
(四)农业社会化与服务市场化第三节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主要特征,1.伴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农产品供给状况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初步实现了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年年有余。
2.农民增收以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增产和提高价格,转向主要依靠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
3.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4.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5.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第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创造日益宽松的环境。
第二,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和多元化,给农业带来广阔的前景。
第三,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第四,农业的对外开放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挑战:
1.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不健全,结构调整带有盲目性。
2.农业科技支撑乏力。
3.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脆弱。
4.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剧。
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二)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1.保持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加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3.优化粮食生产布局
(三)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
1.农民收入增幅缓慢的原因主要有:
(1)农业生产发展面临多种难题
(2)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多种困难,农业劳动力转移受阻
(3)农民负担过重
2.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措施有:
( 1)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 2)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
(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 4)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
1.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