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展开 ——清末新政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一、“残局”
的出现是清末新政发生的主要原因。二、“残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19世纪反应的迟钝。三、观念的滞后和既得利益的束缚,
最终导致了清廷的垮台。
重点和难点:① 20世纪初社会各界对改革的认识和态度,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近代化方案的出台。②对“宪政立民”和“民立宪政”的理解及其对预备立宪的选择。③立宪派对清廷由支持到背弃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近代化变革:困境中的选择一,19世纪举步维艰的中国近代化历程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世”四字,俨有“诗书偶话”之禁。
倭仁认为科甲正途师事夷人,深为可耻:,臣愚以为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为此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题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 ……,若令科甲人员习为机巧之事,又借仕途、银两刺绣之,是重名利而轻气节。,
一,19世纪举步维艰的中国近代化历程吾国则一经甲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等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1900年 8月清廷在一道谕旨中对此曾有很好的总结。
谕旨指出:,近二十年来,每有一次衅端,必申一番诰诫,
卧薪尝胆,徒 託 空言,理财自强,几成习套。事过之后,
徇情面如故,敷衍公事如故,欺饰朝廷如故。,
“欲救残局,惟有变法,。
二、以传统方式御侮的终结三、外力的压迫和外患的加深四、保守势力的削弱端郡王载漪,先撤去一切兼差,交宗人府严加议处,复革去爵职,暂交宗人府圈禁,再行发往盛京,永远圈禁,次又改发新疆,
永远监禁,末复定为暂监侯,因属懿亲,加恩发往极边新疆,永远监禁,
辅国公载澜,先议处停公俸,降一级调用,复发往新疆永远监禁,末复定为斩监后,因属懿亲,加恩发往极边新疆,永远监禁,
庄亲王载勋,先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再行发往盛京,永远圈禁,末复赐令自尽。
怡亲王溥静,先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
贝勒载滢,先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
大学士徐桐,定为斩监后,因已殉难自尽,业经革职撤消典恤,故免再议。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因已病故,追夺原官,复定为斩立决,因已故,免议。
刑部尚书启秀,先革职,复定照会各国,交回正法。
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先议处降二级调用,复革职定为斩监侯,末复赐令自尽。
山西巡抚毓贤,先革职发往极边充当苦力,永不释回,复传旨正法。
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定为斩监侯,因已殉难自尽,
业纪革职撤消恤典,故免再议。
甘肃提督董福祥,先革职留任,复即行革职。
五、慈禧太后颁布全面变法谕旨清贵族夫人与外国驻华公使夫人合影世由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伊古以来,代有兴革 …… 播迁以来,皇太后宵肝焦劳,
朕尤痛自剖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成此大衅。现今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
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前事之长,乃可作后事之师。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 …… 今者恭承慈命,一意振兴。严禁新旧之名,浑融中外之迹。查中国之弊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祸国家者在一例字。
至近之人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原也。
居上宽,临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我往圣之遗训,即西人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行、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
自私身家之积习;舍其本原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能富强?
法令必更,锢习必破,欲议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通限两个月,祥悉奏议以闻。
六,,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改革总方案第二节 清末新政的初步展开一、体制内的政治改革二、文化教育改革及其特点三、经济改革四、收回利权运动修铁路
1904年德国人修建的天津火车站五、文化教育改革的效应和后果第三节 改革政治体制的酝酿一,立宪的呼声高涨二,五大臣出洋考政三,接受立宪方案第四节清末新政时期禁烟运动和民众启蒙运动一,禁烟运动的发生将鸦片等同于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以及民族耻辱,是各阶层要求禁烟的内在动力,实施宪政的需要二、清末禁烟的主要内容与举措三、万国禁烟会议四、国民禁烟会的成立五、成就六、清末的下层民众启蒙运动第五节 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失败一、清廷政治改革的构思二、立宪派的政治改革方案三、宪政编查馆的成立四、绅商权力的膨胀与国会请愿运动五、立宪派与革命派联合,政局失控六、新政失败原因考论