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政府调控,涉及三方面问题:
为何调控 -----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
拿何调控 -----财政政策两个工具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如何调控 -----运用 萧条时扩张繁荣时紧缩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
四大目标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因为居民有钱了就要购买外国商品,这就会形成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因为它会造成通货膨胀 。
二、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
1、内容
财政支出 ----政府工程支出,兴建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
转移支付,各种福利支出、补贴。
财政收入 ----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 (财产税)
2、运用
在 经济萧条 的时期,采取 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即 减税和增支,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政府支出的增加则直接刺激总需求,从而可能使经济走出萧条 。
在 通货膨胀 时期,政府则可采取 紧缩性 的财政政策,即 增税和减支 的方式,
增税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
减少政府支出则直接使总需求下降 。
3,内在稳定器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各种转移支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 。
通货膨胀时期,居民和企业收入增加,所适用的累进所得税率提高,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减少,消费和投资可以减少,从而减轻通货膨胀的程度 。
经济萧条时期,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减少,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下降,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增加,消费和投资也可以增加,从而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 。
内在稳定器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望缓解经济的过热或者过冷,但是这种调节作用的力度是有限的 。 所以在关键时期还是要靠财政货币政策的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 。
4、赤字财政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
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
三、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1、主要工具
1)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如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其目的:为了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
也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更为了通过对准备率的调节,调节货币供应量 。
如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如提高准备率,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银行有创造货币的机制。准备金率一个百分比的变动都会造成货币供应量成百上千亿的增减 。
轮次 最初存款 累计存款总额
1 20 20
2 16 36
3 12.8 48.84 10.24 59.04
5 8.192 67.232
6 6.5536 73.7856
7 5.24228 79.02348
8 4.194304 83.222784…,…… …...
0 100
R(最初存款 ) 20
D(存款总额 ) = -------------------- = -------- = 100r(法定准备率 ) 20%
3、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付的利息率就称贴现率 。
政策有:变动贴现率,变动贴现条件 。
如降低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
反之 。
4)其它货币政策工具道义劝告垫头规定 (规定证券交易的自有资金比例 )
利息率上限规定分期付款的比例及期限
上述工具有一定的作用。
2、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购买债券,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消费和投资增加,
起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反之。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直接目标是利息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
债券收益
债券价格 = -----------------
利息率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通过物价水平影响生产。
3、运用
在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
就能起到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的作用,降低通货膨胀率 。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
就能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使经济摆脱萧条,增加就业 。
四、供给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 ---- 工资物价冻结,工资物价指导线,税收刺激计划等。
2、指数化政策 ---- 工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
3、人力政策 ---- 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协助工人进行流动等。
4、经济增长政策 ---- 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等。
小 结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支出 税收 市场业务准备率贴现政策萧条 增加 减少 买进证券 降低 降低放松有失业 采取扩张性政策 货币量增加,利率降低繁荣 减少 增加 卖出证券 提高 提高严格有通胀 采取紧缩性政策 货币量减少,利率提高
为何调控 -----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
拿何调控 -----财政政策两个工具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如何调控 -----运用 萧条时扩张繁荣时紧缩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
四大目标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因为居民有钱了就要购买外国商品,这就会形成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因为它会造成通货膨胀 。
二、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
1、内容
财政支出 ----政府工程支出,兴建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
转移支付,各种福利支出、补贴。
财政收入 ----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 (财产税)
2、运用
在 经济萧条 的时期,采取 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即 减税和增支,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政府支出的增加则直接刺激总需求,从而可能使经济走出萧条 。
在 通货膨胀 时期,政府则可采取 紧缩性 的财政政策,即 增税和减支 的方式,
增税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
减少政府支出则直接使总需求下降 。
3,内在稳定器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各种转移支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 。
通货膨胀时期,居民和企业收入增加,所适用的累进所得税率提高,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减少,消费和投资可以减少,从而减轻通货膨胀的程度 。
经济萧条时期,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减少,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下降,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增加,消费和投资也可以增加,从而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 。
内在稳定器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望缓解经济的过热或者过冷,但是这种调节作用的力度是有限的 。 所以在关键时期还是要靠财政货币政策的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 。
4、赤字财政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
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
三、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1、主要工具
1)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如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其目的:为了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
也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更为了通过对准备率的调节,调节货币供应量 。
如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如提高准备率,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银行有创造货币的机制。准备金率一个百分比的变动都会造成货币供应量成百上千亿的增减 。
轮次 最初存款 累计存款总额
1 20 20
2 16 36
3 12.8 48.84 10.24 59.04
5 8.192 67.232
6 6.5536 73.7856
7 5.24228 79.02348
8 4.194304 83.222784…,…… …...
0 100
R(最初存款 ) 20
D(存款总额 ) = -------------------- = -------- = 100r(法定准备率 ) 20%
3、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付的利息率就称贴现率 。
政策有:变动贴现率,变动贴现条件 。
如降低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
反之 。
4)其它货币政策工具道义劝告垫头规定 (规定证券交易的自有资金比例 )
利息率上限规定分期付款的比例及期限
上述工具有一定的作用。
2、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购买债券,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消费和投资增加,
起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反之。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直接目标是利息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
债券收益
债券价格 = -----------------
利息率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通过物价水平影响生产。
3、运用
在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
就能起到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的作用,降低通货膨胀率 。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
就能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使经济摆脱萧条,增加就业 。
四、供给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 ---- 工资物价冻结,工资物价指导线,税收刺激计划等。
2、指数化政策 ---- 工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
3、人力政策 ---- 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协助工人进行流动等。
4、经济增长政策 ---- 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等。
小 结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支出 税收 市场业务准备率贴现政策萧条 增加 减少 买进证券 降低 降低放松有失业 采取扩张性政策 货币量增加,利率降低繁荣 减少 增加 卖出证券 提高 提高严格有通胀 采取紧缩性政策 货币量减少,利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