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2
绪论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物理性质的检验和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非金属化合物测定和水质污染物监测
底质监测和活性污泥监测
大气污染基本知识
大气污染物的采集
气态和蒸汽污染物质的测定和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降水监测和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法
固体废物监测
土壤污染物分类
土壤样品的采集
噪声污染与监测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
合计
30
实验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水样物理性质的测定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水样含氮量的测定
二氧化硫的测定
颗粒状物质的测定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
植物样品中重金属测定
合计
30
总计
60
名称
绪论
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确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作用及环境监测的特点和要求
重点难点
环境监测的定义、分类和方法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绪论
名称
水和废水的监测
目的要求
掌握水样的采集技术和简单测定技术
重点难点
重点:水样采集技术和各种物质的检验难点:各种物质的检验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概述及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水样的采集和保存、预处理物理性质的检验和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和水质污染物监测底质监测及活性污泥性质监测
名称
大气和废气的监测
目的要求
掌握大气污染基本知识,几种污染物采集和测定
重点难点
污染物采集、测定及生物监测法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大气污染基本知识大气污染物的采集气态和蒸汽污染物质的测定和颗粒物的测定大气降水监测和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法
名称
固体废物监测
目的要求
了解如何进行有害固体废物的监测
重点难点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及有害特性的监测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固体废物监测
名称
土壤污染监测
目的要求
掌握土壤污染物的分类和样品采集
重点难点
土壤污染物样品采集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2学时
土壤污染物的分类土壤样品的采集
名称
噪声监测
目的要求
掌握噪声相关概念及监测方法
重点难点
噪声相关概念及测定仪器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噪声污染与监测
名称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测定方法
目的要求
了解水、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及简易测定方法
重点难点
水、大气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学时
连续自动检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
课目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内容
2、掌握环境监测的相关概念
重点难点
环境监测的相关定义
主要内容:
一、环境监测的定义: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也可表示为用科学的方法监测和测定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二、监测对象:
1、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或称环境质量状况
2、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或称污染源
3、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三、监测目的和分类:
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
1、按监测目的和任务分类:政府授权的公益性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
2、按监测介质和对象分类:水质、空气、土壤、固体废物、生物、噪声和振动等
3、按专业部门分类: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
4、按监测区域分类: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四、监测的原则:
1、应选择最迫切解决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对象
2、坚持优先监测原则五、环境监测的特点:
1、环境监测的生产性:
2、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3、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4、环境监测的追踪性六、监测技术的概述: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七、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民健康,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的限量阀值和技术规范。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两级是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保证居民不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3、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
4、对自然环境无劣化作用
课目
概述、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目的要求
1、了解水质监测的必然性
2、掌握不同水体的监测方案
重点难点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主要内容:
一、概述:
1、水资源:地球上总水量为1.37*109km3,其中海洋占97.3%,淡水占2.7%,可利用的淡水仅占1%还不到.
