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分配理论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特点:需求者是生产者;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
需求,也是一种,联合,需求;
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2、影响因素:要素价格;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状况。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3,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生产力,可以用实物形式也可以用价值形式表示。分别被称为边际产量和边际产量的价值或边际收益产量。
4,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该可变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是递减的。
二、单一可变生产要素(假定为劳动)时对要素投入品的需求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一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用价值形式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就是要素边际产量的价值 。
VMP=p·MP
厂商追加生产要素要实现利润最大,
必须使边际产量的价值等于单位要素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VMP=w
VMP1
VMP2
w
w0
w1
o LL0 L1
边际产量的价值以及均衡的要素投入
L q MP p R VMP w VC R-VC
0 0 - 5 0 - 20 0 0
1 10 10 5 50 50 20 20 30
2 19 9 5 95 45 20 40 55
3 27 8 5 135 40 20 60 75
4 34 7 5 170 35 20 80 90
5 40 6 5 200 30 20 100 100
6 45 5 5 225 25 20 120 105
7 49 4 5 245 20 20 140 105
8 52 3 5 260 15 20 160 100
三、生产要素的供给
1含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一定的要素价格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2影响生产要素供给的因素自然资源:
通常一个社会的自然资源是既定的,所以在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自然资源的供给量是不变的。
非自然资源类生产要素:
如果这些生产要素是由企业根据盈利原则生产出来的,其供给取决于生产和再生产这些生产要素的成本或边际成本;
如果生产要素不是由企业根据盈利原则生产出来的,如劳动、土地、货币资本等,其供给价格和供给数量主要由其在某一时期的存量、
供给者的意愿或偏好、机会成本等因素决定的。
总体上讲,无论是单个要素所有者对于要素的供给还是要素市场的要素供给,要素供给量都是随着要素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尤其是长期更是如此。
四、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要素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商品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样,
是要素的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要素价格和数量。
w
S
O L
D
WE
LE
E
第二节 工资理论一、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1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具有以下特征:所有劳动都是同质无差别的;该种劳动的需求和供给者均很多;供给者和需求者都不可能形成各自的垄断,且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2劳动的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线的向下倾斜的部分;
3供给曲线是一条具有正的斜率然后又向后弯曲的曲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劳动的供给成本包括再生产劳动力的实际成本与心理成本。
劳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劳动的均衡数量与工资率。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4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率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劳动质量的差别和补偿性差别造成的。
劳动质量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上,造成这些差别的因素是劳动的训练时间和所需费用的不同引起的。
补偿性差别是指单纯用来补偿不同职业之间的非金钱的因素而形成的工资差别:如令人讨厌程度、危险程度、就业的稳定程度、紧张程度、失败的风险程度、社会地位不同等。
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1不完全竞争的表现自由进入某一职业劳动市场条件的限制:接受训练的能力有限;工会的反对或其他阻碍。
雇主的市场力量:买方垄断,协议或单方面行动压低工资工会的力量:通过组织工会对抗买方垄断,提高工资工资法律的限制: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习惯的限制:种族、性别等方面的限制
2关于工会对工资的影响包括:
限制劳动的供给,如限制移民、使用童工,缩短工时、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对劳动的需求,限制进口、扩大出口,提高劳动生产率、帮助改善管理来降低产品价格;消除买方垄断;要求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第三节利息理论一,关于利息的来源时间偏好理论,人们喜爱现期消费,
对未来难以预期 。 放弃现期消费应该得到利息作为报酬 。
迂回生产理论,先生产生产资料,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带来利息 。
二、均衡利率的决定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个人与企业储蓄、
与利率同方向变动。
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企业的投资需求、个人消费需求 。总体上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S
D
O
R
K
E
第四节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类型
1纯粹地租与契约地租,前者指租借人利用土地所获得超过成本(支付其他要素的报酬)的额外收入;
后者指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时定期所获得的租金或实物。
2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地租的存在有两个前提,一是土地的有限性,
二是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的差异。由于土地肥力和位置的不同,造成等量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一样。 使用优等土地获得的超过劣等地所得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即为级差地租 。 因土地所有权存在为获得土地使用权而必须支付的报酬为 绝对地租。
D0
D1
Dj0
Dj1
P1
P2
P3
二、地租理论
3准地租与经济地租:
准地租 也称准租金,是 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已经投下的固定资本在短期内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准租金。它等于生产要素所创造的全部收入减去变动要素的收入后的余额。
经济地租 是 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部分,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在其他场合所获得收入部分,
简言之,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显然,经济地租完全是由需求决定的收入超过机会成本的余额。属于生产者剩余。
S
D
P
二、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决定地租作为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可以理解为使用自然资源的租金。
地租由土地的需求与供给决定。
土地的需求主要取决对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土地的需求曲线作为地租率和土地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由下方倾斜的曲线。
土地的供给曲线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其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供给量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但如果从某一行业的角度看,土地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会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前一种情况,地租只取决于需求,后一种情况地租取决于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五节利润理论
(一)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等于使企业家留在企业中所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
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在生产中担负着多项职能:创造性地把社会资源结合起来生产出物品和劳务;
为厂商做出非例行公事的决策;进行创新以使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创造新的产品;承担经营的风险。社会对企业家才能的需求是很大的,而企业家才能的供给是有限的,这决定了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 正常利润 — 必然是很高的。
注意:关于正常利润的内容,西方经济学家的看法也不完全相同:有的把平均分摊收益、风险报酬也归入到正常利润的范畴。正常利润属于成本的一部分。
三、利润理论
(二)超额利润
1含义:或称经济利润,即超过正常利润部分的利润,它是总成本于总收益的差额。是经济分析中的一个特定范畴的利润,有别于商业社会通常所说的企业利润。
超额利润 =企业利润 -隐含成本
2来源:创新 — 实质是把新的科学技术发明和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不同于发明创造。包括:引进一种新产品;引进一种新技术;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新的原材料来源;生产组织方法上的一种新的发明及其应用。
这种来源的超额利润是一个不断涌现又不断消失的过程。
承担风险的报酬,作为对风险承担者的补偿;
垄断带来的。
第六节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与收入分配政策一、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
1洛伦茨曲线:德国统计学家洛伦次提出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曲线。
2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做出的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CG=A/(A+B)
O
Y
X%
Z%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A
B
第六节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与收入分配政策二、平等与效率:一个永恒的矛盾收入分配标准:贡献标准;需要标准;平等标准三、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税收政策 — 累进个人所得税;遗产和赠与税;财产税;消费税。
社会福利政策 — 社会保障与保险、失业救济;残疾人保险、低收入家庭与个人补助;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
对教育事业的资助;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