水质污染: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污染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
2、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对象:环境水体和水污染源目的:
3、监测项目:
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依水体功能和污染源类型不同而异。通常选择环境标准中要求控制的危害大的,影响范围广、并已建立可靠分析监测方法的项目。
4、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全国统一分析方法、等效方法二、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制定流程:明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想象——设计监测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定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实施的进度计划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1、基础资料收集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a、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b、监测断面设置
c、采样垂线的设置
3、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应根据采样目的来选择适宜的采样时间和频率。一般在枯、丰、平水期采样1—2次。为方便与掌握水质的季节变化,一个月采样一次最好。
4、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进度计划
(二)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订地下水:储存在土壤和岩石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统称地下水。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过程与地面水基本相同。
(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制定
课目
水样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目的要求
掌握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重点难点
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的方法
主要内容:
一、水样采集与保存
(一)采样前的准备:盛水容器、采样器、交通工具(船员)等采样器及要求:
1化学性质稳定
2不吸附欲测组分
3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4大小和形状适宜
(二)采样方法和采样器
(三)水样采集的类型
1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2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3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的样品
(四)水样的运输
(五)水样的保存:
1 保存容器:性能稳定、不以牺牲的涉足粉、炸至含量低的材料制成的容器如聚乙烯和腾贵玻璃材质的如能亲
2保存时间:即最大贮放时间,一般污水的存放时间越短越好
3保存措施
4容器材质的选择原则
5容器清洗原则二、水样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预测组分达到测定方法和仪器要求的形态、浓度,消除共存的组分的干扰主要方法包括水样消解、富集和分离两大类:
(一)水样消解:测定含有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欲测元素氧化成但以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1湿式消解法:利用各种酸和碱进行消解主要有:硝酸消解法、硝酸——高氯酸消解法、硝酸——硫酸(5:2)消解法、硫酸——磷酸消解法、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多元消解方法、碱分解法、
2干灰化法(干式分解法、高温分解法):氧气燃烧法
(二)富集与分离:当水样中的预测组分含量低于分析方法的检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当有共存干扰组分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富集与分离往往不可分割,同时进行。
主要方法:挥发或蒸发浓缩、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膜分离方法、泡沫悬浮法、离心分离法、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
课目
物理性质的检验和金属化合物测定
目的要求
1、掌握水的物理性质检验
2、水中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重点难点
1、物理性质监测项目
2、金属检验方法
主要内容:
一、物理性质的检验:
1、水温: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水温有密切关系。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水生物和微生物活动、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及盐度、PH值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水温测定应在现场进行,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深水温度计、颠倒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
2、颜色:颜色、浊度、悬浮物等都是反映水体外观的指标水的颜色可分真色和表色。真色是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表色是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水的色度一般是针对真色而言的,测定水的色度的方法一般铂钴古比色法,另一种是稀释倍数法。
3、臭:是检验原水与处理水的水质必测项目之一。水中臭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天然物质的分解和有关的微生物活动。检验臭也是评价水处理效果和追踪污染源的一种手段。测定方法由定性描述法和臭强度近似定量法(臭阀试验)
4、残渣:是表征水中溶解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含量的指标
5、电导率: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当他们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加。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6、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常用的测定浊度方法:分光光度法、目视比浊法、浊度测定法、
7、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测定方法:铅字法、塞氏盘法、十字法
8、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分析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中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常用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电导法、阴阳离子法、离子交换法、比重计法等二、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1、汞: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体内蓄积,水体中的无机汞可转变为有机汞,有机汞的毒性更大,它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全身中毒。
国家标准规定,总汞的测定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2、镉:毒性很强,可在人体的肝、肾、骨骼等组织中积蓄,造成各内脏器官组织的损害,尤以对肾脏损害最大。还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
测定镉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
3、铜: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分光光度法和新亚铜灵萃取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用阳极溶出伏安法
4、锌: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示波极谱法
5砷:测定方法:新银盐分光光度法(硼氰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总砷的测定
课目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水质污染物监测
目的要求
1掌握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方法
2了解水质污染物监测
重点难点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方法
主要内容:
一、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1、酸度和碱度:
酸度:凡水中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与碱标准溶液消耗的量,就叫酸度这种物质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检渡:凡水中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测定方法与酸度测定相同
2、PH值:表示水中酸碱性的强弱,是最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
测定方法: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
3、溶解氧: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测定方法:电量法、修正的碘量法
4、氟化物:测定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分光光度法、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离子色谱法和硝酸钍滴定法
5含氮化合物:
氨氮:测定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电极法、滴定法亚硝酸盐氮:可采用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硝酸盐氮:可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镉柱还原法、戴氏和金还原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方法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方法有:加和法、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仪器测定法二、水质污染物监测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水生生物群落,各类水生生物之间及水生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直接存在着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当水体受到污染而使水环境改变时,各种不同的水生生物由于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可用水生生物来了解和判断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
(一)生物群落方法
1指示生物:生物群落中生活中各种水生生物,它们的群落结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能反映水质状况,故称之为指示生物
2监测方法:污水生物系统方法、生物指示法
(二)细菌学检验法:
常以检验细菌总数,特别是检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细菌,来间接判断水的卫生学质量。
(三)水生生物毒性试验: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实在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和强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中毒反应四、其他方法:用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程度和毒性的方法还有水生植物生产力的测定、生物体内残毒的测定、致突变试验等
课目
底物监测、活性污泥性质监测
目的要求
了解底质和活性污泥的概念及监测方法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一、底质监测:是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是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底质是水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底质监测的意义以及采样方法
(二)底质样品的制备和分解制备:
1、脱水:对不同类型污染物,可分别采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脱水等方法脱水
2,筛分:测金属元素试样,用尼龙材质网筛;测定有机物式样,用铜材质网筛分解:
方法: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法、硝酸分解法,水浸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
(三)污染物质的分解:
底质中中需要特定的污染污染物质视水体污染源而定。一般测定总汞、有机汞、铜、铅、锌、铬、有机质等。测定的方法与水体中的污染物测定方法相似。
二、活性污泥性质监测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具有高净化能力,是目前工作效率最高的人工生物处理法。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处理污水效果好的活性污泥应具有颗粒松散,易于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性能,且经曝气后澄清后,泥水能迅速分离,这就要求活现污泥有良好的混凝和沉降性能。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通过控制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两项指标来获取最佳效果。
(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的。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最主要的两大类
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2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体积小,结构复杂。常见的有针虫类、轮虫类、鞭毛虫类、游动纤毛虫类。
3藻类:是一种原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合成细胞物质,并放出氧气,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氧化有重要意义。
(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1污泥沉降比
2污泥浓度
3污泥体积指数
课目
大气污染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了解大气污染的基础知识
重点难点
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污染物的存在状态
主要内容:
一、大气、空气和大气污染大气: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其厚度达1000—1400km
空气: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内的气体层(对流层),占大气总质量的95%左右。一般来说,其范围比大气范围要小得多,且多提供人类呼吸用的是室内的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的,这种情况称为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
1对人和动物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急性作用:指人体受到污染的空气侵袭后,在短时间内既表现出不适或中毒症状的现象。
慢性作用:指人体在的污染物浓度的空气长期作用下产生的慢性危害。
2对植物的危害:可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危害三、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气象条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一般将它们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1、分子状态污染物:指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和蒸汽显示本、苯酚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质
2、粒子状态污染物:即颗粒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固体和液体颗粒,粒径多在0.01-100μm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通常根据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将性质将其分为降尘和飘尘。
四、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貌、地形、气象等条件密切相关。一次污染物因受逆温层、气温、气压等的限制,在清晨和黄昏浓度较高,中午即降低;而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等由于靠太阳光能形成的,故在中午时浓度增加,清晨和夜晚时降低。
五、大气污染源:
1、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如火山爆发。
人为污染源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形成的,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固定源和流动原
3、点源、线源、面源
课目
大气污染物的采集
目的要求
掌握大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时间和仪器
重点难点
布点原则和采样时间、方法
主要内容:
一、采样点的布置:
(一)布点原则
(1)大气污染物的采集必须在监测区域中同时进行多点布设,应包括该监测区的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样品的采集,才能准确地代表这一监测区的大气污染现状。
(2)当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时,在污染源主导风向下风区方位内设置受本污染源污染的监测点,布点可多一些;而在污染源上风未受本源污染的地方布设对照点,布点可少一些。
(3)超标地区采样点的数目要多些;未超标地区布点则可少一些。
(4)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区、工矿区和交通频繁区,布点要多些;郊区布点则可少些。
(5)人口稠密的地区,布点多些;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则可少些。
(6)采样点宜设在开阔地带,避免高大建筑物及树木等的遮挡,并避开局部污染源的影响
(二)布点方法:几何图形布点法和功能分区布点法
几何图形布点方法:扇形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网格布点法二、采样时间和频率
(一)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需的时间。
采样时间依据监测目的、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浓度扩散影响和人力物力等情况,分为短期、间歇性和长期三种时间尺度
(二)采样频率:
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采样次数。
采样频率决定于污染物质内在的变异性如昼夜变化、星期变化和季节变化和评价大气质量所需数据的精确程度。显然,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显著,数据精确程度高的,则采样频率要高。
三、采样方法:
根据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浓度和所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气体采样方法分类直接采样、浓缩采样和无动力采样三大类
1、直接采样方法:又分为置换法、真空法和充气法
2、浓缩采样法:主要有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及静电沉降法等。
3、无动力采样法:
四、采样仪器:
浓缩采样的仪器主要是由收集器、流量计、抽气动力三部分组成。
课目
气态和蒸汽污染物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的测定及总悬浮颗粒测定
重点难点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测定
主要内容: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二氧化硫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为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的必测项目。它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它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儿的气体,能通过呼吸进入气管,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电导法、库仑滴定法、火焰光度法。
国家确定的两个标准方法:一是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另一个是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二、氮氧化物的测定: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它们主要来源于石化燃料高温燃烧和硝酸、化肥等生产排放的废气,以及汽车排气。
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及恒电流库仑滴定法三、一氧化碳的测定:一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主要来自于石油、煤炭燃烧不充分的产物和汽车排气;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也是来源之一。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监测最常见指标之一。
测定方法: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气相色谱法、定电位电解方法、间接冷原子吸收法、检气管方法。
四、颗粒物的测定颗粒物质对人类和动物的毒性作用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1、由颗粒物质本身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决定的内在毒性;
2、吸入颗粒物质后对呼吸道清理机制的干扰
3、由于颗粒物质表面携带和吸附了有毒物质而带来的毒性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测定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飘尘)浓度及粒度分布的特点、自然降尘量的测定、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测定
(1)总悬浮颗粒的测定
(2)可吸入尘的测定:
一般方法有重量法、石英压电晶体震荡方法、β射线吸收法及光散射法等。目前用的最多的、最可靠的方法是重量方法。
(3)自然降尘的测定:
自然降尘指大气中自然降落于地面上的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μm以上。最常见的方法是重量法。
(4)总悬浮颗粒物中主要组份的测定:
1、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2、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课目
大气降水监测、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重点难点
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受害症状
主要内容:
一、大气降水监测目的:了解在降雨过程中从大气中沉降到地球表面的沉降物的主要组成、性质及相关组分的含量,为分析大气污染状况和提出控制途径、方法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一)布设采样点的原则:
1、采样点数目:应视区域具体情况确定
2、采样点选择:
(二)样品的采集:
1采样器
2采样方法
3水样的保存
(三)降水中的组份的测定:
监测项目一般根据监测目的确定。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大气降水例行监测要求测定项目:PH、电导率、硫酸根、硝酸根、氯离子、铵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测定方法与“水和废水”监测中的测定方法相同。
二、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法是通过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和生态系统的变化来研究环境污染情况,测定污染物毒性的一类监测方法。
(一)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受害状况二氧化硫污染的危害症状:一般其叶脉间叶肉最先出现淡棕红色斑点,经过一系列的颜色变化,最后出现漂白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边缘及叶肉全部枯黄,仅留叶脉为绿色硫酸雾危害症状:则为叶片边缘光滑。受害较轻时,叶片上呈现分散浅黄色透光斑点;严重时则成孔洞,这是由于硫酸雾以细雾状水滴附着于叶片上所致。
氮氧化物污染的危害症状:它往往与臭氧和二氧化硫混合在一起显示危害症状,首先在叶片上出现密集的深绿色水浸蚀斑痕,随后这种斑痕逐渐变成淡黄色或青铜色,损伤部位主要出现在较大的叶脉之间,但也会沿叶缘发展。
(二)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的选择二氧化硫指示植物:大麦、小麦、大豆、芝麻等氟化物:葡萄糖、郁金香、山桃树、慈竹等二氧化氮:烟草、番茄、秋海棠、向日葵、菠菜等
(三)监测方法
1盆栽植物监测方法
2现场调查方法:植物群落调查法、调查地衣和苔藓法、调查树木的年轮、
3其他监测方法:生产力测定法、指示植物中污染物质含量测定法等
 
课目
固体废物监测
目的要求
了解如何进行有害固体废物的监测
重点难点
有害特性的监测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固体废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活动中向环境排放出的固体和泥状废物。一般来说,来自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的固体废物称工业废物;来自生活活动中的固体废物称为垃圾。
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上所列的废物或者根据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鉴定方法鉴别认定的。
我国对有害特性的定义: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反射性、浸出毒性及其他毒性(包括生物蓄积性、刺激或过敏性、遗传变异性、水生生物毒性和传染性等)。
二、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样品的采集:
1采样工具:尖头钢锹、钢尖镐、采样铲、具盖采样桶或内衬塑料的采样袋
2采样程序、份样数、份样量
3采样方法:现场采样和运输车及容器采样、废渣堆采样方法
(二)样品的制备
1制样工具:粉碎机、药碾、钢锤、标准套筛、十字分样板
2制样要求:
3制样程序:粉碎-缩分
(三)样品水分的测定
(四)样品的保存制好的样品密封于容器中保存(容器应对样品不产生吸附、不使样品变质),贴上标签而备用。
三、有害特性的监测:
监测方法:
1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
2易燃性的试验方法:主要是利用闭口闪点测定仪测其闪点
3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腐蚀性是指通过接触能损伤生物细胞组织,或腐蚀物体而引起的危害性能。
测定方法:一种是测PH值,另一种是测定在55.27℃以下对钢制品的腐蚀率。
4反应性的实验方法:废物的反应性常指在常温常压下,不稳定和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发生剧烈变化,以致产生爆炸或放出有害有毒气体的现象。
试验方法:1撞击感度测定 2摩擦感度测定  3差热分析测定  4爆炸点测定  5火焰感度测定
5浸出毒性试验:固体废物受到水的淋洗、浸泡,其中有害成分将会转移到水相而污染地面水、地下室导致二次污染。
课目
土壤污染监测
目的要求
了解土壤污染物来源及土壤中污染物的转化中
重点难点
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主要内容: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污染源、污染物及影响土壤污染源来自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物污染,各类污染物通过水、气、固体废物等进入土壤。在土壤环境中,有些污染物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和转化。但是许多污染物不易降解而被土壤吸附积累,造成土壤质量恶化。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危害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减产,二是被农作物吸收和积累,继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1、工业三废引起的土壤污染:
废渣:工业废渣不仅产量大,而且种类繁多,这些废渣通过各种途径直接和间接污染土壤;
废水: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质通过灌溉、大气、渗透等各种渠道进入土壤;
废气:对土壤产生污染的物质主要有飘尘、烟尘、二氧化硫、氯等。在飘尘及烟尘中夹带有各种有毒物质,降落后直接污染土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被氧化后,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也直接造成土壤污染。
2、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据测定,施在农作物上的杀虫剂,56%进入土壤当中,虽然在土壤微生物、光化学、化学作用下可以使一些农药降解,但对于有机氯类农药是极其缓慢的。
3、城市垃圾及粪便: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
(二)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1、重金属在土壤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并为生物所富集,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威胁,甚至有些重金属在土壤中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1)土壤的无机胶体对金属阳离子吸附
2)以螯合、络合形态存在
3)以形成难溶性沉淀形成存在
(三)农药在土壤中的行为
1、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一方面反映了农药在土壤中的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土壤对农药的净化和解毒作用,土壤的吸附能力越大,农药在土壤中毒效就越低,既减少污染的效果就越好。
2、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一方面可促使土壤本身净化,另一方面却导致和加大了其他环境的污染的双重作用。
3、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有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及微生物降解。
4、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从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农药的残留期越短越好,以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课目
土壤污染监测
目的要求
掌握土壤污染监测项目及土壤中污染物的测定
重点难点
土壤中污染物的测定
主要内容:
一、土壤监测项目
1、土壤中优先监测的物质第一类为汞、铅、镉、DDT及其代谢产物与分解产物,多氯联苯(PCB);
第二类为石油产品、DDT以外的长效有机氯、四氯化碳醋酸衍生物、氯化脂肪族、砷、锌、硒、镉等及其它活性物质。
2、常规监测项目我国的常规监测项目中,金属化合物有镉、铬、铜、汞、锌;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中有砷、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
有机化合物中有三氯乙醛、油类、挥发酚、DDT、六六六等。
二、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点的选择:
采样点应具有代表性,对角线采样法、梅花形采样法,棋盘式采样法、蛇形采样法。
(二)采样深度及方法:
如果只是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只需取20cm 的耕层土壤和耕层以下的土层土样.如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层次分成取样。
(三)采样时间:随测定项目而定。
(四)采样量:一般只要1-2kg。
三、土壤样品的制备:
1 土壤的风干:风干的土壤样品较易混合均匀、重复性、准确性都比较好。
2 磨碎与过筛四、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五、土壤中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常规测定的项目有镉、铬、铜、汞、锌。其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包括火焰及石墨炉原子化两种),冷原子吸收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等。
六、土壤中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主要测定砷化物、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
七、土壤中有机物的测定
课目
噪声污染与监测
目的要求
1 了解噪声的物理性质
2 掌握噪声污染特征、危害及监测
重点难点
噪声污染及监测
主要内容:
一、噪声的物理性质与量度
1、声强与声压:
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
声压:空气沿各点空气压力交替地高于或低于正常大气压力,由于振动的影响而形成比正常大气压力增强或减弱的压强称为声压。
2、声压级:声压比或者能量比的对数来表示声音的大小,这就是声压级。
3、声压级的计算:
1)声压级的相加 2)噪音级相减二、噪声污染概述
1、噪声污染的特征:
1)环境噪声使感觉公害 2)噪声是局限性和分散型公害
2、噪声来源按物体振动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机械振动噪声、气体动力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按噪声来源也可分为交通噪声、工厂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四类。
3、噪声的危害:对人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干扰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2)损伤听力,造成噪声性耳聋
3能诱发多种疾病
4、噪声评价方法与标准:
1)响度和响度级
2)A计权声级
3)等效连续声级
4)噪声污染级
5)昼夜等效声级三、噪声监测监测对象包括城市环境噪声监测与噪声源检测。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是指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区域环境噪声普查和噪声高空监测等内容。
噪声源监测是指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机动车辆喇叭噪声测量,工业、企业外环境噪声监测,建筑施工噪声监测和扰民噪声监测等内容。
1 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频谱分析仪、自动记录仪和磁带录音机等。
2 噪声的测量:
1)测点的选择
2)测定时间和气候条件的选择
3)传声器的设置
4)干扰因素的消除
课目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
目的要求
了解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主要内容:
一、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不论是大气质量或水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都是有一个中心监测站,若干个子站和信息传输系统组成。该系统是一个由监测仪器、数据通信、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中心站是网络的指挥中心也是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它配有网络中心交换机通讯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按预定程序通过网络向个子站发送各种指令,管理子站的各种监测工作,收集子站的各种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建立数据库,打印统计表或绘制污染图形;对突发事故向有关部门发出报警等。
子站配有自动测定各种污染物的仪器仪表,计算分机,通信系统等。主要任务是时刻监测各种污染物、处理结果、贮存数据和上报数据。子站的工作特点是连续、自动、常年不断。
(一)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1、监测中心站 2、若干个子站 3、信息传输系统
(二)子站的布设及监测项目:
1、子站的布设条件:A 代表性 B可比性 C 满足仪器正常运转所需其他物质条件
2、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和飘尘、一氧化碳加上五项气象参数(气温、湿度、大气压、风向、风速)
选测项目:臭氧、总碳氢化合物
(三)自动监测站的取样装置和污染监测仪器
1、采样系统可采用集中采样和单机分别采样两种方式。
集体采样是在每一个子站设一总采气管,由引风机将大气样品吸入,各仪器的采样管均从这一采样管中分别采样,但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尘应单独采样。
单独采样指各种监测仪器分别用采样泵采集大气样品。
2、大气污染自动监测仪器:
必须具备连续运转能力强、灵敏、准确、可靠的特点。
(四)流动监测二、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一)系统组成:由一个监测中心站、若干个固定监测站(子站)和信息数据传输系统组成。
(二)子站布设和监测项目
(三)取样装置和监测仪器三、简易装置和监测仪器
1、环炉技术
2、检气管法
3、试纸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